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诱,连消带打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乘龙佳婿最新章节!
皇帝亲自来司礼监?
别说楚宽吃了一惊,当吕禅苦着脸把皇帝带进北皇城的司礼监时,这座并不大的衙门简直是完全乱套了。也不是没人想着去给楚宽报信,奈何随行而来的花七直接蹲在楚宽那院子的围墙上,于是通风报信者无不止步。
而且,在上上下下全都是从内书堂里出来,饱经忠君爱国式教育的司礼监宦官们看来,楚公公那是最最忠心耿耿的典范,纵使皇帝就这么直接从司礼监大门一路闯进去,也不可能有什么意外,所以最终竟是任由皇帝跟着吕禅,直接来到了司礼监掌印办事的那座公厅前。
此时此刻,皇帝看到匆匆开门后行礼不迭的楚宽,只微微颔首就径直进了门,路过楚宽身侧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多礼了,朕有话要对你说。其余人等全都给朕退得远远的,谁要是敢偷听一个字,杀无赦!”
皇帝虽说特立独行,到现在还留着年少时凡事全凭喜好的这个毛病,但杀无赦这种表述,往常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他的常用字眼中。因而,自吕禅以下,人人慌忙应声而退。最后一个退出院门外的吕禅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蹲在围墙上的花七,心里忍不住觉得异样。
那是赵国公身边最心腹的护卫,没有之一——据说皇帝多年前就看上了,但一直没能把人挖过来,最近方才如愿以偿。可是,这么一个曾经是外人的侍卫,居然能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如此受皇帝的信赖,在别人退走之际还能这么大剌剌地呆着?杀无赦三个字不针对此人?
屏退了外人,皇帝在楚宽这座并不轩敞的公厅之中兜了一圈,随即就似笑非笑地说:“朕小时候就觉得,以你的才能,若是去考科举,说不定早就考中状元,当上宰相了。当初你晋为司礼监秉笔时,别人觉得你这年纪已经是殊遇,但朕却觉得,还是委屈了你。”
虽然皇帝神情自然,语气亲切,但楚宽可不会觉得,皇帝就真的只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个孩子。任何一个人坐在皇位上将近三十年,心性城府都会非同一般,皇帝也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委屈了自己,所以看上去显得恣意而已。
于是,他在心里快速斟酌了片刻之后,就干脆伏身下拜道:“奴婢因太后慈心而得以再获新生,因先帝怜悯而得以读书学武,又因皇上器重而得以执掌司礼监,因而矢志忠心耿耿,报效三位圣人恩德。至于什么科举为官……”
楚宽直接抬起头来,满脸的坦坦荡荡:“除却少部分一心为国为民的循吏,除却少部分真的两袖清风,而且也行得正坐得直,不只是一张嘴皮子利索,而是上能辅佐君王,中能著书立说,下能教化万民的真正清流,其他那些读书人,奴婢还不放在眼里!”
“若是和这些人同列,奴婢恐怕会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皇帝忍不住眼皮子微微一跳,想起刚刚登基那会儿,和楚宽坐在御花园树枝上,指着月亮大骂朝中那些可恶老大人的情景。可二十七年过去,他在很多时候对那些可恶老大人们已经妥协了,而楚宽却分明是将对那些迂腐无用者的厌恶延续到了现在。
他忍不住揉了揉眉心,随即没好气地说:“好嘛,那些读书人看不上你,你也看不上他们,正好两清了!起来吧,和朕来这一套,也不嫌膝盖底下硌得慌!”
楚宽却没有依言起身,而是依旧维持着刚刚那姿势:“奴婢这些年颇有自作主张之处,皇上若是觉得奴婢做错了什么,还请明示。”
“你也知道自己自作主张!”皇帝气不打一处来,蹬蹬蹬上前几步,直接把楚宽从地上揪了起来,竟是怒声喝道,“谁让你往张寿那儿派眼线的?要派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人送上门去,这样鬼鬼祟祟的……”
“奴婢那个眼线还不够正大光明么?”楚宽见皇帝揪着自己的领子,想到人年少时就喜欢在厮打较量时用揪领子的这一招,在回答了一句之后,不由得有些恍惚。等发现皇帝怔怔松了手,他就正色说道,“人在去的时候,就说是在司礼监经厂铸造过铜活字的工匠。”
呃……一个司礼监经厂干过印书的工匠,居然真的这么光明正大就被张寿那工坊招进去了?张寿也这么轻易就把人收进去了?
