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节 暗度陈仓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二战之我是蒋纬国最新章节!
整个二月中下旬,南京战场上的日军只干了两件事,一是大规模地向南京增兵调运物资,二是驱民入城。在南京军反击战中被全歼一个师团、损失兵员三万五千余人的日军一改以往睚眦必报的凶悍狭隘,变得谨小慎微、沉稳保守起来,只是专心致志地干着这两件事,除了十多起的袭扰、试探、遭遇作战外,日军没有对南京军发动联队级别和联队级别以上的攻势。
截至3月1日,除去被送出南京城的人员和死亡人员,南京城内此时共有约29万人口,组成部分包括:正规军可战之兵7万余(包括增援的第74师和预备第2师)、民兵4万余、青壮年民工3万余(大部分可转化为民兵)、伤者4万余(基本是伤兵,已被送走五六千人,被送走的都是重伤员或残疾者,剩下这四万余伤者里,两万五千余人是可康复痊愈的轻度或中度伤者)、老弱妇孺平民10万余(已被送走三万余)。
被日军驱赶入南京城内的老弱妇孺以平均每天5000人的速度在增加着。南京对此无可奈何,不接受肯定不行,接受后将其转移是很困难的,海军的船队毕竟运力有限,还要运走南京军的重伤员和残疾军人,所以南京城此时的人口比起战前的20余万不减反增,城内“人气日益旺盛”,随处可见满头白发、老态龙钟的花甲老人,牙牙学语、少不更事的儿童以及从少女到少妇、从姑娘到大娘各年龄段都有的女子。
南京军死守南京城三个月,给外围的国军主力大部队争取到了三个月的宝贵时间,武汉军委会的高层们在这三个月内不敢懈怠,一直忙着整军经武、重建部队。三个月忙碌下来后,国军勉强从开战初期的损失惨重、建制混乱、指挥失序中喘回一口气,不少工作得到了恢复。
国军的战区目前共成立了七个,分别是:
第一战区(河北省、察哈尔省、平津),司令长官宋哲元,副司令长官鹿钟麟;
第二战区(山西省、绥远省),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
第三战区(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司令长官顾祝同,副司令长官张发奎;
第四战区(福建省、广东省),司令长官陈绍宽,副司令长官余汉谋;
第五战区(江苏省北部、山东省),司令长官李宗仁,副司令长官韩复榘;
第六战区(河南省、安徽省),司令长官刘峙,副司令长官蒋鼎文;
第七战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司令长官刘湘,副司令长官陈诚。
不包括南京军在内,经过整顿和一定扩充后的国军(包括中央军、地方军、中共军在内)此时共被编建为30个集团军和30个军团,总兵力超过300万。
三百多万国军,在规模上确实很庞大,但实际战斗力则是难以令人乐观的。此时中国的国防“强度”可以打这么一个比喻:首都南京是一个核桃,除此之外,中国其余地区基本上都是豆腐。南京城是一个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日军几十万精兵,南京军同时却也是“吸血鬼”,吸取了中国军队大量的“营养”,包括大批身经百战、素质过硬的老兵和大批的军械重武器。
南京卫戍司令部内,蒋纬国把海统局零零散散搜集到的情报递给萧爻,萧爻看完后神色凝重,沉吟半晌后,他蹙眉道:“难道日本人在玩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计?”
“浩然兄,你的意思是...”蒋纬国有些惴惴不安。
萧爻走到墙上地图前:“参座,如果海统局提供的情报都是无误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要思考一个非常可怕的可能性,日本人在假装要全力一搏地攻打南京,实际上则在磨刀霍霍,准备对华北下手!日军步兵第123联队隶属于日军第106师团,该师团按道理应该在南京城西部的马鞍山一带,但该联队的士兵却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天津,这说明什么?说明正在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可能只是一个空架子,或者,该师团的主力已经被秘密地抽调到了华北。日军第106师团,满员两万五千人,可以架设一下,在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也许实际上只有一二个联队、四五千人,但大张旗鼓地打出第106师团的架势,同时,消失的那两万人却秘而不宣地被运到了华北,所以,第106师团只有一小部分人马在南京,主力其实在华北。以此类推,第106师团是这样,南京战场上的其它师团呢?也许都是这种情况。”
蒋纬国隐隐间不寒而栗,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萧爻眯起眼:“还有海统局上海站发现的那个情况,似乎也是一种佐证。日军正在大摇大摆地向南京增兵,同时玩弄‘树上开花’的诡计,明增暗减。什么意思?可以假设,日军白天向南京增派一万人马,但在夜里却暗地里又把这一万人马都悄悄运回,甚至运走的更多,运来一万,运走一万五,所以他们的运输船才会出现白天吃水深三米、晚上吃水深四米半的怪异情况。”
“你的意思是...”蒋纬国紧紧地看着萧爻,“目前,包括南京战场在内的整个华东地区,日军华中方面军现在有25个师团、3个重炮旅团、2个混成旅团,看上去规模庞大,实际上...都是假的?”
