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季高家世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太平血最新章节!
左宗棠和洪韵儿先后离开,大堂之上便只剩下萧云贵和他的亲卫牌刀手,萧云贵坐在大堂正位之上,双脚翘在桌案上,肚中暗自寻思,四眼妹,你不帮忙我自己搞定。
这时李以文忽然前来求见,萧云贵正想派谁去把左宗棠的家眷弄来,听闻李以文来了,心中更是一喜,这李以文便是李秀成,做事很是可靠,派他去定能成事,当即命人传他进来。
李以文到了堂上抱拳见礼,萧云贵挥挥手,笑眯眯的让他坐下说话,李以文只是前来禀报今日浏阳一战后的一些琐事。浏阳一战,太平军损失不大,清军却折损八百余人,丢失粮食、火器、红药无算,尽皆被太平军所获。
又说起根据清军俘虏兵供述,这趟抢掠只因先前长沙附近官仓的粮食大多都运到长沙助守,王家琳和塔齐布的兵马到了浏阳县苦于粮食不足,城中大户捐纳有限,不得以清军才出城到乡间就食。原本只想要粮食,结果这些清军丘八一放出去便如同脱缰的野马,最后变成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
清军这一抢掠在浏阳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原本罗绕典在长沙帮办团练,招募的便多数是浏阳乡勇,结果王家琳部清军和塔齐布的湖北败兵却纵兵蹂躏乡间,让长沙城的浏阳乡勇尽数倒戈投向了太平军,一时间城内太平军的新军又多了近一千余人。
如今城内太平军兵多粮足,李以文越说越高兴,萧云贵笑吟吟的耐心听完他的话后说道:“李兄弟,本王想派你去做一件事。”
李以文立刻站起身抱拳道:“西王有何差遣,属下一定办到。”
萧云贵摆摆手道:“你也是老兄弟了,今后咱们兄弟相称,你坐下,咱们慢慢说。”
李以文满脸欢喜,端端正正的坐下,萧云贵清咳一声道:“我想派你去把左先生的家眷接到长沙来,左先生就是白日里要出城的那个教书先生。”
李以文微微一鄂道:“那左先生我知道,可小弟要到何处去接他的家眷呢?”
萧云贵愣住了,是啊左宗棠的家在哪里呢?他只知道左宗棠自称湘阴今亮,应该是湘阴县人,可湘阴那么大,这家伙的窝会在哪里?
萧云贵眉头紧皱,站起身来踱了几步,难道又要去问洪韵儿么?哼,老子这次就自己办这事!又走几步想起牢里不是还关着邓绎、李寿蓉、王闿运三人都是左宗棠的熟人么?兴许他们会知道。
想到这里萧云贵眉飞色舞起来,当即喝命牌刀手将李寿蓉提上堂来,说是要夜审清妖奸细,并让李以文一同听审。
过不多时,李寿蓉带到,只见他形色憔悴,面色慌张,萧云贵一心中大乐,他出三人之中李寿蓉书卷气更重些,也比较软弱些,通常问口供找这种人下手最适合不过。
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惊堂木去哪了,萧云贵只得用蒲扇般的大手猛的一拍桌案,怒喝道:“堂下人犯可是清妖奸细?”
李寿蓉脸色苍白,虽然还是站着,但双脚有些微微颤抖起来,但他紧要嘴唇,过了半天才鼓起勇气道:“我、我,小生不是官军的密探,我只是个学子。”
萧云贵冷喝道:“胡说!今日早间,你伙同邓绎等人持刀行凶,追砍我太平圣兵,你还说你不是奸细?!”跟着他了李以文一眼。
李以文何等眼里界?当即嚯的一声站起身来,拔出腰间长刀大声怒喝道:“好奸贼!竟敢对我圣兵兵刃相向?!我砍了你!”说罢长刀便高高举起,作势要斩。
李寿蓉终于吓得坐到地上,脸色更加苍白。萧云贵暗赞李以文果然干练,知道自己心意,当下摆摆手道:“且慢!”
李以文缓缓放下刀,萧云贵淡淡的说道:“李寿蓉,你要说自己不是清妖奸细,那我问你一句,你答我一句,要是有什么不尽不实的话,哼哼,休怪你身旁李以文的快刀不客气!”
李寿蓉急忙颤声道:“小生说的都是真话。”
萧云贵哼了一声问道:“我问你,左宗棠和你认识多久了?”
李寿蓉不明白萧云贵为何问起这个,顺口答道:“约有十载光阴。”
萧云贵嗯了一声又问道:“这左宗棠家在何处啊?”
