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南下(为新书求支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帝国的朝阳最新章节!
(新书艰难!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列车轰鸣着沿着津浦铁路一路南行,在一定程度上津浦铁路是关内修建速度最快的铁路,全长1009公里的津浦铁路,仅只用4年时间就修建完成,不过这条承载着勾通南北的干线铁路,在全线通车之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如芦汉铁路一般,生意兴隆,全因此时津沪客货轮已经开通几十年,大批北方的煤炭仍由天津从海上南运,加之靠近运河,所以津浦铁路北段货运长期清淡,只有南段较为繁忙。
可尽管如此,在通车以来的近两年时间中,津浦铁路依然改变了沿线的许多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存在,使得北方的列车可以直抵与江宁隔江相对的浦口,从而勾通了南北。
“……以整个中国的形式来看,江宁虽属东南,但却可北望中原,南制闽越,西入马蜀,东临吴越,属江南富饶之地,控沿海七省之腰脊……”
在唐浩然的口中,南京似乎成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建都所在,自从排除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可能之后,在这尚在组建的朝廷内部,对京师设畿所在便争论不已,不少官员倾向于大连,在他们看来那座城市是现在中国最为现代的城市,更能展现出新朝的特点。至于关内的旧城,在这些某种程度上无疑有些入不了这些相对西化的官员眼。
更何况,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大连良好的市街环境,习惯了那座近乎公园般的城市。总之,在确定了不会迁都北京之后,他们的心思便立即动了起来,甚至有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大造舆论之势。
但对于京师设畿所在,唐浩然却有着自己的一番打算,他选择了江宁,不,选择了南京,而选择南京的原因,正是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当初之所以不选择北京,除了因为满人两百多年间造成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后世的经验教训,告诉他那里并不适合作为帝国未来的首都,淡水的严重,就已经决定了那座城市的命运。而相比之下,南京无论是地理位置亦或是自然资源,都是最好的选择。
“且依托便利的江湖运输可南京可与沿江诸省连为一体……”
总之一句话,对于唐浩然来说,他选择了南京,如果说作为皇帝有什么好处,那就是独断专行,虽说在登基之后,他曾对外界表示,将会制定宪法,并将派出政府要员远赴欧洲学习考察各国宪法。考察要点包括:欧洲君主立宪国宪法的渊源、沿革以及实施的现状,皇室的特权地位及权利,皇室及其财产的设置,内阁组织法及立法、行政、司法、外交各职能部门的权限,内阁责任法、内阁大臣与上下两院的关系,上下两院的构成、权限及相互关系,贵族院的制度特权等19项内容。
但在宪法制定之前,在这新旧革鼎之际,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那么一切都将遵从于中国旧的政治制度以及东北的政治制度,唐浩然自然也就成了一言九鼎的皇帝。在中华帝国朝廷参照东北的施政经验组建各类官僚机构的同时,传统的帝制也在新朝找到了契和点。
而那种一言九鼎又为唐浩然带来了独断专行的权力,而对此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无论是东北系的官员也好,亦或是纳入新政府的北洋、两江、陕甘等地的官员也罢,他们都习惯性的选择了遵从,毕竟即便是在东北的官员接受的传统教育中,他们也困扰的相信一个观点——君命不可违。
也正因如此,尽管许多官员对于“金陵建朝无百年”颇有微词,但另一方面,却在反对无效后,纷纷选择了遵从,而且静下心来的话,他们也能体谅皇帝的苦心,未来的首都不可能偏居东北,关内仍然是中国的根本,在抛除北京之后,南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好了,建都南京重要性,我……朕也就不再解释了,下面还是让孙玉纯介绍一下未来的都城规划……”
尽管已经做了十五天的皇帝,可对于唐浩然来说,一切仍然都在适应之中,正像适应那个“朕”字以及适应那种生杀于我的大权。
“是,陛下!”
