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十章 和亲事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闪电小兵最新章节!
第二百零十章 和亲事宜
想起自己当年对李宸妃做得确实太过份,导致今日局面,刘太后心中悔恨,却也无法可想,只能过一日算一日,因心情不好,身体也渐渐地衰弱下去,只靠每天服药来补养身体。
最近虽然身体好些,可以重掌朝政,谁知竟然在秘密情报中看到了罗大成的名字,让刘太后震惊不已,待到消息确定,知道那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高大贼子已经成为了一代草原汗王,其势力之强,竟然能一举击败九万辽军,将辽国两员名将生擒活捉,并把剩下的一万多辽兵困在草原上,无法逃脱。
这等大宋军队也无法做出的天大战绩,让刘太后心中大惊,更忧虑该如何对待这等未来的强敌,惊忧之下,一口气上不来,就此晕厥,缠绵病榻数日,终于撒手尘寰,将大宋江山丢给了少年天子赵祯。
在汴梁城中,也安插着华烈部的细作,听到刘太后去世的消息,立即用刚训练出来的信鸽,将讯息送到极远北方的华烈部去,报知了华烈部的情报总部。
这本是大事,掌控大宋政权的刘太后去世,将影响到宋国的对外政策,因此速哥不敢隐瞒,第一时间上报了罗大成。
罗大成展开消息看时,不由微微愕然。因为他记得,自己曾经在历史上看到的,刘太后并不应该这么早死,还要再过些年,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
思虑一阵,他不由苦笑。看起来,是自己的出现,并因揭破赵祯出身隐秘的行动,导致了这个刚强的老妇人心理压力过大,提前离世,这也是自己影响历史的证明之一吧。
既然刘太后已经去世,那么北宋的政策必然会发生变化,新掌权的皇帝将会对政策做出什么调整,对华烈部会有什么影响,现在只能默默等待,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而在汴梁城中,朝堂上一片忙乱,正在商议如何处理刘太后的丧葬事宜。
虽然心中已生嫌隙,但抚养自己多年的养母去世,还是让赵祯悲痛不已。
哭泣多日之后,皇帝终于上朝临政,在安排将刘太后厚葬之余,还示意大臣们撰写尊奉李宸妃为太后的文书,而在此前,他已暗自派人去北方的山寨,去接自己的生母和妹妹回来。
实际上,他早已派人在暗中查探,知道李宸妃母女住在那一处偏僻山寨中,而妹妹卫国长公主竟然做了山贼的头领,遣人下山打劫过往客商度日。
至于那个高大贼子,却是了无踪影,不知逃到哪里去了。皇帝手中控制的秘密力量,曾经抓了几个山贼回去拷问,得知罗大成已经逃到辽国,再加上后来发生在辽国上京的血案,消息传回了东京汴梁,更让人对罗大成的去处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李宸妃所在位置的隐秘消息,有许多高层官员都知道,却独独瞒过了刘太后。毕竟刘太后与李宸妃多年恩怨已经无法解开,而皇帝赵祯终究是要亲政的,若是有人将消息报知刘太后,却害了李宸妃,他日赵祯追究起来,无人可以承当得起。
赵祯虽然心念亲母,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派人去接她回来,以免激怒了养母,心中苦痛,也无可向外人道。
现在刘太后终于去世,赵祯伤心哭泣之余,却也松了一口气,立即派人去山寨,将李宸妃母女接回东京居住。
当李宸妃秘密返抵东京城时,赵祯亲自出城数十里去迎接,拜倒在李宸妃的车轿前,痛哭流涕,自诉罪责,只求亲母宽恕。
李宸妃下得车来,抱住已经长大的儿子,母子二人抱头痛哭,情景哀痛感人,观者无不鼻酸。
将李宸妃接回皇宫之后,赵祯颁下诏书,公开尊奉她为太后,并虔心服侍,极尽孝道,只想把这些年亏欠母亲的都弥补回来。而李宸妃思念儿子这么多年,如今终于骨肉团聚,悲喜交加,对儿子也是疼爱至极,这一对母子经历了多年波折,如今终于能在大宋皇宫内,共享天伦之乐。
卫国长公主跟随母亲居住在皇宫内,仍是道装打扮,一副清冷模样,每次见皇兄来了,也只是淡淡相对,后来索性自己搬到别的宫室去住,每日诵经修炼,很少再出宫门一步。
待得平静下来,赵祯独处时想起罗大成,不由又恨又爱。
虽然那贼子做过如此胆大妄为之事,冒犯天威、挟持太后,可谓犯了天大的罪过;但不管怎么说,自己的母亲终究是他帮着找回来的,若非这胆大贼子出手相助,只怕自己的亲生母亲,已经被养母活活害死了。
若真的有那一日,自己他日得知了真相,情何以堪?又该如何面对天下,做一个胸怀坦荡的好皇帝?
