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合作社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民国之纺织霸主最新章节!
“明年,我会去上海开这个机器纺纱厂!”
这是杨邵文的回答,也是个最好的回答。机器设备,技术工人,当地的配套设施,这些条件如果上海不能满足,全国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地方了。他选择去上海开纺织厂,也是看重了上海是东西方信息汇集中心的特点。在武进乡下呆得太久,他深感消息的闭塞,想获取点行业或技术方面的信息极不方便。
其他人也点头承认,上海是个很好的选择,一举解决了许多的难题。
杨邵文继续解释资金方面的问题。
“至于投资资金,我们当然没实力如官方那样动辄上百万两的投资。投资额嘛,少点就少点。人家的纺织厂有好几万的锭子,咱们开个几千锭子的小厂,总是可以的。关键的一点,我们要将厂子开起来,得到经验,培养出技术工人,以后再去办大厂就容易多了。”
大家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只要不贪大求全办如官府那样的大厂子,资金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大伙一想起公司以后会有自己的机器纺织厂,不由得有些兴奋与憧憬起来。唯有卢佟海一人沉默不语,有些心思不属的样子。
“佟海,我去了上海,老家可就交给你了!前几天你爹和闵知县说要推荐我担任本地布业商会会长,我考虑到自己以后在本地时间可能不多,就推荐了你代表公司来做本地布业商会会长。”
杨邵文的这个提议,闵知县也没什么意见。只要本地商会会长代表的是最具实力的商家,那就能保证商会有足够的影响力。卢广胜嘴上似乎不太同意,但心里对自己儿子来接任会长肯定也是乐意的。
“噢,知道了!”卢佟海随口答道,似乎对这个商会会长的荣誉有些无所谓。
“想什么呢,那么入神?”杨邵文问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公司如果自己要办纱厂,老公茂洋行怕是对我们更不待见了。我看这一个月的赊款期优惠真维持不了多久。”
言罢,卢佟海便说了些他在上海听到的消息。
“《马关条约》后,外国人取得了在中国办厂的权利。机纱的厚利,洋人也非常眼馋。目前,美商的鸿源洋行,德商的瑞记洋行,英商的怡和洋行,当然还是我们的老相识老公茂洋行,都正在筹备在上海开纱厂,明年差不多就能投产了。这四家洋行可都是大手笔啊,其中怡和投资150万两,其他三家的投资也都在100万两上下。嚯嚯,这下子可真是热闹了!”
虽然也震惊于洋人的大手笔,但杨邵文也没过分的担心。
他还有些豪气的说:“既然老公茂自己也要盖纱厂,那更好,我们干脆做得大气一点,以后选购设备也找老公茂洋行好了。老公茂给我们优惠,凭的还是我们手中的实力。只要我们是机纱的大客户,他不敢对我们太严苛的。”
张毅也得意的说道:“咱们的纺纱厂或许不大,但相比其他厂子却有一项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手中握有很大的一块机纱市场,只要我们的纺纱厂能出纱,销路肯定是不用愁的。”
众人也是一阵轻松的欢笑。虽然目前的机纱不太愁销路,但市场上的风云变幻,谁又能说得清呢?没准今天还是纱比布紧俏,等你生产出机纱来,布又比纱紧俏了。公司如果手中既有机纱,自己也产布匹,那就能保持在纱与布两个市场上的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去上海开办纱厂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众人接着便询问杨邵文的防守计划。
“所谓防守,就是从土纱上着手。办机纱厂固然是正道,但所需投资不小,我们短期内也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规模。这么大的市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肉,我又实在不甘心。我的办法就是从土纱上挖掘潜力。”
“怎么挖?”这是众人关心的问题,土纱竞争力太弱,没点非凡的手段,土纱可不容易翻身。
“首先是手工工具的改良。这方面我们机械部已经做出了不少成果,在效率的提升上,比起以前的土纱生产有了不小的进步。当然,正如很多人所担心的那样,这些工具可能不被普通农户所接受。”
“为此,我想了一套配套措施。这个配套措施,就是在农村推广生产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
在座的人都有些迷糊,没人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杨邵文也知道这对他们是个新鲜事物,他从桌上捧起一叠资料,纷发给这些中层干部参阅。
资料中关于合作社的内容不少,大伙看完需要一点时间,会议室于是便剩下一片沙沙的书页翻转声音。
等在座的大多数人都粗略的看完后,杨邵文简要的总结道:“原先,当机械部研制出几件不错的手工纺织设备后,我就有开手工纺织工场的想法。只是最后各项成本测算的结果揭示,手工工场的生存环境也还是比较脆弱。因此,我便设想,能不能将工厂制与家庭副业的模式结合起来。于是,我便想到了合作社制度!”
