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 中医学 > 第一节 养生

第一节 养生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中医学最新章节!

    ■学习目标

    1.掌握养生的概念、原则和九种不同体质的养生方法。

    2.理解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与现代预防为主内容的关系。

    3.了解中医治则的内容,学会运用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等治则。

    人类的生老病死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医学的任务就是认识疾病的发展规律,并据此确立正确的养生与防治原则,消灭疾病,保障人们身心健康和长寿。中医学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较完整的养生观和防治理论,至今对临床仍有指导作用和重要意义。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衰老机制,探索强身抗老、增进健康、却病延年理论和方法的实用科学。

    一、养生的概念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古代又称摄生、道生等。“养”有保养、调养的意思,“生”指生命、生存。养生是指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采取各种措施保养心身,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颐养天年。

    天年,即天赋之年寿,是人可以活到的自然寿命,通常以年龄来衡量。人的生命是有一定寿限的,古代的养生家认为人的天年限度一般为100~120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养生论》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尚书·洪范篇》也记载:“寿,百二十岁也”。西方学者海弗利克利用体外细胞培养,对人类自然寿命最高限度110岁左右的推测与这一寿限基本符合,同时100~120岁的天年寿限也得到了生活中长寿调查资料的佐证。当然,自古以来超出天年寿限的记载也是有的。

    二、养生的意义

    自古以来,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向往,也是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人禀天地之气生,沐四时之气成,生命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医养生学是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出发,通过对传统的“养生之道”的继承与发展,运用中医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调摄机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防病抗衰的能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增强体质

    体质是指人体在生命过程中,禀赋于先天,并受到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形态上、心理及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特质。

    体质健壮者,气血充足,正气强盛抗病能力较强,不易患病;体质虚弱者,气血不足,正气亏虚抗病能力较差,容易患病,所以,增强体质是养生防病的重要措施。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质形成以后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良的体质是可以通过中医养生的方法进行调摄的。由于父母的遗传是子女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且在子女的一生中明显地或潜在地发挥作用,因此,父母平时注意养生调摄,使肾中精气阴阳充盛,在母亲怀孕期间,重视心理、饮食、起居、劳逸等方面的调养,则子女便能获得较强的先天体质,生命力就较强;而生活环境、气候条件、饮食起居、劳动锻炼等是影响人的后天体质稳定、巩固或变化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先天禀赋薄弱之人,摄养得当,则可促使体质由弱变强,弥补先天的不足而获得长寿。《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即人后天如注意饮食有节,营养充足;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经常体育锻炼,心情舒畅等,便可积极主动地改善体质,使气血顺畅,体质不断增强,减少疾病,这对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预防疾病

    疾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正气相对虚弱,邪气乘虚侵袭,破坏了人体阴阳相对平衡的结果。而疾病一旦发生,便可以耗散体内的精气,削弱脏腑的机能,缩短人的寿命,这对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而养生发挥的作用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注意保养人体的正气,防止疾病的发生。即人要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适应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变化,使正气日渐强盛,提高抗病能力。正如《灵枢·本神》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同时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对六淫、疫疠等应避其毒气,“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应讲究卫生,防止环境、食物和水源污染,对外伤和虫兽伤,则应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留心防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维护健康。

    (三)延缓衰老

    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逐步衰退的动态过程。衰老可以分为生理性衰老及病理性衰老两类,生理性衰老是因老而衰,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到成熟期以后所逐渐出现的生理性退化;病理性衰老是指年龄虽然未老而出现的老象,这是由于各种原因使人体发生了病理性的变化,而出现了早衰的现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未老先衰”。

    各种生物的自然寿命是相对稳定的,衰老是生命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衰老与人的寿命关系密切,衰老的迟早、寿命的长短,都是因人而异的,衰者未必都老,老年未必都衰,究其原因,多与养生有关。虽然天年可达百岁以上,但现实生活中寿命缩短、仅活六七十岁寿命的大有人在,这离天年的寿限相差甚远。这种早衰现象,除了先天禀赋有差异外,还与社会因素、环境变迁、精神刺激等诸多因素对人的不良影响有关。《三元参赞延寿书·饮食》中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全在人之调适。卿等亦当加意,毋自轻摄养也。”认为延长寿命与自身的摄养相关,养生是让人类获得健康长寿的有效途径,欲要寿享遐龄,必懂养生之道,必究养生之术,此乃益寿抗衰的关键,故不能轻视养生的作用。纵观古今中外,百岁老人长寿的奥秘也无外乎是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加强体育锻炼等。因此,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自我养生保健,便能延缓衰老,达到保持健康、颐享天年之目的。

