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左右夹击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帝国争霸最新章节!
在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里,支撑大规模地面进攻的其实是海运。
关键就是,连接帝国与巴铁的公路与铁路,不但运输能力很有限,还要承担西北战场的保障重任,无法为西南战场提供支持。再说了,巴铁境内的交通很难保证畅通无阻,向南方运送物资并非容易之事。
为此,他在10月17日,返回前线的第二天就带着几名参谋去了斯兰,找到了在此为进攻行动做准备的刘尊山。
现在,他已经是陆战队上校,也是少数几个由丁镇南亲自点名留下的高级军官之一。
在8月底,他就来到科伦城,而丁镇南给他的任务,就是掌握第一手情况,特别是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并且设法将这些装备送往几个主要港口,确保在开战之后,能立即用来武装轻装简行的陆战队。
说得直接一点,丁镇南打算利用这些“窖藏”的重型武器来组建几支主力部队。
至于人员,骨干为开战后紧急征召的退役官兵,其他来自预备役部队,个人素质不亚于正规部队。
主力,就是陆战队。
必须得说,在用兵方面,丁镇南没有门户之见。
安排陆战队的预备役部队去斯兰,而不是陆军的预备役部队,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为了保密,即南方次大陆一直都是帝国陆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因此在开战之后,帝国陆军的动向肯定备受关注,就算预备役部队,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敌人的警惕。相对的,陆战队就没有这么招摇了。哪怕南方战区以海军为主,陆战队主要配合海军作战,也主要面向以岛屿为主的东南地区与西南东望洋。在南方次大陆方这边,受装备体系影响,陆战队的作战效率肯定比不上陆军。
二是便于协同作战,降低指挥协调方面的麻烦。虽然帝国一直在推进军事改革,并且建立了联合指挥体系,但是军兵种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很多改革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协同作战依然是一大难题。比如在波沙湾战争中,就多次出现因为敌我标识不同,导致误伤友军的恶性事件。至于跨军种协同作战,在很多时候需要上升到战区司令部一级,才能够确保作战命令得到执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
不管攻打哪里,只要从斯兰出发,就是以两栖登陆为主,主要在沿海平原地区作战,自然得以陆战队为主。
别看陆军组建了几支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轻装步兵部队,可是要进行两栖作战,依然得靠陆战队,或者说需要海军提供登陆舰队。很明显,海军没有任何理由丢下陆战队,去跟陆军的轻装步兵部队协同作战。
在实战中,陆军的两栖部队,也主要在登陆之后负责向内陆推进,以减轻陆战队的作战负担。
不过,丁镇南也没有把事情做绝。
道理也很简单,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实在太多了。
就拿主战坦克来说,足足有3500辆!
虽然只有200多辆是zt-99a,另外的全都是zt-80,而且大约三分之一是初期型号,没有达到zt-80dg的水准,比如没有配备125毫米坦克炮,但是这么多主战坦克,陆战队根本就用不完。
在理论上,3500辆主战坦克能够武装10个机步师,或者8个装甲师。
按照丁镇南的计划,也就组建3个陆战师。
不是没有那么多预备队,之前就提到,帝国陆战队总共有5个预备师,而且都在开战之后进行了动员。
关键,其实是缺少投送力量,以及支持作战的保障力量。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没那么多登陆舰与运输船。
