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两个极端的文官将领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好歹也是个皇帝最新章节!
相对于防守困难的明军,作为进攻方的周军就方便多了。
因为能随时的集中兵力挑选任一位置发起进攻,这也就等于占据了一定的战略主动权。
而前期的战事也的确如此发展。
六月二十四日,战役发起不过两天时间呢,周军就已经夺取了一大段的城墙……
而且夺取的过程也是非常的简单,甚至都没怎么打。
周军在昨天傍晚时分开始秘密集中调兵了大约一个团的兵力,在黎明时分直接强行攻击了一处没多少明军驻防的薄弱地点。
拿下城头后又是顺势拿下了附近的一座城门!
整个过程里,也就只遇上了数百明军而已,这数百明军根本就没能抵抗多久!
就这样,看似高大厚实的南京城防体系就被周军撬开了一个漏洞。
根本就没费上多少力气。
但是很多周军将领们以为后续就能一马平川直接一路杀入城区并占领之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却是和周军预料的不一样。
明军方面彷佛提前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在周军刚突破城墙,准备杀入城区的时候,没多久就遭到了明军的反扑。
数以千计的明军扑过来,用枪炮,用弓箭进行拦截作战,以至于周军差点都没反应过来,遭到了一定的损失。
之所以会这样,自然是因为张国维他们一开始就放弃了全面布防的打算,而是采取少量兵力留守城墙警戒、通报。
大多主力,尤其是新标军只是集中起来作为战略机动兵力使用。
得知前线的部分城墙失守出现了大批贼军后,张国维就开始抽调机动兵力奔赴周军的突破点了,继而利用城区内的复杂地形挡住了贼军。
严格上来说,这个时候双方才算是进入了正式交战的状态。
然而这种交战状态,和传统的攻防战不一样,更多的是巷战!
很多战斗都是周军突破了外围的城墙后,遭到明军拦截而爆发。
有些是发生在城墙,有些干脆是发生在城区里。
这种战斗模式和周军以往的战斗模式不太一样,也是让周军方面一时半会的竟然适应不过来。
二十四日就拿下了一段城墙,但是一天过去了,非但没有扩大战果,反而是被人赶了出来,并且死伤数百将士之多!
当天晚上的御前战略会议上,一票将领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拿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以各部队的突击营为核心进行作战,并在各战略地区里部署若干主力作为机动部队,遭到敌军大规模部队后迅速前往增援。
同时直接把两斤半野战炮配属到营,甚至在必要时候随同步兵哨一起行动,搭配原本就已经直接配属各步兵营的两斤散弹炮,九斤臼炮一起作战,直接提供前线火力支援。
遇见各种有情况的建筑,别废话,先轰几炮再说。
此外再额外大规模抽调手榴弹。
因为根据当天入城部队的反馈,他们经常在遇到敌人躲在建筑里,这个时候如果有火炮支援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步兵迂回靠近扔几枚手榴弹进去往往效果也比较好。
第一次攻入城区不顺利之后,周军迅速改变了战术,组织了一大批身披重甲的突击营进行作战。
然后搭配各种武器。
这次日再一次发起进攻的时候,打起来就比较顺利了。
毕竟刚开始攻城失利被赶了出来,纯粹是没能反应过来,这一旦让周军反应过来了,哪怕是打巷战,周军也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毕竟周军的整体披甲率,尤其是铁甲的披甲率更高,在这种复杂地形的巷战里,披甲率高可是很占便宜的。
更别说,周军往往还直接带着两斤半野战炮直接作战。
打的时候也不会冒进,而是逐步推进,攻占一条街道就推进一步,并没有贸然的深入城区抢占所谓的战略要点。
双方的这种巷战,和后世的巷战其实也不是一回事,双方的战斗其实更多的还是发生在各种街道上列阵作战为主,所以有时候规模还挺大的,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都能看见。
这和后世的那种化整为零打冷枪的巷战区别极大。
除了中大型火炮没法使用外,其他的基本都能用上,甚至连骑兵都能冲进去沿着街道发起冲锋。
至于说明军躲在建筑里顽抗,这些土木结构的建筑可没办法抵抗炮弹……
而且有时候周军将士甚至都懒得开炮,直接就放火了……
华夏传统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很容易就会被点燃,到时候躲在里头的顽抗明军士兵往往会死的很惨……
再说了,绝大部分明军士兵也没这种躲躲藏藏但是依旧抵抗的意志!
