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考校太子和二皇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吕布有扇穿越门最新章节!
吕胜的观点是,来喜是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个观点其实是有问题的。
即便是无心为恶,只要造成了恶劣后果,也是要受到惩罚的。
但是因为是无心,这个惩罚,可以适当的减轻。
当然了,今天来喜做错的事情,只不过是小事而已,完全可以不追究。
而吕胜作为一个皇子,肯为一个无辜的小太监求情,这份心性,倒是令吕布颇为满意。
吕布正准备说话的时候,忽然眉头一动,不由说道:“来人,把太子叫来。”
很快,太子便被叫了过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
吕布点头说道:“起来吧,朕叫你来呢,是有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
嗯?
父皇这是要考校我吗?
吕斌当下说道:“不知何事?还请父皇赐教!”
吕布说道:“是这样的,昨日皇宫张贴春联,太监来喜负责张贴皇宫门口的福字,但是却贴倒了。现在很多百姓都看到了,正议论纷纷,有损皇家威严。这件事情如果是让你处置的话,你会如何处置啊?”
嗯?
果然是考校我来了。
沉吟了片刻之后,太子吕斌心里已有计议。
吕斌不由说道:“启禀父皇,如果是孩儿处理这件事情的话,孩儿首先马上将春联更换下来。然后主要责任人来福,必然要进行惩罚,以儆效尤。鉴于现在是过节期间,这件事情可以推缓,可以节后进行处置。”
吕布不由问道:“可是,这件事情,已经有百姓看到,皇家的威严已经受损,这件事情,你该如何处置?还有,你在节后,准备如何处置来喜?”
吕斌不由说道:“父皇,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孩儿认为,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想要堵住百姓之后,已经不太可能。”
“既然如此的话,索性就让百姓去议论。相信用不几日,便会平复下去。至于来喜,既然会贴倒春联,以至于犯下这么大的过错。儿臣认为,此人当杀。”
听完吕斌的话,吕布不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吕斌的处理方式,吕布基本满意。
只不过,最后对于来喜的处理上,吕布感觉这个处理重了。
但是太子的整体思路,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接下来,吕布又看向吕胜,问道:“胜儿,如果让你处理这件事情,你会如何处理呢?”
早在太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吕胜似乎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回答。
听到父皇的询问之后,吕胜马上说道:“父皇,儿臣刚刚在皇宫门口听到百姓们都说,福倒了,福到了!倒和到同音,可以理解为福气到了。”
“所以,儿臣认为,可以向百姓解释,福字就是要倒着贴的,取福到旨意!至于来喜,虽然贴倒了春联,但是并非他有意犯错。”
“儿臣判断,要么来喜不识字,要么就是粗心大意。所以,来喜并不适合他现在的工作,可以调他去园林或者其他不需要识字不需要精细的地方,作为处罚,可以处罚他一月的工钱!”
嗯?
听到吕胜的判决方法之后,吕布不由眼睛一亮。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福到了这个典故,出自宋朝的王安石。
吕布没想到,胜儿居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反应倒是蛮快得。
让那个吕布眼睛一亮的地方,其实并不在这里。
而是对来喜的判决上面。
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惩罚。
并且可以看清来喜的缺点,根据他的能力来安排工作。
当然了,来喜不识字,不精细,到园林里面恐怕也干不了。
这估计是吕胜并不了解园林工作性质的缘故。
但是这是小节,无关紧要。
最重要的是,吕胜处理这件事情的思路,深得吕布喜欢。
如果吕胜就因为来喜无心为恶,执意要放过他的话,吕布会感觉非常失望。
而现在的判罚,则是恰到好处。
半晌之后,吕布才对太子和吕胜说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你们要谨记,当慎用重刑!不过,让来喜去园林,有欠妥当。胜儿,给来喜重新安置一个地方,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吧。”
“是,儿臣谨记!”
太子吕斌和二皇子吕胜同时应允。
太子的脸上,似乎有不以为然之色一闪而逝。
不过,这一丝神色,却被暗中观察的吕布给捕捉到了,不由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太子的杀心,还是过重了啊!
不过,似乎太子的性格,才更像是自己吧?
如果没有现代之旅的话,吕布本身就是嗜杀无谋之辈!
……
这时候,就见吕胜挠了挠脑袋,然后不好意思地问道:“父皇,刚才你说的那一大段什么杀之三,什么之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再给儿臣讲解一遍?”
吕布本来不错的心情,听到吕胜这句话,脸色一下子黑了起来。
“不学无术!还是留着去问你的老师去吧!”
说罢,吕布便把这两人给撵下去,自己去后花园去布置去了。
本来这件事情只不过是吕布一时兴起,忽然间想考校两位皇子一番,一时心血来潮而已。
这件事情,吕布也没想过要保密。
结果,当天下午,这件事情便被传出皇宫去。
被一干大臣所知。
这些大臣在听说了此事之后,各自都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太子和皇子,也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
不过,几乎无数士子,都对皇上提出的典故抓耳挠腮。
因为这个典故实在是太熟悉了,他们总感觉是在哪里看过。
但是仔细想去,却又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
以至于大除夕的,好多士子都在家里翻书。
更可气的是,结果最后还没翻出来。
额,要是翻出来那就真见鬼了。
因为这个典故,本来是苏东坡科考的时候写的一篇文章。
这个典故就是他杜撰的。
吕胜的观点是,来喜是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这个观点其实是有问题的。
即便是无心为恶,只要造成了恶劣后果,也是要受到惩罚的。
但是因为是无心,这个惩罚,可以适当的减轻。
当然了,今天来喜做错的事情,只不过是小事而已,完全可以不追究。
而吕胜作为一个皇子,肯为一个无辜的小太监求情,这份心性,倒是令吕布颇为满意。
吕布正准备说话的时候,忽然眉头一动,不由说道:“来人,把太子叫来。”
很快,太子便被叫了过来。
“儿臣给父皇请安。”
吕布点头说道:“起来吧,朕叫你来呢,是有件事情,想听听你的意见。”
嗯?