此外,后勤保障能力也是大问题,即以帝国当前的海运能力,决定了能在南方次大陆南部地区投入的兵力总量。
其实,这对整体作战计划产生了影响。
如果兵力充足,而且后勤保障足够的给力,丁镇南更愿意攻打孟卖这类大城市,通过一次或者几次大规模战斗就能击败对手,而不是分散使用已有兵力,更别说存在演变成为消耗战的风险。
可惜的是,现在就只能通过规模有限的登陆作战行动来达到作战目的。
为此,就必须避开孟卖这样的大城市。
不是说攻打孟卖的难度更大,而是在占领之后,需要耗费更多资源来维持秩序,也就会增加后勤保障负担。
就拿孟卖来说,只是城区的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为南方次大陆最大的城市,即便放眼全世界,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问题是,在这2000万居民中,至少都有1500万住在贫民窟里面,而且大部分属于日均生活开支还不到0.5金元的赤贫。很明显,出兵攻占孟买就要面对这1500万贫民,至少需要解决其生存问题,比如每个月都需要为其提供60万吨粮食。
哪怕不算其他生存必须物资,比如发电需要的燃料,只是每月60万吨的粮食,就足够让帝国当局打退堂鼓了。就算帝国不缺粮,战略储备多达上亿吨,也不可能毫无缘由的增加这份消耗。更何况,从帝国本土运送这么多的粮食,意味着在不增加运输船只的情况下,运往前线的作战物资就得减少60万吨。
正是如此,丁镇南选择的都是中小规模的沿海城市,而且附近要么有港口,要么有能够让舰船锚泊的深水海湾。
最初选了5个目标,都在梵罗国的西海岸,由南到北分别是:纳盖科伊尔、乌迪比、达波尔、塔纳与达曼。除塔纳之外,另外4个都是小城镇,不过都在大城市附近,而且都比较适合登陆。
其实,这也是刘尊山的另外一个任务。
搞清楚梵军在这5处地点的防御部署情况,特别是后方预备队的状况,为制订作战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其实是地面侦查。
虽然在梵罗国参战之后,帝国空军就不再束手束脚,出动了包括“暗夜凤凰”在内的战略侦察机,频繁进入梵罗国领空,获取第一手情报,但是侦察机并非无所不能,也不可能获得完整详尽的战场情报。
比如,侦察机就很难辨别出经过精心伪装的假目标。
落实到战役与战术层面,就得依靠其他的侦查手段,比如派遣侦察兵去前线搜集敌人的情报。
正是如此,在侦察机与侦查卫星满天飞的时代,帝国军队依然保留了侦查部队,还发展成了特种部队。
在帝国陆战队,就有专门的特种部队,即“海龙侦察分队”。
该部队在波伊战争时期成立,最初的主要任务只是守卫军港。
其实,也就是波伊战争期间,因为港口警卫部队的疏忽大意,停在军港里的舰船遭到反抗组织的蛙人袭击,导致上百名官兵丧生,3艘驱逐舰报废,帝国海军才下定决心,组建一支专业的特种部队。
在此之前,特种部队一直都是帝国陆军的“专利”。
有趣的是,该分队隶属于海军司令部,由海军司令部下的特勤处管理,在编制与人事上跟陆战队无关。
严格的说,只比陆战队司令部低半级。
只是,“海龙分队”一直是由陆战队代管,在陆战队的内部进行选拔,还由陆战队直接指挥。
当然,其主要使命早已演变成两栖渗透与战术侦查。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海龙分队”的规模已经扩大数十倍,任务范围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
在科伦城就有一支大队,以及专门的驻地。
其实,在过去几十年里,科伦城一直是“海龙分队”在梵炎洋的总部,有很多官兵在此安家。
为此,在科伦城的郊外的“军事城”里面,还有“海龙分队”的专属小区。
原因也很简单,大城市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也更加舒适。
此外,科伦城拥有斯兰唯一的一条长度超过3000米的跑道,因此支援特种部队的大型运输机就部署在此。
在整个9月份,驻科伦城的第3大队都在频繁出动。
除了依靠空军的大型运输机,还借助潜艇执行渗透侦查任务。
“就总体而言,乌迪比的条件最理想。”
在刘尊山强调这一点的时候,丁镇南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意见。
