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修一下bug,顺便请假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穿到古代当名士最新章节!
周王的婚礼最终订在了正月初十。婚礼正式举行之前, 王妃也能回娘家住上几天,陪伴家人, 等待礼官上门册封。
桓家人丁并不兴旺, 除已定了周王妃的元娘之外,只有一位才满十岁的庶女, 已借着堂娘的身份与永安侯赵家订了婚。好在桓家姻亲不少, 婚礼之前家中伯母、姑母、姨母、表姐妹都赶来拜贺、陪伴, 也少解了她这些年的孤寂和苦闷。
自新泰二十年入宫, 婚事一推再推, 她在宫里也听了不少流言蜚语, 甚至几次从噩梦中惊醒, 都梦到这桩婚事不成, 她又被退回桓家,嫁给那不成器的宋时。
虽说她现在也听说宋时有了些出息,弄出了种新的印书法, 办过福建讲学会, 可那又有什么用?不过是些不关前程的杂事,说起来是能在文人中搏个好名声,却不如省下这些工夫, 踏踏实实读书, 早日中个进士。
若他有出息,祖父怎会顶着毁婚的骂名将她送入宫里?
桓元娘揉了揉额角,叹息一声。身边伺候的宫人,特地来看望她的亲长、表姐妹、闺中旧友便都满面关切地上来问她是哪里不舒服, 可要请个大夫来诊治。
她是未来王妃,婚礼之前可不能出任何差池。
桓元娘摇了摇头,笑道:“只是屋内有些炭火气,熏得人心中燥气。宫里的炭都是不见烟气的银丝碳,墙壁间又夹着火墙取暖,冬日里靠着引枕读书赏雪,实是难得的清幽之乐。”
原先在宫里时只觉着家里好,早晚盼着能回家住几天,享享天伦之乐。可如今真回到家里,看着这些人满脸汲求名利的谄媚,听着她们攀比丈夫、儿女,教自己婚后如何辖制丈夫、小妾,却只觉满心陌生。
这样的天伦之乐,还不如在宫里清清净净地看书呢。
听说周王也喜欢看书,又温柔孝顺,定能和她脾气相投。等他们成亲之后……等将来周王即位,坤宁宫里还有一座属于她的藏书楼,帝后二人“赌书消得泼茶香”,那才是真正的神仙日子。
她随口说了句看书,便有位不知从哪里论得上亲的表姨母巴结上来,殷勤地说:“桓小御史从福建回来,定然为大姑娘带了许多新书来吧?我娘家有亲戚在南方,听说闽浙一带都时兴宋氏版的《第二届福建讲学大会语录》。那书是主办讲学会名家手刻书版,文字极有风骨,却不是外头那些匠人刻出的可比,姑娘可看过这书?”
宋氏。
福建讲学大会。
两个词合在一起,顿时让桓元娘想起了此生最不愿听见的名字。
她曾经差点与这个人成亲,她嫡亲的兄长也为这人与她生了嫌隙,甚至追着他去了福建,丝毫不顾她这个在深宫里惶恐无依的妹妹。
福建与京城远隔三四千里,音讯难传,而她兄长从御史谪落成小州府的通判,她这个未来王妃都听了不少闲言闲语。
她常想着,若兄长还在朝中,是个前程远大的御史,周王会不会一早便倚重她兄长?那些背地里嚼舌的宫人见了她兄长的丰采,还不知要怎么倾慕呢。
凭祖父阁老之尊,她这王妃身份,兄长若在京里,恐怕也早娶了大族女子。他们桓家在阁、周王外家马尚书在兵部,再娶一位部堂高官家出身的嫂嫂,周王早该稳稳当当地立了太子,她又何苦在宫中等了三年?
