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猜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最新章节!
李固渡大捷的消息传到京中,又是一场地震,赵桓包括满朝文武都没有想到准备去做人质的燕王居然领着群乡兵义勇创下了这么辉煌的战绩。这一日,举城狂欢,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各个烟花铺的鞭炮全部销售一空,‘噼噼啪啪’的整整响了一夜。燕王妃在相国寺舍下五千贯钱设置粥棚,施粥十日以谢佛祖保佑,太后也专门做了道场还愿,据说太后自燕王离京后便开始斋戒为王爷祈福,终达所愿!
听着宫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宫中的赵桓却是喜忧掺半。喜得是这场大捷使金军二次渡河南下的危机顿解,忧的是女真人遭此大败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增兵再战,将如何是好,而此刻朝中也因此战的胜利,主战派的声音再起,要求增兵河北与金军决战将其逐出河北…
“师傅,当下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增兵河北,由燕王宣抚两河与金军决战,你意如何?”赵桓在垂拱殿中召见耿南仲等人问计。
“陛下,切切不可!”耿南仲急道,“燕王虽小胜金人,但据臣所知全是翰离不轻敌所致,此时金兵仍势大,必会出重兵报复,如果燕王抵挡不住,我们又停止议和,届时岂不误了大事!”
“至于燕亲王宣抚两河之事更是不能,现在陛下帝位稍稳,蔡京等人刚刚伏诛,但余党未清,太上这几日又不安分,请旨欲前往西京募兵,如果他们二人合流。再立朝廷,陛下将如何自处?”耿南仲见皇上没有反驳又说道。
“陛下。臣以为耿大人说得极是,京城中现在流传着‘大不如三。三不如二’的谣言,想是有人借机造势,当日燕王离京时京中也是流言四起,传闻其是领兵抗金,而不是去和议,现在已经应验。虽说是谣言作祟,但陛下不得不防啊!”少宰唐恪也附和道。
“臣也有耳闻,传燕王乃是青华帝君下界,前来中兴大宋!”何粟也启奏道。
“此皆无稽之谈。鬼神乱性,不可信也!”赵桓摆手道。
“陛下不可不防,可记得当年林灵素称嘉王为长生帝君,说其必将登帝位,朝中大臣纷纷依附其门下造势,导致陛下东宫之位撼动!”耿南仲却不放过,重提旧事。
“嗯,何粟你要严查此流言出于何处,并对各道瓜加监视。是否是他们在挑事!”赵桓立刻想起自己的老爹虽然退位,但是还兼着道教教主之职,掌管着天下的道观,也许是他放出的风声。为废黜自己再立新君造舆论,他可是一直复位之心不死,现在老二声望日隆。他岂能轻易放过这个机会。想起当日自己没喝那杯酒,老二居然坦然饮下。赵桓心里还像吃了苍蝇似的恶心。
“陛下,奏章之中聂山和王云对燕王倍加称赞。似有主战之意,若二人与金人和议恐生变故,是否将他们撤换,另遣重臣前往?”这是唐恪又说道,他也担心这二位立了大功,自己的少宰之位怕要让贤,赶紧给皇上上点眼药。
“嗯,爱卿所虑的是,只是不知哪位愿意走一趟?”赵桓点点头,两个一心主和的大臣,出去没几天就被自己的兄弟给收编了,不仅上表为他擅自开战极力辩护,而且立场亦有松动,是该换换了。
赵桓话音一落,殿上的人一下都变成哑巴了,谁也不吭声了,耿南仲恶狠狠地瞪着唐恪仿佛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一般,当时燕王出使就没有人愿意去,聂山百般推脱被皇上硬逼着才上了路,可还是搭上了自己的儿子,现在你又重提再派和议使,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少宰唐恪忠心侍国,尽职尽责,臣愿举荐其前往金营议和,接替聂山等人!”何粟更坏,心中暗骂唐恪你脑子让驴踢了,还是门挤了,殿上能有资格去的就这么几个人,耿南仲是皇上心腹能耍赖可以不去,剩下的不明摆着就我哥儿一个了吗?干脆老子先把你推出去吧,谁让你多嘴呢!
