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5.一朝成名天下知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重生之文化帝国最新章节!
“杨妈,早啊,还是二两葱煎包一碗稀饭?”
一大早,杨一母亲杨敏来到巷子口早点铺子的时候,就看到二十多年的老邻居,铺子的老板对着自己热情招呼,她没有发现这名男子明显要殷勤许多的模样,因而只是和平时一样笑着点点头回应一声,就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带着早点回家,还是就在店里面吃完再说。
过去长久以来的生活条件,让杨敏一直都是习惯了在家中自己做饭,早中晚三顿都是,毫无以外。但这种生活自从儿子初中毕业以后,就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起初看到家里那小子拿回来的稿费,听闻自己儿子要求自己早上多休息,就算起得早也不要在厨房里面面对油烟忙碌,而是在外用餐的说法,她自然是严加斥责的,觉得这小子虽然摇身一变成了少年作家,给自己带来了无穷惊喜,但终究是少年人心性。日子哪是这么好过的?有了钱就去外面潇潇洒洒,那以后怎么办?诸如“挣钱好似针挑土,花钱有如水冲沙”一样的古训,杨敏可是不止一次教训过儿子,但无奈对方总是嬉皮笑脸的模样,让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是无可奈何中却又有着一丝自豪。
但这种情况,随着儿子才华的显现,能力的突出,做出的事情,也都是从前做梦都不敢去想象一下的惊人之举,杨敏的心态也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之前对杨一的一下话还觉得是胡搅蛮缠,但后来听的多了——最关键是自己家中的经济实力,的确能够享受生活以后。她也就在潜意识里面,认可了男生的话:“钱赚回来不就是要花出去的么?老妈你花点小钱都不会。我赚钱都没有动力的知不知道?”
还有什么“现在趁着大环境还好,就赶紧在外面享受一下吧。以后等那些黑心商人为了赚钱什么都不顾了,我看你想吃一口地道的葱煎包都吃不上了”,“就算早上起来有时间又怎么样,出门散步早锻炼一下,回头正好在外面吃早点”,“不是我说你老妈,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天天大油烟薰来薰去的,你不当黄脸婆谁当黄脸婆。小心以后我有了漂亮老婆,就不认某位丑妈了”……
被自己儿子这种听上去能活活气死个人,但实则是对她无比关心的言论,给弄得长期哭笑不得以后,杨敏渐渐的也接受了更为安逸的生活方式,现在别说是早餐,就连有时候的晚饭,她也会在下午打完牌或者是散布锻炼以后,就顺手去一些久负盛名的老店买点熟食回来。然后家里面只用一个清单的小菜或是汤水,就能开开心心吃上一顿。而且还真就如同自己儿子说的一样,在厨房里面操心少了,整个人的气色看上去都精神不少。总之就是“家里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晚饭了”。
所以这种日子时间久了,巷子口的这家杂店铺老板,自然也就和她成了熟人。
不过在接过了对方笑呵呵递过来的打包早点以后。杨敏终于觉察到了对方的不对劲。往常这老板虽然也是满脸堆笑的模样,但却没有这么殷勤过。而且看他那架势,就像是有话要说却又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样子。这种察言观色的眼光,杨敏还是具备的。
果不期然,在杨敏停下来看着他不说话,目光也充满了有些莫名的询问之色后,那个老板终于嘿嘿讪笑着搓了搓两个蒲扇大的巴掌,冲她不停地点头哈腰:“敏姐,你看我们这也都是熟人了,你家小一,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在我这里也是吃了好几年的早点对不对?”