    三、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内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医养生学是从实践经验中发展起来的科学,其养生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自然

    人类生活于自然,人与自然界有着息息相通的关系。人既依赖于自然而生存,同时也被自然规律所制约和支配,无论是四时气候的变化、昼夜晦明的交替、日月星辰的转换,还是地域与环境的差异,各种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即《灵枢·岁露》所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若能顺应自然而摄生,人体内外的阴阳即可达到协调一致,各种脏腑的生理活动就能规律有序,身体健康才得以保持。若不能顺应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体内外的阴阳则会失调,各种脏腑的生理活动也会紊乱无序,人的身体健康便会受到威胁。

    中医养生学认为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保持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是养生的重要环节。从养生的角度讲,人的自身虽然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但人对自然环境变化自我调适的主观能动作用不能忽视,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里的从其根就是指要遵循自然变化规律,即在阳气生发的春夏季节,要顺应春生夏长的阳气生发之势,夜卧早起,舒畅情志,舒展形体,进行户外活动,使人体的阳气得到养护;而在阴气收敛的秋冬季节,又要顺应秋收冬藏的阴精潜藏之势,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防寒保暖,以避肃杀寒凉之气,在阴精潜藏的同时使阳气不致妄泄。这种重视四时阴阳的变化,在起居作息等方面进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神兼养是在养生活动中,既要注意保养形体,也要注意摄养精神。因为形为生命之基,是神的物质基础,“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只有形体具备完好,正常的精神活动才能产生。神为生命之主,是形的功能作用的体现,只有心神的指挥调节,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才能呈现整体、协调的规律。所以,养生十分重视“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既要求注意形体的摄养,又强调注意精神的调节,以保证形体强健,精力充沛,使身体和精神得到协调发展,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统而言之,形神兼养,不外“养神”与“养形”两端,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养神,又可称为“调神”,是养生的第一要务,主要是指调摄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调畅情志等。调神摄生的方法十分丰富,大致可归纳为:清静养神;修性怡神;四气调神;气功练神;节欲养神。其要义是:一要内心清静,不贪欲妄想。二要尽可能地摆脱有害的情绪刺激,情绪不过度波动。三要积极地修身养性,如通过参加琴、棋、书、画的高雅有益的活动,陶冶情操,愉悦心身。

    养形是指保养人体的脏腑、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津液等。形与神是生命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形体是神的依附,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具有正常的生理功能和产生精神活动。养形的具体方法有调饮食,保脾胃;多运动,适劳逸;避寒暑,慎起居等。其中调饮食应做到饮食有节、荤素结合、谨和五味、重视胃气;多运动,适劳逸应重视形体运动和劳动,舒筋活络,调和气血;避寒暑,慎起居应注意防御邪气侵袭,遵循日常生活规律。

    (三)调养脾肾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基是肾,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是脾。肾与脾,先天与后天,两者相辅相成,影响着脏腑精气的盛衰,因此,善养生者应当重视调补脾肾,水谷充以御外,精髓足以强中,从而达到健康长寿之目的。

