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去开封姓赵(为盟主清风徐来加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天下豪商最新章节!
“钟哥儿,今日某家和这位庆哥儿就是为你姓甚底来寻先生的。先生可在吗?”
马植的这番话一出口,“大儒”钟哥儿(现在不能叫他赵钟哥,因为他不配姓赵)马上不闹了。表情变得非常严肃,看着马植问:“马二哥,你莫寻某的开心,某家的一字(指姓氏)便是耶律家的天子也不好过问,你和这个西门庆会有甚办法?”
听到钟哥儿称自己为西门庆,武好古也眉头大皱。在这个时代,当面称人家的姓名是极不尊重的表现。虽然辽国这里规矩可能没那么大,但是这个钟哥儿毕竟是儒生啊,怎么恁般没规矩?
想到这里,武好古就有些不快的接过问题:“马二哥没办法的,不过某家有办法!”
钟哥儿的一字耶律家的天子不大好过问,但是赵家的亲王一定能说得上话。大宋毕竟不是门阀社会了,这“一字”的问题没那么严谨,像钟哥儿这样的孽生子都是可以入家谱的。
“你有甚办法?”钟哥儿一脸不屑地问。
“某有钱!”武好古回答。
西门青在旁补充了一句:“奴的这位堂弟家中是开封府的地产商,是巨富。”
钟哥儿嗤笑一声:“原来是个商人。”
二三十个辽国的世家少年听了他的话也哄笑起来。
后世有些人以为重文轻武的宋朝商人地位低贱,可以随便给读书人欺负着玩。实际上,由于宋朝的士族已经泡沫化,读书人也不是一个阶级。而商人的地位其实比农夫要高——相信古代的农夫比商人牛逼的人一定没长脑子!而且拿开封府城市户口的人,除了潘家这样的将门子,赵家的宗子,就是禁军的赤佬和工商户了。比如郭京是禁军赤佬,武好古做官之前是工商户,郭京会比武好古有地位?在大宋官家眼里,开封府的工商户会比不上城外种地的农夫?
至于科举,工商户一样可以去考,没有什么限制。只是工商户相比农夫(地主)人数少许多,所以中进士的人也少,宋朝当权主要还是地主阶级官僚。
而在同时期世家大族统治的辽国,工商户才是真正的贱民!
辽国工匠大部分都是官私奴婢,没有人权的。而商人则大多依附世家大族,名分上也是家奴。只有极少数工商户是独立的自由人——这种情况在开封府是不敢想象的,上百万工商户都是将门的家奴?那赵家皇帝还睡得着觉吗?
现在一个低贱的商人居然声称可以解决钟哥儿的“一字”,这可真在开国际玩笑了。
武好古还是第一次被人恁般嘲笑,而且还是被一帮辽国穷鬼嘲笑,真是婶婶可忍,叔叔都不可忍。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嗯咳了一声,正在哄笑的小穷鬼们一下都都噤了声,都变得规规矩矩了。
钟哥儿也不嘲讽武好古了,转过身,恭恭敬敬的向嗯咳声传出的地方行了一礼:“先生。”
马植也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先生,学生马植带南西门的朋友来拜。”
能被马植和赵钟哥称为老师的人,自然就是慕容香山了。
武好古凝神望去,就看见一个穿着件褪了色的青色儒袍,头发花白,颌下留着一丛看着乱糟糟的山羊胡的清瘦老者缓步走来。老者又走近了些,武好古发现他的腰背有些佝偻,眼睛也有些浑浊,白多黑少,一看就像个老糊涂。
“是南西门的人啊。”老者慢吞吞道,“那就跟老夫来吧。”
说完老头就转过身,颤巍巍的向那座堡坞走去:“钟哥儿也来,其他人继续练弓。”
“喏。”
那群“小穷鬼”世家子们都恭恭敬敬的答应着。
“走吧。”马植对武好古说,“你和我去见先生,让其他人留在这里。”
武好古有些担心地看了眼钟哥儿,马植笑道:“莫担心他,你可是真有法子让他姓赵的。来吧……一起见见慕容先生。”
武好古跟着马植一起走进了那座堡坞,高墙之内是一圈低矮的房舍,不是什么砖瓦房,大多是夯土的茅屋,都是依着城墙修建的,大概是想借用城墙作为房屋的一堵墙壁吧?