李寿蓉愣愣的说道:“原本是在湘潭,九年前季高兄因三次功名不第,回到乡间老家湘阴东乡柳家冲,花九百两银子买了七十亩水田,山地八十亩,打算归隐做陶渊明。季高兄才气颇高,自己造农庄,并亲书柳庄于门额上。柳庄内前有稻田、水田、茶园,后有竹林,季高兄自号湘上农人。每日周围的农人都可到季高兄耕田、筑墙、作壕、建堡,饲猪养牛、种桑植林、栽柳插梅,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李寿蓉说起来倒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萧云贵奇怪的问道:“你去过左宗棠的柳庄?”
李寿蓉心思简单,不疑有他,点点头道:“季高兄的长子孝威和次子孝宽都是在柳庄出生,我等前去恭贺,因此到过柳庄。那里的确有陶渊明所写世外桃源般的景致,正所谓日与庸人缘陇亩,秧苗初茁,田水琮琮,时鸟变声,草新土润,别有一番乐意。”
李寿蓉说起这些来,惧意渐去,说话倒也不再发颤,还文邹邹的描述起景致来。
萧云贵微微一笑,来这李寿蓉倒是个诚实君子,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得出来他倒是挺喜欢八卦的,当下命人给他搬了张杌子,让他坐下说话,跟着又问道:“那左宗棠家中都有何人?”
李寿蓉谢了座,整理了一会儿仪容端坐后答道:“季高兄家世却有些可怜的,自季高兄的曾祖父开始,左家三代教书为生,靠祖宗留下的田产租种过活,其父左公讳观澜,也是湘阴有名的教书先生。家中本有兄长二人,长兄左宗棫,次兄左宗植,季高兄为家中三子。那一年,季高兄的长兄病逝,左母因此郁郁寡欢,不数年也辞世。过了几年,左公观澜也病逝,季高兄双亲已经不在人世。”
萧云贵轻叹一声道:“原来他也是早年父母双亡,那他二哥呢?”
李寿蓉答道:“季高兄二哥左宗植才情颇高,那年乡试得解元,但其后也是屡试不第。咸丰元年受命入京,选授内阁中书。如今长……太平起兵,因悬念家室,于今年夏开缺回家,从此绝意仕进,现出任衡阳石鼓书院讲席,并未做官了。”
萧云贵唔了一声道:“家中没人在朝中做官便好办了。”跟着又问道:“那左宗棠的夫人呢?”
李寿蓉面露艳羡之色道:“说起季高兄的这门亲事来,的确是羡煞旁人,季高兄的夫人不但知书达理、性情贤淑而且容貌端庄,更难得的是夫人娘家家道殷实,乃是湘潭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季高兄能入赘周家的确是祖荫庇佑了。”
说到这里萧云贵轻轻咦了一声,左宗棠是入赘的女婿?李寿蓉续道:“说起季高兄入赘之事,还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
原来左宗棠的夫人名唤周诒端,她的娘家周家乃是湘潭县第一大户。周家家道厚实,在湘潭隐山东麓紫山居盖了间大院子,取名“桂在堂”,俗称“贵子堂”。这院子占地十五亩,全院四十八口天井,按八卦图形排列。院内曲折逶迤,和迷宫一般,不懂易经的人进去,绝对是有进无出。大门口竖立着一块青石,是皇帝钦赐的。凡来桂在堂的文官武将,见此石碑,都得落轿下马,叩首而拜。
周诒端,知书达理,性情贤淑,容貌端庄。但她当时芳龄已有二十,与左宗棠同年,在当时也算是大龄之女了。只因她自视甚高,不肯随便嫁人,所以耽搁了出阁之期。周母没办法,只好开门招婿,为她挑选佳婿。周母也是书香门第出身,想出的法子就是比诗招亲。
当时左宗棠刚考完乡试,便在一帮好友的撺掇下去参加招婿了。左宗棠诗词才情当然没话说,一路过关到了最后,周母见他相貌堂堂,便招为女婿了。
但任何一个贫穷的倒插门女婿,在女家入赘向来都是遭白眼的,恐怕都有他内心的那股酸楚,对于心高气傲的左宗棠而言,没有财力把妻子娶回家里,而要寄居在岳母家,对于自己的人生,更是别有一番感慨。好在妻子温婉贤惠,时常宽慰他,让他发奋读书参加科举,只望有朝一日高中,才能扬眉吐气。
可惜事与愿违,左宗棠三次赴考都未能高中,周家人原以为大女婿一定能够高中,没想到左宗棠似乎没有当官的运气,加上他又是个穷小子,于是不免对他冷眼相,闲言碎语更多了起来。有一首湘潭民谣,分明是对左宗棠的挖苦,民谣唱道:湘阴左宗棠,来到贵子堂,吃掉五担粮,睡断一张床。
