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八章 两路夹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三国第一强兵最新章节!
初平四年,发生在徐州的一系列变乱,给世人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一个‘快’字。
行军速度快,王羽是二月十六离开的高唐,三天后就进入了琅琊国境内。然后在二月二十这一天,在伏龙谷与泰山贼大战,紧接着,在二十一日抵达了郯城。
直到王羽抵达郯城,他南下的消息才传到了周边各路诸侯手中,实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同时,形势变化也是瞬息万变,前一刻徐州境内的各方势力还犬牙交错,互相纠缠在一起,下一刻就变得敌我分明,一目了然起来。
王羽进驻郯城后,徐州境内的各方势力迅速达成了和平协议。袁术虽然没有立刻挥军北上,却一改先前咄咄逼人的态势,主动将边境的兵马后撤百里。
原本从东面进逼下邳城的纪灵军,从下邳一直退到了吕县;吞并下邳南部的张勋部,则是从睢陵退到了百里外的夏丘。下邳的形势,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此外,战事展开的也很快。
伏龙谷伏击战也算是近万人的一场大规模会战了,可事先没见什么端详,突然就打起来了,前后打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胜负就分出来了。随后,郯城的兵变,平乱,都是在一两个时辰之内的解决的。
而曹豹举兵北进,攻略东海,则是在二月二十三那天,距离王羽抵达郯城,一共只过了两天!这样雷厉风行的作风,完全背离了世人对曹豹的印象。
要知道,从中平三年开始,他已经在下邳和袁术纠缠了一年多了,其间大小战事打了无数场。可双方的减员却都不过百数,可见此人的作战风格是怎样的。
这一次,他决断得快,准备得更快,从下定最后的决心到挥师北上,统共也只用了三天时间而已。
正如魏延所说,曹豹要把握战机,其他势力就注定了来不及响应。两三天的时间,光是消息往来也不止啊。何况动员大军?
但魏延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自称天子的阙宣。
阙宣举兵攻入东海,是在二十二日那天,比曹豹还要早了一天。但两军的呼应之势却是很明显的,曲阳距离郯城毕竟比较远。想和曹豹保持一致,确实得提前出发才行。
不得不说,阙宣的行动给了王羽一个大大的意外,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王羽在前世压根就听说过这位天子,这一世,也是对方举兵之后,才有所耳闻的。但也没有足够的了解。阙宣举兵,和王羽应陶谦邀约南下的时间隔得太短,根本来不及取得详细资料。更不可能预料到,阙宣居然这么快就响应曹豹。出兵夹攻了。
这几天,王羽的主要精力倒是放在了对阙宣的了解上面。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于这么个陌生的敌人。王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阙巩,是商末的诸侯国之一。以擅长制作精良铠甲而闻名,与东胡并称。国亡之后,其后人辗转流落,在下邳定居下来,久为地方望族……”
和王羽最初的印象完全不一样,阙宣不是黄巾或者泰山贼那种性质的叛军,而是下邳地方上很有名望和势力的望族。
下邳阙氏的实力,犹在广陵陈氏之上,特别是这一族人继承了祖先的本领,拥有很高的工艺水准。
只是后者更擅长运筹,在广陵编制了一张大大的关系网,长盛不衰;而阙氏自矜血脉高贵,与地方上的豪族极少往来,联姻之类的更是慎之又慎,故而虽然财力雄厚,人丁兴旺,却不为外界所知。
“阙宣是当代家主,如今四十有六,笃信佛教……笮融在下邳时,两人相交甚笃,有传闻说,笮融曾假借佛祖旨意,说阙氏是上古名门,厚积至今,有龙虎之像……”虽然准备不足,时间仓促,但李十一还是尽可能的收集了相关的信息。
“这样说来,莫非阙宣的兵马,也是信众?”王羽皱了皱眉头,什么事情,一旦涉及到宗教信仰,就会变得很麻烦了。
笮融虽然没能翻出什么大浪,但那只是因为他遇到的对手太强,他本人也不擅长军略,没能全面把僧兵的战力发挥出来,就一蹶不振了。
现在这个阙宣就麻烦了。
可不是厚积薄发么。擅长锻造铠甲的一族人,积累了上千年,有远大理想,还有信仰,他们全力爆发出的力量,想必是相当恐怖的吧?