“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说就行了,还这么客气干什么?”杨敏就失笑着摇头,实在不清楚这位老板的心思,暗忖大家的确是几十年的熟人,如果对方真有什么事情求上自己,如果不算困难,就帮人一把也没什么,要说周围这些街坊邻居,也都是本质都非常不错的人,这几年自己儿子成名发迹,绝大多数老熟人除了艳羡之外,也没在背后传些风言风语的闲话,单这一点,就足够她觉得满意了。
听杨敏这么痛快,那位早点铺子老板顿时就咧嘴嘿嘿一笑,随后才吞吞吐吐地恬颜说出自己的意思:“你看,小一现在都是这么厉害的名人了,连中央台都播放了他的新闻,简直比什么高考状元都有名气,那些花旗国的老外,居然都为了小一的书去搞什么游行示威,这种场面,你说我们国家还有几个小孩子能有?所以我想了一个晚上,好歹小一也是在我这里吃过早点的熟人,看他这么有名气,我也想沾点儿光,把我们店铺的名字给改一下,就叫‘杨一葱煎包’,额,敏姐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叫‘杨一也说好吃的葱煎包’也行,我就是给自己打个广告……”
“等等等等,什么中央台的新闻?怎么花旗国的外国人,还为了我儿子的书去搞游行示威?”杨敏一下子就愣住了,也没心思去在乎对方提出的要求,有多么雷人让人无语。
见杨敏这幅反应,早点铺老板就知道这位老邻居应该没看到昨晚的新闻,因而马上就兴奋起来,心忖自己这不就是第一个给对方报喜的人么,要是人家听到了消息大喜过望之下,说不定就立马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也不顾灶台上扑兹作响的平底煎锅,直接啪嗒一下关闭了打火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人在跟外人炫耀自家子女呢。
“你是说小一昨天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这小东西,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一声。”杨敏这两年以来的悠闲轻松生活,本就让她气色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好很多,眼下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更是满脸的红光焕发,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尤其是看到对面老板一脸的艳羡,眼馋的和什么一样。更是喝了琼浆玉液般醺然欲醉了,不过出于她这一代人特有的小市民谨慎心理,杨敏还是又追问了一句:“你确定是我家小一?他在电视里面露脸了?”
男生的母亲已经决定,只要对方确定这个消息,她马上就打电话给那个混小子,居然这么大的惊喜都不提前告诉自己,眼中还有自己这个老妈么?
不过老板马上摇头:“没在电视里面露脸,而且这也不能怪你家小一,本来这个新闻就是插播的。说是现场带来的报道。不过人家记者可是把名字都说了好几遍,就是杨一,你说这世界上还有几个杨一,又是电视里面说的少年作家,又是我们华夏人的?再说了,不是还有公司名字嘛,阳一文化,这总没错了吧……”
对方一一列举出例证,几乎已经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他的描述。而在听到阳一文化这个名字以后,杨敏就完全相信了对方的话,脸上的骄傲之色也是毫不掩饰,满满的溢于言表:“还真是我家那小东西?在中央台的新闻里面播出来了?那就算是临时插播的新闻。他自己都不清楚的……”
一边说,杨敏就已经完全顾不上对方了,伸手在口袋里面摸了一阵。才想起来儿子给自己添置的手机,因为嫌不方便。所以还搁在家里呢,这会儿也不在身上。于是马上掉头就想要回去打电话,证明这个消息。
后面传来早点铺老板的高声叫嚷:“哎,敏姐,你看我刚才说的那个事……”
可这个时候,杨敏哪还有心情去管这些事情,直接头也不回地摆手道:“都行都行,你自己看着办吧!”事实上,杨一的母亲显然已经不知道,她自己都在答应些什么了。
得到了肯定答复后,男人顿时一脸的艳羡,心忖自己儿子不说有人家孩子的本事,可只要以后能达到杨一十分之一的高度,他这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不过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随即就被他抛到脑后,注意力转移到了正经事情上,忍不住就在心中盘算,要上哪里去重新制作一个招牌出来。
……
和这家早点铺老板一样,对杨敏羡慕的人可不止一个,杨敏自己因为是家庭妇女,所以对新闻联播不感兴趣也是理所应当,她收看电视节目,从来都是每天晚上七点二十五分准时打开电视,看完了天气预报之后,就去等着黄金档的电视剧了,所以并不清楚昨天晚上的新闻里面,还有这么一出。
但其他人就不是这样,在溪止那边,很多老人的生活,早些年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环境转好之后,也决计不会太晚睡觉,而是收看完了新闻联播,也就差不多了。是以和杨一有着直接关系的人群里面,也有不少人看到过昨天晚上的新闻。
杨一的三舅公杨海英,一大早起来就冲自己老伴儿发问:“给小敏打电话了没有,怎么家里的电话就是打不通呢?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吧?”