“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它既能保持家庭副业的一些优点,如投资成本少,人力成本低,用工灵活,能照顾到家务及农业生产等特点。同时它也具有手工工场制的特点,比如能组织起农户进行一定程度的协作生产,借助合作社这个平台农户们也能用得起一些较昂贵的工具设备,在物资的采购与销售上也比单个人更有优势……”
“合作社也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在我们国家可能是个新鲜事,但西方国家其实已经有这种组织了。就我所知道的消息,早在1844年的英国罗奇代尔镇,当时的28个失业纺织工人就发起组织了一个‘公正先驱者消费合作社’,做得非常成功,目前听说社员人数已经近万,股金从几十英镑积累到了几十万英镑。所以,合作社不是什么理想主义的空想,而是有前人的实践基础的……”
杨邵文开始一条一条的介绍合作社的优势以及建合作社的必要性,但相对的,底下的干部们疑问更多。
“这不太容易推广吧?光是组织章程就有好几页呢。”
“是啊,咱们自己组建股份公司,我到现在也还不能说完全理解透彻了。这合作社看起来比建股份公司简单不到哪里去,农民们能明白?”
“就算是辛辛苦苦帮助农民建起来了,那我们公司图的是什么啊?”
“我也感觉,公司似乎得不到太多的利益,起码不会比我们现在的利润高。这合作社不值得我们花大精力啊!”
大伙的疑问与顾虑,杨邵文事先都有所准备,他耐着兴致一条条的给大家解释,足足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大伙看老板推行合作社的态度甚是坚定,加上他一贯来的英明与远见,慢慢的便也接受了杨邵文的这个“防守”计划。
“明年,我会去上海开这个机器纺纱厂!”
这是杨邵文的回答,也是个最好的回答。机器设备,技术工人,当地的配套设施,这些条件如果上海不能满足,全国也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地方了。他选择去上海开纺织厂,也是看重了上海是东西方信息汇集中心的特点。在武进乡下呆得太久,他深感消息的闭塞,想获取点行业或技术方面的信息极不方便。
其他人也点头承认,上海是个很好的选择,一举解决了许多的难题。
杨邵文继续解释资金方面的问题。
“至于投资资金,我们当然没实力如官方那样动辄上百万两的投资。投资额嘛,少点就少点。人家的纺织厂有好几万的锭子,咱们开个几千锭子的小厂,总是可以的。关键的一点,我们要将厂子开起来,得到经验,培养出技术工人,以后再去办大厂就容易多了。”
大家想想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只要不贪大求全办如官府那样的大厂子,资金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大伙一想起公司以后会有自己的机器纺织厂,不由得有些兴奋与憧憬起来。唯有卢佟海一人沉默不语,有些心思不属的样子。
“佟海,我去了上海,老家可就交给你了!前几天你爹和闵知县说要推荐我担任本地布业商会会长,我考虑到自己以后在本地时间可能不多,就推荐了你代表公司来做本地布业商会会长。”
杨邵文的这个提议,闵知县也没什么意见。只要本地商会会长代表的是最具实力的商家,那就能保证商会有足够的影响力。卢广胜嘴上似乎不太同意,但心里对自己儿子来接任会长肯定也是乐意的。
“噢,知道了!”卢佟海随口答道,似乎对这个商会会长的荣誉有些无所谓。
“想什么呢,那么入神?”杨邵文问道。
“没什么。只是觉得,公司如果自己要办纱厂,老公茂洋行怕是对我们更不待见了。我看这一个月的赊款期优惠真维持不了多久。”
言罢,卢佟海便说了些他在上海听到的消息。
“《马关条约》后,外国人取得了在中国办厂的权利。机纱的厚利,洋人也非常眼馋。目前,美商的鸿源洋行,德商的瑞记洋行,英商的怡和洋行,当然还是我们的老相识老公茂洋行,都正在筹备在上海开纱厂,明年差不多就能投产了。这四家洋行可都是大手笔啊,其中怡和投资150万两,其他三家的投资也都在100万两上下。嚯嚯,这下子可真是热闹了!”
