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范恩当尚书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好歹也是个皇帝最新章节!
大周王朝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宝贵的,而严坤拿着大周王朝的俸禄粮食,坐着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却是屁事不干,天天就知道围着郭东岩转,干着一些吹牛拍马的事。
这种情况自然是很多人无法容忍的,所以后来众人一商量,尤其是罗云平坚持给严坤再加一加胆子,最后让严坤当这礼部尚书的同时,还兼任了国子监的祭酒。
大周的国子监,其实就是湾头村原来一个李老年童生自己开办的私塾,这老童生逃荒到此地后,还带着一个幼年孙子,又没有足够的体力干农活,所以平日里就靠着开办私塾授课,靠着学生们给了束脩勉强度日。
郭东岩去年把这座只有七个学生的私塾改革为大周王朝国子监,归属官方管理,并在秋冬时候扩大了招生规模,并获得了成绩喜人的招生成效,秋冬时节一共招生七人,成功实现了在校学生翻倍增长的喜人成绩。
同时让李老头担任了礼部左侍郎,日常还是在私塾里上课,以后这李老头和严坤一起,就是大周王朝国子监里仅有的两个老师了。
但是吧,即便是罗云平力排众议,非要把严坤赶去国子监授课,但是这严坤在授课之余,依旧天天围着郭东岩转,让罗云平大为不爽,严坤贼子,是亡帝国之心不是啊!
除了严坤的人事变动比较曲折外,还有个值得一提的人事变动就是范恩!
这个原前宋国的丞相,随着赵东投降后,凭借着和孔二,罗云平他们多年喝酒的交情,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刑部侍郎。
随后郭东岩看此人虽然喜欢说大话,天天吹嘘自己以前差一点就考中秀才了,但是好歹也是个读书认字的,再说了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人,所以干脆就用起来,七部改制的时候直接让他当了刑部尚书,管着大周王朝的司法事宜。
虽然说范恩这个人其实更擅长的还是当外交官出使各国,但问题是现在凤鹤山里也没有外交事务啊,凤鹤山已经一统,大山外的几个土匪势力又距离比较远,大周王朝和他们打交道不多,至于情报收集之类的,这事已经是归属参谋部管辖了。
至于说此人并不擅长司法事务也不重要,大周王朝里大家都是半吊子,郭东岩当皇帝还不专业呢,让个喜欢刷嘴皮子,喜欢听书的半吊子读书老头去当刑部尚书怎么了?
如果范恩不能当刑部尚书,那么大周王朝里除了工部尚书杨铁匠外,其他人都是不称职的。
大周王朝里称职并且专业对口的官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工部尚书杨铁匠。
虽然技术也不咋地,但是在这大山里,他的打铁技术已经算是一流的了,整天带着一群铁匠打造修理农具,武器。
他带人打造的兵器一般般,不过打造的农具却是结实好用,为大周帝国的农业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凭这一点,人家杨铁匠就能够把工部尚书的位置做的稳当当的,嗯工部的两个侍郎也都是专业人才,一个前唐的首席工程师王铁匠,一个是前宋的武器总设计师赖铁匠。
三大铁匠主持的大周工部,可谓是精英荟萃,人杰地灵,在统一凤鹤山之后的大周王朝恢复生产浪潮里,修复了大量的兵器以及农具,为大周王朝的军备恢复,春耕的顺利进行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范恩以及工部的两大侍郎都是前唐,前宋的降官,而实际上除了他们三人外,大周王朝还接纳了其他不少降官,各部里都有。
就和范恩一样,郭东岩觉得用生不如用熟,这些降官都是彼此打了好几年交道的老朋友了,什么底细有什么能力都清楚的很。
再说了,大山里想要找到更多懂文识字,还一门心思跟你玩称帝建国把戏的人,其实不容易。
凤鹤山里万把人,逃进山里懂文识字的人虽然少,但是也有一些,那几个私塾就是这些逃进山来的读书人搞的。
但是吧,这些有能力办的起私塾的读书人,他们基本不掺三国争霸这种荒唐事,虽然他们落难了成为了流民并逃进山来讨生活,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见识,他们很清楚凤鹤山里原来的三国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三伙土匪嘛!
