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战【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纵兵夺鼎最新章节!
箭矢如雨,呼喝如雷,铺天盖地的箭雨钉射在燕军进攻的路上,令后方观战的高顺拧起眉头。
从他的角度越过重重人墙看过去,前军军阵似乎因箭雨打击而感到慌乱,眨眼军阵中便倒下两成军卒,这尤其令他感到蹊跷。这是不应该的,即使前军仅仅是兖州郡国校尉部,整训尚不满半年……慌乱可以理解,但城砦中不过区区两三千之众的敌人,就算人手一张硬弓,也不能把箭雨都扎在他们身上吧?
一次齐射射翻装配木盾的三四百人?
这是檀弓与强弩都不可能达成的战果,曹军更不可能。何况箭雨是从城墙内抛射出来,军卒连瞄准的机会都没有,全靠只觉,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精准。
高顺的估量没错,在他看不到的前线,李典将时间埋伏地正好,燕氏前军缓缓前行至距离城砦三百五十步左右开始向前冲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守军弓箭射程之内,越快攻至墙下,便越不给守军箭雨打击的机会。
当第一次箭雨落在前军阵势之上时,攻城军队堪堪进入三百步范围,守军的一轮齐射仅仅杀伤燕军不足百人,但与此同时地下早已埋设好的陷阱建功,铺设木板的陷坑在撑不住燕氏数名军卒的重量时猛然塌陷,内里锋利的地刺直接将数名攻城军卒捅成刺猬,像这样的陷坑密布城砦之外三百步内,越靠内木板越薄、越靠外木板越厚,直将攻城军卒打个措手不及,有些军卒原本并未踩踏落入陷阱,却因慌乱打乱阵形,让更多士卒掉进陷坑。
转瞬之间,城砦内再度升起箭雨,准确地打击在攻城军士的范围内。
恐慌蔓延无法避免,陷坑中尚未死透的袍泽发出令人惊惧的哀嚎,头上一刻不停的箭雨与脚下无处不在的陷坑令人无比压抑,这比短兵相接更让人恐惧。
“不要乱,冲过去,冲过去!”
不仅那些军卒乱了,中下级将校同样慌乱,尽管多数屯将、曲将见势不妙便身先士卒地向前冲锋,但更多人坠进陷坑或被箭矢钉在地上,形成更大的伤亡。
这种时候,哪怕最杰出的将校都无法避免士气崩溃,数以百计的军卒在狭窄的山谷中前拥后挤,整支军队转眼士气崩溃……山谷后方,响起鸣金之音。
一切发生地太快,高顺也没想到敌军一路都不曾设伏,却在城砦前设下成片陷坑,闷头吃下大亏。
鸣金声于前军溃卒如蒙大赦,潮水般退回后阵,听到金声墙内李典高声呼喝,弓弩手再度将箭雨追击几阵。尽管占尽便宜,敌军退走后李典脸上却不像部下那么轻松……这样的伤亡对燕军并非伤筋动骨,但接下来陷阱没了攻其不备,便形同虚设。
接下来才是硬碰硬,于曹军而言才是真正的风险。
“清点伤亡。”高顺撂下一句,指派士兵去清点他心中有所估计的伤亡,并将受损的前阵撤到后面,走向石砲阵地,对主事的校官道:“有多少石弹?”
军中石弹的余量很多,但暴雨时节采石不易,这种原本可以就近烧山凿石的消耗军备在此时只能依靠辎重队自后方运筹,路途遥远无以为继,何况本身张辽就仅仅是让高顺在此地拖住敌军,并未让他攻关夺城,辎重预计的石弹补给也不会多。一番清点,倒让高顺稍稍放心。
毕竟他手头石砲少,石弹消耗自然也小,这么一场仗才打出去五十多颗石弹,军备充足。
“敌军城砦不会挪,趁天黑之前将石砲架准,轰他一夜!”话说得厉害,见校官瞪大眼睛,高顺随后难得地笑笑,道:“每隔一刻轮发五石,不让他们修补城砦即可。”
校官稍稍松了口气,不过一样紧张,道:“一夜下去,石弹可就要耗去两成。将军,这仗才刚开始……”
“打下城砦,再将没砸坏的石弹拾回来便是。行了,不必多言,去计时吧。”
校官见高顺心中已有决意,无奈不再多说,自去寻漏刻计时,口中轻声嘟囔着:“砸过去的石弹子早都碎了,还能捡回几颗?”
