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彻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盛明皇师最新章节!
杨清带着人回到京城后,夜殇帮忙找了一处住处,安排陌石山庄的暗卫负责保护,决不能有一点闪失。
“这位大人!”孙老头叫住了即将离开的夜殇,问:“请问您……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告御状?”
夜殇看看这位老人,心中难免叹息,但面上的表情依然不动声色,只淡淡的说道:“您在这里先住下,等我的通知就好。”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
夜殇并不急于将这位老人送去衙门告状,因为她还要等着楚信那边的消息,武夷毕竟离京城比较远,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要比杨清多的多,所以还需要再等些时日。
不过,杨清带回来的这位老人家确实给了夜殇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李增枝身上还背着命案这种事。
孙老头的孙女应该只是其中之一,那家伙仗着曹国公李景隆的势力为所欲为惯了,想必身上还有更多的官司,孙老头家的事儿只是正巧被杨清给找出来了罢了。
只要让孙老头到刑部去告发这件事,立刻便会上达天听,以朱棣如今对李景隆厌恶程度,一定会立刻下旨彻查此事,而且夜殇知道,朱棣表面上会命令三司会审此案,但他暗中真正派去查证的一定是自己和锦衣卫。
等了大概十几天,楚信从武夷返回了京城,并向夜殇汇报了从武夷得到的消息和证据。
李景隆不仅仅是私吞贡品这么简单,他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军权在武夷开设私人黑茶市,其中以武夷岩茶为主,赚取高额的利润。
洪武年间,宁王朱权曾经上奏太祖皇帝改革茶市,他觉得制成茶饼太过消耗人力物力财力,于是提议将茶饼全部改成散茶销售,太祖皇帝立刻准许了宁王的提议,大搞茶市改革,严禁奢靡之风。
自那以后,大明的茶市便渐渐稳定了下来,一扫自古以来的奢靡之风,形成了低调内敛的饮茶风格。
但李景隆利用个人的权力在武夷开设黑茶市,竟然有在暗中将采好的新鲜茶叶制成茶饼,以此来换取高端市场,从而吸收大量的非法资金。
结合这些情报来看,李景隆的事件恐怕会演变成永乐年间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肃贪大案。
夜殇不会去在乎这些,肃贪是朱棣的事,而她在乎的只是将李景隆绳之以法。
*********************
永乐三年三月,洪亮的击鼓声传遍了刑部的衙门,而伴随着这鼓声传来的消息才更加让人振聋发聩。
负责直隶一带司法事件的刑部主事赵奎震惊的听着堂中原告的控告,简直是连一句对答的话都说不上来。
盱眙农户孙氏状告曹国公李景隆纵使亲族在盱眙私自圈地,贪污每年的粮食赋税,浙江都司李增枝仗着曹国公权势危害乡里,多次纵使手下行凶,强抢民女甚至至人死地,条条罪状控诉条理清晰、事实清楚,且皆有理有据可查。
赵奎这下可就傻了,等他终于反应过来后,立刻命人将原告孙老头一家带下去好生照顾保护,并派出专人进行全天的保护,绝对不能让他们出任何事。
安顿好孙老头一家之后,赵奎立刻将原告的讼状内容整理成卷宗,呈报给了自己的直属领导,刑部尚书吕震。
吕震听闻案情之后立刻意识到此案的重大性,想都不想就换了衣服拿起卷宗去宫里面圣了。
有人大概会问,这吕震在京为官多年,难道就和曹国公没有一点儿交情么?听说了这么大的案子后竟然想也不想就进宫面圣,按说有点儿不合常理啊。
但这件事已经不是吕震可以控制的了,原告已经从盱眙来到了京城,而且已经在光天化日之下敲响了刑部衙门的鸣冤鼓,无论如何这已经是足以上达天听的答案了,已经不可能暗中隐瞒过去了。
所以,作为刑部尚书,吕震就算跟李景隆再有交情也没用,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这件案子原原本本的呈到皇帝的龙书案上,不过他和李景隆确实没什么交情罢了,他是文官,真正亲近的官员是内阁的成员,背后的人是靖国公叶羽。
进宫之后,吕震在去东暖阁的路上碰到了叶羽,这倒是真让他十分庆幸。
“吕大人,这风风火火的,可是有什么急事儿要见陛下?”叶羽依然是满面春风的样子。
吕震向他行了个礼,恭敬的说道:“驸马,下官这里有个事请教您。”言罢,吕震将孙老头一家来京告状的事简单讲给叶羽听。
叶羽稍稍一愣,立刻知道这是夜殇开始行动了。他不动声色的笑笑,道:“吕大人,这件事其实好办,那就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叶羽话中的意思也很清楚明白,吕震知道叶羽并不想保曹国公,这样他就放心了。原本入宫的路上他就在纠结要不要先问问叶羽的意思,如今看来实在是没必要了。
和叶羽分开后,吕震正了正衣冠,向东暖阁走去。
听到吕震奏报的朱棣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愤怒,他冷着一张脸,看着摆在自己书案上的卷宗,只整理了原告的诉讼内容,并没有相关的调查资料和查证,但仅仅这些已足够触目惊心。
朱棣沉默了起来,吕震知道,皇帝此时的沉默已经足够表达他的愤怒,他只是没有实际的表现出来。
不知沉默了多久,朱棣突然下令,道:“曹国公李景隆和浙江都司李增枝贪赃枉法、纵凶杀人、强抢民女等重大罪行,朕今特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务必做到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证据,不能冤枉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罪人!”
