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未降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终宋最新章节!
真定府,龙兴寺行宫。
李瑕转头看了张文静一眼,只见她身子微微一晃,片刻却又强装镇定,连双手摆放的姿势都显得端庄。
他挥手,向前来汇报保州详情的信使吩咐道:“先下去吧。”
“遵旨。”
“陛下,几位相公已经到了,郝经也已召到偏殿候见,陛下是否现在去前殿?”
“让他们稍待,下去吧。”
过了小一会,李瑕转头看向雁儿等人,道:“你们也下去。”
终于只剩下两个人,他便过去抱了抱张文静。
“想哭就哭出来吧。”
“也没有。”张文静红着眼,道:“之前就明白九哥活不了的,我就是想到以前......他小时候对我很好。”
“若不是生在这种世道,他会是个很好的兄长、朋友。别太难过了。”
“我也没有很难过,就是担心我爹。”
“放心。”李瑕道:“我已经安排人去燕京了,会救他们。”
泫然欲泣的张文静十分感动,握住李瑕的手,把头埋在他胸口中蹭了一下。
这是个很亲昵,也显得十分依赖的动作。李瑕目光看去,觉得她像是一只不设防备的小兔子。
但其实就在昨日便有人向他密奏过,说拿下保定之后,眼下张家的势力刚刚好,话里话外的意思燕京城内的张家人其实不太有必要救,也很难救。
当时他只回答了一句“眼界放远一点”。
此时好好安抚了张文静一番,李瑕才起身向前殿走去。
一出门就是一阵冷风灌过来。
马上就要到腊月了,虽说拿下保州城很顺利,但各种因素加起来,要全面进攻燕京显然要等到开春了。
而这个冬天要准备的还有很多。~~
走到了前殿,李瑕想了想,却是先召见了郝经。
郝经被扣留期间已见了李瑕麾下不少文官武将,至于有多少感触,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之前他见李瑕,还会行礼唤一句“外臣见过唐皇”,今日却是连“外臣”也不自称了,站在那愣愣看着李瑕,目光宛如一个老父亲。
“张弘范死了。”李瑕道。
过了一会,郝经才道:“老夫的弟子......死在陛下手中的,已不在少数。”
“朕破坏了你们的其乐融融?若没有朕你们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郝经面露惭愧,摇了摇头。
李瑕道:“之前你说,不愿归附朕是因为朕会败,担心中原无人治理。现在呢?还是这么觉得?”
“老夫想先问几个问题,不知可否?”“问吧。”
“唐军粮草不足,想要如何攻燕京?”
“加上保州的存粮,朕的北伐大军可支撑到三月。”
“三月只怕攻不下燕京,燕京毕竟不同于河北诸城......”
“那不如你到时再来求和,问问朕没粮了怎么办。”
郝经一愣。
他本以为李瑕这次是要招揽他,且心中已经有了些犹豫,考虑到若要降,家小却都还在燕京。
倒不成想李瑕说的是“再来求和”,像是并没有要招揽他的意图。
郝经也是有脾气的,见李瑕既不招揽他,他的语气也生硬了不少。
“那不知唐皇陛下对外臣这次的议和盟约怎么看?”
“朕可以考虑答应,但不是忽必烈那些条件。”
事实上,忽必烈的条件,李瑕根本都没怎么听,显得十分没有诚意。
此时他才敲了敲桌案,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要让朕退兵,忽必烈首先要去帝号、去汗号,向朕称臣,朕可以封他为漠北王,这是大前提。另外还有些小的要求,比如纳贡......”
郝经看向李瑕,眼神带着惊讶与思索之色。
惊讶于李瑕提出这样没诚意的条件,思索提出这样的条件有何意义。
直到之后其中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还有,张家的满门老少还在忽必烈手里吧,让他把人好好地交给朕。”
郝经目光一动,隐隐地已想明白了什么。
又过了三日,等李瑕提出的关于盟约的各种细节议定,郝经便再次乘上马车北返。
依旧是那个不知名的唐军将领护送。
这次,唐军将郝经护送到了保州城以北五十余里的武遂城。
到了地界,那唐军将领勒马便要走,郝经掀开车帘,问道:“两番劳将军相送,老夫却还不知将军高姓大名?”
“哈哈哈,你还是不配知道!”