顺便提一下,这座堡坞的城墙也是夯土的,外面也没有包砖,看上去非常简陋。
靠东边城墙修建的茅屋是个牲口棚,养了许多马匹,散发出一股臭哄哄的味道。
靠着西面城墙修建的似乎是几间教室,武好古进去的时候,从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慕容先生摇摇晃晃的走向了靠着北墙修建的一长排茅屋中的一间。走进了武好古才发现,这是一间用石块一层层堆砌起来,表面长满了爬墙虎,木质的房门半掩着,一名十二三岁的胖乎乎的书僮正靠在墙角打盹。
“金刚奴,醒醒。”钟哥儿吼了一声。
小胖墩睁开眼,他的嘴唇下还粘着些酱汁,伸出舌头舔了舔,才慢慢站了起来,冲着慕容老头施了一礼:“先生。”
“有客,去弄些茶点。”慕容先生吩咐一声,就自己推开了房门,走了进去。
武好古、马植和钟哥儿随后就跟了进去,西门青却守在了外头。
屋子里面光线很暗,地上铺着厚厚的草席,还摆着几个蒲团和矮桌,看来是要席地而坐的。
所以进屋的人都脱了鞋子,一个脚臭的气味儿就顿时蔓延了开来。武好古瞄了铁塔一般的钟哥儿一眼,心说:还世家大族呢,脚都不洗干净……
“都坐吧。”
慕容先生自己先在一个蒲团上跪坐下来,然后又指着两边的几个蒲团,叫武好古、马植、钟哥儿都坐好了。
“老夫慕容忘忧,”慕容老头儿笑着冲武好古拱拱手,“不知贵客高姓大名,在南朝所居何职?”
“忘忧”应该是老头子的“号”,也可能是道号,那就是忘忧子了。
“在下西门……”
武好古一开口,慕容先生就大笑起来,“这位小哥,老夫虽然糊涂,却也知道你不是西门庆。”
武好古瞄了马植一眼,看见对方摇摇头,于是又说:“不瞒老先生,在下潘孝义,官拜右班殿直,閤门袛侯。”
“原来你姓潘?可是南朝潘郑王之后?”钟哥儿嚷嚷起来了,语气中居然多了几分恭敬。
潘郑王是王爵,赵卫公只是公爵……在开封府,潘家将门可比赵家将门要尊贵。
而且人家的“潘”是真才实料的,他的“赵”可有点儿虚。
“正是。”武好古冲着钟哥儿拱了拱手,“下官是化名入辽的,方才多有得罪,万望见谅。”
“呵呵。”慕容香山笑了笑,不知可否。
“先生,”马植补充说,“潘殿直已经知道我们的谋划了。”
看来这老头子本来就是马植背后的谋主!武好古心想:说不定马植这厮的主见都来自慕容老头,可惜这老头太老了,估计等到辽国大乱的时候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可真是“天下未乱身先死”啊!
更可悲的是,在他身强力壮的时代,被世家大族和契丹国族垄断的大辽政坛上,根本就没有这个“赵氏家臣”慕容先生的立足之地。
一个“忘忧”的号,背后该是说不出的无奈吧?
“而且,”马植接着说,“潘殿直还有个建议。”
“哦?”
“他希望我们可以拿下苏州安复军节度使这个职位,”马植说,“他还愿意出资助我们去运动官职。”
“苏州安复军节度使?”慕容老头眯着浑浊的眼眸,看着武好古。“章相公想要从海路伐辽?”
“伐辽?”武好古一笑,“先生认为辽还需要伐吗?”
他自设一问,然后又自己回答道:“先生,我看是不需要的……大辽如今已有了分崩离析之势,我朝与其北伐,还不如和大辽的豪强世家联手。”
在抵达燕京之前,武好古以为辽国灭亡的原因只有佛教大兴使得契丹国族武力衰弱。
可现在他已经知晓,被少数国族和世家垄断的辽国,实际上已经处于土地、人民、财富都被瓜分完毕的状态了。即使没有佛教大兴,现在被寺院掌握的资源,也很快会变成国族贵人和世家的囊中之物。
现在的辽国很像许多中原汉人王朝的末世,社会财富被瓜分完毕,人民生活极其困苦,而朝廷手中又没几个大子儿可用。
这样的国家,其实就是在等待有人点燃大乱的导火索。
女真部落的崛起,就是点燃辽国大乱的那根导火索。而这根导火索一旦点燃,辽国必然会内外皆乱,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由于辽国的力量是被瓜分,而不是消失了,所以一旦这种力量被新崛起的强势政权挖掘出来,大宋就要倒霉了。
所以武好古现在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阻止或延缓女真人“统一”辽国故地。
宣和北伐和联金伐辽,实际上都是在帮助女真加快统一“辽国”的步伐,看起来都是不可取的。
不过坐视女真统一“辽国”的鸵鸟路线,同样是在等死。唯一的办法,就是积极的参与到辽国的分裂战争中去。
就像后来的民国乱世中,各种外部势力积极支持中国的地方军阀反抗中央政府一样……
“钟哥儿,今日某家和这位庆哥儿就是为你姓甚底来寻先生的。先生可在吗?”