她的脸色霎时有些冷意,又旋即强抑厌恶之色,打迭起王妃气度,温声道:“是么,原来外头出了有这样的好书。我身边倒是多放着些宫里带来的图书,足可打发时间,尚不需向外头求书。”
那位姨母献殷勤不成,险些惹了未来王妃不喜,屋里都是有眼色的人,自然没人再提起福建那些新鲜事和那出名的人。
然而她那堂妹年纪却还小,让生母教养得一心要讨好王妃姐姐,转天便将桓凌回来时分送亲友的《白毛仙姑传》与两本《福建讲学大会语录》拿给了桓元娘。
她自幼随父兄读书,眼力绝佳,只一见标签上端正清峻、风格极佳的硬笔字便不由心生喜爱。但看到《语录》中宋时名字后那一行行熟悉的性理之论时,她眼中淡淡的欣赏便转为冷笑。
这分明是她兄长的口吻!
那宋时在她家读书时写的文章父亲都拿给她看过,他从没有过自己的想法,先生教什么就是什么。当年父亲教他,他的文章就与父亲一脉相承,如今兄长到福建教他,他讲解理学时就全是兄长的口吻……
这样一个人能有什么出息,兄长却待他比嫡亲妹妹还好!难道她嫁给周王不是为了这个家,不是为了祖父和兄长的前程吗?
她将书还了回去,在婚礼之前特地请兄长来单独相会,赌着一口气说:“小妹成亲在即,兄长竟没什么话要与我说吗?还是你一腔心思都在宋时身上,已经忘了我才是你骨肉相连的亲妹子?”
桓凌看着端庄雍容,却被宫中生活养出了一身疏冷和傲气的妹妹,眼上流露出几分怜惜和自责。
他心中涌动着许多话语,但事到如今,再说什么也没了意义,只能叹息一声:“你已经成了皇家妇,往后要好生服侍周王,孝敬太后、圣上与和贤妃娘娘,成亲后要有王妃气度,替周王管束好妾室宫人……”
他像个老父亲一样絮絮叨叨地叮嘱妹妹,桓元娘却不耐烦地说:“我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兄长就没有真心话要与我讲么?若兄长没有,我倒有几句话说!”
她们兄妹会面,并未留宫人在屋里服侍,这屋子因是她这个未来王妃的居所,早有宫里匠人来换成了玻璃门窗,隔音极好,也不怕有人听壁角。她便上前几步,仰头对兄长说:“待我入宫为妃,便为兄长指一门好亲事,到时候咱们三家一起辅佐周王——”
桓凌的脸色蓦然冰冷,厉色喝道:“噤声!此事岂是咱们家能议论的!”
桓元娘脸色乍白乍红,羞愧又不甘地问:“这话旁人又听不到,兄长何须这样训我?兄长难道就没有雄心壮志……”
桓凌横了她一眼,压低声音教训她:“你自幼承庭训,尚不知君臣父子耶?你嫁入宫中也只是王妃,不是皇后,休得想这些不该妄想的东西!虽说你要做王妃,身份尊贵了,可只要你一天还是我妹妹,我做兄长的便不能看着你行差踏错!”
她入宫三年还没能成婚,竟不懂圣上看这桩婚事的态度么!难道他们竟以为当今真是个奢侈无度,借长子婚事敛财的昏君?
元娘一个父母双亡、有过未婚夫的女子能选作皇妃,皆是大皇子生母贤妃主张,周王外家马尚书与他们祖父权势交换的产物:马尚书不是翰林出身,早年又因军功封伯,不能再入内阁,便倚势援引桓侍郎入阁,以此换得一位忠于周王、又能在内阁代表自家利益的阁老。而桓侍郎得了大学士之位,又将一个孙女嫁作王妃,搏一个周王登基后的荣华富贵。
然而两家只顾着新朝富贵,却没想过这样一场交换在当今天子眼中是什么看的。
虽说天子素来宠爱周王,朝中上下早已视其为隐形太子,可这也不是永世不易的。天子年纪渐长,最忌殚的只怕就是儿子与臣下背后勾结,窃夺权柄,而他们两家正犯了这人君的大忌。
他虽劝不转祖父,却不能让妹妹浑浑噩噩地被引上错路!
他将当今宫中局势与妹妹分析了一番,力劝道:“当初你入宫的事,你与祖父怕我阻拦,合力瞒得严严的不教我知道,才闹到了今日这般田地。往事不可追……从今往后你只管安份守己地做好王妃本份,不能再做出格的事。”
他只愿两家的小动作别牵累到周王就好,不然他们桓家哪里还有面目做臣子?