向着深鞠行礼后,孙玉纯这位东北最具声望的建筑师,便开始向众人展示他的设计。在他掀开桌上盖着的白布之色,一座城市的模型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那蜿蜒的城墙则清楚的提醒着众人,这座城市就是南京,只不过与旧时的南京有着明显的不同,市街远比过去更为宽敞,虽不能与大连相比,但却远非旧城所能相比,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中一座座现代中式建筑更是极为醒目的存在。
在过去的十年间,通过不断的尝试在东北设计出了数百栋带有东方式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其构成了现在于东北流行的、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拥有中式传统屋顶的现代建筑,是一种“华洋折衷”的建筑样式。经过十年的发展,这种现代中式建筑早已经从最初的加个“大屋顶”发展成熟起来。而现在在规划设计未来的都城时,他几乎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这种带有宫殿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作为帝国都城的地标。
“根据陛下的旨意,在下以及建筑事务所内的同事先,首先对南京进行了基本的初步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将南京分成三个区域,其中下关地区将会作为未来的城市商业中心,依托便利的水运以及铁路运输,其将会成为首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对于商业中心,人们并不陌生,而此时的下关在码头的带动下尽管已经隐隐初显作为商业区的潜力,但距离真正的商业中心仍然差距甚远,在下关至外城一片片稻田,为商业区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廉价土地。
“……目前两江总督府已经冻结了江宁府境内全部土地、房产交易,接下来最大的任务就是土地的征购、平整和土地经营的内容了。根据初步的计划,国都建设委员会将首先收购下关地区62.8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收购后,按照土地平整法规,进行了上下水道、电气、煤气的基础设置配置……而在土地经营上将借鉴东北诸新城的经验,制定《国都土地建筑物出售及租赁的有关规定》,其中对建设周期、转让原则、土地用途、面积大小、竞买方式都做了详细和严格的规定,除了政府官厅用地、官办学校用地、道路、公园绿化等公共用地外,其余土地均上市交易。从距离码头、火车站比较近的地区开始销售,再逐步向城市方向扩展……”
对于土地的经营,东北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土地经营模式,而且在大连以及滨江、长春、沈阳等地的建设中,更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地产商业上的熟练运用,在国都建设中同样也不例外。
“初步预计收购土地需花费3500万元左右,而通过对第一期五年规划地区土地售出,将获得收益2000万元左右,这笔资金将完全用于下关新区的街路、广场、上下水、公园建设,待五年规划完成后,预计环境良好的下关地区地价将上涨十五至三十五倍,届时除出售第二期五年规划地区土地外,亦将展开任务最为繁重,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市街改正”计划,也就是南京老城区的改造,预计届时投入资金五亿元,对南京内外老城区实施改造……”
在孙玉纯的讲解中,李经述这位新晋的庐阳公,则好奇的打量着城市模型中的一片空白的区域,对南京的了解,使得他认出了那里是南京的满城,所谓的满城,也就是当年满清入关后,除了将半数的八旗兵驻于京师近畿一带外,同时又将大约半数的八旗兵派驻全国各大战略城市和水陆要冲,而为了防止八旗被汉族同化,强化八旗驻防兵镇压汉族的力量,满清在各驻防城市兴建供八旗军兵及其家属居住的满城,所谓的兴建就是将城内的原住居赶出。
而南京的满城则是在南京明皇城的基础上加以修建,既然是国都所在,那么为何没有提皇宫还有各衙门所在?更何况现在明宫城早在发匪之乱时,就已经完全毁于战火,若是于满城兴建,那为何这一区域反倒留白。
当然,尽管内心有百般的疑惑,但李经述并没有去提出来,作为新朝的一等公,实际上也是中华朝目前仅有六位国公之一,虽说他贵为庐阳公,但是他却比谁都清楚,像他这样的“权臣”,最为新朝所忌惮,所谓的“六位国公”实际上就是过去的六位总督,如果张之洞同意归附的话,那么这一等国公必将增至七位,至于闽浙那边,恐怕全不在陛下考虑之列,而这所谓的“一等国公”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安抚,同样也是防范。
尽管心知唐浩然的气量远非许多史书中的明君所能相比,可熟读史书的李经述却非常清楚,皇权面前是没有任何温情可言的,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疑问埋于心底,依如过去一般小心谨慎的应该着一切。
恰在这时,一旁的李光泽却在一旁提问道。
“那么,未来的皇城在什么地方?皇宫在何处?毕竟这里是国都!”
