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兑现承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乱世英雄最新章节!
经过罗耀武的努力,游击队首先兑现了承诺。
从六月十九日开始,东北地区的敌后游击队就全面出击,不但扩大了袭击范围,还增强了袭击行动,甚至主动招惹了龟缩在营地里的美日联军。
仅在十九日夜间,东北地区就爆发了数十场战斗。
虽然在绝大部分时候,游击队都没有占到便宜,但是频繁的袭击,仍然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甚至对美日联军的部署产生了巨大影响。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游击队在敌后战场上收获的战果早就大不如前。
这主要是美日联军采取了很多专门针对游击队的战术。
比如在保卫后勤补给线的时候,美日联军除了增强地面护送力量之外,还在所有主要交通干线上每隔三十千米就设置一处军事据点,部署一个营的步兵,在某些重要地区,还会加强一个炮兵连与一个装甲连。更重要的是,赤山会战之后,美日联军调整了部署,后勤补给线大大缩短,因此可以出动直升机掩护运输车队,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出动机动部队,控制沿途的主要制高点。
毫无疑问,这些针对游击队的战术,都是美日联军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
比如在赤山会战初期,美日联军挺进承德,就在山区里与游击队鏖战,总结了大量专门用来对付游击队的战术,而且这些战术都经受住了战火考验。
问题是,游击队扎根在民众之中,没有任何一种战术能够真正消除游击队的威胁。
说得直接一点,游击队的存在,本身就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构成了威胁。虽然在增强了护卫力量之后,美日联军在后勤补给线上损失的物资大大减少,但是在游击队的威胁确实存在的情况下,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效率大大降低。比如在六月二十日,从锦州运到唐山的作战物资就比以往减少了一半。
游击战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让美日联军疲于奔命。
虽然守卫后勤保障线的主要是日军,特别是日军二线师团,但是在一些关键地区,特别是在靠近游击队实际控制区的路段上,仍然得部署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因为日军主力师团在赤山会战中损失惨重,而且缺乏实战经验,更缺乏与游击队作战的战术技巧,所以在这些重要地点,主要部署的是美军的主力师。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六月十九日之前,帕特里奇就把第七步兵师撤了下来,分散部署在从锦州到唐山与承德的交通线上。为了增强第七步兵师的战术机动能力,帕特里奇还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抽调了一个航空旅。
随着游击队扩大袭击范围与袭击规模,帕特里奇不得不继续在后方增强兵力。
比如在六月二十二日,帕特里奇就让到达锦州的第二骑兵师参加了护送运输车队的作战行动。虽然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这支刚刚完成重建工作的主力部队,让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美国大兵知道战争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这肯定增加了美军的战争负担,也大大消耗了美日联军的作战物资。
别的不说,第二骑兵师在执行护卫任务的时候,每天就要少掉上万吨燃油。
由此可见,游击队确实是牵制美日联军的重要力量。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六月二十三日,沈阳周边地区的六个游击区的九支游击队展开联合行动,偷袭了位于沈阳市南面的美军机场。在持续近四个小时的战斗中,参与作战的一万多名游击队员不但突破了美军的防线,还在撤退之前摧毁了机场上的上百架敌机,其中至少有二十多架是美军最先进的f-22a战斗机。
这场战斗,成为了一种全新游击战的开端。
虽然在此之前,游击队也袭击过美日联军的营地,但是主要打击日军,而且主要对付分布在偏远地区的军事据点。这也很好理解,军事据点不是军事基地,不但防御设施简陋,部署的兵力也不会太多。更重要的是,偏远地区本来就在游击队的控制之中,就算打不赢,游击队也能顺利撤退。再说了,这些军事据点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付游击队,因此对游击队的活动与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是游击队的眼中钉肉中刺,游击队自然会想方设法的拔除,甚至愿意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在袭击军事基地方面,游击队还真没有多少足以令人骄傲的战绩。
