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无法完成的工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第一百三十二章 无法完成的工作
公正客观的说,并不是所有西方人都对共和国存在偏见,也不是所有西方记者都是利益集团的喉舌。在西方记者中,有一批致力于寻找真相、还原事实的自由记者。自由记者与受聘于新闻媒体的职业记者有很大区别,他们不属于任何新闻媒体,也就不受新闻媒体背后的力量控制。为了维护自身权利与新闻自由,自由记者成立了不隶属于任何政府、不听从任何利益集团的“国际记者联合会”。
在国际舞台上,自由记者不但得到尊重,还对促进新闻自由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一个报道美军虐囚事件的就是自由记者,深入科索沃报道塞军搞种族灭绝的也是自由记者,深入阿富汗报道塔利班的生活与战斗的也是自由记者。往前追溯,第一个前往延安采访共和国开国元勋的西方记者埃得加.斯诺也是自由记者。
由此可见,因为不受利益集团控制,自由记者能够更加公正客观的报道新闻事件。
随着网络全面普及,为所有人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机会,也为所有人提供了公布真相的信息平台,自由记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任何一个热点地区,都能见到自由记者的身影。
蛮度战争爆发的当天,一批自由记者就带着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新闻采访设备深入蛮度东北地区。虽然这些自由记者不是军人,甚至没有带武器,也没有得到交战双方的支持与帮助,但是凭着对新闻自由的崇高信仰,他们不但在战区内活了下来,还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深入各个地区,把战争对平民、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任何公共权利的平民产生的灾难性影响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因为交战双方一直在实施电子干扰,所以自由记者从蛮度东北地区发出的报道时断时续,失去了连贯性,也就没能对国际舆论产生太大的影响。直到22日夜间,当自由记者发出的数百张战地照片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这批甘冒生命危险,前往世界上最危险地区的自由记者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准确的说,是他们发出的照片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300多张照片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村落,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展现在了全人类的面前。这些照片中,有被烈火吞噬的村庄、有被烧得焦黑的尸体、有被砍掉头颅的村民、有被强奸的少女,还有正在向村民开枪扫射的蛮度士兵、正在掠夺的蛮度军人。
没人知道那些自由记者是怎么拍下这些照片的,但是没人怀疑照片的真实性。
几个小时后,“战斗”的就不仅仅是身处险境的自由记者了。
随着几张具有对比性的商业遥感卫星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再也没有人怀疑出现在“国际记者联合会”官方网站上的那些照片的真实性。因为那几张遥感卫星照片是由“欧洲大地遥感检测公司”提供的,所拍摄的地点,正是自由记者拍下的那几个村庄,而且是22日前后的两组照片。
3个村庄毁于一旦,从分辨率为0.3米的遥感卫星照片上都能看到地上的尸体。
什么才是人道主义灾难?
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战争对蛮度平民造成的伤害肯定是人道主义灾难,那么蛮军在边远地区屠杀少数民族村民的行为是不是人道主义灾难?
随着半岛电视台引用“国际记者联合会”的新闻,n闭上了嘴。
与以往一样,华国的新闻媒体除了引用“国际记者联合会”的报道之外,并未对发生在蛮度东北地区的事情做详细报道,仍然把重点放在了军事行动上。
不用怀疑,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引起了共和国高层的高度关注。
22日夜间,裴承毅接到了项铤辉打来的电话。
与项铤辉交换意见后,裴承毅就把袁晨皓叫了过来。
“现在安排?”
“先做好安排,但是不要采取行动。”裴承毅递了根香烟给袁晨皓,说道,“按照项总的意思,‘国际记者联合会’肯定会联系我国政府,希望我军能够提供帮助,救出那些被困在蛮度东北地区的记者。项总已经让卢诚闻率特种部队赶来了,天亮前就能到达。我们的任务就是安排好运送力量,其他的事情由卢诚闻负责。”
“我马上安排,还有别的事吗?”
“暂时没有。”
“不让27军展开行动?”
“还不是时候。”裴承毅笑了笑,说道,“39军刚刚进入孟加拉国,还没部署到位。项总特别叮嘱过,等到事情闹大后,我们再去收拾残局。”
“看来,还会有不少人倒霉。”
“反正不是我们,也不是我们的前线将士。”裴承毅冷笑了一下,说道,“东方闻回来后,让他马上来见我。搞得好,说不定能够让东北集团军群投降。”
袁晨皓的眉头跳了几下。
“按照项总的话,等到全球舆论转向,蛮度政府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虽然我们不用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在国际势力的干预下,蛮度很有可能承认在东北地区战败,从而让东北集团军群缴械投降。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蛮军东北集团军群缴械投降之后接管蛮度东北地区。为三十多万军人提供生活保障可不是件小事,还得安排好几处战俘收容营,这些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总不能全让我们干吧?”