皇帝微微有些失神,随即就忍不住虎着脸瞪着楚宽:“此事你不曾事先和朕商量!”
“奴婢只想让张寿觉着,这是司礼监自作主张想要在他那儿安插人。如果他无所谓,就不会在乎这事,如果他在乎,那么在皇上面前告状时,对此一无所知的皇上一说,以张寿的聪明,只要看皇上的表情,他自然就更能确定这只是奴婢私自为之了。”
“他绝对不会怀疑是皇上不放心他。事实上,皇上您对他确实很放心。”
见皇帝越发恼怒地瞪着自己,楚宽就淡淡地说道:“但奴婢不一样,皇上懒得想的事,奴婢却不得不多想一想。张博士进京这一年多来,做了太多太多前人没想到,更做不到的事,而且他的师承也明显不是那么简单,哪怕葛老太师一口咬定都是他教的,皇上您信吗?”
信个屁!
他那老师现在眼里只觉得张寿千好万好,所以不但出面包办张寿的婚事,就连冠礼都恨不得补办一遭,如果有女儿的话,说不定朱莹还会碰到最大的对手……
别说帮张寿担下师承这方面的问题,哪怕张寿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葛雍也会毫不犹豫地一块担下来!
毕竟,张寿除却师承之外,出身来历清清白白,到京城这一年多来,做的事情也全都坦坦荡荡,甚至可以说得上利国利民。
皇帝在心里给老师扣了一顶偏心的大帽子,但在楚宽面前,却还表现得若无其事。
“朕无所谓张寿的师承,更何况他向来光明正大。朕希望达成太祖皇帝夙愿,让我煌煌大明屹立于世界之巅,而要做到这种事,朕难道还能指望那些只钻到古书堆里的老家伙?”
楚宽算得上是宫中除却太后之外最了解皇帝的人,纵使裕妃这样的枕边人也要瞠乎其后。因此,他对皇帝的想法不意外,甚至还很赞同,可这并不是全盘赞同。
“臣知道皇上从前希望张寿能搅乱国子监那一潭死水,如今看来,他明显是做到了。但皇上也看到了,半山堂固然有不少贵介子弟开始重振旗鼓奋发向上,九章堂重开不久就已经很成样子,但国子监其余六堂……呵呵,学官们争权夺利,周祭酒和罗司业也不过是老样子。”
“所以,张寿能够搅动的,也只有他身边能够影响的那批人,而且还都是不甘心平庸的年轻人,至于那些年纪不大,一颗心却已经垂垂老矣的禄蠹,那却是用处很小。而据臣所知,就张寿现在掀动的这些风波,已经使得很多人在拼命追查他的来历了。”
见皇帝满脸不屑,仿佛想说张寿的来历宫里还查得不够吗,楚宽却一字一句地说:“皇上因为花七爷亲眼目睹,以及裕妃娘娘和赵国夫人的缘故,所以知道张寿货真价实就是一个寻常秀才的遗腹子,但他毕竟和永平公主以及朱大小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众口铄金,不得不防。所以,奴婢预先做出一个提防的样子,也正好堵住人口舌。”
皇帝满心满脸的不以为然,可楚宽接下来说的话,却让他更烦躁了。就犹如此刻楚宽的自称一样让他觉得不顺耳。他很清楚,楚宽也就是在别人面前会自称奴婢,这会儿是故意的!
“皇上即将册立三皇子为太子,那么,张寿虽然之前还教授过三皇子,可他若是还继续担纲太子师,恐怕朝中反对的声音会更大。皇上可别说,还打算继续让三皇子去九章堂。”
“朕就是打算让三郎继续去九章堂。”皇帝死板着一张脸,沉声说道,“三郎那脾气,在宫里虽说有四郎做伴,但终究还是不能接触到太多的外人。他日后要当天子的,若不能常常和人接触,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那么日久天长下来,说不定又变成了从前那个怯懦样子。”
“你应该知道,从古至今,那些所谓的圣明天子,最知道如何驾驭臣下,他们往往都不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而是从小就常常往宫外跑,最擅长和人打交道。而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那些皇帝,不是昏君庸主,就是被大臣玩弄于掌心的傀儡。”
“朕绝不会因为外间某些人反对就改变初衷。他们不想做就滚蛋,这么多年朕的夹袋里好歹还积攒了几个人才,不像是当初朕刚刚登基,母后就怕大臣撂挑子的那会儿了!”
