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立足之地(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惊雷入汉最新章节!
“呼,攻城吧。”大汉抚军中郎将戴渊望着屹立数日的高唐城,长长吁了一口气,似乎要把胸腹内的闷气一扫而空。
淡淡话语,决定了高唐守军的生死,四万多名汉军阵列有序的开始向高唐城发动攻势。数十骑往复于帅台四周传接命令,环绕高唐的巨大营屯中升起无数指挥作战,传递命令用的高台。身材颀长,威武雄壮的大汉旗手们更换挥舞高台上的旗帜,把每一支部队的进退准确传达到各个角落。
一队队步卒手持刀盾围绕着一座座旗台,或是站立高台之下,或是肃立楼梯之上。擦得闪闪发亮的盾牌闪闪放光,标准的搁置在每一名军卒的脚下。只需要微微矮身,便可把这可遮挡大半身形的盾牌拿在手中。无论敌军有没有攻到高台这样的可能,军士都是没有丝毫的松懈,严阵以待。
旗台前方百步之远无数战车聚集,一字成型的排开。车架上不是发号施令的将军,也没有冲锋陷阵的勇士,而是**上身,袒胸露背的彪形大汉。粗壮的臂膀,健硕的肌肉,只是看一眼便能体会到那发达的上肢力量。
车上有鼓,战鼓!
亦有角,号角!
鼓车的四角分列四名盾牌手,与高台附近的相同。若是有矢石落下,四名盾牌手会立即挺身上前以手中巨大的盾牌抵挡任何危险,保证战鼓以及擂鼓勇士的安全。与鼓车间杂的是锣车,铜锣悬挂在马车上,需要退兵时便有车上的军卒鸣金收兵。
全身铠甲,旗号鲜明的是营中最精锐的老兵,亦属亲兵卫队。这些军卒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横刀立马的在车仗队之前,手按刀柄,是为监军。凡战前违令者,遇敌不前者,杀之无赦!
披坚执锐的步卒,斗志昂扬的铁骑,沉稳深邃的弓弩手,以及大量的投石车,冲车,井阑,云梯,挡箭车,等无数兵种在高唐城四周聚集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方阵。数百人是一阵,千余人也是一阵,大大小小的方阵序列分明,在听到号角声传来,旗帜摆动的一刻,开始了攻城。
由盾橹手组成的各样阵势好似方才苏醒的巨人一般缓缓移动着,每行一步皆是肃穆,每进一步尽是萧杀。咯吱咯吱发涩的声响来自于车轮与地面不断亲近的过程,沉重笨拙的冲车即便是汉人采用了许多方法来增加行进的速度,可为了保证足够的攻击力仍是吃力的挪动着。
胡人不善守城,可高唐守将王延却早已派遣军卒在城外挖掘了沟堑。每辆车仗身前,五六名汉族背负木板,沙土,专门负责填埋沟堑。只要有足够的坡度,车仗便可以通行,待车仗军械通行的空隙,原本宽有丈余的沟堑已然被填埋的平实。
敌人的弩箭,在这个时刻挥洒而下。轻盈坚韧的弓弦声好似雨打芭蕉般一波接着一波的响起,空气中无数弓弦在手指的拨弄下弹奏血腥之曲,震荡的弓弦来不及停下便又被重新拉成了半月,然后迅速的弹出,送出致命的劲矢。
填埋沟堑的兵士最先着箭,肩上的沙袋土包还没有全数抛下,四肢,身躯,额头,脖颈纷纷中箭。即便是汉朝的实力,也不可能给所有的兵卒都配上铠甲,更不用这些专司填埋运输的辅兵们——毕竟辅佐作战的兵卒对于格斗拼杀军阵都是远不如正规军队的。
有人中箭倒地,也有人幸免于难,一行行车仗及时的由后方来到了战阵的最前端,那是最轻快的挡箭车。
斜立的木排很是简单易做,只需要把小树干或是足够长度的木桩结实得并排捆绑,便是目排。斜插在车上,并加以辅佐角度的调整与固定便成为了档箭车。但这只是最为原始的雏形,汉军推出的不仅对于木料进行了加工,更是在档箭排上加了布幔,涂抹马粪等物。
箭矢射在档箭车上,毫无作用,力量小的应声滑落,力量强的也只能勉强留在车上,随着车仗的快速移动而颠簸落地。
大量的档箭车推上前线,四面八方的缩小包围圈,好似要把这高唐城严丝合缝的困在其中。管你是飞弩劲矢,只要无法越过挡箭车便是没了用武之地——即便越过了也是未必用得上——档箭车从来不是一层。
哪里有汉军,哪里有人,哪里便有挡箭车。
高亢的叫声震动四野,汉军的速度明显要加快了许多,因为由高唐城头洒落的箭雨开始变得疏散,频率也远不如前。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石块,漫天飞舞,如同一颗颗撞击地球的陨石,劈头盖脸的砸向整个高唐城!