出师不利,对军校的士气打击不小,如果不是他们兵势庞大,单单三个校尉部遇到这样的危险,可能已经后撤十里了。但对高顺来说,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前军尚未接战,一个满编的校尉部三千营被陷阱与箭雨接连打击,造成伤三百余阵亡七百多的战果,像天空的阴霾般笼罩在人们心头,看着早已西沉的太阳与渐阴的天边,高顺传令今日不再攻城,三个校尉部陈布在前,其余兵马返回大营。
虽不再攻城,但夜里兵马却并不轻松,斥候营要趁夜将城砦外的陷阱清理干净,其余两个校尉部更是要左右屯驻看护石砲与防备敌军夜袭,待到明日,没了陷阱守城军队对高顺部的威胁便要小去很多。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拥有与敌军短兵相接的机会。
夜幕降临在汝阴,雨夜中快马叫开城门踢踏在安静的街道上传出回响,向县府通报来自夏侯惇的口信——“张辽兴兵数万,自梁国南下,攻三道!”
一夜之间,震动全城,似乎整座城池都蔓延着惊惧。
曹昂领军三千星夜赶路,发于汝阴,直奔成父而去。随行的探马上百,大开城门向四面奔波,沿途各县乡里示警,督促百姓避入城郭,运筹军备诸般事宜,使汝阴城灯火彻夜不息。
在整个曹氏临战之时,廊檐间夜雨寒透骨髓的曹操却举目望向北面……要他去思虑的事情太多了,燕北此时在做什么,是他指派张辽向南进兵,还是说善于捕捉战机的张辽自作主张面南开战呢?
甚至对于张辽的南下,曹操心中也有诸般疑虑,张辽的机智狡猾、勇猛无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曹操没有估计错误的话,陈梁之地的雨应该停了,张辽在此时进兵,究竟是急不可耐的巧合,还是另有计谋呢?
张辽,究竟在成父城,还是仍旧留在汝南之北,等待他们调兵遣将?
箭矢如雨,呼喝如雷,铺天盖地的箭雨钉射在燕军进攻的路上,令后方观战的高顺拧起眉头。
从他的角度越过重重人墙看过去,前军军阵似乎因箭雨打击而感到慌乱,眨眼军阵中便倒下两成军卒,这尤其令他感到蹊跷。这是不应该的,即使前军仅仅是兖州郡国校尉部,整训尚不满半年……慌乱可以理解,但城砦中不过区区两三千之众的敌人,就算人手一张硬弓,也不能把箭雨都扎在他们身上吧?
一次齐射射翻装配木盾的三四百人?
这是檀弓与强弩都不可能达成的战果,曹军更不可能。何况箭雨是从城墙内抛射出来,军卒连瞄准的机会都没有,全靠只觉,不可能拥有这么高的精准。
高顺的估量没错,在他看不到的前线,李典将时间埋伏地正好,燕氏前军缓缓前行至距离城砦三百五十步左右开始向前冲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守军弓箭射程之内,越快攻至墙下,便越不给守军箭雨打击的机会。
当第一次箭雨落在前军阵势之上时,攻城军队堪堪进入三百步范围,守军的一轮齐射仅仅杀伤燕军不足百人,但与此同时地下早已埋设好的陷阱建功,铺设木板的陷坑在撑不住燕氏数名军卒的重量时猛然塌陷,内里锋利的地刺直接将数名攻城军卒捅成刺猬,像这样的陷坑密布城砦之外三百步内,越靠内木板越薄、越靠外木板越厚,直将攻城军卒打个措手不及,有些军卒原本并未踩踏落入陷阱,却因慌乱打乱阵形,让更多士卒掉进陷坑。
转瞬之间,城砦内再度升起箭雨,准确地打击在攻城军士的范围内。
恐慌蔓延无法避免,陷坑中尚未死透的袍泽发出令人惊惧的哀嚎,头上一刻不停的箭雨与脚下无处不在的陷坑令人无比压抑,这比短兵相接更让人恐惧。
“不要乱,冲过去,冲过去!”