乌迪比在门戈洛尔北面,西高止山脉西边,往北三百多千米就是果阿。因为恰好在西部沿海平原最狭窄的地方,所以只要控制了此地,就能切断沿海交通线,让北面的梵军主力部队无法从沿海平原南下。由内陆南下的话,除了需要绕过西高止山脉,还必须得面对复杂的山区地形。
此外,离得较劲的门戈洛尔,其实只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人口100万出头。
也就是说,在乌迪比附近没有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
正是如此,梵军才没有在这附近部署太多兵力。
不过,问题也不可忽视。
地处偏僻,也意味着在登陆成功之后,依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扩大进攻面,而且向内陆推进还是得面对西高止山脉。如果在沿海平原用兵,那么不管是向北,还是向南都要强攻梵军的防线。
此外,乌迪比在拉克沙群岛东北。
也就是说,登陆舰队必须经过拉克沙群岛。
出于安全考虑,得提前攻打一座能够部署航空兵的岛屿,并且让其他岛屿上的梵军丧失作战能力。
显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保护孟卖,梵军高度重视拉克沙群岛,在此苦心经营数十年,哪怕受到岛屿面积的限制,没办法驻守重兵,也不等于会拱手相让。关键是,拉克沙群岛距离梵罗本土很近,在战术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
在群岛东南就是特里凡。
此地是梵罗国南部军事重镇,更是梵军为了抵抗来自斯兰的军事威胁,精心打造的头号堡垒。
要攻打拉克沙群岛,就肯定得打击特里凡。
毫无疑问,丁镇南一直在避免强攻特里凡。
不说别的,因为位于南方次大陆的最南端,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是海洋,所以就算打下特里凡,也没啥意义。
有了斯兰,帝国并不需要在附近获得另外一座军事堡垒。
“现在看,在西线只能进行佯攻。”
“啥!?”刘尊山大概是觉得自己听错了。
“在西线发起佯攻,把主攻放到东边。”
“这……”刘尊岭微微一愣,才说道:“你是不是早想好了,之前的安排,全都是为了欺骗敌人?”
丁镇南笑了笑,说道:“可以这么说,不过主要是时间有限。”
“要这样,我就更加想不明白了。”
“有哪点想不明白?”
“既然时间不够用,那就更应该直捣黄龙。”
“你说的‘黄龙’又是什么?”
刘尊山又一愣,明显被丁镇南问住了。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梵罗当局决定投降之前,完成最为重要的战略使命,彻底消除来自西南方向的威胁,至少得控制在能够轻松应付的范围之内,因此你所说的‘黄龙’肯定不是指某城某地。”
刘尊山点点头,不过没接话。
“把主攻方向放在东边,确实远了点,不过只要能打成,那么结合我们在西南战场做的部署,就有把握在半年之内达成作战目的。严格说,这也是在半年之内彻底击败梵罗国,确保达到战略目的的唯一办法。”
“没别的办法?”
丁镇南只是笑了笑,而刘尊山也没有多问。
其实,就在几个月之前,刘尊山对丁镇南都有那么一点点的成见,觉得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根本没有资格获得施授良的重用,更别说充当李天凌的情敌。只是在打赢了波沙湾战争之后,准确说是在第一场战斗结束后,刘尊山对丁镇南的看法就来了个大转弯,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刘尊山本身就是那种直来直去的人,而且特别佩服有才华的指挥官。
“行,我们怎么打?”
“先按照最初的计划打,在西边发动进攻,重点打击特里凡,如果有必要还得在拉克沙群岛夺取前进基地。西南战场那边将同步采取行动,投入足够的兵力,至少得牵制住那边的梵军。”
“陆军作战部队已经部署到位了?”
丁镇南点点头,接着开始的话说道:“不管怎么样,先在西边打起来。等到海军完成了部署调整之后,再发起主攻。”
这下,刘尊山猛然明白过来。
就算他的脑子不够灵光,反应速度总比别人慢一些,也听出了此话的另外一层意思。
丁镇南把重点放在东边,准备在梵罗国东海岸发起强攻,来一次左右夹击,还跟白华伟有关!
