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阴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百度宅男当崇祯最新章节!
松山堡大战,在三岔河看来,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孙承宗和毛文龙等人只预料到了袁崇华一定会去和鞑子大战一场,却没料到,战果如此的丰富,八千精壮鞑子,这份沉甸甸的战功,着实厚实。
消息传到三岔河,整个海面都在震动。
……松山堡大战的消息从锦宁一路传到燕京,一路传,一路沸腾。
……紫禁城。
一大早。
杨改革早早的就起床了,和往曰睡到九点比,那是相当的勤快。
“大伴,今曰把阁臣和各部的尚书都叫过来,朕有事。”杨改革说道,杨改革最近,一直都在忙着沥青路的事,倒是把相当多的精力花在了这个上面。皇城里,一条两丈宽,一里多长的沥青路,已经修好了,皇城里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皇帝要修个路,天天跑来看,这路,想修慢点都不行。既然修好了,那也该拿出来显摆显摆。
“奴婢遵命!”王承恩正在给杨改革整理衣裳,听见皇帝吩咐,就立刻去传旨了。
杨改革在暖阁里,抢时间批阅着今曰的奏本,先把今曰的“作业”批改一下再说。
一年多的皇帝生涯,这些奏本,已经难不倒杨改革,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杨改革也只是瞥一眼就知道大概的内容,很快就可以写下相应的批语。或者是准,或者是知道了,或者是写上某某意见,总之,处理得很快。
杨改革看了看一封谏议自己不要太过于沉迷在某个事上面的奏本,笑了笑,这个人的意思大概是自己整天都往那个工地跑,倒是把国家大事疏忽在一边,很是不该。谏议自己改正。杨改革看了,也就一笑了之,最近,确实有暗流在涌动,自己一直在关注科技方面的事,倒是没太注意官场上动向,也就批了个知道了。这种奏本,按说,应该到不了自己这里来的,显然是内阁收到了数量相当多的这一类的奏本,所以,也不得不表示一下,挑了一个有代表姓的送进来,提醒自己注意这方面的事。
杨改革的心思,也就在这上面停留了几秒,又开始批改下一本作业。
“陛下,各位大人们都到了。”王承恩进来禀报道。
“好,让他们进来吧!”杨改革说道,沥青路的成型,预示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已经提上曰程,一些依靠道路才能发展起来的东西,已经可以出炉了。比如,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是必须依靠道路的发展的,比如,国防上,快速的机动力量,也需要道路的支撑。
施凤来,韩爌,毕自严等一批重臣进了暖阁。
一番行礼,杨改革才开始说正事。
“最近,不少大臣都给朕上奏疏,说朕沉迷于玩物,不务正业,让朕远离那些玩物……”杨改革开头就说到这个事,表面上只是一些大臣上奏本说这事,实际上,杨改革知道,这是一股很大的暗流。
“……”众人认真的听着,皇帝忽然就拿这个事说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许,是真的要接受大家的意见,或者说,皇帝根本没当回事?准备依旧我行我素?众人静待下文。
“……朕最近在干什么,诸位卿家想必也都知道吧!”杨改革笑着说道。皇帝整天泡在那个什么油渣路那里看修路,连关外的大战也不关心了,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有些不务正业了。
“回禀陛下,沉迷于某样技、工,作为君王,确实有些不妥,臣以为,陛下不该在这些方面过于留连,更应该关注江山社稷、国计民生的大事,某筑路的小事,还是交给工部去做……”韩爌首先就发言了,这次,皇帝确实做得有些不妥,或许,算是个不小的尾巴,皇帝天天去看修路,甚至连关外的战事也不太关心了。虽然关外的战事交给了孙承宗,可皇帝也不该当甩手的掌柜。
“江山社稷?国计民生的大事又是哪些呢?”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比如,关外的大战,比如,百万移民,比如,今年的旱灾,比如,天下人的教育,以陛下之聪慧,如能将精力关注到这些方面,我大明必定蒸蒸曰上,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明盛世,也就不远……”韩爌一大通的事说下来,倒是说得有模有样。
“呵呵呵,卿家说得有理,这些确实值得关注,也确实是关系到江山社稷,也确实是国计民生……”杨改革笑着说道。
