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未来之选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超级航母的作战能力与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往根本上讲是其作战能力相对下降,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为作战半径更远、载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舰载机提供必要的支持,难以完成难度越来越高的作战任务所致。
其实,做个对比就很清楚了。
就拿作战半径来说。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重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大多都在1000千米到3000千米之间,而同时期的舰载战斗机能达到800到2000千米,大战后期的几种舰载机还达到了2500千米,能为轰炸机全程护航。很明显,就算是跟重型轰炸机相比,当时的舰载战斗机在作战半径上并没有吃亏。
在大战结束后,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是越来越大,仅用10年时间,就由3000千米扩大到了5000千米。也就是在这10年里面,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由2500千米降低到不足1000千米。
虽然在技术推动下,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有显著提高,达到1500千米,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延长,但是跟轰炸机动辄就5000千米的作战半径相比,舰载战斗机的这点作战半径根本就不值一提。
等到空射巡航导弹问世,作战半径上的差距变得更加的突出。
至于跟载弹量挂钩的攻击力,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即便是最好的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就只有12吨,同时代舰载攻击机的最大载弹量一般在4吨左右,部分能达到6吨。按比例计算,等于轰炸机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到了战后,轰炸机的载弹量扶摇直上,30吨是最低的标准,而“轰-9”与b-52等少数轰炸机的极限载弹量还超过了50吨,“轰-10a”更是创造过载弹68吨升空的纪录,纽兰空军的b-1b也创造过64吨的载弹升空纪录。即便是在作战状态下,大部分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也能达到20吨。
显然,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根本就没办法与之相比。
即便是“攻-5”,最大载弹量也只有10吨,而且作战状态下的载弹量,一般控制在4吨左右。
也就是说,与轰炸机作对比,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是在直线下降!
此外,就算一向被当成是战术飞机优势的速度,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也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
比如,“战-9b”的极限速度为2.75马赫,而“轰-10a”能飞到1.6马赫,即前者是后者的1.72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的最快飞行速度一般都在同时期重型轰炸机的2倍以上。
可见,舰载战斗机的相对速度反到降低了!
正是如此,舰载航空兵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准确说是在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基本丧失了战略打击能力,沦落成战术力量。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以舰载航空兵为主要打击手段的航母战斗群,不但攻击力量变得更加的羸弱,而且更容易遭到攻击,整体的作战能力明显大不如前。
其实,在大战爆发之前,这个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而且受到了高度重视。
如果不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即扩大航母的尺寸与吨位,使其能够搭载与运作性能更好的舰载机,也就是通过提高舰载机的作战能力,让航母战斗群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帝国海军也就是这么做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国海军在战后设计的第一种大型航母。
这种被称为“帝国”级的“超级航母”的首要指标,就是搭载与运作起飞重量为60吨的双发轰炸机,把打击半径延长到2500千米,并以此让舰载航空兵获得与空军旗鼓相当的战略打击能力。
可惜的是,“帝国”级还没动工建造就进入了喷气时代。
因为活塞螺旋桨飞机遭到了淘汰,所以“帝国”级也在这波时代浪潮当中下马,成了帝国海军的一大遗憾。
由此可见,在设计与建造航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技术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受到技术限制,航母的吨位与尺寸才没法无限制的扩大。
和平时期,对提高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的需求还不是很迫切,毕竟面对的只是二流或者三流对手。
可是到了战争时期,特别是全球大战,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的突出了。
回头来看,从东陆心海海战到围绕着霍瓦依群岛进行的这一系列战斗,无一例外的证明了航母战斗群所存在的欠缺,也就是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的欠缺,等于把舰载航空兵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
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明白,不管斯塔克多么厉害,此战都必败无疑。
在根本上,其实是兵力不够。
依靠区区5艘航母,就想拿下霍瓦依群岛?更何况,霍瓦依群岛与纽兰西海岸的距离超过5000千米,双方激烈争夺的中转岛距离洛城更是超过7000千米,如此遥远的距离大幅度的削弱了空军的作战效率。
在理论上,至少得出动9艘超级航母,纽兰海军才有希望夺得战场制空权。