如果这些明军能够化整为零,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打冷枪,放暗箭的话,以这种综合素质,他们早就平推全球了,那里还至于被一小撮东掳给欺负啊。
当这种残酷的城区作战持续了两天后,慢慢的,周军就发现对面的明军敢于抵抗的就越来越少了。
很多明军士卒一看见周军出现,直接就投降了……
他们大多数人里,很多都是被强行征召过来的卫所兵,卫所营哨兵和青壮,这些人根本就没什么战斗意志力,遇见强敌分分钟投降是很普遍的情况。
而作为核心的募兵营哨兵和新标军,他们一开始的对抗倒是比较顽强,但是随着战斗的进行,稍微聪明点的人都知道这南京城要完蛋了,他们就算顽抗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再说了,他们只是当兵吃粮而已,拿着饷银给张国维卖命是应该的,但是真打不过了也没必要非得送死啊。
而且这几天,对面的伪周贼军一直都有人喊话,说只要他们这些新标军,募兵营哨兵投诚过去,既往不咎,而且都能编入正规军里继续当兵吃粮:一天三顿,顿渡管饱,还有额外的薪饷可以用来养家糊口。
一方面是己方败局已定,继续顽抗不是死就是伤。
另外一方面贼军持续招降,并给出了丰厚的待遇。
这让不少人新标军的士卒们都动心了。
人家伪周贼军可是明确说了,只要他们这些新标军反正投诚过去,既往不咎,待遇从优。
而伪周贼军的待遇,外头那些普通人估计不知道,甚至连朝廷的大佬们也是半信半疑,但是他们这些江南一线的新标军们可是的的。
其他的不敢说,但是伪周贼军那边的正规军,那可真的是一天三顿,顿顿管饱!
所以当真到了不投降就非死即伤的时候,他们一般也会投降!
不过说真的,即便是周军给城内守军里的新标军更好的投诚待遇,但实际上投诚,投降的人员依旧是那些营哨兵和卫所兵之类的为主。
那些新标军们,除非是要了绝境,不然的话很少会有大规模主动投降的。
倒是那些营哨兵和卫所兵,有时候都可以看见他们自己成群结队的跑过来投降,而且一般刚投降就问啥时候开饭……
看着他们面黄肌瘦,一个个营养不了的模样,周军的将士们也就知道他们为啥投降的这么主动而干脆的。
给饿的!
而张国维麾下的这些新标军呢,人家待遇可不差,虽然没周军正规军这么好,但是也比营哨兵什么的强多了。
再加上新标军的体质有些特殊,这领兵的军官清一色的文官,就没几个传统武将。
而这些文官将领们,有一些的骨头还是挺硬的,他们很多其实都是一些举人,秀才之类出身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军官们其实都是沾亲带故的。
很多都是同族同乡,同窗师友的关系,前段时间张国维重建督标左军,就更是把这种新标军的文官将领们的沾亲带故关系体现的无比明显。
重建的督标左军,其督军乃是张国越,举人出身。
这人是什么身份呢,他是张国维的亲弟弟!
张国越负责重建左军,这招来的各种心腹手下,姓张的基本占据了五分之一,然后剩下的五分之四,基本也都是和张家沾亲带故。
张国维的弟子就有三个……
可见,这督标左军里的军官,说白了就是张国维的亲朋好友……
而其他江南督标里的新标军虽然情况没这么严重,但是也都差不多。
而这个规矩可不是安如山,林士年他们弄起来的,而是之前王家祯弄起来的。
他组建江南督标的时候,就是任用了一大堆的亲朋故旧,张国维上台之后,也是有样学样,用了大批自己的亲朋故旧,以加强他对江南督标的掌控力。
如此情况下,也就导致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发生,因为军官群体里大多是庆鹏故旧吗,而且都是文人出身,如此也就造成了两个极端。
那就是有些文官将领投降起来特别的干脆利索,而且一投降过来就哭着喊着郭东岩为陛下,要为陛下效忠之类的。
但是也有些就特别的顽固,死活不投降,打到最后宁愿自杀也不投降,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这一次进攻南京城的时候也同样如此,这持续发动进攻好几天后,明军方面投降的不少,但是顽抗到底的也有很多。
这对于周军的攻城来说,算是有得有失了。
但是,不管明军有多少人投降,又有多少人顽抗,实际上都已经无法改变南京城战役的结果了!
