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三百门大炮、平壤血战(1)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恋上你看书网 www.630shu.cc,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做千户最新章节!
在整个平壤城中,日军总兵力约有一万八千余人,加上五千人的朝鲜新军,合计两万多人。最后,按小西行长的部署,平壤城的守卫中,日军以重兵扼守城的西北方位。七星门、小西门,普通门等地,均有三千人以上的日军把守,配备大量的火枪弓箭等。
在城的东面,小西行长判断明军不会进攻,所以没布置多少人马。最后是在城南的南芦门、含毯门中,则是有五千人的朝鲜新军把守。余下由小西行长亲自带领,作为各门的预备队。
布置完后,小西行长的自信心又回了来,根据他获得的情报,明军火枪的威力远远小于日军的火枪威力,以一些火铳及弓箭,想要攻打平壤这样的坚城,他们最终只能望城兴叹。当然,这是日军整体忽视了明军的火炮情况下。小西行长相信自己,只要稳守稳打,固守待援,最后胜利必将是属于他的。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
清晨,天气还是一样的寒冷,不过平壤城内城外,早己被大战前来临的紧张气氛所笼罩。此时,明军己是整队出营,个个披挂整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城西外之地。
此次援朝的四万余人中,大部都是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的骑兵,依明时军队情况,骑兵都是披甲。各镇骑兵中,不论是士兵还是军官,个个身着八瓣帽儿铁尖盔,身披连环铁甲,每人都是外形威猛。而且他们长年与蒙古人作战,都是各镇精选而出,可说都是骁勇之士。
特别是辽东镇的辽东铁骑,更是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骑兵全持火器——三眼铳。三眼铳,以精铁打制,有三个铳管,捆焊在一起,射击时可连继发射,二十步内,火力强悍。由于三眼铳铳管短,铳膛大,所以很少有炸膛的危险。在马上连继三轮射击后,对面的敌人,很少有不垮的。
就算敌人还不垮,虽说辽东骑兵人人配有腰刀,但似乎他们很少用。因为他们的三眼铳中都安装有长长木柄,使整铳达两米长。在射击完毕后,他们抡起三眼铳,就可当狼牙棒使用,谁被他们砸一下,不死也要去半条命。唯一缺点就是三眼铳射程不及步弓远,而且遇到下雨天气,真的只能作纯狼牙棒使用了。不过辽东骑兵中,也相当一部分人配有弓箭。
黄来福看了后,很有感想,心想自己回去后,也可尝试一下这样做。
此外,惟忠部领的浙兵,一身赤红的鸳鸯战袄,手持狼筅,长枪,鸟铳,藤牌,长牌等各种兵器,站在队列中,也是非常引人注目。还有来自福建的三千藤牌兵,每人左手中套着近两米高的藤牌,这种藤牌是特制材料做成,完全可以挡住任何火铳的射击,只是怕火炮的轰击。他们的右手中拿着长刀,腰间还别着十把阔口投刀,远看过去,他们在密密层层藤牌的遮掩下,就如一座藤牌的城堡。
还有来自山西镇五寨堡的军队,也是牵着马,军将全身披甲,整齐而严肃地排列着,旌旗猎猎,如云般的随风飘扬。显示出一般强烈的肃杀之意。
各色的传令兵,巡视旗来来往往,不时传着中军提督李如松的各种命令,各阵中充满了紧张之色。不过除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外,各阵中的明军士兵们,人人脸上还有一种明显的兴奋之意。
因为昨日时提督大人早己传下命令,此战有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五千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自然是让各军将们兴奋不己,人人想着奋勇。虽说提督大人昨日还特别强调,此战只可向前,不可停下来争抢割取倭人的首级,有点美中不足。不过有这些赏银,那也够了。
在中军位置,李如松仔细地打量城头的动静。那上面,满是日军各样迎风招展,绣着各样醒目军徽的军旗,可以看到那边密集如林的竹矛,还有各样手持火铳的日军铁炮手,正如临大敌地看着城下的明军们。
