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莲花色尼
推荐阅读: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伏魔最新章节!
我惊讶地道:“转轮王,讲述这个故事给我听,真的是地藏菩萨的法旨?”
转轮王点点头道:“是呀,地藏菩萨告诉我,把这些讲给你听,有助于你觉悟。明王,我只是遵照地藏菩萨的意思转述给你,其实我也不懂,因为小仙修为不够,慧根太浅。明王,刚才和你讲目键连尊者的故事时,提到了莲花色尼。地藏菩萨吩咐了,把莲花色尼的故事也讲给你听,让你更能明白业力和神通的关系。”
我沮丧地道:“诸佛菩萨,如果前世有业,这世虽然修得神通,也会得业报,这太可怕了。”
转轮王道:“明王,下面这个莲花色尼的故事,就是给你另个启示。她前世精力太深,所以今世得到了许多悲催的报应。后来,她遇到了目键连尊者,从而大彻大悟。她今世所受的苦,就是为了抵消前世的业。当莲花色尼明白了这点后,她跟随佛陀出了家,成为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女弟子。”
转轮王神色庄重地告诉我,有一次,释迦世尊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为大众说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在过去,有一位很有地位也很有财富的商人,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过着美满的生活,夫唱妇随,恩爱非常。
但是,农夫不能不事耕作,做官的不能不办公事,工人不能不去做工,身为一个贸易商的商人,自也不能永远陪伴着他的妻子。
终于,商业的经营,迫使那个新婚的商人,离开了他的妻子。虽在临行之时,再三地安慰妻子,说他此去,一定早去早归,而且路程也不算太远。然当出门之后,由于交通不便,竟像是只断了线的风筝,去了很久很久,连一丝消息也没有带回家来。
他的妻子,苦苦地守着、盼着、熬着深闺的寂寞,一日、两日、一月、两月、一年、两年……都在枯燥烦闷的时日中度过了。
一个年轻的少妇,单独地留在家里,本是一件危险的事,何况这个少妇,乃是一个经不起寂寞的人,尤其当她回忆到新婚期间的夫妇生活,那种心灵及**的欢乐之时,她的生理机能,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应,好像是被推进了火坑,使得她往往血管暴胀,经脉收缩,难受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她除了怨恨自己的命苦之外,并不曾做出不名誉的事来。
最糟糕的,就在她家的附近,便是个专以淫业为生的女人住着,在那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多半是些年少英俊的男人,那些嬉笑**的声音,也不时由空气中传播过来,传进了她的耳鼓,叩动着她那寂寞的芳心。
有一天,她正在家里,待着纳闷,却来了一个年老的妇人,她们是早就认识了的。老妇人见她的表情,便知有着什么心事,所以打开话匣子,希望安慰她几句,她便问道:‘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的吗?’
‘没有什么,谢谢你!’那个少妇很想说出心中的感触,但终碍于羞涩,没有说出口来。
‘我想你一定有困难的,不必客气,告诉我好了。’
‘真的没有什么。’那少妇想了一想,终究想着了她所要说的话了:‘不瞒你说,我是一个苦命的女人,我真希望有一个什么好方法,使我能够有求必应,称心满意。’
‘关于求愿的事,我是听说过很多了。’老妇人继续说道:‘因为我是佛教徒,现世无佛,但有一位独觉圣者,经常行化人间,若能遇见了,给他饭食以及种种物品的恭敬供养,你就可以求什么得什么了。’
很巧地,那位独觉圣者,不多几日,竟然让那少妇见到了,并且如法地为那独觉圣者修了种种供养。独觉圣者是重于身教的,故在受供之后,并不说法,乃以种种神通的变化,使得施主发起敬心,深种善根。当他现了神通之后,又问那少妇道:‘你要求取什么吗?’