父皇这是要考校我吗?
吕斌当下说道:“不知何事?还请父皇赐教!”
吕布说道:“是这样的,昨日皇宫张贴春联,太监来喜负责张贴皇宫门口的福字,但是却贴倒了。现在很多百姓都看到了,正议论纷纷,有损皇家威严。这件事情如果是让你处置的话,你会如何处置啊?”
嗯?
果然是考校我来了。
沉吟了片刻之后,太子吕斌心里已有计议。
吕斌不由说道:“启禀父皇,如果是孩儿处理这件事情的话,孩儿首先马上将春联更换下来。然后主要责任人来福,必然要进行惩罚,以儆效尤。鉴于现在是过节期间,这件事情可以推缓,可以节后进行处置。”
吕布不由问道:“可是,这件事情,已经有百姓看到,皇家的威严已经受损,这件事情,你该如何处置?还有,你在节后,准备如何处置来喜?”
吕斌不由说道:“父皇,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孩儿认为,这件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想要堵住百姓之后,已经不太可能。”
“既然如此的话,索性就让百姓去议论。相信用不几日,便会平复下去。至于来喜,既然会贴倒春联,以至于犯下这么大的过错。儿臣认为,此人当杀。”
听完吕斌的话,吕布不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吕斌的处理方式,吕布基本满意。
只不过,最后对于来喜的处理上,吕布感觉这个处理重了。
但是太子的整体思路,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接下来,吕布又看向吕胜,问道:“胜儿,如果让你处理这件事情,你会如何处理呢?”
早在太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吕胜似乎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回答。
听到父皇的询问之后,吕胜马上说道:“父皇,儿臣刚刚在皇宫门口听到百姓们都说,福倒了,福到了!倒和到同音,可以理解为福气到了。”
“所以,儿臣认为,可以向百姓解释,福字就是要倒着贴的,取福到旨意!至于来喜,虽然贴倒了春联,但是并非他有意犯错。”
“儿臣判断,要么来喜不识字,要么就是粗心大意。所以,来喜并不适合他现在的工作,可以调他去园林或者其他不需要识字不需要精细的地方,作为处罚,可以处罚他一月的工钱!”
嗯?
听到吕胜的判决方法之后,吕布不由眼睛一亮。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福到了这个典故,出自宋朝的王安石。
吕布没想到,胜儿居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反应倒是蛮快得。
让那个吕布眼睛一亮的地方,其实并不在这里。
而是对来喜的判决上面。
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惩罚。
并且可以看清来喜的缺点,根据他的能力来安排工作。
当然了,来喜不识字,不精细,到园林里面恐怕也干不了。
这估计是吕胜并不了解园林工作性质的缘故。
但是这是小节,无关紧要。
最重要的是,吕胜处理这件事情的思路,深得吕布喜欢。
如果吕胜就因为来喜无心为恶,执意要放过他的话,吕布会感觉非常失望。
而现在的判罚,则是恰到好处。
半晌之后,吕布才对太子和吕胜说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你们要谨记,当慎用重刑!不过,让来喜去园林,有欠妥当。胜儿,给来喜重新安置一个地方,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吧。”
“是,儿臣谨记!”
太子吕斌和二皇子吕胜同时应允。
太子的脸上,似乎有不以为然之色一闪而逝。
不过,这一丝神色,却被暗中观察的吕布给捕捉到了,不由在心里暗自叹了口气。
太子的杀心,还是过重了啊!
不过,似乎太子的性格,才更像是自己吧?
如果没有现代之旅的话,吕布本身就是嗜杀无谋之辈!
……
这时候,就见吕胜挠了挠脑袋,然后不好意思地问道:“父皇,刚才你说的那一大段什么杀之三,什么之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再给儿臣讲解一遍?”
吕布本来不错的心情,听到吕胜这句话,脸色一下子黑了起来。
“不学无术!还是留着去问你的老师去吧!”
说罢,吕布便把这两人给撵下去,自己去后花园去布置去了。
本来这件事情只不过是吕布一时兴起,忽然间想考校两位皇子一番,一时心血来潮而已。
这件事情,吕布也没想过要保密。
结果,当天下午,这件事情便被传出皇宫去。
被一干大臣所知。
这些大臣在听说了此事之后,各自都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太子和皇子,也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
不过,几乎无数士子,都对皇上提出的典故抓耳挠腮。
因为这个典故实在是太熟悉了,他们总感觉是在哪里看过。
但是仔细想去,却又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
以至于大除夕的,好多士子都在家里翻书。
更可气的是,结果最后还没翻出来。
额,要是翻出来那就真见鬼了。
因为这个典故,本来是苏东坡科考的时候写的一篇文章。
这个典故就是他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