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皇帝不急太监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大清弊主最新章节!
听的胤祯这话,胤禟含笑道:“日本盛产金银,这一点,朝鲜可是没法比,大清一众属国,没有哪个能跟日本相提并论。”
“那倒不一定。”胤祯亦是放缓了脚步,慢慢的踱着,随口说道:“南洋各国,虽不盛产金银,却是各有特产,缅甸的玉石,特别是翡翠相当有名,而且产量也大,真腊的紫檀木,柚木产量也很大,南掌、暹罗、安南则盛产稻米,咱们可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
老十四这是要南洋各国岁岁纳币?还是准备让海军去南洋各国打一打?胤禟心里疑惑,嘴上却附和着道:“十四弟这话极是,这些年来,咱们可不就是捧着金饭碗讨饭,而今海军强盛,咱们应该各国驻军,我去告诉八哥,将南洋各藩国的资料好好整理一份出来,以供十四弟策划。”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道:“确实该仔细摸摸他们的家底了,您让八哥他们将资料收集的扎实一点。”
“行,我马上就去。”胤禟说着抱拳半鞠道:“十四弟请留步。”
*
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大清的皇帝都就跟做贼似的,四更天就得起床,四更在丑时,也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正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也是鸡鸣狗盗之辈最佳的活动时间,所以叫四更贼,也称为“狗盗”之时。
胤祯自住进毓庆宫后,便不敢懈怠,每日里都按照康熙年青时的作息时间,在三点起床,而他的四个儿子比他还要略微早点,三点就的赶到他窗外给他请安,而后就去阿哥所读书。
对这种作息时间,胤祯可谓是恨透了,但现阶段却是不敢革新。做皇太子就敢偷懒,群臣,特别是那些都察院的言官那还不蜂拥而上,口水就得把他淹死。康熙也会严加训斥,没法子,忍,必须得忍。
次日一早,三点正,包福全准时在门外高声唤道:“请太子爷起床。”紧接着就跟唱戏似的抑扬顿挫的高声道:“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子孙永志,事必恭亲。”
迷迷糊糊的被吵醒之后,胤祯便一骨碌坐起身来,他身旁的张梦娇也被惊醒过来,也赶紧的起身,胤祯知她不习惯,微微摇了摇头道:“你不用起来了,多睡会吧。让丫鬟们侍侯。”
“臣妾可不敢。”张梦娇庸懒的说道,一边给胤祯张罗衣物,一边接着说道:“臣妾若是坏了规矩。又要惹丫鬟们笑话了。”
胤祯笑了笑,却不再言语,宫里规矩大如天,一言一行都的合乎礼仪规范,张梦娇又是汉人出身,平日里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能做的只是多宠爱她一点。
“太子爷,臣妾听说,等您做了皇帝。臣妾就不能陪您一晚了?”张梦娇好奇的问道。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这年头的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现在只是皇太子,还能跟老婆睡一宿,等做了皇帝,那就得一个人独睡了。略微沉吟,他才道:“皇帝不急太监急,这句话听说过吗?”
“恩。”张梦娇轻恩了一声,不解的道:“跟这有什么关系?”
“说的就是这事。”胤祯轻笑道:“皇宫里规矩多,为了预防皇帝专宠和体恤皇帝的龙体,皇帝临幸妃子时,都有一群太监在外听房,到了时间,也就二个时辰,他们就会在外高喊,‘是时候拉。”若是连喊几声,见皇帝还不愿意放人,太监们就敢进屋背了妃子就走。”
一听行房事,还有人在外听房,张梦娇不由羞的满脸红晕,扭捏的问道:“毓庆宫有没有人听房?咱们的声音那么大,岂不都让他们听去了?”
