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推荐阅读: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清和最新章节!
;
鞑靼杀了大明时节,情知不妙,立刻举部向大漠深处迁移。
草原地广人稀,只要提前跑路,即使明朝发兵,也未必能找到自己。人都找不到,仗自然打不起来。就算被找到了,相信明军也是人困马乏,后继乏力。鞑靼以逸待劳,谁胜谁负还是未知数。
阿鲁台想得很好,马儿哈咱和脱火赤等人都很赞同这一主张。
甭管看阿鲁台多不顺眼,马儿哈咱都必须承认,论狡猾比智谋,阿鲁台的确胜他一筹。否则,统领鞑靼各部的鬼力赤也不会栽在他手里。
总体来看,阿鲁台的计划算得上周密,马儿哈咱等鞑靼头目执行得相当彻底。
可惜千算万算,中途还是出了差错。
惹出麻烦的不是旁人,正是被阿鲁台拥立为鞑靼大汗的本雅失里,也是迫使部落迁移逃命的祸首。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概括总结五个字,财帛动人心。
阿鲁台能管得住马儿哈咱,压得住脱火赤,却硬是没能拉住动不动就脑袋发热的本雅失里。
出事当天,迁移各部正在湖边休息。
发现本雅失里不见踪影,阿鲁台立刻下令不下寻找。
派出的骑兵很快回来,满脸焦急,“太师,出事了!”
听部下回报,阿鲁台心知不好,连忙赶到现场,见到死了一地的瓦剌人和清点金子牛羊的本雅失里,差点气得昏过去。
“大汗,你这是在做什么!”
都什么时候了,不尽快逃命,还动手抢-劫?
“太师放心,这些瓦剌人越境到此,杀了也没什么。”
阿鲁台又是一阵头晕,他试图讲理,无奈满眼都是金子的本雅失里压根听不进去。
“大汗,瓦剌部落过境前往兀良哈部落交易,不应拦截,这是定下的规矩。”
草原缺粮,缺盐,缺铁器,缺布帛,总之,什么都缺少。
明朝限制边贸,开互市也是限量交易,致使兀良哈对草原的“走-私”贸易格外繁荣。虽然紧缺的盐巴和粮食都定成了天价,其他商品的价格也是一天一个样,瓦剌和鞑靼部落仍得咬牙掏钱。
不和兀良哈交易,想要粮食和盐,只能依靠抢劫。明军越来越难对付,打谷草的难度越来越高,冲过边境,随时会面临生命危险。与其脑袋被砍,不如高价从兀良哈购买。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瓦剌想同兀良哈交易,必须穿过鞑靼的地盘,否则就得借道明朝边镇。永乐帝对兀良哈的“走-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代表会同意瓦剌借道。
为了部落发展,马哈木捏着鼻子和鬼力赤说了不少好话,总算说动鬼力赤点头,同意瓦剌部落过境,同兀良哈贸易。只不过,交易来的盐巴和粮食必须交出一部分,充作“过路费”。
瓦剌付钱,鞑靼便不会拦截瓦剌商队。
自双方定下章程,瓦剌和鞑靼仍时有摩擦,却多是小范围的斗-殴,大规模的-械-斗-极少发生。
现如今,平衡被打破了。
本雅失里灭掉的瓦剌队伍,明显是到兀良哈交易的商队。阿鲁台百分百确定,一旦消息传到马哈木耳朵里,明军没到,瓦剌骑兵会先一步打过来。
“大汗,快点走吧。”
除了加速跑路,阿鲁台再想不出其他办法。
本雅失里不以为意,他的确憷明朝,却根本不把瓦剌放在眼里。这种心态直接体现在表情中,气得阿鲁台跳脚,甚至开始怀疑,灭了鬼力赤,拥立本雅失里,究竟是对还是错。
鬼力赤舍弃“元”的封号,改名鞑靼,向大明称臣,让许多人看不惯。其本人又非黄金家族正统,才能有限,无法恢复元-帝-国的风光,好歹能稳定部落,不会四处惹祸。
本雅失里刚上台就杀了明朝使节,惹来明朝这个庞然大物,又抢劫瓦剌商队,撩-拨-马哈木的怒火,显然是找死不算,更嫌死得不够快。
阿鲁台不想和本雅失里争辩,他怕自己会直接-拔-刀子。
本雅失里脑袋冷静下来,也意识到此举不妥。
两人各退一步,收好金子,赶回牛羊,毁尸灭迹,继续跑路。
不过,路线要变动一下。
原本预定西北方向,现如今,瓦剌随时可能翻脸,西边注定不能去了,只能全力向北跑。环境恶劣,缺少粮食,都比不上命重要。
永乐六年七月丁未,永乐帝诏告天下,征调卫所官军十万,征讨鞑靼。
“朕受天命,承-太-祖-高皇帝基业,统驭万方,凡四夷僻远无不从化。独北虏残孽处于沙漠,肆-逞-凶-暴。屡遣使申谕,讲以子孙存恤保全之道,不听,动辄拘留,甚而杀之!其狼子野心,贪-悍-残-虐,引领徯苏稽于天道,其运已绝!朕今令六师往征之,肃振武威,用彰天讨,荡除有罪,扫清沙漠!”
