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铺开了打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乱世英雄最新章节!
如果说韩军无路可逃,那肯定不现实。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任务是穿插分割,而不是阻击,即便突击速度惊人,大部队也集中行动,没有像第十五集团军那样建立防线。也就是说,如果韩军d集团军向南突围,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现在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挡住韩军突围步伐的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而是寒冷的天气,以及崎岖复杂的地形。
别忘了,朝鲜东北地区主要是高原,最有名的就是盖马高原。
六十多年前,美军陆战队就是在这里被志愿军击溃,最终全线崩溃,不得不逃到兴南乘船出海。
朝鲜半岛的冬天本来就非常寒冷,盖马高原更胜一筹。
虽然韩军官兵并不缺乏御寒衣物,两个月前,冬装就送到了前线,主力作战部队还拿到了由美国提供的极地作战服,但是受后勤保障困难影响,韩军d集团军的物资一直不太充足,严重缺乏油料。
更要命的是,朝鲜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为了取暖,韩军不得不配备大量发电设备。
这样一来,油料消耗更加惊人。
可以说,美韩联军坚持在西线用兵,就连被全歼的第四步兵师也是在慈江道活动,没有到东线去,与东线的恶劣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朝鲜人民军还能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战,也是依托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要是在两个月前,韩军d集团军还有可能向南突围,毕竟那个时候还不太寒冷,就算道路泥泞,部队也能走出去。
随着气温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部分地区还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韩军要想靠两条腿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一开始,韩军d集团军就没有想过突围,至少没有想过成建制的突围。
如此一来,除了部分部署在盖马高原南部地区的小股部队趁机溜走之外,韩军d集团军的主力全被围住了。
不能突围,就只能死守。
在荒凉的高原上,能够供韩军死守的地点并不多。
可以说,除了惠山,韩军别无选择。
结果就是,当第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第三十九集团军提高突击速度,将包抄线路扩大近一倍之后,包围圈内的韩军不得不向惠山集中。
对此情况,帕特里奇也是无能为力。
打到九日凌晨,帕特里奇除了让已经精疲力尽的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由第十五集团军守卫的熙川之外,还让第二机步师向第七步兵师移交防线,撤到鸭绿江南岸集结。
就算韩军d集团军抱成团,随着作战物资耗尽,最终肯定守不住,还是得突围。
不能向南突围,就只能向西突围。
既然要突围,就得有接应部队。
虽然帕特里奇一直对韩军的作战表现非常不满,但是他知道,韩军再也经不起战败,要是d集团军重蹈覆辙,韩国很有可能因此退出战争。
必须保住d集团军,那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韩军身上。
此时,第二机步师的战斗力已经有所恢复。
增补的兵力到了一大半,该师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只比正常情况少了几千人。加布里埃尔答应补充的作战装备也到了一些,至少能够组建一个减编的装甲旅。虽然比起正常情况,第二机步师现在的战斗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集中到一个地点,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突击力量。
显然,帕特里奇不会让第二机步师去熙川。
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就在熙川,至少有两个师在那边对付韩军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密度已经够大了,再增派作战部队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
再说了,韩军d集团军正在向惠山集中,突围的话,也不会绕道熙川。
让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熙川,只是为了拖住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如果能够打下熙川,第十五集团军就只能退守江界。到时候,美韩联军就能集中兵力围攻这座已经被炮火炸成废墟的城市。
从防御角度考虑,第十五集团军肯定会死守熙川,确保江界不被围攻。
如此一来,第二机步师的目的地就是江界!