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陪着郭东岩,李阿大,赵东他们搞这些荒唐事的。
就连之前湾头村私塾里的李老头之前也是死活不愿意当礼部左侍郎的。
虽然这人一辈子也没考上秀才功名,但是年轻那会也是通过了县试的,中年时候又侥幸通过了府试,可是正儿八经的童生,以前老家没有被兵、匪祸害之前,在当地村子里也是属于德高望重的人。
这样的人可比普通农民知道的事情更多,自然不愿意当什么大周王朝的官。
但是郭东岩强行接受了他的私塾,又开出了只要他愿意出仕为官就给他一份俸禄,足以养活他自己以及孙子的俸禄。
威胁利诱之下,老李头才答应当这个礼部左侍郎的。
至于主动愿意玩这种称帝建国把戏,还懂文识字的人,之前都已经在三国里为官了。
所以郭东岩不用范恩他们这些降官的话,其实也找不到更多可用的人来顶替他们的缺口。
大周王朝统一了凤鹤山,控制的地盘和人口增加了后,相应需要处理的各种事务也多了起来,还是依靠罗云平他们几个人可不行,得增加几个官员,这样才能够把诸多事情办妥当。
为了的增加官员数量,郭东岩还准备着效仿李老头前例,把大周王朝治下的其他几个不愿意出仕的半读书人也给招揽了。
在郭东岩看来,三国之前招揽人才的手段还是低级了些,直接傻乎乎的问人家愿不愿意有啥用啊!
直接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啊,如果还不行就架在他们家人的脖子上啊,再大方一点给多一些粮食让他们养家。
一手刀子一手粮食,不怕人才不来。
郭东岩顺利改革了七部,并进行了人事调整后,七部结构也算是稳定了下来,而这种七部结构其实还很不完善,但是吧,现在大周王朝也只是个草台班子而已,这七部所需要的诸多官员除了尚书和侍郎勉强凑齐了外,那些司长郎中之类的官员根本就凑不齐,只能拿一群兼职的临时工凑数。
所以要求也不能太高了,勉勉强强能用就行了。
等以后规模再扩大了,或者出现什么问题需要改进的时候,郭东岩还打算再改。
反正郭东岩是没有打算死抱着传统的六部制度过日子,而是直接效仿近现代的制度建立自己的大周王朝的政治构架。
七部职权明确了后,这事情处理起来也就顺畅多了,很多鸡毛蒜皮的事也就不用再拿到御前来讨论了。
这御前讨论的事都是大事要事了,比如说春耕后商讨的湾头村大开发事宜,大周王朝准备对湾头村周边的几个平缓山谷进行大规模开发,以开垦出来更多的耕地。
这种大规模的开发,可能需要征集数百名劳动力,对大周王朝而言乃是妥妥的大事。
这种以举国之力开发一片地区的事情,必然是不能轻举妄动,负责农桑事务的户部也不能擅自定夺,需要拿到御前商议。
商议的时候,郭东岩坐在上头听着他们争论。
从罗云平他们一群人的商讨来看,其实大家都同意对湾头村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但是这开发需要劳动力啊,需要粮食啊,需要工具啊。
而针对这些,大家是产生了分歧。
比如罗云平希望军方能够支援一些人手帮忙干活,毕竟湾头村周边地区开发规模太大,需要的劳动力至少好几百呢,湾头村这边虽然青壮也多,但是事情本来就多,照顾原有的庄稼就得耗费大量劳动力,一时间也很难挤出数百劳动力去开荒。至于从其他地方抽调青壮,其他地方也有类似开荒的行动啊,就算不开荒也需要修水渠筑堤坝等大型工程啊。
所以罗云平就把主意打到了军方头上,但是吧,如今的参谋部尚书,兼任第三哨的哨官秦五郎也是不乐意。
他们的训练任务也很紧张啊,过去两个月里,他们先是帮着打统一战争,这刚打完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是帮着一起进行春耕,这春耕好不容易结束了,才恢复正常训练没几天功夫,又说要开荒?
这样搞下去,禁卫军还要不要训练了?
如果不训练只是干农活,大周王朝犯得着给禁卫军的士兵们这么好的待遇嘛,随便发点粥水口粮,就能够招募一大群的劳动力开荒呢。
而且长时间不训练的话,这和以前的屯垦半职业兵有什么区别?组建禁卫军的意义何在?