“什么咱们的声音,就你的声音大。”胤祯调侃她道。
张梦娇轻擂了他几拳,娇羞的道:“还不都是你弄的,不准说。”
“呵呵,放心,我也不喜欢有人听房,早废了这规矩。”胤祯轻笑道:“不过,我喜欢听你婉转沉醉的声音。”
“作死。”张梦娇轻拧了他一把。
听到屋里有了动静,早就端着一应洗漱用具侍侯在门外的一众丫鬟在秋分、香巧两个贴身丫鬟的带领下开门进来,亮灯之后,一众人便七手八脚的围着胤祯忙活。
待收拾利索,已过了小半个时辰,胤祯便精神抖擞的开始按步就班的进行一天的流程,先去给太皇太后请安,至于他的母妃德妃和康熙的一众妃子,却是循皇子例,不须日日请安。接下来,便是早读,早读内容是前朝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当然也包括康熙的。
胤祯起的早,围着他转的大臣自然也不敢晚起,特别是上书房大臣,他们起的也不比胤祯晚,当值上书房大臣在五更天(五点)就的进宫以备皇帝传询,因为御门听政的时间一般在辰初刻(早7时),他们得提前赶进宫,将各部各地送来的奏折先写节略并附上处理意见,以供皇帝参考,康熙病重,不理朝政,自然就是供监国太子胤祯参考了。
对于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大事,必须挑出来原件奏进,而且得自己先打好腹稿,以免被询问意见,另一重任便是接见官员,听取各地进京述职的官员的政绩汇报,从中挑出优异者,引见给皇上,不过,这事胤祯是不敢代劳的,宁愿搁置,也不愿意康熙多心。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琐事,并且不时还的出差,外人看来上书房大臣尊荣无比,其实一个个都是有苦说不出,劳累也就罢了,日日常伴君侧,看着风光,实际上都是在刀尖上跳舞,而且还的天天跳,这也是大清的上书房大臣少有善终的原因。
这日轮值的上书房大臣是富宁安和张鹏翮二人,两人准点进入值房,各自便开始忙碌,翻捡奏折,看有无重要之事,粗粗扫了一遍,见无大事。两人便坐下开始准备撰写节略,富宁安这时却轻咳了一声,见张鹏翮望过来,他便道:“昨日觐见皇太子。提及令各藩国押质,纳岁币一事,运青可知具体详情?”
各藩国押质,纳岁币?张鹏翮暗自一惊,怎得未听太子提及过?这是太子一时心血来潮,还是仅只是放出风声,试探朝中反应?略一沉吟。他便道:“令各藩国押质,纳岁币,这可是国之大事,太子岂敢独自做主?”
富宁安听的眉头微微一皱,他也怀疑这事已经得到康熙的首肯,皇太子监国以来处处谨慎,不会如此独断专行,张鹏翮是十四党的领军人物。原是指望能从他这里探听虚实,岂知这家伙竟是滴水不漏。
微一沉吟,富宁安仍是不甘的道:“朝鲜的岁币这些年都是不断减免。宗藩关系亦是大为改善,何以会风云突变?”
“此一时,彼一时。”张鹏翮不知底细,自然不愿多谈。简单含糊的回了一句,便埋头撰写节略。
见这情形,富宁安只得悻悻的闭上嘴,取过一本奏折翻看起来,屋里登时一片安静。
半晌之后,一名太监脚步匆匆的赶了过来,在门口恭谨的躬身道:“禀二位中堂大人。皇太子叫进。”
张鹏翮头也不抬的道:“知道了。”说着,便搁笔起身,整理冠袍朝珠,检查有无失仪的地方,而后才迈步出门。
两人赶到毓庆宫外,才见另外几位上书房大臣都已在门口候着。张鹏翮不由微觉诧异,难道有重大事情商议?此时也无暇多想,与几人见礼之后,便鱼贯而入,心里却是一个劲的纳闷,难道是商议宗藩之事?不应该不给自己打声招呼的?
萧永藻、马齐、张鹏翮、嵩祝、王掞、富宁安六人进了毓庆宫,便齐齐给胤祯请安见礼,胤祯含笑伸手让座,待几人落座,他才缓缓说道:“昨日陛见,皇上已经允准旗人进入天津军工作坊务工,以解决旗人生计日益艰难的问题。”
听的这话,几位上书房大臣都是一楞,旗人进作坊务工?这可是打破了旗人不准从事其它行业的规定,难道皇太子准备进行八旗制度革新?