只要打下江界,就有机会与d集团军会师,也就有办法把d集团军救出来。
问题是,江界的防御也不弱。
守在这里的,除了第十五集团军中在防御作战中表现最顽强的四十五师之外,还有该集团军编下的三个独立旅,其中一个还是装甲旅。
仅这四支部队的总兵力就在三万人左右。
这还不是全部。之前在慈江道与两江道交界处作战的三个新编集团军中,至少有一个新编集团军在八日夜间到达江界,加入防御作战。
因为江界是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大后方,所有作战物资都得通过这里送往前线,而运送作战物资的主力是民兵,所以在江界至少还有半个民兵纵队。
这些力量加起来,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也就是说,守在江界的中**队有十多万。
从这一部署也看得出来,罗耀武吸取了在朝鲜境内作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围攻第二机步师的那场战役中,打穿插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得太猛,结果被第四步兵师缠住。如果不是第十五集团军迅速东移,守住了第三十九集团军退回国内的大门,恐怕罗耀武就得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这次,罗耀武把重兵放在江界,就是想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把入朝部队顺利撤走。
仅仅依靠第二机步师那一万多兵力,肯定打不下江界。
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帕特里奇不得不让黄真尹从韩军a集团军与b集团军中各抽调几个师的兵力,协助第二机步师攻打江界。
这次,黄真尹也很卖力,因为要救的不是美军,而是韩军。
丢掉c集团军,已经让黄真尹的乌纱帽去了一半。如果d集团军有个三长两短,就算总统格外开恩,也会撤掉他的职务。
对职业军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耻辱。
对黄真尹来说,更是如此。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将最后一支中**队赶出朝鲜之后,黄真尹就被国人视为完成了统一大业的民族英雄。
从英雄到罪人,这个落差太大了。
既然要全力救出d集团军,黄真尹就不惜血本。
按照帕特里奇的安排,黄真尹从a集团军抽调七个师,从b集团军抽调六个师,还各有两个主力师,总兵力十二万。
加上美军第二机步师,总兵力接近十四万,与守在江界的中**队旗鼓相当。
组织起这支力量,帕特里奇才发起反击。
九日夜间,美韩联军的解围部队到达江界附近,战斗随即打响。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已经完成穿插,两个集团军的前锋突击部队即将会师。
面对泰山压顶的中国大军,包围圈内的韩军d集团军加速向惠山收缩。
因为美韩联军已经展开救援行动,所以罗耀武在九日夜间派出了东线战场上的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从惠山西面南下,在惠山与江界之间构筑了一道防线。
这样做,即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是为了降低江界的压力。
有了足够大的防御纵深,第十五集团军在防御作战的时候将更加游刃有余,而不用拘泥于一地得失。
当然,这还不是罗耀武在当天晚上做的最重要的决策。
随着十多万美韩联军向东运动,丹东方向上的防御密度大大降低。虽然用摆在这边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很难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牵制美韩联军主力仍然很有必要,所以罗耀武让三个新编集团军协助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攻打丹东与庄河,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则转向东进。
罗耀武别无选择,因为东线的五个新编集团军全都用上了。
围歼战才刚刚开始,远没进入**,如果没有几支像样的战役预备队,后面的仗将很难打,甚至打不下去。
对罗耀武来说,两个新编集团军就算得上是像样的战役预备队了。
到此,战斗已经全面打响。
双方都是一攻一守,攻的要快,守的要稳!