远征沙漠,自国朝开立,便是将士立功,晋身得赏的最佳途径。
自诏令发布,各卫所均秣马厉兵。征讨安南没赶上,征讨朝鲜没自己的事,征讨沙漠,一定不能错过!
功成名就,荣耀族里,封妻荫子,当在今朝!
大军集结的动作十分迅速,军粮,武器,战马等接连到位。接到调令的官军兴奋异常,民间同样沸沸扬扬。
北疆边民同鞑靼瓦剌有解不开的仇恨,恨不能大军隔日便出征草原,杀鞑子一个落花流水。
在大军远征中吃到甜头的商人摩拳擦掌,时刻关注大军出征的消息。安南有土地粮食,朝鲜有人参山珍,草原虽然贫瘠,牛羊皮毛总能卖出价钱。
总之,大军打到哪,大家的脚步就要跟到哪!跟着官军的脚步有地占,有钱赚啊!
归附的草原部落和辽东女真部落开始上下活动,为的就是随大军出征,斩获战功,获取丰厚的赏赐。
朝鲜不禁打,有李成桂和潜入的探子里应外合,拿下都城是早晚的事。
本该在六月升天的李成桂,顽强的活到了七月,不出意外,还将继续活下去。有他在,李芳远的日子,注定会一天比一天难过。
杀死兄弟,软禁父亲,登上王位。
李成桂恨透了这个儿子,仇恨成为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也成为明军攻占朝鲜的一把利刃。
辽东总兵官孟善的战报一封接一封送到南京,除了报捷还是报捷。
朝廷下诏征沙漠,辽东的官军也被-抽-调-部分,归附的女真部落大多不在调兵名单中,只有建州卫,毛怜卫,兀者卫的骑兵被孟善钦点,随大军一同进京。
建州卫指挥呵哈出披上战甲,跨上战马,率领五十名部落勇士驰往辽东都指挥使司。
对归附大明的女真部落而言,能跟随官军出征,是荣耀,更是机遇。
骑在马上,呵哈出用力挥动马鞭,两腮绷紧,野心充斥胸膛,似烈-焰-焚-烧,滚-水-沸-腾。
南京
西暖阁内,朱棣正翻阅朱高煦递上的灾后安民十则,不时点头。
站在御案前,朱高煦和朱高燧轻易不敢探头。久久等不到老爹发话,兄弟俩心中愈发没底,壮着胆子瞄一眼,暗暗松了口气。老爹没黑脸,心情似乎不错。
“这份奏疏是谁写的?”朱棣扫过朱高煦和朱高燧,表情威严,语气肃然。大有小子敢说谎,立刻上鞭子的架势。
“回父皇,此乃兴宁伯所提。儿臣同三弟一并整理,请教过夏司徒,方呈送父皇御览。”
“兴宁伯?”
“正是。”
放下奏疏,朱棣捏了捏眉心,“让你们随兴宁伯学习,颇有益处,长进了不少。”
“谢父皇。”
“暂且退下吧。”朱棣放下手,道,“朕北巡时,你二人随扈。”
“遵命!”
朱高煦和朱高燧齐声应诺,很是兴奋。
随扈北巡,是不是意味着,出征沙漠,自己也有份?
好事,天大的好事啊!
