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第642章 徐庶择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水镜山庄之内贤才齐聚,最差的也是一州之才,他们聚集在一起,言语之中时常碰撞出亮丽的火花。
庞统被司马徽称赞,慢慢找回自信以后,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在水镜山庄之内,也只有诸葛亮一人,在与他争论的时候能够不落下风。
故此,司马徽一致认为诸葛亮与庞统,都乃当世大才,假以时日,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忽然说道:“阿亮让书童假扮你前往关中,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脱困吧?不然以你的能力,想要将那几个死士留在隆中,也没有丝毫问题。”
徐庶等人听见庞统的话,都不由将目光放在了诸葛亮身上。
他们都知道诸葛亮的才能,晓得此人虽然尚未及冠,可其心思之缜密,却是世间少有。
而且诸葛亮所学甚杂,天文地理,周易八卦,行军布阵,内政律法,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可以说,诸葛亮身上几乎汇聚了法家、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道家的种种学说。
不仅如此,很少有人知道,诸葛亮本人亦是十分精通君子六艺,击剑、骑射都是出类拔萃。
当然,诸葛亮现在远远没有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很多学说尚未精通。饶是如此,司马徽都常常感叹,天下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博学、完美之人。
徐庶等人相信,凭借诸葛亮在墨家机关上面的造诣,想要杀死几个被困的关中死士,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事实上,诸葛亮却没有杀死这几个人,反而让他们将自己书童带走了。
看到众人疑惑的眼神,诸葛亮摸了摸自己尚未长出来的胡须,面带微笑地说道:“世人对于陈文昭传闻有许多,天下诸侯之中,也只有此人我有些看不透。”
“此次吾亦想要通过身旁书童,进入关中以后的见闻,来看看陈文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建却是心中一动,忽然说道:“阿亮这样考察陈文昭,可是有心前去关中投奔于他?”
诸葛亮没有回答,只是脸上带着笑意。
庞统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暗暗想到:“阿亮虽然堪称完美,却也太过心高气傲。如今关中人才济济,纵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前去投奔陈文昭,亦不能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凭借阿亮的性情,若不能造就一段不可逾越的神话,他甚至愿意一直躬耕田野,永不出仕。”
不得不说,庞统对于诸葛亮的分析,却是一针见血。
历史上诸葛亮投奔刘备,不见得真是因为看重刘备的忠义、仁厚,也并不代表诸葛亮果真忠于汉室。
像他这样的智谋之士,又怎会愚忠已经腐朽没落的大汉?
不管是后来诸葛亮劝说刘备称帝,还是孙权称帝以后诸葛亮的态度,都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诸葛亮是忠诚之人,可他所忠之人乃是自己的主公,仅此而已。
他之所以投奔刘备,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刘备需要他,他也需要刘备这个舞台,来肆无忌惮展露自己的才华。
从诸葛亮一直自比为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心比天高了。
只有辅佐像刘备这样,身无一片立锥之地的诸侯成就霸业,才能彰显自己过人的才华。
事实上,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他的确辅佐了寄居在荆州的刘备,成就了一番王图霸业,也成就了他自己多智近乎妖的名声,真正永垂不朽。
除了庞统,也就属徐庶对于诸葛亮最为了解。
他看见诸葛亮的表情,当即问道:“阿亮莫非想要借书童之手,掂量一下陈文昭的分量,以及关中实力究竟如何?”