在此之前,最大规模的一次以打击军事基地为主的战斗就是围攻喀喇沁旗。在这场战斗中,参战的十多支游击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牺牲了数千名游击队员,结果仍然没有能够突破美军的防线,直到正规军参战才打开了局面。
主动袭击美军基地,而且是防卫森严的空军基地,无疑是游击队的一大突破。
毫无疑问,这场战斗对美日联军的作战部署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连沈阳附近的空军基地都不安全,那么分散在东北战场上的其他空军基地也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对美日联军来说,保卫空军基地比守住后勤补给线更加重要。要知道,随着战线推进到华北地区,美军的主要空中力量都部署在东北地区,就连日本都在东北地区部署了数百架作战飞机。
这支规模庞大的空中力量,正是美日联军进军北京的希望。
没有了空中支援,美日联军别说进军北京,能不能在华北与东北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可以说,帕特里奇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派遣重兵守卫空军基地。
问题就在这里,需要守卫的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超过一百个,而游击队的袭击行动又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固定的战线,所以美日联军只能加强所有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的防御部署。
要想守卫这么多基地与机场,肯定需要足够多的军事力量。
即便保守一点,也需要部署数十万地面部队。
显然,这远远超过了美日联军的承受能力。即便全部派遣日军二线师与美军的国民警卫队师,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保卫后勤补给线,使得前线部队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甚至让前线部队无法集中兵力发起进攻。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太理想。
除了缩减空军基地与机场的规模,撤消一些次要的空军基地,将航空兵集中部署在大型空军基地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兵。
受此影响,六月底,帕特里奇就向五角大楼与日本国防省提出了增兵要求。
按照帕特里奇提交的报告,至少需要增派十二个国民警卫队师与相当于二十万兵力的三十个日军二线师团。
对美国与日本来说,如此大规模的增兵行动都不太现实。
打到这个时候,美国动员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其中仅美国陆军与国民警卫队的总兵力就超过了一百八十万,而且超过九成的美军地面部队部署在中国战场上,其中一大半部署在东北战场上。
继续扩大军队规模,肯定需要时间。
短期之内,只能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从中国以外的地区抽调兵力显然不现实,毕竟美军是全球部署的军队,在中国之外还有上百座军事基地,而仅仅只有十多万驻军,再抽调兵力的话,美国的全球军事络就将变得脆弱不堪。从南方战场上抽调兵力也不太现实,别说无兵可调,就算有,台湾当局也会提出反对意见。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美军部署在南方战场上的兵力,仅够守住战线。虽然南方战场上的中**队没有发动反击,但是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只要美日联军向北京进军,陈必时就将在东南战场上发起反击,减轻罗耀武在北方战场上的压力。
对日本来说,增兵也困难重重。
虽然日本并不缺乏兵员,在长崎遭到战略打击,上百万日本平民死于非命之后,日本国内的战争气氛已经点燃了,日本当局担心的不是征不到兵,而是征到的士兵太多,影响到了国内生产。但是日本已经疯狂扩军,而基础设施,特别是训练设施的建设工作没有跟上,导致绝大部分日本新兵在上战场之前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训练,素质十分低下,甚至到了影响作战的地步。
说得简单一点,就算日本答应增兵,也只能派遣一些根本算不上士兵的“武装平民”。
这样的增兵,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拖累美日联军。
增兵不成,帕特里奇就只能在部署上做文章。比如,合并空军基地与陆军基地,或者在空军基地附近设置兵营,以此让同一支部队执行多重任务,提高部队的利用效率。
当然,这也增强了部队的活动强度。
不管怎么说,到了六月底,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认,就算美日联军能够在七月中旬做好攻打北京的准备工作,因为后方不稳,所以美日联军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对付游击队,从而推迟北京的作战计划。
