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无巧不成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暖婿最新章节!
李名远还是不信,摇摇头,叹息道:“你就别安慰我了,这个法子,没用……”
李小婵见李名远情绪十分低落,一时回转不过来,念头一转,笑道:“那不如,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就从你第一次拜访的村子访起,一个一个地都走一遍。”
反正最近地里也没多少活儿,姚士卿那里,关于育种房又一直没有消息,李小婵想,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其他村子里的庄稼情况,为不久后的杂交育种做准备。虽然衙门的府库也存有各个村子的粮食,但是大多堆在一处,难以辨别,真的采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李名远原本想要拒绝,然而想到这些年来李小婵的表现,尤其是现在竟然得到了姚士卿青睐,便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但是心里,李名远倒没有对李小婵抱多大的期望,毕竟,李小婵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能成多大事。
第二天一大早,李名远就领着李小婵去了小康村拜访康有为。
事先,李小婵已经从李名远那里将康有为和小康村的情况都打听清楚了,乍一听这个名字之下,她还忍不住笑了,想到清朝鼎鼎有名的“戊戌变法”来。据李名远说,因为拜访康有为的时候,是姚怀瑾领着他一起去的,所以在所有的村子里,小康村还算是比较配合的。
走了阳光渐炽时,终于到了小康村。
因为李小婵要借机观看小康村的庄稼,所以父女二人并没有直奔康有为家,而是绕着田埂,将小康村的庄稼都看了一遍,大多数是玉米,还有棉huā、huā生、芝麻等作物。
李小婵一一都看了,和自家地里的庄稼从植株大小叶片色泽、种植间距、田间农人劳作的特点等都仔细做了比较,记在心里,想着回家就拿笔记下来。等到秋收的时候,再比较一下优劣。
李名远虽然没有耐心一起仔细观察,但也不想这么快就到康有为家里挨训,是以他精神颓丧地跟在李小婵身后,也没有着急催促。
李小婵这一看,就日上三竿很久了。
眼见着再晚就要赶上吃午饭的点儿了,李名远才扬声催促李小婵。
李小婵已经看得差不多了,便也没有再多留,跟着李名远穿过田地,往康有为家里走去。
路上。遇到一个农人正在给地里施肥。可是他家田地里的玉米早就拔得比旁边地里的玉米还高了一小截。李小婵忍不住出声提醒道:“这位伯伯,我看你家的玉米已经拔节很快了,比其他地里的玉米长势都旺,你要是再施肥。只怕会疯长。今年雨水多,还常有大风,这玉米秆要是长得太高,周围又没有遮挡,只怕等大风雨来的时候,会有倒伏的。”
那农人闻言看了看李小婵,见不过是个十几岁的陌生小姑娘,并未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但也笑着谢了。只是依旧低头施肥。
李小婵见状也不好多说,再加上她还急着去拜访康有为,便讪讪地离开了。
穿过田地,又走过几户人家,李名远在一处雅致的小院门口停下。门口的匾额上,书写着“康宅”两字。
“到了。”李名远指着面前的宅子说。
李小婵点点头,见伸出墙外的huā木枝条,分外雅致,想着不愧是举人老爷的家。
李名远上前敲敲门,不久,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从里面开了门,问:“你们是?”
