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零食和礼品(5)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重生在1978最新章节!
大东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那年头面包香肠油条麻花真心算高档小吃,平时哪里舍得让孩子天天吃,一个月尝个一次两次了不得了。
还有蛋糕和饼干、罐头,蛋糕只有俗称的槽子糕,一块一块硬硬的,那时候算是零食里最顶级的存在了,过年的时候串门一般会拎上两盒或四盒,算比较重的礼,没有几家人真的舍得吃,别人送来了就放在那,等着再给另外的人送去,蛋糕像旅游一样在各家之间转,有时候会很巧的转回最开始的人家。
那时候的人也没有什么保质期的概念,许多时候盒子里的蛋糕都长毛硬结了,像绿石头一样还被继续送着,没有人打开看,那时候包装都是纸盒,打开容易破损,那就没法再送了。
也有人家会仔细小心的打开,然后拿一块两块出来给自家孩子解一下馋,然后再小心的包好扎好,继续送,大家都明白没人会吃。
也有熊孩子会趁大人不注意悄悄打开盒子偷一块来吃,有时候赶上旅行时间较长的,里面的蛋糕太少,拿一块太明显了,就拿出来咬一小口再放回去,哈哈,收到带牙印蛋糕的家也只是会心一笑,心知肚明。
而真正舍得吃的人,就是打开看全不能吃了也不会生气,扔了完事,大家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
那时候的饼干现在根本就看不到了,拿到现代来也不会有人吃,完全就是面粉加一点点糖,口感很差。现在只有辽宁丹东一带到吉林通化一带还有不少小食品厂在做,专供朝鲜。
而那些年礼物里最最高大上的只能是罐头。
别看现代罐头市场在不断萎缩,大多数孩子可能从来都没吃过,但在80、90年代,或者说90年代往前,罐头是相当牛逼的,在零食界和礼品界一直是老大哥地位。
那时候一般家庭的孩子只有生病了才有机会吃一口水果罐头,那时候没有合成糖没有添加剂没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剂,也没有人用市场上卖不出去的酸涩果子来煮罐头,那种吃一口甜到心里地感觉是现在守着数不尽种类小吃的孩子无法体会也无法理解的。
至于肉罐头,(咽了一大口唾沫,把自己写馋了)那简直就是传说级的神秘大礼。
最开始的肉罐头是供给部队解决行军打仗中的肉食问题的,抗援那几年更是达到国内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地步,近七百万人的需求呢。
战争结束后,除了保证部队的定量供应,肉类罐头开始小量走进副食商店,成为高大上商品。
然后开始了和老毛子之间的半敌对,打了几场,整个中国北半部进入备战备荒,现存的大量永久工事以及战备库大部分都是那几年修建的,好多都是防核级别工事库,到处都有防空洞,连南坟这小地方就有七八个防空洞,挖空了几座山。
中国防空洞最多的地方是重庆,现在重庆好多饭店和商店就开在防空洞里,不过重庆的防空洞大部分是国蒋政府修建的,和后来的战备建设关系不大。
那几年肉类罐头几乎从市场上绝迹了,只有各厂武装部会有一点份额,走的是军供品线。
因为那几年老毛子在要求东北居住和管理特权被拒绝后,搞了一些幺蛾子出来,停止全部援建工程,撤回援建专家组,索要前期帮助中国的物资和钱款。
车皮一列一列的驶向莫斯科,带去了大量的轻用工产品和肉制品,肉类罐头成为“还债”的主力军。而当时极硬气的政府干脆趁机收回了东北铁路的全线主权和管理权,结束了从沙俄时代到苏联时代老毛子对东北的侵占和凌辱。
苏联人控制东北铁路的时候,虽然不可能像日占时期那么凶残,必竟那是战争年代,但坏事也没少干,他们对中国人的藐视和敌视是骨子里的,这会不会和二次黄祸都从老毛子国家开始有关系?