诸葛亮仍旧面带笑意,只不过现在却是微微颔首。
他们虽然对于天下大势非常了解,可终究只不过是道听途说,没有亲身见识过,永远不能真正了解一方诸侯。
诸葛亮派遣书童前往关中,不仅可以通过书童的眼睛,观察关中的一应事务;也可以通过陈旭对待书童的态度,揣测一下陈旭此人的性情。
智谋之士,就要能够见微知著,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了解到其他人无法了解的事情。
诸葛亮高傲的性情,也就注定了,他不会投奔已经成就大势的陈旭。
他既然不会投奔陈旭,若是日后出仕,定会成为陈旭的敌人,多了解一下敌人,总归没有坏处。
诸葛亮也想在心中掂量一下,自己若是辅佐一位弱势君主,是否有能力与陈旭相抗衡。
若不能逆天改命,成就自己无与伦比的名声,诸葛亮甚至愿意寄情于山水之中,永远享受田园生活。
诸葛亮抬起了那张,英俊得令女人都嫉妒的脸庞,对着徐庶说道:“元直,你已经准备出仕,可是相中了哪方诸侯?”
听见诸葛亮的话,众人也纷纷将目光放在了徐庶身上。他们之中,也就徐庶的年龄最大,已经过了而立之年。
徐庶现在学业有成,也时常想要出山,成就一番事业。
不成想,徐庶听见诸葛亮的话以后,反而苦笑着说道:“想要寻一明主,何其难也。”
石韬说道:“你前段时间不是前去面见刘荆州了么,为何不在荆州出仕?”
徐庶摇了摇头,道:“吾本以为刘荆州乃汉室宗亲,坐拥荆州沃野千里,麾下人才济济,带甲之士数十万,乃一代雄主。”
“然而与其相见以后,才知此人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疏离嫡子而偏爱庶子,难成大事也。”
“刘景升既非霸王之才,吾自然不会前去投效。”
众人闻言,当即静默不语。
他们之中,也只有徐庶对于汉室感情十分深厚,一直想要投奔一位汉室宗亲。可是今日听徐庶之言,其中却透露出了浓浓的失望之情。
诸葛亮眼神微微闪动,忽然说道:“荆州有另外一位英雄,元直何不前去看看,此人到底如何?”
徐庶来了兴致,问道:“阿亮所言何人?”
诸葛亮一字一顿的说道:“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刘玄德是也。”</dd>
水镜山庄之内贤才齐聚,最差的也是一州之才,他们聚集在一起,言语之中时常碰撞出亮丽的火花。
庞统被司马徽称赞,慢慢找回自信以后,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在水镜山庄之内,也只有诸葛亮一人,在与他争论的时候能够不落下风。
故此,司马徽一致认为诸葛亮与庞统,都乃当世大才,假以时日,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庞统忽然说道:“阿亮让书童假扮你前往关中,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脱困吧?不然以你的能力,想要将那几个死士留在隆中,也没有丝毫问题。”
徐庶等人听见庞统的话,都不由将目光放在了诸葛亮身上。
他们都知道诸葛亮的才能,晓得此人虽然尚未及冠,可其心思之缜密,却是世间少有。
而且诸葛亮所学甚杂,天文地理,周易八卦,行军布阵,内政律法,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可以说,诸葛亮身上几乎汇聚了法家、儒家、墨家、兵家、阴阳家、道家的种种学说。
不仅如此,很少有人知道,诸葛亮本人亦是十分精通君子六艺,击剑、骑射都是出类拔萃。
当然,诸葛亮现在远远没有达到自己人生的巅峰,很多学说尚未精通。饶是如此,司马徽都常常感叹,天下之间为何会有如此博学、完美之人。
徐庶等人相信,凭借诸葛亮在墨家机关上面的造诣,想要杀死几个被困的关中死士,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事实上,诸葛亮却没有杀死这几个人,反而让他们将自己书童带走了。
看到众人疑惑的眼神,诸葛亮摸了摸自己尚未长出来的胡须,面带微笑地说道:“世人对于陈文昭传闻有许多,天下诸侯之中,也只有此人我有些看不透。”
“此次吾亦想要通过身旁书童,进入关中以后的见闻,来看看陈文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孟建却是心中一动,忽然说道:“阿亮这样考察陈文昭,可是有心前去关中投奔于他?”