尽管现在的李光泽贵为内务大臣,可却并没有封袭勋号,但他非常清楚一切只是时间问题,中华朝不同于任何其它朝代,只有待到对俄战争结束之后,才会论功行赏。
“当然,”
点点头,孙玉纯朝着陛下看了一眼,在其点头示意后,方才继续说道,
“未来的皇城,自然仍位于原址,皇宫的位置既是以明故宫旧址为基,而御道两侧的五军都督府旧址以及五部旧址,将作为新的政府官厅所在,不过在新皇城的建设上,仍然还需要听取各位大臣的意见,比如,这内城的西安门旧城墙是否拆除……”
在孙玉纯言道着对皇城的一些疑问时,唐浩然的视线却不时的投向车外,此时车厢外的田野已经不见了北方的小麦,而是遍地水田,此时列车早已经过了蚌埠,进入了淮河以南,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十几年来,第一次来到这一地区,即便是当年离开武昌的时候,也不过只是沿江航至上海,
未来,南京将会作为帝国的首都,而这一地区呢?都将成为近畿所在,在未来的几十年间,苏、皖、浙三省将会形成一个“帝都都市圈”一系列的大都市将会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人口将会再次集中,甚至全国半数以上的人口都将会集中于此,到那时,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对于未来,此时唐浩然并没有太多清晰的意识,甚至于规划,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未来实际上早已经改变了,而在他一手缔造的这个帝国之中,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的执掌着这个帝国的舵轮,使其不至偏航,至于其它,他恐怕已经无能为力了。
“希望一切都顺利吧!”
默默的,唐浩然又在心底暗自祈祷着,为了自己的帝国,当然也是为了这个国家,未来这个国家将会经历什么样的风浪,这并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但是他却非常清楚一点,这个国家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同样清楚的知道,现在需要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就像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并不是北方的战事,因为逃往芬兰的米哈伊尔二世沙皇已经通过驻英大使向英国传递了希望和谈的信号,现在对于俄罗斯而言,恢复内部的秩序,镇压革命已经成为压倒外部战争的首要事务,那么对于中国呢?
内务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超过了外部的战争,可以说,现在两大帝国都已经被内务所牵绊,现在的问题是,谁能够最先抽开身、腾出手来……(未完待续。)
(新书艰难!无语的新书《铁血宏图》已经同步更新,您的每一个推荐、每一个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极为珍贵的!新书不易,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拜谢!《铁血宏图》小说群:150536833,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嘿嘿!再次重申,新书不会影响老书!老书会正常更新。PS:这推荐是为新书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错了!)
列车轰鸣着沿着津浦铁路一路南行,在一定程度上津浦铁路是关内修建速度最快的铁路,全长1009公里的津浦铁路,仅只用4年时间就修建完成,不过这条承载着勾通南北的干线铁路,在全线通车之时,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如芦汉铁路一般,生意兴隆,全因此时津沪客货轮已经开通几十年,大批北方的煤炭仍由天津从海上南运,加之靠近运河,所以津浦铁路北段货运长期清淡,只有南段较为繁忙。
可尽管如此,在通车以来的近两年时间中,津浦铁路依然改变了沿线的许多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正是因为这条铁路的存在,使得北方的列车可以直抵与江宁隔江相对的浦口,从而勾通了南北。
“……以整个中国的形式来看,江宁虽属东南,但却可北望中原,南制闽越,西入马蜀,东临吴越,属江南富饶之地,控沿海七省之腰脊……”
在唐浩然的口中,南京似乎成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建都所在,自从排除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可能之后,在这尚在组建的朝廷内部,对京师设畿所在便争论不已,不少官员倾向于大连,在他们看来那座城市是现在中国最为现代的城市,更能展现出新朝的特点。至于关内的旧城,在这些某种程度上无疑有些入不了这些相对西化的官员眼。