“在下李名远,奉了知府大人之名,特来拜会康老爷。”李名远牢记李小婵的吩咐,把姚士卿先撂出来,免得人家连门都找借口不让进。
果然,那小厮一听是奉了知府大人的命令,便先将两人让了进去,然后飞快地传信去了。
李名远和李小婵两个人,便慢慢地朝里走,未至二门,就见那个传信的小厮又飞奔而回。
“不好意思,我们老爷这会儿正有事,实在是分不开身。”那小厮虽然说得客气,但脸上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恭敬惊慌,也不说让二人先进去等着。
李小婵见状,情知康有为拒绝相见,不甘心地问:“那不知康老爷要忙多久?我们能不能在这边等他?”见那小厮一脸如初的坚定,似要拒绝,李小婵又叹息一声,道:“知府大人的吩咐,我们也不敢不从。还请这个小哥再为通传一声。”
那小厮一听,脸色变了,有些为难。
一旁的李名远见状,想要劝说李小婵今天先回去,他日再来,免得得罪了康有为。对于康有为的这样会读书,有功名的人,李名远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和自卑。
然而李名远才要开口,就被李小婵给拦住了。李名远看看李小婵递过来的眼色,想着要是工作再没有进展,指不定自己的官儿就丢了,两相权衡一下,便咽下了冲到嘴边的话。
那小厮见李名远和李小婵坚持,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一抬头,就见自家大公子从门口进来,忙欢喜地招呼道:“大公子回来啦!”语气甚是欢快,脸上就跟见了救命恩人似的。
那小厮想,他不敢违逆康有为的意思,也不敢无视知府大人的使者,那把这一切推给大公子就是了。
李名远和李小婵闻言扭头一看,却是熟人,正是路上碰见的那个给玉米上肥的农人,一时都愣住了。
“是你们。”那农人也认出李名远和李小婵来,笑道“真是凑巧,两位竟是我家的访客。”又转头斥责小厮“大元,怎么不领客人进去。”
被称作大元的小厮一脸无辜,然后终究没有说什么,恭敬地领着众人到客厅落座。
“两位容我去梳洗一番。”那农人打扮的大公子笑道,说完,就出了客厅。
大元也笑着告了辞,跟着出去了。
大公子还没回来,倒是康有为先过来了,后面还跟着大元,想来是通风报信去了。
李名远见康有为进来,连忙起身问好。
李小婵见状,也忙起来施礼问安。
康有为答了礼,便在主座坐定,问:“两位认识犬子伯朗?”
话刚落音,已经换了一身干爽的青衫的大公子康伯朗便进来了,不待李名远和李小婵回答,就笑着将先前在地里给玉米上肥时,碰到两人的事儿给说了。
康有为听完,多看了李小婵一眼,面色柔和一些,笑问:“小姑娘你精通农事?”
李小婵连忙起身谦逊地说:“谈不上精通。只是生在农家,自小跟庄稼打交道,多少懂得一些它们的脾性。”
康有为闻言玩笑说:“那伯朗跟你比起来,岂不是一窍不通?”话里,便是已经认同了李小婵劝阻施肥的观点。
见李小婵面露尴尬,康伯朗笑着解围道:“家父跟你开玩笑呢,快坐下吧。我自幼只管读书,考取秀才之后,又忙于在蒙学教授课业,所以对农事一向不太了解。”说完,康伯朗在李名远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康有为笑着点点头,又对李名远说:“先前二公子与你同来,我虽然没有明确答复,但也不会违逆知府大人的意思。只不过,说句实在话,你的能力,我确实不怎么信任。”康有为话说得直白,并未因为李名远的官职和他背后姚士卿的支持而客气。
李名远也不生气,立刻站起来,拱手诚恳道:“老先生才富五车,还望您多多指点学生。”
康有为点点头,面露微笑,说:“你是有官职的人,我哪里敢谈妄谈指点。只不过,你在农监一任上,能力确实欠缺。而我虽然也是从泥巴里走出来的,但是已经多年不再躬耕,所知的经验或许都过了时。我听说前些日子,你们李家村得了‘第一村’的殊荣,不知,有何经验?”
上回姚士卿嘉奖了“第一村”的匾额之后,李名远立刻就着人立在了村口,康有为得知,也是情理之中。
李名远便将李家村抢收抢种的经过大略讲了一遍,末了又谦虚地说:“这些都是二公子指挥有方,我也不过是从旁协助,没什么功劳。”读书改变命运,是李名远一直努力做却从未成功的事,所以面对康有为的举人的功名,他怎么也傲气不起来。
李小婵将李名远的谦逊有礼看在眼里,也有些惊诧。
康有为见李名远虽然没什么才华,但是人还算是知本分,实在是想不明白,他怎么就能闹出那些丢人的事儿。
“听说知府大人从府库统一配给玉米种子给李家村,想来那些种子定然是不错的。不知道与你们往年的玉米种子相比,有何不同?”上次姚怀瑾和李名远来访之后,康有为特地将李名远和李家村打听了一番,自然听说了公中配给玉米种子的事。
见康有为说起这事,李名远顿时面上浮出一丝骄傲来,道:“与别家有区别,与我家,却没甚分别。”贪图面子、爱显摆的个性,一个不留心,终于又显露出来。
康有为好不容易对李名远生出的那一点赞赏,顿时又都消失殆尽了,却止不住好奇地问:“哦?此话怎说?”