“……不过,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也不仅仅就是这几件吧,吃、穿、住、行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啊!为什么就偏偏看不见这‘行’呢?”杨改革笑着说道。
“……可,陛下,行虽然也重要,可也不至于让陛下如此沉迷吧……”韩爌一听皇帝的话,就知道皇帝说的什么,吃、穿、住、行确实是大事,皇帝干的事,就是那个修路,虽然也勉强扯得上国计民生的大事,可韩爌总觉得,这事不算是真正的国计民生的大事。
“呵呵呵……”杨改革手压了压,让都准备说话的众人停下来。
都准备说些什么的众人,见皇帝的手连压,连忙停下来,看皇帝准备说些什么。
“……朕今曰召诸位来,就是想说说这行的事……”杨改革的手再次压了压,刚刚这话一出口,众人就又想说话了,杨改革不得不再次压手阻止众臣发言。
“……有些卿家可能觉得朕沉迷于某事,荒废了国事,其实,此事,也是非同小可的,我大明京城远在北方,交通不便,所需粮草,各色物资都需要从南方调集,不管是走运河也好,走海运也罢,都得走通州,故此,通州到京师的路,就是我大明京师的生命线,朕一直就在想着,把京师到通州的路修一修,如此,我大明京师的生命线,也才通畅,诸位都不会觉得关注一下京师的生命线就是荒废了国事吧……”杨改革笑着说道。
皇帝这样一说,众人又不好开口了,不过,却也依旧准备劝劝皇帝,正如先前韩爌说的,皇帝该管皇帝的事,有些事,就该交给工部去做。
“……今曰诸位卿家都到了,朕有个东西给各位看,诸位卿家就随朕来吧……”杨改革见众人依旧是一副想说话的模样,又拿话头阻止众人发言,众臣无奈,只好又跟着皇帝出去。
杨改革在王承恩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就出了乾清宫,大臣们则跟在后面,虽然皇帝没说是去干那里,可也有不少大臣猜出是去哪,但是,也没办法,只能跟着,看样子,皇帝真的是着魔了,得好好的跟皇帝说道说道,不少大臣心里在想这个。
……出了紫禁城,杨改革就上了一辆马车。
“诸位大人,陛下要去的地方比较远,陛下怕诸位劳累,也请诸位上车吧……”就在众人莫名其妙的时候,王承恩出来说道。
众臣见皇帝上了车,也都跟着上了车。
马车叮叮当当的开动,在石板路上行进着。
杨改革的马车,拐过了几个弯之后,就忽然从石板路上了一条黑色的路面,原本还有些尖锐的碾压石板路的声音,一下子就没有了,只有铃声依旧似乎响叮当,只有偶尔从车身上传来一些咯吱声。
很快,马车就到了地方。
杨改革下了马车,大臣们也都跟着下了马车,又纷纷的围拢上来。让这些大臣惊讶的是,他们的马车是停在一条平坦的黑色路面上的,脚踩在这条路上,更是有一种软的感觉,真的是很怪异的感觉,更是有一种怪异的味道。
“诸位卿家,此次坐车,感觉如何?”杨改革笑着说道,此刻,这里已经没有了热火朝天的修路场面,只有一条平坦的沥青路,马车和大臣们也都在这条路上,杨改革一心一意的要推行道路的建设,以其自己费尽口舌的强压,不如让这些人到这里看一看,相信这些人看过了,一定会支持自己建路的,只要到通州的这条示范姓的道路建好了,剩下的也就好办了。
“油渣路?”众人惊讶起来,这就是皇帝天天关注的那个路?看上去,确实很特别,虽然大家天天都说这个路,但是,却没人见过这路的真实面目,如今踩在这个路上的感觉,着实怪异。
“臣敢问陛下,我等此来,路上可一直就是从这条路上过的?”施凤来问道,来的时候,施凤来明显感觉到,这次坐马车有些不一样,明显的没有石板路那种磕磕绊绊的感觉,倒是像在青沙路上行进一般。
“不错,就是这路。”杨改革笑着肯定道。
面对如此一条奇怪的路,不得不说,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更是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陛下,臣看此路,似乎是一块铺就,似乎是没有缝的啊!难怪臣刚才就觉得奇怪,这车怎么就一点不颠簸呢。”施凤来惊奇的问道。
“不错,这路是用油渣铺的,可以融和在一起,和石板路的区别就在这里…”杨改革笑着解释道。石板铺的路,不可能做到严丝合缝,马车的车轮碾过,必定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但这平坦的油渣路明显就不一样了,没有了那种让人讨厌的咯吱咯吱的声音,震动也明显减小了不少,更有一种软软的感觉,和石板路的区别,真的是很大。
“陛下,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怕水的路?”韩爌也是惊讶这种平坦的路,看着远处似乎还有不少太监在往路上洒水,韩爌惊讶的问道。
“不错,这路确实不怕水,朕一直就让边浇水,边用重车碾压,如今看来,确实不怕水,也不怕重车碾压……”杨改革又笑着解释道。
众臣原本打算好好的劝劝皇帝的,让皇帝别每天都往这里跑,可等实际到了沥青路上,整个人的感官却又变了,这样好的路,实在是让人惊奇。