“臣附议,朝中只有少宰能担此重任!”耿南仲也马上表示赞同,殿上其他人忍俊不止,都看向唐恪,满脸的幸灾乐祸,这孩子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嗯,少宰意下如何?”赵桓看向唐恪问道。
“陛下,臣…臣年老体衰,恐不能远行,还请陛下另选贤能吧!”唐恪其实说完就后悔了,张邦昌和肃王议和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傻子都知道其中凶险,自己这么一多嘴算是把殿上诸人都给得罪了,人家举荐自己也是活该,可这个差事说什么也不能接。
“少宰,朕看你精神矍铄,腿脚灵便,朝中没有人比爱卿合适了,你就走一趟吧!”赵桓阴着脸说道,心中不乐,自己都养了些什么东西,说起来小嘴都巴巴的,真让他们去干,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就没有一个肯真心为自己分忧的!
“陛下,臣自入冬就染上了热疾,日里如常人一般,却到晚上就发病,实难堪此重任啊!”唐恪的脸比苦瓜还苦,连连哀求道。
“陛下,臣知少宰确患有此恶疾,实不能行!”就在皇上要发作之时,御史中丞陈过廷出列说道,“臣以为,聂、王二位大人奏章所述并无夸大之词,而臣曾与燕王共事多年,其也是一心为国,从未有不臣之心,贸然撤换和议使,不但助长金人气焰,还会令朝野上下齿寒。臣以为不必再遣和议使,而如今国事繁重,也离不开少宰!”
“臣也认为如今正是国事繁杂之时,宰相乃是国之重臣,岂可轻出,不如就让燕王主持河北之事,待和议难以达成之时,再遣宰相前往不迟!”知枢密使冯澥出列附议道,他明白如果唐恪坚持不去,下一个就得轮到自己了,不若做个顺水人情,连自己也解脱了。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赵桓冷哼了一声,又问道。
“臣等也以为燕王可担此重任!”殿上众人乱哄哄地答道,大家都看明白了,这是谁不同意谁就得去,可谁愿意去做这出头鸟啊,胜了皇上不喜,败了自己就得搭上小命,就随着燕王折腾去吧…
李固渡大捷的消息传到京中,又是一场地震,赵桓包括满朝文武都没有想到准备去做人质的燕王居然领着群乡兵义勇创下了这么辉煌的战绩。这一日,举城狂欢,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各个烟花铺的鞭炮全部销售一空,‘噼噼啪啪’的整整响了一夜。燕王妃在相国寺舍下五千贯钱设置粥棚,施粥十日以谢佛祖保佑,太后也专门做了道场还愿,据说太后自燕王离京后便开始斋戒为王爷祈福,终达所愿!
听着宫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宫中的赵桓却是喜忧掺半。喜得是这场大捷使金军二次渡河南下的危机顿解,忧的是女真人遭此大败定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增兵再战,将如何是好,而此刻朝中也因此战的胜利,主战派的声音再起,要求增兵河北与金军决战将其逐出河北…
“师傅,当下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增兵河北,由燕王宣抚两河与金军决战,你意如何?”赵桓在垂拱殿中召见耿南仲等人问计。
“陛下,切切不可!”耿南仲急道,“燕王虽小胜金人,但据臣所知全是翰离不轻敌所致,此时金兵仍势大,必会出重兵报复,如果燕王抵挡不住,我们又停止议和,届时岂不误了大事!”