相对于防守困难的明军,作为进攻方的周军就方便多了。
因为能随时的集中兵力挑选任一位置发起进攻,这也就等于占据了一定的战略主动权。
而前期的战事也的确如此发展。
六月二十四日,战役发起不过两天时间呢,周军就已经夺取了一大段的城墙……
而且夺取的过程也是非常的简单,甚至都没怎么打。
周军在昨天傍晚时分开始秘密集中调兵了大约一个团的兵力,在黎明时分直接强行攻击了一处没多少明军驻防的薄弱地点。
拿下城头后又是顺势拿下了附近的一座城门!
整个过程里,也就只遇上了数百明军而已,这数百明军根本就没能抵抗多久!
就这样,看似高大厚实的南京城防体系就被周军撬开了一个漏洞。
根本就没费上多少力气。
但是很多周军将领们以为后续就能一马平川直接一路杀入城区并占领之的时候,事情的发展却是和周军预料的不一样。
明军方面彷佛提前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在周军刚突破城墙,准备杀入城区的时候,没多久就遭到了明军的反扑。
数以千计的明军扑过来,用枪炮,用弓箭进行拦截作战,以至于周军差点都没反应过来,遭到了一定的损失。
之所以会这样,自然是因为张国维他们一开始就放弃了全面布防的打算,而是采取少量兵力留守城墙警戒、通报。
大多主力,尤其是新标军只是集中起来作为战略机动兵力使用。
得知前线的部分城墙失守出现了大批贼军后,张国维就开始抽调机动兵力奔赴周军的突破点了,继而利用城区内的复杂地形挡住了贼军。
严格上来说,这个时候双方才算是进入了正式交战的状态。
然而这种交战状态,和传统的攻防战不一样,更多的是巷战!
很多战斗都是周军突破了外围的城墙后,遭到明军拦截而爆发。
有些是发生在城墙,有些干脆是发生在城区里。
这种战斗模式和周军以往的战斗模式不太一样,也是让周军方面一时半会的竟然适应不过来。
二十四日就拿下了一段城墙,但是一天过去了,非但没有扩大战果,反而是被人赶了出来,并且死伤数百将士之多!
当天晚上的御前战略会议上,一票将领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最后拿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以各部队的突击营为核心进行作战,并在各战略地区里部署若干主力作为机动部队,遭到敌军大规模部队后迅速前往增援。
同时直接把两斤半野战炮配属到营,甚至在必要时候随同步兵哨一起行动,搭配原本就已经直接配属各步兵营的两斤散弹炮,九斤臼炮一起作战,直接提供前线火力支援。
遇见各种有情况的建筑,别废话,先轰几炮再说。
此外再额外大规模抽调手榴弹。
因为根据当天入城部队的反馈,他们经常在遇到敌人躲在建筑里,这个时候如果有火炮支援自然是最好的,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步兵迂回靠近扔几枚手榴弹进去往往效果也比较好。
第一次攻入城区不顺利之后,周军迅速改变了战术,组织了一大批身披重甲的突击营进行作战。
然后搭配各种武器。
这次日再一次发起进攻的时候,打起来就比较顺利了。
毕竟刚开始攻城失利被赶了出来,纯粹是没能反应过来,这一旦让周军反应过来了,哪怕是打巷战,周军也能占据极大的优势。
毕竟周军的整体披甲率,尤其是铁甲的披甲率更高,在这种复杂地形的巷战里,披甲率高可是很占便宜的。
更别说,周军往往还直接带着两斤半野战炮直接作战。
打的时候也不会冒进,而是逐步推进,攻占一条街道就推进一步,并没有贸然的深入城区抢占所谓的战略要点。
双方的这种巷战,和后世的巷战其实也不是一回事,双方的战斗其实更多的还是发生在各种街道上列阵作战为主,所以有时候规模还挺大的,数百人甚至上千人都能看见。
这和后世的那种化整为零打冷枪的巷战区别极大。
除了中大型火炮没法使用外,其他的基本都能用上,甚至连骑兵都能冲进去沿着街道发起冲锋。
至于说明军躲在建筑里顽抗,这些土木结构的建筑可没办法抵抗炮弹……
而且有时候周军将士甚至都懒得开炮,直接就放火了……
华夏传统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很容易就会被点燃,到时候躲在里头的顽抗明军士兵往往会死的很惨……
再说了,绝大部分明军士兵也没这种躲躲藏藏但是依旧抵抗的意志!
