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国本之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大明地师最新章节!
“果然是金子!”
常芜从布兜里取出一块金矿石,对着阳光看了看,不由得欢喜地叫了起来。他名为矿监,采矿毕竟是他的本份。若是能够真的找到金矿,开采出来献给皇帝,那可比从地方上勒索得来的金银要硬气得多。
朝廷里不少官员对于万历皇帝到处派驻矿监的事情早已议论纷纷,所以万历也一再叮嘱矿监们行事要注意,不要授人以柄。开采真正的金矿,官员们是无话可说的,能够找到金矿的矿监,在万历面前是很有面子的。
“恭喜常公公。”韩文和王奇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什么,他们俩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向常芜表示祝贺。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常芜尖声地笑着,他指了指苏昊,对韩文问道:“韩知县,你是说,这金矿是这小子找到的?”
你才是小子呢!苏昊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声,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地位,能够让一个太监说一声小子,也算是够荣耀的事情了。世界上最大的--蔑视不是给予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呼,而是根本就不称呼。
韩文点点头道:“正是,苏昊在大顺乡花了两天两夜时间,冒着被虎豹狼虫伤害的危险,披荆斩棘,这才寻到了这一处金矿。”
“苏生员辛苦了,小良啊……”常芜又对那小太监喊了一声。
“在。”小太监这回答应得挺痛快,赶紧过来请命。
常芜指指苏昊道:“这苏生员寻矿有功,你去翻翻咱家的包袱,看看有什么像样的物件,拿来赏给苏生员。”
“学生不敢!替圣上找矿,是学生的荣耀,岂敢再要公公的赏赐。”苏昊连忙谢绝。
太监素以贪财吝啬著称,他们送的礼物,可不是容易拿的,谁知道你接了这份礼物之后。要还回去几倍的礼物才够。此外,苏昊打心眼里对太监有一种不适的感觉,太监用过的东西,真要送给他,他也不乐意接的。
听到苏昊拒绝。常芜连个磕巴都没打。就挥挥手让那个叫小良的小太监退回去了,自己还念念有词地说道:“哎呀,那可太不好意思了,有功怎能不赏呢?不过。咱家也是个穷人,有几件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是圣上赐的,不敢转送给别人。这样吧,苏生员寻矿有功。改rì我禀明圣上,请圣上给苏生员赐个出身吧。”
“谢常公公。”苏昊明知常芜是信口开河,也得假模假式地上前去致谢。没办法,人家有权有势的,自己不过是个草民而已。
常芜又给苏昊赐了座,然后向他详细问起金矿的事情。苏昊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便一五一十地把金矿的位置、预测储量之类的事情都介绍了一遍。常芜很好奇苏昊是如何能够在两天之内就找到这处金矿的,苏昊只好推说是广泛走访了乡间老农,听人说到一些蛛丝马迹。随后辛苦查访,这才发现了金矿。
当然,苏昊在述说的时候,时刻不忘强调这是因为常公公的福气所致,否则哪有人能够用两天时间就找到一处金矿的?
常芜听完苏昊的介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把头转向韩文,问道:“韩知县,现在金矿已经找到了。你们打算如何开采啊?”
韩文连忙答道:“常公公,这采金之事。甚是复杂,其中采金、筛选、提炼,均需技艺熟练的匠人。据下官所知,本县并无擅长此道之人,恐怕还得烦请常公公从工部请匠人来。”
旁边一名叫作吴铨的锦衣卫插话道:“常公公,韩知县所言有理,据小人所知,别处采金,都是要调军卒前来守卫,以免匠人偷盗黄金。丰城县确定无法承担此事,还请常公公明察。”
吴铨说这话的时候,王奇向韩文投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韩文知道,吴铨一定是得了王奇的好处,所以站出来替丰城县衙说话。要知道,采金矿的投入一点也不比金矿的产出少,如果所有的人员和消耗品都由丰城县衙承担,那还不如直接把这笔钱拿给常芜去呢。
常芜倒是从善如流,听吴铨说得如此确定,他便点点头道:“确是如此,倒是咱家急躁了。这样吧,韩知县,你给咱家调拨一些杂役,做金矿的杂工。至于采金和炼金的匠人,还有士卒啥的,咱家让江西布政司和都司帮忙调派,你看如何?”