“不!”萧爻摇头,“不能说‘都是假的’,应该说,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日军的这么多部队,我们情报部门肯定不可能把每个师团、每个旅团的底细都查得清清楚楚,所以,日本人玩弄鱼目混珠、偷天换日的花招,有的部队是货真价实的齐装满员,有的部队只是一个空架子,真真假假混在一起,我们想要搞清楚,难如登天。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华东战场上的日军五十万大军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可能只有三十万甚至只有二十万,少掉的那么多部队其实都被日本人秘密地偷运到了华北。参座,日军兵力雄厚,不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左右开弓、两线开战。”
蒋纬国用微微颤抖的手点起一根香烟,他感到极度的紧张、不安、焦躁,这要比五十万日军攻击南京更让他感到紧张、不安、焦躁。五十万日军,原以为都是来打南京的,实际上,真正打南京的日军只有三二十万,“消失掉的”二三十万则跑到华北去了。华北战场上出现二三十万日军,会是怎么后果?蒋纬国想想就头皮发麻。
从表面上看,正在侵略中国的日军分为两大军事集团(不包括关东军和台湾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比起规模的话,华北日军远远少于华中日军,因为华北日军目前只有四个师团,日军的华北方面军目前是这样的:
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参谋长河边正三少将;
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下辖第7、第26师团;
方面军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下辖第10、第14师团;
方面军直属部队包括航空兵部队、宪兵部队、炮兵部队等;
整个方面军总兵力11万余,另有10余万伪军协助作战。
很显然,华北方面军的规模、实力、威胁性都大不如华中方面军,因此国军高层认为“华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国军虽然眼下不能反攻华北,但稳住华北是绰绰有余的”。目前,在华北防备日军的部队包括四大部分:一是退守到河北省南部的宋哲元部第1集团军,该部属于大西北军余脉,在平津会战中损失惨重,但日军随后忙着打淞沪会战和南京战役,没有继续对其赶尽杀绝,所以该部在冀南一带休整好几个月后,恢复了不少元气,全集团军此时总兵力10万余;二是山西省和绥远省的阎锡山部晋绥军,包括第6、第7、第13集团军(以及在名义上听命于阎锡山的第18集团军),由于山西省在抗战爆发后还没有遭到日军真正的大规模攻击,被日军小规模攻击并且被占领了不少地区的绥远省只是晋绥军地盘里的次要地区,所以晋绥军建制完好并且在日军威逼局势的刺激下得以扩建,此时总兵力约20万人;三是山东省的韩复榘部鲁军,主要是第3集团军,总兵力约10万人,另有从淞沪战场上退到江苏省北部进行休整的桂军第11集团军、从淞沪战场上退到安徽省北部进行休整的桂军第21集团军协助作战,这两个集团军在上海战场损失很大并且不太方便在广西省境外招兵买马,所以此时总兵力约8万人;四是河南省境内的中央军部队,主要是刘峙的第2集团军、蒋鼎文的第4集团军、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等,这三个集团军总兵力超过20万。除此之外,华北战场上还有原东北军部队、原小西北军部队等地方军,被合编为了第20、第24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总兵力超过15万人。
林林总总加起来,华北战场上的中国军队高达约100万,华北日军只有11万余,所以国军高层才会认为“华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国军虽然眼下不能反攻华北,但稳住华北是绰绰有余的”。
蒋纬国忍不住想起原先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战前盟军为了欺骗德军,实现“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目的,特地精心准备了一个叫“坚毅作战”的欺敌计划,盟军在英国境内某地有模有样地设立一个假的美军第1集团军,建造了假的建筑物、摆放了假的仪器设备,不停发送出假的无线电报,还诡称巴顿将军正是这个第1集团军的司令,最终成功地欺骗了德军,让德军误判了盟军的登陆地点。当百万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展开大登陆时,德军的几十万主力却傻乎乎地在加来地区枕戈待旦,等着根本不会在那里出现的盟军登陆部队。
“难道日本人也在玩弄这个欺骗诡计?”蒋纬国越想越惊惧,他有股“细思恐极”感觉,因为这事如果是真的,整个中日战场局势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了。
“浩然兄!”蒋纬国急切地望向萧爻,“我们该怎么办?”
萧爻露出一种唏嘘的神色:“做不了任何事。南京军只有10万余兵力,守城还算支撑,反击是真的不行了,如果日本人要对华北下手,我们没有任何办法赶去援救华北。为今之计,就是提醒华北国军,加强防备、准备迎战。”
蒋纬国心头里涌起一股极强的无力感,他只能点点头,然后发电报给蒋介石,让蒋介石发电报给宋哲元、阎锡山、李宗仁、韩复榘、刘峙、蒋鼎文等华北国军主官,提醒他们,“日军正在大规模地向华北秘密集结重兵,预计其在最近极可能对华北展开大规模的强攻,必须提高警惕”。
这份电报并没有让蒋纬国感到任何的安心,因为他心知肚明,国军的战斗力、战斗素质、指挥体系、反应速度、机动力、装备等诸多方面都非常落后,即便得到预警,也没太大效果。
根据海统局情报处、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们的反复分析,认为,日军如果真的在玩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计,那么,华北日军在秘密得到大规模增兵后应该最早于三月中旬、最迟于三月下旬才会发动攻击。保守估计,日军把二十万兵力在明面上运送到华东,实际上运到华北,这么庞大的军力以及其所需的浩如烟海的军械辎重,绝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日军干这事还是偷偷摸摸地干的,需要费尽心思地进行遮掩和欺骗,所以需要的时间要比正常运送更长一点。
事情发展得让包括蒋纬国在内的所有中国军队高层都措手不及。
3月3日这天凌晨,还在熟睡中的蒋纬国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给惊醒,他急忙一跃而起,跑去开门。门外,萧爻满脸是参加追悼会的表情。
“日军进攻华北了。”萧爻低声道,“高强度的直接攻击。”
“这么快?”蒋纬国大吃一惊,“不是要到三月中旬或下旬吗?日军难道已经做好全面准备了?这不可能!二三十万大军,哪里能调运得如此迅速!”