那个少妇立即五体投地,伏地哀求,她以为她是因为貌相不美而被丈夫遗弃了,所以她的愿望是:‘以此供养独觉圣者的褔力,愿于来世,得一端正庄严之身,像青莲华一样地色香俱足。娇艳动人,随念所求,男子不缺;乃至也像独觉圣者一样地得大神通,并能遭遇大善知识,大师佛陀,亲自承事供养。’当她求愿完毕,抬头看时,那位独觉圣者,已经去得不见踪影了。
因她的所求,是在来世,所以由于她的业报所致,她的那位商人丈夫,始终没有回来。于是,她虽坚守着贞操,没有改嫁,她的心里却趋于反常了。因她自己得不到美满的夫妇生活,她就专门为他人做媒,乃至使得他人不分父女、母子、兄妹、姐弟等,亦能达成通-奸的目的。
释迦世尊说到这里,便明白地告诉大众说:‘这就是过去生中的莲华色比丘尼,她的所愿所求,所作所为,都在今生感到了应得的果报。’
在释迦世尊的时代,有个叫做得叉尸罗城的城内,有一个很有名望的长者(绅士)结婚不到一年,他的太太便为他生了一个女孩子。
这个女孩,与众不同,她的身相是一般女孩所没有的:一生下来,就可看到她的皮肤细腻滑嫩得像新开的莲花花瓣,她的肤色,透明澄澈得像一层薄膜盖在她那粉嫩红润的身上,初看上去,真像是一朵刚从天池中出水盛开的优钵罗华;她的身体,在冰清玉洁之中,还射出一种金黄色的光彩;她的眼睛是绀青色的;最难得的,从她生下之后,即能于身上自然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气,芬芳馥郁,如同莲花。
这种奇迹,虽在当时印度,也是很少见闻的。因此,在不多几天之中,由传闻而来访见的,就有很多人了。特别是她家的亲戚朋友,也都因为她的身相的奇迹,而分享到一分殊胜的荣耀。
在印度的当时,凡是新生的孩子,过了三七二十一天,必须大邀亲友邻里,集会庆祝,那便是很隆重的命名典礼。很自然的,因这女孩的身相,金黄的光彩如莲华蕊,绀青的眼睛如莲花叶,白净透红的皮肤如莲华瓣,散发的香气如莲花味。于是她的芳名就被大家决定,叫做‘莲华色’了。
渐渐地,莲华色已在长大了。印度的女人,发育得很早,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已是长得非常成熟了。莲华色的美名,既已四播,前来求婚的,当然很多,终于她在各种因缘的安排下,嫁给了本城另外一位长者的儿子。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
不久,莲华色的父亲,因病去世了,留下她的母亲一人,在家里寂寞地守寡。适巧,莲华色出嫁以来,已经怀了孕,并且快要生产了;印度的风俗,女子生产,都要回到娘家去临盆。于是她与她的丈夫,便回到了她的娘家,陪伴着新寡而尚年轻的母亲,等待着婴儿的出世。
不久,莲华色生产了,那是一个女孩,相貌也有点像莲华色,所以很高兴。
然而,不幸的丑事,竟又被莲华色在偶然的机会中撞见了;她看见她的丈夫正与她的寡妇母亲,亲亲热热地睡在一起。显然地,那已不像是岳母女婿的关系了,她的母亲已经分享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已占有了她的母亲。
此时,莲华色的内心,是恨、是怒、是怨、是愁、是感恩、是痛苦,百感交集。她敬爱她的母亲,也敬爱她的丈夫,但是,她所爱的人,都在背着她做了使她无法忍受的丑事。以她的心意,真想闯进母亲的房去,将那无耻的男女,双双捉住;
然而,她能了解她母亲的寡居生活,对于年轻丧夫的母亲,她是非常同情;也能了解她丈夫的需要,当她在产前产后的一段时日之中,使她未能履行妻子的义务。所以,她的母亲与丈夫的相诱成奸,她既感到极度的厌恶,但也觉得那是值得同情的一对,因此,她作了自我牺牲的决定,为了成全她的母亲,她只有弃家出走了。
不过她仍希望她的丈夫,能够明白她要出走的动机。等她的丈夫走出她母亲的房间之后,她便忿怒地抱起刚生不久的女婴,扔给她的丈夫,并且教训他说:‘你这个畜生不如的无赖汉,既然无长无少,如今,你的女儿在这里,也拿去发泄你的兽-欲吧!’
做了错事的人,总是心慌意乱的,她的丈夫在慌张失措之际,并未接住那个女婴,致使女婴的后脑部,撞在一橛木块上,破了皮,流了血。母爱的天性,虽使她将这情景深深地留在记忆中,当时那忿怒的情绪,却不得不使她毅然不顾地奔出了家门。
现在的莲花色,已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苦命女人了,离了母亲的家,自也不愿再去丈夫的家。她想:她既决心出走,就该走得远些,离开她的家乡得叉尸罗城,到远方去另谋生路。
我惊讶地道:“转轮王,讲述这个故事给我听,真的是地藏菩萨的法旨?”
