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秦军发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青铜甲最新章节!
老天总不喜欢看着谁顺顺利利的去完成一件事情,也许也就是天道酬勤的出处吧。当年秦军为渡过丹水河是绞尽脑汁,最后还是在吕子成功控制住赵军的投石车以后成功渡河。
秦军前些时日的紧急撤退,让他们品尝到丢盔弃甲的苦果。此时暂时取得胜利的赵军却随后面前当初秦军的难处,那就是如何打过丹水河去。水流湍急的河水,使得两军只能隔岸观对方的炊烟。
撤离的大部队随后将渡船全都挪去丹水河下游,而当初为交通便利所架设的桥梁也已经破坏殆尽。如此作为不是秦军不想再打过去,而是被迫只能这么干。赵军此时的攻势与之前的作战方式不同,猛打猛冲不说还不时行穿插之能事,就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撤退途中的秦军稍一犹豫,后路立马就会被封住。而且那些封后路的赵国兵卒显然都是接受的死命令,拼死抵抗直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赵军如此的不计代价,直接导致秦军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伤亡才能成功突围。
如果说开始的秦军还骄傲的不行,现在也被赵军教训成哭丧脸。只要听到身后传来赵国的战鼓声,甚至连作战的勇气都找不到。就算是堂堂的秦国精锐也逃不出这个战场魔咒,赶路途中祈祷千万别被谁给堵住。但结果总会出人意料,隆隆的鼓声根本没打算给谁消停的机会。
期间多亏白起将军多次派出人马接应,若不然很多被困住的秦国兵卒恐怕再也见不到丹河水。随着陆续突围返回的兵队越来越多,却没任何人露出一丝笑容。统计数字仍在显示,至少还有七万人马下落不明。
据安全的返回的兵卒们反应,他们所属兵队根本就不知道撤离一事。若不是有到处送信的那支人马,现在仍原地坚守待命的大有人在。逃到河西岸就意味着自己活下来了,但这又能证明什么!?虽然是遵照将令撤离的战场,却让人感觉心里堵得难受。明明昨日还在说笑的众兄弟,从此再也见不到了。
身为秦军统帅的白起却没考虑这些,通过返回的众将汇报也是忧心重重。蒙武和王翦不负所托,通知到的部队早已超出当初的预期。但这里面也同时出现个不得不让人面对的问题,那就是越往后的行动越危险。
据前线反馈的消息,赵军好象已经发现这支在人家身后秘密行动的通讯营。白起了解赵括的为人,就是一个今天有酒今天必须要喝醉的家伙。遇事不拖拖拉拉,上手就是嘎嘣脆。万一被这位学弟发现有人在破坏他的计划,蒙武和王翦两位可就危险了!
白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出处,此时的赵括已经发现有小股秦军在搞秘密活动。如果说都在朝丹水河集结的话,那么不去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可问题是这股秦军明显不是朝西运动,而是逆向而为。
他们到底是什么目的!?答案当然不言而喻!
好几支明显只会原地驻守的大队秦军突然放弃阵地,开始破坏辎重朝西或者是朝南朝北突围。而且他们选择的方向都是赵军最薄弱的环节,也就导致许多赵军的囊中之物得以逃出生天。
身在大营的赵括低头查看这地图,点指着上面的许多标示随即分析出端倪。哼!原来是秦军派出的通讯部队,目的就是通知没有收到撤退命令的兵团撤往丹水河。而这支通讯营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寻找赵军包围圈的薄弱环节潜入并将这个答案告知被困秦军。
随着种种推断得出结论,赵括突然发现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结果。这支秦军通讯营手中肯定有秦国的军事地图!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地图!
赵括上次参加上党战役时不过搞到个地图残卷,就已经让他崇拜的五体投地。若是此次能够搞得整卷,我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岂不尽在掌握之中!
不行!此次怎么着也要想个办法才是,绝不能再错过了!打定主意的赵括心里冒出个行动计划,目的就是围歼这股秦军并获取秦**事地图!
