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雅浦海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第八十九章 雅浦海战
面对来袭的炮弹,第一主力舰队的准备也很不到位。
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有效的探测手段。
前面多次提到,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外弹道。得益于较高的初速,电磁炮具有独特的外弹道,即大部分都在大气层外。为了尽量缩短在大气层内飞行的时间,从第一代轨道电磁炮开始,所有大口径电磁炮都采用垂直或者近垂直的投射方式。虽然说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射程,但是也由此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炮弹的低可探测性。换句话说,在大气层外飞行的炮弹更难被发现,让几乎所有炮兵雷达都成了摆设。
被动探测系统出现之前,这个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因为电离层并不是吸收与反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而是有一个波段窗口,所以可以跟踪距离地面数千千米、甚至数万千米的人造卫星的雷达也能探测与跟踪电磁炮的炮弹。
问题是,随着被动探测系统问世,而且迅速普及,几乎所有主动探测手段都被打入冷宫。拿海军来说,虽然每艘战舰上都有雷达,而且都有好几部雷达,但是按照共和国海军的战斗条令,除非受到攻击或者即将受到攻击,不然不得启动主动探测雷达。受此影响,即便在战场上,共和国海军舰队也得关闭雷达,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在大气层外飞行的炮弹。为了解决早期预警的问题,共和国与美国也在被动探测手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即利用电离层的波段窗口,探测电磁炮的炮弹在高速飞行时对地球磁场产生的扰动。
虽然这种探测手段并不精确,即无法准确测出炮弹的飞行速度与飞行方向,但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却能够起到早期预警的作用,让舰队有足够的时间开启雷达。具体实施时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太空垃圾的干扰作用。换句话说,要从成千上万(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已探明直径超过10厘米的太空垃圾超过2000万个,而在大战期间,受交战双方攻击太空设施的影响,这个数字至少增加了2倍,即尺寸与电磁炮炮弹相当的太空垃圾数量在6000万个以上)的具有相似飞行轨迹的太空垃圾中找出几个、几十个、乃至几百个真具有威胁的真目标,即便算不上大海捞针,庞大的数据计算量也能让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无能为力。
万幸的是,在攻击海面目标的时候,电磁炮炮弹需要再入大气层。
虽然从理论上讲,拦截已经进入弹道末段的电磁炮炮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对于飞行速度超过20马赫的电磁炮炮弹来说,从高度大约80千米的电离层底部到海平面,也就是10多秒的事情,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发现到击落的整个拦截过程,绝非容易的事情。但是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对付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炮弹时,这10多秒的时间仍然显得比较充足。
这些特殊用途的炮弹就包括集束子母弹。
从理论上讲,发现再入大气层的炮弹并不难,除了炮弹对电磁场产生的扰动能够被被动雷达探测到之外,高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也能被红外探测仪发现,而且均可以做精确定位。
关键就是能不能及时进行拦截,而且是有效拦截。
与穿甲弹这类弹一装药的炮弹相比,集束子母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在弹道末段必须减速,才能让子弹药撒布在有效范围之内。受此影响,集束子母弹都装有加速火箭发动机(准确的说,有关是减速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就是向侧前方提供一个反向推力,让炮弹缓慢减速,并且通过调整喷关的喷射角度,赋予炮弹绕中心轴线旋转的角速度,产生投洒子弹药所需的离心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子弹药是一些质量仅有几百克、甚至百十克的金属杆,本身就欠缺稳定性,过远的飞行距离不但会增大撒布范围,还会降低穿甲能力,所以集束子母弹一般会将投洒子弹药的高度控制在5000米到15000米之间,具体与子弹药的质量与稳定性有关(质量越轻、稳定性越差,投洒高度就越低)。受此种种影响,集束子母弹再入大气层后,在投洒子弹药前的飞行时间大约是其他炮弹的1.5倍,而且投洒子弹药时已经进入舰队防御系统的拦截范围。
由此可见,只要有合适的拦截手段,就能拦截集束子母弹。
问题就是,是什么拦截方式才是合适的拦截手段。
显然,高能激光算不上合适的拦截手段。虽然从理论上讲,高能激光能够烧穿集束子母弹的弹壳,破坏加速火箭发动机(甚至有可能引爆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使集束子母弹失稳,也就无法投洒子弹药,而没有投洒子弹药的集束子母弹对战舰几乎没有威胁。但是只需要采用一些非常简单的措施,比如将集束子母弹的隔热层涂得厚一点、将加速火箭发动机设置在炮弹的尾部等等,集束子母弹就能有效抵御高能激光。说得直接一点,即便能够持续照射,高能激光要想使集束子母弹失稳,也要照射好几秒钟,而理论上,留给拦截系统的攻击时间肯定没有这么多。
相对而言,粒子束武器也不太理想。除了拦截距离偏短的问题之外,粒子束武器对集束子母弹的破坏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弹体结构,比如将子弹药沿母弹的中心轴匀称排列,并且分为前后几层,就能将粒子束武器的破坏降到最低,即只有部分子弹药因为结构遭到破坏而无法对战舰构成威胁,大部分子弹药仍然具有杀伤力,而且攻击过程不会受到影响。
也许有人认为以动能原理杀伤目标的电磁炮要好一些,问题是用于舰队防御作战的小口径电磁炮的射高都非常有限,往往只能对付10000米以下的目标,对于在10000米以上的集束子母弹基本无能为力。同样以动能原理杀伤目标的防空导弹的射高在10000米以上,却受过慢的速度限制,很难赶在集束子母弹开始散布子弹药之前将其击落。
可以说,受拦截手段限制,拦截集束子母弹的难度非常大。
在舰队作战中,除了让小口径电磁炮碰碰运气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拦截办法。如果对付的只是几枚、或者10多枚集束子母弹,在用小口径电磁炮进行拦截的同时,加大机动范围(作战时,主力舰肯定全速航行),比如增加转向角度,避免遭到毁灭性打击(即受攻击后丧失作战能力)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问题是,面对数十枚集束子母弹的时候,就算能够击落其中10多枚,也很难逃出子弹药的覆盖区域。
也就是说,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被动防御手段上。
因为子弹药是纯粹意义上的非制导弹药,所以干扰手段派不上用场,所谓的被动防御手段,仅指战舰的防护装甲。
这个时候再来看“秦”级的重防护设计思想,也就不难明白其重大含义了。
再从对主力舰的战术使用来看,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不在主力舰队里增添几艘携带战斗机执行防空作战任务的航母了。说白了,遭到集束子母弹这些“特种炮弹”攻击时,就算航母能够撑住,也会因为飞行甲板遭到彻底破坏而丧失作战能力,成为运载上千名官兵的浮动棺材。再从主力舰与航母的对抗来看,航母携带的舰载航空兵拿主力舰没有办法,而主力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能够轻而易举的使航母遭到重创,除非航母永远躲着主力舰,即被主力舰赶出作战海域,不然坚持到最后的肯定不是航母。
问题是,对主力舰本身来说,大口径电磁炮投射的炮弹也是致命威胁。
就在仅仅2分钟前,美军第51舰队就遭到了集束子母弹的覆盖式打击,8艘主力舰全部遭到重创,不但航行速度迅速降低到30节以下,还因为电子设备、通信设备、部分火力单元的控制系统受损而导致6艘主力舰完全丧失战斗力,2艘部分丧失战斗力。貌似强大的第51舰队几乎在一瞬间丧失了作战能力!