秦五郎的态度非常强硬,死活不愿意让禁卫军继续帮忙开荒。
对此,郭东岩也是默认了秦五郎的意见,禁卫军就是禁卫军,这春耕的时候应应急帮个忙还行,但是这平日的时候还是以训练为上。
开荒种地的目的是为了供养更多的士兵,士兵是用来打仗的。
这是前后主次问题,可不能搞混了。
大周王朝的每一粒粮食都是宝贵的,而严坤拿着大周王朝的俸禄粮食,坐着礼部尚书的位置上却是屁事不干,天天就知道围着郭东岩转,干着一些吹牛拍马的事。
这种情况自然是很多人无法容忍的,所以后来众人一商量,尤其是罗云平坚持给严坤再加一加胆子,最后让严坤当这礼部尚书的同时,还兼任了国子监的祭酒。
大周的国子监,其实就是湾头村原来一个李老年童生自己开办的私塾,这老童生逃荒到此地后,还带着一个幼年孙子,又没有足够的体力干农活,所以平日里就靠着开办私塾授课,靠着学生们给了束脩勉强度日。
郭东岩去年把这座只有七个学生的私塾改革为大周王朝国子监,归属官方管理,并在秋冬时候扩大了招生规模,并获得了成绩喜人的招生成效,秋冬时节一共招生七人,成功实现了在校学生翻倍增长的喜人成绩。
同时让李老头担任了礼部左侍郎,日常还是在私塾里上课,以后这李老头和严坤一起,就是大周王朝国子监里仅有的两个老师了。
但是吧,即便是罗云平力排众议,非要把严坤赶去国子监授课,但是这严坤在授课之余,依旧天天围着郭东岩转,让罗云平大为不爽,严坤贼子,是亡帝国之心不是啊!
除了严坤的人事变动比较曲折外,还有个值得一提的人事变动就是范恩!
这个原前宋国的丞相,随着赵东投降后,凭借着和孔二,罗云平他们多年喝酒的交情,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刑部侍郎。
随后郭东岩看此人虽然喜欢说大话,天天吹嘘自己以前差一点就考中秀才了,但是好歹也是个读书认字的,再说了也算是知根知底的人,所以干脆就用起来,七部改制的时候直接让他当了刑部尚书,管着大周王朝的司法事宜。
虽然说范恩这个人其实更擅长的还是当外交官出使各国,但问题是现在凤鹤山里也没有外交事务啊,凤鹤山已经一统,大山外的几个土匪势力又距离比较远,大周王朝和他们打交道不多,至于情报收集之类的,这事已经是归属参谋部管辖了。
至于说此人并不擅长司法事务也不重要,大周王朝里大家都是半吊子,郭东岩当皇帝还不专业呢,让个喜欢刷嘴皮子,喜欢听书的半吊子读书老头去当刑部尚书怎么了?
如果范恩不能当刑部尚书,那么大周王朝里除了工部尚书杨铁匠外,其他人都是不称职的。
大周王朝里称职并且专业对口的官员,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工部尚书杨铁匠。
虽然技术也不咋地,但是在这大山里,他的打铁技术已经算是一流的了,整天带着一群铁匠打造修理农具,武器。
他带人打造的兵器一般般,不过打造的农具却是结实好用,为大周帝国的农业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凭这一点,人家杨铁匠就能够把工部尚书的位置做的稳当当的,嗯工部的两个侍郎也都是专业人才,一个前唐的首席工程师王铁匠,一个是前宋的武器总设计师赖铁匠。
三大铁匠主持的大周工部,可谓是精英荟萃,人杰地灵,在统一凤鹤山之后的大周王朝恢复生产浪潮里,修复了大量的兵器以及农具,为大周王朝的军备恢复,春耕的顺利进行立下了巨大的功劳。
范恩以及工部的两大侍郎都是前唐,前宋的降官,而实际上除了他们三人外,大周王朝还接纳了其他不少降官,各部里都有。
就和范恩一样,郭东岩觉得用生不如用熟,这些降官都是彼此打了好几年交道的老朋友了,什么底细有什么能力都清楚的很。
再说了,大山里想要找到更多懂文识字,还一门心思跟你玩称帝建国把戏的人,其实不容易。
凤鹤山里万把人,逃进山里懂文识字的人虽然少,但是也有一些,那几个私塾就是这些逃进山来的读书人搞的。
但是吧,这些有能力办的起私塾的读书人,他们基本不掺三国争霸这种荒唐事,虽然他们落难了成为了流民并逃进山来讨生活,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见识,他们很清楚凤鹤山里原来的三国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三伙土匪嘛!