“主公英明。”李十一的脸色也不怎么好,本来以为阙宣只是藓足之疾,随手就能灭之,就算和曹豹两路夹击,也不足为虑。可实际一了解才发现,阙宣的威胁,不但不比曹豹差,甚至还要强上许多。
“阙宣聚众五千,看似不多,却尽是阙氏的门客、仆从一流,其中门客近三千,都是武艺精强之士,其中又选出两千锐卒,以重甲武装之……阙氏门客,都是深受其家恩惠之人,和阙宣一样,笃信佛教,作战之时悍不畏死,力大无穷,和传说中的黄巾力士颇为相似……”
一边说,他一边观察着王羽的脸色,阙宣的这支兵马,和当初徐晃率领的摧锋营极其相似,但数量却多得多。
“……两千重甲之外,又有一千强弩,两千轻甲,实力不容小觑。”如果是纯粹的重甲还好,单一兵种,总是有弱点的,可阙宣的兵种配置也是很科学,很全面的。听李十一这么一介绍,连一直嚷嚷着要迎战的魏延都哑了火。
谁能想到,这阙宣的实力竟然强到了这种程度呢?简直就是逆天了。
几千人无所谓,随便哪路山贼,都有不逊于阙宣军的规模。但这样的武装程度……别说山贼,一般的诸侯都未必拿得出来,只有王羽、曹操、刘表有可能有这个财力、物力,其他人统统不行。
两千重甲步兵和一千强弩。王羽在高唐大战中,硬抗匈奴万骑冲锋时,武装程度都没达到阙宣军这样,但却硬生生的正面挡住了上万胡骑的决死冲锋。由此可以想象,阙宣这支兵马,威胁到底有多大了。
光是阙宣一支兵马倒还无妨,毕竟对方人数有限,还是可以设法抵挡的。问题是,现在立足未稳的青州军面对的是两路夹击。曹豹虽然不是名将,但他麾下的一万五千大军可不是摆设。
无论迎击哪路敌军,都会被另一路抄袭后路,城内的徐州军归附时间太短,本身战力也是有限。守城还算靠谱,但在想要守住马陵山的钱粮就难了。
张颌军迅速南下的前提就是这批粮草,东海有粮,军队才能轻装前进,若是要从青州辗转运粮过来,消耗的时间可就长了。
全军守山也不是个办法,两支敌军如果会师一处。有人数优势,又有装备优势,战力的增加何止以倍计?
形势的恶劣,出乎了所有人的预估。
“只能做两手准备了。一面分兵迎战,设法延迟敌军行进的速度,等待琅琊援军……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将钱粮散于百姓。暂且整军而退了。”沉默良久,诸葛亮忽然长叹一声。说出了众人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
但这一次,连最喜欢和他别苗头的魏延都没出声。尽管心里觉得憋屈,但这仗实力差得太多,顾忌偏偏也很多。
若是没有王羽在,也不用顾及山里面藏着的钱粮,无论是守城还是放手一战,都可以研究研究。可是,为了一个不太重要的东海郡,冒这样的风险,似乎有些不太值当啊。
实际上,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徐州各势力众志成城的表象只是暂时的。只要青州军的压力一消失,阙宣啊,曹豹啊,这些人肯定会立刻翻脸,战成一团。自己只要退回青州,坐山观虎斗,等着他们慢慢互相消耗就可以了。
至于说,曹豹这些人会不会乘胜追击,攻进泰山或琅琊……
大家巴不得他们这么做呢,来容易,走就难了。琅琊、泰山一带的地势不比东海,有的是可以设伏用计的地形,随时会被徐晃、张颌两面夹击,别说区区的曹豹、阙宣,就算是曹操来了,也不敢说自己能全身而退啊。
所以,用不着商议太多,众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王羽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他知道众人在顾忌些什么,无非就是那点权衡利弊的事,他相信,如果自己不在,无论赵云还是魏延,肯定不会这么轻易言退的。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没说什么,现在敌情还很模糊,他也没什么太好的破敌之策。讲空话,喊口号可不是他的作风,干脆还是按照诸葛亮说的那样,先试探试探好了。