在丁镇南拟定的作战计划里,支撑大规模地面进攻的其实是海运。
关键就是,连接帝国与巴铁的公路与铁路,不但运输能力很有限,还要承担西北战场的保障重任,无法为西南战场提供支持。再说了,巴铁境内的交通很难保证畅通无阻,向南方运送物资并非容易之事。
为此,他在10月17日,返回前线的第二天就带着几名参谋去了斯兰,找到了在此为进攻行动做准备的刘尊山。
现在,他已经是陆战队上校,也是少数几个由丁镇南亲自点名留下的高级军官之一。
在8月底,他就来到科伦城,而丁镇南给他的任务,就是掌握第一手情况,特别是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并且设法将这些装备送往几个主要港口,确保在开战之后,能立即用来武装轻装简行的陆战队。
说得直接一点,丁镇南打算利用这些“窖藏”的重型武器来组建几支主力部队。
至于人员,骨干为开战后紧急征召的退役官兵,其他来自预备役部队,个人素质不亚于正规部队。
主力,就是陆战队。
必须得说,在用兵方面,丁镇南没有门户之见。
安排陆战队的预备役部队去斯兰,而不是陆军的预备役部队,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是为了保密,即南方次大陆一直都是帝国陆军的主要作战方向,因此在开战之后,帝国陆军的动向肯定备受关注,就算预备役部队,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敌人的警惕。相对的,陆战队就没有这么招摇了。哪怕南方战区以海军为主,陆战队主要配合海军作战,也主要面向以岛屿为主的东南地区与西南东望洋。在南方次大陆方这边,受装备体系影响,陆战队的作战效率肯定比不上陆军。
二是便于协同作战,降低指挥协调方面的麻烦。虽然帝国一直在推进军事改革,并且建立了联合指挥体系,但是军兵种矛盾依然存在,而且很多改革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协同作战依然是一大难题。比如在波沙湾战争中,就多次出现因为敌我标识不同,导致误伤友军的恶性事件。至于跨军种协同作战,在很多时候需要上升到战区司令部一级,才能够确保作战命令得到执行。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三点。
不管攻打哪里,只要从斯兰出发,就是以两栖登陆为主,主要在沿海平原地区作战,自然得以陆战队为主。
别看陆军组建了几支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轻装步兵部队,可是要进行两栖作战,依然得靠陆战队,或者说需要海军提供登陆舰队。很明显,海军没有任何理由丢下陆战队,去跟陆军的轻装步兵部队协同作战。
在实战中,陆军的两栖部队,也主要在登陆之后负责向内陆推进,以减轻陆战队的作战负担。
不过,丁镇南也没有把事情做绝。
道理也很简单,存放在斯兰的主战装备实在太多了。
就拿主战坦克来说,足足有3500辆!
虽然只有200多辆是zt-99a,另外的全都是zt-80,而且大约三分之一是初期型号,没有达到zt-80dg的水准,比如没有配备125毫米坦克炮,但是这么多主战坦克,陆战队根本就用不完。
在理论上,3500辆主战坦克能够武装10个机步师,或者8个装甲师。
按照丁镇南的计划,也就组建3个陆战师。
不是没有那么多预备队,之前就提到,帝国陆战队总共有5个预备师,而且都在开战之后进行了动员。
关键,其实是缺少投送力量,以及支持作战的保障力量。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没那么多登陆舰与运输船。
此外,后勤保障能力也是大问题,即以帝国当前的海运能力,决定了能在南方次大陆南部地区投入的兵力总量。
其实,这对整体作战计划产生了影响。
如果兵力充足,而且后勤保障足够的给力,丁镇南更愿意攻打孟卖这类大城市,通过一次或者几次大规模战斗就能击败对手,而不是分散使用已有兵力,更别说存在演变成为消耗战的风险。
