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嗣子哀怨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汉武挥鞭最新章节!
入得五月,两位年过古稀的老臣陆续请辞,虽无关朝局变动,引发的影响却是不小。
袁盎请辞宫邸学舍祭酒,卫绾则请辞太学祭酒,这皆是在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时间早晚罢了。
两人都是功在社稷的元老重臣,尤是袁盎,昔年卸任丞相后,若非太上皇刘启亲自出面劝说,请他教导自家孙儿,他也不会出任刘沐的蒙师,更不会在随后屈就宫邸学舍祭酒之位。
去岁太子刘沐提早晋入黄埔军学后,袁盎就已心生去意,然出于责任心,还是多留了年余,让将要继任的曹栾有足够的时间去熟识各类事务。
是的,前任丞相曹栾将继任宫邸学舍祭酒。
诸多世家权贵闻之此事,皆是感叹,天家果是天家,教育资源之雄厚,让刘氏子弟皆是赢在起跑点上了,今后怕不是要垂为定制?
公卿将相和列候们却是喜闻乐见,毕竟在宫邸学舍扩招,并开设女学后,他们府中的嫡子嫡女也能入学,享受到此等优渥的教育资源。
华夏自古就颇为重视子女教育,没有足够优秀的后代,如何传袭家风,继承族业?
太学祭酒的继任者也不出所料,汉学院的院监司马谈,早已等了数载,做足了准备,交接得颇为平顺。
毕竟在现今的太学,与司马谈同秩的科学院院监刘乘压根无心打理“俗务”,便连科学院的院务都是交由辅官处理的,并不想升任太学祭酒,况且刘乘身为亲王,加官对他毫无意义,晋爵则是绝无可能,每日砸钱搞科研,小日子过得挺美。
然对司马谈而言,就任太学祭酒真是光宗耀祖,身上的压力却也不小。
要晓得,前任祭酒卫绾可是帝师,更亲手开创太学,乃是桃李满天下的经学宗师,天下士人多视之为师,在士族的影响极大。
论名望、论地位、论资历,司马谈都是无法与卫绾相比的,事实上,卫绾之所以迟迟没请辞,亦是想给司马谈更充裕的准备时间,至少接任时不能太年轻。
及至今岁,司马谈迈入不惑之年,卫绾觉着差不多也就能扶到这步了,今后能否站稳脚跟,镇得住场面,就只能看他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实学。
两大祭酒虽不涉军政,然在现今的大汉,这两个职位的象征意义实在太大,况且袁盎和卫绾本身的名望就不低的,就算早已淡出朝堂,却仍是毋庸置疑的一派领袖。
旁的影响力不说,就说随意在长安周报的“士版”刊篇策论甚么的,都能带起大风向来。
恩师请辞,且得了皇帝准允,诸多弟子自然要办谢师宴的。
卫绾的谢师宴场面不小,不少昔日曾在太学就读者,但有闲暇,甚至不远千里的从各郡县赶来长安。
卫绾虽不想太过张扬,却也不好拂了弟子们的美意,况且不少真正的座下弟子也已多年未见,借此机会再见见也不错,毕竟年岁大了,指不定何日闭上眼,就再睁不开了,见一面少一面。
袁盎的谢师宴却办得很低调,出席的人数不算多,然来头却皆是大得紧。
承乾宫的西阙特意放宽宫禁一日,非但是现今尚在宫邸学舍就读的学子,便是许多早已结束学业的王侯贵胄也入宫谢师。
太子刘沐两头的谢师宴都有露面,恭恭敬敬的执弟子之礼,给两位恩师做足了面子,却也没久待,免得列席的众人皆是拘谨。
皇帝刘彻则是赐下两块金匾,袁盎乃是“耆年硕德”,卫绾则为“桃李芳菲”。