投石车!
投石的射程比起弓弩要远,因为是机械,而且是由后世而来的刘禅与当世巧手马钧协力打造的投石车,其性能始终在这个时代保持前列,甚至是从未被超越,或是说成超越这一时代的产物。
看着石块撒豆子般的落在城头,落入城中,狠狠的落在城墙上,汉军士气大振!胡人有守城的决心,可在汉军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双方无论是兵力,还是科技上巨大的差距让这现实有些刺眼。
投石仍在继续,听着城头胡人撕心裂肺的惨嚎,看着胡人没头苍蝇似的乱窜,想象城垛后瑟瑟发抖的弓弩手,汉军心情大快,痛快!
稀稀拉拉的箭矢表示着胡人很不适应如此的压制,盾撸军的方阵圆阵各种阵纷纷抵达预定的地点。一面面大橹铁盾组成了无数张墙,遮天盖地的墙!无论箭矢是正面飞来,还是头顶落下,都无法射入盾撸遮盖的一片区域。
在行伍中的挡箭车此刻也是进入固定的位置停下,经验丰富的军中尉官们冒着箭雨,扯着嗓子指挥,呼喊。
攻城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到此是要歇一歇的。
继续向前便是自讨死路,从城墙弹飞滑落的石块以及胡人士兵都足以对接近城墙的汉军造成杀伤,在投石车没有停止攻击前,汉军要做的是进入预定的位置。
“齐老四,带你的人快过来,磨磨蹭蹭的给胡狗当靶子!”一处盾阵正在迅速的展开,张军侯一面指挥众人布阵,侧着身子对后方的一队弓弩手叫着,额头的青筋崩起多高。
“这帮杂碎算个屁,不是兄弟们没缓过乏,昨天便端下高唐城,还用这么大张旗鼓……”弓箭队的屯长齐老四带着数十名弓箭手猫着腰跑了过来,嘴里嘀咕个不停。
叮叮当当的响声是箭矢落在了盾阵上,两名弓箭手“哎呦”一声,腿上着箭,身形一矮便要摔倒,却被齐老四一伸手硬生生的拖进了盾阵的遮挡范围。
“哼哼,这群畜牲也算顽强,待老子把你们都杀光!”齐老四是由晋国转入汉军的老兵,河北兵焚,晋国灭亡,一家老幼早已失散,对于胡人是恨之入骨。
“上面不想牺牲那么多的兄弟,弟兄们都要小心,这是高唐才多远的路。”张军侯同样是河北出身的晋军,只是家乡远在幽州,沉声叮嘱众人道。
汉军拥有超过守军二十倍的兵力,巧取了平原,却没有硬攻高唐。这是因为汉军连续奔波作战,少有休息,太子刘动不想为了一处高唐便牺牲大量的士兵之缘故。如今汉军有了不错的恢复,加上攻城器械的完备,攻破此城自然是理所当然。
“哈,待杀到幽州,胡狗就快滚回家了……准备!”齐老四一边说着一边摘下背上的弓弩,抽箭在手紧扣弓弦说着,却不耽误眼睛盯着后阵的军旗,耳朵听着前方的声响。
最后一批石块狠狠的砸在高唐城墙,就算躲得多隐秘的胡人也是心惊肉跳。石块崩裂,碎石飞溅,前者投掷的力量足以击碎城垛,后者无法预判的飞射更是神出鬼没。
后阵大旗摇晃,旌旗变化,与此同时前沿阵地也随之安静不少。
“放箭!”齐四偷眼看了看高唐,眼光触及城墙的刹那,怒声喝道!