战役的艰难性也在这里体现了出来。韩军d集团军二十多万人马,包成一团的话,很难一口气吃下,光是战术级别的穿插包围就得打好几次。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在惠山打比在盖马高原上打,对中**队的后勤保障要求低得多。
事实上,这也是罗耀武采纳叶振邦的建议,出动第十六集团军进行战略包抄,将韩军赶往惠山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盖马高原上与韩军决战,至少需要动用两个纵队的民兵负责后勤工作。
在惠山作战,只需要一个纵队的民兵。
另外一个纵队,自然可以编成战役预备队,打散了编入各集团军,补充主力部队的战斗损失。
当然,后勤保障线缩短,还能减少运输途中的损失。
要知道,美韩联军的空中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向前线运送物资的最大威胁来自空中,而不是人手不够。
虽然帕特里奇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不管怎么说,韩军的战斗力远不如美军,不可能像当年的美军陆战队那样,在荒无人烟的长津湖南岸驻扎。
打到这,双方都在拼速度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如果说韩军无路可逃,那肯定不现实。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任务是穿插分割,而不是阻击,即便突击速度惊人,大部队也集中行动,没有像第十五集团军那样建立防线。也就是说,如果韩军d集团军向南突围,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的是,现在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挡住韩军突围步伐的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而是寒冷的天气,以及崎岖复杂的地形。
别忘了,朝鲜东北地区主要是高原,最有名的就是盖马高原。
六十多年前,美军陆战队就是在这里被志愿军击溃,最终全线崩溃,不得不逃到兴南乘船出海。
朝鲜半岛的冬天本来就非常寒冷,盖马高原更胜一筹。
虽然韩军官兵并不缺乏御寒衣物,两个月前,冬装就送到了前线,主力作战部队还拿到了由美国提供的极地作战服,但是受后勤保障困难影响,韩军d集团军的物资一直不太充足,严重缺乏油料。
更要命的是,朝鲜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为了取暖,韩军不得不配备大量发电设备。
这样一来,油料消耗更加惊人。
可以说,美韩联军坚持在西线用兵,就连被全歼的第四步兵师也是在慈江道活动,没有到东线去,与东线的恶劣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朝鲜人民军还能在东北地区坚持抗战,也是依托了当地的自然条件。
要是在两个月前,韩军d集团军还有可能向南突围,毕竟那个时候还不太寒冷,就算道路泥泞,部队也能走出去。
随着气温降到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部分地区还在零下三十摄氏度以下,韩军要想靠两条腿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从一开始,韩军d集团军就没有想过突围,至少没有想过成建制的突围。
如此一来,除了部分部署在盖马高原南部地区的小股部队趁机溜走之外,韩军d集团军的主力全被围住了。
不能突围,就只能死守。
在荒凉的高原上,能够供韩军死守的地点并不多。
可以说,除了惠山,韩军别无选择。
结果就是,当第十六集团军投入战斗,第三十九集团军提高突击速度,将包抄线路扩大近一倍之后,包围圈内的韩军不得不向惠山集中。
对此情况,帕特里奇也是无能为力。
打到九日凌晨,帕特里奇除了让已经精疲力尽的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由第十五集团军守卫的熙川之外,还让第二机步师向第七步兵师移交防线,撤到鸭绿江南岸集结。
就算韩军d集团军抱成团,随着作战物资耗尽,最终肯定守不住,还是得突围。
不能向南突围,就只能向西突围。
既然要突围,就得有接应部队。
虽然帕特里奇一直对韩军的作战表现非常不满,但是他知道,韩军再也经不起战败,要是d集团军重蹈覆辙,韩国很有可能因此退出战争。
必须保住d集团军,那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韩军身上。
此时,第二机步师的战斗力已经有所恢复。
增补的兵力到了一大半,该师总兵力超过一万五千人,只比正常情况少了几千人。加布里埃尔答应补充的作战装备也到了一些,至少能够组建一个减编的装甲旅。虽然比起正常情况,第二机步师现在的战斗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集中到一个地点,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突击力量。
显然,帕特里奇不会让第二机步师去熙川。
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就在熙川,至少有两个师在那边对付韩军的两个集团军。兵力密度已经够大了,再增派作战部队起到的效果并不明显。
再说了,韩军d集团军正在向惠山集中,突围的话,也不会绕道熙川。
让韩军e集团军与f集团军继续猛攻熙川,只是为了拖住第十五集团军的主力。如果能够打下熙川,第十五集团军就只能退守江界。到时候,美韩联军就能集中兵力围攻这座已经被炮火炸成废墟的城市。
从防御角度考虑,第十五集团军肯定会死守熙川,确保江界不被围攻。
如此一来,第二机步师的目的地就是江界!