如果敌军急于求成,就算以寡敌众,一样能找得到战机。
“子龙,你率本部兵马迎击曹豹,吾再拨一千水军与你,不必急于求战,只需日夜骚扰延误其行程即可。”
“末将遵命!”赵云抱拳应命。
王羽转向魏延:“文长率军迎击阙宣,不必交战,只需捣毁沿途的庙宇,焚烧佛像即可,若条件允许,可以将范围扩大,一直延伸到下邳境内。”
“……末将遵命!”魏延迟疑了一下方才领命。
听过王羽对赵云的吩咐,魏延倒是能理解王羽这道命令的目的,阙宣的信仰越虔诚,越笃定,就越容易被急怒。敌军的两路兵马齐头并进,才能做到夹击,一旦分出了先后,那就是送上门的各个击破了。
当然,两路敌军的实力都远超青州军,就算形成了各个击破的态势,也未必能顺利达成目标。但分割敌军,以专击散,本就是兵法的精髓,而且,因怒而兴师,同样是兵家大忌,就算是狮虎之军,失去了理智之后,也比冷静的时候容易对付得多。
真正让魏延等人惊讶的是,王羽竟然如此轻描淡写的就说出了捣毁庙宇,焚烧神像这种命令。
除了祖先之外,华夏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不管信不信,对各路神仙都保持了敬畏的态度,哪怕是佛教这种从蛮荒地域传过来的宗教,或者太平道这种被人用以造反的宗教也一样。
而从王羽的态度中,显然可以看出,他对神佛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感觉,既不是因为憎恶,也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就是纯粹的从战局考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战局,于是就这么做了。
这反而比他大叫大吼着,骂佛教蛊惑人心,煽动百姓要来的可怕许多。给人的感觉也是全然不同,连胆魄惊人的赵云,在这一时间感受到的,也是战栗和寒意。
初平四年,发生在徐州的一系列变乱,给世人最直观的影响,就是一个‘快’字。
行军速度快,王羽是二月十六离开的高唐,三天后就进入了琅琊国境内。然后在二月二十这一天,在伏龙谷与泰山贼大战,紧接着,在二十一日抵达了郯城。
直到王羽抵达郯城,他南下的消息才传到了周边各路诸侯手中,实可谓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同时,形势变化也是瞬息万变,前一刻徐州境内的各方势力还犬牙交错,互相纠缠在一起,下一刻就变得敌我分明,一目了然起来。
王羽进驻郯城后,徐州境内的各方势力迅速达成了和平协议。袁术虽然没有立刻挥军北上,却一改先前咄咄逼人的态势,主动将边境的兵马后撤百里。
原本从东面进逼下邳城的纪灵军,从下邳一直退到了吕县;吞并下邳南部的张勋部,则是从睢陵退到了百里外的夏丘。下邳的形势,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此外,战事展开的也很快。
伏龙谷伏击战也算是近万人的一场大规模会战了,可事先没见什么端详,突然就打起来了,前后打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胜负就分出来了。随后,郯城的兵变,平乱,都是在一两个时辰之内的解决的。
而曹豹举兵北进,攻略东海,则是在二月二十三那天,距离王羽抵达郯城,一共只过了两天!这样雷厉风行的作风,完全背离了世人对曹豹的印象。
要知道,从中平三年开始,他已经在下邳和袁术纠缠了一年多了,其间大小战事打了无数场。可双方的减员却都不过百数,可见此人的作战风格是怎样的。
这一次,他决断得快,准备得更快,从下定最后的决心到挥师北上,统共也只用了三天时间而已。
正如魏延所说,曹豹要把握战机,其他势力就注定了来不及响应。两三天的时间,光是消息往来也不止啊。何况动员大军?