那唐将大笑着,须臾便带兵士走远。
元军将领黄俣大怒,策马上前向郝经道:“郝公,末将去给他们一个教训。”
“罢了,国事为重。”
郝经冷眼向南扫了一眼转头看向前方的武遂城,道:“歇歇再继续走吧。”
武遂城便是宋国名将杨延昭屯兵抗辽之
处,宋辽之战中的冰城御敌、羊山之役皆发生在这里。
登城南望,望到了不远处的白沟。白沟是宋、辽的交界。
他于是想到了这次见李瑕时,李瑕引用的他的那首诗。
诗名《白沟行》,其中还有一句是“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讲的是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白沟就成了南北的交界。
而如今若是真的促成了李瑕与忽必烈的和谈,那这条白沟只怕还要继续成为南北的交界。
“万古诸华有遗臭”,既写出了这诗,他郝经能这般做吗?
风雪吹来,郝经抹了抹眼,将眼中的泪花抹尽。
护送他来的元军将士还在看着,他不能让他们看出他的感慨。
于是队伍继续前行,过定兴、遂州、大兴诸城,终于在数日之后抵达燕京。
一路上,郝经留心观察,发现元军坚壁清野,防御布置与白沟以南大不相同。
白沟以南大多属于汉人世侯分兵镇守之地,以北的地界才是由忽必烈直接掌控。另外,若说白沟以南曾经还是宋土,离丧不到一百五十年,北面则已离丧三百三十年,民心风气还是有区别的。
进入燕京之后,忽必烈并未马上召见郝经,而是命赵良弼先来见了郝经。
赵良弼是女真人,祖上本姓“赵良弼”,音讹为“赵家”,因此以赵为姓,到他这一辈,已与汉人无异,读书考中过金国的科举。
在李瑕称帝之前,赵良弼也曾出使长安,见过李瑕。
“陛下还担心李瑕会把伯常扣留,好在这次你能够平安归来。”
郝经连忙摆手,笑道:“辅之兄也曾见过李瑕,该知他不是如贾似道那般无德之人。”
赵良弼捻着胡须,道:“不错,李瑕之风采,至今我还是记忆犹新啊。”
他说这句话时目光看着郝经,隐隐若存着些试探之意。
郝经反问道:“辅之兄此言何意?担心我降了李瑕不成?”
虽然双方都知道,护送郝经回来的将领士卒都已经被带去查了,赵良弼却还是道:“绝无此意。”
“只怕陛下疑我啊。”
“伯常言重了。陛下不久前才说了,他若是信不过我们这些汉臣,干脆便弃了这燕京城。之所以还守着因他行汉法之心犹坚,且还信任我们这些老臣。”赵良弼叹道,“我们随陛下数十年了啊。”
“是啊。”郝经拍着膝盖,道:“我入幕府的时间晚,算来也整整十四年了。”
两人欷歔不已。
过了一会,赵良弼再次发问,道:“李瑕既已拿下保州,似乎取燕京之意甚坚?”
“未必。”郝经道:“宋辽之交界在白沟,而不是保州。”
“他若愿意议和,何必提这等荒谬条件?陛下不可能答应的。”
郝经道:“但我们的目的也是拖着他,待他粮草告罄。大可与他慢慢谈,哪怕就着其中那些小条件来回掰扯。”
“但李瑕呢?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他也不敢确定南面的局势会如何变化,想要静观其变。”郝经沉吟道,“或许还打算趁着严冬整备之时救出张家。”
“张柔?”赵良弼沉吟了一会,目光看去,等见郝经在倒茶了,才缓缓道:“保州失守的消息传来,陛下好像已下令杀他了,今日我听说他被押到了军营中。”
郝经不自觉地手一抖,茶水洒了满身。“死......死了吗?”
“不知,也许祭旗了吧。”
郝经已掩饰不住脸上的慌张神情,道:“辅之兄也知道,我曾深受张柔大恩,无论如何,我都想......还能否为张家求个情?”
赵良弼目露疑色,道:“陛下没有不杀他们的理由。”
“若李瑕能退兵?”
“为了张柔,不可能。”
“不,张柔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方才说过,李瑕也在犹豫。”
赵良弼眼中疑色更深,问道:“犹豫什么?”
郝经掩着紧张,稳了稳心神,起身,拿出一个地图,指点着说起来。
“辅之兄要对陛下的布置有信心,早在李瑕与兀鲁忽乃、海都于西域会盟之际,陛下就已意识到了威胁,故早已对此做出了布置,西灭高昌、遣使吐蕃、南联宋国......如今宋军已攻破了夔门,对李瑕形成迫在眉睫之威胁。据我所知,李瑕得到夔门失守的消息正在考虑是否退兵,遂故意试探陛下。”
“迫在眉睫?”
“不错。辅之兄不知川蜀地形,待我细细说来。夔门乃入川之门户,此地一破,川蜀门户大开,李瑕已陷入两难之境.......”
赵良弼看着郝经指点江山的动作,渐渐能感受到郝经身上那股对大元的信心......