马植的这番话一出口,“大儒”钟哥儿(现在不能叫他赵钟哥,因为他不配姓赵)马上不闹了。表情变得非常严肃,看着马植问:“马二哥,你莫寻某的开心,某家的一字(指姓氏)便是耶律家的天子也不好过问,你和这个西门庆会有甚办法?”
听到钟哥儿称自己为西门庆,武好古也眉头大皱。在这个时代,当面称人家的姓名是极不尊重的表现。虽然辽国这里规矩可能没那么大,但是这个钟哥儿毕竟是儒生啊,怎么恁般没规矩?
想到这里,武好古就有些不快的接过问题:“马二哥没办法的,不过某家有办法!”
钟哥儿的一字耶律家的天子不大好过问,但是赵家的亲王一定能说得上话。大宋毕竟不是门阀社会了,这“一字”的问题没那么严谨,像钟哥儿这样的孽生子都是可以入家谱的。
“你有甚办法?”钟哥儿一脸不屑地问。
“某有钱!”武好古回答。
西门青在旁补充了一句:“奴的这位堂弟家中是开封府的地产商,是巨富。”
钟哥儿嗤笑一声:“原来是个商人。”
二三十个辽国的世家少年听了他的话也哄笑起来。
后世有些人以为重文轻武的宋朝商人地位低贱,可以随便给读书人欺负着玩。实际上,由于宋朝的士族已经泡沫化,读书人也不是一个阶级。而商人的地位其实比农夫要高——相信古代的农夫比商人牛逼的人一定没长脑子!而且拿开封府城市户口的人,除了潘家这样的将门子,赵家的宗子,就是禁军的赤佬和工商户了。比如郭京是禁军赤佬,武好古做官之前是工商户,郭京会比武好古有地位?在大宋官家眼里,开封府的工商户会比不上城外种地的农夫?
至于科举,工商户一样可以去考,没有什么限制。只是工商户相比农夫(地主)人数少许多,所以中进士的人也少,宋朝当权主要还是地主阶级官僚。
而在同时期世家大族统治的辽国,工商户才是真正的贱民!
辽国工匠大部分都是官私奴婢,没有人权的。而商人则大多依附世家大族,名分上也是家奴。只有极少数工商户是独立的自由人——这种情况在开封府是不敢想象的,上百万工商户都是将门的家奴?那赵家皇帝还睡得着觉吗?
现在一个低贱的商人居然声称可以解决钟哥儿的“一字”,这可真在开国际玩笑了。
武好古还是第一次被人恁般嘲笑,而且还是被一帮辽国穷鬼嘲笑,真是婶婶可忍,叔叔都不可忍。
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嗯咳了一声,正在哄笑的小穷鬼们一下都都噤了声,都变得规规矩矩了。
钟哥儿也不嘲讽武好古了,转过身,恭恭敬敬的向嗯咳声传出的地方行了一礼:“先生。”
马植也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先生,学生马植带南西门的朋友来拜。”
能被马植和赵钟哥称为老师的人,自然就是慕容香山了。
武好古凝神望去,就看见一个穿着件褪了色的青色儒袍,头发花白,颌下留着一丛看着乱糟糟的山羊胡的清瘦老者缓步走来。老者又走近了些,武好古发现他的腰背有些佝偻,眼睛也有些浑浊,白多黑少,一看就像个老糊涂。
“是南西门的人啊。”老者慢吞吞道,“那就跟老夫来吧。”
说完老头就转过身,颤巍巍的向那座堡坞走去:“钟哥儿也来,其他人继续练弓。”
“喏。”
那群“小穷鬼”世家子们都恭恭敬敬的答应着。
“走吧。”马植对武好古说,“你和我去见先生,让其他人留在这里。”
武好古有些担心地看了眼钟哥儿,马植笑道:“莫担心他,你可是真有法子让他姓赵的。来吧……一起见见慕容先生。”
武好古跟着马植一起走进了那座堡坞,高墙之内是一圈低矮的房舍,不是什么砖瓦房,大多是夯土的茅屋,都是依着城墙修建的,大概是想借用城墙作为房屋的一堵墙壁吧?