二十多支箭矢腾空飞起,射向城头。身形交错间第二拨的弓箭手在齐四的怒吼声中射出了手中的弩箭!两名负伤的箭手也咬牙坚持着,不断轮换射击着……
紧紧扣着手中的箭,是齐四多年作战的习惯,身为屯长的自己麾下有四十多名弟兄,自己很少有射击的机会——至少在这般大规模的攻城战中,指挥远比自己去射击要重要得多。
投石车停止攻击,便是汉军继续向前的信号。
大量的弓弩手依偎着盾阵的保护代替投石车对高唐城头的敌人进行攻击和火力压制。射程,高度都有计算,弓弩手选定位置之后便不会移动。
动得是挡箭车,还有从大大小小的盾阵旁穿过的冲车,井阑,云梯等队伍,更少不了的是大量的军阵!
四面八方的飞矢射入城中,高唐城内的劲矢也向四面八方还射。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要拥有足够的臂力以及体力。拉弓射箭不是舞刀弄枪,比起刀枪棍棒,弓箭的威胁更大,训练起来也更加的严格,漫长。
人的臂力总是有限的,一般连续射出五六箭,臂力便开始下降,准头与距离更是远不如前。因此汉军的弓箭手都是轮番射击,每一屯中有轮番射击,待一屯射了四五轮,便由后方上来的其他队伍接替继续射击。
如此才能保证弓箭手的体力,才能保证时时刻刻的打击效果。
可胡人不行,马背上拼杀惯了,大多是用轻巧的弩箭,而不是弓箭。弩箭威力很大,但射程比起弓箭要差上许多。能拉弓的人有限,汉军又是投石弓箭的轮番攻击,死伤加上气力的消耗,高唐城的攻击距离逐渐缩短,一阵对射之后仅仅剩下弩手仍能攻击城下接近的汉军,弓手们唯有歇菜。
两辆档箭车上七扭八歪的插着几十只箭矢,越是靠近城池,要承受的力道便越大。如今城头这一处的胡人都疯狂的射击着,滚木雷石毫不留情的砸下来。那挡箭车毕竟是车,轰隆一声终于承受不住,被砸得稀烂。
推车的兵卒连忙抽身后退,可城头密集的攻击让这些军卒与负责遮拦的盾牌手纷纷葬身在木石之下。
“快推!不然大家都要死!”从档箭车后暴露的冲车上,汉卒举盾,拔刀的叫嚷着。距离城门不过十几步远,这个时候怎能放弃?
二十几名兵卒顾不上同伴被箭矢射倒,被石块砸中,发了疯似的拼命推动冲车前进。不断倒落的尸体,充盈耳畔的惨呼,迸溅脸颊的热血,都无暇去感受。
“快!”
“去他娘的!”
