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第381章 力所能及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农家小地主最新章节!
木兰将济善堂的那一批棉衣与江南筹集的资金一起送往太原。
这一批物资差不多够北地将士过冬了,而朝廷准备的军资里虽然有掺了芦絮,也有克扣下来的,但因为当今严明,所以还在控制之中。
有了这一批物资,至少大家都不用担心会被冻死冻伤了。
对北方部族的讨伐更加坚定。
将近半年的战事,朝廷已经收回了一半的失地,现在已经将战线往前推移了六百多公里,只要粮草供应得上,天气也不是很糟糕,应该可以完全收复失地。
其实要不是百姓还需要休养生息,皇帝是不介意开疆扩土的。
因为战线往前推移,李江和苏文也更加的安全,跟随江南那批货一起去的棉衣,到了太原后却是直接交给了李江。
捐献的名字虽然是李石和木兰的,但谁都知道他们的关系,李江也聪明,直接分出一半运往河间府,交给苏文送去河间军营,那边人比太原少,但却比太原这边要艰苦得多,民风也更加的彪悍,苏文施恩于他们,更容易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以及拥戴。
六年的官途,让他们运用这些心计更加的纯熟。
他们也知道这批货不能是他们捐出去,所以拿到军营的时候明言是家中兄嫂所赠。
军需官笑眯眯的接过这些物资,承的却是李江和苏文的情,转身就把这件事夸了又夸上奏给皇帝了。
江南运送来的那批物资虽然也多,但大多是先供应在前线和更北的将士,轮到他们的时候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而且,战时情况混乱,谁知道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所以还是李江送来的这批现成的物资更得人心。
苏文那边更不用说了,朝廷反攻是从大同那边进去的,河间府这边因山脉阻挡,只需防守,他们的物资往往是最后才送过来的。
所以苏文这批物资一送过去,就连河间守将都笑眯眯的跑出来迎接了。
李石收到他们平安的信,又知道战线往前推移,就丢开信,对木兰笑道:“我们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今年风调雨顺,百姓大多收获颇多,加上前几年的积累,也应该可以过一个好年。”这就意味着今年他们将不会太过辛劳了。
李石扯过木兰,捏着她的手道:“今年的确要松快许多,你不是说济善堂的日子不好过吗?今年我们就多捐些东西过去,秦孝廉也忙了许久,就算是酬谢他。”
“说起济善堂,我想起一事,”木兰有些犹豫的道:“我想在济善堂附近开一个学堂,只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算术,若是能请到一些手艺人前去教学是最好的,那些孩子大多是孤儿,他们长到十二岁就会被赶出济善堂,小小年纪也只能依靠乞讨和力气吃饭,大多成了混混,不然就是……”不然就是饿死或冻死街头。
“我想,他们若能学得一些本事,十二岁满之后多少能找些活干,日子也不会太难过。”毕竟李家家业少,每年能帮的有限,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李石沉吟片刻,“就如同苏家庄的学堂?”
“苏家庄学堂里主要教的还是科考举试,但这个学堂我却不想设这个,前头只认些字,然后学算术记账,若能请到教授手艺的先生最好,当然,若有学生于科举上有天赋,我们也会帮忙一二,这就要设立奖学金与一些助学金了,其中分几个学科就分为几种,不仅读书成绩优异的学子可以获得,那些手工厉害或有创新的学子也可以获得,算术记账厉害的又算一种……”
这些奖项看着多,但能帮助的也不过是这几个,所费的银子也不多,别的不说,每学期的奖学金只设二十两,对学生来说是巨款,但对他们每年捐献出去的东西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李石越听眼睛越亮,“松山书院也有奖学金,不过大多是作为荣耀所在,只做激励作用,不像这个学堂……”
木兰点头,“学堂里的孩子大多贫困,甚至没有资产,二十两银子足够他们生活两年了,但若是算上买书和各种读书需要的东西,一年也就花完了。”
但就是这样,对于无产阶级的孩子们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
这是一个大的工程,李石还有些犹豫,“只怕府城的这个学堂一开,其他地方的孩子就要都跑到府城来了。”
木兰垂下眼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的能力有限,现在也只能在府城这么干,他们若来,我们也只能接收。”
这件事还只是一个想法,要做成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李石也没有再纠结下去,拉着妻子去饭厅,“这件事我和范飞商议一下,我们先去吃饭吧,今天阳阳他们跑去河边钓鱼,厨房给做了,我们一会儿尝尝。”
“河里不是结冰了吗?”
