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并立于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纵兵夺鼎最新章节!
马腾是不是老实人姑且另说,但处事在燕北眼中足够敞亮。既应下燕北之邀至邺城,这北西凉的叛军头子竟然将一家老小百余口全部随行带到邺都,只留下从子马岱代领军权,并协赵云、陈群助凉州事。
燕北自不会太过僭越,待安顿了马氏亲族一行在邺都内的住处后,亲领马腾、马超前去宫中面见皇帝。皇帝对马腾说不出什么,只是嘘寒问暖一番,做足了皇帝的架势……马腾在燕北眼中意味着关中尽收手中与打开凉州这把锁头的钥匙,可对皇帝呢?
一个西凉人!
刘协不喜欢西凉人。
对皇帝来说,与其耗费心力与马腾说些什么无关痛痒的话,还不如和大司马聊聊如何解决公卿官俸的事情,反正现在他不怕凉州人了。
说到官俸,在刘协与马腾面谈不过一刻后,单独召见燕北,希望能得到燕北在钱粮上的帮助……公卿已经用各种方式让刘协知道了他们不好过,这些人都是随他东迁的功臣,身为皇帝,又怎能看群臣难堪?
汉时虽然已有稳固的阶级并不易变动上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那一套理论也早已问世。但泾渭分明的各个阶级之间互相的义务与后世不同,这个时代的贵族要远远好于后来的贵族;这个时代的百姓也要远远好于后来的百姓;这个时代的皇帝更要好与后来的皇帝。
百姓种地得不到收获,天降干旱,就一定是公卿甚至皇帝的错,三公就要承认自己失德请辞。
野蛮生长的年代,就是这么果断。
燕北对皇帝表达自己亦束手无策之后,隐晦地提到已经传信幽州牧,希望他拿出早年在幽州积攒的家底送到邺都,虽然不会太多,但能解燃眉之急。接着便是必不可少地提到马腾,尽管皇帝不待见马腾燕北知道,但马腾在皇帝眼中与在燕北眼中完全不是相同的地位。
出宫后,燕北领马腾、马超等前往大司马府,一场宴会正等待着他们。
马超虽桀骜,但在席上他并不敢像在扶风对赵云那样再口出狂言,他虽傲气却并不傻,这种场合落燕北的面子对他并没什么好处。并州骁勇的吕布像个富家翁身着锦缎披金佩玉地坐在对面,一个个过去传名天下的诸侯喜笑颜开地聚在一起,这种让马腾倍感欣慰的场景在马超眼中却充满了嘲笑与讥讽。
席间吕布饮多了酒,夸夸其谈地说起自己过去的勇武赢得满堂喝彩;杨奉、张燕与马腾说起过去叛乱时的事情亦是充满唏嘘。可越是如此,马超反倒越是不屑,只觉这场酒席无趣的很……这些人,有些老了,有些未老,可失去了雄心壮志,便是仍旧年轻又有何用?
就在这座固若金汤却纸醉金迷的皇都里,蹉跎度日?
待到酒宴终了,马腾等人在一队羽林骑的护送下返回朝廷安排的马氏府邸的路上,饮酒让他的鼻尖与脸颊显得发红,微醺着满面笑意对马超问道:“孟起,你觉得仲卿公如何啊?”
马超一路上都想着离开邺城,去凉州和那个叫赵子龙的年轻将军比较骑战,温言看了沉浸在这种安逸中的父亲一眼,回首看向大司马府的方向,踱马向前行了两步,避开羽林骑的耳目,拧眉对马腾道:“父亲当可与其并立与世!”
马腾闻言大悦,抚掌称善,道:“孟起此言深得吾心,与大司马同朝为臣,真是快事!”
马超却没有再说,只是在心头暗道:阿父,你会错孩儿的意,并立于世,并非是同朝向他称臣。
皇室失德,群雄竞逐,为何统治天下的要是燕氏而非马氏?
送走了马腾、吕布等人,燕北在后宅灌了两碗醒酒汤,便听侍从来报,说是郑玄今日启程,备好了车驾却不知为何又全部解下,目下仍旧在宅内与弟子辩论,看样子今日不走了。
知晓这个消息,燕北当即找来典韦,仅带一队羽林便向郑玄宅邸行去……他不知道郑玄有算卜的才能,只当是有什么事令那大儒改变了心意,这可是上天给他趁热打铁的机会,说什么也要将他留下!
