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南郡两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天下枭雄最新章节!
随着河北战事渐渐结束,南方的战役也到了尾声,两支唐军在秦王李世民的率领下,左右夹击,在南郡一战击溃了萧铣亲率的二十万大军,萧铣仓惶东逃,号称拥有四十万大军的西梁国一夜间瓦解。
唐军势如破竹,连续占领夷陵、南郡、汉东、安陆、竟陵、巴陵、长沙等荆襄十几余郡,萧铣退缩到豫章郡,此时他身边的军队不足三千人,但水军大将军来护儿率领的三百艘战船,近五万水军却没有溃散,成了萧铣的最后希望。
虽然应该一鼓作气歼灭萧铣,但此时,李世民得到了河北战事结束的消息,他毅然下令停止向东进攻,只留李孝恭率三万巴蜀军和八万降军精锐镇守荆襄,其余二十万大军在集结襄阳,准备返回关中。
安陆郡,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沿着官道向西进发,队伍中,李孝恭有些忧心地问李世民,“我们没有将萧铣全歼,是否有些不智?”
李世民微微一笑,“二哥觉得萧铣的惨败是什么原因造成?”
李孝恭想了想道:“前两天我和投降的江州总管盖彦举谈过此事,盖彦举说西梁国内有两个派系,一个是南华会派系,一个军将派系,两个派系互相攻诘,争权夺利,斗争激烈,萧铣偏向于南华会派系,不断削弱军将派系兵权,导致将领们普遍不满,去年大司马董景珍造反被杀,被一同诛杀者上百人,造成军心溃散,我认为这才是萧铣失败的根源。”
李世民笑了笑,赞同李孝恭的判断,“萧铣此人外柔内厉,猜忌心极重,加之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连跟随他创立南华会的王默也最后被他逼死。此等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之人,能成什么大事?所以我不把他放在心上,只需略施小计,便可将他内部再分化,迟早会被林士弘所灭。”
说到这,李世民又苦笑一声,“话又说回来,萧铣虽然猜忌之心极重。但他也过人之处。否则他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复新萧梁国,按理我应该把他全部歼灭,以绝后患。但河北战事结束,杨元庆必然率军回河东,关中兵力不足。我必须尽快回军,荆襄之事就交给你了。”
李孝恭默默点头,他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要继续全歼萧铣,而是要巩固唐军对荆襄的占领。
这时,一名士兵指着远处道:“殿下,京山县到了!”
李世民凝视着远处一座黑黝黝的县城,吩咐亲卫到:“把李京带上来!”
片刻,几名士兵将一名被俘的西梁朝官员带了上来,正是杨元庆舅父。西梁朝鸿胪寺少卿李京,南郡城破后,他逃出城,准备去江夏郡找自己的长子,却在路上被唐军斥候所抓。
李世民对李京非常感兴趣,这竟然是杨元庆的舅父,他要把此人带回长安。李京虽然被俘,但还是受到了礼遇,衣冠整齐,食宿良好,他上前行一礼。“参见秦王殿下!”
李世民用马鞭一指京山县,微微笑道:“这里是李少卿的老家吧!”
李京低下头。脸上露出紧张之色,如果是回襄阳,走京山县绝对是绕远路了,可秦王居然从这里走,显然是有他的目的,李京已经隐隐猜到秦王的目的是什么了,他心中开始不安起来。
李世民见李京不肯回答,也不勉强他,吩咐亲兵道:“速把京山县令给我找来。”
片刻,京山县令和其他几名县官匆匆忙忙跑来,在李世民战马前躬身行礼,“卑职京山县令范钟离参见秦王殿下!”
“范县令免礼!”
李世民语气温和问道:“唐军士兵可有军纪不严、侵犯民众之事?”
唐军在京山县驻扎有一营三百士兵,虽然这些士兵比较粗鲁,招摇过市,时而会有喝酒不给钱之事,但还没有发生作奸犯科的严重案件,范钟离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时间长了,肯定会发生大案。
他恭恭敬敬道:“暂时没有恶性案件发生!”
李世民脸色一变,反手一鞭抽向安陆郡都尉姚顺,斥骂道:“我是怎么吩咐你的,京山县非同寻常,要严肃军纪,校尉治军不严,给我重打一百棍,立刻给我换人。”
都尉姚顺吓得满头大汗,连忙跑去调兵换人,县令范钟离心中感激,连忙道:“多谢殿下体恤地方!”