可惜的是,现在就只能通过规模有限的登陆作战行动来达到作战目的。
为此,就必须避开孟卖这样的大城市。
不是说攻打孟卖的难度更大,而是在占领之后,需要耗费更多资源来维持秩序,也就会增加后勤保障负担。
就拿孟卖来说,只是城区的人口就超过了2000万,为南方次大陆最大的城市,即便放眼全世界,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问题是,在这2000万居民中,至少都有1500万住在贫民窟里面,而且大部分属于日均生活开支还不到0.5金元的赤贫。很明显,出兵攻占孟买就要面对这1500万贫民,至少需要解决其生存问题,比如每个月都需要为其提供60万吨粮食。
哪怕不算其他生存必须物资,比如发电需要的燃料,只是每月60万吨的粮食,就足够让帝国当局打退堂鼓了。就算帝国不缺粮,战略储备多达上亿吨,也不可能毫无缘由的增加这份消耗。更何况,从帝国本土运送这么多的粮食,意味着在不增加运输船只的情况下,运往前线的作战物资就得减少60万吨。
正是如此,丁镇南选择的都是中小规模的沿海城市,而且附近要么有港口,要么有能够让舰船锚泊的深水海湾。
最初选了5个目标,都在梵罗国的西海岸,由南到北分别是:纳盖科伊尔、乌迪比、达波尔、塔纳与达曼。除塔纳之外,另外4个都是小城镇,不过都在大城市附近,而且都比较适合登陆。
其实,这也是刘尊山的另外一个任务。
搞清楚梵军在这5处地点的防御部署情况,特别是后方预备队的状况,为制订作战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其实是地面侦查。
虽然在梵罗国参战之后,帝国空军就不再束手束脚,出动了包括“暗夜凤凰”在内的战略侦察机,频繁进入梵罗国领空,获取第一手情报,但是侦察机并非无所不能,也不可能获得完整详尽的战场情报。
比如,侦察机就很难辨别出经过精心伪装的假目标。
落实到战役与战术层面,就得依靠其他的侦查手段,比如派遣侦察兵去前线搜集敌人的情报。
正是如此,在侦察机与侦查卫星满天飞的时代,帝国军队依然保留了侦查部队,还发展成了特种部队。
在帝国陆战队,就有专门的特种部队,即“海龙侦察分队”。
该部队在波伊战争时期成立,最初的主要任务只是守卫军港。
其实,也就是波伊战争期间,因为港口警卫部队的疏忽大意,停在军港里的舰船遭到反抗组织的蛙人袭击,导致上百名官兵丧生,3艘驱逐舰报废,帝国海军才下定决心,组建一支专业的特种部队。
在此之前,特种部队一直都是帝国陆军的“专利”。
有趣的是,该分队隶属于海军司令部,由海军司令部下的特勤处管理,在编制与人事上跟陆战队无关。
严格的说,只比陆战队司令部低半级。
只是,“海龙分队”一直是由陆战队代管,在陆战队的内部进行选拔,还由陆战队直接指挥。
当然,其主要使命早已演变成两栖渗透与战术侦查。
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海龙分队”的规模已经扩大数十倍,任务范围也得到了相应的拓展。
在科伦城就有一支大队,以及专门的驻地。
其实,在过去几十年里,科伦城一直是“海龙分队”在梵炎洋的总部,有很多官兵在此安家。
为此,在科伦城的郊外的“军事城”里面,还有“海龙分队”的专属小区。
原因也很简单,大城市有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生活也更加舒适。
此外,科伦城拥有斯兰唯一的一条长度超过3000米的跑道,因此支援特种部队的大型运输机就部署在此。
在整个9月份,驻科伦城的第3大队都在频繁出动。
除了依靠空军的大型运输机,还借助潜艇执行渗透侦查任务。
“就总体而言,乌迪比的条件最理想。”
在刘尊山强调这一点的时候,丁镇南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发表意见。
乌迪比在门戈洛尔北面,西高止山脉西边,往北三百多千米就是果阿。因为恰好在西部沿海平原最狭窄的地方,所以只要控制了此地,就能切断沿海交通线,让北面的梵军主力部队无法从沿海平原南下。由内陆南下的话,除了需要绕过西高止山脉,还必须得面对复杂的山区地形。