李石笑开,“他们把病砸碎了,薄薄的一层冰,用石头砸了两下就破了,也就是现在,不然阳阳可钓不到鱼。”
阳阳多动,总是静不下来,每次和李石去钓鱼不是在旁边捣乱就是自己跑到一边玩去了,也就是冬天的鱼比较好钓,结了冰的河,只要把冰砸开,放下鱼饵,不一会儿就能钓起来一条。
若是遇上冰层够厚,鱼在水下憋得久了,用镐将冰层砸开,鱼就能自己跳上来。
以前村里的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也很少有人想过冬天去垂钓的,就是博学强记的李石也不知道。
还是有一年冰冻得厉害,大雪封山,木兰没法进山狩猎,一连半个多月都没收获,那时候又快要过年了,家里好几张口都等着她投喂,他们没敢动用以前存下来的钱,木兰就想办法从外头赚些钱或食材,就想到了屋后的一条河。
午后太阳比较大的时候,木兰就提了桶带着李江苏文小心的避开人走到隐蔽的地方,这才走进河中间。
那时候河的冰很厚实,冻上也有一个多月了,木兰直接拿着镐将冰层给砸了,小心的不叫河水溅到身上。
那时候实在是太冷了,河水若溅到身上,只怕会立马结冰。
她小心的砸开冰层,没过多久,一条鱼就从河里跃起来,尾巴甩开一个弧度,“啪”的一声就摔在了冰上。
木兰赶紧将鱼踢开一段距离,预防它再跳回水里。
李江和苏文却高兴坏了,他们已经将近半个月没有荤腥了,十来岁的小子肚子里没油水最难捱,看见鱼立马跑上去抓,苏文还扑通摔了两次,然后后面的情景却让趴在地上的苏文和小心捧着鱼的李江一辈子也忘不掉。
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都很少能遇上那样让自己心情激荡的事了。
一条一条鱼接连着从河里跳出来,就落在他们的身边,那些水溅到手上,脸上,就是一片冰凉。
那时候他们的眼里就只有前赴后继跳上来的鱼,而木兰却着急的给他们擦脸上的水,使劲的拉他们起来。
那一天,他们直装满了两桶鱼才回来,小心的避过人,回到家里就忙将已经结冰的鱼倒出来。
因为是冬天,鱼连杀都不用杀,直接可以丢在雪中保鲜。
后来不用木兰教导,李江和苏文也能自己砸冰捡鱼,但后来日子越来越难过,村里甚至差点饿死了人,木兰到底不忍心,就带着镐在自家屋后当众砸了一次冰,从那以后,村里就学会了这个技能,那个冬天,村里没人饿死,而那个方法也传了出去。
好在村长和几位老人出面,明确要求了小鱼要放生,只需抓大鱼,这么多年,河里的鱼硬是没绝迹。
这几年日子渐渐好过,冬天也很少有那样鱼跃冰层的现象,大家多是砸开冰后用钓钩垂钓,但这大冷天的,大家又不缺那点钱,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冒着风雪跑河边去钓鱼。
也就阳阳几个孩子好玩,而村里的大孩子们也喜欢自己开小灶,所以就带着阳阳他们一起拿着钓钩去钓鱼了。
村里的大人们都会远远的看着,或蹲在树下三五成群的聊天,或是直接在地上生一堆火,然后在那里说话,一边看着孩子,倒也没事。
木兰也让周春等人看着,所以并不拘着阳阳和天天,她希望阳阳和天天能融入到孩子之中去,他们总不能不交朋友。
李石和木兰才出现在饭厅门口,圆溜溜的天天就跑出来一把抱住木兰的腿,仰着头高兴道:“娘,我今天钓了好多鱼,快来吃鱼。”
木兰将天天抱起来,掂了掂,对李石笑道:“又重了。”
天天嘟嘴,“是衣服重的。”
李石捏了捏他的胖脸,“你要再这么吃下去,以后就算不穿衣服也会这么胖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才入冬,三岁的天天就一天比一天圆,三岁的孩子正是最可爱的时候,圆圆的天天,别说是木兰,就是阳阳也总是忍不住又抱又掐,晚上还主动要抱着弟弟睡觉。
但木兰也知道天天不能再胖下去,不然以后减不下来就糟糕了。
李石开始有意识的控制他的零食,所以这几天这孩子的点心供应都少了不少。
只是李石和木兰都没想到,总是欺负弟弟的阳阳会挨不住天天可怜的小眼神,将自己的点心让给他吃。
木兰将济善堂的那一批棉衣与江南筹集的资金一起送往太原。
这一批物资差不多够北地将士过冬了,而朝廷准备的军资里虽然有掺了芦絮,也有克扣下来的,但因为当今严明,所以还在控制之中。
有了这一批物资,至少大家都不用担心会被冻死冻伤了。
对北方部族的讨伐更加坚定。
将近半年的战事,朝廷已经收回了一半的失地,现在已经将战线往前推移了六百多公里,只要粮草供应得上,天气也不是很糟糕,应该可以完全收复失地。