“你少在这里乌鸦嘴,小敏能有什么事情,她现在有了手机,肯定是把家里的座机给停了。自己记不住手机号码,在这里跟我急什么?”男生的舅奶奶就很是没好气地瞪了自家老头子一眼,但尽管嘴上呵斥了一番,但心里也是有些担心的,随即也给老伴儿出主意道:“那你给卫红还是卫东打个电话,他们肯定记得小敏的手机号码。”
……
其实昨晚在电视节目上插播出来的新闻报道,固然引发了国内的轰动,但对于那个能够写出优秀文章,而且还能打入花旗国市场,并且最终让老外也为了他的作品而争执不休的年轻人,绝大多数观众也仅仅只是知道了名字而已——杨一,听起来不算太普通,有些中文的命名趣味在里面,可不认识男生的人,却并没有办法把这个名字和某个实际形象联系到一起。
因为新闻播报里面,一直都是第三方视角,并没能直接采访到那个少年本人。
这一点,也是无数人好奇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杨一这个名字彻底在华夏各个阶层民众的口中。开始了口口相传的历程,是毫无疑问的。
……
花旗国那边。圣诞图书市场活动上,《帝国的崩塌》这部作品读者们的抗议。在大洋彼岸所引发的议论,甚至还要超过华夏本土。因为普利策奖的评选也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而已,所以但凡是关心这个奖项,甚至只是对阅读有兴趣,喜爱文学的普通民众,也都对此次事件投入了大量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面,就算是一直以来都对公共舆论不太在意的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也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的一众学者们,也不得不站出来为此次事件做一个声明。
“我们不是对优秀的作品视而不见。也不是沉溺于自己这个小圈子的游戏,所以听不进去丝毫对这个奖项有所裨益的意见。然而有些时候,传统是值得尊重,也是必须要去尊重的,如果仅仅只是因为作品的优秀,就罔顾曾经的历史,那么我想普利策奖也不会具有今天的荣耀……当然,这也只是目前部分评委的观点,对于究竟要不要提名《帝国的崩塌》这部作品。事实上我们整个评审委员会,以及普利策奖的基金管理机构,还在紧张的讨论之中,请广大读者们尽量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官方声明,没能让花旗国那些读者们满意,但却让华夏一些媒体开始激动了。
套用后世网络上一句不太文雅的形容。就是广大媒体陷入了**之中。
这种情况,在部分人看来。未免有些底气不足,自卑心理作祟的表现。仅仅只是一个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的声明而已。并没有真的就接纳了《帝国的崩塌》,怎么就值得这么高兴呢?难道只有外国人的肯定,才算是真正的肯定,而我们自己人觉得好就不算数了?
华夏独有的历史,是这种心理的行程原因,哪怕是前世中国力蒸蒸日上的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后期,这种只有外人认可才算是真的好的想法,也不缺乏市场,所以当国内一些媒体对此次事件发出评论,认为是华夏作者一次走向世界的胜利之后,就马上有人也跟着发出了反对和质问的声音:“总有一些人,觉得我们自己认可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好,非要外人也异口同声地赞美之后,才会有信心跟着附和,但很显然,这种想法正好表明了这一类人并不自信……”
对于老外的争执,国内的看法分成了两派,但无论是觉得杨一大涨国人士气,还是觉得根本无需因为外人的态度而左右自己的看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却都对杨一本人表达了赞赏和支持。
罗戈也是在第二天才从总裁办那里,得到的消息,胖总一大早来到公司以后,看到总裁办那些莺莺燕燕们没有开始工作前的准备,却都凑在一块儿叽叽喳喳议论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准备摆出严肃面孔,好好教育一下这些不分场合的妮子们,结果一个和薇安比较要好的助理,却抢在他开口之前,首先凑上来一脸的喜色:“罗董,杨董都上了中央台的新闻,现在引的花旗国那边都为了他的作品争论不停,你说,我们公司是不是也趁机赶紧上一拨宣传攻势?新华那边可是一大早就打电话过来问了,《帝国的崩塌》这本书,打算什么时候在国内发行出版呢?”