尊师重道,本就是华夏自古的优良传统,应多多倡导,不可但忘。
太常卿刘买素来儒雅恭谦,颇有些与世无争的清高,然见得袁盎和卫绾名望若斯,也不由生出几许羡慕。
楋跋子与他夫妻多年,且本就是个心思通透的,岂能瞧不出他的心思,笑着打趣道:“夫君掌太常府,治天下文教,他日若是离任致仕,场面也不会小的。”
刘买闻言,不禁微是赧然,觉着自己果也是个“俗人”。
楋跋子却不这般认为,只觉自家夫君多点“人味”是好事,否则瞧着就不像人,不像老刘家的人。
她之所以这般想,不是没来由的,自家的夫君和儿子,在诸多刘氏王侯中,真真就如奇葩般的存在,总有些格格不入的味道,终归不是甚么好事。
若非楋跋子擅长交际,与诸多刘氏宗妇都维持着不错的交情,乘氏侯府只怕真是门庭冷落的。
亦因如此,梁王妃对自家这嫡长媳妇愈发的满意,觉着昔年是挑对了,故将手中联合制衣的份例都赐给了她,且时常召她过府,教导些王府中馈之事,多见见旁的亲眷。
虽说楋跋子掌侯府中馈已十余载,然王府与侯府终归不同,非但家业更为庞大,亲眷也多,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做王妃肯定比做嗣子妃要费劲得多,且有得学。
每每累得头晕目眩,楋跋子就很是羡慕常山王妃裴澹,虽说因出身卑微,昔年吃了不少苦头,然现今掌常山王府中馈,日子过得舒坦,且不怎的费事,毕竟常山王府的亲眷都是皇亲国戚,多是熟识得紧,没甚么太过复杂的姻亲。
梁王府却是不同,叔伯兄弟、姑嫂妯娌、姻亲远亲,数都数不清,更遑论要记清楚名姓和来历,才好晓得如何对待。
譬如梁王妃的父族,代地李氏,今岁就送了两位小贵女进京,入长安女学就读,奈何年岁有些大了,跟不上课业,楋跋子还特意到为她们延请了位女师,好生教导。
长安的教育资源确实比外地要优渥得多,代地李氏虽可袭爵关内候,也不差钱,能为族中后辈延请名师,可仍是比不得长安各大官学,尤是新学教育日渐普及,官学的课业面向极广,何处能寻到全知全能的塾师啊?
两位小贵女底子比诸多长安贵女要薄些,那是正常现象。
梁王妃闻之此事,对楋跋子就愈是欢喜了,若非孙儿刘典自幼是个有主见的倔小子,她都想让他也迎娶李氏女,来个亲上加亲。
去岁太后为张笃择妻时,祖母和阿母也凑热闹,挑了不少贵女让他瞧,刘典却皆是拒了。
他虽已虚年十六,却仍没半点想娶妻生子的心思,盖因眼光高得离谱,没有瞧得入眼的贵女。
没办法,他的阿母楋跋子本就是容貌绝美,能达到这个水准的世家贵女,就已少之又少,更何况还要求有才有德?
倒不是说有甚么恋母情节,况且他也觉得自家阿母美则美矣,就是太过暴力了,在祖父祖母面前虽表现得温顺乖巧,实则回到侯府,那跨马弯弓的彪悍架势,半点没有宗妇该有的仪态。
才貌双全,在这位小嗣子眼中,过往见到的女子中,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也就大长秋卓文君了,且是年轻三十岁的卓文君。
卿生我未生,我生卿已老,为之奈何?
刘典虽是刘氏子弟中的奇葩,然骨子里仍流淌着高祖骨血,偶尔也会冒些痞气,故曾询问过卓文君:“不知夫子家中可有嫡亲侄女?”
卓文君乃是太子刘沐的六大蒙师之一,刘典自幼为刘沐伴读,自也师礼事之,饶是早已开了蒙,完成了宫邸学舍的学业,也仍是习惯唤她“夫子”。
卓文君不明所以,答曰:“为师三位胞兄膝下皆有女儿,为何有此一问?”
“可有未曾许婚,且才貌双全者?”