“下官遵命。”韩文连忙答道。
明朝的制度规定,农民都要承担税赋和徭役。农民承担徭役是完全无偿的,所以韩文如果要给常芜派一些杂役,倒不涉及到成本。当然,这些杂役派给了常芜,县里能够用的杂役就少了。不过,相比原来设想的10000两白银的压力,出点杂役就算不上什么了。
常芜拿到了金矿石,兴奋无比,他再也坐不住了,当即招呼两名锦衣卫起身,和他一起回南昌去安排采金事宜。韩文假意地挽留了几句,常芜说道:“韩知县啊,非是咱家不想多呆几天,实在是这采矿的事情,刻不容缓啊。这郑娘娘的生辰马上就要到了,咱家还想着要拿采出来的金子铸一尊金佛奉献给郑娘娘呢。”
韩文脸上一丝不悦的神情一闪而过,他说道:“哦……如此,那下官就不敢再挽留常公公了,常公公先去忙大事,等rì后有闲,再来我丰城县盘桓一些时rì。”
把常芜等人在丰城码头送上船,看着船顺流而下,消失在视线中,韩文叹了口气,对跟在身边的王奇和苏昊说道:“唉,总算是把这个瘟神送走了,希望采金之事顺利,他就别再来sāo扰我等了。”
王奇皱着眉头道:“县尊,你有没有听到常芜临走前说的那句话?”
韩文点点头道:“我当然听见了,原来他是郑妃的人。”
“是啊,吾辈当以与此竖阉结党为耻。”王奇作出义愤的样子,说道。
“可是,他代表的,毕竟是圣上。”韩文道,“我等只知圣上而不知郑妃,他要铸什么金佛,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等不参与就是了。”
“定当如此。”王奇答道。
众人离开码头,王奇先向韩文告辞,回家去了。明朝的法律规定官员必须住在府衙的廨舍里,不得住在外面,但这样的规定到了明朝后期也就是一纸空文,像王奇这样的官员都在县城里租了大宅子住着。谁耐烦住在县衙里面,天天见了知县还要行礼。
韩文的家是在县衙里,所以他带着几名衙役向县衙走去。苏昊跟在韩文的身边走了一段,忍不住问道:“县尊,适才你与王县丞谈到什么郑妃,是怎么回事?”
“你不知道此事吗?”韩文有些意外。
“学生不知。”苏昊答道。
韩文想了想,道:“也是,你一直在乡下读书,没有到书院去,所以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知道。这郑妃之事,关系国本,天下读书人无有不关心者。朝堂上为了这国本之争,已经闹翻天了。”
“那是何故啊?”苏昊问道。
韩文道:“此事说来话长,左右这一路上无事,本县就给你说说吧。”
于是,韩文让几名跟随的衙役走得远一些,自己向苏昊说起了这国本之争的事情。
原来,这所谓的国本之争,就是立谁为太子的问题,而这背后涉及到的是皇宫里的两位妃子,分别是恭妃王氏和贵妃郑氏。
王氏原来只是一个宫女,因为yīn差阳错的原因,给万历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皇长子朱常洛,生于万历10年,也就是1582年,王氏也是因此而被封为恭妃。
万历临幸王氏只是一时冲动,事后对她就没什么兴趣了。真正让万历喜欢的,是贵妃郑氏,也就是常芜说的郑娘娘。郑氏在万历14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皇三子朱常洵,这样一来,就引发了国本之争。
中国古代有个观点,认为太子是国之根本。由于万历的皇后没有生孩子,所以在朱常洛和朱常洵之间,立谁为太子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以万历的想法,自然是希望立郑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因为他对王妃根本就没什么感情。但朝廷上的一干官员却坚持认为太子必须是长子,只有立朱常洛为太子,才是正道。
为这件事,万历与朝中重臣争得不可开交,万历数年不上朝,也有以此来表示对朝臣不满的意思。立长子为太子,是自古以来的原则,读书人对此看得很重,所以韩文说天下读书人都关心此事,并不夸张。由于恼火万历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读书人就把郑妃列为了妖孽一类,认为就是她蛊惑了万历。
如今,这个太监常芜偏偏说出要给郑妃祝寿的事情,这其实是在向韩文等人暗示自己是郑妃一边的人,这怎么能不让韩文等对他心生厌恶。王奇与韩文在诸多事情上并不合拍,但在涉及到国本的问题上,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所以才有了同仇敌忾的态度。
贵圈……可真够乱的,苏昊听完这一番介绍,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鄙夷的感觉。在他看来,立谁为太子,不都是皇帝自家的事情吗,与他人有何相干?这朝中的重臣也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就为了一个所谓国本,生生把皇帝逼得不上朝了,难道他们就没有比扯这种淡更重要的事情吗?
“果然是金子!”