不仅那些军卒乱了,中下级将校同样慌乱,尽管多数屯将、曲将见势不妙便身先士卒地向前冲锋,但更多人坠进陷坑或被箭矢钉在地上,形成更大的伤亡。
这种时候,哪怕最杰出的将校都无法避免士气崩溃,数以百计的军卒在狭窄的山谷中前拥后挤,整支军队转眼士气崩溃……山谷后方,响起鸣金之音。
一切发生地太快,高顺也没想到敌军一路都不曾设伏,却在城砦前设下成片陷坑,闷头吃下大亏。
鸣金声于前军溃卒如蒙大赦,潮水般退回后阵,听到金声墙内李典高声呼喝,弓弩手再度将箭雨追击几阵。尽管占尽便宜,敌军退走后李典脸上却不像部下那么轻松……这样的伤亡对燕军并非伤筋动骨,但接下来陷阱没了攻其不备,便形同虚设。
接下来才是硬碰硬,于曹军而言才是真正的风险。
“清点伤亡。”高顺撂下一句,指派士兵去清点他心中有所估计的伤亡,并将受损的前阵撤到后面,走向石砲阵地,对主事的校官道:“有多少石弹?”
军中石弹的余量很多,但暴雨时节采石不易,这种原本可以就近烧山凿石的消耗军备在此时只能依靠辎重队自后方运筹,路途遥远无以为继,何况本身张辽就仅仅是让高顺在此地拖住敌军,并未让他攻关夺城,辎重预计的石弹补给也不会多。一番清点,倒让高顺稍稍放心。
毕竟他手头石砲少,石弹消耗自然也小,这么一场仗才打出去五十多颗石弹,军备充足。
“敌军城砦不会挪,趁天黑之前将石砲架准,轰他一夜!”话说得厉害,见校官瞪大眼睛,高顺随后难得地笑笑,道:“每隔一刻轮发五石,不让他们修补城砦即可。”
校官稍稍松了口气,不过一样紧张,道:“一夜下去,石弹可就要耗去两成。将军,这仗才刚开始……”
“打下城砦,再将没砸坏的石弹拾回来便是。行了,不必多言,去计时吧。”
校官见高顺心中已有决意,无奈不再多说,自去寻漏刻计时,口中轻声嘟囔着:“砸过去的石弹子早都碎了,还能捡回几颗?”
出师不利,对军校的士气打击不小,如果不是他们兵势庞大,单单三个校尉部遇到这样的危险,可能已经后撤十里了。但对高顺来说,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前军尚未接战,一个满编的校尉部三千营被陷阱与箭雨接连打击,造成伤三百余阵亡七百多的战果,像天空的阴霾般笼罩在人们心头,看着早已西沉的太阳与渐阴的天边,高顺传令今日不再攻城,三个校尉部陈布在前,其余兵马返回大营。
虽不再攻城,但夜里兵马却并不轻松,斥候营要趁夜将城砦外的陷阱清理干净,其余两个校尉部更是要左右屯驻看护石砲与防备敌军夜袭,待到明日,没了陷阱守城军队对高顺部的威胁便要小去很多。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拥有与敌军短兵相接的机会。
夜幕降临在汝阴,雨夜中快马叫开城门踢踏在安静的街道上传出回响,向县府通报来自夏侯惇的口信——“张辽兴兵数万,自梁国南下,攻三道!”
一夜之间,震动全城,似乎整座城池都蔓延着惊惧。
曹昂领军三千星夜赶路,发于汝阴,直奔成父而去。随行的探马上百,大开城门向四面奔波,沿途各县乡里示警,督促百姓避入城郭,运筹军备诸般事宜,使汝阴城灯火彻夜不息。
在整个曹氏临战之时,廊檐间夜雨寒透骨髓的曹操却举目望向北面……要他去思虑的事情太多了,燕北此时在做什么,是他指派张辽向南进兵,还是说善于捕捉战机的张辽自作主张面南开战呢?
甚至对于张辽的南下,曹操心中也有诸般疑虑,张辽的机智狡猾、勇猛无匹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曹操没有估计错误的话,陈梁之地的雨应该停了,张辽在此时进兵,究竟是急不可耐的巧合,还是另有计谋呢?
张辽,究竟在成父城,还是仍旧留在汝南之北,等待他们调兵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