但魏延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自称天子的阙宣。
阙宣举兵攻入东海,是在二十二日那天,比曹豹还要早了一天。但两军的呼应之势却是很明显的,曲阳距离郯城毕竟比较远。想和曹豹保持一致,确实得提前出发才行。
不得不说,阙宣的行动给了王羽一个大大的意外,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王羽在前世压根就听说过这位天子,这一世,也是对方举兵之后,才有所耳闻的。但也没有足够的了解。阙宣举兵,和王羽应陶谦邀约南下的时间隔得太短,根本来不及取得详细资料。更不可能预料到,阙宣居然这么快就响应曹豹。出兵夹攻了。
这几天,王羽的主要精力倒是放在了对阙宣的了解上面。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对于这么个陌生的敌人。王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阙巩,是商末的诸侯国之一。以擅长制作精良铠甲而闻名,与东胡并称。国亡之后,其后人辗转流落,在下邳定居下来,久为地方望族……”
和王羽最初的印象完全不一样,阙宣不是黄巾或者泰山贼那种性质的叛军,而是下邳地方上很有名望和势力的望族。
下邳阙氏的实力,犹在广陵陈氏之上,特别是这一族人继承了祖先的本领,拥有很高的工艺水准。
只是后者更擅长运筹,在广陵编制了一张大大的关系网,长盛不衰;而阙氏自矜血脉高贵,与地方上的豪族极少往来,联姻之类的更是慎之又慎,故而虽然财力雄厚,人丁兴旺,却不为外界所知。
“阙宣是当代家主,如今四十有六,笃信佛教……笮融在下邳时,两人相交甚笃,有传闻说,笮融曾假借佛祖旨意,说阙氏是上古名门,厚积至今,有龙虎之像……”虽然准备不足,时间仓促,但李十一还是尽可能的收集了相关的信息。
“这样说来,莫非阙宣的兵马,也是信众?”王羽皱了皱眉头,什么事情,一旦涉及到宗教信仰,就会变得很麻烦了。
笮融虽然没能翻出什么大浪,但那只是因为他遇到的对手太强,他本人也不擅长军略,没能全面把僧兵的战力发挥出来,就一蹶不振了。
现在这个阙宣就麻烦了。
可不是厚积薄发么。擅长锻造铠甲的一族人,积累了上千年,有远大理想,还有信仰,他们全力爆发出的力量,想必是相当恐怖的吧?
“主公英明。”李十一的脸色也不怎么好,本来以为阙宣只是藓足之疾,随手就能灭之,就算和曹豹两路夹击,也不足为虑。可实际一了解才发现,阙宣的威胁,不但不比曹豹差,甚至还要强上许多。
“阙宣聚众五千,看似不多,却尽是阙氏的门客、仆从一流,其中门客近三千,都是武艺精强之士,其中又选出两千锐卒,以重甲武装之……阙氏门客,都是深受其家恩惠之人,和阙宣一样,笃信佛教,作战之时悍不畏死,力大无穷,和传说中的黄巾力士颇为相似……”
一边说,他一边观察着王羽的脸色,阙宣的这支兵马,和当初徐晃率领的摧锋营极其相似,但数量却多得多。
“……两千重甲之外,又有一千强弩,两千轻甲,实力不容小觑。”如果是纯粹的重甲还好,单一兵种,总是有弱点的,可阙宣的兵种配置也是很科学,很全面的。听李十一这么一介绍,连一直嚷嚷着要迎战的魏延都哑了火。
谁能想到,这阙宣的实力竟然强到了这种程度呢?简直就是逆天了。
几千人无所谓,随便哪路山贼,都有不逊于阙宣军的规模。但这样的武装程度……别说山贼,一般的诸侯都未必拿得出来,只有王羽、曹操、刘表有可能有这个财力、物力,其他人统统不行。
两千重甲步兵和一千强弩。王羽在高唐大战中,硬抗匈奴万骑冲锋时,武装程度都没达到阙宣军这样,但却硬生生的正面挡住了上万胡骑的决死冲锋。由此可以想象,阙宣这支兵马,威胁到底有多大了。
光是阙宣一支兵马倒还无妨,毕竟对方人数有限,还是可以设法抵挡的。问题是,现在立足未稳的青州军面对的是两路夹击。曹豹虽然不是名将,但他麾下的一万五千大军可不是摆设。
无论迎击哪路敌军,都会被另一路抄袭后路,城内的徐州军归附时间太短,本身战力也是有限。守城还算靠谱,但在想要守住马陵山的钱粮就难了。
张颌军迅速南下的前提就是这批粮草,东海有粮,军队才能轻装前进,若是要从青州辗转运粮过来,消耗的时间可就长了。
全军守山也不是个办法,两支敌军如果会师一处。有人数优势,又有装备优势,战力的增加何止以倍计?