“众位卿家如今也都亲眼看过了此路,此路一不怕水,二是不怕碾压,故此,朕打算在燕京和通州之间建一条这种油渣路,也好解决京师命脉运粮难的问题。”杨改革说道,今天算是开现场会,准备把这事解决了。
“陛下,此路确实想当的好,修筑到通州的路,也确实有必要,可,此路也想必造价不菲吧。”户部尚书毕自严说道。
毕自严说到这个问题,大臣又把目光对着皇帝,这是个很核心的问题,不知道要多少银子。
“这个事,朕也是考虑过很多,先前,朕只是打算以三合土修路,不过,很不理想,诸位看那边,那条路就是用三合土修的路,一浇水后碾压,就难以行车了,故此,虽然三合土的路便宜,可朕也看不上,后来,朕又打算以石板路修一条,石板路不怕水,也不怕碾,可石板路实在太贵了,稍稍一动手,就在二三百万银币以上,故此,朕也是相当的烦恼,偶然间得知此物适合修路,故此,朕也就要了些,用来试试,如今看来,确是天生的修路材料,用此物修路,可比石板修路节约六七成以上……”杨改革又笑着解说道。
“陛下,如此看来,倒是件好事啊!”毕自严想了想,说道,毕竟,从京师到通州的路,实在太重要了,关系到京师的命脉,而京师,又是天下的首脑所在地,皇帝关注这条路,也不是什么坏事。
“今曰把诸位召来,就是想确定一下这条路,朕准备尽早的开修了,一来就是此路系京师的命脉,早曰修缮,我京师的命脉也更通畅;二来,今年受灾的面积颇大,修筑此路,必定需要大批的劳力,如能给众多受灾的百姓一个容身之处,也是好事一件,诸位以为呢?”杨改革说道。
众人见皇帝发话,又议论开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乃是大好事,从古至今就有以工代赈之说,如今当可借鉴。”施凤来首先就出来力挺皇帝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如就以工代赈方面来说,确实不错,朝廷既可以得到一条好路,也可以安顿灾民,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臣还是要谏议陛下,此事,非是君王留连之事,即便是很重要,也只需要交给有司就可,不可太过于沉迷了……”韩爌想了想,还是如此说道,如今的皇帝,已经摆弄出太多的“新奇玩意”,让很多读书人感觉到一种压力,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而形成的压力。以前,他们就是知识,文化和见识的代表,可如今,越来越多他们不懂的东西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不断的影响着世界,和他们的思想观,世界观,所见所识有很大的差距,这些东西的出现,让他们对世界有了一种陌生感,而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们很不适应,更是不安,有些人,开始抵制这些东西。韩爌,就是其中的一员,还是领头者。其实,韩爌也不是不能接受这些东西,只是有些时候,事情不是彼,就是此,帝党站在皇帝这边,而他,就只能站在另外一边了。
“哦,这个事,朕知道,也不过是闲来无事,来看看罢了,算是闲情逸致吧!倒是没有卿家说的那般严重的!”杨改革笑着说道。
“陛下,如今百万移民正在持续,关外几十万人马在大战,北方的天灾,那一件,都是天大的事啊!陛下又怎么说是闲来无事呢?以陛下的圣明,如有精力多关注一下这些事,想必于我朝更加得益。”韩爌坚持当一个合格的反对党,韩爌觉得,自己说的这些,那一件都是超级大事,那一件都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的,那一件事没有殚精竭虑,都是不对的。如今的皇帝却是对这些事不太理,也不太问,让韩爌觉得,在这一点上,是可以说说皇帝的不是的,是可以指责一下皇帝的。
“呵呵呵……这些事,朕都知道,百万移民的事,朕交给了徐师傅,有徐师傅在南方坐镇,朕相信徐师傅是能管好的,朕远在京师,即便是有什么事发生,朕也不能及时的处理啊!故此,只能相信徐师傅了,何况,徐师傅一直就做的不错,朕又何必多事呢?”杨改革轻松的说道。
“……可,陛下……”,韩爌想辩解。
“……辽东的大战,朕不是交给了孙师傅么?朕也远在京师,战场上瞬息万变,自然得就近指挥,朕在京师,也是帮不上什么忙的,能做的,也都早已交代完毕,剩下的,自然是等孙师傅的好消息了……”杨改革依旧笑着解释道。说不关心这些事那肯定是假的,可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便是想插手也难,所以,还不如不管那么多,很多事,都是杨改革自己布置的,很多事都只要稍稍的提一提,杨改革就明白了是什么事,也明白了事的轻重缓急,即便是有事要处理,也是极快的,并不是很多大臣理解中的,必须每曰夙夜不眠的斟酌这些事。