李世民淡淡一笑,又问他,“楚王母陵在何处?我想去看看。”
旁边李京脸色霎时变得惨白,秦王来京山县果然是为了杨元庆母亲的陵墓,县令范钟离也有些不安,他害怕秦王毁陵,将来他无法向隋朝交代。
但他又不敢不答应,只得带着李世民一行人来到了数里外的楚王母陵,老远便看见了一座气势恢宏的陵园,占地足有百亩,四周围有高墙,陵内树林茂密,一条白玉大道两边立着文武各十二人巨像,以及战马、骆驼等石像,正上方是一座半球型的白玉穹陵。
整个陵墓都是以皇太后的规格来建造,此时陵墓已经关闭,萧铣原本派在这里驻扎的士兵也逃走了,整个陵墓内冷冷清清,只有一个看陵的老人。
李世民凝视陵墓半晌,当即下令道:“开启大门!”
这时,李京再也忍不住,上前躬身求道:“殿下,臣闻守德者不扰人先祖,隋唐虽为敌国,但与先人无关,请放过陵寝吧!”
李世民奇怪地看着他,半晌,摇摇头道:“原来李少卿以为我是来毁陵破墓,你把我李世民看成什么人了?”
他重重哼了一声,不理会李京,大步向陵园内走去,李京一下子愣住了,难道自己误会了吗?
李世民走上陵台,来到穹墓面前,正面是一块高五尺的墓碑,上写几个大字:‘亡母李氏之墓。’
下面有一行小字,‘儿杨元庆立,仁寿四年十月初九’。
李世民注视半晌,回头对亲兵令道:“摆上祭品!”
十几名亲兵摆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李世民接过三支香,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三礼,李孝恭也行了三礼,李世民这才对李京道:“虽然杨元庆是我的敌人,但从前不是,我是为故旧之情来祭拜他的亡母,但这并不说明什么,他日在战场上一样是你死我活。”
李世民又吩咐范县令,“以后京山县每年税赋的一半,用于维护陵寝,京山县要好生看护陵寝。”
“卑职谨记殿下之言!”
李世民又扫了一眼随从,“姚将军可在?”
都尉姚顺连忙从后面走出来,“末将在!”
李世民对他令道:“可另外派一队士兵驻守陵墓,没有范县令同意,任何人不得擅入。”
“末将遵命!”
李世民一一安排好,他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对李孝恭笑了笑,“就这样吧!二哥留下镇守荆襄,防御萧铣和林士弘,我就回长安了。”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路保重!”
李世民翻身上马,一催战马,率领数千人向西北方向疾奔而去。
。。。。。。
豫章郡,这里原本是林士弘的地盘,一个多月前的一场激战,萧铣军大胜,歼敌数万人,林士弘率残军东撤鄱阳郡。
但萧铣心中的喜悦还没有消褪,二十万唐军便兵分两路,闪电般袭击荆襄,一日百里,数日后便包围了江陵城,萧铣率军仓惶应战,却被唐军以逸待劳,在江陵城下,一战将他的二十万大军击溃。
萧铣率三千残军一路东逃至豫章城,方才惊魂稍定。
离江陵之败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萧铣也已从极度沮丧中渐渐恢复过来,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
虽然这才惨败几乎拔掉了他的根基,但他还有一点残存的实力,来护儿率领的五万水军没有参战,从而幸存下来,此时,千余艘大船就停在赣江之上,除此之外,他还收拢了近两万南华会士兵,这样,他还有七万军队,赣江两岸和鄱阳湖畔的肥沃土地足以养活这些军队。
更让萧铣感到庆幸的是,唐军没有追杀到豫章郡,使他得到了喘息之机。
“陛下,微臣听说是因为河北战事结束,唐军担心关中有失,李世民才不得不撤军。”
说话的是萧铣的中书侍郎岑文本,他今年只有二十四岁,年轻有为,执掌西梁朝机密,深受萧铣的信任,正是他的再三鼓励,萧铣才慢慢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萧铣今年只有三十六岁,容颜依旧坚毅成熟,但头发已经斑白,颇有一点鹤发童颜之感,萧铣站在窗前,凝望着远方的赣江,以及赣江上的千桅林立,心中思绪万千。
他叹了口气,“我本还怨恨隋朝未能支援我,可现在看来,唐军就是抓住了隋军进攻河北的机会,只怨我实力太弱,竟然被李世民一战击溃,如果再能坚持半个月,或许时局就不一样了。”
“陛下。。。。。”
岑文本刚开口,萧铣便摆手打断了他,“从现在开始,我已决定臣服于隋朝,去除帝号,以梁国公自居,你不要再称我为陛下。”
“是!卑职的意思是,主公可以向东发展,灭掉林士弘,收拢他的军队,以图东山再起,为了保证军粮供应,可以先取宜春郡和庐陵郡,大军从赣江南下,势如破竹。”
萧铣背着手走了几步,对岑文本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获得隋朝政治上的支持,就烦请先生去一趟太原,和杨元庆再好好谈一谈。”(未完待续)
随着河北战事渐渐结束,南方的战役也到了尾声,两支唐军在秦王李世民的率领下,左右夹击,在南郡一战击溃了萧铣亲率的二十万大军,萧铣仓惶东逃,号称拥有四十万大军的西梁国一夜间瓦解。
唐军势如破竹,连续占领夷陵、南郡、汉东、安陆、竟陵、巴陵、长沙等荆襄十几余郡,萧铣退缩到豫章郡,此时他身边的军队不足三千人,但水军大将军来护儿率领的三百艘战船,近五万水军却没有溃散,成了萧铣的最后希望。
虽然应该一鼓作气歼灭萧铣,但此时,李世民得到了河北战事结束的消息,他毅然下令停止向东进攻,只留李孝恭率三万巴蜀军和八万降军精锐镇守荆襄,其余二十万大军在集结襄阳,准备返回关中。
安陆郡,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沿着官道向西进发,队伍中,李孝恭有些忧心地问李世民,“我们没有将萧铣全歼,是否有些不智?”
