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士人的蜕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处理s私文件时出错
范直昌坐到榻上,伸手拍拍李虎的后背,问道:“你说大宋人至今不能认同你和虎烈军,到底是哪些大宋人?”
李虎听出范直昌话里有话,随即坐了起来,“大宋士人,他们一直称呼我们北方汉人为汉儿,汉虏,硬生生地把我们分裂出中国,这帮人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也是叛乱的主要力量,但问题是,我在中土建立王霸大业,在中土治国,就不能不依靠他们,不能不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也是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的事。”
“这是你的看法?”范直昌问道。
李虎点点头,“我至今推行的变革尚没有触及到商贾的利益,也没有触及到僧尼的利益,更为大宋百姓浴血厮杀,所以大宋的商贾也罢,普通百姓也罢,包括那些僧尼,还不至于听说我独揽权柄就立马叛乱,但大宋士人遍布天下,上至朝堂,下至山野,都有他们的存在。这些人拥有相当大的权威,只要他们带头鼓动,那造反者很快就遍及天下,我即使是个空前绝后的大英雄,也会迅速变成空前绝后的大奸贼。”
“我也曾想过设法拉拢士人,但大宋士人太多。大宋的乡县府有大大小小的学堂,京师有国子监和太学,各地还有成百上千的私家学堂、书院,可以想象,大宋的士人有多少,而且这些士人还从师于不同的老师和学派,不要说我个人,就是朝廷也无法满足这么多士人的利益需求。”
“如今朝廷以新关学为官学,关学弟子的仕途因此得以解决,所以我得到了关学士人的拥戴,但诸如新学、洛学、朔学、蜀学各学派的士人却被朝廷拒之门外,无形当中我得罪了这些学派的士人,我的仇人太多啊。”
范直昌微笑点头,“那么我问.你,关学弟子有多少?他们能满足朝廷的需要吗?”
“这当然不够。”李虎说道,“目前除了.元佑党人和他们的门生弟子,以蔡京为首的新党人士和他们的门生弟子,还有东南叛逆的门生弟子外,其它士人都有机会进入朝廷和各级府署。”
“这些士人是否包括新学、洛学、.朔学和蜀学等各
大学派的弟子?”
“这当然包括了。”李虎说道,“党锢的对象不是学派,而.是朝堂上的政敌和他们的门生弟子,各学派的其它弟子不过是受到牵连而已。”
“那么,是党锢对象的门生弟子多,还是各学派的门.生弟子多。”
李虎听明白了。在大宋,绝大多数的文士终其一.生都在读书,参加科举,以便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士人把毕生精力用在研究学问和教授学生上。比如关学第二代大儒李复,同样热衷于仕途。像李复这样的大儒其实和普通士人没什么两样,不过热衷仕途到了他们这一级的大儒嘴里,就是学以致用、报效国家了,不再是那种贪图功名利禄的庸俗嘴脸。
范直昌的意思.是,李虎把事情想错了,就目前新朝廷的取士对象来说,李虎的党锢政策虽然遭到了一部分士人的仇恨,但满足了大部分士人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取士的公平和公正。
过去,朝廷取士,被既得利益团体的官僚阶层霸占,普通士人若想走上仕途,只有走科举这条路,但即使你中举了,同样要走上层路线,否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比如宗泽,一辈子做小官,到老了,换了皇帝了,才获得了升迁的机会。宗泽其实也算幸运的,好歹做个小官,大宋历朝都有相当一部分举人一辈子都没有获得实职的机会,空有一身学问,却郁郁不得志,潦倒一生,原因就是没有门路,没有靠山。
现在是乱世,天下又三分,新兴霸主改朝换代,旧的官僚阶层和依附于他们的门生弟子都被扫地出门,新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旧日那些没有出头之日的士人大显身手的机会,所以不论是长安,还是各地路府,士人即使没有认同李虎和来自北方的汉人,但同样也不至于背叛,背叛的代价太大,这些人承受不起。
“你看看幽燕、河北和山东那些被女真人占领的地区,有没有士人造反?钱定功、刘豫这些大宋臣子甚至认贼作父,帮女真人攻打汴京,屠杀同胞,为什么?“范直昌嘲讽道,“大宋的官学教育从立国开始就出了问题,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大宋士人早把儒学的忠
