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门外逍遥绿野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唐残最新章节!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咏史上·班超》
陈普〔宋代〕
——我是分割线——
而在昆仑山北麓,三条玉河所交汇的冲击平原和绿洲处的明珠,如今却是满目疮痍与烟熏火燎的于阗王都——西城之中,也终于在持续了数个月的兵乱攻杀之后,满城的哀呦与嚎哭声中迎来了尘埃落定之日。
以城内的数百家贵人就此灭门绝嗣,数以万计的城民百姓受到波及和荼毒,死伤不计其数为代价;被称为三王子之乱的王都争战中最后的胜利者,来自监国成员之一的率部左大臣,也志得意满的一手牵着自己刚刚总角之年的血亲外甥——第五王子尉迟宝树,步入门户大开的王城之中。
而他们前呼后拥的穿行其间的同时,犹自可见所经之处的廊柱、庭园和花树之间,尚且残留着未曾能够仓促冲洗干净的血色和其他污迹;以及正在被拖曳装车的尸骸。那是在之前被收买的王宫卫士、保持中立观望的僧兵,还有先行入宫避祸的王族、贵家子弟及其扈卫,之间多方混战开门的结果。
而不断涌入期间的士兵,也在他们的熟视无睹之下,将那些躲在宫室建筑与园林之间的宗室、贵姓们,给从藏身之处拖曳和捉拿出来;就此扒光了身上所有可能值钱的物件和衣袍,然后披在自己身上对其哈哈大笑起来,或又是揽抱、抓抗、拖曳其中的女眷,迫不及待向着草丛树下人较少的地方去。
而在一众披挂齐整而犹自沾着点点血色的甲兵簇拥下,他们最终来到了用来接受朝贺和递送国书,会见使臣的金册殿内;而在这里已经深入青石地面的大片血迹,也被用名贵的地毡和氍毹给铺垫和掩盖起来,而一直通往殿内深处高居上首的那座玉山,也就是用整块青玉雕琢城山形还披上精美丝绸的宝座。
随后,就在这座代表于阗至高权柄的宝座之侧,率部左大臣也在一片朝贺和礼拜声中,为自己的血亲外甥新一代的于阗宝树王,亲手披上坠着宝石和流苏的朱金织锦袍和玉项环,戴上自后宫当中的老王太后处所抢来的鼠王金冠(注1),就此完成了简单而仓促的继位之礼。
(PS,于阗国作为天山南北交汇的枢纽和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佛法东传的必经之地,在崇信佛门的同时也兼容并蓄了许多外域文化元素;比如以十二生肖为诸天守护神,而又以其中的鼠王最为尊贵,而被视为王室传承更替的图腾和象征;却是源自于匈奴入侵于阗时,在王城附近的绿洲遭遇爆发鼠患而不战自败的典故)
事实上,作为历代于阗王的即位仪式,除了姗姗来迟却绝对不能少的中土天朝敕使的追认和册封之外;还需有身为西域第一大佛国的诸寺大德所组成的王内僧团,代表国中各大民部和境内附庸各族酋首在场,以及来自周边列国使臣的一致观礼和见证。
然后,就见头发灰白而目如鹰隼的左大臣,又徐徐然并腿团坐在了宝座之侧的锦榻上,心安理得的一同接受殿内部属和残余臣下的再度朝拜。不久之后,左大臣就牵着哪怕戴着栩栩如生的银鼠冠,也依旧只及自己肩头的于阗新主宝树王,重新出现在了王城侧东直面穿城大道的正门七凤楼上;
然后,他就与新王一同站在朱红的苫盖之下,接受参与了王城攻战并且夺取最后胜利的诸多城军兵卒和私属将士们,以及被他们从家门中赶出来的士民百姓,强颜欢笑跳起参差不齐的歌舞,以为恭祝新王之礼;然后,由新王身后的侍从们抬上一筐筐财物,洒下来漫天飞舞的彩绢钱币来。
这一刻,曾经以妻舅和打小一同在王苑里长大的玩伴身份,兢兢业业侍奉和效忠了前任国主尉迟佤那大半辈子,而临到晚年才骤然野心勃发的左大臣,也在这一刻陶醉其中而觉得相对那个啥都不懂的外甥,自己才是那个实至名归的真正于阗国主。
然而,方才洒下来了百十筐的财货,将七凤楼前载歌载舞的气氛勉强更多炒热起来一些;却又有数骑沿着东向中轴大街穿城而过的信使,给他带来的一个意外的消息和噩耗,也让这位王城之乱的胜出者,再也无心享受和体会这充满荣光的时刻了。
因为王城发生的内乱各方纷纷召集和吸引了,全国各州诸城的驻军、私兵和部众大量汇聚道王城附近的缘故;结果就是地方的防备和守卫由此空虚下来。因此,当来自南方打着襄助王室平叛旗号的外来军队抵达最西边的约昌城(且末镇)之后,居然没有多少人能够做主对应,自然也没人送出消息来。