“什么?”郑玄暂住的邺城别院中,燕北瞪大了眼问道:“先生您为何要用这样的话来搪塞燕某,陛下初安邺城,正是需要英杰辅佐的时候,如果向您这样的天下长者都不能留在国都,那还有谁有这样的德行?”
“大司马,老夫年事已高,顾忌的事情也少,便与阁下明说。”郑玄虽然年过六旬,但在高密时仍旧能开堂讲学,身骨还算硬朗,对燕北道:“以目下朝廷之实,即便有大司农与没大司农又有什么关系呢?冀州可纳赋税至国库,还是幽州将赋税交到国库?连阁下执掌的幽冀都不能将赋税交与国库,更何况割据的关东与关西?”
“康成公有所不知,冀州牧韩文节的确将所余赋税交由朝廷,但冀州积年大旱,经年战乱,去岁与前年皆由幽州补给上百万石粮草才能让百姓安活,燕某勉励支撑才有今日冀州能见到赋税。可去岁东迁朝廷,冀州亦无余粮……您上任大司农三日,可知晓朝廷欠百官俸禄多少?不下七十万石粮草与三千万钱,这样的数目颇巨,谁有办法改变?”
郑玄点头,这样的事他何尝不知,但他亦束手无策,望向燕北道:“老夫讲学述经,尚可。可除了家藏万卷陋书,并无贾之能,如何能担当大司农?”
“燕某也不知道,但燕某知晓若今年朝廷选择向您这样有才能的人做大司农,明年冀州兴许能多缴纳些赋税,至多三年五载,欠下的俸禄便能如数发给百官,兴许还能给陛下留些赏赐之用。但若现在仍无大司农,来年一定还是现在的窘境……不过您年事已高,大司农这样的官职也许并不合适。”
“哦?”郑玄觉得燕北虽是戎马倥偬的大将,但说出的话亦有些道理,正在颔首应下之际,却听到话锋一转,便问道:“燕君之意,是应允老夫告老还乡授徒讲学?”
“您既然要讲学,又年事已高总需要医匠,朝廷虽并未能平定天下,但若论医者,不会有人比邺都还好。与其回还高密讲学,不如留在邺都,太学新立,正需要您这样的长者!”
马腾是不是老实人姑且另说,但处事在燕北眼中足够敞亮。既应下燕北之邀至邺城,这北西凉的叛军头子竟然将一家老小百余口全部随行带到邺都,只留下从子马岱代领军权,并协赵云、陈群助凉州事。
燕北自不会太过僭越,待安顿了马氏亲族一行在邺都内的住处后,亲领马腾、马超前去宫中面见皇帝。皇帝对马腾说不出什么,只是嘘寒问暖一番,做足了皇帝的架势……马腾在燕北眼中意味着关中尽收手中与打开凉州这把锁头的钥匙,可对皇帝呢?
一个西凉人!
刘协不喜欢西凉人。
对皇帝来说,与其耗费心力与马腾说些什么无关痛痒的话,还不如和大司马聊聊如何解决公卿官俸的事情,反正现在他不怕凉州人了。
说到官俸,在刘协与马腾面谈不过一刻后,单独召见燕北,希望能得到燕北在钱粮上的帮助……公卿已经用各种方式让刘协知道了他们不好过,这些人都是随他东迁的功臣,身为皇帝,又怎能看群臣难堪?
汉时虽然已有稳固的阶级并不易变动上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那一套理论也早已问世。但泾渭分明的各个阶级之间互相的义务与后世不同,这个时代的贵族要远远好于后来的贵族;这个时代的百姓也要远远好于后来的百姓;这个时代的皇帝更要好与后来的皇帝。
百姓种地得不到收获,天降干旱,就一定是公卿甚至皇帝的错,三公就要承认自己失德请辞。
野蛮生长的年代,就是这么果断。
燕北对皇帝表达自己亦束手无策之后,隐晦地提到已经传信幽州牧,希望他拿出早年在幽州积攒的家底送到邺都,虽然不会太多,但能解燃眉之急。接着便是必不可少地提到马腾,尽管皇帝不待见马腾燕北知道,但马腾在皇帝眼中与在燕北眼中完全不是相同的地位。
出宫后,燕北领马腾、马超等前往大司马府,一场宴会正等待着他们。
马超虽桀骜,但在席上他并不敢像在扶风对赵云那样再口出狂言,他虽傲气却并不傻,这种场合落燕北的面子对他并没什么好处。并州骁勇的吕布像个富家翁身着锦缎披金佩玉地坐在对面,一个个过去传名天下的诸侯喜笑颜开地聚在一起,这种让马腾倍感欣慰的场景在马超眼中却充满了嘲笑与讥讽。
席间吕布饮多了酒,夸夸其谈地说起自己过去的勇武赢得满堂喝彩;杨奉、张燕与马腾说起过去叛乱时的事情亦是充满唏嘘。可越是如此,马超反倒越是不屑,只觉这场酒席无趣的很……这些人,有些老了,有些未老,可失去了雄心壮志,便是仍旧年轻又有何用?