身为皇子,民-政-经-济-要有建树,战功更是资本。若能在征沙漠中立下战功,像父皇早年一般生擒鞑子统帅,那是何等的荣光,做梦都会笑醒。
心中再兴奋,也要控制好表情,万一惹得父皇不顺眼,改了主意,让煮熟的鸭子飞走,就太冤枉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想到一处,互看一眼,齐声道:“儿臣告退。”
先撤,去坤宁宫见母后,递个口风,再不必担心父皇改口。
目送两个儿子离开,朱棣哼笑一声,鼻孔喷气,又开始手痒。
站在一旁的白彦回立刻打起精神。
回到南京,白彦回就顶替侯显留下的空位,在永乐帝身边伺候。小心观察天子的表情,白公公决定,闭嘴,不出声。
朱棣又拿起朱高煦呈上的奏疏,看到一半,眉头皱了起来。不是为奏疏的内容,而是为此次征沙漠的主帅。
永乐帝从没想到,手下人才济济,也会为带兵的总兵官头疼。
原本,他属意成国公朱能,刚露出点意思,朱能告病的条子就送到了五军都督府。
朱棣没辙,病了,自然没法带兵。
随后,他的目光又落在定国公沈瑄身上,不料沈瑄也送了病假条子。原因?旧疾复发。
朱棣掀桌,这是要闹哪样?
张辅,柳升,李彬等将领挨个过筛子,无一能让朱棣满意。战斗力有,声望却总都差了一截。
淇国公邱福主动请命,无奈朱棣真不敢用他。
靖难的教训告诉朱棣,淇国公忠心有,本领也有,可运气却不太好,性格也有些刚愎自用,遇事很容易转不过弯来。让他领兵征沙漠,万一遇上圈套,一脚踩进去,很可能站不起来。
南京的将领筛选完,朱棣的视线转到北京。想到在顺天练兵的大舅子,顿时猛拍大腿,着啊,舅子可用!
当初靖难,自己都差点栽到他手里,不用他还用谁?
未免再出现如成国公定国公一般情况,朱棣直接下达敕令,堵住徐辉祖所有退路。
敕令送到北京,徐辉祖没找任何借口,痛快接下征夷大将军印。
自今上登基,除顺天练兵,徐辉祖未有任何功绩。为魏国公府,为不落中山王英名,便是天子不提,他也会主动请命。
主帅问题解决,朱棣又开始任命副将,敕令下到国公府,令沈瑄督左军,孟清和为副。
永乐帝表示,不做主帅,副将不能再推。朕还没有老眼昏花,告病无用,老实给朕到北边打仗去。
“臣领旨。”
两人接旨谢恩。
站起身,孟清和熟练递过红封,道:“劳烦白公公。”
白彦回接过,顺手塞进袖子里,笑道:“咱家还要到新城侯府宣旨,国公爷伯爷留步。”
“白公公慢走。”
送走了白彦回,孟清和看向沈瑄,“国公爷,这下怎么办?”
“十二郎所指为何?”
沈瑄挑眉,无辜状。
孟清和气结。
都学成国公装病了,在他面前装傻?
沈瑄挥手,示意亲卫退下,房门关上,俯身捏了一下孟清和耳垂,“十二郎不必担忧,不是中军便无碍。”
“国公爷之前不是说,功劳过甚?”捂着耳朵,孟清和眨眼。
沈瑄没有马上为孟清和解惑,而是将人拉到怀中,轻轻抚过他的颈项,扫过桌上的药碗,“今日的药,十二郎还没用?”
“……”这有必然联系吗?
“十二郎先用药,瑄再为十二郎讲明,可好?”
“……”能说不好吗?
孟清和撇嘴,想起身,背后的手臂却更紧了些。
瞪眼,不让他起来,怎么喝药?
“无妨。”
沈瑄轻笑,端起药碗,送到唇边,含了半口,托起孟清和的下巴,拇指擦过唇缘,哺进了他的口中。
整碗药喝完,孟清和竟没觉得苦,反倒是耳根发热,脑袋差点成了一团浆糊。
自靖难以来,这是第几次?
想了两秒,脖子红了。
“十二郎。”
低沉的声音流过耳际,孟清和无意识的应了一声。
“有言功高盖主。”
孟清和打了个激灵,瞬间清醒。
“更有言,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瑄虽数次立功,当下却非急流勇退之时。”
“国公爷只是试探?”借此向天子表明立场?
“是。”沈瑄啄了一下孟清和的额头,“十二郎聪慧。”
摸摸额头,孟清和默然。比起经历过洪武年-政-治-斗-争,又是在永乐帝身边长大的侯二代,他的那点心思完全不够看。
“再者,”沈瑄顿了顿,垂首,温热的气息拂过孟清和颈侧,“瑄不欲再同十二郎分别,相思数月之久。”
轰!
