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考较太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汉武挥鞭最新章节!
三伏将至,汉廷君臣忙碌多日,终是赶在休朝期前将大半军政要务归置妥当,皇帝刘彻方才得了些许闲暇,考较太子刘沐的功课。
刘彻布置下的功课,自不是甚么君子六艺和经史子集,宫邸学舍师资何其雄厚,若还教不出个文武兼备的储君,还得皇帝如后世的学生家长般担心孩子的学习,岂不是连“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学习机都不如么?
太子,国之储君,需要皇帝老爹手把手教导的,自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尤是寻常师长不敢也不宜传授的阴私计较。
莫以为帝皇教育都是堂皇正道,真正光明伟岸的君王,多半不得好死,老刘家的皇帝们向来懂得如何耍阴招,与高祖刘邦是一脉相承,这才缔造出现今的煌煌大汉。
当然,天家威信还是要顾及的,不能真如地痞无赖般不要面皮,能将阴招耍成阳谋,不失体面且无有非议,却又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个技术活,学起来可不容易。
秦汉少年多早熟,先秦更有甘罗十二为相,刘沐已虚年十三,生辰又在三月,饶是在后世,也是上初中的年纪了,该学的学了不少,该见识的也没少见识,若非不可雕琢的朽木,总不至一窍不通才是。
正因如此,滇国使团来朝之事,皇帝刘彻特意嘱咐大行令张骞,让他从旁辅助太子处置此事。
说是辅助,实则就是袖手旁观,除却让大行府属官将滇国使团好生安置,旁的就任凭太子刘沐折腾,故饶是滇国太子主使,张骞至今都未曾接见于他,更遑论议及甚么称臣和内附的大事。
朝臣们虽不知皇帝陛下心思,见得大行令迟迟不接见滇国太子,却也不觉意外,且不甚在意。
汉人虽称不上排外,然在国力强绝于世的当下,若说对所谓的化外蛮夷没有半点歧视,以平等视之,那着实不符事情,也不符人性。
至于滇国近年屡屡请求举国内附之事,在皇帝陛下和大行令明确表态前,群臣皆对此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尤是三公九卿,皆有各自职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为忌讳置喙他人权责。
尤是在朝堂之上,狗拿耗子不止是多管闲事,还要落个意图擅权的嫌疑,这是身为人臣的大忌。
未央御苑,莲池水榭,莲开半池,清风拂香。
皇帝刘彻卧于竹藤编制的摇椅,手执玉壶,呷着冰镇过的朱崖椰汁,双眸微阖,神情颇为惬意。
阅尽繁华,享尽尊荣,后世所谓帝皇般的享受,除却宫中佳丽三千,实也不过如此而已。
太子刘沐侍立在侧,站了许久,倒也不觉疲累,只是瞧着父皇独享清凉椰汁,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奈何内侍和宫婢都已被摒退,皇帝陛下没发话,谁都不敢再踏入水榭,更遑论为太子殿下奉上饮食。
刘彻虽有心再磨磨自家儿子的急躁脾性,然眼见时辰不早,便是开口询问道:“你既已见过滇国太子,对滇国之事可有计较了?”
“……”
刘沐虽知暗卫必会向父皇呈禀此事,也早已想好了如何应对父皇的问询,然事到临头,却又有些踌躇,只怕自身思量不甚周全,无法给出满意的答复。
“怎的?”
刘彻抬眸斜觑,神情不虞道:“早在滇国使团抵京前,为父就已将此事交办于你,如今时已盈月,竟仍举棋不定么?莫不是为父平日对你太过放任,让你玩得太过肆意,忘了储君的身份和责任?”
刘沐忙是躬身道:“父皇息怒,儿臣万不敢有半分怠惰,对滇国之事也已有所计较,只是唯恐思虑不周,尚且有所疏漏。”
刘彻面色稍霁:“无妨,世人谋事,从无尽善尽美之举,若万事皆要思量到无有疏漏才付诸施行,反是往往贻误良机,且一人智短,众人智长,身为人君,非但要不耻下问,更须懂得抛砖引玉,集众智,纳良谏,才不至刚愎自用。
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乃是人臣之道,是守成之道,是明哲保身之道;你既为大汉储君,为父又特意将此事交办于你,你便当放胆施为,不必心存顾虑。
你年岁尚幼,思虑不周本属寻常,知错能改,懂得查漏补缺,以为日后警醒,不至再次出错便是了。
滇国乃化外小邦,国力低微,但凡你的谋算不至太过激进,想着劳师动众,出兵覆灭其国,凭白累得我汉军将士诸多伤亡,旁的谋算都无不可,饶是出了甚么岔子,有为父在,有汉军在,天下无有敢借机生事者。
为父言至于此,你若仍无有建树,反是徒教为父失望了。”
刘沐深知自家父皇此言由衷,不得不说,相较过往历朝历代的君王,自家父皇实称得上胸怀宽广的,从不忌惮他这储君策问军政,更不时交办些政事让他学着打理。
当然,这亦因父皇威望甚高,以暗卫、尚书台和御史府为主体框架的层层监察体制又已颇为完善,自信储君及群臣皆不敢朋党阴私,且父皇膝下皇嗣现今唯他一人,帝位传承几成定局,所谓“从龙之臣”也只是亲疏远近不同,早早投入太子羽翼下的臣子,日后收益也不似过往历朝历代般来得高。
简而言之,无论是太子刘沐还是朝堂重臣,现今朋党结羽,架空皇权,非但没这能力,更无此必要。
恰恰相反,正因接连两代汉帝太过强势,且刘彻比刘启更强势得多,导致太子刘沐更担心自己将来即位后,能否镇得住满朝文臣武将。
汉之得才,于兹为盛!