不说别的,哪怕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没有击溃第52特混舰队,并且在天亮后遭到纽兰空军的全力打击,3艘航母全部被击沉,纽兰海军最多也就只能拿下中转岛,肯定无法赶在年底之前攻占整个霍瓦依群岛。等到帝国海军完成了部署调整,尤其是在10多艘封存的大型航母陆续恢复作战能力之后,纽兰海军得重新跟帝国海军争夺制海权,到时候那5艘航母根本不够看。
可见,纽兰海军迟早都会尝到失败的滋味。
至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所遭受的惨重损失,本质上,依然是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不足所致。
当然,帝国海军早就认识到这些问题,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探索。
简单的说,就是如何才能够提高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最理想的办法,其实是提高舰载机的性能。
可惜的是,这个办法存在几乎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
当然,帝国海军并没有因此放弃。
严格说来,帝国海军倾尽全力推动“攻-12”项目,发展舰载隐身攻击机,也就是为了增强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特别是攻击能力,从而让舰载航空兵获得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能力。
哪怕这个能力相对有限,也比没有好得多。
只是,“攻-12”依然是典型的战术攻击机,也就只是让海军获得了相对有限的战略打击能力。受到作战半径与载弹量的限制,“攻-12”依然无法与空军的轰炸机,特别是同样具备隐身能力的“轰-12”相提并论。严格说,舰载航空兵不可能依靠技术获得超越战略航空兵的战斗力。
道理也很简单,战略航空兵同样能够从技术进步中获益。
正是如此,要想提高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仍然得在尺寸与吨位上做文章,也就需要运作能力更强的搭载平台。
显然,这就需要更大的航母!
可惜的是,受技术限制,航母的吨位肯定无法无限制的提高。
这个问题,在设计“薛远征”级后继舰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准确说是周涌涛就任帝国首辅之后,帝国海军就借势启动了“先进航空作战平台”的研制工作。
其实,就是下一代超级航母。
虽然该项目在启动之后不久就被降级,主要是“薛远征”级的性能已经足够的强大,而且规划的建造工作将持续数十年,暂时没有建造新式航母的需要,但是基础层面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
按海军提出的要求,“先进航空作战平台”需要具备搭载与运作60吨舰载机的能力,最好能提高到80吨。
道理也很简单,要想达到同样是由帝国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舰载攻击机的起飞重量就肯定会超过60吨。拿“攻-12”来说,在保持其他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把作战半径提高到2500千米,至少需要把起飞重量提高30%,由45吨提高到60吨。至于舰载战斗机,要想达到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2500千米的截击作战半径,3.5马赫的飞行速度,1.8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30000米的升限,以及在内部弹舱挂载8枚远程空空导弹,起飞重量至少都会达到80吨。
问题就在这里。
哪怕按较低的标准,也就是搭载与运作60吨的舰载攻击机,航母飞行甲板的长度都需要达到370米。就算获得了性能更好的弹射器,比如电磁弹射器,能够在不增加长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弹射功率,从而保持起飞区长度不变,也需要延长着陆区的长度,因此飞行甲板的长度至少都需要达到350米。
此外,还有宽度的问题。
起飞重量越大,意味着尺寸越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把待命区考虑进去,需要扩大飞行甲板的宽度。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航母的吨位会大到让海军无法接受!
即便是按照低标准设计,“未来航空作战平台”的排水量都会超过15万吨。如果按照高标准设计,会超过20万吨。
显然,这么巨大的航母,就算能够造出来,也未必能够运作。
此外,要想控制住吨位,还需要解决大量技术难题,比如电磁弹射器。
如果没有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仍然采用建造“薛远征”级的技术设备,“未来航空作战平台”的吨位还要增加20%。
毫无疑问,不管是15万吨,还是24万吨,都超过了帝国海军的承受能力。
不说别的,在帝国海军的军港中,只有不到1成能够为15万吨舰船提供服务,而且没有一座军港能够容纳24万吨级舰船。如果为此对主要军港进行扩容改造,基础建设的投入将高达数千亿金元。
关键还有,建造“20万吨级航母”存在很多无法在短期解决的技术难题。
最突出的,就是舰体的结构强度。
因为尺寸过于巨大,所以在保持机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必须把建造舰体的高强度合金钢的性能提高50%以上。只可惜,满足要求的高强度合金钢,要在第三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才会诞生。
采用传统钢材,航母的机动性能必然会大幅度降低,也就会导致作战能力降低。
在某种意义上,以第三次全球大战之前的技术水准,“薛远征”级这类10万吨级超级航母就已经是极限了。
正是如此,在完成论证之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才转为技术储备。
必须得说,帝国海军只是向现实妥协,并不等于放弃了对更大吨位航母的追求。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一直在积极的寻找解决“吨位限制”的办法,为此设立了多个军事科研项目。
其中部分项目,成为了在大战期间启动“未来航母”研制工作的主要依据。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中分离出来,代号“磁力链条”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
该方案的核心,其实就是通过拆分组合的方式,解决因为尺寸过于巨大而导致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只是,该方案存在一个非常突出,让海军觉得没办法接受的问题。
机动性能极为糟糕,基本上没有战术机动能力!