“张寿,还有九章堂那些学生,朕都很满意。所以朕会让张寿教授三郎,会让九章堂那些学生陪着三郎读书,使他从小知道寻常读书郎是怎么一个样子。”
楚宽只是想试探一下皇帝对张寿作为太子师的态度,见皇帝明显心意已决,他就干脆不再提这一茬,而是试图把话题拐到自己希望的另一个方面。
“皇上若是执意要张寿作为太子师的一员,那选择其他老师,就很重要了。经筵原本是要过些天,但现在看来,宜早不宜迟。而皇上特召上京的那四位山长,在得知新太子即将册立的消息之后,恐怕就连曾经表示过要回去的洪山长,也会改变意图。”
“朕吃饱了撑着把那个老家伙招进来教三郎?朕都受不了他,把人弄进来祸害三郎干什么!他已经自请归乡了,等经筵一完,就让他滚蛋!”
皇帝一说到洪山长就有气,同时还恼火地瞪了楚宽一眼:“你还说满天下书院优中选优,选出那些既桃李满天下,学生在朝中任官的书院,山长又是性格宽容豁达,能接受新鲜事物,兼且精通杂科的大儒学者,结果竟然混进了这么一个老道学!”
被皇帝这么一数落,楚宽也很觉得无奈。司礼监人手有限,而且更大的精力都放在替皇家打理各处的产业上,满天下的刺探情报消息那只是附带的,再者就算刺探也只是集中在官场,还是在他掌握司礼监之后,才开始刺探那些书院的老师和教授的科目。
而皇帝突然派下来的,让他在天下诸多书院中挑选出精擅杂科的山长召来京城,时间紧,任务急,他只能根据下面报上来的各书院情况汇总,然后通过纸面上的信息做出甄别。
豫章书院某几个学生在杂科方面的成就实在是很突出,甚至传说有人用白水晶磨出了号称能引火的魔镜,而这东西还是司礼监的探子亲眼目睹的,他当然想当然地就认为那是洪山长教的。没想到那一次见洪氏,洪氏竟然对他坦言,那是她在暗中资助鼓励的!
于是,此时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随即就正色说道:“奴婢之前已经让人再去好好访查豫章书院,最终查得,豫章书院那几个在杂科上非常突出的学生,都是洪山长的女儿,洪氏暗中资助,并点拨方向,所以才会迷恋杂科的……”
他非常坦然地将洪氏所言,以及自己查到的情形彼此印证的事情说了,果然就只见皇帝的表情变得无比微妙。
他知道接下来皇帝的态度无非是两种,要么愤怒于洪氏的居心,然后将其撵出京城;要么觉得洪氏眼光独到,与其父不同。但是他自己既然做出了决定,那么自然就要推动皇帝做出偏向于他那个选择的选择。
“皇上,洪氏如此擅长用心机,固然需要提防,但皇上既然很讨厌洪山长,何妨留下洪氏?奴婢亲自去考校过洪氏的才学,她四书五经无一不通,算是一位难得的才女,而且最难得的是,她曾经教授过的那些妇人,都是从最粗浅的东西开始教起。”
“皇上不觉得,从前葛老太师担当帝师之前,教授您课业的那些老师,无不试图把原来就深奥的经史典籍讲得更深奥了吗?仿佛不讲得云里雾里,就不是好老师似的。年纪小的孩子有年纪小的教法,由浅入深方才是正理。洪氏至少在这种方面,却还是有优势的。”
见皇帝沉吟不语,明显开始考虑自己的话,楚宽就趁热打铁地说:“最重要的是,洪氏如若入选,她的父亲就可以安心回去了。而且,她的事可以盖下九章堂师生这件事。”
皇帝亲自来司礼监?
