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后继乏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乱世英雄最新章节!
空中打击没能达到预期目的,美韩联军不得不加大地面投入。
必须承认,即便在地面战场上,美韩联军的优势也很明显。
丹东方向上,美韩联军投入了第二骑兵师,以及韩军的一个集团军,还从另外一个集团军调来了五个炮兵旅。
在不到一百千米的战线上,美韩联军投入的火炮与火箭炮数量超过一千门!
鸭绿江对岸,摆在二线的第二十六集团军只有不到四百门火炮与火箭炮。
在射程上,中国炮兵的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那几种超远射程的火箭炮,给美韩联军造成了巨大麻烦。
因为空中打击没有收到明显效果,所以美韩联军不得不动用战术弹道导弹来对付中国陆军的远程火箭炮。
毫无疑问,中国陆军的战术弹道导弹被用来对付美韩联军的导弹部队。
问题是,中国陆军缺乏战术情报支持。
别的不说,中国空军就没有e-8那样的支援飞机。
仅靠前沿部队的炮兵观察员,以及炮位侦察雷达,最多只能对付三十公里范围内的美韩炮兵。
再远了,根本看不到,也测不准,自然无法反击。
受此影响,中国炮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压制美韩联军的前沿炮兵。
万幸的是,美韩联军的绝大多数火炮,即便像k9这种被韩国人吹成“亚洲第一”的自行榴弹炮,在使用普通炮弹的时候最大射程也就只有三十公里,而增程弹药不但昂贵,还会的大大降低火炮身管寿命,在战斗中的使用量并不大。
不管怎么说,中国炮兵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
唯一可惜的是,数量太少了。
随着美韩联军的第二批空中力量投入战斗,而中国空军并没及时迎战,部署在战线后方的远程炮兵还不得不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来规避轰炸,作战效率大大降低。
战斗打响后大约三个小时,中国炮兵就只能压制美韩联军的前沿炮兵。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二骑兵师的先头部队渡过了鸭绿江,攻入中国本土。
美韩联军的意图非常清楚,那就是首先攻占丹东,获得进军中国本土内陆的补给点,再扩大进攻范围。
罗耀武也在这个时候对部署做了调整,让第二十六集团军在战线后方集结,守卫国境防线的部队则逐步向丹东撤退。
不管守不守得住,必须在丹东挫败美韩联军的锐气。
不然,接下来的战斗就没办法打了!
天亮前,美韩联军发起了第三轮空中打击。
这次,已经做好准备的中国空军再次升空迎战。
余鸿飞没有调整防空战术,毕竟没有更好的战术了,总不能让“国宝”级的j-20去与美军的f-22a拼消耗吧。
再说了,第一场空战的结果让余鸿飞非常满意。
虽然空军损失了近六十架j-11b与j-10,但是二十多架j-20就干掉了六十多架美韩空军的战斗机,j-11b与j-10还干掉了二十多架敌机。
从战损来看,中国空军还占了便宜。
因为空战大多在中国本土上空进行,所以成功跳伞的四十多名飞行员中,大多都得到了及时救助,有的甚至在天亮前就回到了驻扎的空军基地。
美韩联军的飞行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除了落在朝鲜境内的之外,落在中国本土的二十多名飞行员中,半数在落地后就当了俘虏,还有一些在天亮后被当地民兵抓获。为了营救跳伞飞行员,美军出动了不少特种部队,结果在战斗中,又挂掉了十多名特种兵,还被民兵用高射机枪打下了一架mh-53直升机。
只不过,美军的应变机制也非常强大。
吃了一次亏之后,在第二轮轰炸的时候,美军就采取了伴随式护航,即让担任制空作战任务的f-22a战斗机跟在攻击机群的后面,为攻击机群提供最直接的掩护。
这是最简单的护航方式,效率也最为低下。
到第三轮轰炸的时候,美军仍然采用了这种护航战术。
很明显,美军已经知道中国空军有新式战斗机参战,而且性能非常先进,不会比f-22a差多少,对付那些第三代战斗机,简直是砍瓜切菜般轻松。
为了支持地面进攻,轰炸不能停止。
要想保护执行轰炸任务的第三代战斗机,就得让f-22a能者多劳。
正是如此,在天亮前的那场空战中,j-20与f-22a首次遭遇。
虽然j-20的性能确实不如f-22a,特别是隐身能力,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在前半球区域,j-20的隐身能力绝对不差。
这也很好理解,空战中,战斗机迎面对进,前半球区域的隐身要求最高。
只要能让前半球区域的隐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准,比如与f-22a旗鼓相当,就能把空战拖到格斗阶段。
显然,在格斗空战中,j-20不会比f-22a差。
虽然这一设计让j-20永远也成不了出色的多用途战斗机,但是在制空方面,至少具备了与f-22a一较高下的能力。
对中国空军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能力!