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陪着郭东岩,李阿大,赵东他们搞这些荒唐事的。
就连之前湾头村私塾里的李老头之前也是死活不愿意当礼部左侍郎的。
虽然这人一辈子也没考上秀才功名,但是年轻那会也是通过了县试的,中年时候又侥幸通过了府试,可是正儿八经的童生,以前老家没有被兵、匪祸害之前,在当地村子里也是属于德高望重的人。
这样的人可比普通农民知道的事情更多,自然不愿意当什么大周王朝的官。
但是郭东岩强行接受了他的私塾,又开出了只要他愿意出仕为官就给他一份俸禄,足以养活他自己以及孙子的俸禄。
威胁利诱之下,老李头才答应当这个礼部左侍郎的。
至于主动愿意玩这种称帝建国把戏,还懂文识字的人,之前都已经在三国里为官了。
所以郭东岩不用范恩他们这些降官的话,其实也找不到更多可用的人来顶替他们的缺口。
大周王朝统一了凤鹤山,控制的地盘和人口增加了后,相应需要处理的各种事务也多了起来,还是依靠罗云平他们几个人可不行,得增加几个官员,这样才能够把诸多事情办妥当。
为了的增加官员数量,郭东岩还准备着效仿李老头前例,把大周王朝治下的其他几个不愿意出仕的半读书人也给招揽了。
在郭东岩看来,三国之前招揽人才的手段还是低级了些,直接傻乎乎的问人家愿不愿意有啥用啊!
直接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啊,如果还不行就架在他们家人的脖子上啊,再大方一点给多一些粮食让他们养家。
一手刀子一手粮食,不怕人才不来。
郭东岩顺利改革了七部,并进行了人事调整后,七部结构也算是稳定了下来,而这种七部结构其实还很不完善,但是吧,现在大周王朝也只是个草台班子而已,这七部所需要的诸多官员除了尚书和侍郎勉强凑齐了外,那些司长郎中之类的官员根本就凑不齐,只能拿一群兼职的临时工凑数。
所以要求也不能太高了,勉勉强强能用就行了。
等以后规模再扩大了,或者出现什么问题需要改进的时候,郭东岩还打算再改。
反正郭东岩是没有打算死抱着传统的六部制度过日子,而是直接效仿近现代的制度建立自己的大周王朝的政治构架。
七部职权明确了后,这事情处理起来也就顺畅多了,很多鸡毛蒜皮的事也就不用再拿到御前来讨论了。
这御前讨论的事都是大事要事了,比如说春耕后商讨的湾头村大开发事宜,大周王朝准备对湾头村周边的几个平缓山谷进行大规模开发,以开垦出来更多的耕地。
这种大规模的开发,可能需要征集数百名劳动力,对大周王朝而言乃是妥妥的大事。
这种以举国之力开发一片地区的事情,必然是不能轻举妄动,负责农桑事务的户部也不能擅自定夺,需要拿到御前商议。
商议的时候,郭东岩坐在上头听着他们争论。
从罗云平他们一群人的商讨来看,其实大家都同意对湾头村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的,但是这开发需要劳动力啊,需要粮食啊,需要工具啊。
而针对这些,大家是产生了分歧。
比如罗云平希望军方能够支援一些人手帮忙干活,毕竟湾头村周边地区开发规模太大,需要的劳动力至少好几百呢,湾头村这边虽然青壮也多,但是事情本来就多,照顾原有的庄稼就得耗费大量劳动力,一时间也很难挤出数百劳动力去开荒。至于从其他地方抽调青壮,其他地方也有类似开荒的行动啊,就算不开荒也需要修水渠筑堤坝等大型工程啊。
所以罗云平就把主意打到了军方头上,但是吧,如今的参谋部尚书,兼任第三哨的哨官秦五郎也是不乐意。
他们的训练任务也很紧张啊,过去两个月里,他们先是帮着打统一战争,这刚打完仗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呢,就是帮着一起进行春耕,这春耕好不容易结束了,才恢复正常训练没几天功夫,又说要开荒?
这样搞下去,禁卫军还要不要训练了?
如果不训练只是干农活,大周王朝犯得着给禁卫军的士兵们这么好的待遇嘛,随便发点粥水口粮,就能够招募一大群的劳动力开荒呢。
而且长时间不训练的话,这和以前的屯垦半职业兵有什么区别?组建禁卫军的意义何在?
秦五郎的态度非常强硬,死活不愿意让禁卫军继续帮忙开荒。
对此,郭东岩也是默认了秦五郎的意见,禁卫军就是禁卫军,这春耕的时候应应急帮个忙还行,但是这平日的时候还是以训练为上。
开荒种地的目的是为了供养更多的士兵,士兵是用来打仗的。
这是前后主次问题,可不能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