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 大明1617 >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笔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妙笔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大明1617最新章节!

    “未知和记会做何反应。”朱之余有些拿不准,自己是等着锁拿到京师,还是偷偷还乡潜藏,以和记的实力,只要张瀚回到草原上,十几万大军一个月内就能南下,横扫大同宣府到京师一带,隔绝陕甘,整个北方瞬间就会大乱。

    如果和记真的这么做了,朝廷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言,只能退缩防守,京师不失就是朝廷最后的底线。

    退守京师,徐图反击,这是天启皇帝在时定下的策略,朱之余看当今皇帝的手腕做法,恐怕未必会这么做。

    朱之余的怀疑并不错,崇祯在执政十七年给人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急燥,总是犯不该犯的错误。

    崇祯二年时他才十九岁,怒杀袁崇焕导致关宁兵叛逃,还可以原谅是年少缺乏经验。

    崇祯四年到重修大凌河城,逼迫张春吴襄等人援助,调登州兵渡海援辽,结果导致吴桥兵变,祖大寿和祖家精锐尽失,张春所率大军全军覆没。

    崇祯十一年逼卢象升与清军会战,又不给全力支持,导致卢象升兵败战死,再于十四年逼洪承畴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与皇太极会战,明军精锐尽丧,事实上亡国。

    到了孙传庭好不容易凑起了一支十余万人的大军,当时的有识之士无不劝皇帝慎重,不可轻易与李自成决战。

    有文官上奏说:这是皇上的最后一副家当,绝不可轻易拿出来使用。

    崇祯不听,逼迫孙传庭率最后的主力与李自成决战,后果可想而知,明军根本没有完全准备好,而农民军的实力其实已经远在孙传庭掌握的秦军之上了。

    孙传庭的“最后家当”一完,崇祯其实已经坐着等死了,这是人人都看到的事实。但一直到农民军距离京师很近了,崇祯既没有下定决心南逃,也没有下决心调关宁兵来驻守京师,首鼠两端,既想活命,又要名声,该做决断时不敢做,不该做的决断时,又完全不计后果。行事往往冲动,对事情的结果不充份考虑到失败的可能,总是充满幻想,焦虑,急燥,残酷。在其治下,既没有能有担当的大臣,也没有一心为国的将领,少数的几个能担当大局的大臣,不是被他逼死,就是被他杀死了,这样的人,吊死煤山完全是咎由自取,只是其临死不放太子南下,简直莫名其妙,害了自己不说,连大明江山和华夏的文明传承,也是叫此人给害惨了。

    朱之余当然不会考虑的那么深远,但他已经感觉到了皇帝做事的急切和莽撞,如果兵祸连结,自己又何必跑到京师受罪?先躲起来,若是和记得了天下,自己曾经的经历反而是种助力,新朝需要大量的文官帮手,没准自己还能扶摇直上,更进好几步呢!

    “东翁。”朱之余的一个幕僚就是大同人,对张瀚充满敬佩,他有些担忧的道:“和记的矿兵刚动,听说洪军门已经出大同,从大同至新平堡二百余里,从灵丘到新平堡四百余里,怕是会赶不上啊。”

    “和记会自有安排的,何必我们读书替古人担心。”朱之余去了心中滞碍,反而洒脱多了,当下笑道:“他们军训拉练,你们不是见识过?”

    “对对,似乎有此事。”幕僚恍然大悟,说道:“好象就是一直大队人马在田野和官道上跑来跑去。”

    “嗯,我研究过。”朱之余笑道:“其日常训练,每天早晨跑十里路,军官和士兵都一样,农兵,矿兵也一样。近程拉练,一天之内来回百里,最快的听说走百二十里。中程拉练,三天之内走三百里。远程拉练,六天之内走五百里。不分旷野,山地,密林,还得负重。我适才看了,他们背包里不过二十余斤,加上兵器不到三十斤,且走的是平原官道为主,按他们拉练的标准,应该是五天多时间就能到。不过算上大军起兵,扎营起营等诸事耽搁,六天时间四百里也到了。一两天时间,新平堡不会完全没有准备,放心吧。”

    幕僚讪讪的不说话,毕竟他也是大明举人,替和记担心毕竟还是有些犯忌的。

    朱之余的观察和判断并没有错,和记向来重视长途远征的拉练,也就是锻炼士兵的长途行军的能力。

    和记在征服草原前是完全的步兵队伍,骑兵极少,完全不成规模。

    后来张瀚用欧洲骑兵的密集冲阵法来训练少量的骑兵,在草原征伐时起了大作用,其后和记才慢慢发展出了大量的骑兵,并且现在连步兵都是骑马步兵为主了,但为了锻炼行走能力和体能的长途拉练一直没有被移出训练科目,不止是新兵,老兵也一样逃不掉这种苦训。