面对第51舰队的反击,第一主力舰队的命运会不一样吗?
事实证明,5%的差距不但能够决定几艘战舰的命运,还能决定一场海战的结局、甚至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与第51舰队相比,第一主力舰队只有5%的优势。
准确的说,是与美国海军的“长滩”级相比,“秦”级防护系统所占的比重仅仅高出了5%,而就是这5%的微弱差距,让两种战舰在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攻击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发现再入大气层的集束子母弹之后,第一主力舰队做了尝试性的拦截。虽然根据共和国海军公布的战报,在这场仅仅持续几秒的战斗中,8艘“秦”级主力舰上的新式拦截系统至少击落了6成的集束子母弹,但是根据更加可靠的信息来源,特别是“秦”级主力舰在接下来的几场战斗中的表现,有理由相信,海军故意夸大了战果,拦截率肯定不到6成,应该在1成左右。这种针对战果的夸大宣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在战争期间,从鼓舞士气与震慑敌人的角度出发,都需要适当的夸大胜利战果。如果考虑到保护先进技术,特别是敌人还没有掌握的技术,就更有必要夸大某种已经公开的武器系统的作战效率,使宣传与战果吻合。
从实际情况出发,产生决定作用的肯定是“秦”级的被动防御系统。
虽然共和国海军并未公布“秦”级的装甲防护系统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是从接下来的战斗就看得出来,多出来的5%装甲份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就在遭到美军第51舰队反击后大约2分钟,即1点43分左右,8艘“秦”级主力舰打出了本此战斗的第三轮齐射,接着在大约15分钟之后,也就是1点59分之前,第一主力舰队进行了最后一次齐射。由此可以大致断定,遭到打击之后,第一主力舰队没有丧失作战能力,8艘主力舰均能继续战斗。因为第一主力舰队在1天之后,也就是5月13日凌晨就回到了那霸,所以还可以由此推断,8艘主力舰至少能够维持大约60节的最大航行速度,只是受战斗创伤影响,无法继续执行作战任务,不然也不会返回那霸。
从这一列的战斗就看得出来,注重防护的设计思路没有错。
对标准排水量为65000吨的战舰来说,5%的份额相当于3250吨,而正常情况下,标准排水量为15万吨的超级航母上,专门用来提高装甲防护能力的系统也不到5000吨,由此可见,3250吨的防护质量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事实上,“秦”级用来提高防护水平与生存能力的系统绝对不止这么点,其中仅与提高生存能力、特别是在遭到打击后的持续作战能力的备份系统就占到了战舰排水量的7%,即大约4500吨。从很大的意义上讲,“秦”级最重视的不是如何防止被炮弹打穿,而是如何做到被炮弹打穿之后还能继续作战,而且尽可能的保存战斗力。
当然,这样的设计思路有利有弊。
从负面影响来看,最显著的莫过于让“秦”级成为了一种单纯的“炮舰”,即除了电磁炮之外,没有其他有效的攻击手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防护与生存系统占据太多的份额之后,又要确保航行速度、持续作战能力等等战术指标,也就只能牺牲火力、牺牲战舰的多用途能力。
在“雅浦海战”之前,没人敢肯定这种剑走偏锋的设计思路没有错,能够给海军带来胜利。事实上,就连“秦”级的总设计师都认为这种极端设计思路会产生严重影响,不但会使战舰的作战使用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战舰的战斗力。
直到“雅浦海战”,这种极端设计思路才得到证实。
事实证明,兼顾各项战术性能的综合设计,让第51舰队的8艘“长滩”级主力舰变得异常脆弱,根本经不起战火考验,也就肩负不起主力舰的重任。
在第一主力舰队遭受打击的时候,第51舰队也遭到了第二轮炮击。
与集束子母弹发起的第一轮打击相比,由穿甲弹担纲的第二轮打击没有那么密集,却更加震撼。
从理论上讲,1枚穿甲弹就能瘫痪1艘主力舰,2到3枚穿甲弹就能击沉1艘主力舰。
虽然实战情况要比理论稍微差一点,比如在共和国海军测试穿甲弹威力的时候,就用了大约10枚穿甲弹才击沉了用来模仿“秦”级主力舰的靶舰,但是与测试不同的是,实战更加讲求效率,而且以瘫痪敌人为主,而不是以击沉敌人为主。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让敌舰瘫痪在海面上,总有办法击沉敌舰。
按照这一基本战术思想,炮击战术就非常明确了。
与100多年前的海上炮战相比,21世纪50年代的炮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多出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制导炮弹的情况下,炮战打的就是概率。
当然,有的时候还得把运气包括进去。
总而言之,只要炮击密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够击中目标。因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保证有足够大的炮击密度,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必须精确、合理的使用打击力量,提高炮弹的命中率。在100多年前,这一工作是由战舰上的枪炮长或者其他军官用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来完成的,而在21世纪中叶,这一工作则交给了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由计算机算出最佳炮击方式。
虽然计算机的性能对炮击命中率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特别是在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强大到能够指挥舰队作战的情况下,指挥几门电磁炮进行炮战,自然算不上是高难度的计算工作。
除去概率因素之后,对炮战影响最大的就是弹药性能。
当然,弹药性能指的不仅仅是炮弹的威力。相对而言,在炮弹的威力大到足以摧毁任何一种大型战舰的情况下,威力已经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将威力发挥出来,并且发挥到关键点上。
这就是炮弹的引信技术。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以21世纪中叶的科技水平,弹药引信根本算不上是高科技产品,甚至与高科技沾不上边。
这么说没有错,可是如何正确使用却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就拿900千克级穿甲弹来说,这种下落时速度接近30马赫的炮弹,即便在遭到阻挡的情况下,也能在大约50毫秒内击穿1艘大型航母包括舰底在内的所有10多层甲板,落入海水之中。由此可以算出,如果不能在击中目标后的100毫秒内引爆,就算在海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仍然能够对舰体造成损伤,也不会严重到让战舰丧失战斗力与航行能力。即便在战舰内部引爆,因为穿甲弹的装药量并不大,所以引爆位置对发挥穿甲弹的威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机库内引爆就不如在机舱内引爆、而在机舱内引爆又比不上在航空弹药舱内引爆。由此可见,要想做到一击毙命的话,就得在炮弹的引信上做文章,让炮弹能够在最佳位置引爆。