“倭人看来己是准备好了,等会将会有一场恶战吧!”李如松心想。
此时,小西行长正在城西各门督战,果然按他昨晚的布置所料,唐人大军,主攻方向就是这里,这让小西行长心下宽慰,自己一晚的忙活没有白废。
在城头上,小西行长戴着前立桃形盔,身穿厚厚的盔甲,只是凝神地看着城下的唐国大军。他的身旁,站着几个穿着沉重又红红绿绿的豪华铠甲的日军将领。这些华丽的盔甲,罩在他们普遍身高不到一米六的身上,颇有滑稽之感。
除了这些大将外,他们的身后,还有众多的旗本亲随,铁炮众,黑衣母众,赤衣母众等人。除了这些人外,城头上就是密密麻麻戴着圆锥形阵笠的普通日军士兵了。
旗本算是高级武士,每人装备有锋利的武士太刀,不过这些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装备得起铁制铠甲及马匹跟马具的。日本还是太穷,就算是几万石的大名,一般只养得起几百人的杂兵,没有大名会给手下的武士杂兵发放良好的盔甲。
小西行长算不错了,身为丰臣秀吉的亲信,他率领的第一军团是侵朝日军中精锐的精锐,装备最好,高级武士中,大多配有铁甲。普通的武士,还有一些弓组头,铁炮足轻,也配有一些足轻胴(皮革+铁质铠甲),或是皮甲和纸胴。至于普通的日军士兵,自然是什么盔甲也没有了。
至于此时日军的编组中,一般以备及队来分。一备为六百二十八人。其中骑兵约有五十人,步兵三百九十人,还有两百三十八名非战斗员。一备又为多少队。每队约为二十五人,其中指挥官1人,骑兵2人,长枪兵8人,弓兵5人,铁炮兵4人,持镰奉行(负担的军役)与小幡持(旗手)5人。
不过他们所谓的骑兵,都是骑马上战场的人,只限于亲卫队母衣众,旗本,还有传令兵及将领等人。真的要上阵打仗的时候,在战场时,除了将领绝对不准下马外,剩余骑兵都要下马作战。事实上,此时日军的骑兵,基本上都是马上步兵。
最后在此时日军中,很少有盾牌手,那是因为日军的弓是出名的软弓,威力不大,没有什么有威胁的远程武器,所以不需要用盾牌来挡箭。此外,由于日人喜欢肉搏,崇尚进攻的思想,也造成日军很少使用盾牌。此时在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中,就没有一个盾牌手。
※※※
“进攻吧!”
辰时,天色己大亮,李如松挥了挥手,立时一场名留青史的恶战开始了。
号炮响起,随着中军位置一阵骚动,明军中一辆辆重型偏厢战车被推了出来。战车中,安放着一门门用多道铁箍配备铁爪,铁绊等固定好炮身的大炮。这些大炮,都是重达数百斤,长达两米,被封为大将军的佛郎机重型火炮,可发射重达七斤重的铅弹。
这样的威力,换成西洋的火炮,算是七磅炮了,不过纵观西人近代史,还没有出现过同时使用一百多门七磅炮的历史,就算在拿破仑的炮兵营中,也不过是有两门榴弹炮和三门六磅重的大炮。一个军团四万人,炮兵纵列也不过才六十门六磅重大炮。他们的野外拉行火炮,也出现得更晚。
很快,明军中一百多辆重型偏厢战车被推了出来,此外,还有两百多辆中型偏厢战车也被陆续推了出来,上装着两百多门重量略轻的灭虏炮。
偏厢战车车轮前高后低,大炮可在战车上直接发射,炮手们列阵完毕后,看到中军位置下令开火的旗号后,就赶忙装弹。明军中的佛郎机火炮,与后世的火炮有所不同,都是配用后装子铳。子铳战前先装好铅弹,铁砂,石块,火药等物。打完一炮后,就换上另一个子铳。这样快速装填,速度堪比后世的榴弹炮。
一般而言,明军的佛郎机火炮中,都配有四到五个子铳,这样就可以一直保持大炮轰击的火力。被几百门这样的大炮轰击,可说是一场悲剧。当然,有利有弊,佛郎机火炮后膛配发子铳。加快了发射速度,却牺牲了距离,一般的重型佛郎机火炮只可打出一里远,轻中型佛郎机火炮就打得更近了。
不过黄来福认为,只要将来不是和西洋人作战,眼前的对手,不论是蒙古人,还是满洲人,还是日本人,有佛郎机火炮对付他们,己经足够使用了。事实上,如果不是明朝财政崩溃,以至于万历后期无财可用,坚炮利甲尽数丧失,满洲人也没有兴起的机会。
而此时在城头上的日军将领,从小西行长到普通士兵们,却是傻呵呵地看着城下的明军在忙活着,不明白明军是在做什么。
也怪不得他们,日军火铳虽略优于明军,但他们却没看过什么大炮。因为当时日本的文化,禁止车轮运输方式,火炮不能在野外移动,所以他们不了解火炮的厉害。日军称为石火矢的大炮,一直到第二次朝鲜之战,也不过才有四十门,不过却没有几人会使用。