    肾为先天之本,主封藏,是阴精、元气的生发之地。肾之精气不仅是繁衍人类的生命之源,促进人的生长发育,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基本物质;肾之阴阳是一身阴阳的根本,肾阴肾阳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及衰老进程。肾的精气充足,精足则神旺,身体健康,生命力强盛,寿命延长。肾的精气衰少,精疲则神惫,体弱多病,生命力衰弱,寿命缩短。因此,保精护肾实为养生健体、抗衰老的中心环节,正如《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所说:“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保养肾精的原则主要包括:节欲保精,导引固肾,食疗补肾,按摩益肾,运动保健和药物调治等。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必须依赖脾的吸收和转输,才能化生为气血,营养周身,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等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故人体脏腑器官、形体官窍、营卫经络,无不仰仗于脾胃,而脾胃的强弱关系到人体的盛衰、寿命的长短。脾胃健旺,水谷精微化源充足,气血充足,脏腑功能强盛,形健神旺;脾胃虚弱,水谷精微化源不足,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常,形弱神衰。此外,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协调,气机调畅,能够促进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调养脾胃也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内容。其调养的原则是益脾气、养胃阴;适寒热,防伤胃;节饮食,和脾胃;调精神,疏肝脾;常运动,健脾胃等。

    (四)动静结合

    动与静,是自然物质运动的两种不同的形式,动静互函,动中包含着静,静中潜伏着动。动静有度,刚柔相济,才能符合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和长寿。正如《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所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由此可见,动与静也是人的生命活动中的基本状态。形为阴,主静,代表物质结构,营养的来源;气为阳,主动,代表生理功能,动力的源泉,其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在人体脏腑功能的动静协调下完成的。所以,只有动静结合,阴阳协调,人体的脏腑气血才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充满活力,延缓衰老的进程。所以,中医养生既提倡“养静为摄生之首务”,同时也强调“养生莫善于动”。

    动能养形,“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劳动和运动,外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等形体组织,使经络疏通,九窍和利;内可以健运脾胃,促进消化,调畅气机,使气血和调。动形养生的方法有很多,如打拳、舞蹈、散步、游泳、气功、按摩及各种劳动等,可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项目或劳动工作。动形养生应避免过度疲劳和过量的运动,此即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中曾告诫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要避免因过劳对身体的损害,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注意。

    静能养神,静主要是指保持精神的娴静,包括形体活动上的相对安静。心静才能神凝,而神凝才能主宰五脏六腑。心神有易动难静的特点,因此,心神应以静养为宜。《素问·痹论》云:“静者神藏,燥者消亡。”人只有保持心神清静,才能神藏而身强。若心神过于浮动,神耗精伤,则会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危害健康。心神之静并不等于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而是心无妄用,排除杂念之意。此外,形体活动也要动静适度,劳逸结合。无论是劳动或运动,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通过静养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可以对机体起到调整、重建、修复的作用。

    (五)持之以恒

    养生是实践性很强的延年益寿的保健活动,学习和掌握养生的知识与方法,并不代表就能获得理想的养生效果,因为衰老是长期的脏腑精气虚衰、阴阳失调的结果,可以设想,打一次太极拳、吃一次滋补药膳是不可能出现逆转效果的。所以,养生是一个效能蓄积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去身体力行。无论是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还是按摩、气功等,只有长期坚持,日积月累,才能从量变到质变,改善机体的体质状况。否则欲速而不达,特别是体质虚弱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有坚持不懈的养生意识和决心,选择适宜的养生保健方法,使经络气血和调,阴阳平衡,脏腑功能正常,以增强体质,却病延年。

    四、养生的常用方法

    中医学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善养生者,无论选择何种调摄方法,都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特点进行养生保健。王琦教授提出“辨体养生”的理论,将五花八门的各种各样的不同体质归纳为九种,分别是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和特禀质。然后根据个体体质,进行针对性地预防保健,使人生更健康、更和谐,不愧为人类健康的宝典。

    知识拓展

    “辨体养生”即体质养生,是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各种体质的不同特点,通过精神摄养、起居调护、饮食保养和运动锻炼等各种调摄保养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充实形体,强健精神,纠正偏颇体质,调整和优化体质,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御病邪的能力,从而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平和质

    机能协调,七情和谐,俗称“健康派”。

    平和质是一种身体和谐、自稳能力强的体质,《内经》称“阴阳平和之人”。其特征体型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疏密适度有光泽,精力充沛,目光有神,胃口好,肠道通,睡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性格随和,情绪稳定,不会为小事斤斤计较,也不会轻易郁闷或动怒,生活规律,体重波动小,平时抵抗力较强,很少生病,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平和质的人,养生侧重于保养和维护。