后方的盾牌手前仆后继的跑来掩护冲车,举着盾牌硬生生抗着箭雨木石。有人被砸倒,有人被射中,有人咬牙坚持,有人不断填补同伴留下的空隙……
生命,无情的在城下消失着,距离也在不断的缩短。
“登城!”不远处的喊声是几张云梯成功抵达墙根,一队队的大汉将士们顺着云梯英勇无畏的攀城而上,振臂呼喊着。
巨大的响声听得人麻木,至少有过攻城经验的老兵知道,那是云梯被对方推倒的声响。正在攀登的军卒从高空坠下,姿态各异,在死亡前尽情的叫着,扭曲着五官,看这最后一眼的世界。
更多的云梯抵达,城上的胡人显是有的忙了。这个时候牺牲了数十人的城门处,冲车也脱颖而出。分不出血汗杀到城门洞的汉卒,奋力推动木锥。木锥的前端裹着厚厚的铁皮,加重了分量,随着惯性不断的撞击城门。
咚咚的巨响震得人头脑发胀,掩盖了汉卒齐声呼喊的号子声。可即便听不到,冲车的节奏也从没有乱过,那节奏在每一名兵将的心中。
被撞击处开始发生凹陷,然后是扭曲,厚实的声响不出意料,内中定是胡人用横木固定,然后死死的顶着。合为一体的两扇大门不断的抖动着,簌簌而落的土石,灰尘,也不知是覆盖城门其上,还是用来固定城门之用。
回声激荡在城门洞内然后传出,发出闷闷的声响,激励三军士气,正在攻打敌人最脆弱的大门,又提醒守军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一屯汉军手持刀盾奋身奔着城门而去,推动冲车的力量从来不会嫌多,而且那城洞内几乎是最安全的落脚之地了。
石从天降,刀剑无眼,两具胡人的尸首坠下,没躲开的汉军只能被砸死当场。心神慌乱的脚下一绊,也失去了再起身的机会。战场上处处杀机,处处机灵,非是有坚定意志,敏锐身手的家伙很难存活。
城门四周的缝隙渐渐透亮,不断剧烈的撞击产生的震动让与城门接壤的土石开始松动碎裂。二十几名兵卒冒死来到,加入了撞击城门的行列之中。冲车撞击大门的声响趋于密集,唿扇唿扇的大门让人看到了希望。
盾阵解除,大量的汉军开始压上,即便是压制对方火力的弓弩手此刻也是随着盾牌手靠近城墙。此时此刻,大量的云梯以及井阑都已经接近城墙,从井阑上设计城头的胡人比从城下开弓放箭要容易得多,而且也更加的具备杀伤力。
坠落城墙的胡人越来越多,在攻击一方看来这是舍生忘死的表现。躲避在城垛后面是很少会遭到袭击射杀的,但若是起身投掷滚木雷石,又或是操起刀枪与汉军拼杀,那么被井阑射杀的几率等于是成倍增长。
胡人明知送死,还是要战!这高唐城比想象中要顽强……
火把被点燃,带着火苗的箭矢纷纷钉在汉军的井阑上。面对居高临下的井阑,胡人唯有用火攻,火可以点燃一切。井阑不似挡箭车,构造要复杂许多,而且要建造的比城墙还要高尚一些,体积自然也是极大的。
防火措施不是不做,而是没有办法做,片刻便有两三架井阑上起了火苗。可井阑上的弓弩手杀红了眼,对于井阑身上的火焰毫无所觉,拼命的,不断的射杀胡人,抑或是被还射的胡人射杀。
攻城!
军令唯此,万死不辞!
凄厉的嚎叫声显得与众不同,同样都是死,可没人愿意被烫死——如果可以选择一种死去的方法。
铁锅里烧得滚烫的热油顺着城墙倾泻而下,冲刷城墙,也冲烫着汉军。即便举着盾牌,那迎头泼下的油水仍是隔着盾牌传来炙热的温度。从城墙,地面,甚至包括战友的盾牌迸溅的热油瞬间便可烫得人手忙脚乱,满地打滚。
井阑上的弓弩手改变了目标,搬运油锅的胡兵首先遭难,四周躲避在城垛下的胡人顿时被四溢的热油水烫的跳了起来,无心之间竟有人因此坠落城墙,而仍在城墙上的也躲不了烫伤与井阑的射杀。
浓密的黑烟遮拦了视线,冲击着口鼻,燃烧的井阑开始摇晃倾斜,随时都有可能崩塌。几名汉军弓弩手纷纷把弓弩抛在地上,抽出随身的短刀,透过脚下不断升起的浓烟隐隐的望着高唐城头。
战鼓声持续传来,号角声抑扬顿挫,手持短刀的几名汉卒齐声大吼,跨步冲到井阑边缘,脚蹬护栏纵身跃向城头!
大汉抚军中郎将戴渊亲自率军来到城下,抬头见几名汉卒在半空挥刀,横跨城头,不禁怔住道:“高唐破矣!”