常芜从布兜里取出一块金矿石,对着阳光看了看,不由得欢喜地叫了起来。他名为矿监,采矿毕竟是他的本份。若是能够真的找到金矿,开采出来献给皇帝,那可比从地方上勒索得来的金银要硬气得多。
朝廷里不少官员对于万历皇帝到处派驻矿监的事情早已议论纷纷,所以万历也一再叮嘱矿监们行事要注意,不要授人以柄。开采真正的金矿,官员们是无话可说的,能够找到金矿的矿监,在万历面前是很有面子的。
“恭喜常公公。”韩文和王奇自然知道这个时候该说什么,他们俩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向常芜表示祝贺。
“哈哈哈哈,同喜同喜。”常芜尖声地笑着,他指了指苏昊,对韩文问道:“韩知县,你是说,这金矿是这小子找到的?”
你才是小子呢!苏昊在心里暗暗地骂了一声,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地位,能够让一个太监说一声小子,也算是够荣耀的事情了。世界上最大的--蔑视不是给予一个带有贬义的称呼,而是根本就不称呼。
韩文点点头道:“正是,苏昊在大顺乡花了两天两夜时间,冒着被虎豹狼虫伤害的危险,披荆斩棘,这才寻到了这一处金矿。”
“苏生员辛苦了,小良啊……”常芜又对那小太监喊了一声。
“在。”小太监这回答应得挺痛快,赶紧过来请命。
常芜指指苏昊道:“这苏生员寻矿有功,你去翻翻咱家的包袱,看看有什么像样的物件,拿来赏给苏生员。”
“学生不敢!替圣上找矿,是学生的荣耀,岂敢再要公公的赏赐。”苏昊连忙谢绝。
太监素以贪财吝啬著称,他们送的礼物,可不是容易拿的,谁知道你接了这份礼物之后。要还回去几倍的礼物才够。此外,苏昊打心眼里对太监有一种不适的感觉,太监用过的东西,真要送给他,他也不乐意接的。
听到苏昊拒绝。常芜连个磕巴都没打。就挥挥手让那个叫小良的小太监退回去了,自己还念念有词地说道:“哎呀,那可太不好意思了,有功怎能不赏呢?不过。咱家也是个穷人,有几件拿得出手的东西,也是圣上赐的,不敢转送给别人。这样吧,苏生员寻矿有功。改rì我禀明圣上,请圣上给苏生员赐个出身吧。”
“谢常公公。”苏昊明知常芜是信口开河,也得假模假式地上前去致谢。没办法,人家有权有势的,自己不过是个草民而已。
常芜又给苏昊赐了座,然后向他详细问起金矿的事情。苏昊也没什么可隐瞒的,便一五一十地把金矿的位置、预测储量之类的事情都介绍了一遍。常芜很好奇苏昊是如何能够在两天之内就找到这处金矿的,苏昊只好推说是广泛走访了乡间老农,听人说到一些蛛丝马迹。随后辛苦查访,这才发现了金矿。
当然,苏昊在述说的时候,时刻不忘强调这是因为常公公的福气所致,否则哪有人能够用两天时间就找到一处金矿的?
常芜听完苏昊的介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把头转向韩文,问道:“韩知县,现在金矿已经找到了。你们打算如何开采啊?”
韩文连忙答道:“常公公,这采金之事。甚是复杂,其中采金、筛选、提炼,均需技艺熟练的匠人。据下官所知,本县并无擅长此道之人,恐怕还得烦请常公公从工部请匠人来。”
旁边一名叫作吴铨的锦衣卫插话道:“常公公,韩知县所言有理,据小人所知,别处采金,都是要调军卒前来守卫,以免匠人偷盗黄金。丰城县确定无法承担此事,还请常公公明察。”
吴铨说这话的时候,王奇向韩文投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韩文知道,吴铨一定是得了王奇的好处,所以站出来替丰城县衙说话。要知道,采金矿的投入一点也不比金矿的产出少,如果所有的人员和消耗品都由丰城县衙承担,那还不如直接把这笔钱拿给常芜去呢。
常芜倒是从善如流,听吴铨说得如此确定,他便点点头道:“确是如此,倒是咱家急躁了。这样吧,韩知县,你给咱家调拨一些杂役,做金矿的杂工。至于采金和炼金的匠人,还有士卒啥的,咱家让江西布政司和都司帮忙调派,你看如何?”
