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交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汉鼎余烟最新章节!
在刘备看来,法正是个很有趣的人。
近十数年来,刘备身边堪为股肱之人,无非诸葛亮和庞统;庞统逝世后,诸葛亮总统庶政,法正又渐有谋主的势头。
但法正的性格,与诸葛亮和庞统是完全不同的。
孔明是志趣高洁的人。他脑海中所想的,只有天下大事,只有辅佐明主以建再兴大汉的宏业。至于自家的官职、权柄、地位、财富……那都是规划大事过程中附带的,是实现大业的工具。
较之于孔明,庞统略微急进些,似乎也更渴望得到主君的认可。但那也是出于伸张自身志向的考虑,除此以外,倒不强求富贵荣华。
这两位,都是真正的高士。
而法正……骨子里,法正与孔明站在不同的两个极端上。大概是因为避乱益州以后,不得志太久、受人奚落鄙视太久了,所以法正毫不掩饰地渴求富贵,渴求鲜衣怒马、佩紫怀黄的尊荣。他所做的一切,他所竭力展现才干的目的,归结到最后,都是为了自家的钱和权。
有时候刘备甚至半开玩笑地想,如果当年不是自己,而是曹操或者孙权、马超之流看中了法正,招揽他,愿意授他以富贵和权力,法正会如何?
想来法正不会拒绝,很可能也一样身居高位。只不过,他那种睚眦必报、恩怨分明的性子,恐怕很容易遭到主君的不满,保不准会落得孔融、祢衡的下场吧。
刘备倒是挺喜欢这种性子。
他是边地人出身,又是从军数十年的豪迈老兵,虽说锤炼出了擅于周旋的本领,但严格来说,不是很喜欢和世家高门的文人打交道。
所以,当年他辗转中原的时候,最得他赞赏的乃是湖海之气不除的陈登。后来他地位渐高,成了一方雄主,也有廖立、彭羕之类不同寻常士人风格的部属。
法正愈是在刘备面前毫不掩饰,刘备愈觉得他真性情,与他在一处,有一种格外无拘无束的快乐。
便如当年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这件事严格来说,稍稍有那么点出格。但法正无需刘备多言,便自然而然地做了,好像在推着刘备往上走。刘备事后稍稍警示了法正一下,也就罢了。
又如此刻,法正明明同时收到了荆州军报和诸葛亮的文书,却将荆州军报先拿出来。
何意?
无非是存了几分私心,想要独占催促刘备起兵攻伐关中的名头。
诸葛亮一定是不在乎的,但法正是关中扶风郡人,对他来说,这个名头或许非常重要吧。
然而法正的小心思,又并不刻意隐瞒,反倒带着几分真小人的坦荡劲。刘备一旦问起,他立刻就拿出诸葛亮的文书,既不拖延,也不羞惭。
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小小博弈,无伤大雅而有趣味,好像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游戏。而这种有趣的联系,也使刘备愿意去理解乃至谅解法正的作为,包括愿意被法正催促着,每天十万火急地处理那么多公文在内。
刘备将先前的荆州军报交给姜维,一边除去封泥,展开诸葛亮的来书,一边往厅堂里走。
法正连忙跟上,姜维双手捧着军报,落后法正半步。
走了没几步,刘备脚步一停。法正差点撞了上去,倒是姜维的下盘稳些。
刘备回身道:“孔明亲自到汉中了!”
“什么?”
刘备再看几眼书信,对法正道:“孔明以为,荆襄和关中两地,后继都可能会有变数。他已经进驻汉中南郑,在那里调度益州的人力物力,这样会有利于两地的应变,也便于对两地的支援。”
法正的瞳孔微微收缩,微笑道:“诸葛军师所想,必是周全的。”
“孔明一向令人放心。”
刘备知道,法正这么说,定然是有些担心诸葛亮亲临汉中以后,会侵夺他对关中之战的谋划权力。于是他拍了拍法正的胳臂,和气地道:“孝直,你尽快安排军议,三五日内,我们要做好出兵的一切准备。”
法正兴冲冲地躬身领命。
刘备背着手,往厅堂里折返。走了几步,他皱起眉头。
孔明在书信中说,荆襄和关中两地,后继都可能会有变数。所谓变数,倒不是指刘备本人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将亲入秦川,关键还是在荆襄那边。
在诸葛亮看来,荆襄的大胜固然是喜事,可一场洪水纵能摧破曹军,却并不能因此确认曹军丧失了战斗意志。
因为曹军的战斗意志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曹操本人的意志。只要曹操愿意,他有千万种手段驱使将士作战,不受任何艰难情形的影响。
按照此前数日的军报来看,曹操本人和麾下邺城诸军主力在南阳,并未尽数受到洪水的侵袭。他们也依旧保有或者南下荆襄,或者西入关中的能力。
如果曹军主力舍弃荆襄,西入关中,那数年前的关中大战又将重演,汉中王麾下的将领们,有没有做好惨烈厮杀、承受惨重损失的准备?