别说楚宽吃了一惊,当吕禅苦着脸把皇帝带进北皇城的司礼监时,这座并不大的衙门简直是完全乱套了。也不是没人想着去给楚宽报信,奈何随行而来的花七直接蹲在楚宽那院子的围墙上,于是通风报信者无不止步。
而且,在上上下下全都是从内书堂里出来,饱经忠君爱国式教育的司礼监宦官们看来,楚公公那是最最忠心耿耿的典范,纵使皇帝就这么直接从司礼监大门一路闯进去,也不可能有什么意外,所以最终竟是任由皇帝跟着吕禅,直接来到了司礼监掌印办事的那座公厅前。
此时此刻,皇帝看到匆匆开门后行礼不迭的楚宽,只微微颔首就径直进了门,路过楚宽身侧还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多礼了,朕有话要对你说。其余人等全都给朕退得远远的,谁要是敢偷听一个字,杀无赦!”
皇帝虽说特立独行,到现在还留着年少时凡事全凭喜好的这个毛病,但杀无赦这种表述,往常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他的常用字眼中。因而,自吕禅以下,人人慌忙应声而退。最后一个退出院门外的吕禅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蹲在围墙上的花七,心里忍不住觉得异样。
那是赵国公身边最心腹的护卫,没有之一——据说皇帝多年前就看上了,但一直没能把人挖过来,最近方才如愿以偿。可是,这么一个曾经是外人的侍卫,居然能在这么短时间之内如此受皇帝的信赖,在别人退走之际还能这么大剌剌地呆着?杀无赦三个字不针对此人?
屏退了外人,皇帝在楚宽这座并不轩敞的公厅之中兜了一圈,随即就似笑非笑地说:“朕小时候就觉得,以你的才能,若是去考科举,说不定早就考中状元,当上宰相了。当初你晋为司礼监秉笔时,别人觉得你这年纪已经是殊遇,但朕却觉得,还是委屈了你。”
虽然皇帝神情自然,语气亲切,但楚宽可不会觉得,皇帝就真的只是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个孩子。任何一个人坐在皇位上将近三十年,心性城府都会非同一般,皇帝也只是很多时候不愿意委屈了自己,所以看上去显得恣意而已。
于是,他在心里快速斟酌了片刻之后,就干脆伏身下拜道:“奴婢因太后慈心而得以再获新生,因先帝怜悯而得以读书学武,又因皇上器重而得以执掌司礼监,因而矢志忠心耿耿,报效三位圣人恩德。至于什么科举为官……”
楚宽直接抬起头来,满脸的坦坦荡荡:“除却少部分一心为国为民的循吏,除却少部分真的两袖清风,而且也行得正坐得直,不只是一张嘴皮子利索,而是上能辅佐君王,中能著书立说,下能教化万民的真正清流,其他那些读书人,奴婢还不放在眼里!”
“若是和这些人同列,奴婢恐怕会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自在!”
皇帝忍不住眼皮子微微一跳,想起刚刚登基那会儿,和楚宽坐在御花园树枝上,指着月亮大骂朝中那些可恶老大人的情景。可二十七年过去,他在很多时候对那些可恶老大人们已经妥协了,而楚宽却分明是将对那些迂腐无用者的厌恶延续到了现在。
他忍不住揉了揉眉心,随即没好气地说:“好嘛,那些读书人看不上你,你也看不上他们,正好两清了!起来吧,和朕来这一套,也不嫌膝盖底下硌得慌!”
楚宽却没有依言起身,而是依旧维持着刚刚那姿势:“奴婢这些年颇有自作主张之处,皇上若是觉得奴婢做错了什么,还请明示。”
“你也知道自己自作主张!”皇帝气不打一处来,蹬蹬蹬上前几步,直接把楚宽从地上揪了起来,竟是怒声喝道,“谁让你往张寿那儿派眼线的?要派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人送上门去,这样鬼鬼祟祟的……”
“奴婢那个眼线还不够正大光明么?”楚宽见皇帝揪着自己的领子,想到人年少时就喜欢在厮打较量时用揪领子的这一招,在回答了一句之后,不由得有些恍惚。等发现皇帝怔怔松了手,他就正色说道,“人在去的时候,就说是在司礼监经厂铸造过铜活字的工匠。”
呃……一个司礼监经厂干过印书的工匠,居然真的这么光明正大就被张寿那工坊招进去了?张寿也这么轻易就把人收进去了?
