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言储(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将血最新章节!
“前些时候,礼部侍郎吕伯远,御史刘孝恭等人上书议迁祖宗陵寝之事,为陛下所斥,吕伯远罚俸一年,刘孝恭外贬河洛,其他诸人,多降职留用,不知将军于此事上如何看法?”
赵石眨了眨眼睛,目光闪烁。
李圃好像看穿了赵石的心思,接着便道:“当年迁陵之事,风波迭起,想来将军应该记得,而今多事之秋,若行此举,必定便要动摇国本,老夫已经劝阻过陛下几次,吕伯远,刘孝恭等人所行,或有不对之处,但却也都存着为国为民之心,奈何陛下心意难测。。。。。。。。将军为陛下信重,老夫等多有不及,还望将军坦言。。。。。。为家国计,好能多规劝一些。。。。。”
实际上,赵石对此事前后因果知道的别旁人还要清楚一些。
成武皇帝登基之后,从成武三年开始,迁陵之事便一再被提起,直到如今,却有着愈演愈烈之势。
而此事,说起来肇始之人,却还是避居承恩湖畔,貌似不问朝政的大长公主殿下,这主意出自大长公主之口的时候很是轻描淡写,但却在朝堂上,掀起了很大的风波,据说,礼部尚书方谦,没少为了此事受人诟病。
但相比从前,他受到的压力实际上反而减轻了许多,借此,他还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信重,朝堂上的事情,就是这般的变幻莫测。
照南十八,陈常寿两人的推测,皇帝陛下的心意是非常坚定的,这个赵石也知道,成武皇帝陛下的心结,没谁比他更清楚。
但据两人观瞧揣测,朝堂之上,闹的虽然越来越凶,看以称得上是风波不断,但皇帝陛下未必是要一意孤行,非要将此事立即办了。
当今陛下,心性之隐忍,在长安之乱中便能见得一般。
所以,此事屡屡提及,反对者众,但到得此时,也未有人从陛下口中亲耳听到什么,估摸着,皇帝陛下只是在为将来做着铺垫罢了。
一件事,提的多了,反对者们屡屡受挫,等时日一长,哪里还会有现在的锐气,而时机一旦来临,陛下亲自开口,受到的阻挠也就不会太大了。
这是为政者惯用的一种手段,而吕伯远,刘孝恭等人上书言及此事,实际上却是被当做了出头鸟,正好让皇帝陛下发作了一番。
当然,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牵扯,若非置身于其中,谁也说不太清楚。
李圃身为相辅,这里面的关节应该很明白才对,但此时还是说了这样一番话,赵石估计,这位李相大人,是不怎么确定皇帝陛下的心意,他也怕皇帝陛下性子发作,或被人逼的急了,将此事发到中书议决。
那结果几乎不用问,定然要在中书被否决,那样一来,于皇帝陛下,以及中书重臣们来说,面子上都不会太过好看,那也就很可能沦为纯粹的意气之争。
在这样一个时节,中书绝对不会以封还陛下圣谕为荣,更不会在此事中得到什么真正的好处。
而赵石这里,按照南十八,陈常寿的意思,三缄其口,静观其变才是正理,皇帝陛下已有定见,劝了,收效甚微不说,还会惹的陛下不快。
那么,李圃的意思的也就很清楚了,并非是要赵石劝得陛下改主意,当然,那样最好,但让这位大将军冒死力谏?怎么瞧,这位大将军也不是那样的人不是。。。。。。。。
所以,他想要赵石做的,便是在陛下身旁,时不时的规劝一下,不要弄的太过剑拔弩张才好。
而实际上,在李圃以及一些人看来,相比大秦正在急剧扩张的疆域,西山皇陵确实显得太过于局促了些,已经与大秦的威势无法匹配了,皇家陵寝,早晚是要迁移的,只是绝对不能是现在罢了。
说到底,其实还是怕皇帝陛下年轻,性子太急,朝臣们反对之声越多,越是可能让陛下恼怒,他嘴上说是吕伯远等人为国为民,但心底里,可就未必那么想了,多数是要给这些家伙加上一个不识大体的评语。
惹恼了皇帝陛下,又恶了相辅大人,这些人的宦途实际上已经暗淡无光,没有多少起复的希望了。
当然,这里面若是另有因由,却又当别论了,要不怎么说朝堂风波险恶呢,只在这一件事上,其实就可见一斑了,对错在这里显得分外模糊,也无关轻重,考量的其实是人们的眼光。
前前后后想了想,他的反应并不算快,却也不算慢,毕竟有着信息的支持,比旁人知道的多,也就能更快的想清楚前因后果。
这一次,他很准确的把握到了李圃话中的重点,这对于他来说,真的算是个不小的进步。
遂点了点头道:“本来,这应该是礼部尚书方大人头疼的事情,不过既然李相如此说。。。。。赵石自然当仁不让。”