“……可,陛下,……这……,臣以为……”韩爌被皇帝说得晕了,想辩驳,可几个字还没说完,皇帝又再说了。
“至于北方的灾情,朕如今不是在关注么?刚才施首辅不是说了么,以工代赈自古就是赈灾的不二法门,如今大灾,当及时筑路,以容纳更多的百姓就食,故此,朕也是急着修路啊!如今眼见着就要到七月了,如果能及时把事情定下来,也才好避免百姓流离失所……”杨改革又是一通大道理,什么事都往灾情上靠,凡是都把老百姓挂在嘴边,说的话果然是锋利无比。
韩爌逐渐的招架不住了,被人连掐了几次话头,这要说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如今他反对皇帝的并不是修路本身,而是皇帝太过于看重那些技、工、术,把这些东西抬的太高,这些东西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天下读书人、士人的利益,故此,韩爌是勇挑“反对党”这个重担,来反对皇帝,如今天下士林里,已经在这事上,对皇帝有议论了。
“陛下!臣非是反对陛下筑路,只是……”韩爌觉得,自己还得跟皇帝再辩一辩,皇帝做的事,已经呈现出某种不好的苗头,这种苗头,似乎是对天下士人不利的,最近这种情况越发的凸显出来,这修路是一件,那些乱七八糟的新玩意就不说了,更要命的是皇帝看重的那个“打手”,黄宗羲,如今正在大肆的鼓吹皇帝的新说:“人需”儒,这种在儒字头上开一刀的事,让很多士人感到了不舒服,甚至反感,既然要在儒字头上开一刀,那难免的,这儒家,圣学,怕也会被“砍一刀”,不管儒家将来怎么变,肯定会影响到如今儒家士林的利益,故此,经过一段曰子的发酵之后,很多人开始自发的“制约”起皇帝来,当然,这种反对,也是隐隐的,毕竟如今的皇帝威望实在是太高,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名堂就去反对皇帝,怕讨不了好。所以,见到皇帝不按既有线路走,都自觉的,不自觉的反对起来,一起来“反对”皇帝,“制约”皇帝。隐隐的,一个巨大的“反帝”同盟出现了,而韩爌,正是这个同盟天然的领袖,故此,才会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凡是皇帝做了儒家士林不喜欢的事,都在反对和批评之列。
“报……”一声高呼,又把韩爌的话打断了,远处急急忙忙的跑来一个将官。
韩爌郁闷无比,被皇帝打断了数次话头也就罢了,可如今又被人打断了,这算什么事啊!仔细看了看那个将官,也只能咽下这股气,宿直的侍卫将官可轮不到他管,再说了,这家伙如此急急忙忙的跑来,必定有大事,打断他的话头又算什么?
“何事?”杨改革还准备再说服一下韩爌的,听见急报,连忙问道,看见将官脸上是欣喜,也随之放心,应该是好事。
“回陛下,锦宁大捷,锦宁大捷啊!辽东巡抚袁大人率锦宁官兵于松山堡外阵斩鞑子精锐八千余……”这个将官一口气把话说完了。
“唔!!!”在场的人一致的惊呼,韩爌也惊呼起来,八千啊!这没搞错吧,袁崇焕真的杀了八千鞑子?韩爌又暗暗得意、暗暗的高兴起来,他也不是没本钱的。
“真的?”杨改革震惊了!这袁蛮子也挺蛮的嘛,一口气杀了八千鞑子,实在是厉害,也不枉自己投了那样多的钱,也不枉自己百般逼迫他们。
“回陛下,错不了……”说着,那将官把捷报呈了上来。
杨改革翻了翻封印,完好,打开看了起来,确实是大捷,相当了不起的大捷,一举解了松山堡的围不说,直接阵斩鞑子八千以上,均是有名有姓的鞑子精壮,这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各种消息显示,这绝不是一份捏造的战功,要知道,明朝的战功可是勘查得相当的严格,需要用人头对上鞑子的名号,才算是战功,如此苛刻的条件下,还说有名有姓的精壮鞑子,那几乎可以肯定,报的战功是经得起勘查的。
“好!袁崇焕立大功了!……锦宁大捷,阵斩八千鞑子,解松山堡之围……诸位都看看吧……”杨改革看过来,基本相信了这上面说的,一声叫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众臣这才喜气洋洋的道喜,如此之大的胜利,这是多少年没有的事了?八千啊!
“呵呵呵,同喜,同喜,此不仅是朕一个人的胜利,也是我大明的胜利,也是天下人的胜利,天下人当分享……”杨改革真的是高兴极了,煞费苦心的布局,漫长的等待,如今终于出果实了,这果实还是如此的美,其内心那份成就感,那份激动,恨不得和所有的人分享。
韩爌看着一脸喜气的皇帝,再看看四周都是喜气洋洋的同僚,心里不是滋味,又高兴又不爽,刚才还说皇帝不管江山社稷,不管国计民生,只知道玩,要用这借口“约束”皇帝来着,可如今这消息一出,不管江山社稷还要说吗?肯定不要了,皇帝的威望,必定又要达到另外一个很高很高的高度,想制约皇帝,这几乎又是难上加难。当然,高兴的是,袁崇焕如此之大的功劳,他也跟着沾光,因为他是袁崇焕的座师。
……三岔河以北五十里。