“至于燕亲王宣抚两河之事更是不能,现在陛下帝位稍稳,蔡京等人刚刚伏诛,但余党未清,太上这几日又不安分,请旨欲前往西京募兵,如果他们二人合流。再立朝廷,陛下将如何自处?”耿南仲见皇上没有反驳又说道。
“陛下。臣以为耿大人说得极是,京城中现在流传着‘大不如三。三不如二’的谣言,想是有人借机造势,当日燕王离京时京中也是流言四起,传闻其是领兵抗金,而不是去和议,现在已经应验。虽说是谣言作祟,但陛下不得不防啊!”少宰唐恪也附和道。
“臣也有耳闻,传燕王乃是青华帝君下界,前来中兴大宋!”何粟也启奏道。
“此皆无稽之谈。鬼神乱性,不可信也!”赵桓摆手道。
“陛下不可不防,可记得当年林灵素称嘉王为长生帝君,说其必将登帝位,朝中大臣纷纷依附其门下造势,导致陛下东宫之位撼动!”耿南仲却不放过,重提旧事。
“嗯,何粟你要严查此流言出于何处,并对各道瓜加监视。是否是他们在挑事!”赵桓立刻想起自己的老爹虽然退位,但是还兼着道教教主之职,掌管着天下的道观,也许是他放出的风声。为废黜自己再立新君造舆论,他可是一直复位之心不死,现在老二声望日隆。他岂能轻易放过这个机会。想起当日自己没喝那杯酒,老二居然坦然饮下。赵桓心里还像吃了苍蝇似的恶心。
“陛下,奏章之中聂山和王云对燕王倍加称赞。似有主战之意,若二人与金人和议恐生变故,是否将他们撤换,另遣重臣前往?”这是唐恪又说道,他也担心这二位立了大功,自己的少宰之位怕要让贤,赶紧给皇上上点眼药。
“嗯,爱卿所虑的是,只是不知哪位愿意走一趟?”赵桓点点头,两个一心主和的大臣,出去没几天就被自己的兄弟给收编了,不仅上表为他擅自开战极力辩护,而且立场亦有松动,是该换换了。
赵桓话音一落,殿上的人一下都变成哑巴了,谁也不吭声了,耿南仲恶狠狠地瞪着唐恪仿佛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一般,当时燕王出使就没有人愿意去,聂山百般推脱被皇上硬逼着才上了路,可还是搭上了自己的儿子,现在你又重提再派和议使,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少宰唐恪忠心侍国,尽职尽责,臣愿举荐其前往金营议和,接替聂山等人!”何粟更坏,心中暗骂唐恪你脑子让驴踢了,还是门挤了,殿上能有资格去的就这么几个人,耿南仲是皇上心腹能耍赖可以不去,剩下的不明摆着就我哥儿一个了吗?干脆老子先把你推出去吧,谁让你多嘴呢!
“臣附议,朝中只有少宰能担此重任!”耿南仲也马上表示赞同,殿上其他人忍俊不止,都看向唐恪,满脸的幸灾乐祸,这孩子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嗯,少宰意下如何?”赵桓看向唐恪问道。
“陛下,臣…臣年老体衰,恐不能远行,还请陛下另选贤能吧!”唐恪其实说完就后悔了,张邦昌和肃王议和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傻子都知道其中凶险,自己这么一多嘴算是把殿上诸人都给得罪了,人家举荐自己也是活该,可这个差事说什么也不能接。
“少宰,朕看你精神矍铄,腿脚灵便,朝中没有人比爱卿合适了,你就走一趟吧!”赵桓阴着脸说道,心中不乐,自己都养了些什么东西,说起来小嘴都巴巴的,真让他们去干,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就没有一个肯真心为自己分忧的!
“陛下,臣自入冬就染上了热疾,日里如常人一般,却到晚上就发病,实难堪此重任啊!”唐恪的脸比苦瓜还苦,连连哀求道。
“陛下,臣知少宰确患有此恶疾,实不能行!”就在皇上要发作之时,御史中丞陈过廷出列说道,“臣以为,聂、王二位大人奏章所述并无夸大之词,而臣曾与燕王共事多年,其也是一心为国,从未有不臣之心,贸然撤换和议使,不但助长金人气焰,还会令朝野上下齿寒。臣以为不必再遣和议使,而如今国事繁重,也离不开少宰!”
“臣也认为如今正是国事繁杂之时,宰相乃是国之重臣,岂可轻出,不如就让燕王主持河北之事,待和议难以达成之时,再遣宰相前往不迟!”知枢密使冯澥出列附议道,他明白如果唐恪坚持不去,下一个就得轮到自己了,不若做个顺水人情,连自己也解脱了。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赵桓冷哼了一声,又问道。
“臣等也以为燕王可担此重任!”殿上众人乱哄哄地答道,大家都看明白了,这是谁不同意谁就得去,可谁愿意去做这出头鸟啊,胜了皇上不喜,败了自己就得搭上小命,就随着燕王折腾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