吕震抖了个激灵,他从朱棣的语气中听出了绝对的冷酷和不容反抗,朱棣是真的生气,而且并不准备在这件事上有任何手下留情的余地,即便曹国公还有个皇亲国戚的身份。
吕震领了圣旨,一言不发的离开东暖阁,准备将圣旨传到大理寺和都察院,开始着手三司会审的事宜。
东暖阁内,朱棣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道:“李兴。”
角落里闪出了一个人影,正是一直守在一旁伺候的首领太监李兴。
“陛下有何吩咐?”
“传锦衣卫指挥使夜殇入宫见朕。”
**************************
夜殇并不奇怪朱棣会召见自己,相反,自从把孙老头一家送到刑部报案后,她就一直在等待着朱棣的传召。
事情不出夜殇所料,朱棣果然并不打算真的将李景隆的案子全权交给三司处理,他表面上下旨由三司会审此案,但真正负责去实地调查的主力却是锦衣卫。
只有锦衣卫,从办案能力到忠诚度,都是朱棣最信任的机构。
锦衣卫不能算是名正言顺的司法机构,但却是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直属亲军特务机构,锦衣卫在地方的行动和办案手段都是朱棣最信赖的。
“夜殇,这是曹国公此案原告的全部诉讼内容,朕命人抄录了一份,你拿去看看,然后把这上面所列的所有罪名一条条给朕调查核实,这上面没有写出来但实际也存在的罪名也决不能放过,朕要一个结果,一个详细且真实的结果!你明白么?”
夜殇沉默的点点头,跟随朱棣这么多年,她早已明白了他的性情。
朱棣这个命令的真意,就是要让自己找到决定性的证据,可以将李景隆的罪名坐实的证据。
“臣遵旨!”
夜殇连犹豫都没有犹豫,这正是他一直等待的一天,彻查李景隆身上的全部罪状,将他逼入绝境,将曹国公一脉一网打尽,是夜殇十年来心中所有仇恨的支撑点。
“朕会给你一道密旨,你彻查清楚之后先来向朕汇报,不用去管三司会审的结果,任何人的命令都直接无视,你只需要直接向朕负责就好!”
夜殇从朱棣的语气中听出了愤怒,李景隆把事情搞大了,夜殇十分清楚这一点。或许说李景隆一直都是毫无分寸的在瞎搞,但从不会有人向自己这样把事情捅出来,摆到皇帝的面前。但这一次不同,朱棣已经知道了,并且知道的很清晰,虽然他现在知道的只是盱眙圈地的案件,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李景隆的彻底厌恶。
朱棣已经彻底容不下李景隆了。这就是夜殇如今得到的信息。
如果朱棣听说武夷黑茶市的事情的话,不知会怎样愤怒。
朱棣和太祖皇帝很像,他们的性情都是很严酷的,眼里揉不得沙子,更不能放任臣子背着自己忤逆自己的旨意。
茶市改革之后的市场很好,如果朱棣知道了李景隆在武夷的所作所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这个人,根本不用顾忌任何亲族关系。
李文忠是朱棣的表哥,朱棣小的时候常常和李景隆一起玩耍,但这些都不重要,只是一个表侄而已,随时可以成为弃子,面对贪赃枉法无视皇权的人,朱棣可以狠得下心做出任何事。
李景隆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
杨清带着人回到京城后,夜殇帮忙找了一处住处,安排陌石山庄的暗卫负责保护,决不能有一点闪失。
“这位大人!”孙老头叫住了即将离开的夜殇,问:“请问您……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告御状?”