李世民微微一笑,“二哥觉得萧铣的惨败是什么原因造成?”
李孝恭想了想道:“前两天我和投降的江州总管盖彦举谈过此事,盖彦举说西梁国内有两个派系,一个是南华会派系,一个军将派系,两个派系互相攻诘,争权夺利,斗争激烈,萧铣偏向于南华会派系,不断削弱军将派系兵权,导致将领们普遍不满,去年大司马董景珍造反被杀,被一同诛杀者上百人,造成军心溃散,我认为这才是萧铣失败的根源。”
李世民笑了笑,赞同李孝恭的判断,“萧铣此人外柔内厉,猜忌心极重,加之心胸狭窄,不能容人,连跟随他创立南华会的王默也最后被他逼死。此等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同富贵之人,能成什么大事?所以我不把他放在心上,只需略施小计,便可将他内部再分化,迟早会被林士弘所灭。”
说到这,李世民又苦笑一声,“话又说回来,萧铣虽然猜忌之心极重。但他也过人之处。否则他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复新萧梁国,按理我应该把他全部歼灭,以绝后患。但河北战事结束,杨元庆必然率军回河东,关中兵力不足。我必须尽快回军,荆襄之事就交给你了。”
李孝恭默默点头,他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要继续全歼萧铣,而是要巩固唐军对荆襄的占领。
这时,一名士兵指着远处道:“殿下,京山县到了!”
李世民凝视着远处一座黑黝黝的县城,吩咐亲卫到:“把李京带上来!”
片刻,几名士兵将一名被俘的西梁朝官员带了上来,正是杨元庆舅父。西梁朝鸿胪寺少卿李京,南郡城破后,他逃出城,准备去江夏郡找自己的长子,却在路上被唐军斥候所抓。
李世民对李京非常感兴趣,这竟然是杨元庆的舅父,他要把此人带回长安。李京虽然被俘,但还是受到了礼遇,衣冠整齐,食宿良好,他上前行一礼。“参见秦王殿下!”
李世民用马鞭一指京山县,微微笑道:“这里是李少卿的老家吧!”
李京低下头。脸上露出紧张之色,如果是回襄阳,走京山县绝对是绕远路了,可秦王居然从这里走,显然是有他的目的,李京已经隐隐猜到秦王的目的是什么了,他心中开始不安起来。
李世民见李京不肯回答,也不勉强他,吩咐亲兵道:“速把京山县令给我找来。”
片刻,京山县令和其他几名县官匆匆忙忙跑来,在李世民战马前躬身行礼,“卑职京山县令范钟离参见秦王殿下!”
“范县令免礼!”
李世民语气温和问道:“唐军士兵可有军纪不严、侵犯民众之事?”
唐军在京山县驻扎有一营三百士兵,虽然这些士兵比较粗鲁,招摇过市,时而会有喝酒不给钱之事,但还没有发生作奸犯科的严重案件,范钟离心中还是有些担心,时间长了,肯定会发生大案。
他恭恭敬敬道:“暂时没有恶性案件发生!”
李世民脸色一变,反手一鞭抽向安陆郡都尉姚顺,斥骂道:“我是怎么吩咐你的,京山县非同寻常,要严肃军纪,校尉治军不严,给我重打一百棍,立刻给我换人。”
都尉姚顺吓得满头大汗,连忙跑去调兵换人,县令范钟离心中感激,连忙道:“多谢殿下体恤地方!”