因此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城外的明军炮手从容布置,然后三百多门佛郎机火炮对着城头齐轰……
事后朝鲜国如此记载:“城外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在整个平壤城中,日军总兵力约有一万八千余人,加上五千人的朝鲜新军,合计两万多人。最后,按小西行长的部署,平壤城的守卫中,日军以重兵扼守城的西北方位。七星门、小西门,普通门等地,均有三千人以上的日军把守,配备大量的火枪弓箭等。
在城的东面,小西行长判断明军不会进攻,所以没布置多少人马。最后是在城南的南芦门、含毯门中,则是有五千人的朝鲜新军把守。余下由小西行长亲自带领,作为各门的预备队。
布置完后,小西行长的自信心又回了来,根据他获得的情报,明军火枪的威力远远小于日军的火枪威力,以一些火铳及弓箭,想要攻打平壤这样的坚城,他们最终只能望城兴叹。当然,这是日军整体忽视了明军的火炮情况下。小西行长相信自己,只要稳守稳打,固守待援,最后胜利必将是属于他的。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初八日。
清晨,天气还是一样的寒冷,不过平壤城内城外,早己被大战前来临的紧张气氛所笼罩。此时,明军己是整队出营,个个披挂整齐,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城西外之地。
此次援朝的四万余人中,大部都是辽东镇,宣府镇,大同镇的骑兵,依明时军队情况,骑兵都是披甲。各镇骑兵中,不论是士兵还是军官,个个身着八瓣帽儿铁尖盔,身披连环铁甲,每人都是外形威猛。而且他们长年与蒙古人作战,都是各镇精选而出,可说都是骁勇之士。
特别是辽东镇的辽东铁骑,更是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就是骑兵全持火器——三眼铳。三眼铳,以精铁打制,有三个铳管,捆焊在一起,射击时可连继发射,二十步内,火力强悍。由于三眼铳铳管短,铳膛大,所以很少有炸膛的危险。在马上连继三轮射击后,对面的敌人,很少有不垮的。
就算敌人还不垮,虽说辽东骑兵人人配有腰刀,但似乎他们很少用。因为他们的三眼铳中都安装有长长木柄,使整铳达两米长。在射击完毕后,他们抡起三眼铳,就可当狼牙棒使用,谁被他们砸一下,不死也要去半条命。唯一缺点就是三眼铳射程不及步弓远,而且遇到下雨天气,真的只能作纯狼牙棒使用了。不过辽东骑兵中,也相当一部分人配有弓箭。
黄来福看了后,很有感想,心想自己回去后,也可尝试一下这样做。
此外,惟忠部领的浙兵,一身赤红的鸳鸯战袄,手持狼筅,长枪,鸟铳,藤牌,长牌等各种兵器,站在队列中,也是非常引人注目。还有来自福建的三千藤牌兵,每人左手中套着近两米高的藤牌,这种藤牌是特制材料做成,完全可以挡住任何火铳的射击,只是怕火炮的轰击。他们的右手中拿着长刀,腰间还别着十把阔口投刀,远看过去,他们在密密层层藤牌的遮掩下,就如一座藤牌的城堡。
还有来自山西镇五寨堡的军队,也是牵着马,军将全身披甲,整齐而严肃地排列着,旌旗猎猎,如云般的随风飘扬。显示出一般强烈的肃杀之意。
各色的传令兵,巡视旗来来往往,不时传着中军提督李如松的各种命令,各阵中充满了紧张之色。不过除了大战来临前的紧张外,各阵中的明军士兵们,人人脸上还有一种明显的兴奋之意。
因为昨日时提督大人早己传下命令,此战有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五千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自然是让各军将们兴奋不己,人人想着奋勇。虽说提督大人昨日还特别强调,此战只可向前,不可停下来争抢割取倭人的首级,有点美中不足。不过有这些赏银,那也够了。
在中军位置,李如松仔细地打量城头的动静。那上面,满是日军各样迎风招展,绣着各样醒目军徽的军旗,可以看到那边密集如林的竹矛,还有各样手持火铳的日军铁炮手,正如临大敌地看着城下的明军们。
“倭人看来己是准备好了,等会将会有一场恶战吧!”李如松心想。
此时,小西行长正在城西各门督战,果然按他昨晚的布置所料,唐人大军,主攻方向就是这里,这让小西行长心下宽慰,自己一晚的忙活没有白废。