李名远还是不信,摇摇头,叹息道:“你就别安慰我了,这个法子,没用……”
李小婵见李名远情绪十分低落,一时回转不过来,念头一转,笑道:“那不如,明天我跟你一起去,就从你第一次拜访的村子访起,一个一个地都走一遍。”
反正最近地里也没多少活儿,姚士卿那里,关于育种房又一直没有消息,李小婵想,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其他村子里的庄稼情况,为不久后的杂交育种做准备。虽然衙门的府库也存有各个村子的粮食,但是大多堆在一处,难以辨别,真的采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李名远原本想要拒绝,然而想到这些年来李小婵的表现,尤其是现在竟然得到了姚士卿青睐,便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
但是心里,李名远倒没有对李小婵抱多大的期望,毕竟,李小婵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能成多大事。
第二天一大早,李名远就领着李小婵去了小康村拜访康有为。
事先,李小婵已经从李名远那里将康有为和小康村的情况都打听清楚了,乍一听这个名字之下,她还忍不住笑了,想到清朝鼎鼎有名的“戊戌变法”来。据李名远说,因为拜访康有为的时候,是姚怀瑾领着他一起去的,所以在所有的村子里,小康村还算是比较配合的。
走了阳光渐炽时,终于到了小康村。
因为李小婵要借机观看小康村的庄稼,所以父女二人并没有直奔康有为家,而是绕着田埂,将小康村的庄稼都看了一遍,大多数是玉米,还有棉huā、huā生、芝麻等作物。
李小婵一一都看了,和自家地里的庄稼从植株大小叶片色泽、种植间距、田间农人劳作的特点等都仔细做了比较,记在心里,想着回家就拿笔记下来。等到秋收的时候,再比较一下优劣。
李名远虽然没有耐心一起仔细观察,但也不想这么快就到康有为家里挨训,是以他精神颓丧地跟在李小婵身后,也没有着急催促。
李小婵这一看,就日上三竿很久了。
眼见着再晚就要赶上吃午饭的点儿了,李名远才扬声催促李小婵。
李小婵已经看得差不多了,便也没有再多留,跟着李名远穿过田地,往康有为家里走去。
路上。遇到一个农人正在给地里施肥。可是他家田地里的玉米早就拔得比旁边地里的玉米还高了一小截。李小婵忍不住出声提醒道:“这位伯伯,我看你家的玉米已经拔节很快了,比其他地里的玉米长势都旺,你要是再施肥。只怕会疯长。今年雨水多,还常有大风,这玉米秆要是长得太高,周围又没有遮挡,只怕等大风雨来的时候,会有倒伏的。”
那农人闻言看了看李小婵,见不过是个十几岁的陌生小姑娘,并未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但也笑着谢了。只是依旧低头施肥。
李小婵见状也不好多说,再加上她还急着去拜访康有为,便讪讪地离开了。
穿过田地,又走过几户人家,李名远在一处雅致的小院门口停下。门口的匾额上,书写着“康宅”两字。
“到了。”李名远指着面前的宅子说。
李小婵点点头,见伸出墙外的huā木枝条,分外雅致,想着不愧是举人老爷的家。
李名远上前敲敲门,不久,一个小厮模样的人从里面开了门,问:“你们是?”
