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郭大哥,这商队的货物不对劲】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大唐第一莽夫最新章节!
河南道,汴州。
商队已经启程,走的乃是官道。
唐代的汴州就是后来的开封府,而山东的琅琊则是沂州府临沂,两地距离约为800里,但是实际路程最少要一千。
原因很简单,这时代没有开山打隧道的本事,即便是朝廷修筑的官道,遇有大山也要绕行。
由于商队都是牛车,赶路的速度比较慢,几乎每天只能行走七八十里,最快也不会超过一百二。
如此计算下来,到达琅琊至少要十天。
这是郭子仪他们接到的最大一趟活,而且本身就和他们目的地相同,所以众人走的很耐心,并且尽心尽力的保护商队。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他们的保护纯粹多余,因为商队的护卫力量实在太强,让他们感觉有些帮不上手。
直到行程到了山东交界处,众人才终于算是等到了机会。
……
这是第五天的夜晚,商队选了个地方扎营,埋锅造饭,准备歇息。
郭子仪仿佛闲逛一般,慢悠悠的在营地里走着,转悠了老半天之后,忽然转身走向一座小树林。
后面立马有人出声,语气明显带着警惕,质问道:“郭兄弟这是要去哪?咱们马上就要开饭了。”
听起来像是在提醒开饭,实则是因为怀疑而试探。
郭子仪回头打个哈哈,顺手指了指自己裤裆,道:“憋了一下午,我去放放水。”
后面那人没再言语,只是笑吟吟的挥了挥手,道:“速去速回,马上开饭。此地荒郊野外,万万不可乱走,若是不小心迷了路,大家还要去找你。”
说着沉吟一下,忽然又道:“迷路尚是小事,关键是怕匪人,我观此处山林密集,很难保证有没有贼寇。”
郭子仪再次打个哈哈,道:“放心放心,我就是去放个水而已。如果有贼寇出现,老子一刀剁他脑袋。”
这次后面那人再没说话。
郭子仪脚步迅速,很快走进树林之中。
进入之后走了没多久,大树后面突然人影一闪,赫然是李光弼等人,原来大家早就树林里等候了。
郭子仪上前几步,沉声问道:“如何?大家有没有引起怀疑?”
李光弼第一个开口,笑道:“我故意憋气于腹,狠狠放了几个响屁,然后推说自己吃坏了肚子,需要找个地方使劲拉一回。”
仆固怀恩嘿嘿两声,道:“我的说辞是嫌弃伙食不好,所以出来找点野果子吃吃。”
其余众人则道:“我们是故意和一个车夫吵架,然后装作怒气冲冲的找地方发火。”
郭子仪点了点头,道:“还行,借口都不错。”
忽然转头看向李光弼,沉声又道:“李兄弟出身将门,见识比我们都广,所以你先说说,这几天有何发现?”
李光弼毫不迟疑,直接开口道:“这支商队的护卫,总共有480人,如果再加上车夫,人数则是720,这个数量绝非巧合,而是一种极为完备的编制,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他们是一支正规的军队。”
郭子仪看他一眼,沉声道:“继续说。”
李光弼点了点头,道:“这支军队别看人数少,但是绝对可以称为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明面上的武器是刀,然而那只是糊弄人的表象。昨天我曾找了个机会,凑近牛车悄悄窥探,结果你们猜我发现什么?几乎每辆车里都藏着长枪。”
“你说什么?藏着长枪?”
众人纷纷一震,面色显得凝重。
李光弼再次点头,深吸一口气道:“不只是长枪,我还发现了硬弓。”
众人脸色更加凝重,忍不住相互对视一眼。
李光弼继续道:“长枪和硬弓这两样东西,历来是边军才会配发的利器,而如果是关内的兵卒,使用的武器大多是短兵。原因是边军经常打仗,关内则是驻守城防。”
郭子仪忽然提出质疑,道:“我记得城防守卒也会配备长枪和弓箭吧。”
李光弼摇了摇头,道:“不一样,材质完全不一样。关内守卒即使配发长枪和弓箭,顶多就是材质普通的级别,比如弓是软弓,射程不算太远,但是适合居高临下,大面积抛射杀敌。”
“枪也如此,关内配发的乃是矛枪,制作比较粗略,大量投掷也不心疼。这种矛枪使用白蜡杆制作,如果加急制造一天就可造出几万支。”
郭子仪又学到了一点,若有所思的道:“造价便宜,适合消耗。而守城恰恰是消耗战,故而才会配置这东西,对不对?”
