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无人配送进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未来超级智能系统最新章节!
既然快递小哥跟外卖小哥这会儿在网上吐槽的最厉害,那么刘凡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无人配送这个事情。
无人配送,像菜鸟、京东、美团和饿了么等早几年就开始做了,也已经做出来了,但都是作为人工配送的一个辅助,比如快递行业的无人配送车,只是帮快递员把东西送到了小区,但到了小区之后还是要快递员去配送或者放到指定的待收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可以自己去按电梯自己爬楼梯还要找出对应的东西给客户的配送机器,而且配送过程中还有很多交互问题,需要打电话需要沟通需要当面验货的话,都是难题。
外卖配送在交互方面可能稍微好一点毕竟外卖一般不怎么值钱不需要沟通什么,但是首先外卖的配送车也不能上楼,还有一点,外卖配送车做不到像快递配送车这样一次性运一车货,而且快递的无人车是从类似分拣站拉出来的,很方便,客户也不催,正常上午到城市下午能送到就行了。
可是外卖不一样啊,外卖是有时效性的,客户点完餐,你再怎么墨迹,一小时内总要送达吧,你还得规划合适的路线,你的配送车每次可能就只能送一个餐,那真的大范围使用的话,得造多少无人外卖配送车,到时候上路会不会出现问题,这些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也许有人说,用无人机啊,不是方便了,不会堵车也不用上楼直接从窗户送。但是华夏的领空管制问题无法突破,刘凡也跟官府沟通过,大范围的无人机在城区使用根本不可能实现。
刘凡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想想华夏人的快递量和点餐量,到时候大家一出门,抬头就是乌压压的一片无人机,就问你慌不慌,有人正好点了一份汤,一阵风刮过下面的人全免费喝汤了。
而且这还会引发安全隐患,因为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所以在刘凡看来,无人机配送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小范围还行,大范围不可能,真正要实现大范围的无人配送,只能是走路面,好好考虑怎么解决上面那些问题就对了。
骑个小电驴来到木龙实验室,此时的木龙实验室灯火通明,刘凡可以摸着良心说,自己从来没有在企业内部宣扬过加班文化,但木龙科技的员工,尤其是研发人员,真是是赶他们回家都不走,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扯淡,但这就是现实。
尤其是那些没成家没对象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睡个几天几晚的非常常见。要知道在木龙科技搞的科研项目,随便拿出来一个只要成功至少是个大创新,这是一个成就人的地方,而且木龙科技招来的科研人员,本就最看重的是他的科研态度。
另外,在木龙科技搞科研真的没有后顾之忧,只要你的实力足够进木龙科技,工资肯定不会低,买房有购房补贴,租房公司提供免费宿舍,如果你在公司呆满三年还有分红,木龙科技的分红可不得了,那可是真正的把公司利润拿出来分。
不夸张的说,只要你不是一个追求奢靡的人,只要你对象不异常败家,只要你父母没有欠债百万以上,只要你孩子不坑爹,在木龙科技你正常干,工资肯定花不完。
所以总结来说,木龙科技又给大家提供了钱,又给大家提供了梦想,自愿加班真的很正常,而且偏偏这个老板还非要给加班工资。
来到三楼无人配送研究部,刘凡敲门走了进去。
“刘总。”
刘凡点头示意了一下,“现在进度怎么样了?”