其他那些总裁办的文员小妞们,看到有人站出来说话,马上也笑嘻嘻地上来凑热闹:“我说啊,宣传什么的自然有出版部和市场部去操心,我们还是问问小老板什么时候请客才对,都已经是文明海外的大作家大文豪了,还不意思一下,可说不过去哦。”
最终,弄明白了事情前因后果的胖子,也顾不上敷衍周围那些小妞,直接裂开嘴巴,就拨通了杨一的电话:“喂?还在吃‘爱心早餐’?你小子挺沉得住气啊,赶紧过来,现在公司这边都闹翻天了,嚷嚷着要你请客呢……什么,你不知道?行了,过来再跟你说,电话里面怎么讲得清楚……”
……
如果说华夏国内,对于这个新闻的态度,普遍都是与有荣焉、最起码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态度,那么唯一感到郁闷的,估计就要数之前刚刚和杨一交恶的某人了。
中作协位于京城东直门外砖楼南里的所在地里面,刚刚结束的党组书记会议上,主持协会常务工作的副书记钱倩,正面有不虞地环视着小沙发上的几个人,因为是女同志的缘故,而且又因为文字工作者的特殊身份、文人气度,所以即便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快之色,但却依旧保持住了应有的风度:“几位应该也都看过了昨天的新闻,对吧?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如此优秀的青年作家,杨一这个名字,这一次却没有出现在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探讨班的报名名单上?”(未完待续。。)</dd>
“杨妈,早啊,还是二两葱煎包一碗稀饭?”
一大早,杨一母亲杨敏来到巷子口早点铺子的时候,就看到二十多年的老邻居,铺子的老板对着自己热情招呼,她没有发现这名男子明显要殷勤许多的模样,因而只是和平时一样笑着点点头回应一声,就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带着早点回家,还是就在店里面吃完再说。
过去长久以来的生活条件,让杨敏一直都是习惯了在家中自己做饭,早中晚三顿都是,毫无以外。但这种生活自从儿子初中毕业以后,就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起初看到家里那小子拿回来的稿费,听闻自己儿子要求自己早上多休息,就算起得早也不要在厨房里面面对油烟忙碌,而是在外用餐的说法,她自然是严加斥责的,觉得这小子虽然摇身一变成了少年作家,给自己带来了无穷惊喜,但终究是少年人心性。日子哪是这么好过的?有了钱就去外面潇潇洒洒,那以后怎么办?诸如“挣钱好似针挑土,花钱有如水冲沙”一样的古训,杨敏可是不止一次教训过儿子,但无奈对方总是嬉皮笑脸的模样,让她这个做母亲的,也是无可奈何中却又有着一丝自豪。
但这种情况,随着儿子才华的显现,能力的突出,做出的事情,也都是从前做梦都不敢去想象一下的惊人之举,杨敏的心态也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之前对杨一的一下话还觉得是胡搅蛮缠,但后来听的多了——最关键是自己家中的经济实力,的确能够享受生活以后。她也就在潜意识里面,认可了男生的话:“钱赚回来不就是要花出去的么?老妈你花点小钱都不会。我赚钱都没有动力的知不知道?”