王掞、富宁安两人都是恍然大悟,难怪皇太子昨日大说变法,原来他竟然是要革新八旗制度,连大清最根本的八旗制度他都敢革新,日后,还有什么他不敢革新的?
张鹏翮却是暗暗心惊,旗人是大清的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旗人养尊处优惯了,进作坊能吃得了那份苦?这事一旦弄砸了,可没有回头的余地,旗人生计本就是一条死胡同,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十四爷如今处境未稳,羽翼未丰,何以要去趟这趟浑水?
萧永藻、马齐却是昨天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并不如何惊讶,嵩祝略微沉吟,却是忍不住问道:“奴才愚顿,不知天津军工作坊是沿袭上海的模式,还是?”
胤祯瞥了他一眼,缓声说道:“本宫如今已是太子,家即是国,国即是家,岂能再置私产?上海、天津的军工作坊都一体归入工部名下。”
萧永藻、马齐对望了一眼,心里都是暗道,看来这工部尚书是马上要换人了,不是十四党的人,谁做这工部尚书都会灰溜溜的自动请辞,太子这手厉害,让康熙心甘情愿的将工部尚书拱手相让,再加上户部,六部已去其二了。
听的胤祯将上海、天津的军工作坊都上缴给朝廷,王掞、富宁安、嵩祝都不由暗松了口气,他们仨都是康熙阵营的,若是天津的军工作坊仍沿袭上海的模式,那旗人的心可都尽偏向皇太子了,康熙即便是完全康复,要想挽回人心,亦无可能,如今天下太平,旗人有几个不看重银子的?况且旗人的生计本就艰难。
张鹏翮却是暗叹,十四爷这份胸襟,一众皇子还真是无人能及,这些年辛苦挣下的这份家业,竟然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就送得干干净净,这回可是真的破家为国了。
见几人都默不作声,胤祯沉声道:“这些年天下太平,驻京禁旅是兵有定额,饷有定数,旗人生计日艰,一家七、八口,仅靠一人之兵饷供养,已经严重遏制了旗人的繁衍发展,也必然要拖累朝廷财政,国家一年之岁入,扣去八旗绿营的饷银和马乾银,扣去朝廷官员的俸禄,还剩几何?
旦与灾荒饥谨之年,何以赈济?若遇大的战事,急切间从何处去凑措军饷?别都盯着日本的那七千万两赔款,那是移民澳洲、发展海军、禁卫新军,建设天津、噶罗巴的钱,那点子银子远远不够。”
几人都被胤祯这语气吓了一跳,七千万两白银,大清两年的岁入总和,在皇太子嘴里竟然是‘那点银子’,转念一想,也确实不够,澳洲移民就要五千万两,海军更是个无底洞,天津要开发,噶罗巴成了南洋首府,也要大力开发,剩下的二千万银子,也确实不经花。
顿了一顿,胤祯接着道:“旗人进军工作坊务工,既能解决旗人的生计问题,也能大力促进军工作坊的发展,更可省却朝廷的后顾之忧,这是利国利民之善举,今日早朝,本宫召集在京的所有的皇族宗亲、王公勋贵,公布此事,各位都是德高望重之辈,在各旗有很大的话语权,希望诸位能以国事为重。”
张鹏翮立即毫不迟疑的道:“天下太平之后,旗人生计便成为顽症,朝廷费尽财力物力也仅只能延缓的一时,皇上为此亦愁闷不堪,亦曾提出‘沿边驻防’却是收效甚微,此举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微臣等自然竭心尽力以支持。”
王掞微一犹豫,便沉吟着道:“此举固然是利国利民,不过,也有不妥之处,微臣窃以为暂缓公布为宜。一则,旗人地位不同于民人,入作坊为工匠,会骤然抬高工匠地位,容易引起混乱。二则,旗人入军工作坊,自然是要发工钱的,工钱何来?仍是朝廷支出。