这是后世史家对武帝朝的评价,史上武帝朝本就是贤臣猛将集中爆发的黄金年代,现今更因刘彻穿越而来,发掘和培养出更多才能卓著的人才,后继之君若无铁腕,怕是镇不住朝堂的。
至少,现今的太子刘沐,还是太过稚嫩了,霸道有余,手腕不足,尚需多多磨砺和历练。
对于这一点,皇帝清楚,群臣清楚,太子更有自知之明。
莫说觊觎帝位,饶是皇帝刘彻现下主动禅位,太子刘沐都不敢接,镇不住群臣,难不成动不动就血洗朝堂?
世家和士族可不是泥捏的,真被彻底逼到绝境,还怕与皇帝玩命么?
帝皇虽是称孤道寡,然若真是失道寡助,真成了孤家寡人,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正因如此,于治国之道和帝皇心术,皇帝刘彻向来无有保留的悉心教导,太子刘沐也是无有顾虑的仔细体会,没甚么父子相忌的阴私计较。
若有一日,刘沐真能牛掰到彻底架空皇权,逼宫篡位,刘彻反倒觉着后继有人,老怀大慰。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刘彻身为人父,真不希望自家儿子因祖辈和父辈太过耀眼,永远活在阴影下。
正如广川王刘越,因与皇兄刘彻年岁最为相近,自幼被用来比较,导致他年少时颇为怯懦自卑,若非后来入黄埔军学,又领兵出征,用赫赫军功证明了自己,只怕会继续自闭,也不晓得会性格扭曲成甚么模样。
似太子刘沐这般不肯服输的脾性,倒也不全然是坏事,情感不纤细,更不易陷入抑郁,只要能辨明大是大非,懂得虚心受教,行事手段粗糙些也没甚么大不了。
大汉官制愈发完善,群臣各司其职,又有御史府从旁纠劾,但凡皇帝不擅改定制,不太过刚愎自用,行事再糙,群臣终归能好生查漏补缺,使之妥帖周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白白胖胖的满朝公卿,岂是吃白食的?
嗯……
朝臣大腹便便,非因吃喝腐败,实乃汉官威仪,且去瞧那无须上朝,常宿军营,日夜操练的武将,个个龙精虎猛,浑身全无半点赘肉。
“依儿臣所见,滇国虽有心举国内附,却迟迟不肯出兵攻伐夜郎,想来是存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思。”
皇帝老爹言以至此,太子刘沐也不再迟疑,将心中思量娓娓道来。
“哦?”
刘彻摇了摇躺椅,倒也不觉意外,语带戏谑道:“甚么兔子能收其心?”
刘沐轻声道:“那滇国太子颇为畏惧儿臣,席间语焉不详,然多少透露了些许,似乎有心求娶宗室女。”
刘彻不禁颦眉:“和亲?”
刘沐忙是摇头:“滇人胆子再大,也不敢明着让我汉室与之和亲,应是庄氏王族为举国内附提早筹谋,想与刘氏宗亲联姻,毕竟有东瓯和闽越的前例,滇王献国必应敕封列候,若与刘氏宗亲联姻,既多了层保障,亦利于尽早撇去归化蛮夷的名头。”
“嗯,依你之意,滇王多半是不求为父下旨赐婚,甚至无须宣之于众,唯望求得一声许诺?”
刘彻闻言恍然,饶有趣味的笑问道。
刘沐应道:“然也。”
刘彻复又问道:“你以为如何?”