    在几百年后,负重五六十斤的军人一天越野拉练五十公里,这是相当正常的科目。现代的医疗和技术水平,后勤供应,当然远超此时。

    但古人的能吃苦,能艰苦条件的适应,也比现代的青年人要强出许多。

    和记的远征拉练,一天百里也是相当正常的水准,当然,负重要轻很多,一般也就是二十多斤到三十斤左右。

    如果负重五十斤到七十斤,那就是跳荡战兵的负担了,能在负重情况下完成一次战斗,体能就相当出色,要归功于平时的艰苦拉练了。

    朱之余对眼前的矿兵队伍有相当的信心,也对和记能守住新平堡具有信心。

    多年的交道打下来,朱之余心里明白,张瀚和他的部下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不行无把握之事。

    张瀚的性命是和记最要紧的事情,怎么可能会全无准备。

    如果把朱之余放在洪承畴或是卢象升的位置上,他可能就要更加谨慎小心,但那也没有用,大势之下,个人的努力毫无意义,崇祯严旨一下,难道洪承畴等人办不到的事,朱之余就能办到了?

    明知是危局,甚至是死局,还得飞蛾扑火般的扑上去,恐怕那才是最为痛苦的事吧。

    ……

    “好了,出发。”

    王长富最后看了李庄一眼,由于缺乏人居住和打扫维修,眼前这个曾经相当繁荣富裕,人烟稠密的大型集镇已经有了初步破败的感觉。

    “祭酒大人下令,全体出发!”

    几个教官开始传达王长富的军令,一些助手和传令兵策马在校园内外大声呼喊着,声音在空旷开阔的空间带起了回音,显得叫声有些凄惶和紧张。

    诺大的官校校舍已经只有眼前这二百余人,大半的教官和学员都转移到了草原上,只有少数教官带着学员在李庄一带拉练,滞留在了长城之南。

    他们的家属几乎是百分之百都留在了草原上,分散在青城各处,主要以屯堡为主,每个学员和正式的军官都对家人的安置妥当深信不疑,军政司就是做这种事的,他们一向会把每个军属家庭都照顾的很好。

    在最后的军号声响起之后,终于有轮值军官向王长富汇报,所有人都已经都到齐了,已经可以随时出发。

    王长富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而是将手臂用力一挥。

    原本在内地的官校生有接近五百人,这一次被孙耀带走了一部份,剩下的所有人都是在这里了。

    他们现在是要飞驰往新平堡去,这也是张瀚事前的安排,这一支二百余人的队伍也是有大用处,将这些青年军官放在内地,并不是闲棋废子,而是在大事将临之时的妙招,飞来妙笔。

    “祭酒。”一个教官问王长富道:“这一大片区域,要不要烧毁?”

    “烧掉干什么?”

    “留着岂不是资敌?”教官咬牙切齿的道:“这么大片的好地方,好几万间房舍,就这么留给他们用?”

    以张瀚府邸为核心,北边的大片的工厂区,南边是仓储区和农田区,西南是官校校舍,西北和正南方向则是大片的军营区和附属家属区。

    这些房舍是好几年时间慢慢修筑出来的,建筑规模大,建造时不惜工本,都是一水的砖瓦房,街道也是铺了砖石,有排水沟和规划好的垃圾填埋区,整个李庄附近,方圆十余里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也是每个和记中人心中最大的骄傲。

    在这里,和记完成了一个普通商行到眼下这种规模的崛起过程,商团军的建立和壮大,当然也是和李庄息息相关。

    这个庄子开始时只是张瀚祖父买下来的一个小庄子,千把亩地,几十户人家,一个很普通的小庄园。

    从张瀚长驻于此,开始发展炼铁制器,开始建立各种工厂时,开始在此练兵备战时,这座小庄园便开始了蜕变的过程,到如今已经建成了一座大规模的城市,完全就是晋北的一颗明珠。

    光是房舍就有数万间,而且有很多房舍是高大的仓房和工场建筑,从白洋河南下的支流经过,如果突然一下子到李庄地界,且以前又没有来过的陌生人,完全会被河边的景致所惊。

    隔着一条河,西边还都是普通的庄户人家的房舍,靠近李庄的地方也很富裕,但并没有太出奇。

    但如果翻过黄家庄等处地方,猛然一下子看到李庄地界,就会叫人不可避免的感觉震惊。

    沿着河岸两边全部是五六丈高的青砖大屋,比一般百姓家的房子要高出好几倍,不仅高,而且宽广阔大,看起来比大同城门还要高大和气派。

    这样的房舍,绵延好几里路长,完全就象是加高加阔的城门楼子,只是一幢接着一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的感觉。

本站推荐:续南明福晋有喜:爷,求不约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大宋小郎中西隋帝国绝色狂妃:鬼王的神医宠妃恶魔少爷别吻我誓要休夫:邪王私宠小萌妃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

大明1617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恋上你看书网只为原作者淡墨青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淡墨青衫并收藏大明1617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