科举落地,左宗棠时分消沉,还要受周家人的冷眼,他因此而感到“耻不能自食”,在左宗棠人生低谷的时候,周诒端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荣辱,始终如一地站在丈夫这一边。为了照顾左宗棠的面子,她劝丈夫另立门户,外出谋事,自己在家带孩子。左宗棠向孀居的岳母借了一所房子,是一个独进独出的院落,算是自立了门户,那地方在湘潭的辰山,叫作西楼,更做起了教书先生谋持生计。
左宗棠对八股文不感兴趣,连续两次参加会试落榜,就更把心思用在实用的学问上。有一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西楼上,专心致志地读书写字,研究地理。后来他教书攒下些银钱,才回湘阴老家置办了田院家产。
周诒端为了丈夫的学业,甘愿充当他的助手。自从她嫁给左宗棠这个寒士,从不以富家千金自居,也不认为辱没了自己。她始终保持着幽娴贞静的态度。其实她本人不仅会写抒情诗,还熟读历史,写过几十篇咏史诗,评论古代人物,从秦始皇批评到明代的张居正,足见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
听到这里,萧云贵感叹这左宗棠真是一个幸运的男人,难怪李寿蓉会说他这段姻缘羡煞旁人。在左宗棠怀才不遇的漫长岁月里,能有这样的一位红颜知己,能有这样的一位贤内助,实在是一般人无缘得来的福份。
此时听来,萧云贵心中更加坚定了要把左宗棠的家眷弄来的想法,但又有些顾忌起来,毕竟左宗棠的夫人是名门闺秀,若是差一群大老爷们去“请来”,到时候有什么不敬之处,只怕左宗棠操刀子和自己拼命都有可能,更别说投靠自己了。
要请左夫人来,如今来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自己那个挂名老婆了,但难道又要去求助于她么?萧云贵摸着下巴略略沉吟片刻后,早就没有原则的把刚才自己打定的主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厚着脸皮想道:“这种事还是让那个四眼妹去做的好,让她替本公子跑跑腿,女人和女人也容易沟通些嘛,大不了哄哄她就是了,那种低情商的四眼妹,本公子哄起来还是游刃有余的……”
左宗棠和洪韵儿先后离开,大堂之上便只剩下萧云贵和他的亲卫牌刀手,萧云贵坐在大堂正位之上,双脚翘在桌案上,肚中暗自寻思,四眼妹,你不帮忙我自己搞定。
这时李以文忽然前来求见,萧云贵正想派谁去把左宗棠的家眷弄来,听闻李以文来了,心中更是一喜,这李以文便是李秀成,做事很是可靠,派他去定能成事,当即命人传他进来。
李以文到了堂上抱拳见礼,萧云贵挥挥手,笑眯眯的让他坐下说话,李以文只是前来禀报今日浏阳一战后的一些琐事。浏阳一战,太平军损失不大,清军却折损八百余人,丢失粮食、火器、红药无算,尽皆被太平军所获。
又说起根据清军俘虏兵供述,这趟抢掠只因先前长沙附近官仓的粮食大多都运到长沙助守,王家琳和塔齐布的兵马到了浏阳县苦于粮食不足,城中大户捐纳有限,不得以清军才出城到乡间就食。原本只想要粮食,结果这些清军丘八一放出去便如同脱缰的野马,最后变成了大规模的烧杀抢掠。
清军这一抢掠在浏阳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原本罗绕典在长沙帮办团练,招募的便多数是浏阳乡勇,结果王家琳部清军和塔齐布的湖北败兵却纵兵蹂躏乡间,让长沙城的浏阳乡勇尽数倒戈投向了太平军,一时间城内太平军的新军又多了近一千余人。
如今城内太平军兵多粮足,李以文越说越高兴,萧云贵笑吟吟的耐心听完他的话后说道:“李兄弟,本王想派你去做一件事。”
李以文立刻站起身抱拳道:“西王有何差遣,属下一定办到。”
萧云贵摆摆手道:“你也是老兄弟了,今后咱们兄弟相称,你坐下,咱们慢慢说。”
李以文满脸欢喜,端端正正的坐下,萧云贵清咳一声道:“我想派你去把左先生的家眷接到长沙来,左先生就是白日里要出城的那个教书先生。”
李以文微微一鄂道:“那左先生我知道,可小弟要到何处去接他的家眷呢?”
萧云贵愣住了,是啊左宗棠的家在哪里呢?他只知道左宗棠自称湘阴今亮,应该是湘阴县人,可湘阴那么大,这家伙的窝会在哪里?