顺便提一下,这座堡坞的城墙也是夯土的,外面也没有包砖,看上去非常简陋。
靠东边城墙修建的茅屋是个牲口棚,养了许多马匹,散发出一股臭哄哄的味道。
靠着西面城墙修建的似乎是几间教室,武好古进去的时候,从里面传出朗朗的读书声。
慕容先生摇摇晃晃的走向了靠着北墙修建的一长排茅屋中的一间。走进了武好古才发现,这是一间用石块一层层堆砌起来,表面长满了爬墙虎,木质的房门半掩着,一名十二三岁的胖乎乎的书僮正靠在墙角打盹。
“金刚奴,醒醒。”钟哥儿吼了一声。
小胖墩睁开眼,他的嘴唇下还粘着些酱汁,伸出舌头舔了舔,才慢慢站了起来,冲着慕容老头施了一礼:“先生。”
“有客,去弄些茶点。”慕容先生吩咐一声,就自己推开了房门,走了进去。
武好古、马植和钟哥儿随后就跟了进去,西门青却守在了外头。
屋子里面光线很暗,地上铺着厚厚的草席,还摆着几个蒲团和矮桌,看来是要席地而坐的。
所以进屋的人都脱了鞋子,一个脚臭的气味儿就顿时蔓延了开来。武好古瞄了铁塔一般的钟哥儿一眼,心说:还世家大族呢,脚都不洗干净……
“都坐吧。”
慕容先生自己先在一个蒲团上跪坐下来,然后又指着两边的几个蒲团,叫武好古、马植、钟哥儿都坐好了。
“老夫慕容忘忧,”慕容老头儿笑着冲武好古拱拱手,“不知贵客高姓大名,在南朝所居何职?”
“忘忧”应该是老头子的“号”,也可能是道号,那就是忘忧子了。
“在下西门……”
武好古一开口,慕容先生就大笑起来,“这位小哥,老夫虽然糊涂,却也知道你不是西门庆。”
武好古瞄了马植一眼,看见对方摇摇头,于是又说:“不瞒老先生,在下潘孝义,官拜右班殿直,閤门袛侯。”
“原来你姓潘?可是南朝潘郑王之后?”钟哥儿嚷嚷起来了,语气中居然多了几分恭敬。
潘郑王是王爵,赵卫公只是公爵……在开封府,潘家将门可比赵家将门要尊贵。
而且人家的“潘”是真才实料的,他的“赵”可有点儿虚。
“正是。”武好古冲着钟哥儿拱了拱手,“下官是化名入辽的,方才多有得罪,万望见谅。”
“呵呵。”慕容香山笑了笑,不知可否。
“先生,”马植补充说,“潘殿直已经知道我们的谋划了。”
看来这老头子本来就是马植背后的谋主!武好古心想:说不定马植这厮的主见都来自慕容老头,可惜这老头太老了,估计等到辽国大乱的时候已经不在人世了。
这可真是“天下未乱身先死”啊!
更可悲的是,在他身强力壮的时代,被世家大族和契丹国族垄断的大辽政坛上,根本就没有这个“赵氏家臣”慕容先生的立足之地。
一个“忘忧”的号,背后该是说不出的无奈吧?
“而且,”马植接着说,“潘殿直还有个建议。”
“哦?”
“他希望我们可以拿下苏州安复军节度使这个职位,”马植说,“他还愿意出资助我们去运动官职。”
“苏州安复军节度使?”慕容老头眯着浑浊的眼眸,看着武好古。“章相公想要从海路伐辽?”
“伐辽?”武好古一笑,“先生认为辽还需要伐吗?”
他自设一问,然后又自己回答道:“先生,我看是不需要的……大辽如今已有了分崩离析之势,我朝与其北伐,还不如和大辽的豪强世家联手。”
在抵达燕京之前,武好古以为辽国灭亡的原因只有佛教大兴使得契丹国族武力衰弱。
可现在他已经知晓,被少数国族和世家垄断的辽国,实际上已经处于土地、人民、财富都被瓜分完毕的状态了。即使没有佛教大兴,现在被寺院掌握的资源,也很快会变成国族贵人和世家的囊中之物。
现在的辽国很像许多中原汉人王朝的末世,社会财富被瓜分完毕,人民生活极其困苦,而朝廷手中又没几个大子儿可用。
这样的国家,其实就是在等待有人点燃大乱的导火索。
女真部落的崛起,就是点燃辽国大乱的那根导火索。而这根导火索一旦点燃,辽国必然会内外皆乱,分崩离析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由于辽国的力量是被瓜分,而不是消失了,所以一旦这种力量被新崛起的强势政权挖掘出来,大宋就要倒霉了。
所以武好古现在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阻止或延缓女真人“统一”辽国故地。
宣和北伐和联金伐辽,实际上都是在帮助女真加快统一“辽国”的步伐,看起来都是不可取的。
不过坐视女真统一“辽国”的鸵鸟路线,同样是在等死。唯一的办法,就是积极的参与到辽国的分裂战争中去。
就像后来的民国乱世中,各种外部势力积极支持中国的地方军阀反抗中央政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