在超视距交战阶段,f-22a与j-20都发现了对方,只是反射信号太弱,无法锁定,甚至无法确定方位距离。
直到进入视距内,两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才初次交手。
空战没有一面倒,也谈不上旗鼓相当。
虽然双方互有胜败,但是美军很快就靠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场空战,中国空军损失了7架j-20,美军则损失了5架f-22a。双方还各损失了几十架其他战斗机。
虽然最终结果对美军有利,但是f-22a空战不败的神话到此破灭。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美国五角大楼就在公布战报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f-22a不再是唯一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
看上去,美国落了面子。
实际上,美军却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当天,五角大楼就签署了第三次增购f-22a的合同,并且委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f-22a的改进型号。
数天后,美国国会以几乎一面倒的方式通过了五角大楼的军购提案。
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向韩国出售f-22a战斗机的法案。
当然,前提条件是,韩国当局肯以每架二点五亿美元的价钱购买,不然就免谈。
f-22a被推下神坛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即便在二十八日凌晨的战斗中损失了九架f-22a,部署在朝鲜半岛方向上的f-22a仍然有一百多架,而中国空军的j-20就剩下十三架了。除了被击落的七架,又有两架出了机械故障,不得不停飞。
十三架j-20肯定撑不起中国的天空。
更让人恼火的是,这种先进战斗机的第一条生产线还没有完全落成,只能以极低的生产速度小批量生产。
要想大规模量产,怎么也得等上一年半载。
与之相对的,却是实力迅速膨胀的敌人。
美国空军不但三番五次的增购f-22a战斗机,到二零一三年底,f-22a机群的规模很有可能突破一千架,还将f-35战斗机的量产时间提前到了二零一三年初,到当年第一季度末就能产出两百架f-35a与一百架f-35c。即便是进度较为落后的f-35b,也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在年底达到两百架的规模。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与韩国引进的f-35生产线也将在二零一三年第四季度量产。
即便j-20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到年底的时候也最多只有两百架。
此时中国空军要面对的,是由第四代战斗机武装起来的强大对手。
可以说,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
这些现象,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中**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二十八日上午,第二骑兵师的先头部队迫近丹东。
在罗耀武的部署下,前沿防御部队正稳步退往丹东。
美韩联军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打下丹东。
这也很好理解,丹东一直是中**队入朝的门户,也是美韩联军入侵中国的大门。仅从后勤保障来说,要将物资运过没有一座大桥的鸭绿江绝非易事。只有拿下丹东,美韩联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
显然,这也是美韩联军将主力集中在西线,猛攻丹东的根本原因。
问题是,丹东绝非一座容易打下来的城市。
早在入朝作战的时候,半数以上的军队与物资都得从这里经过。进入国土防御阶段的时候,为了加强丹东的防御,罗耀武疏散了数十万居民,只留下了十多万愿意拿起武器与军队一同抵御外敌的青壮年。
此时的丹东,已经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军事要塞。
在这座要塞里面,还有近二十万同仇敌忾的军民。
美韩联军要想打下丹东,必须付出血的代价,还有大量时间。
从整体战局上看,美韩联军花在丹东的时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要知道,罗耀武放在前沿的只是二线部队,真正的主力摆在后方。
死守丹东的意义绝对不是保护一座城市,而是要保住一线希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空中打击没能达到预期目的,美韩联军不得不加大地面投入。
必须承认,即便在地面战场上,美韩联军的优势也很明显。
丹东方向上,美韩联军投入了第二骑兵师,以及韩军的一个集团军,还从另外一个集团军调来了五个炮兵旅。
在不到一百千米的战线上,美韩联军投入的火炮与火箭炮数量超过一千门!