举个真实例子,中国从近代到现代,春运就一直是个大难题,从有火车开始,春运这件事就没消停过。
当时东北还是由东北公署统管,主席是高刚,当时东北公署驻地在就在沈阳,哈尔滨那个时期主要还是苏联人控制呢。
高刚提醒当时的沈阳火车站苏联站长增加车次,以保证返乡人群的运输,苏联站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结果出事了,挤死人了,高刚把那个苏联站长在站台上亲手直接枪毙了,这也是中苏交恶的导火索。
其实现在想想,那些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者们,骨头都是足够硬的,是真不怂。
……
大革命之后,因为物资的严重匮乏,因为易储存又好吃,罐头一度成为紧俏物资。
79年之后,罐头特别是肉类罐头才真正的成为流通商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不过它的身份依然不是菜桌上的食品,而是包装好的礼品。
相对于一个月三四十块钱的工资,一盒几块钱的罐头,实在是高消费了。
到了90年代,罐头才开始真正被摆上餐桌,短暂了辉煌了几年,又因为国内发展的速度太快,物资由缺很快变成了多,老百姓直接跨越式的奔了小康了,罐头再度被冷落在一边,销量年年大跌,到今天,还在挣扎着生产的罐头厂家所剩无几,由其是肉类罐头。
……
张兴明和大东进了粮站的餐厅,里面有不少人在排队,大东舔了舔嘴唇问:“真在这吃啊?要花粮票呢。”
粮站的餐厅没有议价商品,必须全部交纳粮票,那时候再小再淘气的孩子也是知道粮票的珍贵的。
张兴明拍拍大衣兜说:“这不是刚领了吗?你能吃几根?”
大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屈服于美食的诱惑,说:“三,四根吧,够了吧?”
张兴明点点头,说:“麻花要不?”
大东扭头看着窗口里摆着的成堆的大麻花,又吞了几口唾沫,艰难的说:“够吃了吧?还是,算了吧,粮票花多了你回家不得挨揍啊?”
张兴明说:“没事,俺家粮票够用,那就买点吧,我拿回去冻上点。”
大东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那年头面包香肠油条麻花真心算高档小吃,平时哪里舍得让孩子天天吃,一个月尝个一次两次了不得了。
还有蛋糕和饼干、罐头,蛋糕只有俗称的槽子糕,一块一块硬硬的,那时候算是零食里最顶级的存在了,过年的时候串门一般会拎上两盒或四盒,算比较重的礼,没有几家人真的舍得吃,别人送来了就放在那,等着再给另外的人送去,蛋糕像旅游一样在各家之间转,有时候会很巧的转回最开始的人家。
那时候的人也没有什么保质期的概念,许多时候盒子里的蛋糕都长毛硬结了,像绿石头一样还被继续送着,没有人打开看,那时候包装都是纸盒,打开容易破损,那就没法再送了。
也有人家会仔细小心的打开,然后拿一块两块出来给自家孩子解一下馋,然后再小心的包好扎好,继续送,大家都明白没人会吃。
也有熊孩子会趁大人不注意悄悄打开盒子偷一块来吃,有时候赶上旅行时间较长的,里面的蛋糕太少,拿一块太明显了,就拿出来咬一小口再放回去,哈哈,收到带牙印蛋糕的家也只是会心一笑,心知肚明。
而真正舍得吃的人,就是打开看全不能吃了也不会生气,扔了完事,大家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
那时候的饼干现在根本就看不到了,拿到现代来也不会有人吃,完全就是面粉加一点点糖,口感很差。现在只有辽宁丹东一带到吉林通化一带还有不少小食品厂在做,专供朝鲜。
而那些年礼物里最最高大上的只能是罐头。
别看现代罐头市场在不断萎缩,大多数孩子可能从来都没吃过,但在80、90年代,或者说90年代往前,罐头是相当牛逼的,在零食界和礼品界一直是老大哥地位。