此外,离得较劲的门戈洛尔,其实只是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人口100万出头。
也就是说,在乌迪比附近没有人口超过200万的大城市。
正是如此,梵军才没有在这附近部署太多兵力。
不过,问题也不可忽视。
地处偏僻,也意味着在登陆成功之后,依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扩大进攻面,而且向内陆推进还是得面对西高止山脉。如果在沿海平原用兵,那么不管是向北,还是向南都要强攻梵军的防线。
此外,乌迪比在拉克沙群岛东北。
也就是说,登陆舰队必须经过拉克沙群岛。
出于安全考虑,得提前攻打一座能够部署航空兵的岛屿,并且让其他岛屿上的梵军丧失作战能力。
显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保护孟卖,梵军高度重视拉克沙群岛,在此苦心经营数十年,哪怕受到岛屿面积的限制,没办法驻守重兵,也不等于会拱手相让。关键是,拉克沙群岛距离梵罗本土很近,在战术航空兵的掩护范围之内。
在群岛东南就是特里凡。
此地是梵罗国南部军事重镇,更是梵军为了抵抗来自斯兰的军事威胁,精心打造的头号堡垒。
要攻打拉克沙群岛,就肯定得打击特里凡。
毫无疑问,丁镇南一直在避免强攻特里凡。
不说别的,因为位于南方次大陆的最南端,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是海洋,所以就算打下特里凡,也没啥意义。
有了斯兰,帝国并不需要在附近获得另外一座军事堡垒。
“现在看,在西线只能进行佯攻。”
“啥!?”刘尊山大概是觉得自己听错了。
“在西线发起佯攻,把主攻放到东边。”
“这……”刘尊岭微微一愣,才说道:“你是不是早想好了,之前的安排,全都是为了欺骗敌人?”
丁镇南笑了笑,说道:“可以这么说,不过主要是时间有限。”
“要这样,我就更加想不明白了。”
“有哪点想不明白?”
“既然时间不够用,那就更应该直捣黄龙。”
“你说的‘黄龙’又是什么?”
刘尊山又一愣,明显被丁镇南问住了。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梵罗当局决定投降之前,完成最为重要的战略使命,彻底消除来自西南方向的威胁,至少得控制在能够轻松应付的范围之内,因此你所说的‘黄龙’肯定不是指某城某地。”
刘尊山点点头,不过没接话。
“把主攻方向放在东边,确实远了点,不过只要能打成,那么结合我们在西南战场做的部署,就有把握在半年之内达成作战目的。严格说,这也是在半年之内彻底击败梵罗国,确保达到战略目的的唯一办法。”
“没别的办法?”
丁镇南只是笑了笑,而刘尊山也没有多问。
其实,就在几个月之前,刘尊山对丁镇南都有那么一点点的成见,觉得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根本没有资格获得施授良的重用,更别说充当李天凌的情敌。只是在打赢了波沙湾战争之后,准确说是在第一场战斗结束后,刘尊山对丁镇南的看法就来了个大转弯,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刘尊山本身就是那种直来直去的人,而且特别佩服有才华的指挥官。
“行,我们怎么打?”
“先按照最初的计划打,在西边发动进攻,重点打击特里凡,如果有必要还得在拉克沙群岛夺取前进基地。西南战场那边将同步采取行动,投入足够的兵力,至少得牵制住那边的梵军。”
“陆军作战部队已经部署到位了?”
丁镇南点点头,接着开始的话说道:“不管怎么样,先在西边打起来。等到海军完成了部署调整之后,再发起主攻。”
这下,刘尊山猛然明白过来。
就算他的脑子不够灵光,反应速度总比别人慢一些,也听出了此话的另外一层意思。
丁镇南把重点放在东边,准备在梵罗国东海岸发起强攻,来一次左右夹击,还跟白华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