更何况,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大连良好的市街环境,习惯了那座近乎公园般的城市。总之,在确定了不会迁都北京之后,他们的心思便立即动了起来,甚至有一些官员已经开始大造舆论之势。
但对于京师设畿所在,唐浩然却有着自己的一番打算,他选择了江宁,不,选择了南京,而选择南京的原因,正是因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当初之所以不选择北京,除了因为满人两百多年间造成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后世的经验教训,告诉他那里并不适合作为帝国未来的首都,淡水的严重,就已经决定了那座城市的命运。而相比之下,南京无论是地理位置亦或是自然资源,都是最好的选择。
“且依托便利的江湖运输可南京可与沿江诸省连为一体……”
总之一句话,对于唐浩然来说,他选择了南京,如果说作为皇帝有什么好处,那就是独断专行,虽说在登基之后,他曾对外界表示,将会制定宪法,并将派出政府要员远赴欧洲学习考察各国宪法。考察要点包括:欧洲君主立宪国宪法的渊源、沿革以及实施的现状,皇室的特权地位及权利,皇室及其财产的设置,内阁组织法及立法、行政、司法、外交各职能部门的权限,内阁责任法、内阁大臣与上下两院的关系,上下两院的构成、权限及相互关系,贵族院的制度特权等19项内容。
但在宪法制定之前,在这新旧革鼎之际,各项制度还不是很完善,那么一切都将遵从于中国旧的政治制度以及东北的政治制度,唐浩然自然也就成了一言九鼎的皇帝。在中华帝国朝廷参照东北的施政经验组建各类官僚机构的同时,传统的帝制也在新朝找到了契和点。
而那种一言九鼎又为唐浩然带来了独断专行的权力,而对此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无论是东北系的官员也好,亦或是纳入新政府的北洋、两江、陕甘等地的官员也罢,他们都习惯性的选择了遵从,毕竟即便是在东北的官员接受的传统教育中,他们也困扰的相信一个观点——君命不可违。
也正因如此,尽管许多官员对于“金陵建朝无百年”颇有微词,但另一方面,却在反对无效后,纷纷选择了遵从,而且静下心来的话,他们也能体谅皇帝的苦心,未来的首都不可能偏居东北,关内仍然是中国的根本,在抛除北京之后,南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好了,建都南京重要性,我……朕也就不再解释了,下面还是让孙玉纯介绍一下未来的都城规划……”
尽管已经做了十五天的皇帝,可对于唐浩然来说,一切仍然都在适应之中,正像适应那个“朕”字以及适应那种生杀于我的大权。
“是,陛下!”
向着深鞠行礼后,孙玉纯这位东北最具声望的建筑师,便开始向众人展示他的设计。在他掀开桌上盖着的白布之色,一座城市的模型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那蜿蜒的城墙则清楚的提醒着众人,这座城市就是南京,只不过与旧时的南京有着明显的不同,市街远比过去更为宽敞,虽不能与大连相比,但却远非旧城所能相比,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中一座座现代中式建筑更是极为醒目的存在。
在过去的十年间,通过不断的尝试在东北设计出了数百栋带有东方式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其构成了现在于东北流行的、以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拥有中式传统屋顶的现代建筑,是一种“华洋折衷”的建筑样式。经过十年的发展,这种现代中式建筑早已经从最初的加个“大屋顶”发展成熟起来。而现在在规划设计未来的都城时,他几乎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这种带有宫殿风格的“现代中式建筑”作为帝国都城的地标。
“根据陛下的旨意,在下以及建筑事务所内的同事先,首先对南京进行了基本的初步规划,根据这一规划将南京分成三个区域,其中下关地区将会作为未来的城市商业中心,依托便利的水运以及铁路运输,其将会成为首都最重要的商业中心……”
对于商业中心,人们并不陌生,而此时的下关在码头的带动下尽管已经隐隐初显作为商业区的潜力,但距离真正的商业中心仍然差距甚远,在下关至外城一片片稻田,为商业区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廉价土地。
“……目前两江总督府已经冻结了江宁府境内全部土地、房产交易,接下来最大的任务就是土地的征购、平整和土地经营的内容了。根据初步的计划,国都建设委员会将首先收购下关地区62.8平方公里的土地,土地收购后,按照土地平整法规,进行了上下水道、电气、煤气的基础设置配置……而在土地经营上将借鉴东北诸新城的经验,制定《国都土地建筑物出售及租赁的有关规定》,其中对建设周期、转让原则、土地用途、面积大小、竞买方式都做了详细和严格的规定,除了政府官厅用地、官办学校用地、道路、公园绿化等公共用地外,其余土地均上市交易。从距离码头、火车站比较近的地区开始销售,再逐步向城市方向扩展……”