“政府已经在敦促缅甸了,而且还在与孟加拉国交涉。如果缅甸仍然不肯出兵,就得让孟加拉国多出点力,我们也要多出点力。”
袁晨皓苦笑了一下,说道:“54军正在攻打安拉阿巴德,77军即将到达瓦拉纳西,空降163旅马上就要出动,我们的运力很紧张,哪有那么多的力气去照顾三十多万战俘。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蛮军晚点投降。”
“这可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
“也是,我尽量安排。”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再跟袁晨皓罗嗦。
前线指挥部调整部署的时候,远在数千千米之外,载着美国国务卿萨利文的商务专机降落在了戴高乐国际机场的跑道上。前来迎接他的不是法国总统、也不是法国总理,而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高级官员。虽然还没有见到法国总统,但是法国政府的接待规格已经让萨利文心灰意冷。
从机场前往总统府的路上,萨利文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国内的那些混蛋为什么会把这么简单的事情搞砸?
口木战争后,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逐渐疏远,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美国独吞蛮度市场,让欧洲几大财团非常气愤,也让那些指望在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的欧洲选民非常气愤;又比如美国一直在暗中阻挠欧洲政治一体化,让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积极推进欧盟实现政治统一的欧洲大国对美国心存戒虑,甚至让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密谋将亲美的英国踢出欧盟;又比如美国利用北约对付俄罗斯,让那些具有双重身份的欧盟成员国不得不替美国承担俄罗斯的愤怒,导致欧洲安全局势恶化。
华国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与美国反对欧盟实现政治一体化相反,除了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做些无关大雅的小动作之外,华国一直支持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2029年,王元庆访问欧洲5国的时候,华国国家元首就向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意大利总理承诺,欧盟实现一体化之后在联合国席位不会发生变化,华国仍然承认欧盟各成员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并且积极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掉这些表面现象,影响欧盟立场的还是经济问题。全球性大萧条退去之后,世界各国陆续降低贸易门槛,贸易迅速复苏。在贸易政策上,华国采取了分别对待的政策,除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夺市场与资源之外,华国首先降低了对同盟国的贸易门槛,以签署双边,或者地区性多边贸易协议的方式帮助盟国走出经济困境,其次就是降低针对欧盟的贸易壁垒,加大与欧盟的贸易往来。为了拉拢欧盟,华国甚至单方面向欧盟开放了部分国内商品市场。这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极大的改善了华国与欧盟的关系,让上千万欧洲人获得了就业机会,也对欧盟各成员国的政治产生了影响。别的不说,大萧条结束之后,22个欧盟成员国中,19个成员国的左翼政党由在野党变成了执政党,右翼政党保住了执政权的3个国家分别是捷克、匈牙利与比利时,而这3个国家在欧盟的影响力并不大。政权更迭必然导致外交政策全面转向,欧盟向华国靠拢自然在所难免。
与华国的经济贸易政策相比,美国的政策几乎没有可比性。除了针锋相对的在全球范围内与华国争夺市场与资源之外,美国压根不敢像华国那样,向急于通过出口振兴经济的欧盟开放本国市场。原因很简单,“美国制造”与“欧洲制造”存在很大的共同性,如果开放本国市场,欧盟企业可以利用在华国市场上获得的巨额利润,压低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挤垮美国企业,让上千万选民失去工作。不管是共和党执政、还是民主党执政,都不可能为了拉拢欧盟而让选民丢掉饭碗。华国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至少没有美国那么突出,因为华国早已占据科技制高点,在产业链上与欧盟的共同性相对较少,欧盟出口到华国的商品要么更加便宜,要么华国企业不生产,基本上不会出现与华国劳动者抢饭碗的问题,华国政府自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贸易对本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布兰迪诺上台后大搞“产业振兴”,正是希望借助科技推动产业发展,避免与欧盟直接竞争,让美国成为与华国处于同一水平的产业大国。