反倒是有人因此主动站出来,成为了这支外来大军先锋的带路向导,引领他们轻车熟路而秋毫无犯的穿过了和阗河流域中下游的诸多城邑和市镇。当这些号称前来助阵和平叛的外来盟属军队的先头马队,一直推进到了故毗沙都督府的克州(今新疆于田县),才有人掏出来为之报信。
但是这时候,这支打着兴师助战旗号的马步大军前锋,已经逼近到了距离王都西城尚且不足百里之外的水泊绿洲地——毕墨城了。而这时,作为留守王都外围的左大臣亲信兼从弟,也终于探明了对方的具体身份和兴师动众的来历了。却是被逃亡在外的第四王子所引来的。
这个四王子的母家并不是什么显赫之身,只是一个寻常的王宫陪臣之女而已,因为在国主出猎时身边寂寞才得以侍奉得子;因此,在诸多名门大贵之家充斥的王宫之中,并不能算是什么有力的继位之选。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就是他好学唐人风尚而通晓文学经义。
因此,早年在国主一度重病不起时,就以孝道为由舍身入寺院为王祈福;而在事后被国主另眼相看而赐名毗讫罗摩,就此令其拜在西山王兴大寺座主膝下,修习佛理和其他学问;这样待到新王即位之后,他就可以以王室成员的血统,接掌的圆寂的座主之位而继续执掌僧团同时佐助新王。
因此这次变乱中的各家人马,其实都未曾将这个貌似文弱而胆小怕事,在一开始就急忙逃进王城之中,祈求族兄担任右侍大将的老王太后庇护膝下,而基本已经在王位之争中变相出局的庶出王子毗讫罗摩;甚至就连左大臣本人也并没有将其除之于后快的迫切打算。
这一方面是因为相比其他几家背景深厚的王兄王弟,他的可以仰仗和依赖的力量实在是足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却是顾及到了在于阗国内影响力深厚的佛门僧团;在外敌未曾剪除情况下,杀了这么一个注定要出家佛门的王子,只会授人口实而增添佛门方面的变数。
本以为这次兵乱当中,身边没有一兵一卒护持的对方,就此死在了王城哪个角落当中也就罢了的;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会带来了平乱的外援和助力,也是于阗国上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和渊源的传统盟友——归义军,以及同行而来闻所未闻的护法光复军(义从团)。
然而,既然已经成功击败了诸多对手,而成功扶持了新王的左大臣,又怎么可能在这个功成名就之刻坐以待毙呢?至少他手下还有击败各家后兼并而来的万余王城守军,还有城内外同样数量的家将、部曲和私兵,还有附从他的山北各部数千控弦;更有这座宏阔王城的十万口民和大量储集。
因此,在结束了臣民的朝贺之礼后,左大臣就宣布了新王将亲征讨逆的王令。因为他想的很明白了,就算是新王刚刚上位而根基尚未稳固,作为幕后的推手就越是越不能示弱;他自然没有寄望于一鼓作气击败远道而来的归义军;但只要展示足够的实力令其稍稍受挫之,就可以进行后续有代价的迫其退兵的一系列交涉和谈判。
但是在出兵迎战与绿洲边缘之前,为了后方的稳固计他再度下了一条命令,封禁了王城之内大小三十多所寺院的日常活动;以防其中有人可能成为来敌的内应和走漏消息的那万一可能性。然而,就是这一直王令,却又再度在王城之内闹出了差点不可收拾的动静来。
于阗本为佛国,而作为国家腹心的王城之内,更是众多信士云集而珈蓝遍布之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庶百姓,甚至是王城守军之中也是大有信徒所在;哪怕是国家重大节日,也要举行法会讲经唱经《守护大千国土经》、《大孔雀咒王经》、《大随求陀罗尼经》等等
乃至身为国主亲自领军出征东土时,也要令僧团齐颂护国三经的《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昙无谶、义净传译)以为壮行和祝福。因此王命一出上下哗然大惊,而王城收拢的守军当中甚至出现了抗命和哗营。
待到了左大臣带领着忠于自己的王城卫队和家将部曲,好容易才重新弹压和收拾了局面;并且将这条骑虎难下的王命强制执行下去。却也因此耽搁了一整天的时间;因此每当他得以整军誓师出阵之际,却得到的是王城之外的各路人马遭到了突袭,在各自为战之下已经相继战败。