“我说的是‘高强度的直接进攻’。”萧爻更正道,“不是‘大规模的直接进攻’。”
“什么意思?”蒋纬国听得不明所以。
“大约十万日军被投入了攻击。”萧爻阐述道,“只有五万是从我们这里被抽掉过去的秘密部队。”
“哪里?”蒋纬国火急火燎地看电报。
“冀南。”
“我靠!必须要让第二战区、第五战区、第六战区增援第一战区了。”
“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了。”萧爻语气波澜不惊,“第1集团军已经陷入全面大崩溃中,天亮时,冀南会全面沦陷,日军就要推到黄河边上了,第一战区的辖区在天亮时都不存在了,其它战区如何增援?还不如让第二战区、第五战区做好防卫工作。”
“怎么会这样?”蒋纬国听得极度错愕。
以南京为核心的华东战场上风平浪静,而华北战场上,炮火连天、血光如虹。三月三日这天,日军正式在中国战场上发动了战略性的大进攻。自平津会战后已经平静了四五个月的华北大地霎那间陷入前所未有的风雷狂澜中。
战报传来,整个中国为之石破天惊。
日军确实在玩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计,并且是战略层次的大手笔。此战之前,日军在华东战场上约有30万兵力,同时,日军又新建了10个师团、25万兵力,在表面上,日军把这10个师团大张旗鼓地调往华东,实际上中途却白衣渡江,运输日军这10个师团的日军船队在黄海、东海上一分为二,不到三分之一开到上海,超过三分之二开到旅顺和大连,由于日军此举是在茫茫大海上进行的,中国情报机构自然完全不知道。就以第106师团举例,该师团大张旗鼓地开向华东、开向南京战场,实际上,该师团每个联队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另外两个大队已经被送到旅顺、大连给藏了起来(日军1个联队下辖3个大队以及一些附属部队),开到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实际兵力只有五六千,但师团部、旅团部、联队部等机构一应俱全,使得中国军队误以为第106师团都在南京战场上。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究竟是两万五千人还是五六千人,南京军的侦察兵肯定是摸不清楚的。以此类推,日军新建这10个师团实际上只有五六万人被送到南京战场上,大部分都被悄悄地送到了华北战场上,不止如此,华中日军原先的那15个师团也被秘密地抽调走部队,每个师团都被调走了一个联队。因此,华东战场上的日军并非中国军队估算出的“50多万”,实际上只有“30多万”,差不多20万兵力被日军李代桃僵地悄悄送到了华北,大部分集结在被日军严密控制的旅大。
另一方面,中国军队虽然隐约察觉并怀疑日军在玩弄这个花招,但又错误地判断了日军的行动时间。日军秘密抽调了20万兵力到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误以为日军等这20万兵力都集结完毕了才会发动进攻,实际上,日军速度更快,20万兵力只有5万抵达、15万还在路上时,日军就发动了攻击。
整个中国战场都因此而峰回路转、局势巨变。
“操!”意识到自己被日本人狠狠地摆了一道后,除了这个脏话,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蒋纬国心头的愤怒、无奈以及悲凉。五万日军,人数并不多,但足以在华北战场上兴风作浪,并且后续还有十五万甚至更多日军赶去。
南京军无可奈何,因为包围南京城的日军虽然并没有五十万那么多,却也有三十万之巨,南京军能怎么办?主动出击?正中日军下怀,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军在华北大发淫威。
蒋纬国还有一点侥幸心理,国军在华北好歹有百万大军,应该能挡得住日军甚至打一场类似于平津会战的、虽然失败但也能重创日军大战吧?但事实非常残酷:华北国军一溃千里,兵败如山倒。
在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军的精心策划下,方面军第1军奉命驻守占领区以及为前线部队提供后勤辎重保障(其实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与寺内寿一大将在军事路线上产生很大分歧,所以寺内寿一大将故意不派他参加攻击),方面军第2军则大举进攻,前线军务都由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指挥,攻击部队便是该军下辖的第10、第14师团,两名师团长分别是矶谷廉介中将、土肥原贤二中将。两个师团都被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按照常理,这两个师团每个的满员兵力应该是2.5万,实际上这两个师团每个的实际兵力都高达4.5万以上,并且在重炮、坦克、机枪等重武器上更是得到三倍以上的加强,堪称“机械化加强师团”,另有飞机1000多架助战。
出征前,寺内大将亲自为两名师团长壮行:“矶谷君、土肥原君,帝国军在支那战场上能否一举扭转乾坤,很大程度就要看你们的了!”
土肥原中将肃然正色地道:“请大将阁下放心,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矶谷中将神色倨傲地道:“大将阁下,我最遗憾的事就是我的第10师团没有被调派到南京战场上,接下来,我就会向您证明,任何支那军在第10师团的面前都只是拦路的蚂蚁!”
寺内大将哈哈一笑:“好啊,我就拭目以待、敬候捷报了!”
