第1110章 立新27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最新章节!
“我不管他是什么渊源和来头。”
“交出武装和地盘,我准许他们保留身家财产和土地上的收益。”
“不若的话,那就坐等彻底被碾做尘灰把。”
“我要保扶的可是一个政令通明,长治久安的辽东。。”
“不是一群继续明尊号令,私下自行其是的一盘散沙。”
“不要和我说什么旧日渊源和情分。。”
“罗氏衰微,本家蒙难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早前大军压境,拨乱反正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
“这世上岂有不想到有所付出和牺牲,就可以不劳而获的事情。。”
面对着四面八方赶来辽东城,对新一代罗氏藩主兼族长、本家家主罗思瑾,朝见、表态和示忠的形形色色人等,我公开让人放出如是的风声来。
虽然包括罗思瑾在内一干旧族,都一再强烈表示愿意共尊我为安东大都护、都督,兼罗藩的现任当主。
不过,我毕竟还没有做好直面朝廷,而直接摊牌进行政治博弈的万全准备,只能宛而推之将罗思谨继续推出来,作为明面上权代一时的安东都督。
而我同样也需要安东罗藩这面旗帜和名分,来掩盖我在辽东乃至按东南部占地治民养军练兵的既成事实。
因此,名义上安东罗藩及其家系的存在,还要继续依靠他们再维系下去。而我也只接受了一个“安东大都护特委参议”的头衔,兼做罗藩本家的“戎务政事总顾问”,以便继续在事实上掌握局面。
当然了,其他的长史啊,司马啊、别驾啊,这些清要之职还是由罗姓人,或是一些可靠旧臣充任,只是一些操作具体实务的佐贰之职,才由我推荐的人选来当待起来。
然后,就是进入到战后分猪肉的时间了,虽然淮镇不可避免的要占走绝大多数的利益和好处,但是在具体的手段和吃相上,还是需要有所讲究和名正言顺的。
此外,那些从淮地开始附从和追随本军的罗氏旧属,还有主动配合和迎接本军的带路党,也需要酬功和给予其他方式的奖赏,
因此,最后罗藩名下领有两都督府十余州,再加上那些外围附庸势力七八个州,的大多数土地、人口和城邑,将重划为罗藩本家直管之地;
只有一小部分被刻意拿出来作为合作榜样和卖力示范的人,才会以附庸世臣和小分藩的形式,安置和编派在一些无关大局或是不重要的边角之地;比如让他们去乌骨水上游,与东南部那些长期只能打酱油的中小诸侯藩家作伴。
当然了,因为战后百废待新而罗氏本家勘用人手实在严重不足的缘故,这些地方的代官和世臣的位置,绝大多数将由淮镇代为委培和派遣人员进行过度;至于这个过渡期嘛,就看具体情况酌情进行不定期的顺延了。
只有一些在本家高层当中,看起来比较重要而显赫的位置,才是由那些唯有积极亲近或是依赖淮镇的扶持,才能维系住地位和权势的罗藩旧属,来充当最基本门面和对外交涉的招牌;以示内外一体而一切照旧的例制。
这样,再加上辽西走廊五州和辽东半岛三州,整个安东道南部以辽河流域为代表的大部分精华之地,就可以初步纳入淮镇的直接或是间接掌控下了。
然后为了保证长治久安的利益,重建安东大都护下辖的三军三镇一守捉,也就摆上了势在必行的议事日程;只是在形式和结构上谕过往有所不同。
比如已经名存实亡的“梁河、仓勿、盖牟”三镇之地,相应管辖和地域范围虽然大致沿袭旧制;但是以下辖十数个军府形式所配属的都已经规划好,将会是来自淮地的集体农庄和荣军农场,或是用作退役安置和划分军份田的预留地;
而在日后,这里也将成为组建更多的建生军和守备团,半脱产的巡护队的新基础和来源。
而往昔的东宁、保定、定襄三个军的序列,则是按照国朝的标准建制,先委任和派遣相应的军官和士官,组成所谓的种子营,将基本编制的架构给搭建起来再说;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将来淮镇的迅速扩军的需要,进行的事先准备和打好基础。