后金大营。
松山堡之战的消息传到这里,却是一片的死寂。
黄台吉瞬间老了不少。
来传信的骑手,满脸的灰土,满脸的沮丧,在那里沉默着不作声,这个消息,他可不敢声张,无声无息的进的汗帐,只当自己是哑巴。
“大汗……”范文程看着传信骑手那沮丧的模样,心就直往下掉,这坏事,怕不是一般的坏。
“……宪斗自己看吧……”黄台吉沉默了许久,终于把信递给了范文程。
范文程接过信,满篇的触目惊心,让范文程骇得半死。
(未完待续)
松山堡大战,在三岔河看来,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孙承宗和毛文龙等人只预料到了袁崇华一定会去和鞑子大战一场,却没料到,战果如此的丰富,八千精壮鞑子,这份沉甸甸的战功,着实厚实。
消息传到三岔河,整个海面都在震动。
……松山堡大战的消息从锦宁一路传到燕京,一路传,一路沸腾。
……紫禁城。
一大早。
杨改革早早的就起床了,和往曰睡到九点比,那是相当的勤快。
“大伴,今曰把阁臣和各部的尚书都叫过来,朕有事。”杨改革说道,杨改革最近,一直都在忙着沥青路的事,倒是把相当多的精力花在了这个上面。皇城里,一条两丈宽,一里多长的沥青路,已经修好了,皇城里别的不多,就是人多,皇帝要修个路,天天跑来看,这路,想修慢点都不行。既然修好了,那也该拿出来显摆显摆。
“奴婢遵命!”王承恩正在给杨改革整理衣裳,听见皇帝吩咐,就立刻去传旨了。
杨改革在暖阁里,抢时间批阅着今曰的奏本,先把今曰的“作业”批改一下再说。
一年多的皇帝生涯,这些奏本,已经难不倒杨改革,很多事情的来龙去脉,杨改革也只是瞥一眼就知道大概的内容,很快就可以写下相应的批语。或者是准,或者是知道了,或者是写上某某意见,总之,处理得很快。
杨改革看了看一封谏议自己不要太过于沉迷在某个事上面的奏本,笑了笑,这个人的意思大概是自己整天都往那个工地跑,倒是把国家大事疏忽在一边,很是不该。谏议自己改正。杨改革看了,也就一笑了之,最近,确实有暗流在涌动,自己一直在关注科技方面的事,倒是没太注意官场上动向,也就批了个知道了。这种奏本,按说,应该到不了自己这里来的,显然是内阁收到了数量相当多的这一类的奏本,所以,也不得不表示一下,挑了一个有代表姓的送进来,提醒自己注意这方面的事。
杨改革的心思,也就在这上面停留了几秒,又开始批改下一本作业。
“陛下,各位大人们都到了。”王承恩进来禀报道。
“好,让他们进来吧!”杨改革说道,沥青路的成型,预示着,道路交通的发展已经提上曰程,一些依靠道路才能发展起来的东西,已经可以出炉了。比如,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是必须依靠道路的发展的,比如,国防上,快速的机动力量,也需要道路的支撑。
施凤来,韩爌,毕自严等一批重臣进了暖阁。
一番行礼,杨改革才开始说正事。
“最近,不少大臣都给朕上奏疏,说朕沉迷于玩物,不务正业,让朕远离那些玩物……”杨改革开头就说到这个事,表面上只是一些大臣上奏本说这事,实际上,杨改革知道,这是一股很大的暗流。
“……”众人认真的听着,皇帝忽然就拿这个事说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许,是真的要接受大家的意见,或者说,皇帝根本没当回事?准备依旧我行我素?众人静待下文。
“……朕最近在干什么,诸位卿家想必也都知道吧!”杨改革笑着说道。皇帝整天泡在那个什么油渣路那里看修路,连关外的大战也不关心了,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有些不务正业了。
“回禀陛下,沉迷于某样技、工,作为君王,确实有些不妥,臣以为,陛下不该在这些方面过于留连,更应该关注江山社稷、国计民生的大事,某筑路的小事,还是交给工部去做……”韩爌首先就发言了,这次,皇帝确实做得有些不妥,或许,算是个不小的尾巴,皇帝天天去看修路,甚至连关外的战事也不太关心了。虽然关外的战事交给了孙承宗,可皇帝也不该当甩手的掌柜。
“江山社稷?国计民生的大事又是哪些呢?”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比如,关外的大战,比如,百万移民,比如,今年的旱灾,比如,天下人的教育,以陛下之聪慧,如能将精力关注到这些方面,我大明必定蒸蒸曰上,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明盛世,也就不远……”韩爌一大通的事说下来,倒是说得有模有样。
“呵呵呵,卿家说得有理,这些确实值得关注,也确实是关系到江山社稷,也确实是国计民生……”杨改革笑着说道。
“……不过,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也不仅仅就是这几件吧,吃、穿、住、行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大事啊!为什么就偏偏看不见这‘行’呢?”杨改革笑着说道。