每次去见李宸妃时,母子二人闲话家常,李宸妃也替罗大成说了许多好话,隐约之间,似有招他为婿之意。
这话让赵祯怦然心动。自古以来,与番邦和亲之举在所多有,何况那罗大成虽然是化外野人的首领,终究出身宋地,若将妹妹下嫁与他,也算相当。
虽然他已有妻子,而且也不大可能听从自己的命令停妻再娶,不过自古和亲,那些番邦可汗都是广有妻妾,也无人敢逼他们停妻另娶,此话倒不必提。
再看看自己的妹妹,年纪已经不小,容貌也属上乘,偏就不肯嫁人,说不定便是在等着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自己若下诏将妹妹嫁与罗大成,也算偿了她的心愿,就算是嫁过去做平妻,也总比一直做女道士,孤单一生要好得多。
更让他动心的是,那个野蛮部族居然能消灭近十万辽兵,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若能在成为皇妹婿之后,甘心为自己的臂助,哪怕是再多送一个妹妹与他,也是划得来。
此事尚未宣诸于口,就有宰执大臣前来进谏,希望朝廷能向草原上的阻卜人派遣使者,商议共攻辽国的大计。
阻卜人的战力,已经让天下人震惊,宋国的大臣们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若能与他们结为联盟,共同对抗强敌辽国,是两利的大好事,而阻卜人的汗王本出身宋国,这更是天遣之便,足以让双方更加亲近。
只是那阻卜人的汗王曾有过干犯天颜之举,现在虽然刘太后已经去世,天子未免还会心有嫌隙,大臣们也只敢稍稍一提,以试探赵祯的反应。
赵祯却是表情平静,对大臣们的提议点头允可,并稍稍提及,自己的妹妹卫国长公主已经年纪渐长,让大臣们去查一查从前与番邦和亲的规矩如何。
大臣们闻声悚惊,心下暗自猜测卫国长公主当初与罗大成一路同行时,是否出了什么事情,却因此乃皇家事务,不敢多言,只说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先派人去番邦下诏褒奖,看看番王是否愿意与大宋结盟,再作定论。
接下来就是派遣使者的事务,忙乱了一阵,终于找了一个合适的官员做使者,率着大批护送的人马,向着草原上行去。
皇帝欲嫁卫国长公主与番王,这本属于机密事务,只是各位大臣回到家中,难免要当成趣闻说与家人知道。而在他们的家奴之中,却有辽国安插的细作,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记下来,并当作紧急情报,急速送回了辽国。
辽国最高统治者阶层得知这个消息,不由大为惊怒。本来被野蛮的阻卜人大败已经是奇耻大辱,现在历代辽帝眼中的最大强敌居然还要与这新近出现的大敌联手,若让他们合作成功,哪里还有辽国的好日子过?
朝中大臣立即分为两派,其中主战的一派上奏辽帝,要求辽圣宗立即派遣大军进入草原,或是向萧惠加派援军,让他率大军弃了北阻卜,转向西阻卜进攻,一定要彻底消灭华烈部,将华烈部所有男女尽皆斩首示众,让天下叛逆再不敢挑战大辽的国威!
另一派却反驳道,以耶律化哥与耶律洪古那般名将,率领九万大军深入草原,却终究落得兵败被俘的下场,现在又派谁去,能有把握打败华烈部,将他们彻底消灭?
若是派遣萧惠,他虽然威名甚著,却也压不过耶律化哥去。而辽国现在的大将,也都自忖不能胜过耶律化哥,托辞不肯出征,这主帅的人选究竟要选谁才好?