从充分利用弹药的角度出发,还得考虑在未击中目标的情况下,如何让炮弹对目标构成威胁。事实上,从作用原理来看,因为海水为液体,而液体的可压缩性非常差,是冲击波的理想介质,所以就算没有命中目标,而是在目标附近爆炸,也能够对目标产生破坏,而要使破坏效果最大化,就得把爆炸产生的能量集中在目标的方向上。
由上可见,一种先进的引信,绝对是炮弹威力的倍增器。
共和国海军的900千克级穿甲弹使用的就是一种“智能引信”,按照共和国海军公布的相关资料,这种专门为大口径电磁炮所配备的穿甲弹研制的引信具备场景感应能力,即能够根据所处环境选择最佳的工作模式。如果从技术上分析的话,肯定没有多少人看得明白,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在对付航母、主力舰与巡洋舰这类排水量在20000吨以上的大型目标时,智能引信会让炮弹在接近舰底、或者是在穿透了舰底的时候再引爆,即直接打击目标的水线以下部位,如果能够炸断目标的龙骨,就能一举击沉目标。在对付驱逐舰与护卫舰等小型目标、以及商船等结构强度很差的民用船舶的时候,智能引信会让炮弹在舰体内部爆炸,产生最大破坏效果,尽量杀伤战舰上的官兵,破坏船只内的物资。如果没有落到战舰上,而是落到了战舰附近的海面上,智能引信则会选择聚能爆炸模式,即通过控制战斗部装药的引爆顺序,使爆炸产生的能量朝向战舰,而不是朝向大海。
当然,不管有多好的引信,也得先让炮弹击中目标、至少得让炮弹落在目标附近才能发挥作用。
第一主力舰队持续了1分钟的第二轮炮击,算得上是这场海战中的第一个高潮。
在这轮炮击中,每艘“秦”级主力舰上的6门大口径电磁炮都以最快速度投射了30枚900千克级穿甲弹,而且每一枚穿甲弹的弹道都做了特别设定。因为电磁炮是垂直发射,炮弹是在飞行途中,即离开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之后,再由弹载计算机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姿态发动机来调整炮弹的飞行弹道,并且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对弹道进行精确度更高的第二次修正。所以炮弹在发射的时候,是不会存在角度偏差的,而且弹道修正数据都是在发射的时候,即炮弹通过位于炮口的电磁感应线圈的时候,由火控计算机以电磁感应的方式写入弹载计算机。
由此可见,900千克级穿甲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制导弹药。
事实上,没有一种大口径电磁炮的炮弹是纯粹意义上的非制导弹药。问题是,这些采用了弹道修正技术的炮弹在弹道末段,即再入大气层之后,都放弃了制导手段,以避免遭到敌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影响。也就是说,采用了弹道修正技术的弹药只能适当的缩小炮弹的撒布范围,而不可能做到精确打击,更不可能根据目标的运动情况来调整弹道,打击移动目标的效率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
由前面提到的可以得知,在第二轮打击中,每艘“秦”级主力舰均向目标投射了180枚炮弹。
这些炮弹的命中率到底有多高呢?
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在1点45分左右,第51舰队的8艘主力舰遭到第二轮炮火打击,在接下来的大约1分钟之内,8艘主力舰总共被击中14次、另外还有大约22次近失弹对战舰造成了损伤。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主力舰队8艘“秦”级主力舰第二轮炮击的命中率不到1%,即便算上近失弹也只有2.5%。
毫无疑问,这个命中率不但算不上高,还算得上是非常低。
正是如此,在遭到第二轮炮击之后,第51舰队的8艘主力舰不但没有1艘战沉,还没有1艘丧失航行能力,仍然在向南转向。
受此影响,第一主力舰队的8艘“秦”级主力舰才进行了第三轮炮击。
与第二轮炮击相比,这次开火时间仅有30秒。因为距离第二轮炮击过近,电磁炮的加速器还没有完全冷却,所以无法达到最大射速,只能以1分钟30枚的速度投射炮弹,即枚搜战舰向目标投射90枚穿甲弹。
相对而言,第三轮炮击的结果反而要理想一些。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轮炮击中,8艘“长滩”级主力舰总共挨了11枚炮弹,即平均命中率达到了1.5%以上,大约是第二轮炮击的2倍,算上近失弹的华,平均命中率则在4%左右。
当然,第三轮炮击的命中率能够提高,与8艘“长滩”级主力舰遭到重创,不但航行速度一下降到12节以内、连转向机动都变得不太灵活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第二轮炮击取得的战果,也就不会有第三轮炮击的结果。
到这个时候,战斗基本上可以宣告结束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1点50分之前,也就是在第三轮炮击之后,8艘“长滩”级不但完全丧失战斗力,而且都丧失了航行能力,只有2艘能够用仅存的姿态控制推进器以不大到4节的速度航行,另外6艘都瘫痪在了海面上。因为“长滩”级与“秦”级一样,采用了不稳定结构,在静止状态下,战舰的吃水更大一些,而且舰体并不平稳,所以很难控制住进水量,加上主动力系统瘫痪,也就无法排出舰体内的海水。更要命的是,900千克级穿甲弹的威力打到足以让任何能够由人力操控的堵漏设备成为摆设,所以美军官兵根本无法阻止海水从破损处涌入战舰内部,也就无法阻止战舰下沉。可以说,只要共和国海军的第一主力舰队还在战场上活动,即第51舰队里的护航战舰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法靠近遭到重创的主力舰,更无法帮助主力舰止损,8艘“长滩”级主力舰肯定会沉没,而且肯定会在天亮前沉没。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主力舰队在凌晨2点前进行了第四次,也是这场海战的最后一次炮击。
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共和国海军的传统,即下手狠毒。
事实上,任何一支海军都有这样的传统。不管怎么说,只有沉到海底的敌舰,才是没有威胁的敌舰。
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单纯是“心狠手辣”,第一主力舰队就应该炮击第51舰队里的护航战舰,而不是8艘注定要沉没的主力舰。也就是说,第一主力舰队再次炮击第51舰队的主力舰,肯定有别的原因。
能够找到的原因只有一个,即第一主力舰队不会等到天亮才返航。
虽然有人把第一主力舰队迅速撤退与近在咫尺的空中威胁联系了起来,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与第51舰队护航战舰的对海打击能力有关,毕竟美军的攻击机群肯定会迅速赶来,而第51舰队里的30多艘护航战舰上有上千枚重型反舰导弹与具备对海攻击能力的远程巡航导弹,这些都能对第一主力舰队构成巨大威胁,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海南岛”号与“台湾岛”号海上基地就在附近,而且都部署了数百架制空战斗机,所以美国海军的航空兵很难对第一主力舰队过程威胁,而第51舰队护航战舰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主力舰,而不是代替主力舰与第一主力舰队决战,也就没有理由在主力舰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留下来任第一主力舰队宰割。