寺内大将之所以没等后续十五万兵力抵达就发动攻击,并非他狂妄自大,虽然他确实是骄横跋扈的一个人,但他也有着精明老辣的手段和目光。寺内大将很清楚,运输二十万大军不是小事,即便竭尽全力地藏着掖着,也难保不会走漏风声,所以需要提前行动,正所谓“兵贵神速”,宁失一子,莫失一先,抢占先机后,才能抢占上风。寺内大将的用兵手段很险急,这跟一些将领走的“准备完全后再发动攻击”稳重保险路线是大相径庭的。其实,寺内大将的战术并不很稀奇,即在原先历史上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经常使用的“锥形战术”,换句话说,就是孤军深入,日军称之为“孤军突破”。具体实施的过程也很简单:派遣一支得到重装备加强后的精兵深入国军防区腹地,作为开路先锋,攻取要地作为桥头堡和基地,打乱国军的部署和防御战线的完整性,从国军的防御线上撕开一个口子,继而让后续的主力大部队涌入。这种战术其实是兵家大忌,因为孤军深入的部队很容易遭到包围而全军覆没。如果这个战术在欧洲战场上使用,那“孤军突破”的日军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因为合拢包围而来的德军、英军、法军等与日军一样都是现代化、机械化甚至程度更高的欧洲军队会把孤军深入的日军给绞杀成齑粉,但在中国战场上就另当别论了,中国军队虽然人数多于日军,可机械化程度、火力配属、航空力量、火炮重武器数量等方面都远远逊于日军,这使得区区一个师团的日军可以大摇大摆、肆无忌惮地闯入十几万中国军队的防御区域内,最后往往还能做到全身而退,中国军队纵然人数多,也拿突击进来的日军没有办法。用寺内大将的话说:“皇军孤军突入中国军队的腹地,就像钢针刺进豆腐,然后再左右旋转,钢针自然就能把豆腐给搅得稀巴烂。”
在原先历史上,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因为日军这种战术思想而产生的。国军第五战区三四十万大军死守津浦线和徐州重镇,而骄狂的日军只派来总兵力仅仅五万人的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进行“孤军突破”,结果被国军打得险些全军覆没。寺内大将此时用的就是这一手。
第10师团和第14师团,总兵力9万余,拥有重炮二三百门、坦克二三百辆、汽车超过一千辆,毋庸置疑,这两股日军集中在一点上,除了南京军,国军其它部队几乎都难以招架。
首当其冲的就是冀南的宋哲元部第1集团军。
当初平津会战后,平津沦陷,宋哲元本打算把部队收拢到河北省中部的保定,从而稳住并保住冀中和冀南,但攻陷平津后的日军在华北大平原上挟胜利之威,长驱直入、一路南下,作为对比,国军的精锐部队、不怕牺牲的部队已在平津战场上损失大半,士气和锐气都遭到很大挫败,装备和物资都消耗得濒临枯竭,无力再战,加上消极避战、保存实力思想的作怪,各部队谁也不肯去前面顶住来势汹汹的日军,各顾各一窝蜂向南逃,使得宋哲元构想中的“保定保卫战”根本就没有打响,日军在短短一天内就轻取保定,继而再度掠地百里,直到攻陷石门市(石家庄),日军才意犹未尽地停止攻击。参战国军最终撤到邯郸、邢台等冀南地带,河北省五分之四陷入日军之手。
宋哲元是一个思想非常复杂的人,他爱国,但又有着根深蒂固的军阀思想,对军阀而言,立足于乱世的命根子就是军队和地盘,可是,经过平津会战后,宋哲元部队损失过半,地盘也损失大半,虽然平津会战让宋哲元赢得了举国的赞誉、民众的热烈称颂、前所未有的荣耀,但在宋哲元心里,那些都是虚的,军队和地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看到自己剩下的仅有巴掌大的冀南一隅之地,以及残破不堪的部队,宋哲元欲哭无泪,他急切地想要扩军、扩大地盘,但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冀南的北边是日本人的占领区,东边的山东是韩复榘的地盘,西边的山西是阎锡山的地盘,南边的河南省是中央军的地盘,他完全被压缩在一个尺寸之地,没有发展空间,至于军队,地盘太小,赋税收入太少,他养不起军队,他手里也没有兵工厂,这些都注定他不可能东山再起了。宋哲元很清楚,日本人虽然暂时放过他,但只是暂时性的,日本人一旦继续南下,第一个死的就是他。在这个时候,宋哲元也不是没有摇摆过,也不是没有试图通过“特殊手段”求得自存,日本人暗示过他,韩复榘也拉拢过他,不排除宋哲元确实曾有些什么想法,但最终,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之前,他还是把持住了最后的底线,没有答应日本人的诱降,只是跟日本人虚与委蛇、拖延时间,他也没有答应韩复榘的拉拢(为了向蒋介石证明自己的“忠诚”以及为了能跟蒋介石捞些好处,宋哲元在背后向蒋介石告密,把韩复榘出卖了。)。
由于宋哲元在平津会战中出力极大,因此,虽然他是地方军出身,蒋介石并未卸磨杀驴,没有裁撤他的部队,但肯定不会让他扩军的,只是给他授勋、升官、赏钱等等。平津会战后,蒋介石拨给宋哲元三百万元经费,一部分是嘉奖,一部分是军费,剩下的用于修建冀南工事。宋哲元拿到这笔巨款后,拿出一部分发给部下官兵,又拿出一部分发给十多名将级军官用于笼络人心,因为第1集团军眼下摇摇欲坠,内部官兵越来越人心不稳,越来越多的官兵打算投靠中央军,宋哲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必须要笼络人心,所以没剩多少钱去修建工事。
很显然,此时的第1集团军虽然在表面上拥有十万之众,但已经彻底的一蹶不振了。
3月3日凌晨3时,蓄谋已久且准备充分的日军第10、第14师团突然猛攻邯郸、邢台,第1集团军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陷入全盘大崩溃中,各部都被日军打得猝不及防、惊慌失措,甚至是一触即溃、望风披靡。究其根本,一是第1集团军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老兵损失殆尽,精英军官要么伤亡要么人心不稳,武器装备也十分匮乏,二是第1集团军几乎对此没有防备,上下都认为日军会在南京继续用兵,没想到会突然间对自己进攻,三是第1集团军内部思想混乱,宋哲元也意志消沉,四是日军确实非常强大。这么多原因,导致第1集团军在开战后迅速分崩离析。