就算选定了名将,率大军出征,军需费用又是一个大问题。何况深入草原,劳师远征,面对以逸待劳的敌军,只怕于战不利。若再被敌人击败,辽国的颜面自此荡然无存,实力持续受损,更是让辽国难以承受。
单以军粮运送而言,派到草原上的运粮队现在接连遭遇阻卜人的袭击,几乎无有幸免的,更无一支押粮军队能将粮草送到被困的那一万多辽兵手中。
第二百零十章 和亲事宜
想起自己当年对李宸妃做得确实太过份,导致今日局面,刘太后心中悔恨,却也无法可想,只能过一日算一日,因心情不好,身体也渐渐地衰弱下去,只靠每天服药来补养身体。
最近虽然身体好些,可以重掌朝政,谁知竟然在秘密情报中看到了罗大成的名字,让刘太后震惊不已,待到消息确定,知道那曾经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高大贼子已经成为了一代草原汗王,其势力之强,竟然能一举击败九万辽军,将辽国两员名将生擒活捉,并把剩下的一万多辽兵困在草原上,无法逃脱。
这等大宋军队也无法做出的天大战绩,让刘太后心中大惊,更忧虑该如何对待这等未来的强敌,惊忧之下,一口气上不来,就此晕厥,缠绵病榻数日,终于撒手尘寰,将大宋江山丢给了少年天子赵祯。
在汴梁城中,也安插着华烈部的细作,听到刘太后去世的消息,立即用刚训练出来的信鸽,将讯息送到极远北方的华烈部去,报知了华烈部的情报总部。
这本是大事,掌控大宋政权的刘太后去世,将影响到宋国的对外政策,因此速哥不敢隐瞒,第一时间上报了罗大成。
罗大成展开消息看时,不由微微愕然。因为他记得,自己曾经在历史上看到的,刘太后并不应该这么早死,还要再过些年,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
思虑一阵,他不由苦笑。看起来,是自己的出现,并因揭破赵祯出身隐秘的行动,导致了这个刚强的老妇人心理压力过大,提前离世,这也是自己影响历史的证明之一吧。
既然刘太后已经去世,那么北宋的政策必然会发生变化,新掌权的皇帝将会对政策做出什么调整,对华烈部会有什么影响,现在只能默默等待,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而在汴梁城中,朝堂上一片忙乱,正在商议如何处理刘太后的丧葬事宜。
虽然心中已生嫌隙,但抚养自己多年的养母去世,还是让赵祯悲痛不已。
哭泣多日之后,皇帝终于上朝临政,在安排将刘太后厚葬之余,还示意大臣们撰写尊奉李宸妃为太后的文书,而在此前,他已暗自派人去北方的山寨,去接自己的生母和妹妹回来。
实际上,他早已派人在暗中查探,知道李宸妃母女住在那一处偏僻山寨中,而妹妹卫国长公主竟然做了山贼的头领,遣人下山打劫过往客商度日。
至于那个高大贼子,却是了无踪影,不知逃到哪里去了。皇帝手中控制的秘密力量,曾经抓了几个山贼回去拷问,得知罗大成已经逃到辽国,再加上后来发生在辽国上京的血案,消息传回了东京汴梁,更让人对罗大成的去处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李宸妃所在位置的隐秘消息,有许多高层官员都知道,却独独瞒过了刘太后。毕竟刘太后与李宸妃多年恩怨已经无法解开,而皇帝赵祯终究是要亲政的,若是有人将消息报知刘太后,却害了李宸妃,他日赵祯追究起来,无人可以承当得起。
赵祯虽然心念亲母,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派人去接她回来,以免激怒了养母,心中苦痛,也无可向外人道。
现在刘太后终于去世,赵祯伤心哭泣之余,却也松了一口气,立即派人去山寨,将李宸妃母女接回东京居住。
当李宸妃秘密返抵东京城时,赵祯亲自出城数十里去迎接,拜倒在李宸妃的车轿前,痛哭流涕,自诉罪责,只求亲母宽恕。
李宸妃下得车来,抱住已经长大的儿子,母子二人抱头痛哭,情景哀痛感人,观者无不鼻酸。
将李宸妃接回皇宫之后,赵祯颁下诏书,公开尊奉她为太后,并虔心服侍,极尽孝道,只想把这些年亏欠母亲的都弥补回来。而李宸妃思念儿子这么多年,如今终于骨肉团聚,悲喜交加,对儿子也是疼爱至极,这一对母子经历了多年波折,如今终于能在大宋皇宫内,共享天伦之乐。
卫国长公主跟随母亲居住在皇宫内,仍是道装打扮,一副清冷模样,每次见皇兄来了,也只是淡淡相对,后来索性自己搬到别的宫室去住,每日诵经修炼,很少再出宫门一步。
待得平静下来,赵祯独处时想起罗大成,不由又恨又爱。
虽然那贼子做过如此胆大妄为之事,冒犯天威、挟持太后,可谓犯了天大的罪过;但不管怎么说,自己的母亲终究是他帮着找回来的,若非这胆大贼子出手相助,只怕自己的亲生母亲,已经被养母活活害死了。
若真的有那一日,自己他日得知了真相,情何以堪?又该如何面对天下,做一个胸怀坦荡的好皇帝?