皇帝微微有些失神,随即就忍不住虎着脸瞪着楚宽:“此事你不曾事先和朕商量!”
“奴婢只想让张寿觉着,这是司礼监自作主张想要在他那儿安插人。如果他无所谓,就不会在乎这事,如果他在乎,那么在皇上面前告状时,对此一无所知的皇上一说,以张寿的聪明,只要看皇上的表情,他自然就更能确定这只是奴婢私自为之了。”
“他绝对不会怀疑是皇上不放心他。事实上,皇上您对他确实很放心。”
见皇帝越发恼怒地瞪着自己,楚宽就淡淡地说道:“但奴婢不一样,皇上懒得想的事,奴婢却不得不多想一想。张博士进京这一年多来,做了太多太多前人没想到,更做不到的事,而且他的师承也明显不是那么简单,哪怕葛老太师一口咬定都是他教的,皇上您信吗?”
信个屁!
他那老师现在眼里只觉得张寿千好万好,所以不但出面包办张寿的婚事,就连冠礼都恨不得补办一遭,如果有女儿的话,说不定朱莹还会碰到最大的对手……
别说帮张寿担下师承这方面的问题,哪怕张寿有其他方面的问题,葛雍也会毫不犹豫地一块担下来!
毕竟,张寿除却师承之外,出身来历清清白白,到京城这一年多来,做的事情也全都坦坦荡荡,甚至可以说得上利国利民。
皇帝在心里给老师扣了一顶偏心的大帽子,但在楚宽面前,却还表现得若无其事。
“朕无所谓张寿的师承,更何况他向来光明正大。朕希望达成太祖皇帝夙愿,让我煌煌大明屹立于世界之巅,而要做到这种事,朕难道还能指望那些只钻到古书堆里的老家伙?”
楚宽算得上是宫中除却太后之外最了解皇帝的人,纵使裕妃这样的枕边人也要瞠乎其后。因此,他对皇帝的想法不意外,甚至还很赞同,可这并不是全盘赞同。
“臣知道皇上从前希望张寿能搅乱国子监那一潭死水,如今看来,他明显是做到了。但皇上也看到了,半山堂固然有不少贵介子弟开始重振旗鼓奋发向上,九章堂重开不久就已经很成样子,但国子监其余六堂……呵呵,学官们争权夺利,周祭酒和罗司业也不过是老样子。”
“所以,张寿能够搅动的,也只有他身边能够影响的那批人,而且还都是不甘心平庸的年轻人,至于那些年纪不大,一颗心却已经垂垂老矣的禄蠹,那却是用处很小。而据臣所知,就张寿现在掀动的这些风波,已经使得很多人在拼命追查他的来历了。”
见皇帝满脸不屑,仿佛想说张寿的来历宫里还查得不够吗,楚宽却一字一句地说:“皇上因为花七爷亲眼目睹,以及裕妃娘娘和赵国夫人的缘故,所以知道张寿货真价实就是一个寻常秀才的遗腹子,但他毕竟和永平公主以及朱大小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众口铄金,不得不防。所以,奴婢预先做出一个提防的样子,也正好堵住人口舌。”
皇帝满心满脸的不以为然,可楚宽接下来说的话,却让他更烦躁了。就犹如此刻楚宽的自称一样让他觉得不顺耳。他很清楚,楚宽也就是在别人面前会自称奴婢,这会儿是故意的!
“皇上即将册立三皇子为太子,那么,张寿虽然之前还教授过三皇子,可他若是还继续担纲太子师,恐怕朝中反对的声音会更大。皇上可别说,还打算继续让三皇子去九章堂。”
“朕就是打算让三郎继续去九章堂。”皇帝死板着一张脸,沉声说道,“三郎那脾气,在宫里虽说有四郎做伴,但终究还是不能接触到太多的外人。他日后要当天子的,若不能常常和人接触,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那么日久天长下来,说不定又变成了从前那个怯懦样子。”
“你应该知道,从古至今,那些所谓的圣明天子,最知道如何驾驭臣下,他们往往都不是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而是从小就常常往宫外跑,最擅长和人打交道。而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那些皇帝,不是昏君庸主,就是被大臣玩弄于掌心的傀儡。”
“朕绝不会因为外间某些人反对就改变初衷。他们不想做就滚蛋,这么多年朕的夹袋里好歹还积攒了几个人才,不像是当初朕刚刚登基,母后就怕大臣撂挑子的那会儿了!”