因此在当日的旁玩以后,外军的旗帜已经出现在了王都西城之外的原野当中。
三十六人抚西域,六头火炬走匈奴。
古今参合坡头骨,尽是离披见鹘乌。
《咏史上·班超》
陈普〔宋代〕
——我是分割线——
而在昆仑山北麓,三条玉河所交汇的冲击平原和绿洲处的明珠,如今却是满目疮痍与烟熏火燎的于阗王都——西城之中,也终于在持续了数个月的兵乱攻杀之后,满城的哀呦与嚎哭声中迎来了尘埃落定之日。
以城内的数百家贵人就此灭门绝嗣,数以万计的城民百姓受到波及和荼毒,死伤不计其数为代价;被称为三王子之乱的王都争战中最后的胜利者,来自监国成员之一的率部左大臣,也志得意满的一手牵着自己刚刚总角之年的血亲外甥——第五王子尉迟宝树,步入门户大开的王城之中。
而他们前呼后拥的穿行其间的同时,犹自可见所经之处的廊柱、庭园和花树之间,尚且残留着未曾能够仓促冲洗干净的血色和其他污迹;以及正在被拖曳装车的尸骸。那是在之前被收买的王宫卫士、保持中立观望的僧兵,还有先行入宫避祸的王族、贵家子弟及其扈卫,之间多方混战开门的结果。
而不断涌入期间的士兵,也在他们的熟视无睹之下,将那些躲在宫室建筑与园林之间的宗室、贵姓们,给从藏身之处拖曳和捉拿出来;就此扒光了身上所有可能值钱的物件和衣袍,然后披在自己身上对其哈哈大笑起来,或又是揽抱、抓抗、拖曳其中的女眷,迫不及待向着草丛树下人较少的地方去。
而在一众披挂齐整而犹自沾着点点血色的甲兵簇拥下,他们最终来到了用来接受朝贺和递送国书,会见使臣的金册殿内;而在这里已经深入青石地面的大片血迹,也被用名贵的地毡和氍毹给铺垫和掩盖起来,而一直通往殿内深处高居上首的那座玉山,也就是用整块青玉雕琢城山形还披上精美丝绸的宝座。
随后,就在这座代表于阗至高权柄的宝座之侧,率部左大臣也在一片朝贺和礼拜声中,为自己的血亲外甥新一代的于阗宝树王,亲手披上坠着宝石和流苏的朱金织锦袍和玉项环,戴上自后宫当中的老王太后处所抢来的鼠王金冠(注1),就此完成了简单而仓促的继位之礼。
(PS,于阗国作为天山南北交汇的枢纽和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是佛法东传的必经之地,在崇信佛门的同时也兼容并蓄了许多外域文化元素;比如以十二生肖为诸天守护神,而又以其中的鼠王最为尊贵,而被视为王室传承更替的图腾和象征;却是源自于匈奴入侵于阗时,在王城附近的绿洲遭遇爆发鼠患而不战自败的典故)
事实上,作为历代于阗王的即位仪式,除了姗姗来迟却绝对不能少的中土天朝敕使的追认和册封之外;还需有身为西域第一大佛国的诸寺大德所组成的王内僧团,代表国中各大民部和境内附庸各族酋首在场,以及来自周边列国使臣的一致观礼和见证。
然后,就见头发灰白而目如鹰隼的左大臣,又徐徐然并腿团坐在了宝座之侧的锦榻上,心安理得的一同接受殿内部属和残余臣下的再度朝拜。不久之后,左大臣就牵着哪怕戴着栩栩如生的银鼠冠,也依旧只及自己肩头的于阗新主宝树王,重新出现在了王城侧东直面穿城大道的正门七凤楼上;
然后,他就与新王一同站在朱红的苫盖之下,接受参与了王城攻战并且夺取最后胜利的诸多城军兵卒和私属将士们,以及被他们从家门中赶出来的士民百姓,强颜欢笑跳起参差不齐的歌舞,以为恭祝新王之礼;然后,由新王身后的侍从们抬上一筐筐财物,洒下来漫天飞舞的彩绢钱币来。
这一刻,曾经以妻舅和打小一同在王苑里长大的玩伴身份,兢兢业业侍奉和效忠了前任国主尉迟佤那大半辈子,而临到晚年才骤然野心勃发的左大臣,也在这一刻陶醉其中而觉得相对那个啥都不懂的外甥,自己才是那个实至名归的真正于阗国主。
然而,方才洒下来了百十筐的财货,将七凤楼前载歌载舞的气氛勉强更多炒热起来一些;却又有数骑沿着东向中轴大街穿城而过的信使,给他带来的一个意外的消息和噩耗,也让这位王城之乱的胜出者,再也无心享受和体会这充满荣光的时刻了。
因为王城发生的内乱各方纷纷召集和吸引了,全国各州诸城的驻军、私兵和部众大量汇聚道王城附近的缘故;结果就是地方的防备和守卫由此空虚下来。因此,当来自南方打着襄助王室平叛旗号的外来军队抵达最西边的约昌城(且末镇)之后,居然没有多少人能够做主对应,自然也没人送出消息来。
反倒是有人因此主动站出来,成为了这支外来大军先锋的带路向导,引领他们轻车熟路而秋毫无犯的穿过了和阗河流域中下游的诸多城邑和市镇。当这些号称前来助阵和平叛的外来盟属军队的先头马队,一直推进到了故毗沙都督府的克州(今新疆于田县),才有人掏出来为之报信。