孝仁义礼丢到了脑后,他们心里只有利益,眼里只有钱财,为了利益,为了钱财,他们可以背叛自己的国家,背叛自己的君主,背叛自己的亲人,背叛自己的良心,甚至心甘情愿做蕃虏的狗。”
“你看看,在幽燕、河北和山东抗金的都是哪些人?百姓,普普通通的百姓,大字不识的百姓,饱受大宋官僚欺压的百姓,他们在中国最危急的时刻,赤手空拳,保护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君主,保护自己的亲人,他们才是大宋真正的脊梁。”
李虎至此总算听懂了,大宋士人根本不足为虑,真正威胁到李虎和虎烈军的不是这些大宋士人,而是大宋的百姓,只要让大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满足大宋百姓的需求,就没有叛乱,更没有人造反。
李虎精神大振,一扫先前的颓废,大手猛拍范直昌的后背,“兄弟,说得好,说得好,听君一席话,甚读十年书啊。”
“坚持变革,坚持按照我们的思路变革,坚持国强民富的变革策略,利用天下大变一切百废待兴的大
好机会,坚定不移地推行和实施变革,我们一定能统一天下,一定能给中土带来和平和稳定。”范直昌挥舞着手臂,激动地说道,“为了确保变革的成功,你一定要牢牢控制权柄,一定要做摄政王,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看到希望,才能实现王霸大业。”
李虎却没有任何激动之色,范直昌这番话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因为朝廷的财政危机依旧存在,财经制度变革迫在眉睫,而若想满足国库需要就要大量征缴赋税,这显然要横征暴敛,要剥削百姓,所以,叛乱的危机依旧没有解决。
=
范直昌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总帅认为,如果有叛乱,应该在哪些地方率先爆发?”
“我做摄政王,野心暴露,如果士人都像你说的一样,不敢公开背叛我,那么接下来,我要推行变革,首要变革的对象就是财经制度。”李虎说道,“财经制度改革牵扯面极大,直接牵扯到士、农、工、商的利益,稍有不慎,百姓就会造反。”
“西北贫瘠,中原战事不断,川蜀和荆湖是朝廷主要的财赋征缴区,如果爆发叛乱,川蜀和荆湖首当其冲。川蜀和荆湖一旦乱了,朝廷财政崩溃,西北军极有可能乘势而起。”李虎眉头紧皱,忧心忡忡,“财政危机需要改革财经制度,财经制度的改革又势必危害百姓利益,而百姓一旦造反,西北军就要乘火打劫,这几件事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满盘皆输。”
范直昌连连点头,“那么,总帅在财经制度变革上的原则是什么?”
“当然是绝对不能损害百姓利益,农、工、商,任何一个阶层都不能损害。”
“那这样一来,财经制度的改革,包括赋税制度的改革,虽然会受到百姓的欢迎,但会导致赋税收入骤减。”范直昌说道,“从蔡京主政以来,朝廷赋税收入不断增加,都是因为朝廷横征暴敛,以损害百姓利益为代价,如今你要反其道而行之,赋税收人必然减少。赋税收入减少,而朝廷开支却增大,虽然现今军队保持在四十万,朝廷和各级府署机构也精简
合并,官员大量减裁,各种不合理的调拨费用也全部停止,但因为整体赋税的锐减,朝廷必然入不敷出,财政危机不但不会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范直昌摇头苦笑,“总帅,没有钱粮,我们拿什么打仗?拿什么统一天下?”
“我有个设想。”李虎说道,“我打算把西北、川蜀和荆湖的巨商富贾请到长安来,请他们和朝廷共同商议财经变革制度。”
范直昌眼前一亮,顿时明白了李虎的用意,“总帅打算从这些巨商富贾的手里赊借钱粮?”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凭借着双方的智慧,总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解决办法。”李虎说道。
范直昌想了一下,说道:“但是,这可能会影响到变革原则,甚至影响到普通百姓的利益。”
“只要在短期内不损害普通百姓的利益,那么这个制度就可以用。”李虎说道,“等我解决了党项人,平定了东南,朝廷的
赋税收入增加了,国力增强了,我就可以再次修改财经制度,前提依旧是不损害普通百姓利益。”
“国家利益不受损,普通百姓利益不受损,那谁的利益受损?”范直昌质问道。
处理s私文件时出错
范直昌坐到榻上,伸手拍拍李虎的后背,问道:“你说大宋人至今不能认同你和虎烈军,到底是哪些大宋人?”