“张寿,还有九章堂那些学生,朕都很满意。所以朕会让张寿教授三郎,会让九章堂那些学生陪着三郎读书,使他从小知道寻常读书郎是怎么一个样子。”
楚宽只是想试探一下皇帝对张寿作为太子师的态度,见皇帝明显心意已决,他就干脆不再提这一茬,而是试图把话题拐到自己希望的另一个方面。
“皇上若是执意要张寿作为太子师的一员,那选择其他老师,就很重要了。经筵原本是要过些天,但现在看来,宜早不宜迟。而皇上特召上京的那四位山长,在得知新太子即将册立的消息之后,恐怕就连曾经表示过要回去的洪山长,也会改变意图。”
“朕吃饱了撑着把那个老家伙招进来教三郎?朕都受不了他,把人弄进来祸害三郎干什么!他已经自请归乡了,等经筵一完,就让他滚蛋!”
皇帝一说到洪山长就有气,同时还恼火地瞪了楚宽一眼:“你还说满天下书院优中选优,选出那些既桃李满天下,学生在朝中任官的书院,山长又是性格宽容豁达,能接受新鲜事物,兼且精通杂科的大儒学者,结果竟然混进了这么一个老道学!”
被皇帝这么一数落,楚宽也很觉得无奈。司礼监人手有限,而且更大的精力都放在替皇家打理各处的产业上,满天下的刺探情报消息那只是附带的,再者就算刺探也只是集中在官场,还是在他掌握司礼监之后,才开始刺探那些书院的老师和教授的科目。
而皇帝突然派下来的,让他在天下诸多书院中挑选出精擅杂科的山长召来京城,时间紧,任务急,他只能根据下面报上来的各书院情况汇总,然后通过纸面上的信息做出甄别。
豫章书院某几个学生在杂科方面的成就实在是很突出,甚至传说有人用白水晶磨出了号称能引火的魔镜,而这东西还是司礼监的探子亲眼目睹的,他当然想当然地就认为那是洪山长教的。没想到那一次见洪氏,洪氏竟然对他坦言,那是她在暗中资助鼓励的!
于是,此时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随即就正色说道:“奴婢之前已经让人再去好好访查豫章书院,最终查得,豫章书院那几个在杂科上非常突出的学生,都是洪山长的女儿,洪氏暗中资助,并点拨方向,所以才会迷恋杂科的……”
他非常坦然地将洪氏所言,以及自己查到的情形彼此印证的事情说了,果然就只见皇帝的表情变得无比微妙。
他知道接下来皇帝的态度无非是两种,要么愤怒于洪氏的居心,然后将其撵出京城;要么觉得洪氏眼光独到,与其父不同。但是他自己既然做出了决定,那么自然就要推动皇帝做出偏向于他那个选择的选择。
“皇上,洪氏如此擅长用心机,固然需要提防,但皇上既然很讨厌洪山长,何妨留下洪氏?奴婢亲自去考校过洪氏的才学,她四书五经无一不通,算是一位难得的才女,而且最难得的是,她曾经教授过的那些妇人,都是从最粗浅的东西开始教起。”
“皇上不觉得,从前葛老太师担当帝师之前,教授您课业的那些老师,无不试图把原来就深奥的经史典籍讲得更深奥了吗?仿佛不讲得云里雾里,就不是好老师似的。年纪小的孩子有年纪小的教法,由浅入深方才是正理。洪氏至少在这种方面,却还是有优势的。”
见皇帝沉吟不语,明显开始考虑自己的话,楚宽就趁热打铁地说:“最重要的是,洪氏如若入选,她的父亲就可以安心回去了。而且,她的事可以盖下九章堂师生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