凌晨4时20分,日军第14师团攻陷邢台;
凌晨4时50分,日军第10师团攻陷邯郸;
天亮后,日军横扫千军、势如破竹,仅仅用不到四个小时就攻占河北省剩下的冀南地区,完全占领河北省全境,彻底击溃宋哲元部第1集团军。日军伤亡不到两千,杀伤第1集团军一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打散五万余人。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在被卫兵们送到河北省最南部的大名县后,宋哲元喃喃自语着看着漫山遍野的属于自己部队但正在仓惶逃跑的残兵败将,脑子一片空白,眼睛发直,他知道,自己最后还拥有的一点东西都没有了,突然间,他跌倒在地,浑身麻木,不能言语,急忙被卫兵们驱车送往河南省境内。后经检查,因为心情极度抑郁焦虑、情绪过于激动,宋哲元突发了脑血栓和脑中风,从此黯然地离开了军政界,退出了民国舞台,两年后在重庆郁郁而终。
华北大崩溃此时只是拉开序幕而已。
整个二月中下旬,南京战场上的日军只干了两件事,一是大规模地向南京增兵调运物资,二是驱民入城。在南京军反击战中被全歼一个师团、损失兵员三万五千余人的日军一改以往睚眦必报的凶悍狭隘,变得谨小慎微、沉稳保守起来,只是专心致志地干着这两件事,除了十多起的袭扰、试探、遭遇作战外,日军没有对南京军发动联队级别和联队级别以上的攻势。
截至3月1日,除去被送出南京城的人员和死亡人员,南京城内此时共有约29万人口,组成部分包括:正规军可战之兵7万余(包括增援的第74师和预备第2师)、民兵4万余、青壮年民工3万余(大部分可转化为民兵)、伤者4万余(基本是伤兵,已被送走五六千人,被送走的都是重伤员或残疾者,剩下这四万余伤者里,两万五千余人是可康复痊愈的轻度或中度伤者)、老弱妇孺平民10万余(已被送走三万余)。
被日军驱赶入南京城内的老弱妇孺以平均每天5000人的速度在增加着。南京对此无可奈何,不接受肯定不行,接受后将其转移是很困难的,海军的船队毕竟运力有限,还要运走南京军的重伤员和残疾军人,所以南京城此时的人口比起战前的20余万不减反增,城内“人气日益旺盛”,随处可见满头白发、老态龙钟的花甲老人,牙牙学语、少不更事的儿童以及从少女到少妇、从姑娘到大娘各年龄段都有的女子。
南京军死守南京城三个月,给外围的国军主力大部队争取到了三个月的宝贵时间,武汉军委会的高层们在这三个月内不敢懈怠,一直忙着整军经武、重建部队。三个月忙碌下来后,国军勉强从开战初期的损失惨重、建制混乱、指挥失序中喘回一口气,不少工作得到了恢复。
国军的战区目前共成立了七个,分别是:
第一战区(河北省、察哈尔省、平津),司令长官宋哲元,副司令长官鹿钟麟;
第二战区(山西省、绥远省),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朱德;
第三战区(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司令长官顾祝同,副司令长官张发奎;
第四战区(福建省、广东省),司令长官陈绍宽,副司令长官余汉谋;
第五战区(江苏省北部、山东省),司令长官李宗仁,副司令长官韩复榘;
第六战区(河南省、安徽省),司令长官刘峙,副司令长官蒋鼎文;
第七战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司令长官刘湘,副司令长官陈诚。
不包括南京军在内,经过整顿和一定扩充后的国军(包括中央军、地方军、中共军在内)此时共被编建为30个集团军和30个军团,总兵力超过300万。
三百多万国军,在规模上确实很庞大,但实际战斗力则是难以令人乐观的。此时中国的国防“强度”可以打这么一个比喻:首都南京是一个核桃,除此之外,中国其余地区基本上都是豆腐。南京城是一个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日军几十万精兵,南京军同时却也是“吸血鬼”,吸取了中国军队大量的“营养”,包括大批身经百战、素质过硬的老兵和大批的军械重武器。
南京卫戍司令部内,蒋纬国把海统局零零散散搜集到的情报递给萧爻,萧爻看完后神色凝重,沉吟半晌后,他蹙眉道:“难道日本人在玩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计?”
“浩然兄,你的意思是...”蒋纬国有些惴惴不安。
萧爻走到墙上地图前:“参座,如果海统局提供的情报都是无误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要思考一个非常可怕的可能性,日本人在假装要全力一搏地攻打南京,实际上则在磨刀霍霍,准备对华北下手!日军步兵第123联队隶属于日军第106师团,该师团按道理应该在南京城西部的马鞍山一带,但该联队的士兵却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天津,这说明什么?说明正在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可能只是一个空架子,或者,该师团的主力已经被秘密地抽调到了华北。日军第106师团,满员两万五千人,可以架设一下,在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也许实际上只有一二个联队、四五千人,但大张旗鼓地打出第106师团的架势,同时,消失的那两万人却秘而不宣地被运到了华北,所以,第106师团只有一小部分人马在南京,主力其实在华北。以此类推,第106师团是这样,南京战场上的其它师团呢?也许都是这种情况。”
蒋纬国隐隐间不寒而栗,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萧爻眯起眼:“还有海统局上海站发现的那个情况,似乎也是一种佐证。日军正在大摇大摆地向南京增兵,同时玩弄‘树上开花’的诡计,明增暗减。什么意思?可以假设,日军白天向南京增派一万人马,但在夜里却暗地里又把这一万人马都悄悄运回,甚至运走的更多,运来一万,运走一万五,所以他们的运输船才会出现白天吃水深三米、晚上吃水深四米半的怪异情况。”
“你的意思是...”蒋纬国紧紧地看着萧爻,“目前,包括南京战场在内的整个华东地区,日军华中方面军现在有25个师团、3个重炮旅团、2个混成旅团,看上去规模庞大,实际上...都是假的?”