还有什么“现在趁着大环境还好,就赶紧在外面享受一下吧。以后等那些黑心商人为了赚钱什么都不顾了,我看你想吃一口地道的葱煎包都吃不上了”,“就算早上起来有时间又怎么样,出门散步早锻炼一下,回头正好在外面吃早点”,“不是我说你老妈,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天天大油烟薰来薰去的,你不当黄脸婆谁当黄脸婆。小心以后我有了漂亮老婆,就不认某位丑妈了”……
被自己儿子这种听上去能活活气死个人,但实则是对她无比关心的言论,给弄得长期哭笑不得以后,杨敏渐渐的也接受了更为安逸的生活方式,现在别说是早餐,就连有时候的晚饭,她也会在下午打完牌或者是散布锻炼以后,就顺手去一些久负盛名的老店买点熟食回来。然后家里面只用一个清单的小菜或是汤水,就能开开心心吃上一顿。而且还真就如同自己儿子说的一样,在厨房里面操心少了,整个人的气色看上去都精神不少。总之就是“家里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晚饭了”。
所以这种日子时间久了,巷子口的这家杂店铺老板,自然也就和她成了熟人。
不过在接过了对方笑呵呵递过来的打包早点以后。杨敏终于觉察到了对方的不对劲。往常这老板虽然也是满脸堆笑的模样,但却没有这么殷勤过。而且看他那架势,就像是有话要说却又有些不太好意思的样子。这种察言观色的眼光,杨敏还是具备的。
果不期然,在杨敏停下来看着他不说话,目光也充满了有些莫名的询问之色后,那个老板终于嘿嘿讪笑着搓了搓两个蒲扇大的巴掌,冲她不停地点头哈腰:“敏姐,你看我们这也都是熟人了,你家小一,以前还在上学的时候,在我这里也是吃了好几年的早点对不对?”
“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说就行了,还这么客气干什么?”杨敏就失笑着摇头,实在不清楚这位老板的心思,暗忖大家的确是几十年的熟人,如果对方真有什么事情求上自己,如果不算困难,就帮人一把也没什么,要说周围这些街坊邻居,也都是本质都非常不错的人,这几年自己儿子成名发迹,绝大多数老熟人除了艳羡之外,也没在背后传些风言风语的闲话,单这一点,就足够她觉得满意了。
听杨敏这么痛快,那位早点铺子老板顿时就咧嘴嘿嘿一笑,随后才吞吞吐吐地恬颜说出自己的意思:“你看,小一现在都是这么厉害的名人了,连中央台都播放了他的新闻,简直比什么高考状元都有名气,那些花旗国的老外,居然都为了小一的书去搞什么游行示威,这种场面,你说我们国家还有几个小孩子能有?所以我想了一个晚上,好歹小一也是在我这里吃过早点的熟人,看他这么有名气,我也想沾点儿光,把我们店铺的名字给改一下,就叫‘杨一葱煎包’,额,敏姐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叫‘杨一也说好吃的葱煎包’也行,我就是给自己打个广告……”
“等等等等,什么中央台的新闻?怎么花旗国的外国人,还为了我儿子的书去搞游行示威?”杨敏一下子就愣住了,也没心思去在乎对方提出的要求,有多么雷人让人无语。
见杨敏这幅反应,早点铺老板就知道这位老邻居应该没看到昨晚的新闻,因而马上就兴奋起来,心忖自己这不就是第一个给对方报喜的人么,要是人家听到了消息大喜过望之下,说不定就立马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也不顾灶台上扑兹作响的平底煎锅,直接啪嗒一下关闭了打火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人在跟外人炫耀自家子女呢。
“你是说小一昨天上了中央台的新闻?这小东西,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一声。”杨敏这两年以来的悠闲轻松生活,本就让她气色看上去要比同龄人好很多,眼下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更是满脸的红光焕发,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尤其是看到对面老板一脸的艳羡,眼馋的和什么一样。更是喝了琼浆玉液般醺然欲醉了,不过出于她这一代人特有的小市民谨慎心理,杨敏还是又追问了一句:“你确定是我家小一?他在电视里面露脸了?”
男生的母亲已经决定,只要对方确定这个消息,她马上就打电话给那个混小子,居然这么大的惊喜都不提前告诉自己,眼中还有自己这个老妈么?