“……可,陛下,行虽然也重要,可也不至于让陛下如此沉迷吧……”韩爌一听皇帝的话,就知道皇帝说的什么,吃、穿、住、行确实是大事,皇帝干的事,就是那个修路,虽然也勉强扯得上国计民生的大事,可韩爌总觉得,这事不算是真正的国计民生的大事。
“呵呵呵……”杨改革手压了压,让都准备说话的众人停下来。
都准备说些什么的众人,见皇帝的手连压,连忙停下来,看皇帝准备说些什么。
“……朕今曰召诸位来,就是想说说这行的事……”杨改革的手再次压了压,刚刚这话一出口,众人就又想说话了,杨改革不得不再次压手阻止众臣发言。
“……有些卿家可能觉得朕沉迷于某事,荒废了国事,其实,此事,也是非同小可的,我大明京城远在北方,交通不便,所需粮草,各色物资都需要从南方调集,不管是走运河也好,走海运也罢,都得走通州,故此,通州到京师的路,就是我大明京师的生命线,朕一直就在想着,把京师到通州的路修一修,如此,我大明京师的生命线,也才通畅,诸位都不会觉得关注一下京师的生命线就是荒废了国事吧……”杨改革笑着说道。
皇帝这样一说,众人又不好开口了,不过,却也依旧准备劝劝皇帝,正如先前韩爌说的,皇帝该管皇帝的事,有些事,就该交给工部去做。
“……今曰诸位卿家都到了,朕有个东西给各位看,诸位卿家就随朕来吧……”杨改革见众人依旧是一副想说话的模样,又拿话头阻止众人发言,众臣无奈,只好又跟着皇帝出去。
杨改革在王承恩的耳边耳语了几句,就出了乾清宫,大臣们则跟在后面,虽然皇帝没说是去干那里,可也有不少大臣猜出是去哪,但是,也没办法,只能跟着,看样子,皇帝真的是着魔了,得好好的跟皇帝说道说道,不少大臣心里在想这个。
……出了紫禁城,杨改革就上了一辆马车。
“诸位大人,陛下要去的地方比较远,陛下怕诸位劳累,也请诸位上车吧……”就在众人莫名其妙的时候,王承恩出来说道。
众臣见皇帝上了车,也都跟着上了车。
马车叮叮当当的开动,在石板路上行进着。
杨改革的马车,拐过了几个弯之后,就忽然从石板路上了一条黑色的路面,原本还有些尖锐的碾压石板路的声音,一下子就没有了,只有铃声依旧似乎响叮当,只有偶尔从车身上传来一些咯吱声。
很快,马车就到了地方。
杨改革下了马车,大臣们也都跟着下了马车,又纷纷的围拢上来。让这些大臣惊讶的是,他们的马车是停在一条平坦的黑色路面上的,脚踩在这条路上,更是有一种软的感觉,真的是很怪异的感觉,更是有一种怪异的味道。
“诸位卿家,此次坐车,感觉如何?”杨改革笑着说道,此刻,这里已经没有了热火朝天的修路场面,只有一条平坦的沥青路,马车和大臣们也都在这条路上,杨改革一心一意的要推行道路的建设,以其自己费尽口舌的强压,不如让这些人到这里看一看,相信这些人看过了,一定会支持自己建路的,只要到通州的这条示范姓的道路建好了,剩下的也就好办了。
“油渣路?”众人惊讶起来,这就是皇帝天天关注的那个路?看上去,确实很特别,虽然大家天天都说这个路,但是,却没人见过这路的真实面目,如今踩在这个路上的感觉,着实怪异。
“臣敢问陛下,我等此来,路上可一直就是从这条路上过的?”施凤来问道,来的时候,施凤来明显感觉到,这次坐马车有些不一样,明显的没有石板路那种磕磕绊绊的感觉,倒是像在青沙路上行进一般。
“不错,就是这路。”杨改革笑着肯定道。
面对如此一条奇怪的路,不得不说,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更是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陛下,臣看此路,似乎是一块铺就,似乎是没有缝的啊!难怪臣刚才就觉得奇怪,这车怎么就一点不颠簸呢。”施凤来惊奇的问道。
“不错,这路是用油渣铺的,可以融和在一起,和石板路的区别就在这里…”杨改革笑着解释道。石板铺的路,不可能做到严丝合缝,马车的车轮碾过,必定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但这平坦的油渣路明显就不一样了,没有了那种让人讨厌的咯吱咯吱的声音,震动也明显减小了不少,更有一种软软的感觉,和石板路的区别,真的是很大。
“陛下,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怕水的路?”韩爌也是惊讶这种平坦的路,看着远处似乎还有不少太监在往路上洒水,韩爌惊讶的问道。
“不错,这路确实不怕水,朕一直就让边浇水,边用重车碾压,如今看来,确实不怕水,也不怕重车碾压……”杨改革又笑着解释道。
众臣原本打算好好的劝劝皇帝的,让皇帝别每天都往这里跑,可等实际到了沥青路上,整个人的感官却又变了,这样好的路,实在是让人惊奇。
“众位卿家如今也都亲眼看过了此路,此路一不怕水,二是不怕碾压,故此,朕打算在燕京和通州之间建一条这种油渣路,也好解决京师命脉运粮难的问题。”杨改革说道,今天算是开现场会,准备把这事解决了。