更重要的是,第一主力舰队有两个任务。
前面提到过,除了迎击第51舰队之外,第一主力舰队还应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参与攻打提尼安岛的作战行动。这里提到的条件成熟,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与第51舰队决战、而且第51舰队没有出现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域,二是在击溃或者歼灭第51舰队之后,仍然有足够的战斗力。
由此可见,第一主力舰队主动撤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法继续作战。
事实上,第一主力舰队撤出战场后直接返回那霸,并且在那霸驻扎了将近3个月,等到共和国陆战队登上了提尼安岛,并且消灭了岛上的美军之后,才再次返回战场,就足以证明在雅浦海战中,第一主力舰队的8艘“秦”级主力舰肯定受到损伤,而且情况要比共和国海军公布的严重得多。
如此一来,也就能明白第一主力舰队为什么要第四次炮击第51舰队的8艘主力舰了。
以当时的情况,因为第一主力舰队要提前撤退,而第51舰队的护航战舰不但没有离开战场,还能在天亮之前赶到受损的主力舰身旁,所以为了保证能够击沉8艘“长滩”级主力舰,张雪峰选择了再进行一次炮击。
第四轮炮击仅仅持续了10秒钟。
因为在第四轮炮击之前停歇了15分钟,让电磁炮加速器得到充分冷却,所以第四轮炮击能够以最大速度开火,即在10秒钟内投射8枚炮弹。当然,让第一主力舰队将第四轮炮击的时间缩短到10秒钟的原因不是没有炮弹了,也不是穿甲弹用光了,而是对付瘫痪在海面上的敌舰,这就足够了。
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这一次8艘“长滩”级主力舰总共挨了75枚炮弹。
由此可见,即便不计算近失弹,命中率都接近20%。也就是说,在对付静止目标的时候,“秦”级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的命中率非常高。如果算上近失弹的话,命中率更是在40%以上,达到了大口径电磁炮的平均水平。
这轮炮击之后,8艘“长滩”级主力舰算上没救了。
虽然只有3艘“长滩”级主力舰因为弹药库或者动力舱被直接击中而当即沉没,但是其余5艘“长滩”级也失去了返回关岛的机会。事实上,在炮击结束后不久,5艘还没有沉没的“长滩”级主力舰的舰长就下达了弃舰令。
问题是,第一主力舰队仍然没有善罢甘休。
在下达撤退命令之前,张雪峰还给舰队里的护航战舰下达了一条攻击命令,即用重型反舰导弹与具备对海攻击能力的远程巡航导弹发起第五轮攻击。
只不过,这次攻击的不是第51舰队的主力舰,而是护航战舰。
以当时的情况,张雪峰肯定从“侦察炮弹”发回来的战场情报中得知仍然浮在海面上的5艘主力舰已经失去了抢救的价值,而且很快就会战沉。也就是说,张雪峰下令攻击美军护航战舰,不是为了阻止美军抢救受损的主力舰。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张雪峰此举的首要目的是要阻止美军抢救落水官兵。原因很简单,美军护航战舰有30多艘,而且大都具备舰队防空能力,而第一主力舰队护航战舰最多只有1000余枚具备对海攻击能力、而且射程超过1200千米的反舰导弹。以美军第51舰队的防御能力,在不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肯定能够拦截这些反舰导弹。也就是说,攻击护航战舰的意义并不明显。如果张雪峰的目的是要击沉美军护航战舰,就应该在发起导弹攻击之后,也就是在导弹到达前3分钟,让8艘“秦”级主力舰用主炮轰击美军护航战舰。显然,张雪峰没有这么做。正是如此,即便没有办法证明张雪峰想让8艘“长滩”级主力舰上的美军官兵葬身大海,也有理由相信,他的指挥让共和国海军浪费了1000多枚昂贵的反舰导弹。万幸的是,这场海战的胜利结局,特别是全歼美军第51舰队主力舰的结果,足以抵消任何浪费行为。
做完最后一件事情后,张雪峰才下达了返航命令。
大约2点15分,第一主力舰队在旗舰“秦”号的率领下,转向驶往那霸。
因为无法以不暴露行踪的方式发出战报,所以直到4个小时后,也就是5月12日6点15分,在第一架共和国海军派出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到达第一主力舰队上空的时候,张雪峰才让通信参谋用激光定向通信设备发出了捷报。
这个时候,美军第51舰队的护航战舰已经载着8艘主力舰上幸存的300多名官兵,踏上了返回珍珠港的航途。
与之前的几次海战一样,在掌握确切消息之前,共和国当局与美国当局均未公布任何有关消息,甚至进行了消息封锁。因为在进入战争状态之后,为了取得胜利,政府有权封锁新闻,所以双方的这种做法均无可厚非。同样的道理,在有助于战争的方向上,交战双方还会发布经过处理的信息,即双方新闻媒体公布的消息,均由宣传部门与情报部门审查过,部分新闻报道甚至是由宣传部门与情报部门安排。
总而言之,雅浦海战后的宣传,比海战还要激烈。
按照共和国当局的宣传,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共和国海军第一主力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西部海域歼灭了美国海军规模最庞大、由数十艘大型战舰组成的第51舰队,并且迫使美军主动从马里亚纳群岛海域撤退。
美国当局也做了类似的宣传,即在马里亚纳群岛西部的海战中,击溃了共和国海军的第一主力舰队,在歼灭敌主力之后,迫使敌舰队退守那霸,放弃了攻击提尼安岛与关岛的作战行动。
不得不说,美国当局的宣传有点过头。
因为仅仅在数天之后,塞班岛上的共和国陆战队就在航空兵与火力支援舰队的支持下登上了提尼安岛,而共和国海军还趁此机会重点打击了关岛,所以美国当局的虚假宣传很快就露了老底。
不管美国民众在新闻管制与封锁下,能否知道真实情况,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共和国陆战队登上提尼安岛的时候,绝大部分中立国选择相信共和国的宣传,即在雅浦海战中取胜的是共和国海军,而不是美国海军。
这些国家的选择,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第八十九章 雅浦海战
面对来袭的炮弹,第一主力舰队的准备也很不到位。
这里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有效的探测手段。
前面多次提到,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外弹道。得益于较高的初速,电磁炮具有独特的外弹道,即大部分都在大气层外。为了尽量缩短在大气层内飞行的时间,从第一代轨道电磁炮开始,所有大口径电磁炮都采用垂直或者近垂直的投射方式。虽然说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射程,但是也由此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炮弹的低可探测性。换句话说,在大气层外飞行的炮弹更难被发现,让几乎所有炮兵雷达都成了摆设。