按最初的设计方案,由3个长度分别为150米、125米与175米的分段通过绞合的方式构成,而且每个分段都有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其中175米长主分段的机动性能跟大型战舰相当,另外2个分段仅有辅助舰船的航行能力。组合到一起之后,能够提供长度为450米的直通跑道,而且在跑道的前端有2部长度为140米的弹射器,能把45吨重的舰载机由静止加速到每小时350千米,确保在无风的条件下,依然能让舰载机满载起飞。只不过,组合状态下的航速仅有12节,只能进行有限范围的机动航行,意味着如果遭到攻击,只能使用搭载的武器进行防御。
要说的话,这些都不算什么。
真正让帝国海军没办法接受的是,该作战平台基本没有战场机动能力,等同于一座只能够缓慢移动的海上机场。
显然,一座基本只能固定部署的海上机场,肯定没有多少吸引力。
不说别的,帝国海军拥有数百座军事基地,而且修建在岛屿上的机场,还不会被敌人的鱼雷击沉。
正是如此,该方案在战前并没有受到帝国海军重视。
直到大战爆发,在需求发生变化之后,特别是传统的战术理论被推翻之后,该方案迎来了第二春。
超级航母的作战能力与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往根本上讲是其作战能力相对下降,即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为作战半径更远、载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舰载机提供必要的支持,难以完成难度越来越高的作战任务所致。
其实,做个对比就很清楚了。
就拿作战半径来说。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中,重型轰炸机的作战半径大多都在1000千米到3000千米之间,而同时期的舰载战斗机能达到800到2000千米,大战后期的几种舰载机还达到了2500千米,能为轰炸机全程护航。很明显,就算是跟重型轰炸机相比,当时的舰载战斗机在作战半径上并没有吃亏。
在大战结束后,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是越来越大,仅用10年时间,就由3000千米扩大到了5000千米。也就是在这10年里面,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由2500千米降低到不足1000千米。
虽然在技术推动下,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有显著提高,达到1500千米,还能够通过空中加油延长,但是跟轰炸机动辄就5000千米的作战半径相比,舰载战斗机的这点作战半径根本就不值一提。
等到空射巡航导弹问世,作战半径上的差距变得更加的突出。
至于跟载弹量挂钩的攻击力,那就更加不用多说了。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即便是最好的重型轰炸机,载弹量就只有12吨,同时代舰载攻击机的最大载弹量一般在4吨左右,部分能达到6吨。按比例计算,等于轰炸机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到了战后,轰炸机的载弹量扶摇直上,30吨是最低的标准,而“轰-9”与b-52等少数轰炸机的极限载弹量还超过了50吨,“轰-10a”更是创造过载弹68吨升空的纪录,纽兰空军的b-1b也创造过64吨的载弹升空纪录。即便是在作战状态下,大部分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也能达到20吨。
显然,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根本就没办法与之相比。
即便是“攻-5”,最大载弹量也只有10吨,而且作战状态下的载弹量,一般控制在4吨左右。
也就是说,与轰炸机作对比,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是在直线下降!
此外,就算一向被当成是战术飞机优势的速度,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也发生了非常微妙的变化。
比如,“战-9b”的极限速度为2.75马赫,而“轰-10a”能飞到1.6马赫,即前者是后者的1.72倍。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舰载战斗机的最快飞行速度一般都在同时期重型轰炸机的2倍以上。
可见,舰载战斗机的相对速度反到降低了!