问题是,任何计划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欧盟把2040年订为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最后期限时,美国却受国内因素限制,无法及时调整政策,不得不想方设法的阻挠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虽然受民族、文化、宗教、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与欧盟仍然很亲密,但是萨利文知道,如果美国不能及时调整政策,满足欧盟的政治需要,美国与欧盟迟早会分道扬镳。民族、文化、宗教这些东西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而不是内在的本质。要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由西方世界的内在矛盾引发,白种人并不是铁板一块。
在伦敦的几天,萨利文就亲身感受到了欧洲发生的变化。
虽然英国一直是美国最忠诚的盟友,也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但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对英国在政治一体化上的异议已经厌烦透顶,如果不是英国在口木战争后正式启动加入欧元区的谈判工作,恐怕英国已经被踢出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提出实现政治一体化的具体时间表,将2040年订为最后期限,针对的就是英国。按照时间表,如果英国不能在2038年之前与启动加入政治一体化的谈判工作,欧盟就将抛下英国,率先实施具有排他性质的区域性政治一体化。从英国在加入欧元区的谈判中遇到的困难来看,如果错过了第一轮政治一体化浪潮,要想在今后加入欧盟大家庭,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法国等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绝对不会让英国坐享其成。
在“入欧”还是“入美”的问题上,英国政府的态度很矛盾。
工党政府并没完全抛弃跟着美国走的政策,问题是,跟着美国走到底能够获得多大的好处?虽然萨利文代表布兰迪诺,明确表示将在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上支持英国,尽一切可能的压制阿根廷,但是英国关心的不是南大西洋上的那座荒岛,而是如何跟上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保证英国的国际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英国被欧盟抛弃,就算仍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仍然是得到全世界承认的核大国,受经济发展吃力、采取单边政策、国家发展缺乏活力等等因素影响,英国很有可能在20到30年内,由现在的二流强国沦落为三流国家。到时候,就算英国仍然是发达国家,其国际影响力都将大大降低,国家利益也将受到影响。
不得不承认,英国站在了三岔路口上。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英国加入欧元区的谈判上开出巨额价码,正是要借经济问题打压英国,让英国在政治一体化上做出让步,甚至逼迫英国转变路线,摆脱美国,加入欧洲大家庭。
会见萨利文的时候,英国首相的态度非常矛盾。
实际上,思想矛盾的不仅是英国首相,还有所有英国人。
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加入欧元区的谈判前,英国天空电视台就做了一次随即问卷调查,虽然82%的英国人认为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英国的国家安全,但是超过74%的英国人认为加入欧洲大家庭才能促进英国经济发展。
安全,还是经济?
英国必须在这两个问题中做出选择。
如果在20年前,英国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但是现在,绝大部分英国人会在选择前有所犹豫,然后大部分英国人会选择后者。
工党能够在大选中击败保守党,就是英国人做出的选择。
虽然工党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佳,在随后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中更是连犯错误,随后在大选中被保守党击败,成为在野党,但是保守党在大萧条期间的表现比工党还要糟糕,英国选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工党。而工党能够再次成为执政党,与英国的经济走向有很大关系。
按照大部分英国人的观念,如果输掉经济,就算得到安全,英国也是三流国家。
更多的英国相信,如果英国沦落为三流国家,不但不会得到欧洲国家的尊重,也将失去美国的重视。只有一个经济强大的英国,才具有足够的发言权,才能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利益。
针对这一情况,在野的保守党已经率先调整政治纲领,喊出了加入欧洲大家庭的口号。
工党政府能够无动于衷吗?
英国的事情已经让萨利文头痛不已,而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从来没向美国低头的法国。
接到布兰迪诺的电话,萨利文就不大看好巴黎之行。
如果舆论对美国更加有利,也许巴黎之行还有点希望。
现在的问题是,舆论对美国非常不利,预想中的国际压力没有对准华国,而是对准了蛮度,也对准了站在蛮度身后的美国。
萨利文离开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的时候,就有上千名英国人到机场抗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向蛮度提供武器装备,撤回驻蛮军事人员,敦促蛮度尽快结束战争,惩戒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凶手。
蛮度东北地区发生的事,与美国有什么关系?