虽然也震惊于洋人的大手笔,但杨邵文也没过分的担心。
他还有些豪气的说:“既然老公茂自己也要盖纱厂,那更好,我们干脆做得大气一点,以后选购设备也找老公茂洋行好了。老公茂给我们优惠,凭的还是我们手中的实力。只要我们是机纱的大客户,他不敢对我们太严苛的。”
张毅也得意的说道:“咱们的纺纱厂或许不大,但相比其他厂子却有一项最大的优势。那就是我们手中握有很大的一块机纱市场,只要我们的纺纱厂能出纱,销路肯定是不用愁的。”
众人也是一阵轻松的欢笑。虽然目前的机纱不太愁销路,但市场上的风云变幻,谁又能说得清呢?没准今天还是纱比布紧俏,等你生产出机纱来,布又比纱紧俏了。公司如果手中既有机纱,自己也产布匹,那就能保持在纱与布两个市场上的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去上海开办纱厂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众人接着便询问杨邵文的防守计划。
“所谓防守,就是从土纱上着手。办机纱厂固然是正道,但所需投资不小,我们短期内也不可能做出太大的规模。这么大的市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吃肉,我又实在不甘心。我的办法就是从土纱上挖掘潜力。”
“怎么挖?”这是众人关心的问题,土纱竞争力太弱,没点非凡的手段,土纱可不容易翻身。
“首先是手工工具的改良。这方面我们机械部已经做出了不少成果,在效率的提升上,比起以前的土纱生产有了不小的进步。当然,正如很多人所担心的那样,这些工具可能不被普通农户所接受。”
“为此,我想了一套配套措施。这个配套措施,就是在农村推广生产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
在座的人都有些迷糊,没人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杨邵文也知道这对他们是个新鲜事物,他从桌上捧起一叠资料,纷发给这些中层干部参阅。
资料中关于合作社的内容不少,大伙看完需要一点时间,会议室于是便剩下一片沙沙的书页翻转声音。
等在座的大多数人都粗略的看完后,杨邵文简要的总结道:“原先,当机械部研制出几件不错的手工纺织设备后,我就有开手工纺织工场的想法。只是最后各项成本测算的结果揭示,手工工场的生存环境也还是比较脆弱。因此,我便设想,能不能将工厂制与家庭副业的模式结合起来。于是,我便想到了合作社制度!”
“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它既能保持家庭副业的一些优点,如投资成本少,人力成本低,用工灵活,能照顾到家务及农业生产等特点。同时它也具有手工工场制的特点,比如能组织起农户进行一定程度的协作生产,借助合作社这个平台农户们也能用得起一些较昂贵的工具设备,在物资的采购与销售上也比单个人更有优势……”
“合作社也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在我们国家可能是个新鲜事,但西方国家其实已经有这种组织了。就我所知道的消息,早在1844年的英国罗奇代尔镇,当时的28个失业纺织工人就发起组织了一个‘公正先驱者消费合作社’,做得非常成功,目前听说社员人数已经近万,股金从几十英镑积累到了几十万英镑。所以,合作社不是什么理想主义的空想,而是有前人的实践基础的……”
杨邵文开始一条一条的介绍合作社的优势以及建合作社的必要性,但相对的,底下的干部们疑问更多。
“这不太容易推广吧?光是组织章程就有好几页呢。”
“是啊,咱们自己组建股份公司,我到现在也还不能说完全理解透彻了。这合作社看起来比建股份公司简单不到哪里去,农民们能明白?”
“就算是辛辛苦苦帮助农民建起来了,那我们公司图的是什么啊?”
“我也感觉,公司似乎得不到太多的利益,起码不会比我们现在的利润高。这合作社不值得我们花大精力啊!”
大伙的疑问与顾虑,杨邵文事先都有所准备,他耐着兴致一条条的给大家解释,足足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大伙看老板推行合作社的态度甚是坚定,加上他一贯来的英明与远见,慢慢的便也接受了杨邵文的这个“防守”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