“儿臣以为,我大汉如今强绝于世,无须以宗室女的婚嫁谋事,否则有伤天家颜面与大汉威仪。”
刘沐如实道,他早先之所以迟疑未决,就是唯恐父皇会认为他不知取舍变通,太过刚硬,此时却不愿违背本心。
三伏将至,汉廷君臣忙碌多日,终是赶在休朝期前将大半军政要务归置妥当,皇帝刘彻方才得了些许闲暇,考较太子刘沐的功课。
刘彻布置下的功课,自不是甚么君子六艺和经史子集,宫邸学舍师资何其雄厚,若还教不出个文武兼备的储君,还得皇帝如后世的学生家长般担心孩子的学习,岂不是连“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学习机都不如么?
太子,国之储君,需要皇帝老爹手把手教导的,自是治国安邦的大道理,尤是寻常师长不敢也不宜传授的阴私计较。
莫以为帝皇教育都是堂皇正道,真正光明伟岸的君王,多半不得好死,老刘家的皇帝们向来懂得如何耍阴招,与高祖刘邦是一脉相承,这才缔造出现今的煌煌大汉。
当然,天家威信还是要顾及的,不能真如地痞无赖般不要面皮,能将阴招耍成阳谋,不失体面且无有非议,却又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个技术活,学起来可不容易。
秦汉少年多早熟,先秦更有甘罗十二为相,刘沐已虚年十三,生辰又在三月,饶是在后世,也是上初中的年纪了,该学的学了不少,该见识的也没少见识,若非不可雕琢的朽木,总不至一窍不通才是。
正因如此,滇国使团来朝之事,皇帝刘彻特意嘱咐大行令张骞,让他从旁辅助太子处置此事。
说是辅助,实则就是袖手旁观,除却让大行府属官将滇国使团好生安置,旁的就任凭太子刘沐折腾,故饶是滇国太子主使,张骞至今都未曾接见于他,更遑论议及甚么称臣和内附的大事。
朝臣们虽不知皇帝陛下心思,见得大行令迟迟不接见滇国太子,却也不觉意外,且不甚在意。
汉人虽称不上排外,然在国力强绝于世的当下,若说对所谓的化外蛮夷没有半点歧视,以平等视之,那着实不符事情,也不符人性。
至于滇国近年屡屡请求举国内附之事,在皇帝陛下和大行令明确表态前,群臣皆对此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尤是三公九卿,皆有各自职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为忌讳置喙他人权责。
尤是在朝堂之上,狗拿耗子不止是多管闲事,还要落个意图擅权的嫌疑,这是身为人臣的大忌。
未央御苑,莲池水榭,莲开半池,清风拂香。
皇帝刘彻卧于竹藤编制的摇椅,手执玉壶,呷着冰镇过的朱崖椰汁,双眸微阖,神情颇为惬意。
阅尽繁华,享尽尊荣,后世所谓帝皇般的享受,除却宫中佳丽三千,实也不过如此而已。
太子刘沐侍立在侧,站了许久,倒也不觉疲累,只是瞧着父皇独享清凉椰汁,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奈何内侍和宫婢都已被摒退,皇帝陛下没发话,谁都不敢再踏入水榭,更遑论为太子殿下奉上饮食。
刘彻虽有心再磨磨自家儿子的急躁脾性,然眼见时辰不早,便是开口询问道:“你既已见过滇国太子,对滇国之事可有计较了?”
“……”
刘沐虽知暗卫必会向父皇呈禀此事,也早已想好了如何应对父皇的问询,然事到临头,却又有些踌躇,只怕自身思量不甚周全,无法给出满意的答复。
“怎的?”
刘彻抬眸斜觑,神情不虞道:“早在滇国使团抵京前,为父就已将此事交办于你,如今时已盈月,竟仍举棋不定么?莫不是为父平日对你太过放任,让你玩得太过肆意,忘了储君的身份和责任?”
刘沐忙是躬身道:“父皇息怒,儿臣万不敢有半分怠惰,对滇国之事也已有所计较,只是唯恐思虑不周,尚且有所疏漏。”
刘彻面色稍霁:“无妨,世人谋事,从无尽善尽美之举,若万事皆要思量到无有疏漏才付诸施行,反是往往贻误良机,且一人智短,众人智长,身为人君,非但要不耻下问,更须懂得抛砖引玉,集众智,纳良谏,才不至刚愎自用。
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乃是人臣之道,是守成之道,是明哲保身之道;你既为大汉储君,为父又特意将此事交办于你,你便当放胆施为,不必心存顾虑。
你年岁尚幼,思虑不周本属寻常,知错能改,懂得查漏补缺,以为日后警醒,不至再次出错便是了。
滇国乃化外小邦,国力低微,但凡你的谋算不至太过激进,想着劳师动众,出兵覆灭其国,凭白累得我汉军将士诸多伤亡,旁的谋算都无不可,饶是出了甚么岔子,有为父在,有汉军在,天下无有敢借机生事者。
为父言至于此,你若仍无有建树,反是徒教为父失望了。”
刘沐深知自家父皇此言由衷,不得不说,相较过往历朝历代的君王,自家父皇实称得上胸怀宽广的,从不忌惮他这储君策问军政,更不时交办些政事让他学着打理。
当然,这亦因父皇威望甚高,以暗卫、尚书台和御史府为主体框架的层层监察体制又已颇为完善,自信储君及群臣皆不敢朋党阴私,且父皇膝下皇嗣现今唯他一人,帝位传承几成定局,所谓“从龙之臣”也只是亲疏远近不同,早早投入太子羽翼下的臣子,日后收益也不似过往历朝历代般来得高。
简而言之,无论是太子刘沐还是朝堂重臣,现今朋党结羽,架空皇权,非但没这能力,更无此必要。
恰恰相反,正因接连两代汉帝太过强势,且刘彻比刘启更强势得多,导致太子刘沐更担心自己将来即位后,能否镇得住满朝文臣武将。
汉之得才,于兹为盛!