    【精神摄养】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及时调整化解不良情绪,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身边的人,工作学习充满热情,业余生活丰富多彩,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起居调护】顺应自然,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有规律地工作学习生活,按时作息,不违背自然规律。若“起居无常,恣意妄行,逆于生乐,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会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抵抗力下降,出现早衰和疾病。

    【饮食保养】遵循《黄帝内经》提出的中国传统膳食平衡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注意五味均衡,四气调和。做到有粗有细,荤素搭配,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每天的饮食做到一荤一素一菇。宜多食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

    【运动锻炼】体育运动可以让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坚持体育锻炼,人的心情会特别爽。如打球、跑步、散步、登山、游泳、跳舞、太极拳等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陶冶情操。锻炼要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另外,可以实施简单方便易行的“312经络锻炼法”。

    知识拓展

    “312经络锻炼法”是中国科学院祝总骧教授等专家通过30年经络的研究,汲取古今中外养生保健方法的精华,总结创编的健身方法,具有激活经络、畅通气血、祛病健身的功效。“312”的“3”是指合谷、内关和足三里3个穴位的按摩,每天按摩1~2次,每次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3个穴位共15分钟);“1”是指一种意守丹田的腹式呼吸方法,每天1~2次,每次5分钟;“2”是指以两条腿为主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跳绳、踢毽、下蹲等运动,通过临床验证:下蹲是较好的锻炼两腿的运动方式,每天1~2次,每次5分钟。

    (二)气虚质

    气力不足,功能低下,俗称“气短派”。

    气虚质的主要特征是气短。主要表现为不够气,不够力,气息轻浅,语声低怯,肌肉松弛,四肢乏力,易出汗,慵懒疲劳,排便无力,内脏下垂,血压偏低,头晕,白带偏多,月经淋漓不畅,经血色淡等。口淡,唇色少华。性格内向,胆小怕事,情绪不稳定,易患感冒,病后常迁延不愈。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精神摄养】培养乐观豁达的积极心态,保持稳定的精神情绪。不过度劳累和过度劳神,“劳则气耗”,过劳最易损伤人体正气。“脾为生气之源”,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过思伤脾胃;“肺为气之主”肺在志为悲忧。悲则气消,忧则气郁,悲忧伤肺。脾肺损伤,导致气更加虚弱。

    【起居调护】起居规律,不熬夜,一日三餐,排便定时,坚持运动锻炼。气虚者卫外功能低下,易感受外邪,故应避免虚邪贼风。居室空气流通,在休息和睡眠时,避免穿堂风、直吹风。“劳则气耗”,避免过度劳作和运动。

    【饮食保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虚质宜注意调养脾胃,可选择性平偏温、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小米、糯米、扁豆、山药、红薯、莲子、白果、芡实、土豆、鸡肉(蛋)、猪肚、牛肉、羊肉、鱼类、菱角等。粥是天下第一补品,气虚者最合适。如山药粥、红枣粥。尽量不吃空心菜、槟榔、生萝卜等耗气的食物。

    【运动锻炼】气虚质者选择慢跑、散步、登山等可以加强心肺功能的运动,还可以选用传统的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瑜伽等,不宜做强体力的体育运动,做到“形劳而不倦”。运动锻炼宜采用低强度、多次数的方式,控制好时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三)阳虚质

    火力不足,畏寒怕冷,俗称“怕冷派”。

    阳虚质的主要特征是怕冷。平素畏冷,手足不温,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喜热饮食,面色柔白,毛发易落,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舌体大,边有齿痕,舌苔润,脉沉迟而弱。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多易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平素不耐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精神摄养】阳虚质性格多沉静、内向,易于悲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加户外活动,多接触阳光,听轻快、活泼、兴奋、鼓舞人心的音乐,多与人交流沟通,学会与人倾诉,保持心情愉悦。多看书学习,增强文化底蕴,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修身养性。

    【起居调护】阳虚质者耐春夏不耐秋冬,因此在秋冬季节要注意温食暖衣,养护阳气,季节变换之时,尤其注意保暖,要做到春捂,不要秋冻。不可熬夜,熬夜最伤阳气。要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多进行室外运动,切不可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