只要打下江界,就有机会与d集团军会师,也就有办法把d集团军救出来。
问题是,江界的防御也不弱。
守在这里的,除了第十五集团军中在防御作战中表现最顽强的四十五师之外,还有该集团军编下的三个独立旅,其中一个还是装甲旅。
仅这四支部队的总兵力就在三万人左右。
这还不是全部。之前在慈江道与两江道交界处作战的三个新编集团军中,至少有一个新编集团军在八日夜间到达江界,加入防御作战。
因为江界是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大后方,所有作战物资都得通过这里送往前线,而运送作战物资的主力是民兵,所以在江界至少还有半个民兵纵队。
这些力量加起来,没有十万也有八万。
也就是说,守在江界的中**队有十多万。
从这一部署也看得出来,罗耀武吸取了在朝鲜境内作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在围攻第二机步师的那场战役中,打穿插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得太猛,结果被第四步兵师缠住。如果不是第十五集团军迅速东移,守住了第三十九集团军退回国内的大门,恐怕罗耀武就得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这次,罗耀武把重兵放在江界,就是想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把入朝部队顺利撤走。
仅仅依靠第二机步师那一万多兵力,肯定打不下江界。
实在没有更好的选择,帕特里奇不得不让黄真尹从韩军a集团军与b集团军中各抽调几个师的兵力,协助第二机步师攻打江界。
这次,黄真尹也很卖力,因为要救的不是美军,而是韩军。
丢掉c集团军,已经让黄真尹的乌纱帽去了一半。如果d集团军有个三长两短,就算总统格外开恩,也会撤掉他的职务。
对职业军人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耻辱。
对黄真尹来说,更是如此。
要知道,就在几个月前,将最后一支中**队赶出朝鲜之后,黄真尹就被国人视为完成了统一大业的民族英雄。
从英雄到罪人,这个落差太大了。
既然要全力救出d集团军,黄真尹就不惜血本。
按照帕特里奇的安排,黄真尹从a集团军抽调七个师,从b集团军抽调六个师,还各有两个主力师,总兵力十二万。
加上美军第二机步师,总兵力接近十四万,与守在江界的中**队旗鼓相当。
组织起这支力量,帕特里奇才发起反击。
九日夜间,美韩联军的解围部队到达江界附近,战斗随即打响。
此时,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十六集团军已经完成穿插,两个集团军的前锋突击部队即将会师。
面对泰山压顶的中国大军,包围圈内的韩军d集团军加速向惠山收缩。
因为美韩联军已经展开救援行动,所以罗耀武在九日夜间派出了东线战场上的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从惠山西面南下,在惠山与江界之间构筑了一道防线。
这样做,即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也是为了降低江界的压力。
有了足够大的防御纵深,第十五集团军在防御作战的时候将更加游刃有余,而不用拘泥于一地得失。
当然,这还不是罗耀武在当天晚上做的最重要的决策。
随着十多万美韩联军向东运动,丹东方向上的防御密度大大降低。虽然用摆在这边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很难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牵制美韩联军主力仍然很有必要,所以罗耀武让三个新编集团军协助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攻打丹东与庄河,另外两个新编集团军则转向东进。
罗耀武别无选择,因为东线的五个新编集团军全都用上了。
围歼战才刚刚开始,远没进入**,如果没有几支像样的战役预备队,后面的仗将很难打,甚至打不下去。
对罗耀武来说,两个新编集团军就算得上是像样的战役预备队了。
到此,战斗已经全面打响。
双方都是一攻一守,攻的要快,守的要稳!
战役的艰难性也在这里体现了出来。韩军d集团军二十多万人马,包成一团的话,很难一口气吃下,光是战术级别的穿插包围就得打好几次。
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在惠山打比在盖马高原上打,对中**队的后勤保障要求低得多。
事实上,这也是罗耀武采纳叶振邦的建议,出动第十六集团军进行战略包抄,将韩军赶往惠山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盖马高原上与韩军决战,至少需要动用两个纵队的民兵负责后勤工作。
在惠山作战,只需要一个纵队的民兵。
另外一个纵队,自然可以编成战役预备队,打散了编入各集团军,补充主力部队的战斗损失。
当然,后勤保障线缩短,还能减少运输途中的损失。
要知道,美韩联军的空中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向前线运送物资的最大威胁来自空中,而不是人手不够。
虽然帕特里奇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不管怎么说,韩军的战斗力远不如美军,不可能像当年的美军陆战队那样,在荒无人烟的长津湖南岸驻扎。
打到这,双方都在拼速度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