小嗣子说话颇直,也是被祖母和阿母逼急了,便连外祖父瓦素各那头的老弟兄们,近年也都心心念念想着往他身边塞嫡女嫡孙女。
要晓得,这些羌族出身的“**”,作风粗豪得紧,想着刘典若瞧得入眼,可先“睡了”,再抬个合宜的名分,不是正妻也不打紧,反正刘典日后十有八九是要承袭梁王之位的,侧妃少妃甚么的,也算不得委屈。
非止长辈如此,那些贵女亦如此,终究归化未久,虽学了汉室礼法,然羌女多是爽朗直率,敢爱敢恨,瞧着刘典样貌俊逸,贵气十足,身份更是显赫,实在是个如意郎君,那还有甚么可多想的,就玩了命的撩他啊。
刘典虽是孤傲之人,却偏生如其父刘买般,是个大孝子,不愿当面落了长辈的面子,拂了长辈的好意,然又对身边的莺莺燕燕不厌其烦,故索性就想着,倒不如自己寻摸个勉强瞧得过眼的。
皇帝族叔常言,甚么藤蔓结甚么瓜,还有遗传基因甚么,卓夫子既是不错,那她的侄女估摸也差不了,只可惜卓夫子多年未曾再嫁,膝下无有女儿。
卓文君听罢弟子满含哀怨的讲述,真真是哭笑不得。
她教导刘沐等人多年,又因膝下无有子女,故是真将他们当做亲人,旁人或许不晓得刘典此子的脾性,她却知之甚深,看着恃才傲物,实则怀着颗赤子之心,甚至某些时候会纯真到冒傻气。
用皇帝陛下的话说,这不是高冷,是傲娇。
卓文君笑道:“你也莫要犯愁,为师去与你阿母说说,必能替你寻摸个顺心意的,你若真是都瞧不上眼,亦让长辈不会再急着催你,如何?”
“若能如此,真是多谢夫子了!”
刘典点头如捣蒜,真真如闻大赦。
入得五月,两位年过古稀的老臣陆续请辞,虽无关朝局变动,引发的影响却是不小。
袁盎请辞宫邸学舍祭酒,卫绾则请辞太学祭酒,这皆是在意料之中的事,不过时间早晚罢了。
两人都是功在社稷的元老重臣,尤是袁盎,昔年卸任丞相后,若非太上皇刘启亲自出面劝说,请他教导自家孙儿,他也不会出任刘沐的蒙师,更不会在随后屈就宫邸学舍祭酒之位。
去岁太子刘沐提早晋入黄埔军学后,袁盎就已心生去意,然出于责任心,还是多留了年余,让将要继任的曹栾有足够的时间去熟识各类事务。
是的,前任丞相曹栾将继任宫邸学舍祭酒。
诸多世家权贵闻之此事,皆是感叹,天家果是天家,教育资源之雄厚,让刘氏子弟皆是赢在起跑点上了,今后怕不是要垂为定制?
公卿将相和列候们却是喜闻乐见,毕竟在宫邸学舍扩招,并开设女学后,他们府中的嫡子嫡女也能入学,享受到此等优渥的教育资源。
华夏自古就颇为重视子女教育,没有足够优秀的后代,如何传袭家风,继承族业?