那时候一般家庭的孩子只有生病了才有机会吃一口水果罐头,那时候没有合成糖没有添加剂没有人工色素和防腐剂,也没有人用市场上卖不出去的酸涩果子来煮罐头,那种吃一口甜到心里地感觉是现在守着数不尽种类小吃的孩子无法体会也无法理解的。
至于肉罐头,(咽了一大口唾沫,把自己写馋了)那简直就是传说级的神秘大礼。
最开始的肉罐头是供给部队解决行军打仗中的肉食问题的,抗援那几年更是达到国内市场上难得一见的地步,近七百万人的需求呢。
战争结束后,除了保证部队的定量供应,肉类罐头开始小量走进副食商店,成为高大上商品。
然后开始了和老毛子之间的半敌对,打了几场,整个中国北半部进入备战备荒,现存的大量永久工事以及战备库大部分都是那几年修建的,好多都是防核级别工事库,到处都有防空洞,连南坟这小地方就有七八个防空洞,挖空了几座山。
中国防空洞最多的地方是重庆,现在重庆好多饭店和商店就开在防空洞里,不过重庆的防空洞大部分是国蒋政府修建的,和后来的战备建设关系不大。
那几年肉类罐头几乎从市场上绝迹了,只有各厂武装部会有一点份额,走的是军供品线。
因为那几年老毛子在要求东北居住和管理特权被拒绝后,搞了一些幺蛾子出来,停止全部援建工程,撤回援建专家组,索要前期帮助中国的物资和钱款。
车皮一列一列的驶向莫斯科,带去了大量的轻用工产品和肉制品,肉类罐头成为“还债”的主力军。而当时极硬气的政府干脆趁机收回了东北铁路的全线主权和管理权,结束了从沙俄时代到苏联时代老毛子对东北的侵占和凌辱。
苏联人控制东北铁路的时候,虽然不可能像日占时期那么凶残,必竟那是战争年代,但坏事也没少干,他们对中国人的藐视和敌视是骨子里的,这会不会和二次黄祸都从老毛子国家开始有关系?
举个真实例子,中国从近代到现代,春运就一直是个大难题,从有火车开始,春运这件事就没消停过。
当时东北还是由东北公署统管,主席是高刚,当时东北公署驻地在就在沈阳,哈尔滨那个时期主要还是苏联人控制呢。
高刚提醒当时的沈阳火车站苏联站长增加车次,以保证返乡人群的运输,苏联站长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结果出事了,挤死人了,高刚把那个苏联站长在站台上亲手直接枪毙了,这也是中苏交恶的导火索。
其实现在想想,那些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者们,骨头都是足够硬的,是真不怂。
……
大革命之后,因为物资的严重匮乏,因为易储存又好吃,罐头一度成为紧俏物资。
79年之后,罐头特别是肉类罐头才真正的成为流通商品,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不过它的身份依然不是菜桌上的食品,而是包装好的礼品。
相对于一个月三四十块钱的工资,一盒几块钱的罐头,实在是高消费了。
到了90年代,罐头才开始真正被摆上餐桌,短暂了辉煌了几年,又因为国内发展的速度太快,物资由缺很快变成了多,老百姓直接跨越式的奔了小康了,罐头再度被冷落在一边,销量年年大跌,到今天,还在挣扎着生产的罐头厂家所剩无几,由其是肉类罐头。
……
张兴明和大东进了粮站的餐厅,里面有不少人在排队,大东舔了舔嘴唇问:“真在这吃啊?要花粮票呢。”
粮站的餐厅没有议价商品,必须全部交纳粮票,那时候再小再淘气的孩子也是知道粮票的珍贵的。
张兴明拍拍大衣兜说:“这不是刚领了吗?你能吃几根?”
大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屈服于美食的诱惑,说:“三,四根吧,够了吧?”
张兴明点点头,说:“麻花要不?”
大东扭头看着窗口里摆着的成堆的大麻花,又吞了几口唾沫,艰难的说:“够吃了吧?还是,算了吧,粮票花多了你回家不得挨揍啊?”
张兴明说:“没事,俺家粮票够用,那就买点吧,我拿回去冻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