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棉纱战略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民国之纺织霸主最新章节!
棉纱的市场如此之大,利权流失如此之严重,杨邵文原本对于棉纱业还有些畏难情绪,如今却是变得愈发坚定了。
在放年假的前几天,杨邵文召集公司的部门管理人员开会。他准备将自己的棉纱战略向公司管理层做个通报,同时也想倾听他们对此的意见。
公司规模如今扩大了许多,这一方面就是体现在公司员工的增长上。销售部,生产部(因为更多的介入到生产管理中,杨邵文将采购部改名为生产部),机械部等几个主要部门人员规模都达到了百人左右。其中生产部人最多,共有130人。人手虽然不少,但他们要管理着旗下2万名的代工户的织布生产,其实任务也不轻松。销售部次之,人数有97人,机械部经过几次扩充也有了80人的匠师队伍。
部门人员得到扩充,不复以前小鱼小虾三两只的草台班子模样,几个部门经理也愈发感觉到了自己职位的分量。因为部门人员的扩充,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也增加了不少。如销售部、生产部、机械部都是一正二副的配置。这样一来,加上财务部的杨玉华,负责人事后勤的综合部正副经理,以及公司的正副总经理,参加这次会议的管理人员有14人之多,比以前热闹不少。
大家三三两两进入会议室,相互打了声招呼后,便各自落座开始闲聊起来。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到外地,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在外面东奔西走,大家平时能凑在一起的日子却是不多。
会议开始前,杨邵文先让他们介绍些各自负责事务的进展情况。不过刚刚一开始,卢佟海介绍的情况就显得不太美妙。
卢佟海刚刚从上海回来不久,他是去与老公茂洋行谈棉纱的供应的。随着新土布在江南地区的迅速铺开,机纱的市场也猛然间扩大好几倍。这样一来,供求双方形势逆转,老公茂洋行便开始拿捏起来,前段时间嚷嚷着要去掉机纱赊款的优惠。没奈何,卢佟海只得赴上海与老公茂洋行展开新的谈判。
“我只争取到了一个月的赊款期,而且也不太保险,这个优惠顶多也只能管个一年时间。”卢佟海当然对谈判的结果不太满意,但形势比人强,他也没有太多办法,也只能忿忿地咒骂道:“这些该死的洋鬼子真是无情无义,咱们刚刚给他们开拓出了苏南市场,马上就开始过河拆桥了!”
当然,也不能说老公茂完全不念旧情,毕竟最后还是给了一个月的赊款期的。按老公茂自己的说法,因为机纱的紧俏,苏南其他的布行或布业公司非但已经没有了赊款优惠,有的拿货价格还涨了一两分,他们对杨氏布业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大伙都嘀嘀咕咕的咒骂洋行。很明显,这样一来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就会严峻很多,给公司经营带来很大的挑战。
生产部经理葛洪就明显有些失望,他有些惋惜道:“我原本还想着,等布匹销售稳定,价格再向上调涨几分后,我们生产部又可以开始扩充代工规模呢。现在看来,不太现实了。”
苏南还有十几万织新土布的散户,在苏南整体调控产能的背景下,散户自己经营的很吃力,都非常渴望能够加入非常省心的代工户行列。葛洪看着这些散户资源,实在是眼馋的很。
销售部经理张毅也显得有些忧愁:“公司的资金流趋紧,这就对我们销售部的回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我们新土布的竞争力要打不少折扣。”
按原来的情况,公司的新土布向西卖到湖北东部是没问题的。在对回款提出要求后,以张毅的估计,公司的新土布也只能在安微境内还保有竞争力。新土布的销售遇到挑战,这也进一步压缩了生产规模扩充的空间。
杨邵文对老公茂的举动倒没太过于义愤填膺。开拓市场的时候,自然会给与买主很大的甜头,等时机一成熟,卖方当然就要想着去收割利益。
在这方面,杨氏布业自己也比老公茂高尚不到哪里去。公司在开拓新市场时,一般都会有送货上门以及赊款的优惠措施。等市场稳定后,公司则会在当地建立仓库让附近的零售商自己过来取货。对零售商的赊款优惠也会加强审查与管理,那些信誉不好、实力不够的零售商会被取消赊款优惠。许多零售商即使有些抱怨,但在与其他供应商对比后,杨氏布业公司的新土布还是具有竞争力,他们也就只能选择接受了。
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保持销售通路的最大扩张,自然要让每一点资源都被使用到极限。