“呼,攻城吧。”大汉抚军中郎将戴渊望着屹立数日的高唐城,长长吁了一口气,似乎要把胸腹内的闷气一扫而空。
淡淡话语,决定了高唐守军的生死,四万多名汉军阵列有序的开始向高唐城发动攻势。数十骑往复于帅台四周传接命令,环绕高唐的巨大营屯中升起无数指挥作战,传递命令用的高台。身材颀长,威武雄壮的大汉旗手们更换挥舞高台上的旗帜,把每一支部队的进退准确传达到各个角落。
一队队步卒手持刀盾围绕着一座座旗台,或是站立高台之下,或是肃立楼梯之上。擦得闪闪发亮的盾牌闪闪放光,标准的搁置在每一名军卒的脚下。只需要微微矮身,便可把这可遮挡大半身形的盾牌拿在手中。无论敌军有没有攻到高台这样的可能,军士都是没有丝毫的松懈,严阵以待。
旗台前方百步之远无数战车聚集,一字成型的排开。车架上不是发号施令的将军,也没有冲锋陷阵的勇士,而是**上身,袒胸露背的彪形大汉。粗壮的臂膀,健硕的肌肉,只是看一眼便能体会到那发达的上肢力量。
车上有鼓,战鼓!
亦有角,号角!
鼓车的四角分列四名盾牌手,与高台附近的相同。若是有矢石落下,四名盾牌手会立即挺身上前以手中巨大的盾牌抵挡任何危险,保证战鼓以及擂鼓勇士的安全。与鼓车间杂的是锣车,铜锣悬挂在马车上,需要退兵时便有车上的军卒鸣金收兵。
全身铠甲,旗号鲜明的是营中最精锐的老兵,亦属亲兵卫队。这些军卒每一个都是身经百战,横刀立马的在车仗队之前,手按刀柄,是为监军。凡战前违令者,遇敌不前者,杀之无赦!
披坚执锐的步卒,斗志昂扬的铁骑,沉稳深邃的弓弩手,以及大量的投石车,冲车,井阑,云梯,挡箭车,等无数兵种在高唐城四周聚集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方阵。数百人是一阵,千余人也是一阵,大大小小的方阵序列分明,在听到号角声传来,旗帜摆动的一刻,开始了攻城。
由盾橹手组成的各样阵势好似方才苏醒的巨人一般缓缓移动着,每行一步皆是肃穆,每进一步尽是萧杀。咯吱咯吱发涩的声响来自于车轮与地面不断亲近的过程,沉重笨拙的冲车即便是汉人采用了许多方法来增加行进的速度,可为了保证足够的攻击力仍是吃力的挪动着。
胡人不善守城,可高唐守将王延却早已派遣军卒在城外挖掘了沟堑。每辆车仗身前,五六名汉族背负木板,沙土,专门负责填埋沟堑。只要有足够的坡度,车仗便可以通行,待车仗军械通行的空隙,原本宽有丈余的沟堑已然被填埋的平实。
敌人的弩箭,在这个时刻挥洒而下。轻盈坚韧的弓弦声好似雨打芭蕉般一波接着一波的响起,空气中无数弓弦在手指的拨弄下弹奏血腥之曲,震荡的弓弦来不及停下便又被重新拉成了半月,然后迅速的弹出,送出致命的劲矢。
填埋沟堑的兵士最先着箭,肩上的沙袋土包还没有全数抛下,四肢,身躯,额头,脖颈纷纷中箭。即便是汉朝的实力,也不可能给所有的兵卒都配上铠甲,更不用这些专司填埋运输的辅兵们——毕竟辅佐作战的兵卒对于格斗拼杀军阵都是远不如正规军队的。
有人中箭倒地,也有人幸免于难,一行行车仗及时的由后方来到了战阵的最前端,那是最轻快的挡箭车。
斜立的木排很是简单易做,只需要把小树干或是足够长度的木桩结实得并排捆绑,便是目排。斜插在车上,并加以辅佐角度的调整与固定便成为了档箭车。但这只是最为原始的雏形,汉军推出的不仅对于木料进行了加工,更是在档箭排上加了布幔,涂抹马粪等物。
箭矢射在档箭车上,毫无作用,力量小的应声滑落,力量强的也只能勉强留在车上,随着车仗的快速移动而颠簸落地。
大量的档箭车推上前线,四面八方的缩小包围圈,好似要把这高唐城严丝合缝的困在其中。管你是飞弩劲矢,只要无法越过挡箭车便是没了用武之地——即便越过了也是未必用得上——档箭车从来不是一层。
哪里有汉军,哪里有人,哪里便有挡箭车。
高亢的叫声震动四野,汉军的速度明显要加快了许多,因为由高唐城头洒落的箭雨开始变得疏散,频率也远不如前。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石块,漫天飞舞,如同一颗颗撞击地球的陨石,劈头盖脸的砸向整个高唐城!