李光弼‘嗯’了一声,又道:“但是边军所用的长枪不一样,那玩意乃是脱胎于骑战的马槊,不但长度要超过矛枪,而且每一杆都制作精良,比如材质是用荆藤编织,经过桐油进行多次浸泡,并且每次浸泡之后,都要放在阴处慢慢风干,如此才能保证枪身柔韧,又能做到出枪之后的硬度够强。”
“郭大哥你大致可以理解为,这种枪身乃是软中带赢弹性十足。制作极为不易,造价十分高昂。所以即使是边军之中,也只配发给精锐中的精锐。”
“硬弓同样如此,甚至那东西的造价更加高昂,几乎每一把硬弓的制造,都要消耗一头犍牛的牛筋。而一头牛的价值是多少?最便宜的时候也要十多贯。”
郭子仪到抽一口冷气,震惊道:“这岂不是说,一张硬弓的造价就得十多贯?”
哪知李光弼苦笑摇头,道:“这只是弓弦材料的价格好不好?硬弓的弓身和匠人的开支还没算进去呢。”
郭子仪不懂古代兵器,连忙问道:“弓身的造价也很贵吗?”
李光弼伸出两根手指,叹口气道:“光是浸泡桐油就得两个月,阴干的过程极其严格,稍有不慎,就不合格,就算手艺最为娴熟的匠人,一年顶多也就造出五十张弓。桐油钱,弓木钱,制作的损耗钱,还有匠人的开支钱。零零碎碎计算下来,一把硬弓需要二十贯。”
郭子仪陷入沉默。
足足好半天过去,他才喃喃出声,道:“难怪历来都说,精兵养之不易。这哪是不易,简直是拿钱硬砸。”
他再次看向李光弼,道:“你刚才这些话的意思,我大致算是听明白了,倘若依你之言推算,这支商队的护卫竟是边军,对不对?”
河南道,汴州。
商队已经启程,走的乃是官道。
唐代的汴州就是后来的开封府,而山东的琅琊则是沂州府临沂,两地距离约为800里,但是实际路程最少要一千。
原因很简单,这时代没有开山打隧道的本事,即便是朝廷修筑的官道,遇有大山也要绕行。
由于商队都是牛车,赶路的速度比较慢,几乎每天只能行走七八十里,最快也不会超过一百二。
如此计算下来,到达琅琊至少要十天。
这是郭子仪他们接到的最大一趟活,而且本身就和他们目的地相同,所以众人走的很耐心,并且尽心尽力的保护商队。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他们的保护纯粹多余,因为商队的护卫力量实在太强,让他们感觉有些帮不上手。
直到行程到了山东交界处,众人才终于算是等到了机会。
……
这是第五天的夜晚,商队选了个地方扎营,埋锅造饭,准备歇息。
郭子仪仿佛闲逛一般,慢悠悠的在营地里走着,转悠了老半天之后,忽然转身走向一座小树林。
后面立马有人出声,语气明显带着警惕,质问道:“郭兄弟这是要去哪?咱们马上就要开饭了。”
听起来像是在提醒开饭,实则是因为怀疑而试探。
郭子仪回头打个哈哈,顺手指了指自己裤裆,道:“憋了一下午,我去放放水。”
后面那人没再言语,只是笑吟吟的挥了挥手,道:“速去速回,马上开饭。此地荒郊野外,万万不可乱走,若是不小心迷了路,大家还要去找你。”
说着沉吟一下,忽然又道:“迷路尚是小事,关键是怕匪人,我观此处山林密集,很难保证有没有贼寇。”
郭子仪再次打个哈哈,道:“放心放心,我就是去放个水而已。如果有贼寇出现,老子一刀剁他脑袋。”
这次后面那人再没说话。
郭子仪脚步迅速,很快走进树林之中。
进入之后走了没多久,大树后面突然人影一闪,赫然是李光弼等人,原来大家早就树林里等候了。
郭子仪上前几步,沉声问道:“如何?大家有没有引起怀疑?”