    【饮食保养】阳虚质以脾肾阳虚为主。宜多食甘温补脾阳和肾阳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猪肚、鸡肉、带鱼、狗肉、麻雀肉、鹿肉、龙眼肉、核桃、栗子、大枣、松子、腰果、韭菜、南瓜、山药、生姜、辣椒等。少食生冷、苦寒、黏腻食物如田螺、螃蟹、海带、西瓜、苦瓜、冷冻饮料等。少用抗生素及清热解毒的中药。

    【运动锻炼】阳虚质者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跳绳、各种球类运动等均适合阳虚者。不宜游泳,不宜在阴冷天或潮湿之处长时间锻炼。适合在春夏季、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锻炼,其他时间可在室内锻炼。夏天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

    (四)阴虚质

    烦热躁动,口燥咽干,俗称“缺水派”。

    阴虚质的主要特征是缺水。常见不润燥涩、内热上火之象,形体瘦削,皮肤干燥,易生皱纹,眼睛干涩,视物昏花,眩晕耳鸣,睡眠差,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喜冷饮,尿少尿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性格烦恼躁动,外向活泼。平素易患阴亏燥热病变。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精神摄养】阴虚质的人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五志过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志,安神定志,舒缓情志。学会正确对待喜与忧、苦与乐、顺与逆的状况,遇事要三思而行,保持稳定的精神心态。

    【起居调护】阴虚质者不适合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阴虚质者不宜经常做磨损关节的运动,尤其是膝关节。因为人体关节需要阴液润滑,故不要做上下楼梯、登山等运动锻炼。居住环境宜湿润,宜选择坐南朝北的房子。睡眠要充足,严禁熬夜,节制房事,生活工作有条不紊,戒烟限酒。

    【饮食保养】阴虚者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乏,故宜多食滋养阴液的食物。如芝麻、银耳、木耳、糯米、绿豆、苦瓜、海参、海蜇、龟、鳖、牡蛎、蛤蜊、乌贼、鸭肉、绿色蔬菜、水果等。平时常喝蜂蜜水,能滋阴养颜,甘蔗、山药、莲子、百合、荸荠等均为最佳食疗方。应忌吃辛辣刺激、温热香燥、煎炸炒爆以及高脂肪类食物。

    【运动锻炼】宜选择中、小强度的运动,以少出汗为原则。可以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瑜伽、八段锦、气功等较柔和的静功法。皮肤干燥者,可以选择游泳,以滋润皮肤。静气功锻炼对人体内分泌可进行双向调节,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增加体液的生成,改善阴虚体质。

    (五)痰湿质

    下肢沉重,容易发胖,俗称“痰派”。

    痰湿质的主要特征是体内水多、痰多。水太多聚而生痰湿。“肥人多痰”,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色黄胖而黯,眼胞微浮,容易困倦,身体沉重,大便不实,小便不多,口中甜腻,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喜食肥甘,舌苔白腻。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易患中风、眩晕、胸痹、腰痛、脂肪瘤、颈椎病、高血压、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带下症、不孕症、月经不调等病证。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精神摄养】平时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将自己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阅读习惯,修身养性,增加知识,开阔眼界。合理安排休闲度假,保持精神愉悦,气机调畅,改善体质,增进健康。

    【起居调护】宜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活动,充分享受大自然明媚的阳光。居室宜干燥通风朝阳,夏季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经常洗热水澡,使全身皮肤发红,毛孔开张,有利于痰湿消散。衣服要宽松,透气性好,一年四季都要保持多出汗,可以通过运动出汗,喝姜茶出汗,吃火锅出汗,洗热水澡出汗,以提高耐热能力。

    【饮食保养】饮食宜多摄取宣肺、健脾、补肾、化湿、利尿等食物。如淮山药、薏米、赤小豆、扁豆、萝卜、冬瓜、辣椒、生姜、鲫鱼、鲤鱼、鲈鱼等。食物可偏温燥,帮助发散。一定要吃早餐,不能吃夜宵。注意少吃酸性、寒凉、肥甘、油腻、滋补的食物。药膳可选择山药冬瓜汤、赤豆鲤鱼汤等。吃饭宜细嚼慢咽,不宜暴饮暴食,注意七八分饱。