在城头上,小西行长戴着前立桃形盔,身穿厚厚的盔甲,只是凝神地看着城下的唐国大军。他的身旁,站着几个穿着沉重又红红绿绿的豪华铠甲的日军将领。这些华丽的盔甲,罩在他们普遍身高不到一米六的身上,颇有滑稽之感。
除了这些大将外,他们的身后,还有众多的旗本亲随,铁炮众,黑衣母众,赤衣母众等人。除了这些人外,城头上就是密密麻麻戴着圆锥形阵笠的普通日军士兵了。
旗本算是高级武士,每人装备有锋利的武士太刀,不过这些人,也不是每个人都装备得起铁制铠甲及马匹跟马具的。日本还是太穷,就算是几万石的大名,一般只养得起几百人的杂兵,没有大名会给手下的武士杂兵发放良好的盔甲。
小西行长算不错了,身为丰臣秀吉的亲信,他率领的第一军团是侵朝日军中精锐的精锐,装备最好,高级武士中,大多配有铁甲。普通的武士,还有一些弓组头,铁炮足轻,也配有一些足轻胴(皮革+铁质铠甲),或是皮甲和纸胴。至于普通的日军士兵,自然是什么盔甲也没有了。
至于此时日军的编组中,一般以备及队来分。一备为六百二十八人。其中骑兵约有五十人,步兵三百九十人,还有两百三十八名非战斗员。一备又为多少队。每队约为二十五人,其中指挥官1人,骑兵2人,长枪兵8人,弓兵5人,铁炮兵4人,持镰奉行(负担的军役)与小幡持(旗手)5人。
不过他们所谓的骑兵,都是骑马上战场的人,只限于亲卫队母衣众,旗本,还有传令兵及将领等人。真的要上阵打仗的时候,在战场时,除了将领绝对不准下马外,剩余骑兵都要下马作战。事实上,此时日军的骑兵,基本上都是马上步兵。
最后在此时日军中,很少有盾牌手,那是因为日军的弓是出名的软弓,威力不大,没有什么有威胁的远程武器,所以不需要用盾牌来挡箭。此外,由于日人喜欢肉搏,崇尚进攻的思想,也造成日军很少使用盾牌。此时在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中,就没有一个盾牌手。
※※※
“进攻吧!”
辰时,天色己大亮,李如松挥了挥手,立时一场名留青史的恶战开始了。
号炮响起,随着中军位置一阵骚动,明军中一辆辆重型偏厢战车被推了出来。战车中,安放着一门门用多道铁箍配备铁爪,铁绊等固定好炮身的大炮。这些大炮,都是重达数百斤,长达两米,被封为大将军的佛郎机重型火炮,可发射重达七斤重的铅弹。
这样的威力,换成西洋的火炮,算是七磅炮了,不过纵观西人近代史,还没有出现过同时使用一百多门七磅炮的历史,就算在拿破仑的炮兵营中,也不过是有两门榴弹炮和三门六磅重的大炮。一个军团四万人,炮兵纵列也不过才六十门六磅重大炮。他们的野外拉行火炮,也出现得更晚。
很快,明军中一百多辆重型偏厢战车被推了出来,此外,还有两百多辆中型偏厢战车也被陆续推了出来,上装着两百多门重量略轻的灭虏炮。
偏厢战车车轮前高后低,大炮可在战车上直接发射,炮手们列阵完毕后,看到中军位置下令开火的旗号后,就赶忙装弹。明军中的佛郎机火炮,与后世的火炮有所不同,都是配用后装子铳。子铳战前先装好铅弹,铁砂,石块,火药等物。打完一炮后,就换上另一个子铳。这样快速装填,速度堪比后世的榴弹炮。
一般而言,明军的佛郎机火炮中,都配有四到五个子铳,这样就可以一直保持大炮轰击的火力。被几百门这样的大炮轰击,可说是一场悲剧。当然,有利有弊,佛郎机火炮后膛配发子铳。加快了发射速度,却牺牲了距离,一般的重型佛郎机火炮只可打出一里远,轻中型佛郎机火炮就打得更近了。
不过黄来福认为,只要将来不是和西洋人作战,眼前的对手,不论是蒙古人,还是满洲人,还是日本人,有佛郎机火炮对付他们,己经足够使用了。事实上,如果不是明朝财政崩溃,以至于万历后期无财可用,坚炮利甲尽数丧失,满洲人也没有兴起的机会。
而此时在城头上的日军将领,从小西行长到普通士兵们,却是傻呵呵地看着城下的明军在忙活着,不明白明军是在做什么。
也怪不得他们,日军火铳虽略优于明军,但他们却没看过什么大炮。因为当时日本的文化,禁止车轮运输方式,火炮不能在野外移动,所以他们不了解火炮的厉害。日军称为石火矢的大炮,一直到第二次朝鲜之战,也不过才有四十门,不过却没有几人会使用。
因此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城外的明军炮手从容布置,然后三百多门佛郎机火炮对着城头齐轰……
事后朝鲜国如此记载:“城外诸炮一时齐发,声如天动,俄而花光烛天……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