李光弼第一个开口,笑道:“我故意憋气于腹,狠狠放了几个响屁,然后推说自己吃坏了肚子,需要找个地方使劲拉一回。”
仆固怀恩嘿嘿两声,道:“我的说辞是嫌弃伙食不好,所以出来找点野果子吃吃。”
其余众人则道:“我们是故意和一个车夫吵架,然后装作怒气冲冲的找地方发火。”
郭子仪点了点头,道:“还行,借口都不错。”
忽然转头看向李光弼,沉声又道:“李兄弟出身将门,见识比我们都广,所以你先说说,这几天有何发现?”
李光弼毫不迟疑,直接开口道:“这支商队的护卫,总共有480人,如果再加上车夫,人数则是720,这个数量绝非巧合,而是一种极为完备的编制,如果我猜测没错的话,他们是一支正规的军队。”
郭子仪看他一眼,沉声道:“继续说。”
李光弼点了点头,道:“这支军队别看人数少,但是绝对可以称为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明面上的武器是刀,然而那只是糊弄人的表象。昨天我曾找了个机会,凑近牛车悄悄窥探,结果你们猜我发现什么?几乎每辆车里都藏着长枪。”
“你说什么?藏着长枪?”
众人纷纷一震,面色显得凝重。
李光弼再次点头,深吸一口气道:“不只是长枪,我还发现了硬弓。”
众人脸色更加凝重,忍不住相互对视一眼。
李光弼继续道:“长枪和硬弓这两样东西,历来是边军才会配发的利器,而如果是关内的兵卒,使用的武器大多是短兵。原因是边军经常打仗,关内则是驻守城防。”
郭子仪忽然提出质疑,道:“我记得城防守卒也会配备长枪和弓箭吧。”
李光弼摇了摇头,道:“不一样,材质完全不一样。关内守卒即使配发长枪和弓箭,顶多就是材质普通的级别,比如弓是软弓,射程不算太远,但是适合居高临下,大面积抛射杀敌。”
“枪也如此,关内配发的乃是矛枪,制作比较粗略,大量投掷也不心疼。这种矛枪使用白蜡杆制作,如果加急制造一天就可造出几万支。”
郭子仪又学到了一点,若有所思的道:“造价便宜,适合消耗。而守城恰恰是消耗战,故而才会配置这东西,对不对?”
李光弼‘嗯’了一声,又道:“但是边军所用的长枪不一样,那玩意乃是脱胎于骑战的马槊,不但长度要超过矛枪,而且每一杆都制作精良,比如材质是用荆藤编织,经过桐油进行多次浸泡,并且每次浸泡之后,都要放在阴处慢慢风干,如此才能保证枪身柔韧,又能做到出枪之后的硬度够强。”
“郭大哥你大致可以理解为,这种枪身乃是软中带赢弹性十足。制作极为不易,造价十分高昂。所以即使是边军之中,也只配发给精锐中的精锐。”
“硬弓同样如此,甚至那东西的造价更加高昂,几乎每一把硬弓的制造,都要消耗一头犍牛的牛筋。而一头牛的价值是多少?最便宜的时候也要十多贯。”
郭子仪到抽一口冷气,震惊道:“这岂不是说,一张硬弓的造价就得十多贯?”
哪知李光弼苦笑摇头,道:“这只是弓弦材料的价格好不好?硬弓的弓身和匠人的开支还没算进去呢。”
郭子仪不懂古代兵器,连忙问道:“弓身的造价也很贵吗?”
李光弼伸出两根手指,叹口气道:“光是浸泡桐油就得两个月,阴干的过程极其严格,稍有不慎,就不合格,就算手艺最为娴熟的匠人,一年顶多也就造出五十张弓。桐油钱,弓木钱,制作的损耗钱,还有匠人的开支钱。零零碎碎计算下来,一把硬弓需要二十贯。”
郭子仪陷入沉默。
足足好半天过去,他才喃喃出声,道:“难怪历来都说,精兵养之不易。这哪是不易,简直是拿钱硬砸。”
他再次看向李光弼,道:“你刚才这些话的意思,我大致算是听明白了,倘若依你之言推算,这支商队的护卫竟是边军,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