转轮王点点头道:“是呀,地藏菩萨告诉我,把这些讲给你听,有助于你觉悟。明王,我只是遵照地藏菩萨的意思转述给你,其实我也不懂,因为小仙修为不够,慧根太浅。明王,刚才和你讲目键连尊者的故事时,提到了莲花色尼。地藏菩萨吩咐了,把莲花色尼的故事也讲给你听,让你更能明白业力和神通的关系。”
我沮丧地道:“诸佛菩萨,如果前世有业,这世虽然修得神通,也会得业报,这太可怕了。”
转轮王道:“明王,下面这个莲花色尼的故事,就是给你另个启示。她前世精力太深,所以今世得到了许多悲催的报应。后来,她遇到了目键连尊者,从而大彻大悟。她今世所受的苦,就是为了抵消前世的业。当莲花色尼明白了这点后,她跟随佛陀出了家,成为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女弟子。”
转轮王神色庄重地告诉我,有一次,释迦世尊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为大众说了这样的一则故事。
在过去,有一位很有地位也很有财富的商人,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妻子,过着美满的生活,夫唱妇随,恩爱非常。
但是,农夫不能不事耕作,做官的不能不办公事,工人不能不去做工,身为一个贸易商的商人,自也不能永远陪伴着他的妻子。
终于,商业的经营,迫使那个新婚的商人,离开了他的妻子。虽在临行之时,再三地安慰妻子,说他此去,一定早去早归,而且路程也不算太远。然当出门之后,由于交通不便,竟像是只断了线的风筝,去了很久很久,连一丝消息也没有带回家来。
他的妻子,苦苦地守着、盼着、熬着深闺的寂寞,一日、两日、一月、两月、一年、两年……都在枯燥烦闷的时日中度过了。
一个年轻的少妇,单独地留在家里,本是一件危险的事,何况这个少妇,乃是一个经不起寂寞的人,尤其当她回忆到新婚期间的夫妇生活,那种心灵及**的欢乐之时,她的生理机能,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应,好像是被推进了火坑,使得她往往血管暴胀,经脉收缩,难受得喘不过气来!可是,她除了怨恨自己的命苦之外,并不曾做出不名誉的事来。
最糟糕的,就在她家的附近,便是个专以淫业为生的女人住着,在那里来来往往,进进出出的,多半是些年少英俊的男人,那些嬉笑**的声音,也不时由空气中传播过来,传进了她的耳鼓,叩动着她那寂寞的芳心。
有一天,她正在家里,待着纳闷,却来了一个年老的妇人,她们是早就认识了的。老妇人见她的表情,便知有着什么心事,所以打开话匣子,希望安慰她几句,她便问道:‘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助的吗?’
‘没有什么,谢谢你!’那个少妇很想说出心中的感触,但终碍于羞涩,没有说出口来。
‘我想你一定有困难的,不必客气,告诉我好了。’
‘真的没有什么。’那少妇想了一想,终究想着了她所要说的话了:‘不瞒你说,我是一个苦命的女人,我真希望有一个什么好方法,使我能够有求必应,称心满意。’
‘关于求愿的事,我是听说过很多了。’老妇人继续说道:‘因为我是佛教徒,现世无佛,但有一位独觉圣者,经常行化人间,若能遇见了,给他饭食以及种种物品的恭敬供养,你就可以求什么得什么了。’
很巧地,那位独觉圣者,不多几日,竟然让那少妇见到了,并且如法地为那独觉圣者修了种种供养。独觉圣者是重于身教的,故在受供之后,并不说法,乃以种种神通的变化,使得施主发起敬心,深种善根。当他现了神通之后,又问那少妇道:‘你要求取什么吗?’