目前,海军、禁卫新军扩展,军械之类需求大,过得三、五年,或者是十年、八年,海军、禁卫新军不扩展,甚至是裁撤,军工作坊的旗人生计又如何解决?此举无异于将旗人生计转嫁、强加于朝廷。”(未完待续)
听的胤祯这话,胤禟含笑道:“日本盛产金银,这一点,朝鲜可是没法比,大清一众属国,没有哪个能跟日本相提并论。”
“那倒不一定。”胤祯亦是放缓了脚步,慢慢的踱着,随口说道:“南洋各国,虽不盛产金银,却是各有特产,缅甸的玉石,特别是翡翠相当有名,而且产量也大,真腊的紫檀木,柚木产量也很大,南掌、暹罗、安南则盛产稻米,咱们可不能捧着金饭碗讨饭。”
老十四这是要南洋各国岁岁纳币?还是准备让海军去南洋各国打一打?胤禟心里疑惑,嘴上却附和着道:“十四弟这话极是,这些年来,咱们可不就是捧着金饭碗讨饭,而今海军强盛,咱们应该各国驻军,我去告诉八哥,将南洋各藩国的资料好好整理一份出来,以供十四弟策划。”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道:“确实该仔细摸摸他们的家底了,您让八哥他们将资料收集的扎实一点。”
“行,我马上就去。”胤禟说着抱拳半鞠道:“十四弟请留步。”
*
俗话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
大清的皇帝都就跟做贼似的,四更天就得起床,四更在丑时,也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正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也是鸡鸣狗盗之辈最佳的活动时间,所以叫四更贼,也称为“狗盗”之时。
胤祯自住进毓庆宫后,便不敢懈怠,每日里都按照康熙年青时的作息时间,在三点起床,而他的四个儿子比他还要略微早点,三点就的赶到他窗外给他请安,而后就去阿哥所读书。
对这种作息时间,胤祯可谓是恨透了,但现阶段却是不敢革新。做皇太子就敢偷懒,群臣,特别是那些都察院的言官那还不蜂拥而上,口水就得把他淹死。康熙也会严加训斥,没法子,忍,必须得忍。
次日一早,三点正,包福全准时在门外高声唤道:“请太子爷起床。”紧接着就跟唱戏似的抑扬顿挫的高声道:“黎明即起,万机待理。子孙永志,事必恭亲。”
迷迷糊糊的被吵醒之后,胤祯便一骨碌坐起身来,他身旁的张梦娇也被惊醒过来,也赶紧的起身,胤祯知她不习惯,微微摇了摇头道:“你不用起来了,多睡会吧。让丫鬟们侍侯。”
“臣妾可不敢。”张梦娇庸懒的说道,一边给胤祯张罗衣物,一边接着说道:“臣妾若是坏了规矩。又要惹丫鬟们笑话了。”
胤祯笑了笑,却不再言语,宫里规矩大如天,一言一行都的合乎礼仪规范,张梦娇又是汉人出身,平日里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能做的只是多宠爱她一点。
“太子爷,臣妾听说,等您做了皇帝。臣妾就不能陪您一晚了?”张梦娇好奇的问道。
胤祯微微点了点头,这年头的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现在只是皇太子,还能跟老婆睡一宿,等做了皇帝,那就得一个人独睡了。略微沉吟,他才道:“皇帝不急太监急,这句话听说过吗?”
“恩。”张梦娇轻恩了一声,不解的道:“跟这有什么关系?”
“说的就是这事。”胤祯轻笑道:“皇宫里规矩多,为了预防皇帝专宠和体恤皇帝的龙体,皇帝临幸妃子时,都有一群太监在外听房,到了时间,也就二个时辰,他们就会在外高喊,‘是时候拉。”若是连喊几声,见皇帝还不愿意放人,太监们就敢进屋背了妃子就走。”
一听行房事,还有人在外听房,张梦娇不由羞的满脸红晕,扭捏的问道:“毓庆宫有没有人听房?咱们的声音那么大,岂不都让他们听去了?”