“只是李相也不用太过忧虑,陛下英明神武,哪里会冒然行事,此时闹的虽然厉害,但到底都是些传言,只要圣旨没到中书,便也不必太过理会,咱们做臣子的,若是说的多了,因此惹的陛下不快,反而不美。”
这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李圃轻轻一拍桌案,顺势举杯,“将军此言甚为有理,来,老夫敬你一杯。”
饮毕,赵石刚刚缓口气儿,李圃好像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接下来的话题,比方才那个还要让人难受。
“此事事关国本,将军能够如此,老夫实是欣慰,不过。。。。。。。。。还有一件事,老夫要与将军商量一下。”
赵石脑袋有些隐隐胀痛,不是酒喝多了,明显是用脑过度的征兆,地位带来的变化,让他在一些事上,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发言权,但在这些事情上说话,耗费的心力也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说实话,赵石并不擅长动那许多的心思,一直以来,也算是能够扬长避短,但今时今日,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李圃顿住话头,眼睛却看向旁边的李吉,用目光示意了一下。
李吉虽是不太情愿,这里说的每一句话,差不多都能影响到将来的朝局,即便是受些委屈,他也断不愿意过早的离开。
但李圃很显然是要跟这位大将军单独谈一谈,说的事情肯定是不容旁任何人听到的话题,即便是他这个堂弟,更是户部尚书,却也不能与闻。
什么样的机密大事,李吉心里猜测着,简直就是心痒难搔,但还是缓缓站起身来,施了一礼,“将军稍坐,老夫已不胜酒力,却是不能相陪了。”
赵石回礼,眼瞅着李吉拖着步子,缓步离开厅堂。
此时,李圃才正容道:“陛下登基已有四载,尝言,储位,国之本也,本犹未正,朝野上下,无所系心者也,今陛下盛年,然臣下者,安能不虑乎长远,只计今朝?”
“如今朝中,已有立储之声做,老夫以为然也,只不晓陛下心意若何,今邀将军来府,所议之事,当以此为首,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听罢,赵石当即就动了动身子,眉毛也扬了起来,很想照着往常的习惯说上一句,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吧?
但他很快就明白,这事不但跟他有干系,而且关系还不小。
两次拥立之功,看在旁人眼中,这眼光就不用提了,再者说了,以他如今的地位,在立储之事上说话,根本就是理所当然,即便他自己不愿意开口,也是不成。
当年景帝是日防夜防,不让人开口,而今再想闷不做声,也不可得。
实际上,文武重臣,私下谈及立储之事,是很犯忌讳的一件事情,但却也有例外,就像如今,李圃可以不问枢密使汪道存的意思,也不会跟中书众臣私下里商议,多数上是一二亲近,略略谈及此事罢了。
而真要上书言及立储之事,也定然不会是这些朝堂重臣,而更多会是一些言官先提出来,然后众人瞧一瞧陛下的反应,再跟进上书,或者缓行之类,这是朝堂常例。
但赵石身份不同,在朝中一直只挂着一个兵部侍郎的虚衔,却又很能能左右立储之事,在李圃这里,有心提及立储之事的时候,不得不顾及到赵石的看法,尤其是在长安之乱后,谁也不愿见到那样的乱事重演。
因为东宫之位一旦定下,就很难更改了。
就算是景帝一朝末年,景帝恐怕已经有了废立太子之心,也是犹豫不决,只因改换太子,有着太多阻挠的理由,就像正德一朝废立太子,虽说最终景帝胜出,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首尾,得位不正之下,平蜀之战前后,差点就被人赶下皇位。
而成武皇帝登基,别看弄出了一场兵乱,也有着得位不正的传言,但他是正经的东宫太子,即便得位之时名声不好,不过最终,朝堂上很快便平静了下来,当然,其中有着兵威震慑之功,但其中未尝没有人觉着,皇帝驾崩,太子登基,乃理所当然,只是手段上有些激烈罢了。
可见,这个大义名分,真的很重要。
(求月票,求赞)RS
“前些时候,礼部侍郎吕伯远,御史刘孝恭等人上书议迁祖宗陵寝之事,为陛下所斥,吕伯远罚俸一年,刘孝恭外贬河洛,其他诸人,多降职留用,不知将军于此事上如何看法?”