虽然萨利文不用向那些举着标语牌的英国人做出任何解释,但是他必须在巴黎向法国总统做出解释。
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也是一项无法完成的工作。
第一百三十二章 无法完成的工作
公正客观的说,并不是所有西方人都对共和国存在偏见,也不是所有西方记者都是利益集团的喉舌。在西方记者中,有一批致力于寻找真相、还原事实的自由记者。自由记者与受聘于新闻媒体的职业记者有很大区别,他们不属于任何新闻媒体,也就不受新闻媒体背后的力量控制。为了维护自身权利与新闻自由,自由记者成立了不隶属于任何政府、不听从任何利益集团的“国际记者联合会”。
在国际舞台上,自由记者不但得到尊重,还对促进新闻自由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一个报道美军虐囚事件的就是自由记者,深入科索沃报道塞军搞种族灭绝的也是自由记者,深入阿富汗报道塔利班的生活与战斗的也是自由记者。往前追溯,第一个前往延安采访共和国开国元勋的西方记者埃得加.斯诺也是自由记者。
由此可见,因为不受利益集团控制,自由记者能够更加公正客观的报道新闻事件。
随着网络全面普及,为所有人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机会,也为所有人提供了公布真相的信息平台,自由记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任何一个热点地区,都能见到自由记者的身影。
蛮度战争爆发的当天,一批自由记者就带着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新闻采访设备深入蛮度东北地区。虽然这些自由记者不是军人,甚至没有带武器,也没有得到交战双方的支持与帮助,但是凭着对新闻自由的崇高信仰,他们不但在战区内活了下来,还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深入各个地区,把战争对平民、特别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任何公共权利的平民产生的灾难性影响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因为交战双方一直在实施电子干扰,所以自由记者从蛮度东北地区发出的报道时断时续,失去了连贯性,也就没能对国际舆论产生太大的影响。直到22日夜间,当自由记者发出的数百张战地照片出现在网络上的时候,这批甘冒生命危险,前往世界上最危险地区的自由记者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准确的说,是他们发出的照片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300多张照片分别来自3个不同的村落,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场景展现在了全人类的面前。这些照片中,有被烈火吞噬的村庄、有被烧得焦黑的尸体、有被砍掉头颅的村民、有被强奸的少女,还有正在向村民开枪扫射的蛮度士兵、正在掠夺的蛮度军人。
没人知道那些自由记者是怎么拍下这些照片的,但是没人怀疑照片的真实性。
几个小时后,“战斗”的就不仅仅是身处险境的自由记者了。
随着几张具有对比性的商业遥感卫星照片出现在网络上,再也没有人怀疑出现在“国际记者联合会”官方网站上的那些照片的真实性。因为那几张遥感卫星照片是由“欧洲大地遥感检测公司”提供的,所拍摄的地点,正是自由记者拍下的那几个村庄,而且是22日前后的两组照片。
3个村庄毁于一旦,从分辨率为0.3米的遥感卫星照片上都能看到地上的尸体。
什么才是人道主义灾难?
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反思这个问题。
战争对蛮度平民造成的伤害肯定是人道主义灾难,那么蛮军在边远地区屠杀少数民族村民的行为是不是人道主义灾难?
随着半岛电视台引用“国际记者联合会”的新闻,n闭上了嘴。
与以往一样,华国的新闻媒体除了引用“国际记者联合会”的报道之外,并未对发生在蛮度东北地区的事情做详细报道,仍然把重点放在了军事行动上。
不用怀疑,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引起了共和国高层的高度关注。
22日夜间,裴承毅接到了项铤辉打来的电话。
与项铤辉交换意见后,裴承毅就把袁晨皓叫了过来。
“现在安排?”
“先做好安排,但是不要采取行动。”裴承毅递了根香烟给袁晨皓,说道,“按照项总的意思,‘国际记者联合会’肯定会联系我国政府,希望我军能够提供帮助,救出那些被困在蛮度东北地区的记者。项总已经让卢诚闻率特种部队赶来了,天亮前就能到达。我们的任务就是安排好运送力量,其他的事情由卢诚闻负责。”
“我马上安排,还有别的事吗?”
“暂时没有。”
“不让27军展开行动?”
“还不是时候。”裴承毅笑了笑,说道,“39军刚刚进入孟加拉国,还没部署到位。项总特别叮嘱过,等到事情闹大后,我们再去收拾残局。”
“看来,还会有不少人倒霉。”
“反正不是我们,也不是我们的前线将士。”裴承毅冷笑了一下,说道,“东方闻回来后,让他马上来见我。搞得好,说不定能够让东北集团军群投降。”
袁晨皓的眉头跳了几下。
“按照项总的话,等到全球舆论转向,蛮度政府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虽然我们不用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在国际势力的干预下,蛮度很有可能承认在东北地区战败,从而让东北集团军群缴械投降。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在蛮军东北集团军群缴械投降之后接管蛮度东北地区。为三十多万军人提供生活保障可不是件小事,还得安排好几处战俘收容营,这些都得提前做好准备。”
“总不能全让我们干吧?”