“什么咱们的声音,就你的声音大。”胤祯调侃她道。
张梦娇轻擂了他几拳,娇羞的道:“还不都是你弄的,不准说。”
“呵呵,放心,我也不喜欢有人听房,早废了这规矩。”胤祯轻笑道:“不过,我喜欢听你婉转沉醉的声音。”
“作死。”张梦娇轻拧了他一把。
听到屋里有了动静,早就端着一应洗漱用具侍侯在门外的一众丫鬟在秋分、香巧两个贴身丫鬟的带领下开门进来,亮灯之后,一众人便七手八脚的围着胤祯忙活。
待收拾利索,已过了小半个时辰,胤祯便精神抖擞的开始按步就班的进行一天的流程,先去给太皇太后请安,至于他的母妃德妃和康熙的一众妃子,却是循皇子例,不须日日请安。接下来,便是早读,早读内容是前朝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当然也包括康熙的。
胤祯起的早,围着他转的大臣自然也不敢晚起,特别是上书房大臣,他们起的也不比胤祯晚,当值上书房大臣在五更天(五点)就的进宫以备皇帝传询,因为御门听政的时间一般在辰初刻(早7时),他们得提前赶进宫,将各部各地送来的奏折先写节略并附上处理意见,以供皇帝参考,康熙病重,不理朝政,自然就是供监国太子胤祯参考了。
对于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大事,必须挑出来原件奏进,而且得自己先打好腹稿,以免被询问意见,另一重任便是接见官员,听取各地进京述职的官员的政绩汇报,从中挑出优异者,引见给皇上,不过,这事胤祯是不敢代劳的,宁愿搁置,也不愿意康熙多心。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的琐事,并且不时还的出差,外人看来上书房大臣尊荣无比,其实一个个都是有苦说不出,劳累也就罢了,日日常伴君侧,看着风光,实际上都是在刀尖上跳舞,而且还的天天跳,这也是大清的上书房大臣少有善终的原因。
这日轮值的上书房大臣是富宁安和张鹏翮二人,两人准点进入值房,各自便开始忙碌,翻捡奏折,看有无重要之事,粗粗扫了一遍,见无大事。两人便坐下开始准备撰写节略,富宁安这时却轻咳了一声,见张鹏翮望过来,他便道:“昨日觐见皇太子。提及令各藩国押质,纳岁币一事,运青可知具体详情?”
各藩国押质,纳岁币?张鹏翮暗自一惊,怎得未听太子提及过?这是太子一时心血来潮,还是仅只是放出风声,试探朝中反应?略一沉吟。他便道:“令各藩国押质,纳岁币,这可是国之大事,太子岂敢独自做主?”
富宁安听的眉头微微一皱,他也怀疑这事已经得到康熙的首肯,皇太子监国以来处处谨慎,不会如此独断专行,张鹏翮是十四党的领军人物。原是指望能从他这里探听虚实,岂知这家伙竟是滴水不漏。
微一沉吟,富宁安仍是不甘的道:“朝鲜的岁币这些年都是不断减免。宗藩关系亦是大为改善,何以会风云突变?”
“此一时,彼一时。”张鹏翮不知底细,自然不愿多谈。简单含糊的回了一句,便埋头撰写节略。
见这情形,富宁安只得悻悻的闭上嘴,取过一本奏折翻看起来,屋里登时一片安静。
半晌之后,一名太监脚步匆匆的赶了过来,在门口恭谨的躬身道:“禀二位中堂大人。皇太子叫进。”
张鹏翮头也不抬的道:“知道了。”说着,便搁笔起身,整理冠袍朝珠,检查有无失仪的地方,而后才迈步出门。
两人赶到毓庆宫外,才见另外几位上书房大臣都已在门口候着。张鹏翮不由微觉诧异,难道有重大事情商议?此时也无暇多想,与几人见礼之后,便鱼贯而入,心里却是一个劲的纳闷,难道是商议宗藩之事?不应该不给自己打声招呼的?
萧永藻、马齐、张鹏翮、嵩祝、王掞、富宁安六人进了毓庆宫,便齐齐给胤祯请安见礼,胤祯含笑伸手让座,待几人落座,他才缓缓说道:“昨日陛见,皇上已经允准旗人进入天津军工作坊务工,以解决旗人生计日益艰难的问题。”
听的这话,几位上书房大臣都是一楞,旗人进作坊务工?这可是打破了旗人不准从事其它行业的规定,难道皇太子准备进行八旗制度革新?