不过老板马上摇头:“没在电视里面露脸,而且这也不能怪你家小一,本来这个新闻就是插播的。说是现场带来的报道。不过人家记者可是把名字都说了好几遍,就是杨一,你说这世界上还有几个杨一,又是电视里面说的少年作家,又是我们华夏人的?再说了,不是还有公司名字嘛,阳一文化,这总没错了吧……”
对方一一列举出例证,几乎已经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他的描述。而在听到阳一文化这个名字以后,杨敏就完全相信了对方的话,脸上的骄傲之色也是毫不掩饰,满满的溢于言表:“还真是我家那小东西?在中央台的新闻里面播出来了?那就算是临时插播的新闻。他自己都不清楚的……”
一边说,杨敏就已经完全顾不上对方了,伸手在口袋里面摸了一阵。才想起来儿子给自己添置的手机,因为嫌不方便。所以还搁在家里呢,这会儿也不在身上。于是马上掉头就想要回去打电话,证明这个消息。
后面传来早点铺老板的高声叫嚷:“哎,敏姐,你看我刚才说的那个事……”
可这个时候,杨敏哪还有心情去管这些事情,直接头也不回地摆手道:“都行都行,你自己看着办吧!”事实上,杨一的母亲显然已经不知道,她自己都在答应些什么了。
得到了肯定答复后,男人顿时一脸的艳羡,心忖自己儿子不说有人家孩子的本事,可只要以后能达到杨一十分之一的高度,他这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不过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随即就被他抛到脑后,注意力转移到了正经事情上,忍不住就在心中盘算,要上哪里去重新制作一个招牌出来。
……
和这家早点铺老板一样,对杨敏羡慕的人可不止一个,杨敏自己因为是家庭妇女,所以对新闻联播不感兴趣也是理所应当,她收看电视节目,从来都是每天晚上七点二十五分准时打开电视,看完了天气预报之后,就去等着黄金档的电视剧了,所以并不清楚昨天晚上的新闻里面,还有这么一出。
但其他人就不是这样,在溪止那边,很多老人的生活,早些年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后来环境转好之后,也决计不会太晚睡觉,而是收看完了新闻联播,也就差不多了。是以和杨一有着直接关系的人群里面,也有不少人看到过昨天晚上的新闻。
杨一的三舅公杨海英,一大早起来就冲自己老伴儿发问:“给小敏打电话了没有,怎么家里的电话就是打不通呢?不会出了什么事情吧?”
“你少在这里乌鸦嘴,小敏能有什么事情,她现在有了手机,肯定是把家里的座机给停了。自己记不住手机号码,在这里跟我急什么?”男生的舅奶奶就很是没好气地瞪了自家老头子一眼,但尽管嘴上呵斥了一番,但心里也是有些担心的,随即也给老伴儿出主意道:“那你给卫红还是卫东打个电话,他们肯定记得小敏的手机号码。”
……
其实昨晚在电视节目上插播出来的新闻报道,固然引发了国内的轰动,但对于那个能够写出优秀文章,而且还能打入花旗国市场,并且最终让老外也为了他的作品而争执不休的年轻人,绝大多数观众也仅仅只是知道了名字而已——杨一,听起来不算太普通,有些中文的命名趣味在里面,可不认识男生的人,却并没有办法把这个名字和某个实际形象联系到一起。
因为新闻播报里面,一直都是第三方视角,并没能直接采访到那个少年本人。
这一点,也是无数人好奇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杨一这个名字彻底在华夏各个阶层民众的口中。开始了口口相传的历程,是毫无疑问的。
……
花旗国那边。圣诞图书市场活动上,《帝国的崩塌》这部作品读者们的抗议。在大洋彼岸所引发的议论,甚至还要超过华夏本土。因为普利策奖的评选也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而已,所以但凡是关心这个奖项,甚至只是对阅读有兴趣,喜爱文学的普通民众,也都对此次事件投入了大量关注。
在这种背景下面,就算是一直以来都对公共舆论不太在意的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也就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的一众学者们,也不得不站出来为此次事件做一个声明。
“我们不是对优秀的作品视而不见。也不是沉溺于自己这个小圈子的游戏,所以听不进去丝毫对这个奖项有所裨益的意见。然而有些时候,传统是值得尊重,也是必须要去尊重的,如果仅仅只是因为作品的优秀,就罔顾曾经的历史,那么我想普利策奖也不会具有今天的荣耀……当然,这也只是目前部分评委的观点,对于究竟要不要提名《帝国的崩塌》这部作品。事实上我们整个评审委员会,以及普利策奖的基金管理机构,还在紧张的讨论之中,请广大读者们尽量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我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哥伦比亚大学发表的官方声明,没能让花旗国那些读者们满意,但却让华夏一些媒体开始激动了。
套用后世网络上一句不太文雅的形容。就是广大媒体陷入了**之中。
这种情况,在部分人看来。未免有些底气不足,自卑心理作祟的表现。仅仅只是一个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的声明而已。并没有真的就接纳了《帝国的崩塌》,怎么就值得这么高兴呢?难道只有外国人的肯定,才算是真正的肯定,而我们自己人觉得好就不算数了?