那个少妇立即五体投地,伏地哀求,她以为她是因为貌相不美而被丈夫遗弃了,所以她的愿望是:‘以此供养独觉圣者的褔力,愿于来世,得一端正庄严之身,像青莲华一样地色香俱足。娇艳动人,随念所求,男子不缺;乃至也像独觉圣者一样地得大神通,并能遭遇大善知识,大师佛陀,亲自承事供养。’当她求愿完毕,抬头看时,那位独觉圣者,已经去得不见踪影了。
因她的所求,是在来世,所以由于她的业报所致,她的那位商人丈夫,始终没有回来。于是,她虽坚守着贞操,没有改嫁,她的心里却趋于反常了。因她自己得不到美满的夫妇生活,她就专门为他人做媒,乃至使得他人不分父女、母子、兄妹、姐弟等,亦能达成通-奸的目的。
释迦世尊说到这里,便明白地告诉大众说:‘这就是过去生中的莲华色比丘尼,她的所愿所求,所作所为,都在今生感到了应得的果报。’
在释迦世尊的时代,有个叫做得叉尸罗城的城内,有一个很有名望的长者(绅士)结婚不到一年,他的太太便为他生了一个女孩子。
这个女孩,与众不同,她的身相是一般女孩所没有的:一生下来,就可看到她的皮肤细腻滑嫩得像新开的莲花花瓣,她的肤色,透明澄澈得像一层薄膜盖在她那粉嫩红润的身上,初看上去,真像是一朵刚从天池中出水盛开的优钵罗华;她的身体,在冰清玉洁之中,还射出一种金黄色的光彩;她的眼睛是绀青色的;最难得的,从她生下之后,即能于身上自然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气,芬芳馥郁,如同莲花。
这种奇迹,虽在当时印度,也是很少见闻的。因此,在不多几天之中,由传闻而来访见的,就有很多人了。特别是她家的亲戚朋友,也都因为她的身相的奇迹,而分享到一分殊胜的荣耀。
在印度的当时,凡是新生的孩子,过了三七二十一天,必须大邀亲友邻里,集会庆祝,那便是很隆重的命名典礼。很自然的,因这女孩的身相,金黄的光彩如莲华蕊,绀青的眼睛如莲花叶,白净透红的皮肤如莲华瓣,散发的香气如莲花味。于是她的芳名就被大家决定,叫做‘莲华色’了。
渐渐地,莲华色已在长大了。印度的女人,发育得很早,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已是长得非常成熟了。莲华色的美名,既已四播,前来求婚的,当然很多,终于她在各种因缘的安排下,嫁给了本城另外一位长者的儿子。这是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
不久,莲华色的父亲,因病去世了,留下她的母亲一人,在家里寂寞地守寡。适巧,莲华色出嫁以来,已经怀了孕,并且快要生产了;印度的风俗,女子生产,都要回到娘家去临盆。于是她与她的丈夫,便回到了她的娘家,陪伴着新寡而尚年轻的母亲,等待着婴儿的出世。
不久,莲华色生产了,那是一个女孩,相貌也有点像莲华色,所以很高兴。
然而,不幸的丑事,竟又被莲华色在偶然的机会中撞见了;她看见她的丈夫正与她的寡妇母亲,亲亲热热地睡在一起。显然地,那已不像是岳母女婿的关系了,她的母亲已经分享了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也已占有了她的母亲。
此时,莲华色的内心,是恨、是怒、是怨、是愁、是感恩、是痛苦,百感交集。她敬爱她的母亲,也敬爱她的丈夫,但是,她所爱的人,都在背着她做了使她无法忍受的丑事。以她的心意,真想闯进母亲的房去,将那无耻的男女,双双捉住;
然而,她能了解她母亲的寡居生活,对于年轻丧夫的母亲,她是非常同情;也能了解她丈夫的需要,当她在产前产后的一段时日之中,使她未能履行妻子的义务。所以,她的母亲与丈夫的相诱成奸,她既感到极度的厌恶,但也觉得那是值得同情的一对,因此,她作了自我牺牲的决定,为了成全她的母亲,她只有弃家出走了。
不过她仍希望她的丈夫,能够明白她要出走的动机。等她的丈夫走出她母亲的房间之后,她便忿怒地抱起刚生不久的女婴,扔给她的丈夫,并且教训他说:‘你这个畜生不如的无赖汉,既然无长无少,如今,你的女儿在这里,也拿去发泄你的兽-欲吧!’
做了错事的人,总是心慌意乱的,她的丈夫在慌张失措之际,并未接住那个女婴,致使女婴的后脑部,撞在一橛木块上,破了皮,流了血。母爱的天性,虽使她将这情景深深地留在记忆中,当时那忿怒的情绪,却不得不使她毅然不顾地奔出了家门。
现在的莲花色,已是一个无家可归的苦命女人了,离了母亲的家,自也不愿再去丈夫的家。她想:她既决心出走,就该走得远些,离开她的家乡得叉尸罗城,到远方去另谋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