鸭绿江对岸,摆在二线的第二十六集团军只有不到四百门火炮与火箭炮。
在射程上,中国炮兵的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那几种超远射程的火箭炮,给美韩联军造成了巨大麻烦。
因为空中打击没有收到明显效果,所以美韩联军不得不动用战术弹道导弹来对付中国陆军的远程火箭炮。
毫无疑问,中国陆军的战术弹道导弹被用来对付美韩联军的导弹部队。
问题是,中国陆军缺乏战术情报支持。
别的不说,中国空军就没有e-8那样的支援飞机。
仅靠前沿部队的炮兵观察员,以及炮位侦察雷达,最多只能对付三十公里范围内的美韩炮兵。
再远了,根本看不到,也测不准,自然无法反击。
受此影响,中国炮兵的主要任务就是压制美韩联军的前沿炮兵。
万幸的是,美韩联军的绝大多数火炮,即便像k9这种被韩国人吹成“亚洲第一”的自行榴弹炮,在使用普通炮弹的时候最大射程也就只有三十公里,而增程弹药不但昂贵,还会的大大降低火炮身管寿命,在战斗中的使用量并不大。
不管怎么说,中国炮兵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
唯一可惜的是,数量太少了。
随着美韩联军的第二批空中力量投入战斗,而中国空军并没及时迎战,部署在战线后方的远程炮兵还不得不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来规避轰炸,作战效率大大降低。
战斗打响后大约三个小时,中国炮兵就只能压制美韩联军的前沿炮兵。
也就在这个时候,第二骑兵师的先头部队渡过了鸭绿江,攻入中国本土。
美韩联军的意图非常清楚,那就是首先攻占丹东,获得进军中国本土内陆的补给点,再扩大进攻范围。
罗耀武也在这个时候对部署做了调整,让第二十六集团军在战线后方集结,守卫国境防线的部队则逐步向丹东撤退。
不管守不守得住,必须在丹东挫败美韩联军的锐气。
不然,接下来的战斗就没办法打了!
天亮前,美韩联军发起了第三轮空中打击。
这次,已经做好准备的中国空军再次升空迎战。
余鸿飞没有调整防空战术,毕竟没有更好的战术了,总不能让“国宝”级的j-20去与美军的f-22a拼消耗吧。
再说了,第一场空战的结果让余鸿飞非常满意。
虽然空军损失了近六十架j-11b与j-10,但是二十多架j-20就干掉了六十多架美韩空军的战斗机,j-11b与j-10还干掉了二十多架敌机。
从战损来看,中国空军还占了便宜。
因为空战大多在中国本土上空进行,所以成功跳伞的四十多名飞行员中,大多都得到了及时救助,有的甚至在天亮前就回到了驻扎的空军基地。
美韩联军的飞行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除了落在朝鲜境内的之外,落在中国本土的二十多名飞行员中,半数在落地后就当了俘虏,还有一些在天亮后被当地民兵抓获。为了营救跳伞飞行员,美军出动了不少特种部队,结果在战斗中,又挂掉了十多名特种兵,还被民兵用高射机枪打下了一架mh-53直升机。
只不过,美军的应变机制也非常强大。
吃了一次亏之后,在第二轮轰炸的时候,美军就采取了伴随式护航,即让担任制空作战任务的f-22a战斗机跟在攻击机群的后面,为攻击机群提供最直接的掩护。
这是最简单的护航方式,效率也最为低下。
到第三轮轰炸的时候,美军仍然采用了这种护航战术。
很明显,美军已经知道中国空军有新式战斗机参战,而且性能非常先进,不会比f-22a差多少,对付那些第三代战斗机,简直是砍瓜切菜般轻松。
为了支持地面进攻,轰炸不能停止。
要想保护执行轰炸任务的第三代战斗机,就得让f-22a能者多劳。
正是如此,在天亮前的那场空战中,j-20与f-22a首次遭遇。
虽然j-20的性能确实不如f-22a,特别是隐身能力,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但是在前半球区域,j-20的隐身能力绝对不差。
这也很好理解,空战中,战斗机迎面对进,前半球区域的隐身要求最高。
只要能让前半球区域的隐身能力达到一定水准,比如与f-22a旗鼓相当,就能把空战拖到格斗阶段。
显然,在格斗空战中,j-20不会比f-22a差。
虽然这一设计让j-20永远也成不了出色的多用途战斗机,但是在制空方面,至少具备了与f-22a一较高下的能力。
对中国空军来说,这是最重要的能力!