如果这些明军能够化整为零,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里打冷枪,放暗箭的话,以这种综合素质,他们早就平推全球了,那里还至于被一小撮东掳给欺负啊。
当这种残酷的城区作战持续了两天后,慢慢的,周军就发现对面的明军敢于抵抗的就越来越少了。
很多明军士卒一看见周军出现,直接就投降了……
他们大多数人里,很多都是被强行征召过来的卫所兵,卫所营哨兵和青壮,这些人根本就没什么战斗意志力,遇见强敌分分钟投降是很普遍的情况。
而作为核心的募兵营哨兵和新标军,他们一开始的对抗倒是比较顽强,但是随着战斗的进行,稍微聪明点的人都知道这南京城要完蛋了,他们就算顽抗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再说了,他们只是当兵吃粮而已,拿着饷银给张国维卖命是应该的,但是真打不过了也没必要非得送死啊。
而且这几天,对面的伪周贼军一直都有人喊话,说只要他们这些新标军,募兵营哨兵投诚过去,既往不咎,而且都能编入正规军里继续当兵吃粮:一天三顿,顿渡管饱,还有额外的薪饷可以用来养家糊口。
一方面是己方败局已定,继续顽抗不是死就是伤。
另外一方面贼军持续招降,并给出了丰厚的待遇。
这让不少人新标军的士卒们都动心了。
人家伪周贼军可是明确说了,只要他们这些新标军反正投诚过去,既往不咎,待遇从优。
而伪周贼军的待遇,外头那些普通人估计不知道,甚至连朝廷的大佬们也是半信半疑,但是他们这些江南一线的新标军们可是的的。
其他的不敢说,但是伪周贼军那边的正规军,那可真的是一天三顿,顿顿管饱!
所以当真到了不投降就非死即伤的时候,他们一般也会投降!
不过说真的,即便是周军给城内守军里的新标军更好的投诚待遇,但实际上投诚,投降的人员依旧是那些营哨兵和卫所兵之类的为主。
那些新标军们,除非是要了绝境,不然的话很少会有大规模主动投降的。
倒是那些营哨兵和卫所兵,有时候都可以看见他们自己成群结队的跑过来投降,而且一般刚投降就问啥时候开饭……
看着他们面黄肌瘦,一个个营养不了的模样,周军的将士们也就知道他们为啥投降的这么主动而干脆的。
给饿的!
而张国维麾下的这些新标军呢,人家待遇可不差,虽然没周军正规军这么好,但是也比营哨兵什么的强多了。
再加上新标军的体质有些特殊,这领兵的军官清一色的文官,就没几个传统武将。
而这些文官将领们,有一些的骨头还是挺硬的,他们很多其实都是一些举人,秀才之类出身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军官们其实都是沾亲带故的。
很多都是同族同乡,同窗师友的关系,前段时间张国维重建督标左军,就更是把这种新标军的文官将领们的沾亲带故关系体现的无比明显。
重建的督标左军,其督军乃是张国越,举人出身。
这人是什么身份呢,他是张国维的亲弟弟!
张国越负责重建左军,这招来的各种心腹手下,姓张的基本占据了五分之一,然后剩下的五分之四,基本也都是和张家沾亲带故。
张国维的弟子就有三个……
可见,这督标左军里的军官,说白了就是张国维的亲朋好友……
而其他江南督标里的新标军虽然情况没这么严重,但是也都差不多。
而这个规矩可不是安如山,林士年他们弄起来的,而是之前王家祯弄起来的。
他组建江南督标的时候,就是任用了一大堆的亲朋故旧,张国维上台之后,也是有样学样,用了大批自己的亲朋故旧,以加强他对江南督标的掌控力。
如此情况下,也就导致了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发生,因为军官群体里大多是庆鹏故旧吗,而且都是文人出身,如此也就造成了两个极端。
那就是有些文官将领投降起来特别的干脆利索,而且一投降过来就哭着喊着郭东岩为陛下,要为陛下效忠之类的。
但是也有些就特别的顽固,死活不投降,打到最后宁愿自杀也不投降,就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这一次进攻南京城的时候也同样如此,这持续发动进攻好几天后,明军方面投降的不少,但是顽抗到底的也有很多。
这对于周军的攻城来说,算是有得有失了。
但是,不管明军有多少人投降,又有多少人顽抗,实际上都已经无法改变南京城战役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