桓元娘脑中一片空白,只想用力否认兄长的说法。她这桩婚事是太后与贤妃娘娘钦点,圣上还为她建了藏书楼,怎么会如兄长说的一般,这桩婚事反倒惹了天子不悦呢?
圣上分明是看重她,看重周王的,周王成亲后定然能顺利封太子……
可她在宫里孤孤单单住了三年,每次听闻外头有大臣上书,以为婚礼即将举行,却又被圣上以充实私库为由阻止,也是真的。
她这场婚真能平平安安地结成吗?
桓元娘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看着对面神色沉晦的兄长,却不肯低头,咬牙道:“兄长说的我都记下了。但兄长当初既曾说过要遂我的心愿,如今也请别忘记旧愿。”
桓凌从胸中深深吐了口气:“你是我唯一的妹妹,我怎会不管你。但盼你以后遇事能与我说一声,多思量一二,不要被权势二字遮了眼。”
桓元娘低头答应了,忽然又想起一事,问道:“那我前头和宋家那桩婚事……”
桓凌疲倦地摇了摇头:“宋师弟与咱们家的人不同,眼中只有公利从无私利,你永远也不必担心他害你。”
桓元娘忽然有些哀凉悲愤地笑了一声:“宋时与咱们家的人不同?在你眼中祖父与我谋的都是私利,只有宋时样样都好吧?可我们这般汲汲私利又为了谁呢?难道宋时能撑起咱们桓家?”
岂止是祖父和妹妹,连他自己心中也只是私利为重,比不上时官儿那种不计荣名、一心利国利民的气度。
桓凌微微合眼,叹道:“你嫁了周王,从此便是皇室之人,该谋的是天下万民之利,桓家将来与你出嫁之女何干?你以后若能将百姓利益放在心头,做一代贤后,咱们桓家家风清正,不愁将来不兴盛。”
他与元娘之间仍有分歧,但至少叫她知道自家真正的处境,不要听外人引诱,胡乱去不敢碰的权力,就能安稳些。
腊月底都察院会推的结果出来,他重新回到都察院,越级升作五品给事中,伯父也升任了正四品的通政司左通政。两位坐监读书的堂兄也在鸿胪寺挂了个八品虚衔,而桓文因只用生员功名,被拨进了国子监读书。
桓家上下都裁了新衣,重粉庭院,一派喜乐气氛。唯有桓元娘叫兄长点破了这桩喜事背后的危机,欢喜得便不那么纯粹,怀着几分向往与忐忑,慢慢熬到了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清早,桓元娘便换上燕居冠服到祖先灵前行礼斋醮,而后便在礼官引导之下拜受祖父教诫,拜别伯父、伯母、姑母等诸亲长与四位兄长。
拜别亲兄长桓凌时,她脸上难得露出了一点脆弱,他兄长也不再说什么教训她的,只怜爱地说了一声:“元娘,珍重。”
她用力看着兄长,似要将那张可以让她放心依赖的脸容印入脑海中。
将要告别时,旧日的怨气都已模糊,只余兄妹之间满含亲情的记忆。兄长待她虽然不够体贴,但那些教训毕竟是是为了她好,只为了她这个人好,而不算计她将来能给自己带去多少好处……
她带着满心思虑换上翟衣,等着周王亲自到门亲迎。
周王到门后要先行奠雁之礼,她在堂中第一次见到了未来丈夫的正脸。
之前选妃时周王也去看过,但她当时太紧张了,不敢抬眼直视,只记得那时他身上的衣袍彩绣煌煌,明如天日,隐然已有天子气度,从此一颗芳心便系在了周王身上。
而今她作为王妃,可以穿着吉服站在堂上直视香案前行奠雁礼的周王。但那片从选妃时幽然生出,在三年独守空庭的苦候中积蓄渐深的情愫却不知为何反而有所削减。
周王与她年纪相当,今年正满十九,却显得有些稚弱。身材也还算高挑,脸庞、动作竟还是一团孩子气,和她想象中与兄长一般成熟可靠的男子全然不相同……
周王的婚礼最终订在了正月初十。婚礼正式举行之前, 王妃也能回娘家住上几天,陪伴家人, 等待礼官上门册封。
桓家人丁并不兴旺, 除已定了周王妃的元娘之外,只有一位才满十岁的庶女, 已借着堂娘的身份与永安侯赵家订了婚。好在桓家姻亲不少, 婚礼之前家中伯母、姑母、姨母、表姐妹都赶来拜贺、陪伴, 也少解了她这些年的孤寂和苦闷。
自新泰二十年入宫, 婚事一推再推, 她在宫里也听了不少流言蜚语, 甚至几次从噩梦中惊醒, 都梦到这桩婚事不成, 她又被退回桓家,嫁给那不成器的宋时。
虽说她现在也听说宋时有了些出息,弄出了种新的印书法, 办过福建讲学会, 可那又有什么用?不过是些不关前程的杂事,说起来是能在文人中搏个好名声,却不如省下这些工夫, 踏踏实实读书, 早日中个进士。
若他有出息,祖父怎会顶着毁婚的骂名将她送入宫里?