就在这座固若金汤却纸醉金迷的皇都里,蹉跎度日?
待到酒宴终了,马腾等人在一队羽林骑的护送下返回朝廷安排的马氏府邸的路上,饮酒让他的鼻尖与脸颊显得发红,微醺着满面笑意对马超问道:“孟起,你觉得仲卿公如何啊?”
马超一路上都想着离开邺城,去凉州和那个叫赵子龙的年轻将军比较骑战,温言看了沉浸在这种安逸中的父亲一眼,回首看向大司马府的方向,踱马向前行了两步,避开羽林骑的耳目,拧眉对马腾道:“父亲当可与其并立与世!”
马腾闻言大悦,抚掌称善,道:“孟起此言深得吾心,与大司马同朝为臣,真是快事!”
马超却没有再说,只是在心头暗道:阿父,你会错孩儿的意,并立于世,并非是同朝向他称臣。
皇室失德,群雄竞逐,为何统治天下的要是燕氏而非马氏?
送走了马腾、吕布等人,燕北在后宅灌了两碗醒酒汤,便听侍从来报,说是郑玄今日启程,备好了车驾却不知为何又全部解下,目下仍旧在宅内与弟子辩论,看样子今日不走了。
知晓这个消息,燕北当即找来典韦,仅带一队羽林便向郑玄宅邸行去……他不知道郑玄有算卜的才能,只当是有什么事令那大儒改变了心意,这可是上天给他趁热打铁的机会,说什么也要将他留下!
“什么?”郑玄暂住的邺城别院中,燕北瞪大了眼问道:“先生您为何要用这样的话来搪塞燕某,陛下初安邺城,正是需要英杰辅佐的时候,如果向您这样的天下长者都不能留在国都,那还有谁有这样的德行?”
“大司马,老夫年事已高,顾忌的事情也少,便与阁下明说。”郑玄虽然年过六旬,但在高密时仍旧能开堂讲学,身骨还算硬朗,对燕北道:“以目下朝廷之实,即便有大司农与没大司农又有什么关系呢?冀州可纳赋税至国库,还是幽州将赋税交到国库?连阁下执掌的幽冀都不能将赋税交与国库,更何况割据的关东与关西?”
“康成公有所不知,冀州牧韩文节的确将所余赋税交由朝廷,但冀州积年大旱,经年战乱,去岁与前年皆由幽州补给上百万石粮草才能让百姓安活,燕某勉励支撑才有今日冀州能见到赋税。可去岁东迁朝廷,冀州亦无余粮……您上任大司农三日,可知晓朝廷欠百官俸禄多少?不下七十万石粮草与三千万钱,这样的数目颇巨,谁有办法改变?”
郑玄点头,这样的事他何尝不知,但他亦束手无策,望向燕北道:“老夫讲学述经,尚可。可除了家藏万卷陋书,并无贾之能,如何能担当大司农?”
“燕某也不知道,但燕某知晓若今年朝廷选择向您这样有才能的人做大司农,明年冀州兴许能多缴纳些赋税,至多三年五载,欠下的俸禄便能如数发给百官,兴许还能给陛下留些赏赐之用。但若现在仍无大司农,来年一定还是现在的窘境……不过您年事已高,大司农这样的官职也许并不合适。”
“哦?”郑玄觉得燕北虽是戎马倥偬的大将,但说出的话亦有些道理,正在颔首应下之际,却听到话锋一转,便问道:“燕君之意,是应允老夫告老还乡授徒讲学?”
“您既然要讲学,又年事已高总需要医匠,朝廷虽并未能平定天下,但若论医者,不会有人比邺都还好。与其回还高密讲学,不如留在邺都,太学新立,正需要您这样的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