诸葛亮没有回答,只是脸上带着笑意。
庞统却是微微摇了摇头,暗暗想到:“阿亮虽然堪称完美,却也太过心高气傲。如今关中人才济济,纵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前去投奔陈文昭,亦不能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凭借阿亮的性情,若不能造就一段不可逾越的神话,他甚至愿意一直躬耕田野,永不出仕。”
不得不说,庞统对于诸葛亮的分析,却是一针见血。
历史上诸葛亮投奔刘备,不见得真是因为看重刘备的忠义、仁厚,也并不代表诸葛亮果真忠于汉室。
像他这样的智谋之士,又怎会愚忠已经腐朽没落的大汉?
不管是后来诸葛亮劝说刘备称帝,还是孙权称帝以后诸葛亮的态度,都可以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诸葛亮是忠诚之人,可他所忠之人乃是自己的主公,仅此而已。
他之所以投奔刘备,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刘备需要他,他也需要刘备这个舞台,来肆无忌惮展露自己的才华。
从诸葛亮一直自比为管仲、乐毅,就可以看出他是多么的心比天高了。
只有辅佐像刘备这样,身无一片立锥之地的诸侯成就霸业,才能彰显自己过人的才华。
事实上,诸葛亮真正做到了,他的确辅佐了寄居在荆州的刘备,成就了一番王图霸业,也成就了他自己多智近乎妖的名声,真正永垂不朽。
除了庞统,也就属徐庶对于诸葛亮最为了解。
他看见诸葛亮的表情,当即问道:“阿亮莫非想要借书童之手,掂量一下陈文昭的分量,以及关中实力究竟如何?”
诸葛亮仍旧面带笑意,只不过现在却是微微颔首。
他们虽然对于天下大势非常了解,可终究只不过是道听途说,没有亲身见识过,永远不能真正了解一方诸侯。
诸葛亮派遣书童前往关中,不仅可以通过书童的眼睛,观察关中的一应事务;也可以通过陈旭对待书童的态度,揣测一下陈旭此人的性情。
智谋之士,就要能够见微知著,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了解到其他人无法了解的事情。
诸葛亮高傲的性情,也就注定了,他不会投奔已经成就大势的陈旭。
他既然不会投奔陈旭,若是日后出仕,定会成为陈旭的敌人,多了解一下敌人,总归没有坏处。
诸葛亮也想在心中掂量一下,自己若是辅佐一位弱势君主,是否有能力与陈旭相抗衡。
若不能逆天改命,成就自己无与伦比的名声,诸葛亮甚至愿意寄情于山水之中,永远享受田园生活。
诸葛亮抬起了那张,英俊得令女人都嫉妒的脸庞,对着徐庶说道:“元直,你已经准备出仕,可是相中了哪方诸侯?”
听见诸葛亮的话,众人也纷纷将目光放在了徐庶身上。他们之中,也就徐庶的年龄最大,已经过了而立之年。
徐庶现在学业有成,也时常想要出山,成就一番事业。
不成想,徐庶听见诸葛亮的话以后,反而苦笑着说道:“想要寻一明主,何其难也。”
石韬说道:“你前段时间不是前去面见刘荆州了么,为何不在荆州出仕?”
徐庶摇了摇头,道:“吾本以为刘荆州乃汉室宗亲,坐拥荆州沃野千里,麾下人才济济,带甲之士数十万,乃一代雄主。”
“然而与其相见以后,才知此人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疏离嫡子而偏爱庶子,难成大事也。”
“刘景升既非霸王之才,吾自然不会前去投效。”
众人闻言,当即静默不语。
他们之中,也只有徐庶对于汉室感情十分深厚,一直想要投奔一位汉室宗亲。可是今日听徐庶之言,其中却透露出了浓浓的失望之情。
诸葛亮眼神微微闪动,忽然说道:“荆州有另外一位英雄,元直何不前去看看,此人到底如何?”
徐庶来了兴致,问道:“阿亮所言何人?”
诸葛亮一字一顿的说道:“汉室宗亲,豫州牧刘备,刘玄德是也。”</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