太学祭酒的继任者也不出所料,汉学院的院监司马谈,早已等了数载,做足了准备,交接得颇为平顺。
毕竟在现今的太学,与司马谈同秩的科学院院监刘乘压根无心打理“俗务”,便连科学院的院务都是交由辅官处理的,并不想升任太学祭酒,况且刘乘身为亲王,加官对他毫无意义,晋爵则是绝无可能,每日砸钱搞科研,小日子过得挺美。
然对司马谈而言,就任太学祭酒真是光宗耀祖,身上的压力却也不小。
要晓得,前任祭酒卫绾可是帝师,更亲手开创太学,乃是桃李满天下的经学宗师,天下士人多视之为师,在士族的影响极大。
论名望、论地位、论资历,司马谈都是无法与卫绾相比的,事实上,卫绾之所以迟迟没请辞,亦是想给司马谈更充裕的准备时间,至少接任时不能太年轻。
及至今岁,司马谈迈入不惑之年,卫绾觉着差不多也就能扶到这步了,今后能否站稳脚跟,镇得住场面,就只能看他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实学。
两大祭酒虽不涉军政,然在现今的大汉,这两个职位的象征意义实在太大,况且袁盎和卫绾本身的名望就不低的,就算早已淡出朝堂,却仍是毋庸置疑的一派领袖。
旁的影响力不说,就说随意在长安周报的“士版”刊篇策论甚么的,都能带起大风向来。
恩师请辞,且得了皇帝准允,诸多弟子自然要办谢师宴的。
卫绾的谢师宴场面不小,不少昔日曾在太学就读者,但有闲暇,甚至不远千里的从各郡县赶来长安。
卫绾虽不想太过张扬,却也不好拂了弟子们的美意,况且不少真正的座下弟子也已多年未见,借此机会再见见也不错,毕竟年岁大了,指不定何日闭上眼,就再睁不开了,见一面少一面。
袁盎的谢师宴却办得很低调,出席的人数不算多,然来头却皆是大得紧。
承乾宫的西阙特意放宽宫禁一日,非但是现今尚在宫邸学舍就读的学子,便是许多早已结束学业的王侯贵胄也入宫谢师。
太子刘沐两头的谢师宴都有露面,恭恭敬敬的执弟子之礼,给两位恩师做足了面子,却也没久待,免得列席的众人皆是拘谨。
皇帝刘彻则是赐下两块金匾,袁盎乃是“耆年硕德”,卫绾则为“桃李芳菲”。
尊师重道,本就是华夏自古的优良传统,应多多倡导,不可但忘。
太常卿刘买素来儒雅恭谦,颇有些与世无争的清高,然见得袁盎和卫绾名望若斯,也不由生出几许羡慕。
楋跋子与他夫妻多年,且本就是个心思通透的,岂能瞧不出他的心思,笑着打趣道:“夫君掌太常府,治天下文教,他日若是离任致仕,场面也不会小的。”
刘买闻言,不禁微是赧然,觉着自己果也是个“俗人”。
楋跋子却不这般认为,只觉自家夫君多点“人味”是好事,否则瞧着就不像人,不像老刘家的人。
她之所以这般想,不是没来由的,自家的夫君和儿子,在诸多刘氏王侯中,真真就如奇葩般的存在,总有些格格不入的味道,终归不是甚么好事。
若非楋跋子擅长交际,与诸多刘氏宗妇都维持着不错的交情,乘氏侯府只怕真是门庭冷落的。
亦因如此,梁王妃对自家这嫡长媳妇愈发的满意,觉着昔年是挑对了,故将手中联合制衣的份例都赐给了她,且时常召她过府,教导些王府中馈之事,多见见旁的亲眷。
虽说楋跋子掌侯府中馈已十余载,然王府与侯府终归不同,非但家业更为庞大,亲眷也多,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做王妃肯定比做嗣子妃要费劲得多,且有得学。
每每累得头晕目眩,楋跋子就很是羡慕常山王妃裴澹,虽说因出身卑微,昔年吃了不少苦头,然现今掌常山王府中馈,日子过得舒坦,且不怎的费事,毕竟常山王府的亲眷都是皇亲国戚,多是熟识得紧,没甚么太过复杂的姻亲。
梁王府却是不同,叔伯兄弟、姑嫂妯娌、姻亲远亲,数都数不清,更遑论要记清楚名姓和来历,才好晓得如何对待。
譬如梁王妃的父族,代地李氏,今岁就送了两位小贵女进京,入长安女学就读,奈何年岁有些大了,跟不上课业,楋跋子还特意到为她们延请了位女师,好生教导。
长安的教育资源确实比外地要优渥得多,代地李氏虽可袭爵关内候,也不差钱,能为族中后辈延请名师,可仍是比不得长安各大官学,尤是新学教育日渐普及,官学的课业面向极广,何处能寻到全知全能的塾师啊?