如果曹军南下荆襄,又将会施展什么手段?关羽和雷远虽得大胜,荆州、交州的兵力并不会因此膨胀,他们猝然占据优势以后,有没有做好激烈战斗不断延续,战事反而超出掌控的准备?
这一场意料之外的大水,带来了轻易的大胜,却也使得本来应当两军对峙、彼此长期纠缠的荆襄战事,出现了新的变数。以曹操用兵之能、气魄之大,他会如何选择,诸葛亮自问难以预料。而荆襄、关中两地的奇正翻覆,由此更难判断。
可是,汉中王亲领的数万之众如果长期停留在凉州,那更是曹操所乐见。无论如何,第二次的关中之战确确实实已箭在弦上了,非打不可。
那么,作为事实上益州军政首脑的诸葛亮,便要随时做好对两地的支持,不止关中而已。
诸葛亮是署大司马府事的军师将军。此前数年因为庞统身死,军师将军的一部分职能被拆分的关系,他长期专注于政务,至多涉及到各郡国的后备兵力训练组织,殊少插手具体军务。但此番大战,刘备在去往凉州之前,特意隆重授予诸葛亮以全权。无论任何军国大事,诸葛亮都可一意决断施为,无需事前关白。
于是身在涪城的诸葛亮闻听荆州军报,立即做出应对。
他选择亲自驰往汉中。
身至汉中,他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筹措人力物力,既能越过秦岭,直接影响关中战局,也能依托汉水,经房陵通道,一定程度上插手荆襄。这样,他便不只是益州军政的负责人,而成了平衡平衡荆襄、关中两地战局的枢纽。
这个决定没有问题。
刘备进入关中以后,就难以统筹全局。这个重任,本就只有诸葛亮亲自承担,才最让人放心。
刘备旋即想到,如果两地战局将有变数,那身在汉中的诸葛亮,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动用任何可行的力量。为此,只靠着军师将军的职务和自己前次的授权,还稍嫌不够。
他加快脚步,回到厅堂里。
厅堂的侧面,按照他的习惯,摆着兰锜也就是兵器架。兵器架上摆着自家常用的刀剑武器。他探手取了随身佩剑,回身再看看外间。
两边偏厅的僚属们依旧往来忙乱,一时间倒找不出一个熟面孔。惟有姜维手捧文书,长身而立,等待刘备的吩咐。
刘备沉声道:“姜维。”
“在。”
“你星夜去往汉中,立即将我佩剑交给诸葛军师。就说,万事都交托给他了!”
在刘备看来,法正是个很有趣的人。
近十数年来,刘备身边堪为股肱之人,无非诸葛亮和庞统;庞统逝世后,诸葛亮总统庶政,法正又渐有谋主的势头。
但法正的性格,与诸葛亮和庞统是完全不同的。
孔明是志趣高洁的人。他脑海中所想的,只有天下大事,只有辅佐明主以建再兴大汉的宏业。至于自家的官职、权柄、地位、财富……那都是规划大事过程中附带的,是实现大业的工具。
较之于孔明,庞统略微急进些,似乎也更渴望得到主君的认可。但那也是出于伸张自身志向的考虑,除此以外,倒不强求富贵荣华。
这两位,都是真正的高士。
而法正……骨子里,法正与孔明站在不同的两个极端上。大概是因为避乱益州以后,不得志太久、受人奚落鄙视太久了,所以法正毫不掩饰地渴求富贵,渴求鲜衣怒马、佩紫怀黄的尊荣。他所做的一切,他所竭力展现才干的目的,归结到最后,都是为了自家的钱和权。
有时候刘备甚至半开玩笑地想,如果当年不是自己,而是曹操或者孙权、马超之流看中了法正,招揽他,愿意授他以富贵和权力,法正会如何?
想来法正不会拒绝,很可能也一样身居高位。只不过,他那种睚眦必报、恩怨分明的性子,恐怕很容易遭到主君的不满,保不准会落得孔融、祢衡的下场吧。
刘备倒是挺喜欢这种性子。
他是边地人出身,又是从军数十年的豪迈老兵,虽说锤炼出了擅于周旋的本领,但严格来说,不是很喜欢和世家高门的文人打交道。
所以,当年他辗转中原的时候,最得他赞赏的乃是湖海之气不除的陈登。后来他地位渐高,成了一方雄主,也有廖立、彭羕之类不同寻常士人风格的部属。
法正愈是在刘备面前毫不掩饰,刘备愈觉得他真性情,与他在一处,有一种格外无拘无束的快乐。
便如当年进位汉中王的时候,这件事严格来说,稍稍有那么点出格。但法正无需刘备多言,便自然而然地做了,好像在推着刘备往上走。刘备事后稍稍警示了法正一下,也就罢了。
又如此刻,法正明明同时收到了荆州军报和诸葛亮的文书,却将荆州军报先拿出来。
何意?