投石车!
投石的射程比起弓弩要远,因为是机械,而且是由后世而来的刘禅与当世巧手马钧协力打造的投石车,其性能始终在这个时代保持前列,甚至是从未被超越,或是说成超越这一时代的产物。
看着石块撒豆子般的落在城头,落入城中,狠狠的落在城墙上,汉军士气大振!胡人有守城的决心,可在汉军将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双方无论是兵力,还是科技上巨大的差距让这现实有些刺眼。
投石仍在继续,听着城头胡人撕心裂肺的惨嚎,看着胡人没头苍蝇似的乱窜,想象城垛后瑟瑟发抖的弓弩手,汉军心情大快,痛快!
稀稀拉拉的箭矢表示着胡人很不适应如此的压制,盾撸军的方阵圆阵各种阵纷纷抵达预定的地点。一面面大橹铁盾组成了无数张墙,遮天盖地的墙!无论箭矢是正面飞来,还是头顶落下,都无法射入盾撸遮盖的一片区域。
在行伍中的挡箭车此刻也是进入固定的位置停下,经验丰富的军中尉官们冒着箭雨,扯着嗓子指挥,呼喊。
攻城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到此是要歇一歇的。
继续向前便是自讨死路,从城墙弹飞滑落的石块以及胡人士兵都足以对接近城墙的汉军造成杀伤,在投石车没有停止攻击前,汉军要做的是进入预定的位置。
“齐老四,带你的人快过来,磨磨蹭蹭的给胡狗当靶子!”一处盾阵正在迅速的展开,张军侯一面指挥众人布阵,侧着身子对后方的一队弓弩手叫着,额头的青筋崩起多高。
“这帮杂碎算个屁,不是兄弟们没缓过乏,昨天便端下高唐城,还用这么大张旗鼓……”弓箭队的屯长齐老四带着数十名弓箭手猫着腰跑了过来,嘴里嘀咕个不停。
叮叮当当的响声是箭矢落在了盾阵上,两名弓箭手“哎呦”一声,腿上着箭,身形一矮便要摔倒,却被齐老四一伸手硬生生的拖进了盾阵的遮挡范围。
“哼哼,这群畜牲也算顽强,待老子把你们都杀光!”齐老四是由晋国转入汉军的老兵,河北兵焚,晋国灭亡,一家老幼早已失散,对于胡人是恨之入骨。
“上面不想牺牲那么多的兄弟,弟兄们都要小心,这是高唐才多远的路。”张军侯同样是河北出身的晋军,只是家乡远在幽州,沉声叮嘱众人道。
汉军拥有超过守军二十倍的兵力,巧取了平原,却没有硬攻高唐。这是因为汉军连续奔波作战,少有休息,太子刘动不想为了一处高唐便牺牲大量的士兵之缘故。如今汉军有了不错的恢复,加上攻城器械的完备,攻破此城自然是理所当然。
“哈,待杀到幽州,胡狗就快滚回家了……准备!”齐老四一边说着一边摘下背上的弓弩,抽箭在手紧扣弓弦说着,却不耽误眼睛盯着后阵的军旗,耳朵听着前方的声响。
最后一批石块狠狠的砸在高唐城墙,就算躲得多隐秘的胡人也是心惊肉跳。石块崩裂,碎石飞溅,前者投掷的力量足以击碎城垛,后者无法预判的飞射更是神出鬼没。
后阵大旗摇晃,旌旗变化,与此同时前沿阵地也随之安静不少。
“放箭!”齐四偷眼看了看高唐,眼光触及城墙的刹那,怒声喝道!