其实要不是百姓还需要休养生息,皇帝是不介意开疆扩土的。
因为战线往前推移,李江和苏文也更加的安全,跟随江南那批货一起去的棉衣,到了太原后却是直接交给了李江。
捐献的名字虽然是李石和木兰的,但谁都知道他们的关系,李江也聪明,直接分出一半运往河间府,交给苏文送去河间军营,那边人比太原少,但却比太原这边要艰苦得多,民风也更加的彪悍,苏文施恩于他们,更容易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以及拥戴。
六年的官途,让他们运用这些心计更加的纯熟。
他们也知道这批货不能是他们捐出去,所以拿到军营的时候明言是家中兄嫂所赠。
军需官笑眯眯的接过这些物资,承的却是李江和苏文的情,转身就把这件事夸了又夸上奏给皇帝了。
江南运送来的那批物资虽然也多,但大多是先供应在前线和更北的将士,轮到他们的时候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而且,战时情况混乱,谁知道有没有人浑水摸鱼?
所以还是李江送来的这批现成的物资更得人心。
苏文那边更不用说了,朝廷反攻是从大同那边进去的,河间府这边因山脉阻挡,只需防守,他们的物资往往是最后才送过来的。
所以苏文这批物资一送过去,就连河间守将都笑眯眯的跑出来迎接了。
李石收到他们平安的信,又知道战线往前推移,就丢开信,对木兰笑道:“我们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今年风调雨顺,百姓大多收获颇多,加上前几年的积累,也应该可以过一个好年。”这就意味着今年他们将不会太过辛劳了。
李石扯过木兰,捏着她的手道:“今年的确要松快许多,你不是说济善堂的日子不好过吗?今年我们就多捐些东西过去,秦孝廉也忙了许久,就算是酬谢他。”
“说起济善堂,我想起一事,”木兰有些犹豫的道:“我想在济善堂附近开一个学堂,只教孩子们读书认字,算术,若是能请到一些手艺人前去教学是最好的,那些孩子大多是孤儿,他们长到十二岁就会被赶出济善堂,小小年纪也只能依靠乞讨和力气吃饭,大多成了混混,不然就是……”不然就是饿死或冻死街头。
“我想,他们若能学得一些本事,十二岁满之后多少能找些活干,日子也不会太难过。”毕竟李家家业少,每年能帮的有限,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李石沉吟片刻,“就如同苏家庄的学堂?”
“苏家庄学堂里主要教的还是科考举试,但这个学堂我却不想设这个,前头只认些字,然后学算术记账,若能请到教授手艺的先生最好,当然,若有学生于科举上有天赋,我们也会帮忙一二,这就要设立奖学金与一些助学金了,其中分几个学科就分为几种,不仅读书成绩优异的学子可以获得,那些手工厉害或有创新的学子也可以获得,算术记账厉害的又算一种……”
这些奖项看着多,但能帮助的也不过是这几个,所费的银子也不多,别的不说,每学期的奖学金只设二十两,对学生来说是巨款,但对他们每年捐献出去的东西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
李石越听眼睛越亮,“松山书院也有奖学金,不过大多是作为荣耀所在,只做激励作用,不像这个学堂……”
木兰点头,“学堂里的孩子大多贫困,甚至没有资产,二十两银子足够他们生活两年了,但若是算上买书和各种读书需要的东西,一年也就花完了。”
但就是这样,对于无产阶级的孩子们来说,依然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
这是一个大的工程,李石还有些犹豫,“只怕府城的这个学堂一开,其他地方的孩子就要都跑到府城来了。”
木兰垂下眼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们的能力有限,现在也只能在府城这么干,他们若来,我们也只能接收。”
这件事还只是一个想法,要做成还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李石也没有再纠结下去,拉着妻子去饭厅,“这件事我和范飞商议一下,我们先去吃饭吧,今天阳阳他们跑去河边钓鱼,厨房给做了,我们一会儿尝尝。”
“河里不是结冰了吗?”