对于土地的经营,东北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土地经营模式,而且在大连以及滨江、长春、沈阳等地的建设中,更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地产商业上的熟练运用,在国都建设中同样也不例外。
“初步预计收购土地需花费3500万元左右,而通过对第一期五年规划地区土地售出,将获得收益2000万元左右,这笔资金将完全用于下关新区的街路、广场、上下水、公园建设,待五年规划完成后,预计环境良好的下关地区地价将上涨十五至三十五倍,届时除出售第二期五年规划地区土地外,亦将展开任务最为繁重,同时也是成本最高的“市街改正”计划,也就是南京老城区的改造,预计届时投入资金五亿元,对南京内外老城区实施改造……”
在孙玉纯的讲解中,李经述这位新晋的庐阳公,则好奇的打量着城市模型中的一片空白的区域,对南京的了解,使得他认出了那里是南京的满城,所谓的满城,也就是当年满清入关后,除了将半数的八旗兵驻于京师近畿一带外,同时又将大约半数的八旗兵派驻全国各大战略城市和水陆要冲,而为了防止八旗被汉族同化,强化八旗驻防兵镇压汉族的力量,满清在各驻防城市兴建供八旗军兵及其家属居住的满城,所谓的兴建就是将城内的原住居赶出。
而南京的满城则是在南京明皇城的基础上加以修建,既然是国都所在,那么为何没有提皇宫还有各衙门所在?更何况现在明宫城早在发匪之乱时,就已经完全毁于战火,若是于满城兴建,那为何这一区域反倒留白。
当然,尽管内心有百般的疑惑,但李经述并没有去提出来,作为新朝的一等公,实际上也是中华朝目前仅有六位国公之一,虽说他贵为庐阳公,但是他却比谁都清楚,像他这样的“权臣”,最为新朝所忌惮,所谓的“六位国公”实际上就是过去的六位总督,如果张之洞同意归附的话,那么这一等国公必将增至七位,至于闽浙那边,恐怕全不在陛下考虑之列,而这所谓的“一等国公”的背后是什么呢?是安抚,同样也是防范。
尽管心知唐浩然的气量远非许多史书中的明君所能相比,可熟读史书的李经述却非常清楚,皇权面前是没有任何温情可言的,所以他只能将自己的疑问埋于心底,依如过去一般小心谨慎的应该着一切。
恰在这时,一旁的李光泽却在一旁提问道。
“那么,未来的皇城在什么地方?皇宫在何处?毕竟这里是国都!”
尽管现在的李光泽贵为内务大臣,可却并没有封袭勋号,但他非常清楚一切只是时间问题,中华朝不同于任何其它朝代,只有待到对俄战争结束之后,才会论功行赏。
“当然,”
点点头,孙玉纯朝着陛下看了一眼,在其点头示意后,方才继续说道,
“未来的皇城,自然仍位于原址,皇宫的位置既是以明故宫旧址为基,而御道两侧的五军都督府旧址以及五部旧址,将作为新的政府官厅所在,不过在新皇城的建设上,仍然还需要听取各位大臣的意见,比如,这内城的西安门旧城墙是否拆除……”
在孙玉纯言道着对皇城的一些疑问时,唐浩然的视线却不时的投向车外,此时车厢外的田野已经不见了北方的小麦,而是遍地水田,此时列车早已经过了蚌埠,进入了淮河以南,这是他来到这个时代十几年来,第一次来到这一地区,即便是当年离开武昌的时候,也不过只是沿江航至上海,
未来,南京将会作为帝国的首都,而这一地区呢?都将成为近畿所在,在未来的几十年间,苏、皖、浙三省将会形成一个“帝都都市圈”一系列的大都市将会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人口将会再次集中,甚至全国半数以上的人口都将会集中于此,到那时,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对于未来,此时唐浩然并没有太多清晰的意识,甚至于规划,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未来实际上早已经改变了,而在他一手缔造的这个帝国之中,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小心翼翼的执掌着这个帝国的舵轮,使其不至偏航,至于其它,他恐怕已经无能为力了。
“希望一切都顺利吧!”
默默的,唐浩然又在心底暗自祈祷着,为了自己的帝国,当然也是为了这个国家,未来这个国家将会经历什么样的风浪,这并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但是他却非常清楚一点,这个国家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同样清楚的知道,现在需要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就像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并不是北方的战事,因为逃往芬兰的米哈伊尔二世沙皇已经通过驻英大使向英国传递了希望和谈的信号,现在对于俄罗斯而言,恢复内部的秩序,镇压革命已经成为压倒外部战争的首要事务,那么对于中国呢?
内务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超过了外部的战争,可以说,现在两大帝国都已经被内务所牵绊,现在的问题是,谁能够最先抽开身、腾出手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