赵石眨了眨眼睛,目光闪烁。
李圃好像看穿了赵石的心思,接着便道:“当年迁陵之事,风波迭起,想来将军应该记得,而今多事之秋,若行此举,必定便要动摇国本,老夫已经劝阻过陛下几次,吕伯远,刘孝恭等人所行,或有不对之处,但却也都存着为国为民之心,奈何陛下心意难测。。。。。。。。将军为陛下信重,老夫等多有不及,还望将军坦言。。。。。。为家国计,好能多规劝一些。。。。。”
实际上,赵石对此事前后因果知道的别旁人还要清楚一些。
成武皇帝登基之后,从成武三年开始,迁陵之事便一再被提起,直到如今,却有着愈演愈烈之势。
而此事,说起来肇始之人,却还是避居承恩湖畔,貌似不问朝政的大长公主殿下,这主意出自大长公主之口的时候很是轻描淡写,但却在朝堂上,掀起了很大的风波,据说,礼部尚书方谦,没少为了此事受人诟病。
但相比从前,他受到的压力实际上反而减轻了许多,借此,他还得到了皇帝陛下的信重,朝堂上的事情,就是这般的变幻莫测。
照南十八,陈常寿两人的推测,皇帝陛下的心意是非常坚定的,这个赵石也知道,成武皇帝陛下的心结,没谁比他更清楚。
但据两人观瞧揣测,朝堂之上,闹的虽然越来越凶,看以称得上是风波不断,但皇帝陛下未必是要一意孤行,非要将此事立即办了。
当今陛下,心性之隐忍,在长安之乱中便能见得一般。
所以,此事屡屡提及,反对者众,但到得此时,也未有人从陛下口中亲耳听到什么,估摸着,皇帝陛下只是在为将来做着铺垫罢了。
一件事,提的多了,反对者们屡屡受挫,等时日一长,哪里还会有现在的锐气,而时机一旦来临,陛下亲自开口,受到的阻挠也就不会太大了。
这是为政者惯用的一种手段,而吕伯远,刘孝恭等人上书言及此事,实际上却是被当做了出头鸟,正好让皇帝陛下发作了一番。
当然,里面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牵扯,若非置身于其中,谁也说不太清楚。
李圃身为相辅,这里面的关节应该很明白才对,但此时还是说了这样一番话,赵石估计,这位李相大人,是不怎么确定皇帝陛下的心意,他也怕皇帝陛下性子发作,或被人逼的急了,将此事发到中书议决。
那结果几乎不用问,定然要在中书被否决,那样一来,于皇帝陛下,以及中书重臣们来说,面子上都不会太过好看,那也就很可能沦为纯粹的意气之争。
在这样一个时节,中书绝对不会以封还陛下圣谕为荣,更不会在此事中得到什么真正的好处。
而赵石这里,按照南十八,陈常寿的意思,三缄其口,静观其变才是正理,皇帝陛下已有定见,劝了,收效甚微不说,还会惹的陛下不快。
那么,李圃的意思的也就很清楚了,并非是要赵石劝得陛下改主意,当然,那样最好,但让这位大将军冒死力谏?怎么瞧,这位大将军也不是那样的人不是。。。。。。。。
所以,他想要赵石做的,便是在陛下身旁,时不时的规劝一下,不要弄的太过剑拔弩张才好。
而实际上,在李圃以及一些人看来,相比大秦正在急剧扩张的疆域,西山皇陵确实显得太过于局促了些,已经与大秦的威势无法匹配了,皇家陵寝,早晚是要迁移的,只是绝对不能是现在罢了。
说到底,其实还是怕皇帝陛下年轻,性子太急,朝臣们反对之声越多,越是可能让陛下恼怒,他嘴上说是吕伯远等人为国为民,但心底里,可就未必那么想了,多数是要给这些家伙加上一个不识大体的评语。
惹恼了皇帝陛下,又恶了相辅大人,这些人的宦途实际上已经暗淡无光,没有多少起复的希望了。
当然,这里面若是另有因由,却又当别论了,要不怎么说朝堂风波险恶呢,只在这一件事上,其实就可见一斑了,对错在这里显得分外模糊,也无关轻重,考量的其实是人们的眼光。
前前后后想了想,他的反应并不算快,却也不算慢,毕竟有着信息的支持,比旁人知道的多,也就能更快的想清楚前因后果。
这一次,他很准确的把握到了李圃话中的重点,这对于他来说,真的算是个不小的进步。
遂点了点头道:“本来,这应该是礼部尚书方大人头疼的事情,不过既然李相如此说。。。。。赵石自然当仁不让。”