真定府,龙兴寺行宫。
李瑕转头看了张文静一眼,只见她身子微微一晃,片刻却又强装镇定,连双手摆放的姿势都显得端庄。
他挥手,向前来汇报保州详情的信使吩咐道:“先下去吧。”
“遵旨。”
“陛下,几位相公已经到了,郝经也已召到偏殿候见,陛下是否现在去前殿?”
“让他们稍待,下去吧。”
过了小一会,李瑕转头看向雁儿等人,道:“你们也下去。”
终于只剩下两个人,他便过去抱了抱张文静。
“想哭就哭出来吧。”
“也没有。”张文静红着眼,道:“之前就明白九哥活不了的,我就是想到以前......他小时候对我很好。”
“若不是生在这种世道,他会是个很好的兄长、朋友。别太难过了。”
“我也没有很难过,就是担心我爹。”
“放心。”李瑕道:“我已经安排人去燕京了,会救他们。”
泫然欲泣的张文静十分感动,握住李瑕的手,把头埋在他胸口中蹭了一下。
这是个很亲昵,也显得十分依赖的动作。李瑕目光看去,觉得她像是一只不设防备的小兔子。
但其实就在昨日便有人向他密奏过,说拿下保定之后,眼下张家的势力刚刚好,话里话外的意思燕京城内的张家人其实不太有必要救,也很难救。
当时他只回答了一句“眼界放远一点”。
此时好好安抚了张文静一番,李瑕才起身向前殿走去。
一出门就是一阵冷风灌过来。
马上就要到腊月了,虽说拿下保州城很顺利,但各种因素加起来,要全面进攻燕京显然要等到开春了。
而这个冬天要准备的还有很多。~~
走到了前殿,李瑕想了想,却是先召见了郝经。
郝经被扣留期间已见了李瑕麾下不少文官武将,至于有多少感触,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之前他见李瑕,还会行礼唤一句“外臣见过唐皇”,今日却是连“外臣”也不自称了,站在那愣愣看着李瑕,目光宛如一个老父亲。
“张弘范死了。”李瑕道。
过了一会,郝经才道:“老夫的弟子......死在陛下手中的,已不在少数。”
“朕破坏了你们的其乐融融?若没有朕你们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郝经面露惭愧,摇了摇头。
李瑕道:“之前你说,不愿归附朕是因为朕会败,担心中原无人治理。现在呢?还是这么觉得?”
“老夫想先问几个问题,不知可否?”“问吧。”
“唐军粮草不足,想要如何攻燕京?”
“加上保州的存粮,朕的北伐大军可支撑到三月。”
“三月只怕攻不下燕京,燕京毕竟不同于河北诸城......”
“那不如你到时再来求和,问问朕没粮了怎么办。”
郝经一愣。
他本以为李瑕这次是要招揽他,且心中已经有了些犹豫,考虑到若要降,家小却都还在燕京。
倒不成想李瑕说的是“再来求和”,像是并没有要招揽他的意图。
郝经也是有脾气的,见李瑕既不招揽他,他的语气也生硬了不少。
“那不知唐皇陛下对外臣这次的议和盟约怎么看?”
“朕可以考虑答应,但不是忽必烈那些条件。”
事实上,忽必烈的条件,李瑕根本都没怎么听,显得十分没有诚意。
此时他才敲了敲桌案,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要让朕退兵,忽必烈首先要去帝号、去汗号,向朕称臣,朕可以封他为漠北王,这是大前提。另外还有些小的要求,比如纳贡......”
郝经看向李瑕,眼神带着惊讶与思索之色。
惊讶于李瑕提出这样没诚意的条件,思索提出这样的条件有何意义。
直到之后其中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还有,张家的满门老少还在忽必烈手里吧,让他把人好好地交给朕。”
郝经目光一动,隐隐地已想明白了什么。
又过了三日,等李瑕提出的关于盟约的各种细节议定,郝经便再次乘上马车北返。
依旧是那个不知名的唐军将领护送。
这次,唐军将郝经护送到了保州城以北五十余里的武遂城。
到了地界,那唐军将领勒马便要走,郝经掀开车帘,问道:“两番劳将军相送,老夫却还不知将军高姓大名?”
“哈哈哈,你还是不配知道!”