被动探测系统出现之前,这个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因为电离层并不是吸收与反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而是有一个波段窗口,所以可以跟踪距离地面数千千米、甚至数万千米的人造卫星的雷达也能探测与跟踪电磁炮的炮弹。
问题是,随着被动探测系统问世,而且迅速普及,几乎所有主动探测手段都被打入冷宫。拿海军来说,虽然每艘战舰上都有雷达,而且都有好几部雷达,但是按照共和国海军的战斗条令,除非受到攻击或者即将受到攻击,不然不得启动主动探测雷达。受此影响,即便在战场上,共和国海军舰队也得关闭雷达,也就无法及时发现在大气层外飞行的炮弹。为了解决早期预警的问题,共和国与美国也在被动探测手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即利用电离层的波段窗口,探测电磁炮的炮弹在高速飞行时对地球磁场产生的扰动。
虽然这种探测手段并不精确,即无法准确测出炮弹的飞行速度与飞行方向,但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却能够起到早期预警的作用,让舰队有足够的时间开启雷达。具体实施时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太空垃圾的干扰作用。换句话说,要从成千上万(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已探明直径超过10厘米的太空垃圾超过2000万个,而在大战期间,受交战双方攻击太空设施的影响,这个数字至少增加了2倍,即尺寸与电磁炮炮弹相当的太空垃圾数量在6000万个以上)的具有相似飞行轨迹的太空垃圾中找出几个、几十个、乃至几百个真具有威胁的真目标,即便算不上大海捞针,庞大的数据计算量也能让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无能为力。
万幸的是,在攻击海面目标的时候,电磁炮炮弹需要再入大气层。
虽然从理论上讲,拦截已经进入弹道末段的电磁炮炮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对于飞行速度超过20马赫的电磁炮炮弹来说,从高度大约80千米的电离层底部到海平面,也就是10多秒的事情,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发现到击落的整个拦截过程,绝非容易的事情。但是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对付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炮弹时,这10多秒的时间仍然显得比较充足。
这些特殊用途的炮弹就包括集束子母弹。
从理论上讲,发现再入大气层的炮弹并不难,除了炮弹对电磁场产生的扰动能够被被动雷达探测到之外,高速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高温也能被红外探测仪发现,而且均可以做精确定位。
关键就是能不能及时进行拦截,而且是有效拦截。
与穿甲弹这类弹一装药的炮弹相比,集束子母弹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在弹道末段必须减速,才能让子弹药撒布在有效范围之内。受此影响,集束子母弹都装有加速火箭发动机(准确的说,有关是减速火箭发动机,工作原理就是向侧前方提供一个反向推力,让炮弹缓慢减速,并且通过调整喷关的喷射角度,赋予炮弹绕中心轴线旋转的角速度,产生投洒子弹药所需的离心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子弹药是一些质量仅有几百克、甚至百十克的金属杆,本身就欠缺稳定性,过远的飞行距离不但会增大撒布范围,还会降低穿甲能力,所以集束子母弹一般会将投洒子弹药的高度控制在5000米到15000米之间,具体与子弹药的质量与稳定性有关(质量越轻、稳定性越差,投洒高度就越低)。受此种种影响,集束子母弹再入大气层后,在投洒子弹药前的飞行时间大约是其他炮弹的1.5倍,而且投洒子弹药时已经进入舰队防御系统的拦截范围。
由此可见,只要有合适的拦截手段,就能拦截集束子母弹。
问题就是,是什么拦截方式才是合适的拦截手段。
显然,高能激光算不上合适的拦截手段。虽然从理论上讲,高能激光能够烧穿集束子母弹的弹壳,破坏加速火箭发动机(甚至有可能引爆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使集束子母弹失稳,也就无法投洒子弹药,而没有投洒子弹药的集束子母弹对战舰几乎没有威胁。但是只需要采用一些非常简单的措施,比如将集束子母弹的隔热层涂得厚一点、将加速火箭发动机设置在炮弹的尾部等等,集束子母弹就能有效抵御高能激光。说得直接一点,即便能够持续照射,高能激光要想使集束子母弹失稳,也要照射好几秒钟,而理论上,留给拦截系统的攻击时间肯定没有这么多。
相对而言,粒子束武器也不太理想。除了拦截距离偏短的问题之外,粒子束武器对集束子母弹的破坏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改进弹体结构,比如将子弹药沿母弹的中心轴匀称排列,并且分为前后几层,就能将粒子束武器的破坏降到最低,即只有部分子弹药因为结构遭到破坏而无法对战舰构成威胁,大部分子弹药仍然具有杀伤力,而且攻击过程不会受到影响。
也许有人认为以动能原理杀伤目标的电磁炮要好一些,问题是用于舰队防御作战的小口径电磁炮的射高都非常有限,往往只能对付10000米以下的目标,对于在10000米以上的集束子母弹基本无能为力。同样以动能原理杀伤目标的防空导弹的射高在10000米以上,却受过慢的速度限制,很难赶在集束子母弹开始散布子弹药之前将其击落。
可以说,受拦截手段限制,拦截集束子母弹的难度非常大。
在舰队作战中,除了让小口径电磁炮碰碰运气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拦截办法。如果对付的只是几枚、或者10多枚集束子母弹,在用小口径电磁炮进行拦截的同时,加大机动范围(作战时,主力舰肯定全速航行),比如增加转向角度,避免遭到毁灭性打击(即受攻击后丧失作战能力)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问题是,面对数十枚集束子母弹的时候,就算能够击落其中10多枚,也很难逃出子弹药的覆盖区域。
也就是说,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被动防御手段上。
因为子弹药是纯粹意义上的非制导弹药,所以干扰手段派不上用场,所谓的被动防御手段,仅指战舰的防护装甲。
这个时候再来看“秦”级的重防护设计思想,也就不难明白其重大含义了。
再从对主力舰的战术使用来看,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不在主力舰队里增添几艘携带战斗机执行防空作战任务的航母了。说白了,遭到集束子母弹这些“特种炮弹”攻击时,就算航母能够撑住,也会因为飞行甲板遭到彻底破坏而丧失作战能力,成为运载上千名官兵的浮动棺材。再从主力舰与航母的对抗来看,航母携带的舰载航空兵拿主力舰没有办法,而主力舰上的大口径电磁炮能够轻而易举的使航母遭到重创,除非航母永远躲着主力舰,即被主力舰赶出作战海域,不然坚持到最后的肯定不是航母。
问题是,对主力舰本身来说,大口径电磁炮投射的炮弹也是致命威胁。
就在仅仅2分钟前,美军第51舰队就遭到了集束子母弹的覆盖式打击,8艘主力舰全部遭到重创,不但航行速度迅速降低到30节以下,还因为电子设备、通信设备、部分火力单元的控制系统受损而导致6艘主力舰完全丧失战斗力,2艘部分丧失战斗力。貌似强大的第51舰队几乎在一瞬间丧失了作战能力!