孟伯爷满脸通红,头冒热气,三花聚顶。
侯二代如此了得,当真hold不住。
两相对比,究竟谁才是大明土著?!
永乐六年八月,明军整装待发,时刻准备进军草原。
瓦剌突然先明朝一步,率兵攻打鞑靼。
双方在唐努山下交锋,瓦剌首领马哈木亲率三千骑兵,打败了阿鲁台的铁杆郭尔罗斯部,杀死三百余鞑靼骑兵,砍-下-人-头,烧毁帐篷,放言同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势不两立。
消息传到明廷,朱棣立刻下旨封马哈木为顺宁王,赐金印袭衣,赏金五十两,银一百两,宝钞五百锭,茶砖十斤,胡椒十斤,绢两百匹。支援瓦剌粮食一千石,铁器五百件。明摆着告诉瓦剌,明朝正准备收拾鞑靼,本雅失里和阿鲁台蹦跶不了几天了。想多捞些好处,就放心大胆的向前冲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虽说瓦剌称不上是明朝的朋友,但拉一个打一个,临时团结过后收拾,永乐帝用得行当熟练,且屡试不爽。
此时的鞑靼已是腹背受敌,按理说,但凡有点脑子,就该加紧跑路,找地方藏起来。事实却证明,没有最蠢,只有更蠢。拥立本雅失里,是阿鲁台平生最严重的错误。
跑路期间,本雅失里不只截杀瓦剌队伍,还把一支到草原上交易的兀良哈商队给抢了。
本雅失里炫耀战利品,阿鲁台当场吐血。
这厮究竟长没长脑袋?
肩膀上顶着的是石头吗?!
兀良哈被惹怒了,遣人进京向永乐帝告状,“陛下,要为臣做主啊!”
壮汉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请求立刻出兵,灭了丫的。
孟清和刚巧进宫授课,第一时间获悉此事,也有点傻眼。
先是大明,再是瓦剌,然后是兀良哈。能得罪的一个没落,全得罪一遍。
鞑靼实在英勇,本雅失里简直太有性格,完全是狂奔在作死的大路上,打死不回头。
;
鞑靼杀了大明时节,情知不妙,立刻举部向大漠深处迁移。
草原地广人稀,只要提前跑路,即使明朝发兵,也未必能找到自己。人都找不到,仗自然打不起来。就算被找到了,相信明军也是人困马乏,后继乏力。鞑靼以逸待劳,谁胜谁负还是未知数。
阿鲁台想得很好,马儿哈咱和脱火赤等人都很赞同这一主张。
甭管看阿鲁台多不顺眼,马儿哈咱都必须承认,论狡猾比智谋,阿鲁台的确胜他一筹。否则,统领鞑靼各部的鬼力赤也不会栽在他手里。
总体来看,阿鲁台的计划算得上周密,马儿哈咱等鞑靼头目执行得相当彻底。
可惜千算万算,中途还是出了差错。
惹出麻烦的不是旁人,正是被阿鲁台拥立为鞑靼大汗的本雅失里,也是迫使部落迁移逃命的祸首。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概括总结五个字,财帛动人心。
阿鲁台能管得住马儿哈咱,压得住脱火赤,却硬是没能拉住动不动就脑袋发热的本雅失里。
出事当天,迁移各部正在湖边休息。
发现本雅失里不见踪影,阿鲁台立刻下令不下寻找。
派出的骑兵很快回来,满脸焦急,“太师,出事了!”
听部下回报,阿鲁台心知不好,连忙赶到现场,见到死了一地的瓦剌人和清点金子牛羊的本雅失里,差点气得昏过去。
“大汗,你这是在做什么!”
都什么时候了,不尽快逃命,还动手抢-劫?