“在下李名远,奉了知府大人之名,特来拜会康老爷。”李名远牢记李小婵的吩咐,把姚士卿先撂出来,免得人家连门都找借口不让进。
果然,那小厮一听是奉了知府大人的命令,便先将两人让了进去,然后飞快地传信去了。
李名远和李小婵两个人,便慢慢地朝里走,未至二门,就见那个传信的小厮又飞奔而回。
“不好意思,我们老爷这会儿正有事,实在是分不开身。”那小厮虽然说得客气,但脸上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恭敬惊慌,也不说让二人先进去等着。
李小婵见状,情知康有为拒绝相见,不甘心地问:“那不知康老爷要忙多久?我们能不能在这边等他?”见那小厮一脸如初的坚定,似要拒绝,李小婵又叹息一声,道:“知府大人的吩咐,我们也不敢不从。还请这个小哥再为通传一声。”
那小厮一听,脸色变了,有些为难。
一旁的李名远见状,想要劝说李小婵今天先回去,他日再来,免得得罪了康有为。对于康有为的这样会读书,有功名的人,李名远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和自卑。
然而李名远才要开口,就被李小婵给拦住了。李名远看看李小婵递过来的眼色,想着要是工作再没有进展,指不定自己的官儿就丢了,两相权衡一下,便咽下了冲到嘴边的话。
那小厮见李名远和李小婵坚持,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一抬头,就见自家大公子从门口进来,忙欢喜地招呼道:“大公子回来啦!”语气甚是欢快,脸上就跟见了救命恩人似的。
那小厮想,他不敢违逆康有为的意思,也不敢无视知府大人的使者,那把这一切推给大公子就是了。
李名远和李小婵闻言扭头一看,却是熟人,正是路上碰见的那个给玉米上肥的农人,一时都愣住了。
“是你们。”那农人也认出李名远和李小婵来,笑道“真是凑巧,两位竟是我家的访客。”又转头斥责小厮“大元,怎么不领客人进去。”
被称作大元的小厮一脸无辜,然后终究没有说什么,恭敬地领着众人到客厅落座。
“两位容我去梳洗一番。”那农人打扮的大公子笑道,说完,就出了客厅。
大元也笑着告了辞,跟着出去了。
大公子还没回来,倒是康有为先过来了,后面还跟着大元,想来是通风报信去了。
李名远见康有为进来,连忙起身问好。
李小婵见状,也忙起来施礼问安。
康有为答了礼,便在主座坐定,问:“两位认识犬子伯朗?”
话刚落音,已经换了一身干爽的青衫的大公子康伯朗便进来了,不待李名远和李小婵回答,就笑着将先前在地里给玉米上肥时,碰到两人的事儿给说了。
康有为听完,多看了李小婵一眼,面色柔和一些,笑问:“小姑娘你精通农事?”
李小婵连忙起身谦逊地说:“谈不上精通。只是生在农家,自小跟庄稼打交道,多少懂得一些它们的脾性。”
康有为闻言玩笑说:“那伯朗跟你比起来,岂不是一窍不通?”话里,便是已经认同了李小婵劝阻施肥的观点。
见李小婵面露尴尬,康伯朗笑着解围道:“家父跟你开玩笑呢,快坐下吧。我自幼只管读书,考取秀才之后,又忙于在蒙学教授课业,所以对农事一向不太了解。”说完,康伯朗在李名远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康有为笑着点点头,又对李名远说:“先前二公子与你同来,我虽然没有明确答复,但也不会违逆知府大人的意思。只不过,说句实在话,你的能力,我确实不怎么信任。”康有为话说得直白,并未因为李名远的官职和他背后姚士卿的支持而客气。
李名远也不生气,立刻站起来,拱手诚恳道:“老先生才富五车,还望您多多指点学生。”
康有为点点头,面露微笑,说:“你是有官职的人,我哪里敢谈妄谈指点。只不过,你在农监一任上,能力确实欠缺。而我虽然也是从泥巴里走出来的,但是已经多年不再躬耕,所知的经验或许都过了时。我听说前些日子,你们李家村得了‘第一村’的殊荣,不知,有何经验?”
上回姚士卿嘉奖了“第一村”的匾额之后,李名远立刻就着人立在了村口,康有为得知,也是情理之中。
李名远便将李家村抢收抢种的经过大略讲了一遍,末了又谦虚地说:“这些都是二公子指挥有方,我也不过是从旁协助,没什么功劳。”读书改变命运,是李名远一直努力做却从未成功的事,所以面对康有为的举人的功名,他怎么也傲气不起来。
李小婵将李名远的谦逊有礼看在眼里,也有些惊诧。
康有为见李名远虽然没什么才华,但是人还算是知本分,实在是想不明白,他怎么就能闹出那些丢人的事儿。
“听说知府大人从府库统一配给玉米种子给李家村,想来那些种子定然是不错的。不知道与你们往年的玉米种子相比,有何不同?”上次姚怀瑾和李名远来访之后,康有为特地将李名远和李家村打听了一番,自然听说了公中配给玉米种子的事。
见康有为说起这事,李名远顿时面上浮出一丝骄傲来,道:“与别家有区别,与我家,却没甚分别。”贪图面子、爱显摆的个性,一个不留心,终于又显露出来。
康有为好不容易对李名远生出的那一点赞赏,顿时又都消失殆尽了,却止不住好奇地问:“哦?此话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