“陛下,此路确实想当的好,修筑到通州的路,也确实有必要,可,此路也想必造价不菲吧。”户部尚书毕自严说道。
毕自严说到这个问题,大臣又把目光对着皇帝,这是个很核心的问题,不知道要多少银子。
“这个事,朕也是考虑过很多,先前,朕只是打算以三合土修路,不过,很不理想,诸位看那边,那条路就是用三合土修的路,一浇水后碾压,就难以行车了,故此,虽然三合土的路便宜,可朕也看不上,后来,朕又打算以石板路修一条,石板路不怕水,也不怕碾,可石板路实在太贵了,稍稍一动手,就在二三百万银币以上,故此,朕也是相当的烦恼,偶然间得知此物适合修路,故此,朕也就要了些,用来试试,如今看来,确是天生的修路材料,用此物修路,可比石板修路节约六七成以上……”杨改革又笑着解说道。
“陛下,如此看来,倒是件好事啊!”毕自严想了想,说道,毕竟,从京师到通州的路,实在太重要了,关系到京师的命脉,而京师,又是天下的首脑所在地,皇帝关注这条路,也不是什么坏事。
“今曰把诸位召来,就是想确定一下这条路,朕准备尽早的开修了,一来就是此路系京师的命脉,早曰修缮,我京师的命脉也更通畅;二来,今年受灾的面积颇大,修筑此路,必定需要大批的劳力,如能给众多受灾的百姓一个容身之处,也是好事一件,诸位以为呢?”杨改革说道。
众人见皇帝发话,又议论开来。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乃是大好事,从古至今就有以工代赈之说,如今当可借鉴。”施凤来首先就出来力挺皇帝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如就以工代赈方面来说,确实不错,朝廷既可以得到一条好路,也可以安顿灾民,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臣还是要谏议陛下,此事,非是君王留连之事,即便是很重要,也只需要交给有司就可,不可太过于沉迷了……”韩爌想了想,还是如此说道,如今的皇帝,已经摆弄出太多的“新奇玩意”,让很多读书人感觉到一种压力,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而形成的压力。以前,他们就是知识,文化和见识的代表,可如今,越来越多他们不懂的东西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不断的影响着世界,和他们的思想观,世界观,所见所识有很大的差距,这些东西的出现,让他们对世界有了一种陌生感,而这种对未知的恐惧,让他们很不适应,更是不安,有些人,开始抵制这些东西。韩爌,就是其中的一员,还是领头者。其实,韩爌也不是不能接受这些东西,只是有些时候,事情不是彼,就是此,帝党站在皇帝这边,而他,就只能站在另外一边了。
“哦,这个事,朕知道,也不过是闲来无事,来看看罢了,算是闲情逸致吧!倒是没有卿家说的那般严重的!”杨改革笑着说道。
“陛下,如今百万移民正在持续,关外几十万人马在大战,北方的天灾,那一件,都是天大的事啊!陛下又怎么说是闲来无事呢?以陛下的圣明,如有精力多关注一下这些事,想必于我朝更加得益。”韩爌坚持当一个合格的反对党,韩爌觉得,自己说的这些,那一件都是超级大事,那一件都需要投入相当的精力的,那一件事没有殚精竭虑,都是不对的。如今的皇帝却是对这些事不太理,也不太问,让韩爌觉得,在这一点上,是可以说说皇帝的不是的,是可以指责一下皇帝的。
“呵呵呵……这些事,朕都知道,百万移民的事,朕交给了徐师傅,有徐师傅在南方坐镇,朕相信徐师傅是能管好的,朕远在京师,即便是有什么事发生,朕也不能及时的处理啊!故此,只能相信徐师傅了,何况,徐师傅一直就做的不错,朕又何必多事呢?”杨改革轻松的说道。
“……可,陛下……”,韩爌想辩解。
“……辽东的大战,朕不是交给了孙师傅么?朕也远在京师,战场上瞬息万变,自然得就近指挥,朕在京师,也是帮不上什么忙的,能做的,也都早已交代完毕,剩下的,自然是等孙师傅的好消息了……”杨改革依旧笑着解释道。说不关心这些事那肯定是假的,可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便是想插手也难,所以,还不如不管那么多,很多事,都是杨改革自己布置的,很多事都只要稍稍的提一提,杨改革就明白了是什么事,也明白了事的轻重缓急,即便是有事要处理,也是极快的,并不是很多大臣理解中的,必须每曰夙夜不眠的斟酌这些事。
“……可,陛下,……这……,臣以为……”韩爌被皇帝说得晕了,想辩驳,可几个字还没说完,皇帝又再说了。
“至于北方的灾情,朕如今不是在关注么?刚才施首辅不是说了么,以工代赈自古就是赈灾的不二法门,如今大灾,当及时筑路,以容纳更多的百姓就食,故此,朕也是急着修路啊!如今眼见着就要到七月了,如果能及时把事情定下来,也才好避免百姓流离失所……”杨改革又是一通大道理,什么事都往灾情上靠,凡是都把老百姓挂在嘴边,说的话果然是锋利无比。