“政府已经在敦促缅甸了,而且还在与孟加拉国交涉。如果缅甸仍然不肯出兵,就得让孟加拉国多出点力,我们也要多出点力。”
袁晨皓苦笑了一下,说道:“54军正在攻打安拉阿巴德,77军即将到达瓦拉纳西,空降163旅马上就要出动,我们的运力很紧张,哪有那么多的力气去照顾三十多万战俘。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让蛮军晚点投降。”
“这可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事情。”
“也是,我尽量安排。”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再跟袁晨皓罗嗦。
前线指挥部调整部署的时候,远在数千千米之外,载着美国国务卿萨利文的商务专机降落在了戴高乐国际机场的跑道上。前来迎接他的不是法国总统、也不是法国总理,而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高级官员。虽然还没有见到法国总统,但是法国政府的接待规格已经让萨利文心灰意冷。
从机场前往总统府的路上,萨利文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
国内的那些混蛋为什么会把这么简单的事情搞砸?
口木战争后,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逐渐疏远,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美国独吞蛮度市场,让欧洲几大财团非常气愤,也让那些指望在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的欧洲选民非常气愤;又比如美国一直在暗中阻挠欧洲政治一体化,让法国、德国、意大利等积极推进欧盟实现政治统一的欧洲大国对美国心存戒虑,甚至让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密谋将亲美的英国踢出欧盟;又比如美国利用北约对付俄罗斯,让那些具有双重身份的欧盟成员国不得不替美国承担俄罗斯的愤怒,导致欧洲安全局势恶化。
华国的因素也不能忽略。与美国反对欧盟实现政治一体化相反,除了在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做些无关大雅的小动作之外,华国一直支持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2029年,王元庆访问欧洲5国的时候,华国国家元首就向法国总统、德国总理、意大利总理承诺,欧盟实现一体化之后在联合国席位不会发生变化,华国仍然承认欧盟各成员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并且积极支持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除掉这些表面现象,影响欧盟立场的还是经济问题。全球性大萧条退去之后,世界各国陆续降低贸易门槛,贸易迅速复苏。在贸易政策上,华国采取了分别对待的政策,除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争夺市场与资源之外,华国首先降低了对同盟国的贸易门槛,以签署双边,或者地区性多边贸易协议的方式帮助盟国走出经济困境,其次就是降低针对欧盟的贸易壁垒,加大与欧盟的贸易往来。为了拉拢欧盟,华国甚至单方面向欧盟开放了部分国内商品市场。这一系列的贸易政策,极大的改善了华国与欧盟的关系,让上千万欧洲人获得了就业机会,也对欧盟各成员国的政治产生了影响。别的不说,大萧条结束之后,22个欧盟成员国中,19个成员国的左翼政党由在野党变成了执政党,右翼政党保住了执政权的3个国家分别是捷克、匈牙利与比利时,而这3个国家在欧盟的影响力并不大。政权更迭必然导致外交政策全面转向,欧盟向华国靠拢自然在所难免。
与华国的经济贸易政策相比,美国的政策几乎没有可比性。除了针锋相对的在全球范围内与华国争夺市场与资源之外,美国压根不敢像华国那样,向急于通过出口振兴经济的欧盟开放本国市场。原因很简单,“美国制造”与“欧洲制造”存在很大的共同性,如果开放本国市场,欧盟企业可以利用在华国市场上获得的巨额利润,压低出口美国的商品价格,挤垮美国企业,让上千万选民失去工作。不管是共和党执政、还是民主党执政,都不可能为了拉拢欧盟而让选民丢掉饭碗。华国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至少没有美国那么突出,因为华国早已占据科技制高点,在产业链上与欧盟的共同性相对较少,欧盟出口到华国的商品要么更加便宜,要么华国企业不生产,基本上不会出现与华国劳动者抢饭碗的问题,华国政府自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贸易对本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布兰迪诺上台后大搞“产业振兴”,正是希望借助科技推动产业发展,避免与欧盟直接竞争,让美国成为与华国处于同一水平的产业大国。
问题是,任何计划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产生效果。
欧盟把2040年订为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最后期限时,美国却受国内因素限制,无法及时调整政策,不得不想方设法的阻挠欧盟的政治一体化进程。虽然受民族、文化、宗教、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与欧盟仍然很亲密,但是萨利文知道,如果美国不能及时调整政策,满足欧盟的政治需要,美国与欧盟迟早会分道扬镳。民族、文化、宗教这些东西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而不是内在的本质。要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由西方世界的内在矛盾引发,白种人并不是铁板一块。