面对第51舰队的反击,第一主力舰队的命运会不一样吗?
事实证明,5%的差距不但能够决定几艘战舰的命运,还能决定一场海战的结局、甚至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与第51舰队相比,第一主力舰队只有5%的优势。
准确的说,是与美国海军的“长滩”级相比,“秦”级防护系统所占的比重仅仅高出了5%,而就是这5%的微弱差距,让两种战舰在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攻击时,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发现再入大气层的集束子母弹之后,第一主力舰队做了尝试性的拦截。虽然根据共和国海军公布的战报,在这场仅仅持续几秒的战斗中,8艘“秦”级主力舰上的新式拦截系统至少击落了6成的集束子母弹,但是根据更加可靠的信息来源,特别是“秦”级主力舰在接下来的几场战斗中的表现,有理由相信,海军故意夸大了战果,拦截率肯定不到6成,应该在1成左右。这种针对战果的夸大宣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在战争期间,从鼓舞士气与震慑敌人的角度出发,都需要适当的夸大胜利战果。如果考虑到保护先进技术,特别是敌人还没有掌握的技术,就更有必要夸大某种已经公开的武器系统的作战效率,使宣传与战果吻合。
从实际情况出发,产生决定作用的肯定是“秦”级的被动防御系统。
虽然共和国海军并未公布“秦”级的装甲防护系统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但是从接下来的战斗就看得出来,多出来的5%装甲份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就在遭到美军第51舰队反击后大约2分钟,即1点43分左右,8艘“秦”级主力舰打出了本此战斗的第三轮齐射,接着在大约15分钟之后,也就是1点59分之前,第一主力舰队进行了最后一次齐射。由此可以大致断定,遭到打击之后,第一主力舰队没有丧失作战能力,8艘主力舰均能继续战斗。因为第一主力舰队在1天之后,也就是5月13日凌晨就回到了那霸,所以还可以由此推断,8艘主力舰至少能够维持大约60节的最大航行速度,只是受战斗创伤影响,无法继续执行作战任务,不然也不会返回那霸。
从这一列的战斗就看得出来,注重防护的设计思路没有错。
对标准排水量为65000吨的战舰来说,5%的份额相当于3250吨,而正常情况下,标准排水量为15万吨的超级航母上,专门用来提高装甲防护能力的系统也不到5000吨,由此可见,3250吨的防护质量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事实上,“秦”级用来提高防护水平与生存能力的系统绝对不止这么点,其中仅与提高生存能力、特别是在遭到打击后的持续作战能力的备份系统就占到了战舰排水量的7%,即大约4500吨。从很大的意义上讲,“秦”级最重视的不是如何防止被炮弹打穿,而是如何做到被炮弹打穿之后还能继续作战,而且尽可能的保存战斗力。
当然,这样的设计思路有利有弊。
从负面影响来看,最显著的莫过于让“秦”级成为了一种单纯的“炮舰”,即除了电磁炮之外,没有其他有效的攻击手段。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防护与生存系统占据太多的份额之后,又要确保航行速度、持续作战能力等等战术指标,也就只能牺牲火力、牺牲战舰的多用途能力。
在“雅浦海战”之前,没人敢肯定这种剑走偏锋的设计思路没有错,能够给海军带来胜利。事实上,就连“秦”级的总设计师都认为这种极端设计思路会产生严重影响,不但会使战舰的作战使用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战舰的战斗力。
直到“雅浦海战”,这种极端设计思路才得到证实。
事实证明,兼顾各项战术性能的综合设计,让第51舰队的8艘“长滩”级主力舰变得异常脆弱,根本经不起战火考验,也就肩负不起主力舰的重任。
在第一主力舰队遭受打击的时候,第51舰队也遭到了第二轮炮击。
与集束子母弹发起的第一轮打击相比,由穿甲弹担纲的第二轮打击没有那么密集,却更加震撼。
从理论上讲,1枚穿甲弹就能瘫痪1艘主力舰,2到3枚穿甲弹就能击沉1艘主力舰。
虽然实战情况要比理论稍微差一点,比如在共和国海军测试穿甲弹威力的时候,就用了大约10枚穿甲弹才击沉了用来模仿“秦”级主力舰的靶舰,但是与测试不同的是,实战更加讲求效率,而且以瘫痪敌人为主,而不是以击沉敌人为主。说得直接一点,只要能够让敌舰瘫痪在海面上,总有办法击沉敌舰。
按照这一基本战术思想,炮击战术就非常明确了。
与100多年前的海上炮战相比,21世纪50年代的炮战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多出了很多高科技手段。
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制导炮弹的情况下,炮战打的就是概率。
当然,有的时候还得把运气包括进去。
总而言之,只要炮击密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够击中目标。因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无法保证有足够大的炮击密度,所以在作战的时候,必须精确、合理的使用打击力量,提高炮弹的命中率。在100多年前,这一工作是由战舰上的枪炮长或者其他军官用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来完成的,而在21世纪中叶,这一工作则交给了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由计算机算出最佳炮击方式。
虽然计算机的性能对炮击命中率有影响,但是影响不是很大,特别是在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强大到能够指挥舰队作战的情况下,指挥几门电磁炮进行炮战,自然算不上是高难度的计算工作。
除去概率因素之后,对炮战影响最大的就是弹药性能。
当然,弹药性能指的不仅仅是炮弹的威力。相对而言,在炮弹的威力大到足以摧毁任何一种大型战舰的情况下,威力已经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将威力发挥出来,并且发挥到关键点上。
这就是炮弹的引信技术。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以21世纪中叶的科技水平,弹药引信根本算不上是高科技产品,甚至与高科技沾不上边。