正是如此,舰载航空兵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准确说是在进入喷气时代之后,基本丧失了战略打击能力,沦落成战术力量。由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以舰载航空兵为主要打击手段的航母战斗群,不但攻击力量变得更加的羸弱,而且更容易遭到攻击,整体的作战能力明显大不如前。
其实,在大战爆发之前,这个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而且受到了高度重视。
如果不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即扩大航母的尺寸与吨位,使其能够搭载与运作性能更好的舰载机,也就是通过提高舰载机的作战能力,让航母战斗群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帝国海军也就是这么做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国海军在战后设计的第一种大型航母。
这种被称为“帝国”级的“超级航母”的首要指标,就是搭载与运作起飞重量为60吨的双发轰炸机,把打击半径延长到2500千米,并以此让舰载航空兵获得与空军旗鼓相当的战略打击能力。
可惜的是,“帝国”级还没动工建造就进入了喷气时代。
因为活塞螺旋桨飞机遭到了淘汰,所以“帝国”级也在这波时代浪潮当中下马,成了帝国海军的一大遗憾。
由此可见,在设计与建造航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技术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受到技术限制,航母的吨位与尺寸才没法无限制的扩大。
和平时期,对提高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的需求还不是很迫切,毕竟面对的只是二流或者三流对手。
可是到了战争时期,特别是全球大战,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的突出了。
回头来看,从东陆心海海战到围绕着霍瓦依群岛进行的这一系列战斗,无一例外的证明了航母战斗群所存在的欠缺,也就是舰载航空兵作战能力的欠缺,等于把舰载航空兵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
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明白,不管斯塔克多么厉害,此战都必败无疑。
在根本上,其实是兵力不够。
依靠区区5艘航母,就想拿下霍瓦依群岛?更何况,霍瓦依群岛与纽兰西海岸的距离超过5000千米,双方激烈争夺的中转岛距离洛城更是超过7000千米,如此遥远的距离大幅度的削弱了空军的作战效率。
在理论上,至少得出动9艘超级航母,纽兰海军才有希望夺得战场制空权。
不说别的,哪怕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没有击溃第52特混舰队,并且在天亮后遭到纽兰空军的全力打击,3艘航母全部被击沉,纽兰海军最多也就只能拿下中转岛,肯定无法赶在年底之前攻占整个霍瓦依群岛。等到帝国海军完成了部署调整,尤其是在10多艘封存的大型航母陆续恢复作战能力之后,纽兰海军得重新跟帝国海军争夺制海权,到时候那5艘航母根本不够看。
可见,纽兰海军迟早都会尝到失败的滋味。
至于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所遭受的惨重损失,本质上,依然是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不足所致。
当然,帝国海军早就认识到这些问题,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探索。
简单的说,就是如何才能够提高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最理想的办法,其实是提高舰载机的性能。
可惜的是,这个办法存在几乎无法逾越的技术障碍。
当然,帝国海军并没有因此放弃。
严格说来,帝国海军倾尽全力推动“攻-12”项目,发展舰载隐身攻击机,也就是为了增强舰载航空兵的作战能力,特别是攻击能力,从而让舰载航空兵获得执行战略打击任务的能力。
哪怕这个能力相对有限,也比没有好得多。
只是,“攻-12”依然是典型的战术攻击机,也就只是让海军获得了相对有限的战略打击能力。受到作战半径与载弹量的限制,“攻-12”依然无法与空军的轰炸机,特别是同样具备隐身能力的“轰-12”相提并论。严格说,舰载航空兵不可能依靠技术获得超越战略航空兵的战斗力。
道理也很简单,战略航空兵同样能够从技术进步中获益。
正是如此,要想提高舰载航空兵的战斗力,仍然得在尺寸与吨位上做文章,也就需要运作能力更强的搭载平台。
显然,这就需要更大的航母!