    【运动锻炼】痰湿质者形体多肥胖,适宜进行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可选择如散步、慢跑、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武术、舞蹈、游泳等运动。运动时间可在每天下午4点左右,运动地点温暖宜人,最好是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六)湿热质

    湿热相兼,排泄不畅,俗称“长痘派”。

    湿热质的主要特征是易长痘。形体偏胖或苍瘦,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口臭,汗臭味大,汗液发黄,皮肤油腻,容易感染化脓,身重困倦,眼睛红赤,大便燥结或黏滞,小便短赤,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量多,脉多滑数。性格急躁易怒。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病证。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是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适应。

    【精神摄养】心静似水,静能养神,静能生水清热,有助于肝胆疏泄。重视自身的修身养性,努力学习儒释道等传统养生文化,掌握常用的释放情绪的方法,如疏泄法、转移法、节制法、情志相胜法等。经常听具有流畅、舒缓、悠扬的音乐,以宁神静志。另外,常做深呼吸,将气息吸至小腹,有利于放松情绪。

    【起居调护】起居有常,生活规律,讲究卫生。居室清洁通风,衣着宜棉麻、丝绸、天然纤维类为佳,宽松得体,不宜穿紧身衣,防止皮肤病。戒烟限酒,二便通畅,注意不熬夜,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注意肢体关节柔韧性的锻炼,缓解紧张、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

    【饮食保养】宜食用清化利湿的食物如:茯苓、薏苡仁、赤豆、绿豆、蚕豆、四季豆、鲤鱼、鲫鱼、海带、紫菜、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绿茶、芹菜、荠菜、空心菜、萝卜、绿豆芽、莴笋等。内热重者,不宜食用辛辣燥热、大热大补之品,少吃肥甘厚腻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大葱、酒、动物内脏、狗肉、羊肉、鹿肉等。忌食油炸烧烤类食品。

    【运动锻炼】宜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如中长跑、登山、游泳、各种球类运动、舞蹈、武术等,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可以清热除湿。以春秋季节锻炼为佳,避开暑热环境。

    (七)血瘀质

    面色晦暗,易生肿瘤,俗称“长斑派”。

    血瘀质的主要特征是血行不畅、瘀血内阻。以瘦人居多,平素面色晦暗,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雀斑、蝴蝶斑、老年斑,留瘢痕等,易患疼痛,舌质黯有瘀斑、瘀点,脉弦涩或结代。眼眶黯黑,皮肤干,发易脱落,女性见痛经,闭经,或崩漏,或有出血等。性格内郁,急躁健忘,易患出血、癥瘕、中风、胸痹等病证。

    【精神摄养】精神调摄是血瘀体质养生的重点。培养开朗乐观精神状态,不急不躁不偏激,与人为善,平和待人。淡泊明志,对生活工作中的烦恼忧愁表现为不敏感,学会宽厚包容,不钻牛角尖,多与朋友聚会,工作学习和生活丰富多彩,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摄影旅游、钓鱼赏花等,使生活充实,心情愉悦。

    【起居调护】保持血行畅达,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有利气血运行。平时要动静结合,劳逸有度。贪图安逸,少动怕动,易加重气血郁滞。宜春捂不宜秋冻。

    【饮食保养】可选择活血化瘀的食物,如山楂、韭菜、油菜、番木瓜、葡萄酒、黄酒、菇类等。不宜吃生冷、收涩、油腻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乌梅、苦瓜、柿子、石榴、花生米、猪头肉、虾、奶酪等。女性血瘀质宜食红糖、糯米酒、红葡萄酒以调养;玫瑰花、茉莉花、陈皮等泡茶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

    【运动锻炼】运动可以使血脉通畅,气血调和。如易筋经、导引、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散步、慢跑、舞蹈等,可促进气血运行。还可以采取保健按摩的健身法。值得注意的是,血瘀质者,心血管机能较弱,不宜做大强度、超负荷的体育锻炼,应注意中小负荷的多次数的运动锻炼。