夜殇看看这位老人,心中难免叹息,但面上的表情依然不动声色,只淡淡的说道:“您在这里先住下,等我的通知就好。”
说完,她便转身离开。
夜殇并不急于将这位老人送去衙门告状,因为她还要等着楚信那边的消息,武夷毕竟离京城比较远,来回路上花费的时间要比杨清多的多,所以还需要再等些时日。
不过,杨清带回来的这位老人家确实给了夜殇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比如李增枝身上还背着命案这种事。
孙老头的孙女应该只是其中之一,那家伙仗着曹国公李景隆的势力为所欲为惯了,想必身上还有更多的官司,孙老头家的事儿只是正巧被杨清给找出来了罢了。
只要让孙老头到刑部去告发这件事,立刻便会上达天听,以朱棣如今对李景隆厌恶程度,一定会立刻下旨彻查此事,而且夜殇知道,朱棣表面上会命令三司会审此案,但他暗中真正派去查证的一定是自己和锦衣卫。
等了大概十几天,楚信从武夷返回了京城,并向夜殇汇报了从武夷得到的消息和证据。
李景隆不仅仅是私吞贡品这么简单,他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势和军权在武夷开设私人黑茶市,其中以武夷岩茶为主,赚取高额的利润。
洪武年间,宁王朱权曾经上奏太祖皇帝改革茶市,他觉得制成茶饼太过消耗人力物力财力,于是提议将茶饼全部改成散茶销售,太祖皇帝立刻准许了宁王的提议,大搞茶市改革,严禁奢靡之风。
自那以后,大明的茶市便渐渐稳定了下来,一扫自古以来的奢靡之风,形成了低调内敛的饮茶风格。
但李景隆利用个人的权力在武夷开设黑茶市,竟然有在暗中将采好的新鲜茶叶制成茶饼,以此来换取高端市场,从而吸收大量的非法资金。
结合这些情报来看,李景隆的事件恐怕会演变成永乐年间第一次也是最大的一次肃贪大案。
夜殇不会去在乎这些,肃贪是朱棣的事,而她在乎的只是将李景隆绳之以法。
*********************
永乐三年三月,洪亮的击鼓声传遍了刑部的衙门,而伴随着这鼓声传来的消息才更加让人振聋发聩。
负责直隶一带司法事件的刑部主事赵奎震惊的听着堂中原告的控告,简直是连一句对答的话都说不上来。
盱眙农户孙氏状告曹国公李景隆纵使亲族在盱眙私自圈地,贪污每年的粮食赋税,浙江都司李增枝仗着曹国公权势危害乡里,多次纵使手下行凶,强抢民女甚至至人死地,条条罪状控诉条理清晰、事实清楚,且皆有理有据可查。
赵奎这下可就傻了,等他终于反应过来后,立刻命人将原告孙老头一家带下去好生照顾保护,并派出专人进行全天的保护,绝对不能让他们出任何事。
安顿好孙老头一家之后,赵奎立刻将原告的讼状内容整理成卷宗,呈报给了自己的直属领导,刑部尚书吕震。
吕震听闻案情之后立刻意识到此案的重大性,想都不想就换了衣服拿起卷宗去宫里面圣了。
有人大概会问,这吕震在京为官多年,难道就和曹国公没有一点儿交情么?听说了这么大的案子后竟然想也不想就进宫面圣,按说有点儿不合常理啊。
但这件事已经不是吕震可以控制的了,原告已经从盱眙来到了京城,而且已经在光天化日之下敲响了刑部衙门的鸣冤鼓,无论如何这已经是足以上达天听的答案了,已经不可能暗中隐瞒过去了。
所以,作为刑部尚书,吕震就算跟李景隆再有交情也没用,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将这件案子原原本本的呈到皇帝的龙书案上,不过他和李景隆确实没什么交情罢了,他是文官,真正亲近的官员是内阁的成员,背后的人是靖国公叶羽。
进宫之后,吕震在去东暖阁的路上碰到了叶羽,这倒是真让他十分庆幸。
“吕大人,这风风火火的,可是有什么急事儿要见陛下?”叶羽依然是满面春风的样子。
吕震向他行了个礼,恭敬的说道:“驸马,下官这里有个事请教您。”言罢,吕震将孙老头一家来京告状的事简单讲给叶羽听。
叶羽稍稍一愣,立刻知道这是夜殇开始行动了。他不动声色的笑笑,道:“吕大人,这件事其实好办,那就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叶羽话中的意思也很清楚明白,吕震知道叶羽并不想保曹国公,这样他就放心了。原本入宫的路上他就在纠结要不要先问问叶羽的意思,如今看来实在是没必要了。
和叶羽分开后,吕震正了正衣冠,向东暖阁走去。
听到吕震奏报的朱棣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愤怒,他冷着一张脸,看着摆在自己书案上的卷宗,只整理了原告的诉讼内容,并没有相关的调查资料和查证,但仅仅这些已足够触目惊心。
朱棣沉默了起来,吕震知道,皇帝此时的沉默已经足够表达他的愤怒,他只是没有实际的表现出来。
不知沉默了多久,朱棣突然下令,道:“曹国公李景隆和浙江都司李增枝贪赃枉法、纵凶杀人、强抢民女等重大罪行,朕今特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务必做到不放过一丝一毫的证据,不能冤枉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罪人!”