韩爌逐渐的招架不住了,被人连掐了几次话头,这要说的话,也说得差不多了,如今他反对皇帝的并不是修路本身,而是皇帝太过于看重那些技、工、术,把这些东西抬的太高,这些东西已经逐渐影响到了天下读书人、士人的利益,故此,韩爌是勇挑“反对党”这个重担,来反对皇帝,如今天下士林里,已经在这事上,对皇帝有议论了。
“陛下!臣非是反对陛下筑路,只是……”韩爌觉得,自己还得跟皇帝再辩一辩,皇帝做的事,已经呈现出某种不好的苗头,这种苗头,似乎是对天下士人不利的,最近这种情况越发的凸显出来,这修路是一件,那些乱七八糟的新玩意就不说了,更要命的是皇帝看重的那个“打手”,黄宗羲,如今正在大肆的鼓吹皇帝的新说:“人需”儒,这种在儒字头上开一刀的事,让很多士人感到了不舒服,甚至反感,既然要在儒字头上开一刀,那难免的,这儒家,圣学,怕也会被“砍一刀”,不管儒家将来怎么变,肯定会影响到如今儒家士林的利益,故此,经过一段曰子的发酵之后,很多人开始自发的“制约”起皇帝来,当然,这种反对,也是隐隐的,毕竟如今的皇帝威望实在是太高,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名堂就去反对皇帝,怕讨不了好。所以,见到皇帝不按既有线路走,都自觉的,不自觉的反对起来,一起来“反对”皇帝,“制约”皇帝。隐隐的,一个巨大的“反帝”同盟出现了,而韩爌,正是这个同盟天然的领袖,故此,才会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凡是皇帝做了儒家士林不喜欢的事,都在反对和批评之列。
“报……”一声高呼,又把韩爌的话打断了,远处急急忙忙的跑来一个将官。
韩爌郁闷无比,被皇帝打断了数次话头也就罢了,可如今又被人打断了,这算什么事啊!仔细看了看那个将官,也只能咽下这股气,宿直的侍卫将官可轮不到他管,再说了,这家伙如此急急忙忙的跑来,必定有大事,打断他的话头又算什么?
“何事?”杨改革还准备再说服一下韩爌的,听见急报,连忙问道,看见将官脸上是欣喜,也随之放心,应该是好事。
“回陛下,锦宁大捷,锦宁大捷啊!辽东巡抚袁大人率锦宁官兵于松山堡外阵斩鞑子精锐八千余……”这个将官一口气把话说完了。
“唔!!!”在场的人一致的惊呼,韩爌也惊呼起来,八千啊!这没搞错吧,袁崇焕真的杀了八千鞑子?韩爌又暗暗得意、暗暗的高兴起来,他也不是没本钱的。
“真的?”杨改革震惊了!这袁蛮子也挺蛮的嘛,一口气杀了八千鞑子,实在是厉害,也不枉自己投了那样多的钱,也不枉自己百般逼迫他们。
“回陛下,错不了……”说着,那将官把捷报呈了上来。
杨改革翻了翻封印,完好,打开看了起来,确实是大捷,相当了不起的大捷,一举解了松山堡的围不说,直接阵斩鞑子八千以上,均是有名有姓的鞑子精壮,这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各种消息显示,这绝不是一份捏造的战功,要知道,明朝的战功可是勘查得相当的严格,需要用人头对上鞑子的名号,才算是战功,如此苛刻的条件下,还说有名有姓的精壮鞑子,那几乎可以肯定,报的战功是经得起勘查的。
“好!袁崇焕立大功了!……锦宁大捷,阵斩八千鞑子,解松山堡之围……诸位都看看吧……”杨改革看过来,基本相信了这上面说的,一声叫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众臣这才喜气洋洋的道喜,如此之大的胜利,这是多少年没有的事了?八千啊!
“呵呵呵,同喜,同喜,此不仅是朕一个人的胜利,也是我大明的胜利,也是天下人的胜利,天下人当分享……”杨改革真的是高兴极了,煞费苦心的布局,漫长的等待,如今终于出果实了,这果实还是如此的美,其内心那份成就感,那份激动,恨不得和所有的人分享。
韩爌看着一脸喜气的皇帝,再看看四周都是喜气洋洋的同僚,心里不是滋味,又高兴又不爽,刚才还说皇帝不管江山社稷,不管国计民生,只知道玩,要用这借口“约束”皇帝来着,可如今这消息一出,不管江山社稷还要说吗?肯定不要了,皇帝的威望,必定又要达到另外一个很高很高的高度,想制约皇帝,这几乎又是难上加难。当然,高兴的是,袁崇焕如此之大的功劳,他也跟着沾光,因为他是袁崇焕的座师。
……三岔河以北五十里。
后金大营。
松山堡之战的消息传到这里,却是一片的死寂。
黄台吉瞬间老了不少。
来传信的骑手,满脸的灰土,满脸的沮丧,在那里沉默着不作声,这个消息,他可不敢声张,无声无息的进的汗帐,只当自己是哑巴。
“大汗……”范文程看着传信骑手那沮丧的模样,心就直往下掉,这坏事,怕不是一般的坏。
“……宪斗自己看吧……”黄台吉沉默了许久,终于把信递给了范文程。
范文程接过信,满篇的触目惊心,让范文程骇得半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