这是后世史家对武帝朝的评价,史上武帝朝本就是贤臣猛将集中爆发的黄金年代,现今更因刘彻穿越而来,发掘和培养出更多才能卓著的人才,后继之君若无铁腕,怕是镇不住朝堂的。
至少,现今的太子刘沐,还是太过稚嫩了,霸道有余,手腕不足,尚需多多磨砺和历练。
对于这一点,皇帝清楚,群臣清楚,太子更有自知之明。
莫说觊觎帝位,饶是皇帝刘彻现下主动禅位,太子刘沐都不敢接,镇不住群臣,难不成动不动就血洗朝堂?
世家和士族可不是泥捏的,真被彻底逼到绝境,还怕与皇帝玩命么?
帝皇虽是称孤道寡,然若真是失道寡助,真成了孤家寡人,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正因如此,于治国之道和帝皇心术,皇帝刘彻向来无有保留的悉心教导,太子刘沐也是无有顾虑的仔细体会,没甚么父子相忌的阴私计较。
若有一日,刘沐真能牛掰到彻底架空皇权,逼宫篡位,刘彻反倒觉着后继有人,老怀大慰。
可怜天下父母心!
刘彻身为人父,真不希望自家儿子因祖辈和父辈太过耀眼,永远活在阴影下。
正如广川王刘越,因与皇兄刘彻年岁最为相近,自幼被用来比较,导致他年少时颇为怯懦自卑,若非后来入黄埔军学,又领兵出征,用赫赫军功证明了自己,只怕会继续自闭,也不晓得会性格扭曲成甚么模样。
似太子刘沐这般不肯服输的脾性,倒也不全然是坏事,情感不纤细,更不易陷入抑郁,只要能辨明大是大非,懂得虚心受教,行事手段粗糙些也没甚么大不了。
大汉官制愈发完善,群臣各司其职,又有御史府从旁纠劾,但凡皇帝不擅改定制,不太过刚愎自用,行事再糙,群臣终归能好生查漏补缺,使之妥帖周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白白胖胖的满朝公卿,岂是吃白食的?
嗯……
朝臣大腹便便,非因吃喝腐败,实乃汉官威仪,且去瞧那无须上朝,常宿军营,日夜操练的武将,个个龙精虎猛,浑身全无半点赘肉。
“依儿臣所见,滇国虽有心举国内附,却迟迟不肯出兵攻伐夜郎,想来是存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心思。”
皇帝老爹言以至此,太子刘沐也不再迟疑,将心中思量娓娓道来。
“哦?”
刘彻摇了摇躺椅,倒也不觉意外,语带戏谑道:“甚么兔子能收其心?”
刘沐轻声道:“那滇国太子颇为畏惧儿臣,席间语焉不详,然多少透露了些许,似乎有心求娶宗室女。”
刘彻不禁颦眉:“和亲?”
刘沐忙是摇头:“滇人胆子再大,也不敢明着让我汉室与之和亲,应是庄氏王族为举国内附提早筹谋,想与刘氏宗亲联姻,毕竟有东瓯和闽越的前例,滇王献国必应敕封列候,若与刘氏宗亲联姻,既多了层保障,亦利于尽早撇去归化蛮夷的名头。”
“嗯,依你之意,滇王多半是不求为父下旨赐婚,甚至无须宣之于众,唯望求得一声许诺?”
刘彻闻言恍然,饶有趣味的笑问道。
刘沐应道:“然也。”
刘彻复又问道:“你以为如何?”
“儿臣以为,我大汉如今强绝于世,无须以宗室女的婚嫁谋事,否则有伤天家颜面与大汉威仪。”
刘沐如实道,他早先之所以迟疑未决,就是唯恐父皇会认为他不知取舍变通,太过刚硬,此时却不愿违背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