华夏独有的历史,是这种心理的行程原因,哪怕是前世中国力蒸蒸日上的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后期,这种只有外人认可才算是真的好的想法,也不缺乏市场,所以当国内一些媒体对此次事件发出评论,认为是华夏作者一次走向世界的胜利之后,就马上有人也跟着发出了反对和质问的声音:“总有一些人,觉得我们自己认可的东西,并不是真的好,非要外人也异口同声地赞美之后,才会有信心跟着附和,但很显然,这种想法正好表明了这一类人并不自信……”
对于老外的争执,国内的看法分成了两派,但无论是觉得杨一大涨国人士气,还是觉得根本无需因为外人的态度而左右自己的看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却都对杨一本人表达了赞赏和支持。
罗戈也是在第二天才从总裁办那里,得到的消息,胖总一大早来到公司以后,看到总裁办那些莺莺燕燕们没有开始工作前的准备,却都凑在一块儿叽叽喳喳议论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准备摆出严肃面孔,好好教育一下这些不分场合的妮子们,结果一个和薇安比较要好的助理,却抢在他开口之前,首先凑上来一脸的喜色:“罗董,杨董都上了中央台的新闻,现在引的花旗国那边都为了他的作品争论不停,你说,我们公司是不是也趁机赶紧上一拨宣传攻势?新华那边可是一大早就打电话过来问了,《帝国的崩塌》这本书,打算什么时候在国内发行出版呢?”
其他那些总裁办的文员小妞们,看到有人站出来说话,马上也笑嘻嘻地上来凑热闹:“我说啊,宣传什么的自然有出版部和市场部去操心,我们还是问问小老板什么时候请客才对,都已经是文明海外的大作家大文豪了,还不意思一下,可说不过去哦。”
最终,弄明白了事情前因后果的胖子,也顾不上敷衍周围那些小妞,直接裂开嘴巴,就拨通了杨一的电话:“喂?还在吃‘爱心早餐’?你小子挺沉得住气啊,赶紧过来,现在公司这边都闹翻天了,嚷嚷着要你请客呢……什么,你不知道?行了,过来再跟你说,电话里面怎么讲得清楚……”
……
如果说华夏国内,对于这个新闻的态度,普遍都是与有荣焉、最起码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态度,那么唯一感到郁闷的,估计就要数之前刚刚和杨一交恶的某人了。
中作协位于京城东直门外砖楼南里的所在地里面,刚刚结束的党组书记会议上,主持协会常务工作的副书记钱倩,正面有不虞地环视着小沙发上的几个人,因为是女同志的缘故,而且又因为文字工作者的特殊身份、文人气度,所以即便是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快之色,但却依旧保持住了应有的风度:“几位应该也都看过了昨天的新闻,对吧?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如此优秀的青年作家,杨一这个名字,这一次却没有出现在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探讨班的报名名单上?”(未完待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