两位小贵女底子比诸多长安贵女要薄些,那是正常现象。
梁王妃闻之此事,对楋跋子就愈是欢喜了,若非孙儿刘典自幼是个有主见的倔小子,她都想让他也迎娶李氏女,来个亲上加亲。
去岁太后为张笃择妻时,祖母和阿母也凑热闹,挑了不少贵女让他瞧,刘典却皆是拒了。
他虽已虚年十六,却仍没半点想娶妻生子的心思,盖因眼光高得离谱,没有瞧得入眼的贵女。
没办法,他的阿母楋跋子本就是容貌绝美,能达到这个水准的世家贵女,就已少之又少,更何况还要求有才有德?
倒不是说有甚么恋母情节,况且他也觉得自家阿母美则美矣,就是太过暴力了,在祖父祖母面前虽表现得温顺乖巧,实则回到侯府,那跨马弯弓的彪悍架势,半点没有宗妇该有的仪态。
才貌双全,在这位小嗣子眼中,过往见到的女子中,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也就大长秋卓文君了,且是年轻三十岁的卓文君。
卿生我未生,我生卿已老,为之奈何?
刘典虽是刘氏子弟中的奇葩,然骨子里仍流淌着高祖骨血,偶尔也会冒些痞气,故曾询问过卓文君:“不知夫子家中可有嫡亲侄女?”
卓文君乃是太子刘沐的六大蒙师之一,刘典自幼为刘沐伴读,自也师礼事之,饶是早已开了蒙,完成了宫邸学舍的学业,也仍是习惯唤她“夫子”。
卓文君不明所以,答曰:“为师三位胞兄膝下皆有女儿,为何有此一问?”
“可有未曾许婚,且才貌双全者?”
小嗣子说话颇直,也是被祖母和阿母逼急了,便连外祖父瓦素各那头的老弟兄们,近年也都心心念念想着往他身边塞嫡女嫡孙女。
要晓得,这些羌族出身的“**”,作风粗豪得紧,想着刘典若瞧得入眼,可先“睡了”,再抬个合宜的名分,不是正妻也不打紧,反正刘典日后十有八九是要承袭梁王之位的,侧妃少妃甚么的,也算不得委屈。
非止长辈如此,那些贵女亦如此,终究归化未久,虽学了汉室礼法,然羌女多是爽朗直率,敢爱敢恨,瞧着刘典样貌俊逸,贵气十足,身份更是显赫,实在是个如意郎君,那还有甚么可多想的,就玩了命的撩他啊。
刘典虽是孤傲之人,却偏生如其父刘买般,是个大孝子,不愿当面落了长辈的面子,拂了长辈的好意,然又对身边的莺莺燕燕不厌其烦,故索性就想着,倒不如自己寻摸个勉强瞧得过眼的。
皇帝族叔常言,甚么藤蔓结甚么瓜,还有遗传基因甚么,卓夫子既是不错,那她的侄女估摸也差不了,只可惜卓夫子多年未曾再嫁,膝下无有女儿。
卓文君听罢弟子满含哀怨的讲述,真真是哭笑不得。
她教导刘沐等人多年,又因膝下无有子女,故是真将他们当做亲人,旁人或许不晓得刘典此子的脾性,她却知之甚深,看着恃才傲物,实则怀着颗赤子之心,甚至某些时候会纯真到冒傻气。
用皇帝陛下的话说,这不是高冷,是傲娇。
卓文君笑道:“你也莫要犯愁,为师去与你阿母说说,必能替你寻摸个顺心意的,你若真是都瞧不上眼,亦让长辈不会再急着催你,如何?”
“若能如此,真是多谢夫子了!”
刘典点头如捣蒜,真真如闻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