吕震抖了个激灵,他从朱棣的语气中听出了绝对的冷酷和不容反抗,朱棣是真的生气,而且并不准备在这件事上有任何手下留情的余地,即便曹国公还有个皇亲国戚的身份。
吕震领了圣旨,一言不发的离开东暖阁,准备将圣旨传到大理寺和都察院,开始着手三司会审的事宜。
东暖阁内,朱棣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道:“李兴。”
角落里闪出了一个人影,正是一直守在一旁伺候的首领太监李兴。
“陛下有何吩咐?”
“传锦衣卫指挥使夜殇入宫见朕。”
**************************
夜殇并不奇怪朱棣会召见自己,相反,自从把孙老头一家送到刑部报案后,她就一直在等待着朱棣的传召。
事情不出夜殇所料,朱棣果然并不打算真的将李景隆的案子全权交给三司处理,他表面上下旨由三司会审此案,但真正负责去实地调查的主力却是锦衣卫。
只有锦衣卫,从办案能力到忠诚度,都是朱棣最信任的机构。
锦衣卫不能算是名正言顺的司法机构,但却是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直属亲军特务机构,锦衣卫在地方的行动和办案手段都是朱棣最信赖的。
“夜殇,这是曹国公此案原告的全部诉讼内容,朕命人抄录了一份,你拿去看看,然后把这上面所列的所有罪名一条条给朕调查核实,这上面没有写出来但实际也存在的罪名也决不能放过,朕要一个结果,一个详细且真实的结果!你明白么?”
夜殇沉默的点点头,跟随朱棣这么多年,她早已明白了他的性情。
朱棣这个命令的真意,就是要让自己找到决定性的证据,可以将李景隆的罪名坐实的证据。
“臣遵旨!”
夜殇连犹豫都没有犹豫,这正是他一直等待的一天,彻查李景隆身上的全部罪状,将他逼入绝境,将曹国公一脉一网打尽,是夜殇十年来心中所有仇恨的支撑点。
“朕会给你一道密旨,你彻查清楚之后先来向朕汇报,不用去管三司会审的结果,任何人的命令都直接无视,你只需要直接向朕负责就好!”
夜殇从朱棣的语气中听出了愤怒,李景隆把事情搞大了,夜殇十分清楚这一点。或许说李景隆一直都是毫无分寸的在瞎搞,但从不会有人向自己这样把事情捅出来,摆到皇帝的面前。但这一次不同,朱棣已经知道了,并且知道的很清晰,虽然他现在知道的只是盱眙圈地的案件,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李景隆的彻底厌恶。
朱棣已经彻底容不下李景隆了。这就是夜殇如今得到的信息。
如果朱棣听说武夷黑茶市的事情的话,不知会怎样愤怒。
朱棣和太祖皇帝很像,他们的性情都是很严酷的,眼里揉不得沙子,更不能放任臣子背着自己忤逆自己的旨意。
茶市改革之后的市场很好,如果朱棣知道了李景隆在武夷的所作所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这个人,根本不用顾忌任何亲族关系。
李文忠是朱棣的表哥,朱棣小的时候常常和李景隆一起玩耍,但这些都不重要,只是一个表侄而已,随时可以成为弃子,面对贪赃枉法无视皇权的人,朱棣可以狠得下心做出任何事。
李景隆的结局已经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