“不!”萧爻摇头,“不能说‘都是假的’,应该说,真真假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日军的这么多部队,我们情报部门肯定不可能把每个师团、每个旅团的底细都查得清清楚楚,所以,日本人玩弄鱼目混珠、偷天换日的花招,有的部队是货真价实的齐装满员,有的部队只是一个空架子,真真假假混在一起,我们想要搞清楚,难如登天。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华东战场上的日军五十万大军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可能只有三十万甚至只有二十万,少掉的那么多部队其实都被日本人秘密地偷运到了华北。参座,日军兵力雄厚,不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他们完全可以左右开弓、两线开战。”
蒋纬国用微微颤抖的手点起一根香烟,他感到极度的紧张、不安、焦躁,这要比五十万日军攻击南京更让他感到紧张、不安、焦躁。五十万日军,原以为都是来打南京的,实际上,真正打南京的日军只有三二十万,“消失掉的”二三十万则跑到华北去了。华北战场上出现二三十万日军,会是怎么后果?蒋纬国想想就头皮发麻。
从表面上看,正在侵略中国的日军分为两大军事集团(不包括关东军和台湾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比起规模的话,华北日军远远少于华中日军,因为华北日军目前只有四个师团,日军的华北方面军目前是这样的:
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参谋长河边正三少将;
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下辖第7、第26师团;
方面军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下辖第10、第14师团;
方面军直属部队包括航空兵部队、宪兵部队、炮兵部队等;
整个方面军总兵力11万余,另有10余万伪军协助作战。
很显然,华北方面军的规模、实力、威胁性都大不如华中方面军,因此国军高层认为“华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国军虽然眼下不能反攻华北,但稳住华北是绰绰有余的”。目前,在华北防备日军的部队包括四大部分:一是退守到河北省南部的宋哲元部第1集团军,该部属于大西北军余脉,在平津会战中损失惨重,但日军随后忙着打淞沪会战和南京战役,没有继续对其赶尽杀绝,所以该部在冀南一带休整好几个月后,恢复了不少元气,全集团军此时总兵力10万余;二是山西省和绥远省的阎锡山部晋绥军,包括第6、第7、第13集团军(以及在名义上听命于阎锡山的第18集团军),由于山西省在抗战爆发后还没有遭到日军真正的大规模攻击,被日军小规模攻击并且被占领了不少地区的绥远省只是晋绥军地盘里的次要地区,所以晋绥军建制完好并且在日军威逼局势的刺激下得以扩建,此时总兵力约20万人;三是山东省的韩复榘部鲁军,主要是第3集团军,总兵力约10万人,另有从淞沪战场上退到江苏省北部进行休整的桂军第11集团军、从淞沪战场上退到安徽省北部进行休整的桂军第21集团军协助作战,这两个集团军在上海战场损失很大并且不太方便在广西省境外招兵买马,所以此时总兵力约8万人;四是河南省境内的中央军部队,主要是刘峙的第2集团军、蒋鼎文的第4集团军、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等,这三个集团军总兵力超过20万。除此之外,华北战场上还有原东北军部队、原小西北军部队等地方军,被合编为了第20、第24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总兵力超过15万人。
林林总总加起来,华北战场上的中国军队高达约100万,华北日军只有11万余,所以国军高层才会认为“华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国军虽然眼下不能反攻华北,但稳住华北是绰绰有余的”。
蒋纬国忍不住想起原先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战前盟军为了欺骗德军,实现“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目的,特地精心准备了一个叫“坚毅作战”的欺敌计划,盟军在英国境内某地有模有样地设立一个假的美军第1集团军,建造了假的建筑物、摆放了假的仪器设备,不停发送出假的无线电报,还诡称巴顿将军正是这个第1集团军的司令,最终成功地欺骗了德军,让德军误判了盟军的登陆地点。当百万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展开大登陆时,德军的几十万主力却傻乎乎地在加来地区枕戈待旦,等着根本不会在那里出现的盟军登陆部队。
“难道日本人也在玩弄这个欺骗诡计?”蒋纬国越想越惊惧,他有股“细思恐极”感觉,因为这事如果是真的,整个中日战场局势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了。
“浩然兄!”蒋纬国急切地望向萧爻,“我们该怎么办?”
萧爻露出一种唏嘘的神色:“做不了任何事。南京军只有10万余兵力,守城还算支撑,反击是真的不行了,如果日本人要对华北下手,我们没有任何办法赶去援救华北。为今之计,就是提醒华北国军,加强防备、准备迎战。”
蒋纬国心头里涌起一股极强的无力感,他只能点点头,然后发电报给蒋介石,让蒋介石发电报给宋哲元、阎锡山、李宗仁、韩复榘、刘峙、蒋鼎文等华北国军主官,提醒他们,“日军正在大规模地向华北秘密集结重兵,预计其在最近极可能对华北展开大规模的强攻,必须提高警惕”。
这份电报并没有让蒋纬国感到任何的安心,因为他心知肚明,国军的战斗力、战斗素质、指挥体系、反应速度、机动力、装备等诸多方面都非常落后,即便得到预警,也没太大效果。
根据海统局情报处、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们的反复分析,认为,日军如果真的在玩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计,那么,华北日军在秘密得到大规模增兵后应该最早于三月中旬、最迟于三月下旬才会发动攻击。保守估计,日军把二十万兵力在明面上运送到华东,实际上运到华北,这么庞大的军力以及其所需的浩如烟海的军械辎重,绝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日军干这事还是偷偷摸摸地干的,需要费尽心思地进行遮掩和欺骗,所以需要的时间要比正常运送更长一点。
事情发展得让包括蒋纬国在内的所有中国军队高层都措手不及。
3月3日这天凌晨,还在熟睡中的蒋纬国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给惊醒,他急忙一跃而起,跑去开门。门外,萧爻满脸是参加追悼会的表情。
“日军进攻华北了。”萧爻低声道,“高强度的直接攻击。”
“这么快?”蒋纬国大吃一惊,“不是要到三月中旬或下旬吗?日军难道已经做好全面准备了?这不可能!二三十万大军,哪里能调运得如此迅速!”