二十多支箭矢腾空飞起,射向城头。身形交错间第二拨的弓箭手在齐四的怒吼声中射出了手中的弩箭!两名负伤的箭手也咬牙坚持着,不断轮换射击着……
紧紧扣着手中的箭,是齐四多年作战的习惯,身为屯长的自己麾下有四十多名弟兄,自己很少有射击的机会——至少在这般大规模的攻城战中,指挥远比自己去射击要重要得多。
投石车停止攻击,便是汉军继续向前的信号。
大量的弓弩手依偎着盾阵的保护代替投石车对高唐城头的敌人进行攻击和火力压制。射程,高度都有计算,弓弩手选定位置之后便不会移动。
动得是挡箭车,还有从大大小小的盾阵旁穿过的冲车,井阑,云梯等队伍,更少不了的是大量的军阵!
四面八方的飞矢射入城中,高唐城内的劲矢也向四面八方还射。一名合格的弓箭手至少要拥有足够的臂力以及体力。拉弓射箭不是舞刀弄枪,比起刀枪棍棒,弓箭的威胁更大,训练起来也更加的严格,漫长。
人的臂力总是有限的,一般连续射出五六箭,臂力便开始下降,准头与距离更是远不如前。因此汉军的弓箭手都是轮番射击,每一屯中有轮番射击,待一屯射了四五轮,便由后方上来的其他队伍接替继续射击。
如此才能保证弓箭手的体力,才能保证时时刻刻的打击效果。
可胡人不行,马背上拼杀惯了,大多是用轻巧的弩箭,而不是弓箭。弩箭威力很大,但射程比起弓箭要差上许多。能拉弓的人有限,汉军又是投石弓箭的轮番攻击,死伤加上气力的消耗,高唐城的攻击距离逐渐缩短,一阵对射之后仅仅剩下弩手仍能攻击城下接近的汉军,弓手们唯有歇菜。
两辆档箭车上七扭八歪的插着几十只箭矢,越是靠近城池,要承受的力道便越大。如今城头这一处的胡人都疯狂的射击着,滚木雷石毫不留情的砸下来。那挡箭车毕竟是车,轰隆一声终于承受不住,被砸得稀烂。
推车的兵卒连忙抽身后退,可城头密集的攻击让这些军卒与负责遮拦的盾牌手纷纷葬身在木石之下。
“快推!不然大家都要死!”从档箭车后暴露的冲车上,汉卒举盾,拔刀的叫嚷着。距离城门不过十几步远,这个时候怎能放弃?
二十几名兵卒顾不上同伴被箭矢射倒,被石块砸中,发了疯似的拼命推动冲车前进。不断倒落的尸体,充盈耳畔的惨呼,迸溅脸颊的热血,都无暇去感受。
“快!”
“去他娘的!”