李虎听出范直昌话里有话,随即坐了起来,“大宋士人,他们一直称呼我们北方汉人为汉儿,汉虏,硬生生地把我们分裂出中国,这帮人是我们最强劲的对手,也是叛乱的主要力量,但问题是,我在中土建立王霸大业,在中土治国,就不能不依靠他们,不能不得到他们的认同,这是最令人头痛的事,也是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的事。”
“这是你的看法?”范直昌问道。
李虎点点头,“我至今推行的变革尚没有触及到商贾的利益,也没有触及到僧尼的利益,更为大宋百姓浴血厮杀,所以大宋的商贾也罢,普通百姓也罢,包括那些僧尼,还不至于听说我独揽权柄就立马叛乱,但大宋士人遍布天下,上至朝堂,下至山野,都有他们的存在。这些人拥有相当大的权威,只要他们带头鼓动,那造反者很快就遍及天下,我即使是个空前绝后的大英雄,也会迅速变成空前绝后的大奸贼。”
“我也曾想过设法拉拢士人,但大宋士人太多。大宋的乡县府有大大小小的学堂,京师有国子监和太学,各地还有成百上千的私家学堂、书院,可以想象,大宋的士人有多少,而且这些士人还从师于不同的老师和学派,不要说我个人,就是朝廷也无法满足这么多士人的利益需求。”
“如今朝廷以新关学为官学,关学弟子的仕途因此得以解决,所以我得到了关学士人的拥戴,但诸如新学、洛学、朔学、蜀学各学派的士人却被朝廷拒之门外,无形当中我得罪了这些学派的士人,我的仇人太多啊。”
范直昌微笑点头,“那么我问.你,关学弟子有多少?他们能满足朝廷的需要吗?”
“这当然不够。”李虎说道,“目前除了.元佑党人和他们的门生弟子,以蔡京为首的新党人士和他们的门生弟子,还有东南叛逆的门生弟子外,其它士人都有机会进入朝廷和各级府署。”
“这些士人是否包括新学、洛学、.朔学和蜀学等各
大学派的弟子?”
“这当然包括了。”李虎说道,“党锢的对象不是学派,而.是朝堂上的政敌和他们的门生弟子,各学派的其它弟子不过是受到牵连而已。”
“那么,是党锢对象的门生弟子多,还是各学派的门.生弟子多。”
李虎听明白了。在大宋,绝大多数的文士终其一.生都在读书,参加科举,以便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士人把毕生精力用在研究学问和教授学生上。比如关学第二代大儒李复,同样热衷于仕途。像李复这样的大儒其实和普通士人没什么两样,不过热衷仕途到了他们这一级的大儒嘴里,就是学以致用、报效国家了,不再是那种贪图功名利禄的庸俗嘴脸。
范直昌的意思.是,李虎把事情想错了,就目前新朝廷的取士对象来说,李虎的党锢政策虽然遭到了一部分士人的仇恨,但满足了大部分士人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取士的公平和公正。
过去,朝廷取士,被既得利益团体的官僚阶层霸占,普通士人若想走上仕途,只有走科举这条路,但即使你中举了,同样要走上层路线,否则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比如宗泽,一辈子做小官,到老了,换了皇帝了,才获得了升迁的机会。宗泽其实也算幸运的,好歹做个小官,大宋历朝都有相当一部分举人一辈子都没有获得实职的机会,空有一身学问,却郁郁不得志,潦倒一生,原因就是没有门路,没有靠山。
现在是乱世,天下又三分,新兴霸主改朝换代,旧的官僚阶层和依附于他们的门生弟子都被扫地出门,新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旧日那些没有出头之日的士人大显身手的机会,所以不论是长安,还是各地路府,士人即使没有认同李虎和来自北方的汉人,但同样也不至于背叛,背叛的代价太大,这些人承受不起。
“你看看幽燕、河北和山东那些被女真人占领的地区,有没有士人造反?钱定功、刘豫这些大宋臣子甚至认贼作父,帮女真人攻打汴京,屠杀同胞,为什么?“范直昌嘲讽道,“大宋的官学教育从立国开始就出了问题,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大宋士人早把儒学的忠
孝仁义礼丢到了脑后,他们心里只有利益,眼里只有钱财,为了利益,为了钱财,他们可以背叛自己的国家,背叛自己的君主,背叛自己的亲人,背叛自己的良心,甚至心甘情愿做蕃虏的狗。”