桓元娘揉了揉额角,叹息一声。身边伺候的宫人,特地来看望她的亲长、表姐妹、闺中旧友便都满面关切地上来问她是哪里不舒服, 可要请个大夫来诊治。
她是未来王妃,婚礼之前可不能出任何差池。
桓元娘摇了摇头,笑道:“只是屋内有些炭火气,熏得人心中燥气。宫里的炭都是不见烟气的银丝碳,墙壁间又夹着火墙取暖,冬日里靠着引枕读书赏雪,实是难得的清幽之乐。”
原先在宫里时只觉着家里好,早晚盼着能回家住几天,享享天伦之乐。可如今真回到家里,看着这些人满脸汲求名利的谄媚,听着她们攀比丈夫、儿女,教自己婚后如何辖制丈夫、小妾,却只觉满心陌生。
这样的天伦之乐,还不如在宫里清清净净地看书呢。
听说周王也喜欢看书,又温柔孝顺,定能和她脾气相投。等他们成亲之后……等将来周王即位,坤宁宫里还有一座属于她的藏书楼,帝后二人“赌书消得泼茶香”,那才是真正的神仙日子。
她随口说了句看书,便有位不知从哪里论得上亲的表姨母巴结上来,殷勤地说:“桓小御史从福建回来,定然为大姑娘带了许多新书来吧?我娘家有亲戚在南方,听说闽浙一带都时兴宋氏版的《第二届福建讲学大会语录》。那书是主办讲学会名家手刻书版,文字极有风骨,却不是外头那些匠人刻出的可比,姑娘可看过这书?”
宋氏。
福建讲学大会。
两个词合在一起,顿时让桓元娘想起了此生最不愿听见的名字。
她曾经差点与这个人成亲,她嫡亲的兄长也为这人与她生了嫌隙,甚至追着他去了福建,丝毫不顾她这个在深宫里惶恐无依的妹妹。
福建与京城远隔三四千里,音讯难传,而她兄长从御史谪落成小州府的通判,她这个未来王妃都听了不少闲言闲语。
她常想着,若兄长还在朝中,是个前程远大的御史,周王会不会一早便倚重她兄长?那些背地里嚼舌的宫人见了她兄长的丰采,还不知要怎么倾慕呢。
凭祖父阁老之尊,她这王妃身份,兄长若在京里,恐怕也早娶了大族女子。他们桓家在阁、周王外家马尚书在兵部,再娶一位部堂高官家出身的嫂嫂,周王早该稳稳当当地立了太子,她又何苦在宫中等了三年?