“只是李相也不用太过忧虑,陛下英明神武,哪里会冒然行事,此时闹的虽然厉害,但到底都是些传言,只要圣旨没到中书,便也不必太过理会,咱们做臣子的,若是说的多了,因此惹的陛下不快,反而不美。”
这后一句才是点睛之笔,李圃轻轻一拍桌案,顺势举杯,“将军此言甚为有理,来,老夫敬你一杯。”
饮毕,赵石刚刚缓口气儿,李圃好像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接下来的话题,比方才那个还要让人难受。
“此事事关国本,将军能够如此,老夫实是欣慰,不过。。。。。。。。。还有一件事,老夫要与将军商量一下。”
赵石脑袋有些隐隐胀痛,不是酒喝多了,明显是用脑过度的征兆,地位带来的变化,让他在一些事上,有着旁人无法企及的发言权,但在这些事情上说话,耗费的心力也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说实话,赵石并不擅长动那许多的心思,一直以来,也算是能够扬长避短,但今时今日,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李圃顿住话头,眼睛却看向旁边的李吉,用目光示意了一下。
李吉虽是不太情愿,这里说的每一句话,差不多都能影响到将来的朝局,即便是受些委屈,他也断不愿意过早的离开。
但李圃很显然是要跟这位大将军单独谈一谈,说的事情肯定是不容旁任何人听到的话题,即便是他这个堂弟,更是户部尚书,却也不能与闻。
什么样的机密大事,李吉心里猜测着,简直就是心痒难搔,但还是缓缓站起身来,施了一礼,“将军稍坐,老夫已不胜酒力,却是不能相陪了。”
赵石回礼,眼瞅着李吉拖着步子,缓步离开厅堂。
此时,李圃才正容道:“陛下登基已有四载,尝言,储位,国之本也,本犹未正,朝野上下,无所系心者也,今陛下盛年,然臣下者,安能不虑乎长远,只计今朝?”
“如今朝中,已有立储之声做,老夫以为然也,只不晓陛下心意若何,今邀将军来府,所议之事,当以此为首,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听罢,赵石当即就动了动身子,眉毛也扬了起来,很想照着往常的习惯说上一句,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吧?
但他很快就明白,这事不但跟他有干系,而且关系还不小。
两次拥立之功,看在旁人眼中,这眼光就不用提了,再者说了,以他如今的地位,在立储之事上说话,根本就是理所当然,即便他自己不愿意开口,也是不成。
当年景帝是日防夜防,不让人开口,而今再想闷不做声,也不可得。
实际上,文武重臣,私下谈及立储之事,是很犯忌讳的一件事情,但却也有例外,就像如今,李圃可以不问枢密使汪道存的意思,也不会跟中书众臣私下里商议,多数上是一二亲近,略略谈及此事罢了。
而真要上书言及立储之事,也定然不会是这些朝堂重臣,而更多会是一些言官先提出来,然后众人瞧一瞧陛下的反应,再跟进上书,或者缓行之类,这是朝堂常例。
但赵石身份不同,在朝中一直只挂着一个兵部侍郎的虚衔,却又很能能左右立储之事,在李圃这里,有心提及立储之事的时候,不得不顾及到赵石的看法,尤其是在长安之乱后,谁也不愿见到那样的乱事重演。
因为东宫之位一旦定下,就很难更改了。
就算是景帝一朝末年,景帝恐怕已经有了废立太子之心,也是犹豫不决,只因改换太子,有着太多阻挠的理由,就像正德一朝废立太子,虽说最终景帝胜出,还是留下了很多的首尾,得位不正之下,平蜀之战前后,差点就被人赶下皇位。
而成武皇帝登基,别看弄出了一场兵乱,也有着得位不正的传言,但他是正经的东宫太子,即便得位之时名声不好,不过最终,朝堂上很快便平静了下来,当然,其中有着兵威震慑之功,但其中未尝没有人觉着,皇帝驾崩,太子登基,乃理所当然,只是手段上有些激烈罢了。
可见,这个大义名分,真的很重要。
(求月票,求赞)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