形势的恶劣,出乎了所有人的预估。
“只能做两手准备了。一面分兵迎战,设法延迟敌军行进的速度,等待琅琊援军……实在不行,那也只能将钱粮散于百姓。暂且整军而退了。”沉默良久,诸葛亮忽然长叹一声。说出了众人最不想听到的一句话。
但这一次,连最喜欢和他别苗头的魏延都没出声。尽管心里觉得憋屈,但这仗实力差得太多,顾忌偏偏也很多。
若是没有王羽在,也不用顾及山里面藏着的钱粮,无论是守城还是放手一战,都可以研究研究。可是,为了一个不太重要的东海郡,冒这样的风险,似乎有些不太值当啊。
实际上,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徐州各势力众志成城的表象只是暂时的。只要青州军的压力一消失,阙宣啊,曹豹啊,这些人肯定会立刻翻脸,战成一团。自己只要退回青州,坐山观虎斗,等着他们慢慢互相消耗就可以了。
至于说,曹豹这些人会不会乘胜追击,攻进泰山或琅琊……
大家巴不得他们这么做呢,来容易,走就难了。琅琊、泰山一带的地势不比东海,有的是可以设伏用计的地形,随时会被徐晃、张颌两面夹击,别说区区的曹豹、阙宣,就算是曹操来了,也不敢说自己能全身而退啊。
所以,用不着商议太多,众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王羽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他知道众人在顾忌些什么,无非就是那点权衡利弊的事,他相信,如果自己不在,无论赵云还是魏延,肯定不会这么轻易言退的。
想了想,他最终还是没说什么,现在敌情还很模糊,他也没什么太好的破敌之策。讲空话,喊口号可不是他的作风,干脆还是按照诸葛亮说的那样,先试探试探好了。
如果敌军急于求成,就算以寡敌众,一样能找得到战机。
“子龙,你率本部兵马迎击曹豹,吾再拨一千水军与你,不必急于求战,只需日夜骚扰延误其行程即可。”
“末将遵命!”赵云抱拳应命。
王羽转向魏延:“文长率军迎击阙宣,不必交战,只需捣毁沿途的庙宇,焚烧佛像即可,若条件允许,可以将范围扩大,一直延伸到下邳境内。”
“……末将遵命!”魏延迟疑了一下方才领命。
听过王羽对赵云的吩咐,魏延倒是能理解王羽这道命令的目的,阙宣的信仰越虔诚,越笃定,就越容易被急怒。敌军的两路兵马齐头并进,才能做到夹击,一旦分出了先后,那就是送上门的各个击破了。
当然,两路敌军的实力都远超青州军,就算形成了各个击破的态势,也未必能顺利达成目标。但分割敌军,以专击散,本就是兵法的精髓,而且,因怒而兴师,同样是兵家大忌,就算是狮虎之军,失去了理智之后,也比冷静的时候容易对付得多。
真正让魏延等人惊讶的是,王羽竟然如此轻描淡写的就说出了捣毁庙宇,焚烧神像这种命令。
除了祖先之外,华夏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不管信不信,对各路神仙都保持了敬畏的态度,哪怕是佛教这种从蛮荒地域传过来的宗教,或者太平道这种被人用以造反的宗教也一样。
而从王羽的态度中,显然可以看出,他对神佛之类的东西,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感觉,既不是因为憎恶,也不是因为其他什么,就是纯粹的从战局考虑,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战局,于是就这么做了。
这反而比他大叫大吼着,骂佛教蛊惑人心,煽动百姓要来的可怕许多。给人的感觉也是全然不同,连胆魄惊人的赵云,在这一时间感受到的,也是战栗和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