李石笑开,“他们把病砸碎了,薄薄的一层冰,用石头砸了两下就破了,也就是现在,不然阳阳可钓不到鱼。”
阳阳多动,总是静不下来,每次和李石去钓鱼不是在旁边捣乱就是自己跑到一边玩去了,也就是冬天的鱼比较好钓,结了冰的河,只要把冰砸开,放下鱼饵,不一会儿就能钓起来一条。
若是遇上冰层够厚,鱼在水下憋得久了,用镐将冰层砸开,鱼就能自己跳上来。
以前村里的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也很少有人想过冬天去垂钓的,就是博学强记的李石也不知道。
还是有一年冰冻得厉害,大雪封山,木兰没法进山狩猎,一连半个多月都没收获,那时候又快要过年了,家里好几张口都等着她投喂,他们没敢动用以前存下来的钱,木兰就想办法从外头赚些钱或食材,就想到了屋后的一条河。
午后太阳比较大的时候,木兰就提了桶带着李江苏文小心的避开人走到隐蔽的地方,这才走进河中间。
那时候河的冰很厚实,冻上也有一个多月了,木兰直接拿着镐将冰层给砸了,小心的不叫河水溅到身上。
那时候实在是太冷了,河水若溅到身上,只怕会立马结冰。
她小心的砸开冰层,没过多久,一条鱼就从河里跃起来,尾巴甩开一个弧度,“啪”的一声就摔在了冰上。
木兰赶紧将鱼踢开一段距离,预防它再跳回水里。
李江和苏文却高兴坏了,他们已经将近半个月没有荤腥了,十来岁的小子肚子里没油水最难捱,看见鱼立马跑上去抓,苏文还扑通摔了两次,然后后面的情景却让趴在地上的苏文和小心捧着鱼的李江一辈子也忘不掉。
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都很少能遇上那样让自己心情激荡的事了。
一条一条鱼接连着从河里跳出来,就落在他们的身边,那些水溅到手上,脸上,就是一片冰凉。
那时候他们的眼里就只有前赴后继跳上来的鱼,而木兰却着急的给他们擦脸上的水,使劲的拉他们起来。
那一天,他们直装满了两桶鱼才回来,小心的避过人,回到家里就忙将已经结冰的鱼倒出来。
因为是冬天,鱼连杀都不用杀,直接可以丢在雪中保鲜。
后来不用木兰教导,李江和苏文也能自己砸冰捡鱼,但后来日子越来越难过,村里甚至差点饿死了人,木兰到底不忍心,就带着镐在自家屋后当众砸了一次冰,从那以后,村里就学会了这个技能,那个冬天,村里没人饿死,而那个方法也传了出去。
好在村长和几位老人出面,明确要求了小鱼要放生,只需抓大鱼,这么多年,河里的鱼硬是没绝迹。
这几年日子渐渐好过,冬天也很少有那样鱼跃冰层的现象,大家多是砸开冰后用钓钩垂钓,但这大冷天的,大家又不缺那点钱,还真没几个人愿意冒着风雪跑河边去钓鱼。
也就阳阳几个孩子好玩,而村里的大孩子们也喜欢自己开小灶,所以就带着阳阳他们一起拿着钓钩去钓鱼了。
村里的大人们都会远远的看着,或蹲在树下三五成群的聊天,或是直接在地上生一堆火,然后在那里说话,一边看着孩子,倒也没事。
木兰也让周春等人看着,所以并不拘着阳阳和天天,她希望阳阳和天天能融入到孩子之中去,他们总不能不交朋友。
李石和木兰才出现在饭厅门口,圆溜溜的天天就跑出来一把抱住木兰的腿,仰着头高兴道:“娘,我今天钓了好多鱼,快来吃鱼。”
木兰将天天抱起来,掂了掂,对李石笑道:“又重了。”
天天嘟嘴,“是衣服重的。”
李石捏了捏他的胖脸,“你要再这么吃下去,以后就算不穿衣服也会这么胖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才入冬,三岁的天天就一天比一天圆,三岁的孩子正是最可爱的时候,圆圆的天天,别说是木兰,就是阳阳也总是忍不住又抱又掐,晚上还主动要抱着弟弟睡觉。
但木兰也知道天天不能再胖下去,不然以后减不下来就糟糕了。
李石开始有意识的控制他的零食,所以这几天这孩子的点心供应都少了不少。
只是李石和木兰都没想到,总是欺负弟弟的阳阳会挨不住天天可怜的小眼神,将自己的点心让给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