后方的盾牌手前仆后继的跑来掩护冲车,举着盾牌硬生生抗着箭雨木石。有人被砸倒,有人被射中,有人咬牙坚持,有人不断填补同伴留下的空隙……
生命,无情的在城下消失着,距离也在不断的缩短。
“登城!”不远处的喊声是几张云梯成功抵达墙根,一队队的大汉将士们顺着云梯英勇无畏的攀城而上,振臂呼喊着。
巨大的响声听得人麻木,至少有过攻城经验的老兵知道,那是云梯被对方推倒的声响。正在攀登的军卒从高空坠下,姿态各异,在死亡前尽情的叫着,扭曲着五官,看这最后一眼的世界。
更多的云梯抵达,城上的胡人显是有的忙了。这个时候牺牲了数十人的城门处,冲车也脱颖而出。分不出血汗杀到城门洞的汉卒,奋力推动木锥。木锥的前端裹着厚厚的铁皮,加重了分量,随着惯性不断的撞击城门。
咚咚的巨响震得人头脑发胀,掩盖了汉卒齐声呼喊的号子声。可即便听不到,冲车的节奏也从没有乱过,那节奏在每一名兵将的心中。
被撞击处开始发生凹陷,然后是扭曲,厚实的声响不出意料,内中定是胡人用横木固定,然后死死的顶着。合为一体的两扇大门不断的抖动着,簌簌而落的土石,灰尘,也不知是覆盖城门其上,还是用来固定城门之用。
回声激荡在城门洞内然后传出,发出闷闷的声响,激励三军士气,正在攻打敌人最脆弱的大门,又提醒守军自己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一屯汉军手持刀盾奋身奔着城门而去,推动冲车的力量从来不会嫌多,而且那城洞内几乎是最安全的落脚之地了。
石从天降,刀剑无眼,两具胡人的尸首坠下,没躲开的汉军只能被砸死当场。心神慌乱的脚下一绊,也失去了再起身的机会。战场上处处杀机,处处机灵,非是有坚定意志,敏锐身手的家伙很难存活。
城门四周的缝隙渐渐透亮,不断剧烈的撞击产生的震动让与城门接壤的土石开始松动碎裂。二十几名兵卒冒死来到,加入了撞击城门的行列之中。冲车撞击大门的声响趋于密集,唿扇唿扇的大门让人看到了希望。
盾阵解除,大量的汉军开始压上,即便是压制对方火力的弓弩手此刻也是随着盾牌手靠近城墙。此时此刻,大量的云梯以及井阑都已经接近城墙,从井阑上设计城头的胡人比从城下开弓放箭要容易得多,而且也更加的具备杀伤力。
坠落城墙的胡人越来越多,在攻击一方看来这是舍生忘死的表现。躲避在城垛后面是很少会遭到袭击射杀的,但若是起身投掷滚木雷石,又或是操起刀枪与汉军拼杀,那么被井阑射杀的几率等于是成倍增长。
胡人明知送死,还是要战!这高唐城比想象中要顽强……
火把被点燃,带着火苗的箭矢纷纷钉在汉军的井阑上。面对居高临下的井阑,胡人唯有用火攻,火可以点燃一切。井阑不似挡箭车,构造要复杂许多,而且要建造的比城墙还要高尚一些,体积自然也是极大的。
防火措施不是不做,而是没有办法做,片刻便有两三架井阑上起了火苗。可井阑上的弓弩手杀红了眼,对于井阑身上的火焰毫无所觉,拼命的,不断的射杀胡人,抑或是被还射的胡人射杀。
攻城!
军令唯此,万死不辞!
凄厉的嚎叫声显得与众不同,同样都是死,可没人愿意被烫死——如果可以选择一种死去的方法。
铁锅里烧得滚烫的热油顺着城墙倾泻而下,冲刷城墙,也冲烫着汉军。即便举着盾牌,那迎头泼下的油水仍是隔着盾牌传来炙热的温度。从城墙,地面,甚至包括战友的盾牌迸溅的热油瞬间便可烫得人手忙脚乱,满地打滚。
井阑上的弓弩手改变了目标,搬运油锅的胡兵首先遭难,四周躲避在城垛下的胡人顿时被四溢的热油水烫的跳了起来,无心之间竟有人因此坠落城墙,而仍在城墙上的也躲不了烫伤与井阑的射杀。
浓密的黑烟遮拦了视线,冲击着口鼻,燃烧的井阑开始摇晃倾斜,随时都有可能崩塌。几名汉军弓弩手纷纷把弓弩抛在地上,抽出随身的短刀,透过脚下不断升起的浓烟隐隐的望着高唐城头。
战鼓声持续传来,号角声抑扬顿挫,手持短刀的几名汉卒齐声大吼,跨步冲到井阑边缘,脚蹬护栏纵身跃向城头!
大汉抚军中郎将戴渊亲自率军来到城下,抬头见几名汉卒在半空挥刀,横跨城头,不禁怔住道:“高唐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