李世民淡淡一笑,又问他,“楚王母陵在何处?我想去看看。”
旁边李京脸色霎时变得惨白,秦王来京山县果然是为了杨元庆母亲的陵墓,县令范钟离也有些不安,他害怕秦王毁陵,将来他无法向隋朝交代。
但他又不敢不答应,只得带着李世民一行人来到了数里外的楚王母陵,老远便看见了一座气势恢宏的陵园,占地足有百亩,四周围有高墙,陵内树林茂密,一条白玉大道两边立着文武各十二人巨像,以及战马、骆驼等石像,正上方是一座半球型的白玉穹陵。
整个陵墓都是以皇太后的规格来建造,此时陵墓已经关闭,萧铣原本派在这里驻扎的士兵也逃走了,整个陵墓内冷冷清清,只有一个看陵的老人。
李世民凝视陵墓半晌,当即下令道:“开启大门!”
这时,李京再也忍不住,上前躬身求道:“殿下,臣闻守德者不扰人先祖,隋唐虽为敌国,但与先人无关,请放过陵寝吧!”
李世民奇怪地看着他,半晌,摇摇头道:“原来李少卿以为我是来毁陵破墓,你把我李世民看成什么人了?”
他重重哼了一声,不理会李京,大步向陵园内走去,李京一下子愣住了,难道自己误会了吗?
李世民走上陵台,来到穹墓面前,正面是一块高五尺的墓碑,上写几个大字:‘亡母李氏之墓。’
下面有一行小字,‘儿杨元庆立,仁寿四年十月初九’。
李世民注视半晌,回头对亲兵令道:“摆上祭品!”
十几名亲兵摆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李世民接过三支香,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三礼,李孝恭也行了三礼,李世民这才对李京道:“虽然杨元庆是我的敌人,但从前不是,我是为故旧之情来祭拜他的亡母,但这并不说明什么,他日在战场上一样是你死我活。”
李世民又吩咐范县令,“以后京山县每年税赋的一半,用于维护陵寝,京山县要好生看护陵寝。”
“卑职谨记殿下之言!”
李世民又扫了一眼随从,“姚将军可在?”
都尉姚顺连忙从后面走出来,“末将在!”
李世民对他令道:“可另外派一队士兵驻守陵墓,没有范县令同意,任何人不得擅入。”
“末将遵命!”
李世民一一安排好,他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对李孝恭笑了笑,“就这样吧!二哥留下镇守荆襄,防御萧铣和林士弘,我就回长安了。”
李孝恭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路保重!”
李世民翻身上马,一催战马,率领数千人向西北方向疾奔而去。
。。。。。。
豫章郡,这里原本是林士弘的地盘,一个多月前的一场激战,萧铣军大胜,歼敌数万人,林士弘率残军东撤鄱阳郡。
但萧铣心中的喜悦还没有消褪,二十万唐军便兵分两路,闪电般袭击荆襄,一日百里,数日后便包围了江陵城,萧铣率军仓惶应战,却被唐军以逸待劳,在江陵城下,一战将他的二十万大军击溃。
萧铣率三千残军一路东逃至豫章城,方才惊魂稍定。
离江陵之败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月,萧铣也已从极度沮丧中渐渐恢复过来,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
虽然这才惨败几乎拔掉了他的根基,但他还有一点残存的实力,来护儿率领的五万水军没有参战,从而幸存下来,此时,千余艘大船就停在赣江之上,除此之外,他还收拢了近两万南华会士兵,这样,他还有七万军队,赣江两岸和鄱阳湖畔的肥沃土地足以养活这些军队。
更让萧铣感到庆幸的是,唐军没有追杀到豫章郡,使他得到了喘息之机。
“陛下,微臣听说是因为河北战事结束,唐军担心关中有失,李世民才不得不撤军。”
说话的是萧铣的中书侍郎岑文本,他今年只有二十四岁,年轻有为,执掌西梁朝机密,深受萧铣的信任,正是他的再三鼓励,萧铣才慢慢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萧铣今年只有三十六岁,容颜依旧坚毅成熟,但头发已经斑白,颇有一点鹤发童颜之感,萧铣站在窗前,凝望着远方的赣江,以及赣江上的千桅林立,心中思绪万千。
他叹了口气,“我本还怨恨隋朝未能支援我,可现在看来,唐军就是抓住了隋军进攻河北的机会,只怨我实力太弱,竟然被李世民一战击溃,如果再能坚持半个月,或许时局就不一样了。”
“陛下。。。。。”
岑文本刚开口,萧铣便摆手打断了他,“从现在开始,我已决定臣服于隋朝,去除帝号,以梁国公自居,你不要再称我为陛下。”
“是!卑职的意思是,主公可以向东发展,灭掉林士弘,收拢他的军队,以图东山再起,为了保证军粮供应,可以先取宜春郡和庐陵郡,大军从赣江南下,势如破竹。”
萧铣背着手走了几步,对岑文本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要获得隋朝政治上的支持,就烦请先生去一趟太原,和杨元庆再好好谈一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