“太师放心,这些瓦剌人越境到此,杀了也没什么。”
阿鲁台又是一阵头晕,他试图讲理,无奈满眼都是金子的本雅失里压根听不进去。
“大汗,瓦剌部落过境前往兀良哈部落交易,不应拦截,这是定下的规矩。”
草原缺粮,缺盐,缺铁器,缺布帛,总之,什么都缺少。
明朝限制边贸,开互市也是限量交易,致使兀良哈对草原的“走-私”贸易格外繁荣。虽然紧缺的盐巴和粮食都定成了天价,其他商品的价格也是一天一个样,瓦剌和鞑靼部落仍得咬牙掏钱。
不和兀良哈交易,想要粮食和盐,只能依靠抢劫。明军越来越难对付,打谷草的难度越来越高,冲过边境,随时会面临生命危险。与其脑袋被砍,不如高价从兀良哈购买。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瓦剌想同兀良哈交易,必须穿过鞑靼的地盘,否则就得借道明朝边镇。永乐帝对兀良哈的“走-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代表会同意瓦剌借道。
为了部落发展,马哈木捏着鼻子和鬼力赤说了不少好话,总算说动鬼力赤点头,同意瓦剌部落过境,同兀良哈贸易。只不过,交易来的盐巴和粮食必须交出一部分,充作“过路费”。
瓦剌付钱,鞑靼便不会拦截瓦剌商队。
自双方定下章程,瓦剌和鞑靼仍时有摩擦,却多是小范围的斗-殴,大规模的-械-斗-极少发生。
现如今,平衡被打破了。
本雅失里灭掉的瓦剌队伍,明显是到兀良哈交易的商队。阿鲁台百分百确定,一旦消息传到马哈木耳朵里,明军没到,瓦剌骑兵会先一步打过来。
“大汗,快点走吧。”
除了加速跑路,阿鲁台再想不出其他办法。
本雅失里不以为意,他的确憷明朝,却根本不把瓦剌放在眼里。这种心态直接体现在表情中,气得阿鲁台跳脚,甚至开始怀疑,灭了鬼力赤,拥立本雅失里,究竟是对还是错。
鬼力赤舍弃“元”的封号,改名鞑靼,向大明称臣,让许多人看不惯。其本人又非黄金家族正统,才能有限,无法恢复元-帝-国的风光,好歹能稳定部落,不会四处惹祸。
本雅失里刚上台就杀了明朝使节,惹来明朝这个庞然大物,又抢劫瓦剌商队,撩-拨-马哈木的怒火,显然是找死不算,更嫌死得不够快。
阿鲁台不想和本雅失里争辩,他怕自己会直接-拔-刀子。
本雅失里脑袋冷静下来,也意识到此举不妥。
两人各退一步,收好金子,赶回牛羊,毁尸灭迹,继续跑路。
不过,路线要变动一下。
原本预定西北方向,现如今,瓦剌随时可能翻脸,西边注定不能去了,只能全力向北跑。环境恶劣,缺少粮食,都比不上命重要。
永乐六年七月丁未,永乐帝诏告天下,征调卫所官军十万,征讨鞑靼。
“朕受天命,承-太-祖-高皇帝基业,统驭万方,凡四夷僻远无不从化。独北虏残孽处于沙漠,肆-逞-凶-暴。屡遣使申谕,讲以子孙存恤保全之道,不听,动辄拘留,甚而杀之!其狼子野心,贪-悍-残-虐,引领徯苏稽于天道,其运已绝!朕今令六师往征之,肃振武威,用彰天讨,荡除有罪,扫清沙漠!”
远征沙漠,自国朝开立,便是将士立功,晋身得赏的最佳途径。
自诏令发布,各卫所均秣马厉兵。征讨安南没赶上,征讨朝鲜没自己的事,征讨沙漠,一定不能错过!
功成名就,荣耀族里,封妻荫子,当在今朝!
大军集结的动作十分迅速,军粮,武器,战马等接连到位。接到调令的官军兴奋异常,民间同样沸沸扬扬。
北疆边民同鞑靼瓦剌有解不开的仇恨,恨不能大军隔日便出征草原,杀鞑子一个落花流水。
在大军远征中吃到甜头的商人摩拳擦掌,时刻关注大军出征的消息。安南有土地粮食,朝鲜有人参山珍,草原虽然贫瘠,牛羊皮毛总能卖出价钱。
总之,大军打到哪,大家的脚步就要跟到哪!跟着官军的脚步有地占,有钱赚啊!