那唐将大笑着,须臾便带兵士走远。
元军将领黄俣大怒,策马上前向郝经道:“郝公,末将去给他们一个教训。”
“罢了,国事为重。”
郝经冷眼向南扫了一眼转头看向前方的武遂城,道:“歇歇再继续走吧。”
武遂城便是宋国名将杨延昭屯兵抗辽之
处,宋辽之战中的冰城御敌、羊山之役皆发生在这里。
登城南望,望到了不远处的白沟。白沟是宋、辽的交界。
他于是想到了这次见李瑕时,李瑕引用的他的那首诗。
诗名《白沟行》,其中还有一句是“易水南边是白沟,北人为界海东头”,讲的是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之后,白沟就成了南北的交界。
而如今若是真的促成了李瑕与忽必烈的和谈,那这条白沟只怕还要继续成为南北的交界。
“万古诸华有遗臭”,既写出了这诗,他郝经能这般做吗?
风雪吹来,郝经抹了抹眼,将眼中的泪花抹尽。
护送他来的元军将士还在看着,他不能让他们看出他的感慨。
于是队伍继续前行,过定兴、遂州、大兴诸城,终于在数日之后抵达燕京。
一路上,郝经留心观察,发现元军坚壁清野,防御布置与白沟以南大不相同。
白沟以南大多属于汉人世侯分兵镇守之地,以北的地界才是由忽必烈直接掌控。另外,若说白沟以南曾经还是宋土,离丧不到一百五十年,北面则已离丧三百三十年,民心风气还是有区别的。
进入燕京之后,忽必烈并未马上召见郝经,而是命赵良弼先来见了郝经。
赵良弼是女真人,祖上本姓“赵良弼”,音讹为“赵家”,因此以赵为姓,到他这一辈,已与汉人无异,读书考中过金国的科举。
在李瑕称帝之前,赵良弼也曾出使长安,见过李瑕。
“陛下还担心李瑕会把伯常扣留,好在这次你能够平安归来。”
郝经连忙摆手,笑道:“辅之兄也曾见过李瑕,该知他不是如贾似道那般无德之人。”
赵良弼捻着胡须,道:“不错,李瑕之风采,至今我还是记忆犹新啊。”
他说这句话时目光看着郝经,隐隐若存着些试探之意。
郝经反问道:“辅之兄此言何意?担心我降了李瑕不成?”
虽然双方都知道,护送郝经回来的将领士卒都已经被带去查了,赵良弼却还是道:“绝无此意。”
“只怕陛下疑我啊。”
“伯常言重了。陛下不久前才说了,他若是信不过我们这些汉臣,干脆便弃了这燕京城。之所以还守着因他行汉法之心犹坚,且还信任我们这些老臣。”赵良弼叹道,“我们随陛下数十年了啊。”
“是啊。”郝经拍着膝盖,道:“我入幕府的时间晚,算来也整整十四年了。”
两人欷歔不已。
过了一会,赵良弼再次发问,道:“李瑕既已拿下保州,似乎取燕京之意甚坚?”
“未必。”郝经道:“宋辽之交界在白沟,而不是保州。”
“他若愿意议和,何必提这等荒谬条件?陛下不可能答应的。”
郝经道:“但我们的目的也是拖着他,待他粮草告罄。大可与他慢慢谈,哪怕就着其中那些小条件来回掰扯。”
“但李瑕呢?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他也不敢确定南面的局势会如何变化,想要静观其变。”郝经沉吟道,“或许还打算趁着严冬整备之时救出张家。”
“张柔?”赵良弼沉吟了一会,目光看去,等见郝经在倒茶了,才缓缓道:“保州失守的消息传来,陛下好像已下令杀他了,今日我听说他被押到了军营中。”
郝经不自觉地手一抖,茶水洒了满身。“死......死了吗?”
“不知,也许祭旗了吧。”
郝经已掩饰不住脸上的慌张神情,道:“辅之兄也知道,我曾深受张柔大恩,无论如何,我都想......还能否为张家求个情?”
赵良弼目露疑色,道:“陛下没有不杀他们的理由。”
“若李瑕能退兵?”
“为了张柔,不可能。”
“不,张柔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方才说过,李瑕也在犹豫。”
赵良弼眼中疑色更深,问道:“犹豫什么?”
郝经掩着紧张,稳了稳心神,起身,拿出一个地图,指点着说起来。
“辅之兄要对陛下的布置有信心,早在李瑕与兀鲁忽乃、海都于西域会盟之际,陛下就已意识到了威胁,故早已对此做出了布置,西灭高昌、遣使吐蕃、南联宋国......如今宋军已攻破了夔门,对李瑕形成迫在眉睫之威胁。据我所知,李瑕得到夔门失守的消息正在考虑是否退兵,遂故意试探陛下。”
“迫在眉睫?”
“不错。辅之兄不知川蜀地形,待我细细说来。夔门乃入川之门户,此地一破,川蜀门户大开,李瑕已陷入两难之境.......”
赵良弼看着郝经指点江山的动作,渐渐能感受到郝经身上那股对大元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