既然此刻的目标得到确认,习惯雷厉风行的赵括当即命人押几名秦卒俘虏过来。
看着一字排开的几名秦卒,赵括马上命人给他们松绑示好。“众位都是吃军粮的,本人也是!唯一不同的是,你们是秦人而我是赵人。不过说来道去的,我们其实都是周天子的军队。尔等手中若是有兵器,秦人为秦国作战便是本分。可要是没有兵器,我赵军是优待俘虏的!”
那个念头虽然没有普及普通话,但文字发言都是差不多的。其中也有区别,就是各诸侯国有各自的方言土语。但这并不需要带着个翻译在身边,只需在交流时将语速放缓就没问题。
赵括就是这么做的,去掉方言中零碎后慢慢说道,好让这几位秦人都能听懂。见他们都已经听明白,这才继续咬文嚼字表示此次有没有人愿意为赵国做点事情。如果有人同意的话,你们随后可以考虑去赵国定居的问题。
福利方面好说!只要秦国能给你们的,我赵国照样没问题。不仅全都给足,甚至还有可能加倍补偿给大伙儿!
秦军中看谁的职位高低有好几种办法,根据周制军队序列可以通过此人身上所穿的甲胄和所持的佩剑得出答案。而秦人却在其中又添加了一项,那就是他们头顶的发髻和装饰物来区分出职务大小。
再说这又不是什么机密事,各诸侯国都知道秦人还有这个爱好。在众人看来此事有点画蛇添足之嫌,实则不然。甲胄还有破损或者是特殊原因没有穿戴,而将军佩剑也有可能在战斗中遗失。
万一出现这种完全可以料想到的情况,战斗中失去佩剑的官长还没法指挥军队了吗!?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秦国将军头顶上的发髻就会接替他们的甲胄和佩剑的作用。
而发簪的好处甚至比甲胄和佩剑还要有效,因为在混战中让人能够一目了然的恰恰是每个人的头顶。除非是被敌人给斩落下来,否则距离再远也能被众军卒看到并且知道将军的位置。
!!
老天总不喜欢看着谁顺顺利利的去完成一件事情,也许也就是天道酬勤的出处吧。当年秦军为渡过丹水河是绞尽脑汁,最后还是在吕子成功控制住赵军的投石车以后成功渡河。
秦军前些时日的紧急撤退,让他们品尝到丢盔弃甲的苦果。此时暂时取得胜利的赵军却随后面前当初秦军的难处,那就是如何打过丹水河去。水流湍急的河水,使得两军只能隔岸观对方的炊烟。
撤离的大部队随后将渡船全都挪去丹水河下游,而当初为交通便利所架设的桥梁也已经破坏殆尽。如此作为不是秦军不想再打过去,而是被迫只能这么干。赵军此时的攻势与之前的作战方式不同,猛打猛冲不说还不时行穿插之能事,就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撤退途中的秦军稍一犹豫,后路立马就会被封住。而且那些封后路的赵国兵卒显然都是接受的死命令,拼死抵抗直到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赵军如此的不计代价,直接导致秦军必须要付出极大的伤亡才能成功突围。
如果说开始的秦军还骄傲的不行,现在也被赵军教训成哭丧脸。只要听到身后传来赵国的战鼓声,甚至连作战的勇气都找不到。就算是堂堂的秦国精锐也逃不出这个战场魔咒,赶路途中祈祷千万别被谁给堵住。但结果总会出人意料,隆隆的鼓声根本没打算给谁消停的机会。
期间多亏白起将军多次派出人马接应,若不然很多被困住的秦国兵卒恐怕再也见不到丹河水。随着陆续突围返回的兵队越来越多,却没任何人露出一丝笑容。统计数字仍在显示,至少还有七万人马下落不明。
据安全的返回的兵卒们反应,他们所属兵队根本就不知道撤离一事。若不是有到处送信的那支人马,现在仍原地坚守待命的大有人在。逃到河西岸就意味着自己活下来了,但这又能证明什么!?虽然是遵照将令撤离的战场,却让人感觉心里堵得难受。明明昨日还在说笑的众兄弟,从此再也见不到了。
身为秦军统帅的白起却没考虑这些,通过返回的众将汇报也是忧心重重。蒙武和王翦不负所托,通知到的部队早已超出当初的预期。但这里面也同时出现个不得不让人面对的问题,那就是越往后的行动越危险。
据前线反馈的消息,赵军好象已经发现这支在人家身后秘密行动的通讯营。白起了解赵括的为人,就是一个今天有酒今天必须要喝醉的家伙。遇事不拖拖拉拉,上手就是嘎嘣脆。万一被这位学弟发现有人在破坏他的计划,蒙武和王翦两位可就危险了!