“下官遵命。”韩文连忙答道。
明朝的制度规定,农民都要承担税赋和徭役。农民承担徭役是完全无偿的,所以韩文如果要给常芜派一些杂役,倒不涉及到成本。当然,这些杂役派给了常芜,县里能够用的杂役就少了。不过,相比原来设想的10000两白银的压力,出点杂役就算不上什么了。
常芜拿到了金矿石,兴奋无比,他再也坐不住了,当即招呼两名锦衣卫起身,和他一起回南昌去安排采金事宜。韩文假意地挽留了几句,常芜说道:“韩知县啊,非是咱家不想多呆几天,实在是这采矿的事情,刻不容缓啊。这郑娘娘的生辰马上就要到了,咱家还想着要拿采出来的金子铸一尊金佛奉献给郑娘娘呢。”
韩文脸上一丝不悦的神情一闪而过,他说道:“哦……如此,那下官就不敢再挽留常公公了,常公公先去忙大事,等rì后有闲,再来我丰城县盘桓一些时rì。”
把常芜等人在丰城码头送上船,看着船顺流而下,消失在视线中,韩文叹了口气,对跟在身边的王奇和苏昊说道:“唉,总算是把这个瘟神送走了,希望采金之事顺利,他就别再来sāo扰我等了。”
王奇皱着眉头道:“县尊,你有没有听到常芜临走前说的那句话?”
韩文点点头道:“我当然听见了,原来他是郑妃的人。”
“是啊,吾辈当以与此竖阉结党为耻。”王奇作出义愤的样子,说道。
“可是,他代表的,毕竟是圣上。”韩文道,“我等只知圣上而不知郑妃,他要铸什么金佛,是他自己的事情,我等不参与就是了。”
“定当如此。”王奇答道。
众人离开码头,王奇先向韩文告辞,回家去了。明朝的法律规定官员必须住在府衙的廨舍里,不得住在外面,但这样的规定到了明朝后期也就是一纸空文,像王奇这样的官员都在县城里租了大宅子住着。谁耐烦住在县衙里面,天天见了知县还要行礼。
韩文的家是在县衙里,所以他带着几名衙役向县衙走去。苏昊跟在韩文的身边走了一段,忍不住问道:“县尊,适才你与王县丞谈到什么郑妃,是怎么回事?”
“你不知道此事吗?”韩文有些意外。
“学生不知。”苏昊答道。
韩文想了想,道:“也是,你一直在乡下读书,没有到书院去,所以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知道。这郑妃之事,关系国本,天下读书人无有不关心者。朝堂上为了这国本之争,已经闹翻天了。”
“那是何故啊?”苏昊问道。
韩文道:“此事说来话长,左右这一路上无事,本县就给你说说吧。”
于是,韩文让几名跟随的衙役走得远一些,自己向苏昊说起了这国本之争的事情。
原来,这所谓的国本之争,就是立谁为太子的问题,而这背后涉及到的是皇宫里的两位妃子,分别是恭妃王氏和贵妃郑氏。
王氏原来只是一个宫女,因为yīn差阳错的原因,给万历皇帝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皇长子朱常洛,生于万历10年,也就是1582年,王氏也是因此而被封为恭妃。
万历临幸王氏只是一时冲动,事后对她就没什么兴趣了。真正让万历喜欢的,是贵妃郑氏,也就是常芜说的郑娘娘。郑氏在万历14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皇三子朱常洵,这样一来,就引发了国本之争。
中国古代有个观点,认为太子是国之根本。由于万历的皇后没有生孩子,所以在朱常洛和朱常洵之间,立谁为太子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以万历的想法,自然是希望立郑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因为他对王妃根本就没什么感情。但朝廷上的一干官员却坚持认为太子必须是长子,只有立朱常洛为太子,才是正道。
为这件事,万历与朝中重臣争得不可开交,万历数年不上朝,也有以此来表示对朝臣不满的意思。立长子为太子,是自古以来的原则,读书人对此看得很重,所以韩文说天下读书人都关心此事,并不夸张。由于恼火万历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读书人就把郑妃列为了妖孽一类,认为就是她蛊惑了万历。
如今,这个太监常芜偏偏说出要给郑妃祝寿的事情,这其实是在向韩文等人暗示自己是郑妃一边的人,这怎么能不让韩文等对他心生厌恶。王奇与韩文在诸多事情上并不合拍,但在涉及到国本的问题上,他们的立场是一致的,所以才有了同仇敌忾的态度。
贵圈……可真够乱的,苏昊听完这一番介绍,心中涌起的是一种鄙夷的感觉。在他看来,立谁为太子,不都是皇帝自家的事情吗,与他人有何相干?这朝中的重臣也真是吃饱了没事干,就为了一个所谓国本,生生把皇帝逼得不上朝了,难道他们就没有比扯这种淡更重要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