“我说的是‘高强度的直接进攻’。”萧爻更正道,“不是‘大规模的直接进攻’。”
“什么意思?”蒋纬国听得不明所以。
“大约十万日军被投入了攻击。”萧爻阐述道,“只有五万是从我们这里被抽掉过去的秘密部队。”
“哪里?”蒋纬国火急火燎地看电报。
“冀南。”
“我靠!必须要让第二战区、第五战区、第六战区增援第一战区了。”
“我看,没有那个必要了。”萧爻语气波澜不惊,“第1集团军已经陷入全面大崩溃中,天亮时,冀南会全面沦陷,日军就要推到黄河边上了,第一战区的辖区在天亮时都不存在了,其它战区如何增援?还不如让第二战区、第五战区做好防卫工作。”
“怎么会这样?”蒋纬国听得极度错愕。
以南京为核心的华东战场上风平浪静,而华北战场上,炮火连天、血光如虹。三月三日这天,日军正式在中国战场上发动了战略性的大进攻。自平津会战后已经平静了四五个月的华北大地霎那间陷入前所未有的风雷狂澜中。
战报传来,整个中国为之石破天惊。
日军确实在玩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计,并且是战略层次的大手笔。此战之前,日军在华东战场上约有30万兵力,同时,日军又新建了10个师团、25万兵力,在表面上,日军把这10个师团大张旗鼓地调往华东,实际上中途却白衣渡江,运输日军这10个师团的日军船队在黄海、东海上一分为二,不到三分之一开到上海,超过三分之二开到旅顺和大连,由于日军此举是在茫茫大海上进行的,中国情报机构自然完全不知道。就以第106师团举例,该师团大张旗鼓地开向华东、开向南京战场,实际上,该师团每个联队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另外两个大队已经被送到旅顺、大连给藏了起来(日军1个联队下辖3个大队以及一些附属部队),开到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实际兵力只有五六千,但师团部、旅团部、联队部等机构一应俱全,使得中国军队误以为第106师团都在南京战场上。南京战场上的第106师团究竟是两万五千人还是五六千人,南京军的侦察兵肯定是摸不清楚的。以此类推,日军新建这10个师团实际上只有五六万人被送到南京战场上,大部分都被悄悄地送到了华北战场上,不止如此,华中日军原先的那15个师团也被秘密地抽调走部队,每个师团都被调走了一个联队。因此,华东战场上的日军并非中国军队估算出的“50多万”,实际上只有“30多万”,差不多20万兵力被日军李代桃僵地悄悄送到了华北,大部分集结在被日军严密控制的旅大。
另一方面,中国军队虽然隐约察觉并怀疑日军在玩弄这个花招,但又错误地判断了日军的行动时间。日军秘密抽调了20万兵力到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误以为日军等这20万兵力都集结完毕了才会发动进攻,实际上,日军速度更快,20万兵力只有5万抵达、15万还在路上时,日军就发动了攻击。
整个中国战场都因此而峰回路转、局势巨变。
“操!”意识到自己被日本人狠狠地摆了一道后,除了这个脏话,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蒋纬国心头的愤怒、无奈以及悲凉。五万日军,人数并不多,但足以在华北战场上兴风作浪,并且后续还有十五万甚至更多日军赶去。
南京军无可奈何,因为包围南京城的日军虽然并没有五十万那么多,却也有三十万之巨,南京军能怎么办?主动出击?正中日军下怀,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军在华北大发淫威。
蒋纬国还有一点侥幸心理,国军在华北好歹有百万大军,应该能挡得住日军甚至打一场类似于平津会战的、虽然失败但也能重创日军大战吧?但事实非常残酷:华北国军一溃千里,兵败如山倒。
在日军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军的精心策划下,方面军第1军奉命驻守占领区以及为前线部队提供后勤辎重保障(其实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与寺内寿一大将在军事路线上产生很大分歧,所以寺内寿一大将故意不派他参加攻击),方面军第2军则大举进攻,前线军务都由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中将指挥,攻击部队便是该军下辖的第10、第14师团,两名师团长分别是矶谷廉介中将、土肥原贤二中将。两个师团都被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按照常理,这两个师团每个的满员兵力应该是2.5万,实际上这两个师团每个的实际兵力都高达4.5万以上,并且在重炮、坦克、机枪等重武器上更是得到三倍以上的加强,堪称“机械化加强师团”,另有飞机1000多架助战。
出征前,寺内大将亲自为两名师团长壮行:“矶谷君、土肥原君,帝国军在支那战场上能否一举扭转乾坤,很大程度就要看你们的了!”
土肥原中将肃然正色地道:“请大将阁下放心,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矶谷中将神色倨傲地道:“大将阁下,我最遗憾的事就是我的第10师团没有被调派到南京战场上,接下来,我就会向您证明,任何支那军在第10师团的面前都只是拦路的蚂蚁!”
寺内大将哈哈一笑:“好啊,我就拭目以待、敬候捷报了!”