这么说没有错,可是如何正确使用却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就拿900千克级穿甲弹来说,这种下落时速度接近30马赫的炮弹,即便在遭到阻挡的情况下,也能在大约50毫秒内击穿1艘大型航母包括舰底在内的所有10多层甲板,落入海水之中。由此可以算出,如果不能在击中目标后的100毫秒内引爆,就算在海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仍然能够对舰体造成损伤,也不会严重到让战舰丧失战斗力与航行能力。即便在战舰内部引爆,因为穿甲弹的装药量并不大,所以引爆位置对发挥穿甲弹的威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机库内引爆就不如在机舱内引爆、而在机舱内引爆又比不上在航空弹药舱内引爆。由此可见,要想做到一击毙命的话,就得在炮弹的引信上做文章,让炮弹能够在最佳位置引爆。
从充分利用弹药的角度出发,还得考虑在未击中目标的情况下,如何让炮弹对目标构成威胁。事实上,从作用原理来看,因为海水为液体,而液体的可压缩性非常差,是冲击波的理想介质,所以就算没有命中目标,而是在目标附近爆炸,也能够对目标产生破坏,而要使破坏效果最大化,就得把爆炸产生的能量集中在目标的方向上。
由上可见,一种先进的引信,绝对是炮弹威力的倍增器。
共和国海军的900千克级穿甲弹使用的就是一种“智能引信”,按照共和国海军公布的相关资料,这种专门为大口径电磁炮所配备的穿甲弹研制的引信具备场景感应能力,即能够根据所处环境选择最佳的工作模式。如果从技术上分析的话,肯定没有多少人看得明白,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问题。在对付航母、主力舰与巡洋舰这类排水量在20000吨以上的大型目标时,智能引信会让炮弹在接近舰底、或者是在穿透了舰底的时候再引爆,即直接打击目标的水线以下部位,如果能够炸断目标的龙骨,就能一举击沉目标。在对付驱逐舰与护卫舰等小型目标、以及商船等结构强度很差的民用船舶的时候,智能引信会让炮弹在舰体内部爆炸,产生最大破坏效果,尽量杀伤战舰上的官兵,破坏船只内的物资。如果没有落到战舰上,而是落到了战舰附近的海面上,智能引信则会选择聚能爆炸模式,即通过控制战斗部装药的引爆顺序,使爆炸产生的能量朝向战舰,而不是朝向大海。
当然,不管有多好的引信,也得先让炮弹击中目标、至少得让炮弹落在目标附近才能发挥作用。
第一主力舰队持续了1分钟的第二轮炮击,算得上是这场海战中的第一个高潮。
在这轮炮击中,每艘“秦”级主力舰上的6门大口径电磁炮都以最快速度投射了30枚900千克级穿甲弹,而且每一枚穿甲弹的弹道都做了特别设定。因为电磁炮是垂直发射,炮弹是在飞行途中,即离开大气层,进入外层空间之后,再由弹载计算机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控制姿态发动机来调整炮弹的飞行弹道,并且在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对弹道进行精确度更高的第二次修正。所以炮弹在发射的时候,是不会存在角度偏差的,而且弹道修正数据都是在发射的时候,即炮弹通过位于炮口的电磁感应线圈的时候,由火控计算机以电磁感应的方式写入弹载计算机。
由此可见,900千克级穿甲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非制导弹药。
事实上,没有一种大口径电磁炮的炮弹是纯粹意义上的非制导弹药。问题是,这些采用了弹道修正技术的炮弹在弹道末段,即再入大气层之后,都放弃了制导手段,以避免遭到敌人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的影响。也就是说,采用了弹道修正技术的弹药只能适当的缩小炮弹的撒布范围,而不可能做到精确打击,更不可能根据目标的运动情况来调整弹道,打击移动目标的效率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
由前面提到的可以得知,在第二轮打击中,每艘“秦”级主力舰均向目标投射了180枚炮弹。
这些炮弹的命中率到底有多高呢?
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在1点45分左右,第51舰队的8艘主力舰遭到第二轮炮火打击,在接下来的大约1分钟之内,8艘主力舰总共被击中14次、另外还有大约22次近失弹对战舰造成了损伤。由此可以得出,第一主力舰队8艘“秦”级主力舰第二轮炮击的命中率不到1%,即便算上近失弹也只有2.5%。
毫无疑问,这个命中率不但算不上高,还算得上是非常低。
正是如此,在遭到第二轮炮击之后,第51舰队的8艘主力舰不但没有1艘战沉,还没有1艘丧失航行能力,仍然在向南转向。
受此影响,第一主力舰队的8艘“秦”级主力舰才进行了第三轮炮击。
与第二轮炮击相比,这次开火时间仅有30秒。因为距离第二轮炮击过近,电磁炮的加速器还没有完全冷却,所以无法达到最大射速,只能以1分钟30枚的速度投射炮弹,即枚搜战舰向目标投射90枚穿甲弹。
相对而言,第三轮炮击的结果反而要理想一些。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这轮炮击中,8艘“长滩”级主力舰总共挨了11枚炮弹,即平均命中率达到了1.5%以上,大约是第二轮炮击的2倍,算上近失弹的华,平均命中率则在4%左右。
当然,第三轮炮击的命中率能够提高,与8艘“长滩”级主力舰遭到重创,不但航行速度一下降到12节以内、连转向机动都变得不太灵活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第二轮炮击取得的战果,也就不会有第三轮炮击的结果。
到这个时候,战斗基本上可以宣告结束了。
根据美军的作战记录,在1点50分之前,也就是在第三轮炮击之后,8艘“长滩”级不但完全丧失战斗力,而且都丧失了航行能力,只有2艘能够用仅存的姿态控制推进器以不大到4节的速度航行,另外6艘都瘫痪在了海面上。因为“长滩”级与“秦”级一样,采用了不稳定结构,在静止状态下,战舰的吃水更大一些,而且舰体并不平稳,所以很难控制住进水量,加上主动力系统瘫痪,也就无法排出舰体内的海水。更要命的是,900千克级穿甲弹的威力打到足以让任何能够由人力操控的堵漏设备成为摆设,所以美军官兵根本无法阻止海水从破损处涌入战舰内部,也就无法阻止战舰下沉。可以说,只要共和国海军的第一主力舰队还在战场上活动,即第51舰队里的护航战舰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无法靠近遭到重创的主力舰,更无法帮助主力舰止损,8艘“长滩”级主力舰肯定会沉没,而且肯定会在天亮前沉没。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主力舰队在凌晨2点前进行了第四次,也是这场海战的最后一次炮击。
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共和国海军的传统,即下手狠毒。
事实上,任何一支海军都有这样的传统。不管怎么说,只有沉到海底的敌舰,才是没有威胁的敌舰。