可惜的是,受技术限制,航母的吨位肯定无法无限制的提高。
这个问题,在设计“薛远征”级后继舰的时候就体现了出来。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准确说是周涌涛就任帝国首辅之后,帝国海军就借势启动了“先进航空作战平台”的研制工作。
其实,就是下一代超级航母。
虽然该项目在启动之后不久就被降级,主要是“薛远征”级的性能已经足够的强大,而且规划的建造工作将持续数十年,暂时没有建造新式航母的需要,但是基础层面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
按海军提出的要求,“先进航空作战平台”需要具备搭载与运作60吨舰载机的能力,最好能提高到80吨。
道理也很简单,要想达到同样是由帝国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舰载攻击机的起飞重量就肯定会超过60吨。拿“攻-12”来说,在保持其他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把作战半径提高到2500千米,至少需要把起飞重量提高30%,由45吨提高到60吨。至于舰载战斗机,要想达到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2500千米的截击作战半径,3.5马赫的飞行速度,1.8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30000米的升限,以及在内部弹舱挂载8枚远程空空导弹,起飞重量至少都会达到80吨。
问题就在这里。
哪怕按较低的标准,也就是搭载与运作60吨的舰载攻击机,航母飞行甲板的长度都需要达到370米。就算获得了性能更好的弹射器,比如电磁弹射器,能够在不增加长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弹射功率,从而保持起飞区长度不变,也需要延长着陆区的长度,因此飞行甲板的长度至少都需要达到350米。
此外,还有宽度的问题。
起飞重量越大,意味着尺寸越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把待命区考虑进去,需要扩大飞行甲板的宽度。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航母的吨位会大到让海军无法接受!
即便是按照低标准设计,“未来航空作战平台”的排水量都会超过15万吨。如果按照高标准设计,会超过20万吨。
显然,这么巨大的航母,就算能够造出来,也未必能够运作。
此外,要想控制住吨位,还需要解决大量技术难题,比如电磁弹射器。
如果没有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仍然采用建造“薛远征”级的技术设备,“未来航空作战平台”的吨位还要增加20%。
毫无疑问,不管是15万吨,还是24万吨,都超过了帝国海军的承受能力。
不说别的,在帝国海军的军港中,只有不到1成能够为15万吨舰船提供服务,而且没有一座军港能够容纳24万吨级舰船。如果为此对主要军港进行扩容改造,基础建设的投入将高达数千亿金元。
关键还有,建造“20万吨级航母”存在很多无法在短期解决的技术难题。
最突出的,就是舰体的结构强度。
因为尺寸过于巨大,所以在保持机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必须把建造舰体的高强度合金钢的性能提高50%以上。只可惜,满足要求的高强度合金钢,要在第三次全球大战结束之后才会诞生。
采用传统钢材,航母的机动性能必然会大幅度降低,也就会导致作战能力降低。
在某种意义上,以第三次全球大战之前的技术水准,“薛远征”级这类10万吨级超级航母就已经是极限了。
正是如此,在完成论证之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才转为技术储备。
必须得说,帝国海军只是向现实妥协,并不等于放弃了对更大吨位航母的追求。
在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一直在积极的寻找解决“吨位限制”的办法,为此设立了多个军事科研项目。
其中部分项目,成为了在大战期间启动“未来航母”研制工作的主要依据。
最有代表性的,也就是从“未来航空作战平台”中分离出来,代号“磁力链条”的“可拆分段机动作战平台”。
该方案的核心,其实就是通过拆分组合的方式,解决因为尺寸过于巨大而导致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只是,该方案存在一个非常突出,让海军觉得没办法接受的问题。
机动性能极为糟糕,基本上没有战术机动能力!
按最初的设计方案,由3个长度分别为150米、125米与175米的分段通过绞合的方式构成,而且每个分段都有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其中175米长主分段的机动性能跟大型战舰相当,另外2个分段仅有辅助舰船的航行能力。组合到一起之后,能够提供长度为450米的直通跑道,而且在跑道的前端有2部长度为140米的弹射器,能把45吨重的舰载机由静止加速到每小时350千米,确保在无风的条件下,依然能让舰载机满载起飞。只不过,组合状态下的航速仅有12节,只能进行有限范围的机动航行,意味着如果遭到攻击,只能使用搭载的武器进行防御。
要说的话,这些都不算什么。
真正让帝国海军没办法接受的是,该作战平台基本没有战场机动能力,等同于一座只能够缓慢移动的海上机场。
显然,一座基本只能固定部署的海上机场,肯定没有多少吸引力。
不说别的,帝国海军拥有数百座军事基地,而且修建在岛屿上的机场,还不会被敌人的鱼雷击沉。
正是如此,该方案在战前并没有受到帝国海军重视。
直到大战爆发,在需求发生变化之后,特别是传统的战术理论被推翻之后,该方案迎来了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