目前只有一个常驻辽东城的安东守捉军算是现成的架构,可以迅速填充人员和补足装备之后,就马上派得上用场。这也将是用来整合和收编那些投效的游散地方武装的框架。
将比照青州守捉军的标准进行编制和装备,预期将从当地残余的藩军中择捡精壮,再混以来自淮地、河北、新罗的兵员,重新整编和训练出十三到十五个防戍营,以及同样数量只有最基本冷兵器配置的藩兵营来,再慢慢的调配和轮防到其他地方去。
而这个守捉使则依旧由罗思谨兼任,而副手则是我“推荐”刚从夷州任上调回来的藩兵都监拓俊京,具体的将官和士官,则是同样由淮镇的讲武分院和随军营校里,择优选任的。
至于那些收编的人马里,自都头以上原有的官位和职级,不是给善意的劝退回家,拿上一笔财货享受战后的平静生活;就是被集体打包送到淮地去,专门开几个不同阶段的培训班,学习和进修军令操条乃至兵法韬略,再根据考绩和日常表现,酌情安排回来续任。
当然了,这么做最大的现实意义和效果,还是在于把他们和熟悉的手下分开,弄到陌生的地方去重新开始;这样就算其中有什么三心二意或是别有用心的异见分子,也就没有了发挥了作用的余地了;
反而在那个相对封闭而纯粹的环境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也更容易被暴露出来。而从长远说,就算他们日后重新有机会回来续任,面对的也是已经是物是全非的新部队了。
此外,日后在辽东当地重新招募的兵员,也将送往淮地训练后,再补充和编排道其他对方去服役,而不再在原籍地叙任和戍守了。
毕竟在辽东辽西之间的广大地域内,不但出产良马和骑兵,同样也可以提供坚韧不拔的步卒。算是一个拥有足够纵深的大后方资源基地和兵源地。
当然,一切都得等我把这片地盘给巩固下来,逐步消化了再说了;因此,后续的军事行动也不能轻易停下来。
罗氏历史上全盛时期的既有地盘是固然要尽数收复了;而那些在历史上相继叛离和脱逃的外围势力,也要以罗藩的名义进行惩戒;而乘机落井下石,插手和参与到罗氏内乱中的不臣外藩诸侯,更是要一一予以讨伐的。
“我不管他是什么渊源和来头。”
“交出武装和地盘,我准许他们保留身家财产和土地上的收益。”
“不若的话,那就坐等彻底被碾做尘灰把。”
“我要保扶的可是一个政令通明,长治久安的辽东。。”
“不是一群继续明尊号令,私下自行其是的一盘散沙。”
“不要和我说什么旧日渊源和情分。。”
“罗氏衰微,本家蒙难的时候,他们在哪里。。”
“早前大军压境,拨乱反正的时候,他们又在哪里”
“这世上岂有不想到有所付出和牺牲,就可以不劳而获的事情。。”
面对着四面八方赶来辽东城,对新一代罗氏藩主兼族长、本家家主罗思瑾,朝见、表态和示忠的形形色色人等,我公开让人放出如是的风声来。
虽然包括罗思瑾在内一干旧族,都一再强烈表示愿意共尊我为安东大都护、都督,兼罗藩的现任当主。
不过,我毕竟还没有做好直面朝廷,而直接摊牌进行政治博弈的万全准备,只能宛而推之将罗思谨继续推出来,作为明面上权代一时的安东都督。
而我同样也需要安东罗藩这面旗帜和名分,来掩盖我在辽东乃至按东南部占地治民养军练兵的既成事实。
因此,名义上安东罗藩及其家系的存在,还要继续依靠他们再维系下去。而我也只接受了一个“安东大都护特委参议”的头衔,兼做罗藩本家的“戎务政事总顾问”,以便继续在事实上掌握局面。
当然了,其他的长史啊,司马啊、别驾啊,这些清要之职还是由罗姓人,或是一些可靠旧臣充任,只是一些操作具体实务的佐贰之职,才由我推荐的人选来当待起来。
然后,就是进入到战后分猪肉的时间了,虽然淮镇不可避免的要占走绝大多数的利益和好处,但是在具体的手段和吃相上,还是需要有所讲究和名正言顺的。
此外,那些从淮地开始附从和追随本军的罗氏旧属,还有主动配合和迎接本军的带路党,也需要酬功和给予其他方式的奖赏,