“你看看,在幽燕、河北和山东抗金的都是哪些人?百姓,普普通通的百姓,大字不识的百姓,饱受大宋官僚欺压的百姓,他们在中国最危急的时刻,赤手空拳,保护自己的国家,保护自己的君主,保护自己的亲人,他们才是大宋真正的脊梁。”
李虎至此总算听懂了,大宋士人根本不足为虑,真正威胁到李虎和虎烈军的不是这些大宋士人,而是大宋的百姓,只要让大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满足大宋百姓的需求,就没有叛乱,更没有人造反。
李虎精神大振,一扫先前的颓废,大手猛拍范直昌的后背,“兄弟,说得好,说得好,听君一席话,甚读十年书啊。”
“坚持变革,坚持按照我们的思路变革,坚持国强民富的变革策略,利用天下大变一切百废待兴的大
好机会,坚定不移地推行和实施变革,我们一定能统一天下,一定能给中土带来和平和稳定。”范直昌挥舞着手臂,激动地说道,“为了确保变革的成功,你一定要牢牢控制权柄,一定要做摄政王,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看到希望,才能实现王霸大业。”
李虎却没有任何激动之色,范直昌这番话没有解决实质性问题,因为朝廷的财政危机依旧存在,财经制度变革迫在眉睫,而若想满足国库需要就要大量征缴赋税,这显然要横征暴敛,要剥削百姓,所以,叛乱的危机依旧没有解决。
=
范直昌稳定了一下情绪,问道:“总帅认为,如果有叛乱,应该在哪些地方率先爆发?”
“我做摄政王,野心暴露,如果士人都像你说的一样,不敢公开背叛我,那么接下来,我要推行变革,首要变革的对象就是财经制度。”李虎说道,“财经制度改革牵扯面极大,直接牵扯到士、农、工、商的利益,稍有不慎,百姓就会造反。”
“西北贫瘠,中原战事不断,川蜀和荆湖是朝廷主要的财赋征缴区,如果爆发叛乱,川蜀和荆湖首当其冲。川蜀和荆湖一旦乱了,朝廷财政崩溃,西北军极有可能乘势而起。”李虎眉头紧皱,忧心忡忡,“财政危机需要改革财经制度,财经制度的改革又势必危害百姓利益,而百姓一旦造反,西北军就要乘火打劫,这几件事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满盘皆输。”
范直昌连连点头,“那么,总帅在财经制度变革上的原则是什么?”
“当然是绝对不能损害百姓利益,农、工、商,任何一个阶层都不能损害。”
“那这样一来,财经制度的改革,包括赋税制度的改革,虽然会受到百姓的欢迎,但会导致赋税收入骤减。”范直昌说道,“从蔡京主政以来,朝廷赋税收入不断增加,都是因为朝廷横征暴敛,以损害百姓利益为代价,如今你要反其道而行之,赋税收人必然减少。赋税收入减少,而朝廷开支却增大,虽然现今军队保持在四十万,朝廷和各级府署机构也精简
合并,官员大量减裁,各种不合理的调拨费用也全部停止,但因为整体赋税的锐减,朝廷必然入不敷出,财政危机不但不会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范直昌摇头苦笑,“总帅,没有钱粮,我们拿什么打仗?拿什么统一天下?”
“我有个设想。”李虎说道,“我打算把西北、川蜀和荆湖的巨商富贾请到长安来,请他们和朝廷共同商议财经变革制度。”
范直昌眼前一亮,顿时明白了李虎的用意,“总帅打算从这些巨商富贾的手里赊借钱粮?”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凭借着双方的智慧,总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满意的解决办法。”李虎说道。
范直昌想了一下,说道:“但是,这可能会影响到变革原则,甚至影响到普通百姓的利益。”
“只要在短期内不损害普通百姓的利益,那么这个制度就可以用。”李虎说道,“等我解决了党项人,平定了东南,朝廷的
赋税收入增加了,国力增强了,我就可以再次修改财经制度,前提依旧是不损害普通百姓利益。”
“国家利益不受损,普通百姓利益不受损,那谁的利益受损?”范直昌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