但是这时候,这支打着兴师助战旗号的马步大军前锋,已经逼近到了距离王都西城尚且不足百里之外的水泊绿洲地——毕墨城了。而这时,作为留守王都外围的左大臣亲信兼从弟,也终于探明了对方的具体身份和兴师动众的来历了。却是被逃亡在外的第四王子所引来的。
这个四王子的母家并不是什么显赫之身,只是一个寻常的王宫陪臣之女而已,因为在国主出猎时身边寂寞才得以侍奉得子;因此,在诸多名门大贵之家充斥的王宫之中,并不能算是什么有力的继位之选。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就是他好学唐人风尚而通晓文学经义。
因此,早年在国主一度重病不起时,就以孝道为由舍身入寺院为王祈福;而在事后被国主另眼相看而赐名毗讫罗摩,就此令其拜在西山王兴大寺座主膝下,修习佛理和其他学问;这样待到新王即位之后,他就可以以王室成员的血统,接掌的圆寂的座主之位而继续执掌僧团同时佐助新王。
因此这次变乱中的各家人马,其实都未曾将这个貌似文弱而胆小怕事,在一开始就急忙逃进王城之中,祈求族兄担任右侍大将的老王太后庇护膝下,而基本已经在王位之争中变相出局的庶出王子毗讫罗摩;甚至就连左大臣本人也并没有将其除之于后快的迫切打算。
这一方面是因为相比其他几家背景深厚的王兄王弟,他的可以仰仗和依赖的力量实在是足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却是顾及到了在于阗国内影响力深厚的佛门僧团;在外敌未曾剪除情况下,杀了这么一个注定要出家佛门的王子,只会授人口实而增添佛门方面的变数。
本以为这次兵乱当中,身边没有一兵一卒护持的对方,就此死在了王城哪个角落当中也就罢了的;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会带来了平乱的外援和助力,也是于阗国上下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和渊源的传统盟友——归义军,以及同行而来闻所未闻的护法光复军(义从团)。
然而,既然已经成功击败了诸多对手,而成功扶持了新王的左大臣,又怎么可能在这个功成名就之刻坐以待毙呢?至少他手下还有击败各家后兼并而来的万余王城守军,还有城内外同样数量的家将、部曲和私兵,还有附从他的山北各部数千控弦;更有这座宏阔王城的十万口民和大量储集。
因此,在结束了臣民的朝贺之礼后,左大臣就宣布了新王将亲征讨逆的王令。因为他想的很明白了,就算是新王刚刚上位而根基尚未稳固,作为幕后的推手就越是越不能示弱;他自然没有寄望于一鼓作气击败远道而来的归义军;但只要展示足够的实力令其稍稍受挫之,就可以进行后续有代价的迫其退兵的一系列交涉和谈判。
但是在出兵迎战与绿洲边缘之前,为了后方的稳固计他再度下了一条命令,封禁了王城之内大小三十多所寺院的日常活动;以防其中有人可能成为来敌的内应和走漏消息的那万一可能性。然而,就是这一直王令,却又再度在王城之内闹出了差点不可收拾的动静来。
于阗本为佛国,而作为国家腹心的王城之内,更是众多信士云集而珈蓝遍布之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庶百姓,甚至是王城守军之中也是大有信徒所在;哪怕是国家重大节日,也要举行法会讲经唱经《守护大千国土经》、《大孔雀咒王经》、《大随求陀罗尼经》等等
乃至身为国主亲自领军出征东土时,也要令僧团齐颂护国三经的《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译)、《金光明最胜王经》(昙无谶、义净传译)以为壮行和祝福。因此王命一出上下哗然大惊,而王城收拢的守军当中甚至出现了抗命和哗营。
待到了左大臣带领着忠于自己的王城卫队和家将部曲,好容易才重新弹压和收拾了局面;并且将这条骑虎难下的王命强制执行下去。却也因此耽搁了一整天的时间;因此每当他得以整军誓师出阵之际,却得到的是王城之外的各路人马遭到了突袭,在各自为战之下已经相继战败。
因此在当日的旁玩以后,外军的旗帜已经出现在了王都西城之外的原野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