归附的草原部落和辽东女真部落开始上下活动,为的就是随大军出征,斩获战功,获取丰厚的赏赐。
朝鲜不禁打,有李成桂和潜入的探子里应外合,拿下都城是早晚的事。
本该在六月升天的李成桂,顽强的活到了七月,不出意外,还将继续活下去。有他在,李芳远的日子,注定会一天比一天难过。
杀死兄弟,软禁父亲,登上王位。
李成桂恨透了这个儿子,仇恨成为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也成为明军攻占朝鲜的一把利刃。
辽东总兵官孟善的战报一封接一封送到南京,除了报捷还是报捷。
朝廷下诏征沙漠,辽东的官军也被-抽-调-部分,归附的女真部落大多不在调兵名单中,只有建州卫,毛怜卫,兀者卫的骑兵被孟善钦点,随大军一同进京。
建州卫指挥呵哈出披上战甲,跨上战马,率领五十名部落勇士驰往辽东都指挥使司。
对归附大明的女真部落而言,能跟随官军出征,是荣耀,更是机遇。
骑在马上,呵哈出用力挥动马鞭,两腮绷紧,野心充斥胸膛,似烈-焰-焚-烧,滚-水-沸-腾。
南京
西暖阁内,朱棣正翻阅朱高煦递上的灾后安民十则,不时点头。
站在御案前,朱高煦和朱高燧轻易不敢探头。久久等不到老爹发话,兄弟俩心中愈发没底,壮着胆子瞄一眼,暗暗松了口气。老爹没黑脸,心情似乎不错。
“这份奏疏是谁写的?”朱棣扫过朱高煦和朱高燧,表情威严,语气肃然。大有小子敢说谎,立刻上鞭子的架势。
“回父皇,此乃兴宁伯所提。儿臣同三弟一并整理,请教过夏司徒,方呈送父皇御览。”
“兴宁伯?”
“正是。”
放下奏疏,朱棣捏了捏眉心,“让你们随兴宁伯学习,颇有益处,长进了不少。”
“谢父皇。”
“暂且退下吧。”朱棣放下手,道,“朕北巡时,你二人随扈。”
“遵命!”
朱高煦和朱高燧齐声应诺,很是兴奋。
随扈北巡,是不是意味着,出征沙漠,自己也有份?
好事,天大的好事啊!
身为皇子,民-政-经-济-要有建树,战功更是资本。若能在征沙漠中立下战功,像父皇早年一般生擒鞑子统帅,那是何等的荣光,做梦都会笑醒。
心中再兴奋,也要控制好表情,万一惹得父皇不顺眼,改了主意,让煮熟的鸭子飞走,就太冤枉了。
朱高煦和朱高燧想到一处,互看一眼,齐声道:“儿臣告退。”
先撤,去坤宁宫见母后,递个口风,再不必担心父皇改口。
目送两个儿子离开,朱棣哼笑一声,鼻孔喷气,又开始手痒。
站在一旁的白彦回立刻打起精神。
回到南京,白彦回就顶替侯显留下的空位,在永乐帝身边伺候。小心观察天子的表情,白公公决定,闭嘴,不出声。
朱棣又拿起朱高煦呈上的奏疏,看到一半,眉头皱了起来。不是为奏疏的内容,而是为此次征沙漠的主帅。
永乐帝从没想到,手下人才济济,也会为带兵的总兵官头疼。
原本,他属意成国公朱能,刚露出点意思,朱能告病的条子就送到了五军都督府。
朱棣没辙,病了,自然没法带兵。
随后,他的目光又落在定国公沈瑄身上,不料沈瑄也送了病假条子。原因?旧疾复发。
朱棣掀桌,这是要闹哪样?
张辅,柳升,李彬等将领挨个过筛子,无一能让朱棣满意。战斗力有,声望却总都差了一截。
淇国公邱福主动请命,无奈朱棣真不敢用他。
靖难的教训告诉朱棣,淇国公忠心有,本领也有,可运气却不太好,性格也有些刚愎自用,遇事很容易转不过弯来。让他领兵征沙漠,万一遇上圈套,一脚踩进去,很可能站不起来。
南京的将领筛选完,朱棣的视线转到北京。想到在顺天练兵的大舅子,顿时猛拍大腿,着啊,舅子可用!
当初靖难,自己都差点栽到他手里,不用他还用谁?
未免再出现如成国公定国公一般情况,朱棣直接下达敕令,堵住徐辉祖所有退路。
敕令送到北京,徐辉祖没找任何借口,痛快接下征夷大将军印。
自今上登基,除顺天练兵,徐辉祖未有任何功绩。为魏国公府,为不落中山王英名,便是天子不提,他也会主动请命。
主帅问题解决,朱棣又开始任命副将,敕令下到国公府,令沈瑄督左军,孟清和为副。
永乐帝表示,不做主帅,副将不能再推。朕还没有老眼昏花,告病无用,老实给朕到北边打仗去。
“臣领旨。”
两人接旨谢恩。
站起身,孟清和熟练递过红封,道:“劳烦白公公。”
白彦回接过,顺手塞进袖子里,笑道:“咱家还要到新城侯府宣旨,国公爷伯爷留步。”
“白公公慢走。”
送走了白彦回,孟清和看向沈瑄,“国公爷,这下怎么办?”