每次去见李宸妃时,母子二人闲话家常,李宸妃也替罗大成说了许多好话,隐约之间,似有招他为婿之意。
这话让赵祯怦然心动。自古以来,与番邦和亲之举在所多有,何况那罗大成虽然是化外野人的首领,终究出身宋地,若将妹妹下嫁与他,也算相当。
虽然他已有妻子,而且也不大可能听从自己的命令停妻再娶,不过自古和亲,那些番邦可汗都是广有妻妾,也无人敢逼他们停妻另娶,此话倒不必提。
再看看自己的妹妹,年纪已经不小,容貌也属上乘,偏就不肯嫁人,说不定便是在等着那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自己若下诏将妹妹嫁与罗大成,也算偿了她的心愿,就算是嫁过去做平妻,也总比一直做女道士,孤单一生要好得多。
更让他动心的是,那个野蛮部族居然能消灭近十万辽兵,如此强悍的军事力量,若能在成为皇妹婿之后,甘心为自己的臂助,哪怕是再多送一个妹妹与他,也是划得来。
此事尚未宣诸于口,就有宰执大臣前来进谏,希望朝廷能向草原上的阻卜人派遣使者,商议共攻辽国的大计。
阻卜人的战力,已经让天下人震惊,宋国的大臣们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若能与他们结为联盟,共同对抗强敌辽国,是两利的大好事,而阻卜人的汗王本出身宋国,这更是天遣之便,足以让双方更加亲近。
只是那阻卜人的汗王曾有过干犯天颜之举,现在虽然刘太后已经去世,天子未免还会心有嫌隙,大臣们也只敢稍稍一提,以试探赵祯的反应。
赵祯却是表情平静,对大臣们的提议点头允可,并稍稍提及,自己的妹妹卫国长公主已经年纪渐长,让大臣们去查一查从前与番邦和亲的规矩如何。
大臣们闻声悚惊,心下暗自猜测卫国长公主当初与罗大成一路同行时,是否出了什么事情,却因此乃皇家事务,不敢多言,只说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先派人去番邦下诏褒奖,看看番王是否愿意与大宋结盟,再作定论。
接下来就是派遣使者的事务,忙乱了一阵,终于找了一个合适的官员做使者,率着大批护送的人马,向着草原上行去。
皇帝欲嫁卫国长公主与番王,这本属于机密事务,只是各位大臣回到家中,难免要当成趣闻说与家人知道。而在他们的家奴之中,却有辽国安插的细作,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记下来,并当作紧急情报,急速送回了辽国。
辽国最高统治者阶层得知这个消息,不由大为惊怒。本来被野蛮的阻卜人大败已经是奇耻大辱,现在历代辽帝眼中的最大强敌居然还要与这新近出现的大敌联手,若让他们合作成功,哪里还有辽国的好日子过?
朝中大臣立即分为两派,其中主战的一派上奏辽帝,要求辽圣宗立即派遣大军进入草原,或是向萧惠加派援军,让他率大军弃了北阻卜,转向西阻卜进攻,一定要彻底消灭华烈部,将华烈部所有男女尽皆斩首示众,让天下叛逆再不敢挑战大辽的国威!
另一派却反驳道,以耶律化哥与耶律洪古那般名将,率领九万大军深入草原,却终究落得兵败被俘的下场,现在又派谁去,能有把握打败华烈部,将他们彻底消灭?
若是派遣萧惠,他虽然威名甚著,却也压不过耶律化哥去。而辽国现在的大将,也都自忖不能胜过耶律化哥,托辞不肯出征,这主帅的人选究竟要选谁才好?
就算选定了名将,率大军出征,军需费用又是一个大问题。何况深入草原,劳师远征,面对以逸待劳的敌军,只怕于战不利。若再被敌人击败,辽国的颜面自此荡然无存,实力持续受损,更是让辽国难以承受。
单以军粮运送而言,派到草原上的运粮队现在接连遭遇阻卜人的袭击,几乎无有幸免的,更无一支押粮军队能将粮草送到被困的那一万多辽兵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