她的脸色霎时有些冷意,又旋即强抑厌恶之色,打迭起王妃气度,温声道:“是么,原来外头出了有这样的好书。我身边倒是多放着些宫里带来的图书,足可打发时间,尚不需向外头求书。”
那位姨母献殷勤不成,险些惹了未来王妃不喜,屋里都是有眼色的人,自然没人再提起福建那些新鲜事和那出名的人。
然而她那堂妹年纪却还小,让生母教养得一心要讨好王妃姐姐,转天便将桓凌回来时分送亲友的《白毛仙姑传》与两本《福建讲学大会语录》拿给了桓元娘。
她自幼随父兄读书,眼力绝佳,只一见标签上端正清峻、风格极佳的硬笔字便不由心生喜爱。但看到《语录》中宋时名字后那一行行熟悉的性理之论时,她眼中淡淡的欣赏便转为冷笑。
这分明是她兄长的口吻!
那宋时在她家读书时写的文章父亲都拿给她看过,他从没有过自己的想法,先生教什么就是什么。当年父亲教他,他的文章就与父亲一脉相承,如今兄长到福建教他,他讲解理学时就全是兄长的口吻……
这样一个人能有什么出息,兄长却待他比嫡亲妹妹还好!难道她嫁给周王不是为了这个家,不是为了祖父和兄长的前程吗?
她将书还了回去,在婚礼之前特地请兄长来单独相会,赌着一口气说:“小妹成亲在即,兄长竟没什么话要与我说吗?还是你一腔心思都在宋时身上,已经忘了我才是你骨肉相连的亲妹子?”
桓凌看着端庄雍容,却被宫中生活养出了一身疏冷和傲气的妹妹,眼上流露出几分怜惜和自责。
他心中涌动着许多话语,但事到如今,再说什么也没了意义,只能叹息一声:“你已经成了皇家妇,往后要好生服侍周王,孝敬太后、圣上与和贤妃娘娘,成亲后要有王妃气度,替周王管束好妾室宫人……”
他像个老父亲一样絮絮叨叨地叮嘱妹妹,桓元娘却不耐烦地说:“我不想听这些老生常谈,兄长就没有真心话要与我讲么?若兄长没有,我倒有几句话说!”
她们兄妹会面,并未留宫人在屋里服侍,这屋子因是她这个未来王妃的居所,早有宫里匠人来换成了玻璃门窗,隔音极好,也不怕有人听壁角。她便上前几步,仰头对兄长说:“待我入宫为妃,便为兄长指一门好亲事,到时候咱们三家一起辅佐周王——”
桓凌的脸色蓦然冰冷,厉色喝道:“噤声!此事岂是咱们家能议论的!”
桓元娘脸色乍白乍红,羞愧又不甘地问:“这话旁人又听不到,兄长何须这样训我?兄长难道就没有雄心壮志……”
桓凌横了她一眼,压低声音教训她:“你自幼承庭训,尚不知君臣父子耶?你嫁入宫中也只是王妃,不是皇后,休得想这些不该妄想的东西!虽说你要做王妃,身份尊贵了,可只要你一天还是我妹妹,我做兄长的便不能看着你行差踏错!”
她入宫三年还没能成婚,竟不懂圣上看这桩婚事的态度么!难道他们竟以为当今真是个奢侈无度,借长子婚事敛财的昏君?
元娘一个父母双亡、有过未婚夫的女子能选作皇妃,皆是大皇子生母贤妃主张,周王外家马尚书与他们祖父权势交换的产物:马尚书不是翰林出身,早年又因军功封伯,不能再入内阁,便倚势援引桓侍郎入阁,以此换得一位忠于周王、又能在内阁代表自家利益的阁老。而桓侍郎得了大学士之位,又将一个孙女嫁作王妃,搏一个周王登基后的荣华富贵。
然而两家只顾着新朝富贵,却没想过这样一场交换在当今天子眼中是什么看的。
虽说天子素来宠爱周王,朝中上下早已视其为隐形太子,可这也不是永世不易的。天子年纪渐长,最忌殚的只怕就是儿子与臣下背后勾结,窃夺权柄,而他们两家正犯了这人君的大忌。
他虽劝不转祖父,却不能让妹妹浑浑噩噩地被引上错路!
他将当今宫中局势与妹妹分析了一番,力劝道:“当初你入宫的事,你与祖父怕我阻拦,合力瞒得严严的不教我知道,才闹到了今日这般田地。往事不可追……从今往后你只管安份守己地做好王妃本份,不能再做出格的事。”
他只愿两家的小动作别牵累到周王就好,不然他们桓家哪里还有面目做臣子?