因此,最后罗藩名下领有两都督府十余州,再加上那些外围附庸势力七八个州,的大多数土地、人口和城邑,将重划为罗藩本家直管之地;
只有一小部分被刻意拿出来作为合作榜样和卖力示范的人,才会以附庸世臣和小分藩的形式,安置和编派在一些无关大局或是不重要的边角之地;比如让他们去乌骨水上游,与东南部那些长期只能打酱油的中小诸侯藩家作伴。
当然了,因为战后百废待新而罗氏本家勘用人手实在严重不足的缘故,这些地方的代官和世臣的位置,绝大多数将由淮镇代为委培和派遣人员进行过度;至于这个过渡期嘛,就看具体情况酌情进行不定期的顺延了。
只有一些在本家高层当中,看起来比较重要而显赫的位置,才是由那些唯有积极亲近或是依赖淮镇的扶持,才能维系住地位和权势的罗藩旧属,来充当最基本门面和对外交涉的招牌;以示内外一体而一切照旧的例制。
这样,再加上辽西走廊五州和辽东半岛三州,整个安东道南部以辽河流域为代表的大部分精华之地,就可以初步纳入淮镇的直接或是间接掌控下了。
然后为了保证长治久安的利益,重建安东大都护下辖的三军三镇一守捉,也就摆上了势在必行的议事日程;只是在形式和结构上谕过往有所不同。
比如已经名存实亡的“梁河、仓勿、盖牟”三镇之地,相应管辖和地域范围虽然大致沿袭旧制;但是以下辖十数个军府形式所配属的都已经规划好,将会是来自淮地的集体农庄和荣军农场,或是用作退役安置和划分军份田的预留地;
而在日后,这里也将成为组建更多的建生军和守备团,半脱产的巡护队的新基础和来源。
而往昔的东宁、保定、定襄三个军的序列,则是按照国朝的标准建制,先委任和派遣相应的军官和士官,组成所谓的种子营,将基本编制的架构给搭建起来再说;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将来淮镇的迅速扩军的需要,进行的事先准备和打好基础。
目前只有一个常驻辽东城的安东守捉军算是现成的架构,可以迅速填充人员和补足装备之后,就马上派得上用场。这也将是用来整合和收编那些投效的游散地方武装的框架。
将比照青州守捉军的标准进行编制和装备,预期将从当地残余的藩军中择捡精壮,再混以来自淮地、河北、新罗的兵员,重新整编和训练出十三到十五个防戍营,以及同样数量只有最基本冷兵器配置的藩兵营来,再慢慢的调配和轮防到其他地方去。
而这个守捉使则依旧由罗思谨兼任,而副手则是我“推荐”刚从夷州任上调回来的藩兵都监拓俊京,具体的将官和士官,则是同样由淮镇的讲武分院和随军营校里,择优选任的。
至于那些收编的人马里,自都头以上原有的官位和职级,不是给善意的劝退回家,拿上一笔财货享受战后的平静生活;就是被集体打包送到淮地去,专门开几个不同阶段的培训班,学习和进修军令操条乃至兵法韬略,再根据考绩和日常表现,酌情安排回来续任。
当然了,这么做最大的现实意义和效果,还是在于把他们和熟悉的手下分开,弄到陌生的地方去重新开始;这样就算其中有什么三心二意或是别有用心的异见分子,也就没有了发挥了作用的余地了;
反而在那个相对封闭而纯粹的环境里,有什么风吹草动也更容易被暴露出来。而从长远说,就算他们日后重新有机会回来续任,面对的也是已经是物是全非的新部队了。
此外,日后在辽东当地重新招募的兵员,也将送往淮地训练后,再补充和编排道其他对方去服役,而不再在原籍地叙任和戍守了。
毕竟在辽东辽西之间的广大地域内,不但出产良马和骑兵,同样也可以提供坚韧不拔的步卒。算是一个拥有足够纵深的大后方资源基地和兵源地。
当然,一切都得等我把这片地盘给巩固下来,逐步消化了再说了;因此,后续的军事行动也不能轻易停下来。
罗氏历史上全盛时期的既有地盘是固然要尽数收复了;而那些在历史上相继叛离和脱逃的外围势力,也要以罗藩的名义进行惩戒;而乘机落井下石,插手和参与到罗氏内乱中的不臣外藩诸侯,更是要一一予以讨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