事实上,在赤山会战结束后,帕特里奇就知道,美日联军不可能在七月份进军北京。
在他看来,罗耀武会不惜代价的迟滞美日联军,甚至有可能在七月上旬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战役反击行动。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罗耀武竟然用游击队来对付美日联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经过罗耀武的努力,游击队首先兑现了承诺。
从六月十九日开始,东北地区的敌后游击队就全面出击,不但扩大了袭击范围,还增强了袭击行动,甚至主动招惹了龟缩在营地里的美日联军。
仅在十九日夜间,东北地区就爆发了数十场战斗。
虽然在绝大部分时候,游击队都没有占到便宜,但是频繁的袭击,仍然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工作,甚至对美日联军的部署产生了巨大影响。
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游击队在敌后战场上收获的战果早就大不如前。
这主要是美日联军采取了很多专门针对游击队的战术。
比如在保卫后勤补给线的时候,美日联军除了增强地面护送力量之外,还在所有主要交通干线上每隔三十千米就设置一处军事据点,部署一个营的步兵,在某些重要地区,还会加强一个炮兵连与一个装甲连。更重要的是,赤山会战之后,美日联军调整了部署,后勤补给线大大缩短,因此可以出动直升机掩护运输车队,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出动机动部队,控制沿途的主要制高点。
毫无疑问,这些针对游击队的战术,都是美日联军在战场上总结出来的。
比如在赤山会战初期,美日联军挺进承德,就在山区里与游击队鏖战,总结了大量专门用来对付游击队的战术,而且这些战术都经受住了战火考验。
问题是,游击队扎根在民众之中,没有任何一种战术能够真正消除游击队的威胁。
说得直接一点,游击队的存在,本身就对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构成了威胁。虽然在增强了护卫力量之后,美日联军在后勤补给线上损失的物资大大减少,但是在游击队的威胁确实存在的情况下,美日联军的后勤保障效率大大降低。比如在六月二十日,从锦州运到唐山的作战物资就比以往减少了一半。
游击战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让美日联军疲于奔命。
虽然守卫后勤保障线的主要是日军,特别是日军二线师团,但是在一些关键地区,特别是在靠近游击队实际控制区的路段上,仍然得部署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因为日军主力师团在赤山会战中损失惨重,而且缺乏实战经验,更缺乏与游击队作战的战术技巧,所以在这些重要地点,主要部署的是美军的主力师。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在六月十九日之前,帕特里奇就把第七步兵师撤了下来,分散部署在从锦州到唐山与承德的交通线上。为了增强第七步兵师的战术机动能力,帕特里奇还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抽调了一个航空旅。
随着游击队扩大袭击范围与袭击规模,帕特里奇不得不继续在后方增强兵力。
比如在六月二十二日,帕特里奇就让到达锦州的第二骑兵师参加了护送运输车队的作战行动。虽然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这支刚刚完成重建工作的主力部队,让那些还没有上过战场的美国大兵知道战争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这肯定增加了美军的战争负担,也大大消耗了美日联军的作战物资。
别的不说,第二骑兵师在执行护卫任务的时候,每天就要少掉上万吨燃油。
由此可见,游击队确实是牵制美日联军的重要力量。
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
六月二十三日,沈阳周边地区的六个游击区的九支游击队展开联合行动,偷袭了位于沈阳市南面的美军机场。在持续近四个小时的战斗中,参与作战的一万多名游击队员不但突破了美军的防线,还在撤退之前摧毁了机场上的上百架敌机,其中至少有二十多架是美军最先进的f-22a战斗机。
这场战斗,成为了一种全新游击战的开端。
虽然在此之前,游击队也袭击过美日联军的营地,但是主要打击日军,而且主要对付分布在偏远地区的军事据点。这也很好理解,军事据点不是军事基地,不但防御设施简陋,部署的兵力也不会太多。更重要的是,偏远地区本来就在游击队的控制之中,就算打不赢,游击队也能顺利撤退。再说了,这些军事据点存在的价值就是对付游击队,因此对游击队的活动与生存构成了巨大威胁,是游击队的眼中钉肉中刺,游击队自然会想方设法的拔除,甚至愿意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
在袭击军事基地方面,游击队还真没有多少足以令人骄傲的战绩。