“十二郎所指为何?”
沈瑄挑眉,无辜状。
孟清和气结。
都学成国公装病了,在他面前装傻?
沈瑄挥手,示意亲卫退下,房门关上,俯身捏了一下孟清和耳垂,“十二郎不必担忧,不是中军便无碍。”
“国公爷之前不是说,功劳过甚?”捂着耳朵,孟清和眨眼。
沈瑄没有马上为孟清和解惑,而是将人拉到怀中,轻轻抚过他的颈项,扫过桌上的药碗,“今日的药,十二郎还没用?”
“……”这有必然联系吗?
“十二郎先用药,瑄再为十二郎讲明,可好?”
“……”能说不好吗?
孟清和撇嘴,想起身,背后的手臂却更紧了些。
瞪眼,不让他起来,怎么喝药?
“无妨。”
沈瑄轻笑,端起药碗,送到唇边,含了半口,托起孟清和的下巴,拇指擦过唇缘,哺进了他的口中。
整碗药喝完,孟清和竟没觉得苦,反倒是耳根发热,脑袋差点成了一团浆糊。
自靖难以来,这是第几次?
想了两秒,脖子红了。
“十二郎。”
低沉的声音流过耳际,孟清和无意识的应了一声。
“有言功高盖主。”
孟清和打了个激灵,瞬间清醒。
“更有言,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
“瑄虽数次立功,当下却非急流勇退之时。”
“国公爷只是试探?”借此向天子表明立场?
“是。”沈瑄啄了一下孟清和的额头,“十二郎聪慧。”
摸摸额头,孟清和默然。比起经历过洪武年-政-治-斗-争,又是在永乐帝身边长大的侯二代,他的那点心思完全不够看。
“再者,”沈瑄顿了顿,垂首,温热的气息拂过孟清和颈侧,“瑄不欲再同十二郎分别,相思数月之久。”
轰!
孟伯爷满脸通红,头冒热气,三花聚顶。
侯二代如此了得,当真hold不住。
两相对比,究竟谁才是大明土著?!
永乐六年八月,明军整装待发,时刻准备进军草原。
瓦剌突然先明朝一步,率兵攻打鞑靼。
双方在唐努山下交锋,瓦剌首领马哈木亲率三千骑兵,打败了阿鲁台的铁杆郭尔罗斯部,杀死三百余鞑靼骑兵,砍-下-人-头,烧毁帐篷,放言同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势不两立。
消息传到明廷,朱棣立刻下旨封马哈木为顺宁王,赐金印袭衣,赏金五十两,银一百两,宝钞五百锭,茶砖十斤,胡椒十斤,绢两百匹。支援瓦剌粮食一千石,铁器五百件。明摆着告诉瓦剌,明朝正准备收拾鞑靼,本雅失里和阿鲁台蹦跶不了几天了。想多捞些好处,就放心大胆的向前冲吧。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虽说瓦剌称不上是明朝的朋友,但拉一个打一个,临时团结过后收拾,永乐帝用得行当熟练,且屡试不爽。
此时的鞑靼已是腹背受敌,按理说,但凡有点脑子,就该加紧跑路,找地方藏起来。事实却证明,没有最蠢,只有更蠢。拥立本雅失里,是阿鲁台平生最严重的错误。
跑路期间,本雅失里不只截杀瓦剌队伍,还把一支到草原上交易的兀良哈商队给抢了。
本雅失里炫耀战利品,阿鲁台当场吐血。
这厮究竟长没长脑袋?
肩膀上顶着的是石头吗?!
兀良哈被惹怒了,遣人进京向永乐帝告状,“陛下,要为臣做主啊!”
壮汉们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请求立刻出兵,灭了丫的。
孟清和刚巧进宫授课,第一时间获悉此事,也有点傻眼。
先是大明,再是瓦剌,然后是兀良哈。能得罪的一个没落,全得罪一遍。
鞑靼实在英勇,本雅失里简直太有性格,完全是狂奔在作死的大路上,打死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