白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出处,此时的赵括已经发现有小股秦军在搞秘密活动。如果说都在朝丹水河集结的话,那么不去关注也就在情理之中。可问题是这股秦军明显不是朝西运动,而是逆向而为。
他们到底是什么目的!?答案当然不言而喻!
好几支明显只会原地驻守的大队秦军突然放弃阵地,开始破坏辎重朝西或者是朝南朝北突围。而且他们选择的方向都是赵军最薄弱的环节,也就导致许多赵军的囊中之物得以逃出生天。
身在大营的赵括低头查看这地图,点指着上面的许多标示随即分析出端倪。哼!原来是秦军派出的通讯部队,目的就是通知没有收到撤退命令的兵团撤往丹水河。而这支通讯营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那就是寻找赵军包围圈的薄弱环节潜入并将这个答案告知被困秦军。
随着种种推断得出结论,赵括突然发现一个让他兴奋不已的结果。这支秦军通讯营手中肯定有秦国的军事地图!这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地图!
赵括上次参加上党战役时不过搞到个地图残卷,就已经让他崇拜的五体投地。若是此次能够搞得整卷,我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岂不尽在掌握之中!
不行!此次怎么着也要想个办法才是,绝不能再错过了!打定主意的赵括心里冒出个行动计划,目的就是围歼这股秦军并获取秦**事地图!
既然此刻的目标得到确认,习惯雷厉风行的赵括当即命人押几名秦卒俘虏过来。
看着一字排开的几名秦卒,赵括马上命人给他们松绑示好。“众位都是吃军粮的,本人也是!唯一不同的是,你们是秦人而我是赵人。不过说来道去的,我们其实都是周天子的军队。尔等手中若是有兵器,秦人为秦国作战便是本分。可要是没有兵器,我赵军是优待俘虏的!”
那个念头虽然没有普及普通话,但文字发言都是差不多的。其中也有区别,就是各诸侯国有各自的方言土语。但这并不需要带着个翻译在身边,只需在交流时将语速放缓就没问题。
赵括就是这么做的,去掉方言中零碎后慢慢说道,好让这几位秦人都能听懂。见他们都已经听明白,这才继续咬文嚼字表示此次有没有人愿意为赵国做点事情。如果有人同意的话,你们随后可以考虑去赵国定居的问题。
福利方面好说!只要秦国能给你们的,我赵国照样没问题。不仅全都给足,甚至还有可能加倍补偿给大伙儿!
秦军中看谁的职位高低有好几种办法,根据周制军队序列可以通过此人身上所穿的甲胄和所持的佩剑得出答案。而秦人却在其中又添加了一项,那就是他们头顶的发髻和装饰物来区分出职务大小。
再说这又不是什么机密事,各诸侯国都知道秦人还有这个爱好。在众人看来此事有点画蛇添足之嫌,实则不然。甲胄还有破损或者是特殊原因没有穿戴,而将军佩剑也有可能在战斗中遗失。
万一出现这种完全可以料想到的情况,战斗中失去佩剑的官长还没法指挥军队了吗!?当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秦国将军头顶上的发髻就会接替他们的甲胄和佩剑的作用。
而发簪的好处甚至比甲胄和佩剑还要有效,因为在混战中让人能够一目了然的恰恰是每个人的头顶。除非是被敌人给斩落下来,否则距离再远也能被众军卒看到并且知道将军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