王掞、富宁安两人都是恍然大悟,难怪皇太子昨日大说变法,原来他竟然是要革新八旗制度,连大清最根本的八旗制度他都敢革新,日后,还有什么他不敢革新的?
张鹏翮却是暗暗心惊,旗人是大清的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旗人养尊处优惯了,进作坊能吃得了那份苦?这事一旦弄砸了,可没有回头的余地,旗人生计本就是一条死胡同,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十四爷如今处境未稳,羽翼未丰,何以要去趟这趟浑水?
萧永藻、马齐却是昨天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并不如何惊讶,嵩祝略微沉吟,却是忍不住问道:“奴才愚顿,不知天津军工作坊是沿袭上海的模式,还是?”
胤祯瞥了他一眼,缓声说道:“本宫如今已是太子,家即是国,国即是家,岂能再置私产?上海、天津的军工作坊都一体归入工部名下。”
萧永藻、马齐对望了一眼,心里都是暗道,看来这工部尚书是马上要换人了,不是十四党的人,谁做这工部尚书都会灰溜溜的自动请辞,太子这手厉害,让康熙心甘情愿的将工部尚书拱手相让,再加上户部,六部已去其二了。
听的胤祯将上海、天津的军工作坊都上缴给朝廷,王掞、富宁安、嵩祝都不由暗松了口气,他们仨都是康熙阵营的,若是天津的军工作坊仍沿袭上海的模式,那旗人的心可都尽偏向皇太子了,康熙即便是完全康复,要想挽回人心,亦无可能,如今天下太平,旗人有几个不看重银子的?况且旗人的生计本就艰难。
张鹏翮却是暗叹,十四爷这份胸襟,一众皇子还真是无人能及,这些年辛苦挣下的这份家业,竟然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就送得干干净净,这回可是真的破家为国了。
见几人都默不作声,胤祯沉声道:“这些年天下太平,驻京禁旅是兵有定额,饷有定数,旗人生计日艰,一家七、八口,仅靠一人之兵饷供养,已经严重遏制了旗人的繁衍发展,也必然要拖累朝廷财政,国家一年之岁入,扣去八旗绿营的饷银和马乾银,扣去朝廷官员的俸禄,还剩几何?
旦与灾荒饥谨之年,何以赈济?若遇大的战事,急切间从何处去凑措军饷?别都盯着日本的那七千万两赔款,那是移民澳洲、发展海军、禁卫新军,建设天津、噶罗巴的钱,那点子银子远远不够。”
几人都被胤祯这语气吓了一跳,七千万两白银,大清两年的岁入总和,在皇太子嘴里竟然是‘那点银子’,转念一想,也确实不够,澳洲移民就要五千万两,海军更是个无底洞,天津要开发,噶罗巴成了南洋首府,也要大力开发,剩下的二千万银子,也确实不经花。
顿了一顿,胤祯接着道:“旗人进军工作坊务工,既能解决旗人的生计问题,也能大力促进军工作坊的发展,更可省却朝廷的后顾之忧,这是利国利民之善举,今日早朝,本宫召集在京的所有的皇族宗亲、王公勋贵,公布此事,各位都是德高望重之辈,在各旗有很大的话语权,希望诸位能以国事为重。”
张鹏翮立即毫不迟疑的道:“天下太平之后,旗人生计便成为顽症,朝廷费尽财力物力也仅只能延缓的一时,皇上为此亦愁闷不堪,亦曾提出‘沿边驻防’却是收效甚微,此举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旗人生计问题,微臣等自然竭心尽力以支持。”
王掞微一犹豫,便沉吟着道:“此举固然是利国利民,不过,也有不妥之处,微臣窃以为暂缓公布为宜。一则,旗人地位不同于民人,入作坊为工匠,会骤然抬高工匠地位,容易引起混乱。二则,旗人入军工作坊,自然是要发工钱的,工钱何来?仍是朝廷支出。
目前,海军、禁卫新军扩展,军械之类需求大,过得三、五年,或者是十年、八年,海军、禁卫新军不扩展,甚至是裁撤,军工作坊的旗人生计又如何解决?此举无异于将旗人生计转嫁、强加于朝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