整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萧科上前回道,“快递行业的无人配送已经做过多次线下实验和线上模拟了,可以说是很成熟了。现在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外卖行业上,外卖行业的时效性为是整个配送方案中最大的一个难点。”
萧科说着示意刘凡往前走,在走到大屏前,刘凡多看了一眼在一旁摆放着的几个配送机器人,这些配送机器人并不具备人形,毕竟只是送快递送外卖的,搞成人形机器人就太奢侈了,大概外形就是在方形小车上装配了机械臂和机械脚,能上下楼梯,能按电梯能从“肚子”里取出快递或者外卖。
针对货物的大小,现在总共有12个型号的配送机器人。
“刘总您看。”来到电脑前,萧科打断了刘凡对配送机器人的关注,“这是我们通过外卖行业提供的大数据进行的模拟实验结果,就目前跟官府达成的协议来看,我们要做小型的外卖配送车肯定是属于非机动车,也就是要走非机动车道,可是随着现在车辆越来越多,各个城市的非机动车道都越来越窄,就算按照现在每天的外卖配送量,一旦全部采用外卖配送车,如何在非机动车上正常行驶是一个难题。
如果想要减少配送车的数量,那配送车的设计就要改,而且要从高度下手,太高的话是不符合规定的,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一辆配送车要送多份外卖的话,本身也会影响配送时间。
为此我们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小型配送车+配送大车的结合,这就有点类似快递的那个思路,在餐饮区、小区、写字楼区都配备数量充足的配送机器人,然后由流动性送餐大车进行区域的外卖收取及外卖卸载工作。
我们做过很多次实验,依托于我们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的最优路线规划,这个方法是可以尽可能持平于现在的人工送餐速度。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堵车问题无法避免,一旦出现堵车,就会出现区域性的送餐延误现象。
总体来说,我们的思路就是短途由小型配送车直接配送,长途采取小型配送车+配送大车结合的模式,在80%的情况下能达到现在的送餐速度。但这已经是我们能找出的最有效的配送方案了。
可惜这个方案还有一个问题,投入会非常大,这不像快递行业,仓库就那么几个,外卖店太多了,每个区域我们都要投入大量的配送车,虽然是一次性投入,可这个投入对平台来说,依旧很难接受。
现在我们想到的一个办法是在配送车上开放广告位,这样能稍微平衡一下投入。但平台方似乎还是很难接受这个投入。”
刘凡快速浏览着电脑上的实验数据,“如果我一定要在现有的方案上更进一步的提升配送速度,你觉得提供哪些支持有可能会实现。”
萧科回答的很快,“要么开辟外卖转用道,这个之前我们跟官府也提到过,感觉有进一步谈下去的希望,要么在设备设计上再做优化,这个可能就需要其他一些项目组的同事帮忙了,再或者,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人工智能水平。
其实在非机动车道上的行驶比在机动车道上的行驶麻烦的多,虽然我们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做的很成熟,但同样的人工智能水平用到电动配送车上,还是差了很多,而且如果能提升整体的人工智能水平的话,在配送路线规划,取餐方案规划,小型配送车和配送大车之间的衔接等都可以更优化,肯定能提升整体的配送效率。”
刘凡点了点头,对着众人道,“现在无人驾驶网约车出来,以后无人驾驶这个行业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了,再加上现在外围的情况,是时候再扔一枚炸弹下去了。”
萧科听懂了刘凡的意思,脸色马上变得震惊起来,“刘总,我们的人工智能,真的还有优化的空间?”
刘凡笑着拍了拍萧科的肩膀,“萧叔叔,你这个老江湖不会不懂技术储备吧?”
...
既然快递小哥跟外卖小哥这会儿在网上吐槽的最厉害,那么刘凡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无人配送这个事情。
无人配送,像菜鸟、京东、美团和饿了么等早几年就开始做了,也已经做出来了,但都是作为人工配送的一个辅助,比如快递行业的无人配送车,只是帮快递员把东西送到了小区,但到了小区之后还是要快递员去配送或者放到指定的待收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出可以自己去按电梯自己爬楼梯还要找出对应的东西给客户的配送机器,而且配送过程中还有很多交互问题,需要打电话需要沟通需要当面验货的话,都是难题。
外卖配送在交互方面可能稍微好一点毕竟外卖一般不怎么值钱不需要沟通什么,但是首先外卖的配送车也不能上楼,还有一点,外卖配送车做不到像快递配送车这样一次性运一车货,而且快递的无人车是从类似分拣站拉出来的,很方便,客户也不催,正常上午到城市下午能送到就行了。
可是外卖不一样啊,外卖是有时效性的,客户点完餐,你再怎么墨迹,一小时内总要送达吧,你还得规划合适的路线,你的配送车每次可能就只能送一个餐,那真的大范围使用的话,得造多少无人外卖配送车,到时候上路会不会出现问题,这些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也许有人说,用无人机啊,不是方便了,不会堵车也不用上楼直接从窗户送。但是华夏的领空管制问题无法突破,刘凡也跟官府沟通过,大范围的无人机在城区使用根本不可能实现。
刘凡想了想也觉得很有道理,想想华夏人的快递量和点餐量,到时候大家一出门,抬头就是乌压压的一片无人机,就问你慌不慌,有人正好点了一份汤,一阵风刮过下面的人全免费喝汤了。
而且这还会引发安全隐患,因为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所以在刘凡看来,无人机配送基本上是无法实现的,小范围还行,大范围不可能,真正要实现大范围的无人配送,只能是走路面,好好考虑怎么解决上面那些问题就对了。
骑个小电驴来到木龙实验室,此时的木龙实验室灯火通明,刘凡可以摸着良心说,自己从来没有在企业内部宣扬过加班文化,但木龙科技的员工,尤其是研发人员,真是是赶他们回家都不走,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扯淡,但这就是现实。
尤其是那些没成家没对象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睡个几天几晚的非常常见。要知道在木龙科技搞的科研项目,随便拿出来一个只要成功至少是个大创新,这是一个成就人的地方,而且木龙科技招来的科研人员,本就最看重的是他的科研态度。
另外,在木龙科技搞科研真的没有后顾之忧,只要你的实力足够进木龙科技,工资肯定不会低,买房有购房补贴,租房公司提供免费宿舍,如果你在公司呆满三年还有分红,木龙科技的分红可不得了,那可是真正的把公司利润拿出来分。
不夸张的说,只要你不是一个追求奢靡的人,只要你对象不异常败家,只要你父母没有欠债百万以上,只要你孩子不坑爹,在木龙科技你正常干,工资肯定花不完。
所以总结来说,木龙科技又给大家提供了钱,又给大家提供了梦想,自愿加班真的很正常,而且偏偏这个老板还非要给加班工资。
来到三楼无人配送研究部,刘凡敲门走了进去。
“刘总。”
刘凡点头示意了一下,“现在进度怎么样了?”