这都是追求利益使然,抱怨太多也没用,一切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够不够。老公茂能答应继续给杨氏布业一个月的赊款期,也不是因为他们还念旧情,而是公司的实力使然。杨氏布业是苏南最大的布商,是苏南机纱的最大用户,这才是他们对杨氏布业网开一面的关键所在。
杨邵文抬手往下按了按,结束了大家的抱怨。“抱怨太多也没用,我们还是要拿出应对的办法。棉纱捏在别人的手里,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我的对策很简单,那就是我们自己也进入棉纱业。”
杨邵文发觉老公茂洋行的这番举动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起码让大伙对自纺棉纱的必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前,大伙也知道杨邵文在机械部研制许多手工纺纱设备,知道总经理有这方面的打算。但那时候,大伙对棉纱的态度都有些摇摆不定,就是杨邵文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现在则明显好了很多,杨邵文一说要进入棉纱业,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接着,杨邵文便开始介绍他制定的棉纱发展战略。
“我的计划,说起来就是一条,进攻加防守。”
防守加进攻?这话明显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竖起耳朵听杨邵文的进一步解释。
“首先说进攻。寇可往,我亦可往!机纱毕竟竞争力强大,我们要进入棉纱业,势必不能坐以待毙。我决定了,我们明年也要开机器纺纱厂。”
听说公司也要开机器纺纱厂,底下的人有的兴奋,有的忐忑,更多的还是担心。他们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机器纺织厂在目前的大清国可是个“高新科技”。目前他们知道已经开起来的也就是华盛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湖北织布局。江苏本地听说也在苏州、南通、镇江三地筹备机器纺织厂。但这些都是由官方主导开办的,他们一个小小的乡下布业公司有这个实力吗?
设备从哪里来?技工从哪里来?资本够不够?本地配套能不能跟上?一个个问题都抛向杨邵文。
棉纱的市场如此之大,利权流失如此之严重,杨邵文原本对于棉纱业还有些畏难情绪,如今却是变得愈发坚定了。
在放年假的前几天,杨邵文召集公司的部门管理人员开会。他准备将自己的棉纱战略向公司管理层做个通报,同时也想倾听他们对此的意见。
公司规模如今扩大了许多,这一方面就是体现在公司员工的增长上。销售部,生产部(因为更多的介入到生产管理中,杨邵文将采购部改名为生产部),机械部等几个主要部门人员规模都达到了百人左右。其中生产部人最多,共有130人。人手虽然不少,但他们要管理着旗下2万名的代工户的织布生产,其实任务也不轻松。销售部次之,人数有97人,机械部经过几次扩充也有了80人的匠师队伍。
部门人员得到扩充,不复以前小鱼小虾三两只的草台班子模样,几个部门经理也愈发感觉到了自己职位的分量。因为部门人员的扩充,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也增加了不少。如销售部、生产部、机械部都是一正二副的配置。这样一来,加上财务部的杨玉华,负责人事后勤的综合部正副经理,以及公司的正副总经理,参加这次会议的管理人员有14人之多,比以前热闹不少。
大家三三两两进入会议室,相互打了声招呼后,便各自落座开始闲聊起来。随着公司业务拓展到外地,他们当中许多人都在外面东奔西走,大家平时能凑在一起的日子却是不多。
会议开始前,杨邵文先让他们介绍些各自负责事务的进展情况。不过刚刚一开始,卢佟海介绍的情况就显得不太美妙。
卢佟海刚刚从上海回来不久,他是去与老公茂洋行谈棉纱的供应的。随着新土布在江南地区的迅速铺开,机纱的市场也猛然间扩大好几倍。这样一来,供求双方形势逆转,老公茂洋行便开始拿捏起来,前段时间嚷嚷着要去掉机纱赊款的优惠。没奈何,卢佟海只得赴上海与老公茂洋行展开新的谈判。
“我只争取到了一个月的赊款期,而且也不太保险,这个优惠顶多也只能管个一年时间。”卢佟海当然对谈判的结果不太满意,但形势比人强,他也没有太多办法,也只能忿忿地咒骂道:“这些该死的洋鬼子真是无情无义,咱们刚刚给他们开拓出了苏南市场,马上就开始过河拆桥了!”