在超视距交战阶段,f-22a与j-20都发现了对方,只是反射信号太弱,无法锁定,甚至无法确定方位距离。
直到进入视距内,两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才初次交手。
空战没有一面倒,也谈不上旗鼓相当。
虽然双方互有胜败,但是美军很快就靠数量占据了绝对优势。
这场空战,中国空军损失了7架j-20,美军则损失了5架f-22a。双方还各损失了几十架其他战斗机。
虽然最终结果对美军有利,但是f-22a空战不败的神话到此破灭。
仅仅几个小时之后,美国五角大楼就在公布战报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f-22a不再是唯一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
看上去,美国落了面子。
实际上,美军却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当天,五角大楼就签署了第三次增购f-22a的合同,并且委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f-22a的改进型号。
数天后,美国国会以几乎一面倒的方式通过了五角大楼的军购提案。
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向韩国出售f-22a战斗机的法案。
当然,前提条件是,韩国当局肯以每架二点五亿美元的价钱购买,不然就免谈。
f-22a被推下神坛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即便在二十八日凌晨的战斗中损失了九架f-22a,部署在朝鲜半岛方向上的f-22a仍然有一百多架,而中国空军的j-20就剩下十三架了。除了被击落的七架,又有两架出了机械故障,不得不停飞。
十三架j-20肯定撑不起中国的天空。
更让人恼火的是,这种先进战斗机的第一条生产线还没有完全落成,只能以极低的生产速度小批量生产。
要想大规模量产,怎么也得等上一年半载。
与之相对的,却是实力迅速膨胀的敌人。
美国空军不但三番五次的增购f-22a战斗机,到二零一三年底,f-22a机群的规模很有可能突破一千架,还将f-35战斗机的量产时间提前到了二零一三年初,到当年第一季度末就能产出两百架f-35a与一百架f-35c。即便是进度较为落后的f-35b,也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在年底达到两百架的规模。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与韩国引进的f-35生产线也将在二零一三年第四季度量产。
即便j-20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到年底的时候也最多只有两百架。
此时中国空军要面对的,是由第四代战斗机武装起来的强大对手。
可以说,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
这些现象,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中**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二十八日上午,第二骑兵师的先头部队迫近丹东。
在罗耀武的部署下,前沿防御部队正稳步退往丹东。
美韩联军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打下丹东。
这也很好理解,丹东一直是中**队入朝的门户,也是美韩联军入侵中国的大门。仅从后勤保障来说,要将物资运过没有一座大桥的鸭绿江绝非易事。只有拿下丹东,美韩联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
显然,这也是美韩联军将主力集中在西线,猛攻丹东的根本原因。
问题是,丹东绝非一座容易打下来的城市。
早在入朝作战的时候,半数以上的军队与物资都得从这里经过。进入国土防御阶段的时候,为了加强丹东的防御,罗耀武疏散了数十万居民,只留下了十多万愿意拿起武器与军队一同抵御外敌的青壮年。
此时的丹东,已经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军事要塞。
在这座要塞里面,还有近二十万同仇敌忾的军民。
美韩联军要想打下丹东,必须付出血的代价,还有大量时间。
从整体战局上看,美韩联军花在丹东的时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要知道,罗耀武放在前沿的只是二线部队,真正的主力摆在后方。
死守丹东的意义绝对不是保护一座城市,而是要保住一线希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