整个项目的总负责人萧科上前回道,“快递行业的无人配送已经做过多次线下实验和线上模拟了,可以说是很成熟了。现在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外卖行业上,外卖行业的时效性为是整个配送方案中最大的一个难点。”
萧科说着示意刘凡往前走,在走到大屏前,刘凡多看了一眼在一旁摆放着的几个配送机器人,这些配送机器人并不具备人形,毕竟只是送快递送外卖的,搞成人形机器人就太奢侈了,大概外形就是在方形小车上装配了机械臂和机械脚,能上下楼梯,能按电梯能从“肚子”里取出快递或者外卖。
针对货物的大小,现在总共有12个型号的配送机器人。
“刘总您看。”来到电脑前,萧科打断了刘凡对配送机器人的关注,“这是我们通过外卖行业提供的大数据进行的模拟实验结果,就目前跟官府达成的协议来看,我们要做小型的外卖配送车肯定是属于非机动车,也就是要走非机动车道,可是随着现在车辆越来越多,各个城市的非机动车道都越来越窄,就算按照现在每天的外卖配送量,一旦全部采用外卖配送车,如何在非机动车上正常行驶是一个难题。
如果想要减少配送车的数量,那配送车的设计就要改,而且要从高度下手,太高的话是不符合规定的,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一辆配送车要送多份外卖的话,本身也会影响配送时间。
为此我们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小型配送车+配送大车的结合,这就有点类似快递的那个思路,在餐饮区、小区、写字楼区都配备数量充足的配送机器人,然后由流动性送餐大车进行区域的外卖收取及外卖卸载工作。
我们做过很多次实验,依托于我们的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的最优路线规划,这个方法是可以尽可能持平于现在的人工送餐速度。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弊端,堵车问题无法避免,一旦出现堵车,就会出现区域性的送餐延误现象。
总体来说,我们的思路就是短途由小型配送车直接配送,长途采取小型配送车+配送大车结合的模式,在80%的情况下能达到现在的送餐速度。但这已经是我们能找出的最有效的配送方案了。
可惜这个方案还有一个问题,投入会非常大,这不像快递行业,仓库就那么几个,外卖店太多了,每个区域我们都要投入大量的配送车,虽然是一次性投入,可这个投入对平台来说,依旧很难接受。
现在我们想到的一个办法是在配送车上开放广告位,这样能稍微平衡一下投入。但平台方似乎还是很难接受这个投入。”
刘凡快速浏览着电脑上的实验数据,“如果我一定要在现有的方案上更进一步的提升配送速度,你觉得提供哪些支持有可能会实现。”
萧科回答的很快,“要么开辟外卖转用道,这个之前我们跟官府也提到过,感觉有进一步谈下去的希望,要么在设备设计上再做优化,这个可能就需要其他一些项目组的同事帮忙了,再或者,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人工智能水平。
其实在非机动车道上的行驶比在机动车道上的行驶麻烦的多,虽然我们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做的很成熟,但同样的人工智能水平用到电动配送车上,还是差了很多,而且如果能提升整体的人工智能水平的话,在配送路线规划,取餐方案规划,小型配送车和配送大车之间的衔接等都可以更优化,肯定能提升整体的配送效率。”
刘凡点了点头,对着众人道,“现在无人驾驶网约车出来,以后无人驾驶这个行业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了,再加上现在外围的情况,是时候再扔一枚炸弹下去了。”
萧科听懂了刘凡的意思,脸色马上变得震惊起来,“刘总,我们的人工智能,真的还有优化的空间?”
刘凡笑着拍了拍萧科的肩膀,“萧叔叔,你这个老江湖不会不懂技术储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