在伦敦的几天,萨利文就亲身感受到了欧洲发生的变化。
虽然英国一直是美国最忠诚的盟友,也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但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对英国在政治一体化上的异议已经厌烦透顶,如果不是英国在口木战争后正式启动加入欧元区的谈判工作,恐怕英国已经被踢出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提出实现政治一体化的具体时间表,将2040年订为最后期限,针对的就是英国。按照时间表,如果英国不能在2038年之前与启动加入政治一体化的谈判工作,欧盟就将抛下英国,率先实施具有排他性质的区域性政治一体化。从英国在加入欧元区的谈判中遇到的困难来看,如果错过了第一轮政治一体化浪潮,要想在今后加入欧盟大家庭,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法国等几个欧盟主要成员国绝对不会让英国坐享其成。
在“入欧”还是“入美”的问题上,英国政府的态度很矛盾。
工党政府并没完全抛弃跟着美国走的政策,问题是,跟着美国走到底能够获得多大的好处?虽然萨利文代表布兰迪诺,明确表示将在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问题上支持英国,尽一切可能的压制阿根廷,但是英国关心的不是南大西洋上的那座荒岛,而是如何跟上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保证英国的国际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英国被欧盟抛弃,就算仍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仍然是得到全世界承认的核大国,受经济发展吃力、采取单边政策、国家发展缺乏活力等等因素影响,英国很有可能在20到30年内,由现在的二流强国沦落为三流国家。到时候,就算英国仍然是发达国家,其国际影响力都将大大降低,国家利益也将受到影响。
不得不承认,英国站在了三岔路口上。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在英国加入欧元区的谈判上开出巨额价码,正是要借经济问题打压英国,让英国在政治一体化上做出让步,甚至逼迫英国转变路线,摆脱美国,加入欧洲大家庭。
会见萨利文的时候,英国首相的态度非常矛盾。
实际上,思想矛盾的不仅是英国首相,还有所有英国人。
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加入欧元区的谈判前,英国天空电视台就做了一次随即问卷调查,虽然82%的英国人认为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英国的国家安全,但是超过74%的英国人认为加入欧洲大家庭才能促进英国经济发展。
安全,还是经济?
英国必须在这两个问题中做出选择。
如果在20年前,英国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但是现在,绝大部分英国人会在选择前有所犹豫,然后大部分英国人会选择后者。
工党能够在大选中击败保守党,就是英国人做出的选择。
虽然工党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佳,在随后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中更是连犯错误,随后在大选中被保守党击败,成为在野党,但是保守党在大萧条期间的表现比工党还要糟糕,英国选民最终还是选择了工党。而工党能够再次成为执政党,与英国的经济走向有很大关系。
按照大部分英国人的观念,如果输掉经济,就算得到安全,英国也是三流国家。
更多的英国相信,如果英国沦落为三流国家,不但不会得到欧洲国家的尊重,也将失去美国的重视。只有一个经济强大的英国,才具有足够的发言权,才能切实有效的维护国家利益。
针对这一情况,在野的保守党已经率先调整政治纲领,喊出了加入欧洲大家庭的口号。
工党政府能够无动于衷吗?
英国的事情已经让萨利文头痛不已,而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从来没向美国低头的法国。
接到布兰迪诺的电话,萨利文就不大看好巴黎之行。
如果舆论对美国更加有利,也许巴黎之行还有点希望。
现在的问题是,舆论对美国非常不利,预想中的国际压力没有对准华国,而是对准了蛮度,也对准了站在蛮度身后的美国。
萨利文离开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的时候,就有上千名英国人到机场抗议,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向蛮度提供武器装备,撤回驻蛮军事人员,敦促蛮度尽快结束战争,惩戒制造人道主义灾难的凶手。
蛮度东北地区发生的事,与美国有什么关系?
虽然萨利文不用向那些举着标语牌的英国人做出任何解释,但是他必须在巴黎向法国总统做出解释。
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也是一项无法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