寺内大将之所以没等后续十五万兵力抵达就发动攻击,并非他狂妄自大,虽然他确实是骄横跋扈的一个人,但他也有着精明老辣的手段和目光。寺内大将很清楚,运输二十万大军不是小事,即便竭尽全力地藏着掖着,也难保不会走漏风声,所以需要提前行动,正所谓“兵贵神速”,宁失一子,莫失一先,抢占先机后,才能抢占上风。寺内大将的用兵手段很险急,这跟一些将领走的“准备完全后再发动攻击”稳重保险路线是大相径庭的。其实,寺内大将的战术并不很稀奇,即在原先历史上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经常使用的“锥形战术”,换句话说,就是孤军深入,日军称之为“孤军突破”。具体实施的过程也很简单:派遣一支得到重装备加强后的精兵深入国军防区腹地,作为开路先锋,攻取要地作为桥头堡和基地,打乱国军的部署和防御战线的完整性,从国军的防御线上撕开一个口子,继而让后续的主力大部队涌入。这种战术其实是兵家大忌,因为孤军深入的部队很容易遭到包围而全军覆没。如果这个战术在欧洲战场上使用,那“孤军突破”的日军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因为合拢包围而来的德军、英军、法军等与日军一样都是现代化、机械化甚至程度更高的欧洲军队会把孤军深入的日军给绞杀成齑粉,但在中国战场上就另当别论了,中国军队虽然人数多于日军,可机械化程度、火力配属、航空力量、火炮重武器数量等方面都远远逊于日军,这使得区区一个师团的日军可以大摇大摆、肆无忌惮地闯入十几万中国军队的防御区域内,最后往往还能做到全身而退,中国军队纵然人数多,也拿突击进来的日军没有办法。用寺内大将的话说:“皇军孤军突入中国军队的腹地,就像钢针刺进豆腐,然后再左右旋转,钢针自然就能把豆腐给搅得稀巴烂。”
在原先历史上,著名的台儿庄大捷就是因为日军这种战术思想而产生的。国军第五战区三四十万大军死守津浦线和徐州重镇,而骄狂的日军只派来总兵力仅仅五万人的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进行“孤军突破”,结果被国军打得险些全军覆没。寺内大将此时用的就是这一手。
第10师团和第14师团,总兵力9万余,拥有重炮二三百门、坦克二三百辆、汽车超过一千辆,毋庸置疑,这两股日军集中在一点上,除了南京军,国军其它部队几乎都难以招架。
首当其冲的就是冀南的宋哲元部第1集团军。
当初平津会战后,平津沦陷,宋哲元本打算把部队收拢到河北省中部的保定,从而稳住并保住冀中和冀南,但攻陷平津后的日军在华北大平原上挟胜利之威,长驱直入、一路南下,作为对比,国军的精锐部队、不怕牺牲的部队已在平津战场上损失大半,士气和锐气都遭到很大挫败,装备和物资都消耗得濒临枯竭,无力再战,加上消极避战、保存实力思想的作怪,各部队谁也不肯去前面顶住来势汹汹的日军,各顾各一窝蜂向南逃,使得宋哲元构想中的“保定保卫战”根本就没有打响,日军在短短一天内就轻取保定,继而再度掠地百里,直到攻陷石门市(石家庄),日军才意犹未尽地停止攻击。参战国军最终撤到邯郸、邢台等冀南地带,河北省五分之四陷入日军之手。
宋哲元是一个思想非常复杂的人,他爱国,但又有着根深蒂固的军阀思想,对军阀而言,立足于乱世的命根子就是军队和地盘,可是,经过平津会战后,宋哲元部队损失过半,地盘也损失大半,虽然平津会战让宋哲元赢得了举国的赞誉、民众的热烈称颂、前所未有的荣耀,但在宋哲元心里,那些都是虚的,军队和地盘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看到自己剩下的仅有巴掌大的冀南一隅之地,以及残破不堪的部队,宋哲元欲哭无泪,他急切地想要扩军、扩大地盘,但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冀南的北边是日本人的占领区,东边的山东是韩复榘的地盘,西边的山西是阎锡山的地盘,南边的河南省是中央军的地盘,他完全被压缩在一个尺寸之地,没有发展空间,至于军队,地盘太小,赋税收入太少,他养不起军队,他手里也没有兵工厂,这些都注定他不可能东山再起了。宋哲元很清楚,日本人虽然暂时放过他,但只是暂时性的,日本人一旦继续南下,第一个死的就是他。在这个时候,宋哲元也不是没有摇摆过,也不是没有试图通过“特殊手段”求得自存,日本人暗示过他,韩复榘也拉拢过他,不排除宋哲元确实曾有些什么想法,但最终,在国家和民族的大是大非之前,他还是把持住了最后的底线,没有答应日本人的诱降,只是跟日本人虚与委蛇、拖延时间,他也没有答应韩复榘的拉拢(为了向蒋介石证明自己的“忠诚”以及为了能跟蒋介石捞些好处,宋哲元在背后向蒋介石告密,把韩复榘出卖了。)。
由于宋哲元在平津会战中出力极大,因此,虽然他是地方军出身,蒋介石并未卸磨杀驴,没有裁撤他的部队,但肯定不会让他扩军的,只是给他授勋、升官、赏钱等等。平津会战后,蒋介石拨给宋哲元三百万元经费,一部分是嘉奖,一部分是军费,剩下的用于修建冀南工事。宋哲元拿到这笔巨款后,拿出一部分发给部下官兵,又拿出一部分发给十多名将级军官用于笼络人心,因为第1集团军眼下摇摇欲坠,内部官兵越来越人心不稳,越来越多的官兵打算投靠中央军,宋哲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必须要笼络人心,所以没剩多少钱去修建工事。
很显然,此时的第1集团军虽然在表面上拥有十万之众,但已经彻底的一蹶不振了。
3月3日凌晨3时,蓄谋已久且准备充分的日军第10、第14师团突然猛攻邯郸、邢台,第1集团军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陷入全盘大崩溃中,各部都被日军打得猝不及防、惊慌失措,甚至是一触即溃、望风披靡。究其根本,一是第1集团军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老兵损失殆尽,精英军官要么伤亡要么人心不稳,武器装备也十分匮乏,二是第1集团军几乎对此没有防备,上下都认为日军会在南京继续用兵,没想到会突然间对自己进攻,三是第1集团军内部思想混乱,宋哲元也意志消沉,四是日军确实非常强大。这么多原因,导致第1集团军在开战后迅速分崩离析。
凌晨4时20分,日军第14师团攻陷邢台;
凌晨4时50分,日军第10师团攻陷邯郸;
天亮后,日军横扫千军、势如破竹,仅仅用不到四个小时就攻占河北省剩下的冀南地区,完全占领河北省全境,彻底击溃宋哲元部第1集团军。日军伤亡不到两千,杀伤第1集团军一万余人,俘虏三万余人,打散五万余人。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在被卫兵们送到河北省最南部的大名县后,宋哲元喃喃自语着看着漫山遍野的属于自己部队但正在仓惶逃跑的残兵败将,脑子一片空白,眼睛发直,他知道,自己最后还拥有的一点东西都没有了,突然间,他跌倒在地,浑身麻木,不能言语,急忙被卫兵们驱车送往河南省境内。后经检查,因为心情极度抑郁焦虑、情绪过于激动,宋哲元突发了脑血栓和脑中风,从此黯然地离开了军政界,退出了民国舞台,两年后在重庆郁郁而终。
华北大崩溃此时只是拉开序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