无非是存了几分私心,想要独占催促刘备起兵攻伐关中的名头。
诸葛亮一定是不在乎的,但法正是关中扶风郡人,对他来说,这个名头或许非常重要吧。
然而法正的小心思,又并不刻意隐瞒,反倒带着几分真小人的坦荡劲。刘备一旦问起,他立刻就拿出诸葛亮的文书,既不拖延,也不羞惭。
这种人和人之间的小小博弈,无伤大雅而有趣味,好像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游戏。而这种有趣的联系,也使刘备愿意去理解乃至谅解法正的作为,包括愿意被法正催促着,每天十万火急地处理那么多公文在内。
刘备将先前的荆州军报交给姜维,一边除去封泥,展开诸葛亮的来书,一边往厅堂里走。
法正连忙跟上,姜维双手捧着军报,落后法正半步。
走了没几步,刘备脚步一停。法正差点撞了上去,倒是姜维的下盘稳些。
刘备回身道:“孔明亲自到汉中了!”
“什么?”
刘备再看几眼书信,对法正道:“孔明以为,荆襄和关中两地,后继都可能会有变数。他已经进驻汉中南郑,在那里调度益州的人力物力,这样会有利于两地的应变,也便于对两地的支援。”
法正的瞳孔微微收缩,微笑道:“诸葛军师所想,必是周全的。”
“孔明一向令人放心。”
刘备知道,法正这么说,定然是有些担心诸葛亮亲临汉中以后,会侵夺他对关中之战的谋划权力。于是他拍了拍法正的胳臂,和气地道:“孝直,你尽快安排军议,三五日内,我们要做好出兵的一切准备。”
法正兴冲冲地躬身领命。
刘备背着手,往厅堂里折返。走了几步,他皱起眉头。
孔明在书信中说,荆襄和关中两地,后继都可能会有变数。所谓变数,倒不是指刘备本人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将亲入秦川,关键还是在荆襄那边。
在诸葛亮看来,荆襄的大胜固然是喜事,可一场洪水纵能摧破曹军,却并不能因此确认曹军丧失了战斗意志。
因为曹军的战斗意志如何,归根到底,取决于曹操本人的意志。只要曹操愿意,他有千万种手段驱使将士作战,不受任何艰难情形的影响。
按照此前数日的军报来看,曹操本人和麾下邺城诸军主力在南阳,并未尽数受到洪水的侵袭。他们也依旧保有或者南下荆襄,或者西入关中的能力。
如果曹军主力舍弃荆襄,西入关中,那数年前的关中大战又将重演,汉中王麾下的将领们,有没有做好惨烈厮杀、承受惨重损失的准备?
如果曹军南下荆襄,又将会施展什么手段?关羽和雷远虽得大胜,荆州、交州的兵力并不会因此膨胀,他们猝然占据优势以后,有没有做好激烈战斗不断延续,战事反而超出掌控的准备?
这一场意料之外的大水,带来了轻易的大胜,却也使得本来应当两军对峙、彼此长期纠缠的荆襄战事,出现了新的变数。以曹操用兵之能、气魄之大,他会如何选择,诸葛亮自问难以预料。而荆襄、关中两地的奇正翻覆,由此更难判断。
可是,汉中王亲领的数万之众如果长期停留在凉州,那更是曹操所乐见。无论如何,第二次的关中之战确确实实已箭在弦上了,非打不可。
那么,作为事实上益州军政首脑的诸葛亮,便要随时做好对两地的支持,不止关中而已。
诸葛亮是署大司马府事的军师将军。此前数年因为庞统身死,军师将军的一部分职能被拆分的关系,他长期专注于政务,至多涉及到各郡国的后备兵力训练组织,殊少插手具体军务。但此番大战,刘备在去往凉州之前,特意隆重授予诸葛亮以全权。无论任何军国大事,诸葛亮都可一意决断施为,无需事前关白。
于是身在涪城的诸葛亮闻听荆州军报,立即做出应对。
他选择亲自驰往汉中。
身至汉中,他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筹措人力物力,既能越过秦岭,直接影响关中战局,也能依托汉水,经房陵通道,一定程度上插手荆襄。这样,他便不只是益州军政的负责人,而成了平衡平衡荆襄、关中两地战局的枢纽。
这个决定没有问题。
刘备进入关中以后,就难以统筹全局。这个重任,本就只有诸葛亮亲自承担,才最让人放心。
刘备旋即想到,如果两地战局将有变数,那身在汉中的诸葛亮,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动用任何可行的力量。为此,只靠着军师将军的职务和自己前次的授权,还稍嫌不够。
他加快脚步,回到厅堂里。
厅堂的侧面,按照他的习惯,摆着兰锜也就是兵器架。兵器架上摆着自家常用的刀剑武器。他探手取了随身佩剑,回身再看看外间。
两边偏厅的僚属们依旧往来忙乱,一时间倒找不出一个熟面孔。惟有姜维手捧文书,长身而立,等待刘备的吩咐。
刘备沉声道:“姜维。”
“在。”
“你星夜去往汉中,立即将我佩剑交给诸葛军师。就说,万事都交托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