萧云贵眉头紧皱,站起身来踱了几步,难道又要去问洪韵儿么?哼,老子这次就自己办这事!又走几步想起牢里不是还关着邓绎、李寿蓉、王闿运三人都是左宗棠的熟人么?兴许他们会知道。
想到这里萧云贵眉飞色舞起来,当即喝命牌刀手将李寿蓉提上堂来,说是要夜审清妖奸细,并让李以文一同听审。
过不多时,李寿蓉带到,只见他形色憔悴,面色慌张,萧云贵一心中大乐,他出三人之中李寿蓉书卷气更重些,也比较软弱些,通常问口供找这种人下手最适合不过。
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惊堂木去哪了,萧云贵只得用蒲扇般的大手猛的一拍桌案,怒喝道:“堂下人犯可是清妖奸细?”
李寿蓉脸色苍白,虽然还是站着,但双脚有些微微颤抖起来,但他紧要嘴唇,过了半天才鼓起勇气道:“我、我,小生不是官军的密探,我只是个学子。”
萧云贵冷喝道:“胡说!今日早间,你伙同邓绎等人持刀行凶,追砍我太平圣兵,你还说你不是奸细?!”跟着他了李以文一眼。
李以文何等眼里界?当即嚯的一声站起身来,拔出腰间长刀大声怒喝道:“好奸贼!竟敢对我圣兵兵刃相向?!我砍了你!”说罢长刀便高高举起,作势要斩。
李寿蓉终于吓得坐到地上,脸色更加苍白。萧云贵暗赞李以文果然干练,知道自己心意,当下摆摆手道:“且慢!”
李以文缓缓放下刀,萧云贵淡淡的说道:“李寿蓉,你要说自己不是清妖奸细,那我问你一句,你答我一句,要是有什么不尽不实的话,哼哼,休怪你身旁李以文的快刀不客气!”
李寿蓉急忙颤声道:“小生说的都是真话。”
萧云贵哼了一声问道:“我问你,左宗棠和你认识多久了?”
李寿蓉不明白萧云贵为何问起这个,顺口答道:“约有十载光阴。”
萧云贵嗯了一声又问道:“这左宗棠家在何处啊?”
李寿蓉愣愣的说道:“原本是在湘潭,九年前季高兄因三次功名不第,回到乡间老家湘阴东乡柳家冲,花九百两银子买了七十亩水田,山地八十亩,打算归隐做陶渊明。季高兄才气颇高,自己造农庄,并亲书柳庄于门额上。柳庄内前有稻田、水田、茶园,后有竹林,季高兄自号湘上农人。每日周围的农人都可到季高兄耕田、筑墙、作壕、建堡,饲猪养牛、种桑植林、栽柳插梅,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李寿蓉说起来倒像是打开了话匣子,萧云贵奇怪的问道:“你去过左宗棠的柳庄?”
李寿蓉心思简单,不疑有他,点点头道:“季高兄的长子孝威和次子孝宽都是在柳庄出生,我等前去恭贺,因此到过柳庄。那里的确有陶渊明所写世外桃源般的景致,正所谓日与庸人缘陇亩,秧苗初茁,田水琮琮,时鸟变声,草新土润,别有一番乐意。”
李寿蓉说起这些来,惧意渐去,说话倒也不再发颤,还文邹邹的描述起景致来。
萧云贵微微一笑,来这李寿蓉倒是个诚实君子,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得出来他倒是挺喜欢八卦的,当下命人给他搬了张杌子,让他坐下说话,跟着又问道:“那左宗棠家中都有何人?”
李寿蓉谢了座,整理了一会儿仪容端坐后答道:“季高兄家世却有些可怜的,自季高兄的曾祖父开始,左家三代教书为生,靠祖宗留下的田产租种过活,其父左公讳观澜,也是湘阴有名的教书先生。家中本有兄长二人,长兄左宗棫,次兄左宗植,季高兄为家中三子。那一年,季高兄的长兄病逝,左母因此郁郁寡欢,不数年也辞世。过了几年,左公观澜也病逝,季高兄双亲已经不在人世。”
萧云贵轻叹一声道:“原来他也是早年父母双亡,那他二哥呢?”
李寿蓉答道:“季高兄二哥左宗植才情颇高,那年乡试得解元,但其后也是屡试不第。咸丰元年受命入京,选授内阁中书。如今长……太平起兵,因悬念家室,于今年夏开缺回家,从此绝意仕进,现出任衡阳石鼓书院讲席,并未做官了。”
萧云贵唔了一声道:“家中没人在朝中做官便好办了。”跟着又问道:“那左宗棠的夫人呢?”