    (八)气郁质

    气机不畅,情绪抑郁,俗称“郁闷派”。

    气郁质的主要特征为气机郁阻,情绪郁闷。气郁质以形瘦者多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平素忧郁面貌,神情多烦闷不乐,胸胁胀满,或走窜疼痛,善太息,或嗳气呃逆,或咽间有异物感,或**胀痛,睡眠较差,食欲减退,惊悸怔忡,健忘,脉弦细。易患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证。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

    【精神摄养】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胸襟开阔,豁达大度,正确面对金钱、名利、地位,知足常乐。平时主动寻求生活乐趣,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文娱活动,看喜剧、听音乐、学舞蹈、看相声以及富有激励斗志的电影、电视剧,广交朋友,尤其是忘年交的朋友,善于与人交流沟通,适时发泄内心不快,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起居调护】居室环境宽敞明亮,温湿度适宜,衣着宽松得体。生活起居规律,顺应自然变化,多融入自然,徜徉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水之灵气,山之厚重,令人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磨砺意志,体验乐趣,强健体魄,心情愉悦。

    【饮食保养】宜选用理气解郁,调理脾胃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香菜、包心菜、丝瓜、冬瓜、蘑菇、萝卜、洋葱、山楂、柑橘、柚子、菊花、玫瑰、茉莉花等。不宜吃收敛酸涩的食物,如乌梅、南瓜、泡菜、青梅、杨梅、草莓、石榴、酸枣等,同时不可多食冰冷食物,如雪糕、冰淇淋、冰冻饮料,以免阻碍气机,气滞则血瘀。

    【运动锻炼】尽量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坚持较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高负荷、高强度的锻炼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极好的锻炼方法,可采取跑步、游泳、打球、登山、健身操、武术等,能鼓动气血,疏发肝气,促进食欲,改善睡眠。还可选择下棋、打牌、瑜伽、气功、打坐放松训练,以达气机顺畅。

    (九)特禀质

    先天缺陷,易致过敏,俗称“过敏派”。

    特禀质的主要特征为抵御功能低下,易发生过敏类疾病。平素抵抗力低下,易患遗传性疾病,具先天性、家族性特征。胎传性疾病具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的特征。易药物过敏及患花粉过敏症,易患“五迟”、“五软”、“解颅”、胎惊、胎痫等。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疾。

    知识拓展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五迟、五软的命名,含有迟缓和痿软之义。故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则以痿软无力为主症,均属于小儿发育障碍,成长不足的疾患。解颅是指颅缝解开,叩之呈破壶音,目珠下垂犹如落日状为特征的一种疾患。“解”,即解开之意,“颅”是指头骨,解颅即据小儿头骨解开不合而命名。解颅是小儿危重证候之一。

    【精神摄养】特禀质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较差,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向、多疑、抑郁、焦虑、敏感等心理反应,故可针对性地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使之心情愉悦,情志调畅,抵抗力增强。

    【起居调护】季节更替时,要及时增减衣被,防止外感。易地而居,注意防止水土不服,防止发生过敏反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接触各种致敏的动植物等,出门宜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体表暴露的面积,如包裹好头面,戴口罩等。

    【饮食保养】饮食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腻及“发物”,如酒、鱼、虾、蟹、猪头肉、公鸡、肥肉、浓茶、咖啡等。应选择清淡、荤素搭配、有粗有细、不咸不甜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新鲜水果,可适当选用补气固表的中草药,如黄芪、白术、防风、红枣等做成药膳,有益于增强免疫力,防止病邪入侵。

    【运动锻炼】根据特禀质的不同特征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锻炼项目,逐步改善体质。过敏体质要避免春天或季节交替时长时间在野外锻炼,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发作。通过运动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本站推荐:一号红人天价小娇妻:总裁的33日索情少帅你老婆又跑了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天价宠儿:总裁的新妻蜜爱100分:不良鲜妻有点甜惹火999次:乔爷,坏!陆少的暖婚新妻总裁爹地超给力早安,总统大人!

中医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恋上你看书网只为原作者周争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争道并收藏中医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