问题是,以当时的情况,如果单纯是“心狠手辣”,第一主力舰队就应该炮击第51舰队里的护航战舰,而不是8艘注定要沉没的主力舰。也就是说,第一主力舰队再次炮击第51舰队的主力舰,肯定有别的原因。
能够找到的原因只有一个,即第一主力舰队不会等到天亮才返航。
虽然有人把第一主力舰队迅速撤退与近在咫尺的空中威胁联系了起来,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与第51舰队护航战舰的对海打击能力有关,毕竟美军的攻击机群肯定会迅速赶来,而第51舰队里的30多艘护航战舰上有上千枚重型反舰导弹与具备对海攻击能力的远程巡航导弹,这些都能对第一主力舰队构成巨大威胁,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海南岛”号与“台湾岛”号海上基地就在附近,而且都部署了数百架制空战斗机,所以美国海军的航空兵很难对第一主力舰队过程威胁,而第51舰队护航战舰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主力舰,而不是代替主力舰与第一主力舰队决战,也就没有理由在主力舰遭到毁灭性打击之后,留下来任第一主力舰队宰割。
更重要的是,第一主力舰队有两个任务。
前面提到过,除了迎击第51舰队之外,第一主力舰队还应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参与攻打提尼安岛的作战行动。这里提到的条件成熟,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没有与第51舰队决战、而且第51舰队没有出现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海域,二是在击溃或者歼灭第51舰队之后,仍然有足够的战斗力。
由此可见,第一主力舰队主动撤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法继续作战。
事实上,第一主力舰队撤出战场后直接返回那霸,并且在那霸驻扎了将近3个月,等到共和国陆战队登上了提尼安岛,并且消灭了岛上的美军之后,才再次返回战场,就足以证明在雅浦海战中,第一主力舰队的8艘“秦”级主力舰肯定受到损伤,而且情况要比共和国海军公布的严重得多。
如此一来,也就能明白第一主力舰队为什么要第四次炮击第51舰队的8艘主力舰了。
以当时的情况,因为第一主力舰队要提前撤退,而第51舰队的护航战舰不但没有离开战场,还能在天亮之前赶到受损的主力舰身旁,所以为了保证能够击沉8艘“长滩”级主力舰,张雪峰选择了再进行一次炮击。
第四轮炮击仅仅持续了10秒钟。
因为在第四轮炮击之前停歇了15分钟,让电磁炮加速器得到充分冷却,所以第四轮炮击能够以最大速度开火,即在10秒钟内投射8枚炮弹。当然,让第一主力舰队将第四轮炮击的时间缩短到10秒钟的原因不是没有炮弹了,也不是穿甲弹用光了,而是对付瘫痪在海面上的敌舰,这就足够了。
根据美国海军的作战记录,这一次8艘“长滩”级主力舰总共挨了75枚炮弹。
由此可见,即便不计算近失弹,命中率都接近20%。也就是说,在对付静止目标的时候,“秦”级上的大口径电磁炮的命中率非常高。如果算上近失弹的话,命中率更是在40%以上,达到了大口径电磁炮的平均水平。
这轮炮击之后,8艘“长滩”级主力舰算上没救了。
虽然只有3艘“长滩”级主力舰因为弹药库或者动力舱被直接击中而当即沉没,但是其余5艘“长滩”级也失去了返回关岛的机会。事实上,在炮击结束后不久,5艘还没有沉没的“长滩”级主力舰的舰长就下达了弃舰令。
问题是,第一主力舰队仍然没有善罢甘休。
在下达撤退命令之前,张雪峰还给舰队里的护航战舰下达了一条攻击命令,即用重型反舰导弹与具备对海攻击能力的远程巡航导弹发起第五轮攻击。
只不过,这次攻击的不是第51舰队的主力舰,而是护航战舰。
以当时的情况,张雪峰肯定从“侦察炮弹”发回来的战场情报中得知仍然浮在海面上的5艘主力舰已经失去了抢救的价值,而且很快就会战沉。也就是说,张雪峰下令攻击美军护航战舰,不是为了阻止美军抢救受损的主力舰。战后,就有很多人认为,张雪峰此举的首要目的是要阻止美军抢救落水官兵。原因很简单,美军护航战舰有30多艘,而且大都具备舰队防空能力,而第一主力舰队护航战舰最多只有1000余枚具备对海攻击能力、而且射程超过1200千米的反舰导弹。以美军第51舰队的防御能力,在不受到干扰的情况下,肯定能够拦截这些反舰导弹。也就是说,攻击护航战舰的意义并不明显。如果张雪峰的目的是要击沉美军护航战舰,就应该在发起导弹攻击之后,也就是在导弹到达前3分钟,让8艘“秦”级主力舰用主炮轰击美军护航战舰。显然,张雪峰没有这么做。正是如此,即便没有办法证明张雪峰想让8艘“长滩”级主力舰上的美军官兵葬身大海,也有理由相信,他的指挥让共和国海军浪费了1000多枚昂贵的反舰导弹。万幸的是,这场海战的胜利结局,特别是全歼美军第51舰队主力舰的结果,足以抵消任何浪费行为。
做完最后一件事情后,张雪峰才下达了返航命令。
大约2点15分,第一主力舰队在旗舰“秦”号的率领下,转向驶往那霸。
因为无法以不暴露行踪的方式发出战报,所以直到4个小时后,也就是5月12日6点15分,在第一架共和国海军派出的远程海上巡逻机到达第一主力舰队上空的时候,张雪峰才让通信参谋用激光定向通信设备发出了捷报。
这个时候,美军第51舰队的护航战舰已经载着8艘主力舰上幸存的300多名官兵,踏上了返回珍珠港的航途。
与之前的几次海战一样,在掌握确切消息之前,共和国当局与美国当局均未公布任何有关消息,甚至进行了消息封锁。因为在进入战争状态之后,为了取得胜利,政府有权封锁新闻,所以双方的这种做法均无可厚非。同样的道理,在有助于战争的方向上,交战双方还会发布经过处理的信息,即双方新闻媒体公布的消息,均由宣传部门与情报部门审查过,部分新闻报道甚至是由宣传部门与情报部门安排。
总而言之,雅浦海战后的宣传,比海战还要激烈。
按照共和国当局的宣传,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共和国海军第一主力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西部海域歼灭了美国海军规模最庞大、由数十艘大型战舰组成的第51舰队,并且迫使美军主动从马里亚纳群岛海域撤退。
美国当局也做了类似的宣传,即在马里亚纳群岛西部的海战中,击溃了共和国海军的第一主力舰队,在歼灭敌主力之后,迫使敌舰队退守那霸,放弃了攻击提尼安岛与关岛的作战行动。
不得不说,美国当局的宣传有点过头。
因为仅仅在数天之后,塞班岛上的共和国陆战队就在航空兵与火力支援舰队的支持下登上了提尼安岛,而共和国海军还趁此机会重点打击了关岛,所以美国当局的虚假宣传很快就露了老底。
不管美国民众在新闻管制与封锁下,能否知道真实情况,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共和国陆战队登上提尼安岛的时候,绝大部分中立国选择相信共和国的宣传,即在雅浦海战中取胜的是共和国海军,而不是美国海军。
这些国家的选择,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