当然,也不能说老公茂完全不念旧情,毕竟最后还是给了一个月的赊款期的。按老公茂自己的说法,因为机纱的紧俏,苏南其他的布行或布业公司非但已经没有了赊款优惠,有的拿货价格还涨了一两分,他们对杨氏布业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大伙都嘀嘀咕咕的咒骂洋行。很明显,这样一来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就会严峻很多,给公司经营带来很大的挑战。
生产部经理葛洪就明显有些失望,他有些惋惜道:“我原本还想着,等布匹销售稳定,价格再向上调涨几分后,我们生产部又可以开始扩充代工规模呢。现在看来,不太现实了。”
苏南还有十几万织新土布的散户,在苏南整体调控产能的背景下,散户自己经营的很吃力,都非常渴望能够加入非常省心的代工户行列。葛洪看着这些散户资源,实在是眼馋的很。
销售部经理张毅也显得有些忧愁:“公司的资金流趋紧,这就对我们销售部的回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我们新土布的竞争力要打不少折扣。”
按原来的情况,公司的新土布向西卖到湖北东部是没问题的。在对回款提出要求后,以张毅的估计,公司的新土布也只能在安微境内还保有竞争力。新土布的销售遇到挑战,这也进一步压缩了生产规模扩充的空间。
杨邵文对老公茂的举动倒没太过于义愤填膺。开拓市场的时候,自然会给与买主很大的甜头,等时机一成熟,卖方当然就要想着去收割利益。
在这方面,杨氏布业自己也比老公茂高尚不到哪里去。公司在开拓新市场时,一般都会有送货上门以及赊款的优惠措施。等市场稳定后,公司则会在当地建立仓库让附近的零售商自己过来取货。对零售商的赊款优惠也会加强审查与管理,那些信誉不好、实力不够的零售商会被取消赊款优惠。许多零售商即使有些抱怨,但在与其他供应商对比后,杨氏布业公司的新土布还是具有竞争力,他们也就只能选择接受了。
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保持销售通路的最大扩张,自然要让每一点资源都被使用到极限。
这都是追求利益使然,抱怨太多也没用,一切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实力够不够。老公茂能答应继续给杨氏布业一个月的赊款期,也不是因为他们还念旧情,而是公司的实力使然。杨氏布业是苏南最大的布商,是苏南机纱的最大用户,这才是他们对杨氏布业网开一面的关键所在。
杨邵文抬手往下按了按,结束了大家的抱怨。“抱怨太多也没用,我们还是要拿出应对的办法。棉纱捏在别人的手里,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我的对策很简单,那就是我们自己也进入棉纱业。”
杨邵文发觉老公茂洋行的这番举动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起码让大伙对自纺棉纱的必要性有了充分认识。以前,大伙也知道杨邵文在机械部研制许多手工纺纱设备,知道总经理有这方面的打算。但那时候,大伙对棉纱的态度都有些摇摆不定,就是杨邵文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现在则明显好了很多,杨邵文一说要进入棉纱业,不少人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接着,杨邵文便开始介绍他制定的棉纱发展战略。
“我的计划,说起来就是一条,进攻加防守。”
防守加进攻?这话明显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竖起耳朵听杨邵文的进一步解释。
“首先说进攻。寇可往,我亦可往!机纱毕竟竞争力强大,我们要进入棉纱业,势必不能坐以待毙。我决定了,我们明年也要开机器纺纱厂。”
听说公司也要开机器纺纱厂,底下的人有的兴奋,有的忐忑,更多的还是担心。他们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机器纺织厂在目前的大清国可是个“高新科技”。目前他们知道已经开起来的也就是华盛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和湖北织布局。江苏本地听说也在苏州、南通、镇江三地筹备机器纺织厂。但这些都是由官方主导开办的,他们一个小小的乡下布业公司有这个实力吗?
设备从哪里来?技工从哪里来?资本够不够?本地配套能不能跟上?一个个问题都抛向杨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