李寿蓉面露艳羡之色道:“说起季高兄的这门亲事来,的确是羡煞旁人,季高兄的夫人不但知书达理、性情贤淑而且容貌端庄,更难得的是夫人娘家家道殷实,乃是湘潭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季高兄能入赘周家的确是祖荫庇佑了。”
说到这里萧云贵轻轻咦了一声,左宗棠是入赘的女婿?李寿蓉续道:“说起季高兄入赘之事,还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
原来左宗棠的夫人名唤周诒端,她的娘家周家乃是湘潭县第一大户。周家家道厚实,在湘潭隐山东麓紫山居盖了间大院子,取名“桂在堂”,俗称“贵子堂”。这院子占地十五亩,全院四十八口天井,按八卦图形排列。院内曲折逶迤,和迷宫一般,不懂易经的人进去,绝对是有进无出。大门口竖立着一块青石,是皇帝钦赐的。凡来桂在堂的文官武将,见此石碑,都得落轿下马,叩首而拜。
周诒端,知书达理,性情贤淑,容貌端庄。但她当时芳龄已有二十,与左宗棠同年,在当时也算是大龄之女了。只因她自视甚高,不肯随便嫁人,所以耽搁了出阁之期。周母没办法,只好开门招婿,为她挑选佳婿。周母也是书香门第出身,想出的法子就是比诗招亲。
当时左宗棠刚考完乡试,便在一帮好友的撺掇下去参加招婿了。左宗棠诗词才情当然没话说,一路过关到了最后,周母见他相貌堂堂,便招为女婿了。
但任何一个贫穷的倒插门女婿,在女家入赘向来都是遭白眼的,恐怕都有他内心的那股酸楚,对于心高气傲的左宗棠而言,没有财力把妻子娶回家里,而要寄居在岳母家,对于自己的人生,更是别有一番感慨。好在妻子温婉贤惠,时常宽慰他,让他发奋读书参加科举,只望有朝一日高中,才能扬眉吐气。
可惜事与愿违,左宗棠三次赴考都未能高中,周家人原以为大女婿一定能够高中,没想到左宗棠似乎没有当官的运气,加上他又是个穷小子,于是不免对他冷眼相,闲言碎语更多了起来。有一首湘潭民谣,分明是对左宗棠的挖苦,民谣唱道:湘阴左宗棠,来到贵子堂,吃掉五担粮,睡断一张床。
科举落地,左宗棠时分消沉,还要受周家人的冷眼,他因此而感到“耻不能自食”,在左宗棠人生低谷的时候,周诒端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的荣辱,始终如一地站在丈夫这一边。为了照顾左宗棠的面子,她劝丈夫另立门户,外出谋事,自己在家带孩子。左宗棠向孀居的岳母借了一所房子,是一个独进独出的院落,算是自立了门户,那地方在湘潭的辰山,叫作西楼,更做起了教书先生谋持生计。
左宗棠对八股文不感兴趣,连续两次参加会试落榜,就更把心思用在实用的学问上。有一段时间,他把自己关在西楼上,专心致志地读书写字,研究地理。后来他教书攒下些银钱,才回湘阴老家置办了田院家产。
周诒端为了丈夫的学业,甘愿充当他的助手。自从她嫁给左宗棠这个寒士,从不以富家千金自居,也不认为辱没了自己。她始终保持着幽娴贞静的态度。其实她本人不仅会写抒情诗,还熟读历史,写过几十篇咏史诗,评论古代人物,从秦始皇批评到明代的张居正,足见她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
听到这里,萧云贵感叹这左宗棠真是一个幸运的男人,难怪李寿蓉会说他这段姻缘羡煞旁人。在左宗棠怀才不遇的漫长岁月里,能有这样的一位红颜知己,能有这样的一位贤内助,实在是一般人无缘得来的福份。
此时听来,萧云贵心中更加坚定了要把左宗棠的家眷弄来的想法,但又有些顾忌起来,毕竟左宗棠的夫人是名门闺秀,若是差一群大老爷们去“请来”,到时候有什么不敬之处,只怕左宗棠操刀子和自己拼命都有可能,更别说投靠自己了。
要请左夫人来,如今来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自己那个挂名老婆了,但难道又要去求助于她么?萧云贵摸着下巴略略沉吟片刻后,早就没有原则的把刚才自己打定的主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厚着脸皮想道:“这种事还是让那个四眼妹去做的好,让她替本公子跑跑腿,女人和女人也容易沟通些嘛,大不了哄哄她就是了,那种低情商的四眼妹,本公子哄起来还是游刃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