桓元娘脑中一片空白,只想用力否认兄长的说法。她这桩婚事是太后与贤妃娘娘钦点,圣上还为她建了藏书楼,怎么会如兄长说的一般,这桩婚事反倒惹了天子不悦呢?
圣上分明是看重她,看重周王的,周王成亲后定然能顺利封太子……
可她在宫里孤孤单单住了三年,每次听闻外头有大臣上书,以为婚礼即将举行,却又被圣上以充实私库为由阻止,也是真的。
她这场婚真能平平安安地结成吗?
桓元娘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看着对面神色沉晦的兄长,却不肯低头,咬牙道:“兄长说的我都记下了。但兄长当初既曾说过要遂我的心愿,如今也请别忘记旧愿。”
桓凌从胸中深深吐了口气:“你是我唯一的妹妹,我怎会不管你。但盼你以后遇事能与我说一声,多思量一二,不要被权势二字遮了眼。”
桓元娘低头答应了,忽然又想起一事,问道:“那我前头和宋家那桩婚事……”
桓凌疲倦地摇了摇头:“宋师弟与咱们家的人不同,眼中只有公利从无私利,你永远也不必担心他害你。”
桓元娘忽然有些哀凉悲愤地笑了一声:“宋时与咱们家的人不同?在你眼中祖父与我谋的都是私利,只有宋时样样都好吧?可我们这般汲汲私利又为了谁呢?难道宋时能撑起咱们桓家?”
岂止是祖父和妹妹,连他自己心中也只是私利为重,比不上时官儿那种不计荣名、一心利国利民的气度。
桓凌微微合眼,叹道:“你嫁了周王,从此便是皇室之人,该谋的是天下万民之利,桓家将来与你出嫁之女何干?你以后若能将百姓利益放在心头,做一代贤后,咱们桓家家风清正,不愁将来不兴盛。”
他与元娘之间仍有分歧,但至少叫她知道自家真正的处境,不要听外人引诱,胡乱去不敢碰的权力,就能安稳些。
腊月底都察院会推的结果出来,他重新回到都察院,越级升作五品给事中,伯父也升任了正四品的通政司左通政。两位坐监读书的堂兄也在鸿胪寺挂了个八品虚衔,而桓文因只用生员功名,被拨进了国子监读书。
桓家上下都裁了新衣,重粉庭院,一派喜乐气氛。唯有桓元娘叫兄长点破了这桩喜事背后的危机,欢喜得便不那么纯粹,怀着几分向往与忐忑,慢慢熬到了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清早,桓元娘便换上燕居冠服到祖先灵前行礼斋醮,而后便在礼官引导之下拜受祖父教诫,拜别伯父、伯母、姑母等诸亲长与四位兄长。
拜别亲兄长桓凌时,她脸上难得露出了一点脆弱,他兄长也不再说什么教训她的,只怜爱地说了一声:“元娘,珍重。”
她用力看着兄长,似要将那张可以让她放心依赖的脸容印入脑海中。
将要告别时,旧日的怨气都已模糊,只余兄妹之间满含亲情的记忆。兄长待她虽然不够体贴,但那些教训毕竟是是为了她好,只为了她这个人好,而不算计她将来能给自己带去多少好处……
她带着满心思虑换上翟衣,等着周王亲自到门亲迎。
周王到门后要先行奠雁之礼,她在堂中第一次见到了未来丈夫的正脸。
之前选妃时周王也去看过,但她当时太紧张了,不敢抬眼直视,只记得那时他身上的衣袍彩绣煌煌,明如天日,隐然已有天子气度,从此一颗芳心便系在了周王身上。
而今她作为王妃,可以穿着吉服站在堂上直视香案前行奠雁礼的周王。但那片从选妃时幽然生出,在三年独守空庭的苦候中积蓄渐深的情愫却不知为何反而有所削减。
周王与她年纪相当,今年正满十九,却显得有些稚弱。身材也还算高挑,脸庞、动作竟还是一团孩子气,和她想象中与兄长一般成熟可靠的男子全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