在此之前,最大规模的一次以打击军事基地为主的战斗就是围攻喀喇沁旗。在这场战斗中,参战的十多支游击队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牺牲了数千名游击队员,结果仍然没有能够突破美军的防线,直到正规军参战才打开了局面。
主动袭击美军基地,而且是防卫森严的空军基地,无疑是游击队的一大突破。
毫无疑问,这场战斗对美日联军的作战部署造成了更大的影响。
连沈阳附近的空军基地都不安全,那么分散在东北战场上的其他空军基地也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对美日联军来说,保卫空军基地比守住后勤补给线更加重要。要知道,随着战线推进到华北地区,美军的主要空中力量都部署在东北地区,就连日本都在东北地区部署了数百架作战飞机。
这支规模庞大的空中力量,正是美日联军进军北京的希望。
没有了空中支援,美日联军别说进军北京,能不能在华北与东北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可以说,帕特里奇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派遣重兵守卫空军基地。
问题就在这里,需要守卫的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超过一百个,而游击队的袭击行动又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固定的战线,所以美日联军只能加强所有空军基地与野战机场的防御部署。
要想守卫这么多基地与机场,肯定需要足够多的军事力量。
即便保守一点,也需要部署数十万地面部队。
显然,这远远超过了美日联军的承受能力。即便全部派遣日军二线师与美军的国民警卫队师,也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保卫后勤补给线,使得前线部队的作战行动受到影响,甚至让前线部队无法集中兵力发起进攻。
解决办法不是没有,只是不太理想。
除了缩减空军基地与机场的规模,撤消一些次要的空军基地,将航空兵集中部署在大型空军基地之外,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兵。
受此影响,六月底,帕特里奇就向五角大楼与日本国防省提出了增兵要求。
按照帕特里奇提交的报告,至少需要增派十二个国民警卫队师与相当于二十万兵力的三十个日军二线师团。
对美国与日本来说,如此大规模的增兵行动都不太现实。
打到这个时候,美国动员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三百万,其中仅美国陆军与国民警卫队的总兵力就超过了一百八十万,而且超过九成的美军地面部队部署在中国战场上,其中一大半部署在东北战场上。
继续扩大军队规模,肯定需要时间。
短期之内,只能从其他地区抽调兵力。从中国以外的地区抽调兵力显然不现实,毕竟美军是全球部署的军队,在中国之外还有上百座军事基地,而仅仅只有十多万驻军,再抽调兵力的话,美国的全球军事络就将变得脆弱不堪。从南方战场上抽调兵力也不太现实,别说无兵可调,就算有,台湾当局也会提出反对意见。要知道,打到这个时候,美军部署在南方战场上的兵力,仅够守住战线。虽然南方战场上的中**队没有发动反击,但是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只要美日联军向北京进军,陈必时就将在东南战场上发起反击,减轻罗耀武在北方战场上的压力。
对日本来说,增兵也困难重重。
虽然日本并不缺乏兵员,在长崎遭到战略打击,上百万日本平民死于非命之后,日本国内的战争气氛已经点燃了,日本当局担心的不是征不到兵,而是征到的士兵太多,影响到了国内生产。但是日本已经疯狂扩军,而基础设施,特别是训练设施的建设工作没有跟上,导致绝大部分日本新兵在上战场之前都没有获得足够的训练,素质十分低下,甚至到了影响作战的地步。
说得简单一点,就算日本答应增兵,也只能派遣一些根本算不上士兵的“武装平民”。
这样的增兵,不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拖累美日联军。
增兵不成,帕特里奇就只能在部署上做文章。比如,合并空军基地与陆军基地,或者在空军基地附近设置兵营,以此让同一支部队执行多重任务,提高部队的利用效率。
当然,这也增强了部队的活动强度。
不管怎么说,到了六月底,帕特里奇不得不承认,就算美日联军能够在七月中旬做好攻打北京的准备工作,因为后方不稳,所以美日联军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来对付游击队,从而推迟北京的作战计划。
事实上,在赤山会战结束后,帕特里奇就知道,美日联军不可能在七月份进军北京。
在他看来,罗耀武会不惜代价的迟滞美日联军,甚至有可能在七月上旬发动一场规模有限的战役反击行动。
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罗耀武竟然用游击队来对付美日联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readnovel。,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